CN218581739U - 一种风机塔架调谐减振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风机塔架调谐减振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581739U CN218581739U CN202222914289.0U CN202222914289U CN218581739U CN 218581739 U CN218581739 U CN 218581739U CN 202222914289 U CN202222914289 U CN 202222914289U CN 218581739 U CN218581739 U CN 21858173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ind turbine
- tower
- turbine tower
- vibration
- mas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12/00—Towers; Masts or poles; Chimney stacks; Water-towers; Methods of erecting such structur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D—WIND MOTORS
- F03D13/00—Assembly, mounting or commissioning of wind motors;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ransporting wind motor components
- F03D13/20—Arrangements for mounting or supporting wind motors; Masts or towers for wind moto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D—WIND MOTORS
- F03D7/00—Controlling wind motors
- F03D7/02—Controlling wind motors the wind motors having rotation axis substantially parallel to the air flow entering the roto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D—WIND MOTORS
- F03D80/00—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3D1/00 - F03D17/00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5/0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systems;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reducing out-of-balance forces, e.g. due to motion
- F16F15/02—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7—Mechanical parametric or variational design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ometr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Wind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风机塔架调谐减振装置及系统,减振装置包括质量球块和阻尼器;其中所述风机塔架包括塔筒;所述质量球块通过柔性件穿设固定或缠绕固定设置在所述塔筒的内部并位于所述塔筒的顶部;阻尼器包括多个并周向设置在所述质量球块外侧且与所述塔筒的内壁连接。本申请通过在风机塔架上设置减振装置,通过被动谐振将风机塔架的振动能量转移到减振装置上,从而抑制风机塔架的振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风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机塔架调谐减振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能源需求的增大和环境保护的意识增强,风能开始受到广泛的应用。随着海上风机结构规模加大,其在结构安全性上的要求也变得更高。随着风力发电机组发电功率的提升,风机叶片越来越长,塔架也越来越高,风机塔架的柔性特征愈发突出,已逐步接近风、浪等外界荷载频率,从而易引发风机塔架共振。过大振动不但降低塔架自身疲劳寿命,且对发电机组性能有较大影响,将减少风机整体寿命及降低发电效率。因此,风机向大兆瓦方向发展就必须解决塔架振动幅度过大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风机塔架调谐减振装置及系统,通过在风机塔架上设置减振装置,通过被动谐振将风机塔架的振动能量转移到减振装置上,从而抑制风机塔架的振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出的一种风机塔架调谐减振装置,包括
质量球块;其中所述风机塔架包括塔筒;所述质量球块通过柔性件穿设固定或缠绕固定设置在所述塔筒的内部并位于所述塔筒的顶部;
阻尼器;其包括多个并周向设置在所述质量球块外侧且与所述塔筒的内壁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柔性件包括上索绳和下索绳;所述质量球块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所述上索绳和所述下索绳连接所述塔筒的顶部和底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索绳和所述下索绳为一体式绳索结构;所述上索绳的底端与所述下索绳顶端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阻尼器为八个并相对于所述质量球块对称分布,且八个所述阻尼器均在同一横截面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阻尼器均为粘滞阻尼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机塔架包括所述塔筒顶部的机舱和叶轮;其中所述叶轮可转动地安装在机舱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风机塔架系统,包括风机塔架和设置在所述风机塔架上的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减振装置;通过被动谐振将所述风机塔架的振动能量转移到减振装置,抑制风机塔架的振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机塔架系统初始阶段柔性件为拉紧状态且有预应力,用于在质量球块偏离中心位置后提供水平分量拉力抑制所述风机塔架振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减振装置的自振频率与所述风机塔架自振频率之比为最优频率比时,所述风机塔架的动力系数幅值最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地基,所述风机塔架设置在地基的上方。
本申请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出的风机塔架调谐减振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2是图1设置到风机塔架上的安装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出的减振装置与风机塔架振动时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出的预应力调谐减振装置的参数设计安装方法流程图;
图中,1、质量球块;2、阻尼器;3、塔筒;4、叶轮;5、机舱;6、上索绳;7、下索绳;8、地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相反,本申请的实施例包括落入所附加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内涵范围内的所有变化、修改和等同物。
参见图1-图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出的一种风机塔架调谐减振装置,包括质量球块1、阻尼器2和柔性件;其中风机塔架设置在地基8上方,而风机塔架包括塔筒3、机舱5和叶轮4;其中机舱5设置在塔筒3的顶部,叶轮4可转动地安装在机舱5上。
本实施例中的柔性件为类似柔软无弹性的绳索结构,本实施例中质量球块1可理解为具有一定质量的圆球质量块,柔性件可通过穿过质量球块1或缠绕在质量球块1上用于将质量球块1固定,使得质量球块1位于塔筒3的内部并设置在塔筒3的顶部合适位置。
示例性的,柔性件包括上索绳6和下索绳7;质量球块1的上端通过上索绳6连接塔筒3的顶部,质量球块1的下端通过下索绳7连接塔筒3的底部。通过调节上索绳6和下索绳7的张力,使上索绳6和下索绳7产生一定的预应力,其中可知的上索绳6和下索绳7为一体式绳索,在实际应用中为一根绳索如图1所示,上索绳6的底端与下索绳7的顶端连接。因此当质量球块1与上索绳6和下索绳7连接后,上索绳6和下索绳7就是拉紧状态且有一定的预应力;当质量球块1因振动偏离中心位置后,这时质量球块1与一体式绳索就会形成夹角,一体式绳索拉力的水平分量就给质量球块1提供反向拉力,从而抑制振动。
本实施例中的阻尼器2包括多个并周向设置在质量球块1外侧且与塔筒3的内壁连接。具体的如图1所示,阻尼器2可为粘滞阻尼器,数量可示例性为八个,八个阻尼器2的两端分别与质量球块1的外侧和塔筒3的内壁连接,而阻尼器2相对于质量球块1对称分布位于质量球块1外侧。优选的,八个阻尼器2均在同一横截面内。当风机塔架发生振动时,质量球块1由于惯性相对风机塔架向反向振动,从而减弱风机塔架振动,起到了缓冲调谐作用,同时防止质量球块1撞击塔筒3的内壁。
在一些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风机塔架系统,包括风机塔架和设置在风机塔架上的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减振装置;通过被动谐振将风机塔架的振动能量转移到减振装置,抑制风机塔架的振动。
具体的,风机塔架系统包括风机塔架和设置在风机塔架上的减振装置,在一些实施例中风机塔架系统还包括地基8;其中风机塔架设置在地基8上方,而风机塔架包括塔筒3、机舱5和叶轮4;其中机舱5设置在塔筒3的顶部,叶轮4可转动地安装在机舱5上。在系统初始阶段柔性件就是拉紧状态且有一定的预应力;当质量球块1因振动偏离中心位置后,这时质量球块1与柔性件就会形成夹角,柔性件拉力的水平分量就给质量球块1提供反向拉力,从而抑制振动。
如图4所示提出了一种预应力调谐减振装置的参数设计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确定风力机塔架的结构参数包括风机塔架的高度、机舱5及叶轮4质量,并建立风机塔架的单自由度体系模型,在分析和处理后得到归一化的动力学方程表达式;
S2:将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减振装置安装到风机塔架上;并建立风机塔架的双自由度体系模型,分析并计算减振装置与塔架振动时的位置关系,基于达朗贝尔原理得出双自由度体系动力学方程;
S3:基于减振原理对减振装置进行参数优化,得到减振装置的自振频率与风机塔架自振频率之比的最优频率比;
S4:计算最优频率比时的动力系数幅值并得到减振装置应用后风机塔架的参数。
具体的,S1中建立风机塔架的单自由度体系模型时,基于结构动力学原理机舱5和叶轮4简化为风机塔架顶部集中质量M,塔筒3简化为竖直悬臂柱,竖直悬臂柱沿塔筒3高度方向有分布质量m(z),刚度EI(z);且归一化的动力学方程表达式如下:
其中xs(t)为任意时刻风机塔架顶部水平x方向的位移;任意时刻风机塔架顶部水平x方向位移的一阶导数;为任意时刻风机塔架顶部水平x方向位移的二阶导数;ms为广义质量;cs为广义阻尼;ks为广义刚度;F(t)为等效广义荷载。
其中可知的风机塔架结构包括塔筒3和塔筒3顶部的机舱5及叶轮4。水平轴风机质量主要集中在塔顶的机舱5及叶轮4,在进行结构动力学计算时,可将机舱5及叶轮4简化为塔架顶部集中质量M,塔筒3简化为竖直悬臂柱,悬臂柱沿塔筒3高度z方向有分布质量m(z),刚度为EI(z),根据结构动力学原理,可将风机整体结构简化为单自由度体系。
具体的S2中,将减振装置与塔筒3连接后,可将风机塔架和减振装置分别简化为一个自由度,即成为两自由度体系。减振装置与塔架振动时的位置关系如图3所示,图中塔筒3中轴线与垂直方向的夹角θ1、上索绳6与垂直方向的夹角θ2、下索绳7与垂直方向的夹角θ3,h为风机塔架顶至质量球块悬挂点的垂直距离,H为风机塔架高度;xs(t)为任意时刻风机塔架顶部水平x方向的位移;xd(t)为任意时刻质量球块水平x方向的位移,由于塔顶和减振装置的水平振动幅度相对于塔架高度H和悬挂高度(H-h)来说是微小量,故可得θ1、θ2、θ3的几何关系为下方表达式:
减振装置与塔筒3内壁的相对位移q(t)可表示为以下表达式:
则根据达朗贝尔原理,附加减振装置的双自由度体系的风机动力学方程可表示为
其中其中xs为任意时刻风机塔架顶部水平x方向的位移;任意时刻风机塔架顶部水平x方向位移的一阶导数;为任意时刻风机塔架顶部水平x方向位移的二阶导数;ms为广义质量;cs为广义阻尼;ks为广义刚度;F(t)为等效广义荷载;θ1为塔筒3中轴线与垂直方向的夹角、θ2为上索绳6与垂直方向的夹角、θ3为下索绳7与垂直方向的夹角;md为减振装置的质量、kd为减振装置的刚度、cd为减振装置的阻尼系数,f为索绳预应力;q为减振装置与塔筒3内壁的相对位移;为减振装置与塔筒3内壁的相对位移的一阶导数;g为重力加速度。
S3中根据减振原理,减振装置的自振频率与风机塔架的自振频率之比存在最优频率比,当达到最优频率比时,风机塔架的振幅最小,通过优化减振装置参数来寻求最优频率比,减振装置的相关参数包括塔架高度、风机塔架的广义刚度、减振装置的悬挂高度、减振装置的质量、刚度和阻尼、一体式绳索的预应力。
S4中最终计算当频率比达到最优值时的动力系数幅值,此时的动力系数幅值越小,塔架振幅也越小,塔架的振幅也越小。
本申请可以准确调节风机塔架和减振装置的振动频率,将风机塔架受到的振动能量尽可能多的转移到调谐减振装置上来,从而有效减小风机塔架的振动,解决风机向大兆瓦方向发展时塔架振动幅度过大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申请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风机塔架调谐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质量球块;其中所述风机塔架包括塔筒;所述质量球块通过柔性件穿设固定或缠绕固定设置在所述塔筒的内部并位于所述塔筒的顶部;
阻尼器;其包括多个并周向设置在所述质量球块外侧且与所述塔筒的内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机塔架调谐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件包括上索绳和下索绳;所述质量球块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所述上索绳和所述下索绳连接所述塔筒的顶部和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风机塔架调谐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索绳和所述下索绳为一体式绳索结构;所述上索绳的底端与所述下索绳顶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风机塔架调谐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为八个并相对于所述质量球块对称分布,且八个所述阻尼器均在同一横截面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风机塔架调谐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均为粘滞阻尼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机塔架调谐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塔架包括所述塔筒顶部的机舱和叶轮;其中所述叶轮可转动地安装在机舱上。
7.一种风机塔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风机塔架和设置在所述风机塔架上的权利要求1-6中任一所述的减振装置;通过被动谐振将所述风机塔架的振动能量转移到减振装置,抑制风机塔架的振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风机塔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塔架系统初始阶段柔性件为拉紧状态且有预应力,用于在质量球块偏离中心位置后提供水平分量拉力抑制所述风机塔架振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风机塔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装置的自振频率与所述风机塔架自振频率之比为最优频率比时,所述风机塔架的动力系数幅值最小。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风机塔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地基,所述风机塔架设置在地基的上方。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914289.0U CN218581739U (zh) | 2022-11-02 | 2022-11-02 | 一种风机塔架调谐减振装置及系统 |
PCT/CN2023/074130 WO2024093034A1 (zh) | 2022-11-02 | 2023-02-01 | 一种风机塔架调谐减振装置及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914289.0U CN218581739U (zh) | 2022-11-02 | 2022-11-02 | 一种风机塔架调谐减振装置及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581739U true CN218581739U (zh) | 2023-03-07 |
Family
ID=853759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914289.0U Active CN218581739U (zh) | 2022-11-02 | 2022-11-02 | 一种风机塔架调谐减振装置及系统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581739U (zh) |
WO (1) | WO2024093034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654075A (zh) * | 2022-11-02 | 2023-01-31 |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风机塔架调谐减振装置及设计安装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425244A (zh) * | 2011-10-19 | 2012-04-25 | 沈阳建筑大学 | 多向多频率调谐质量阻尼器 |
CN103452747B (zh) * | 2012-05-31 | 2015-11-18 | 北京能高自动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阻尼装置的风机塔架降载方法 |
EP3227579B1 (de) * | 2014-12-05 | 2025-02-26 | ESM Energie- und Schwingungstechnik Mitsch GmbH | Adaptiver pendeltilger mit vertikaler federvorrichtung |
CN108919648B (zh) * | 2018-07-26 | 2021-10-01 | 太原科技大学 | 基于模糊逻辑推理的风机塔筒半主动控制方法 |
CN110835963B (zh) * | 2019-11-26 | 2021-02-19 | 大连理工大学 | 一种基于偏航的风力发电结构振动控制调谐质量阻尼器 |
CN113062649B (zh) * | 2021-03-31 | 2022-01-18 | 重庆大学 | 一种基于参数设计计算的预应力调谐质量阻尼器安装方法 |
CN115654075B (zh) * | 2022-11-02 | 2025-01-24 |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风机塔架调谐减振装置及设计安装方法 |
-
2022
- 2022-11-02 CN CN202222914289.0U patent/CN218581739U/zh active Active
-
2023
- 2023-02-01 WO PCT/CN2023/074130 patent/WO2024093034A1/zh unknown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654075A (zh) * | 2022-11-02 | 2023-01-31 |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风机塔架调谐减振装置及设计安装方法 |
CN115654075B (zh) * | 2022-11-02 | 2025-01-24 |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风机塔架调谐减振装置及设计安装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4093034A1 (zh) | 2024-05-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835963B (zh) | 一种基于偏航的风力发电结构振动控制调谐质量阻尼器 | |
JP5022487B2 (ja) | 風車用タワー及び風力発電装置 | |
CN115654075B (zh) | 一种风机塔架调谐减振装置及设计安装方法 | |
CN104781549B (zh) | 风能设施的塔建筑和用于稳定风能设施的塔建筑的方法 | |
JP5806280B2 (ja) | 浮き基礎を持つ部分ピッチ風力タービン | |
CN108443396A (zh) | 一种风机用tmd阻尼器减震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 |
CN109973323B (zh) | 一种减振型风力发电塔架 | |
CN102409775B (zh) | 调谐质量阻尼器减振控制装置 | |
CN218581739U (zh) | 一种风机塔架调谐减振装置及系统 | |
CN215059134U (zh) | 用于风机塔架减振的预应力环形调谐质量阻尼器安装结构 | |
CN110847674A (zh) | 服役钢管塔杆件微风振动耗能抑制装置 | |
CN113062649B (zh) | 一种基于参数设计计算的预应力调谐质量阻尼器安装方法 | |
US11535988B1 (en) | Water damp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vortex-induced vibration and fluttering of sea-crossing or river-crossing bridges | |
Lei et al. | Vibration attenuation for offshore wind turbine by a 3D prestressed tuned mass damper considering the variable pitch and yaw behaviors | |
CN116657478A (zh) | 一种多向宽频调谐质量阻尼器及设计方法 | |
CN207647695U (zh) | 一种引入调质阻尼器的风电塔架 | |
Zhang et al. | Edgewise vibration control of wind turbine blades using roller and liquid dampers | |
CN215487394U (zh) | 一种自锚式柔性塔桅结构减振阻尼索 | |
CN117989089A (zh) | 一种摆式惯容调谐质量阻尼器的安装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 |
CN209724581U (zh) | 塔架减振装置及包括其的塔架 | |
CN116150567B (zh) | 输电塔体内拉索-杠杆旋转惯容阻尼器系统优化方法 | |
CN204491881U (zh) | 环形曲率相关形状记忆合金阻尼减振装置 | |
CN116971935A (zh) | 一种约束阻尼风电塔 | |
CN113685485A (zh) | 一种双层悬臂支撑自锚式柔性塔桅结构减振阻尼索 | |
CN202265916U (zh) | 调谐质量阻尼器减振控制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