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8580596U - 潮间带离岸生态潜堤结构 - Google Patents

潮间带离岸生态潜堤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80596U
CN218580596U CN202222728432.7U CN202222728432U CN218580596U CN 218580596 U CN218580596 U CN 218580596U CN 202222728432 U CN202222728432 U CN 202222728432U CN 218580596 U CN218580596 U CN 2185805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bion
precast concrete
concrete block
layer
planting s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72843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东
沈良帅
黄涛
张小刚
卢运良
李鸿浩
魏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werChina Kunming Engineering Corp Ltd
PowerChina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owerChina Kunming Engineering Corp Ltd
PowerChina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werChina Kunming Engineering Corp Ltd, PowerChina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PowerChina Kunming Engineering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72843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805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805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805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02A10/11Hard structures, e.g. dams, dykes or breakwater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潮间带离岸生态潜堤结构,包括设置于潮间带区域上的:模袋砂层和多个格宾石笼层;模袋砂层铺设于现状海床面上;各格宾石笼层间隔安装于模袋砂顶面上;任两相邻格宾石笼层间填充设种植土层;种植土层与格宾石笼之间夹设反渗土工布;植物定殖于种植土层内。通过在海岸岸边设置多层模袋砂和格宾石笼,提高海岸区域的耐潮汐冲刷能力,加固海岸避免人工修筑海堤垮塌,同时在相邻格宾石笼间设置反渗土工布包裹的种植土,为植物定殖提供生长空间,既丰富了视觉效果,又能消浪防冲,阻挡潮间带内的泥土流失,为动物、植物在潮间带区域进行可靠定殖提供较大、较深空间。

Description

潮间带离岸生态潜堤结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海岸带保护和修复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潮间带离岸生态潜堤结构。
背景技术
潮间带是指大潮高潮线与大潮低潮线之间海水涨落的带状区域,是陆地与海洋之间的过渡地带。
海岸坡度越小或潮差越大,潮间带就越宽。该区域在大潮高潮时被淹没,大潮低潮时可干露。潮间带内水温和盐度变化剧烈,适合于广温性和广盐性生物栖息与渔业关系密切。
潮间带区域的缺失导致海床冲刷问题严重、动植物缺乏生长环境。为了恢复潮间带区域,现有技术CN202220293647.8中公开了一种可恢复滨海潮间带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砖及生态砖阵列,该砖块铺设后利用生态砖本体内具有的至少一个潮汐池,潮汐池的池壁由多层台阶部组成。在潮退后蓄起海水为滨海生物提供栖息生境和庇护空间,促进潮间带物种依附在表面生长及繁殖。
但该砖体结构复杂,且由于潮汐池深度较浅,难以容纳种植土,退潮、涨潮期间,会将其中的植物、土壤或动物冲走,无法为动物、植物生长提供所需环境,植物也无法实现在砖体上的定殖,且砖块结构复杂制造难度较大,需由人工铺设劳动量较大,铺设后在潮水持续的冲刷下,难以实现对潮间带泥土流失的有效阻挡。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潮间带离岸生态潜堤结构,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潮间带改造砖凹槽较浅,无法为植物生长提供定殖所需土壤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潮间带离岸生态潜堤结构,包括设置于潮间带区域上的:模袋砂层和多个格宾石笼层;模袋砂层铺设于现状海床面上;各格宾石笼层间隔安装于模袋砂顶面上;任两相邻格宾石笼层间填充设种植土层;种植土层与格宾石笼之间夹设反渗土工布;植物定殖于种植土层内。
优选地,格宾石笼层包括:外侧格宾石笼和内侧格宾石笼,外侧格宾石笼远离海岸设置于模袋砂层上;内侧格宾石笼靠近海岸设置于模袋砂层上;种植土层填充设置于外侧格宾石笼与内侧格宾石笼之间;外侧格宾石笼和内侧格宾石笼厚度相等。
优选地,现场海床为淤泥质海岸,现场海床的高度在-0.7~-1.2m之间;模袋砂层铺设至多年平均低潮位处。
优选地,格宾石笼层的顶面与多年平均高潮位平齐。
优选地,外侧格宾石笼和内侧格宾石笼间预留1.5m宽的空间,反渗土工布铺设于该空间内侧壁上;种植土层填充于该空间内。
优选地,外侧格宾石笼远离海岸的侧壁上设置台阶斜坡面,并在台阶斜坡面内侧设置填土坑;台阶斜坡面设置于模袋砂层顶面上。
优选地,台阶斜坡面包括:侧壁叠置的多个预制混凝土块,相邻预制混凝土块高度依此递减,各预制混凝土块顶面上开设填土坑,填土坑内铺设反渗土工布;填土坑内填充种植土;植物种植于种植土。
优选地,预制混凝土块包括:第一预制混凝土块、第二预制混凝土块、第三预制混凝土块、第四预制混凝土块、第五预制混凝土块;
第一预制混凝土块高于第二预制混凝土块;
第二预制混凝土块高于第三预制混凝土块;
第三预制混凝土块高于第四预制混凝土块;
第四预制混凝土块高于第五预制混凝土块。
优选地,反渗土工布铺设于种植土顶面上;铺设于种植土顶面上的反渗土工布开设多个种植孔。
本申请能产生的有益效果包括:
1)本申请所提供的潮间带离岸生态潜堤结构,通过在海岸岸边设置多层模袋砂和格宾石笼,提高海岸区域的耐潮汐冲刷能力,加固海岸避免人工修筑海堤垮塌,同时在相邻格宾石笼间设置反渗土工布包裹的种植土,为植物定殖提供生长空间,既丰富了视觉效果,形成海岸人文景观,又能消浪防冲,阻挡潮间带内的泥土流失,为动物、植物在潮间带区域进行可靠定殖提供较大、较深空间。同时结合堤前种植红树等措施,一定程度上可以达到降低波浪爬高,降低海堤设计高程的效果。
2)本申请所提供的潮间带离岸生态潜堤结构,通过在格宾石笼层外侧设置台阶斜坡面,并在台阶斜坡面顶面上设置填土坑,增强该结构的耐潮汐冲刷作用,同时便于定殖植物后,降低台阶斜坡面后方区域的波浪强度,提高格宾石笼层区域定殖植物的存活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潮间带离岸生态潜堤结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台阶斜坡面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反滤土工布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模袋砂层;2、格宾石笼层;5、反滤土工布;4、种植土层;21、内侧格宾石笼;22、外侧格宾石笼;6、多年平均高潮位;7、多年平均低潮位;8、现状海床面;41、填土坑;11、第一预制混凝土块;12、第二预制混凝土块12;13、第三预制混凝土块;14、第四预制混凝土块;15、第五预制混凝土块;51、种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中未详述的且并不用于解决本申请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均按本领域公知常识进行设置,且多种公知常识设置方式均可实现。
参见图1~3,本申请提供的潮间带离岸生态潜堤结构,包括设置于潮间带区域上的:模袋砂层1和多个格宾石笼层2;模袋砂层1铺设于现状海床面8上;各格宾石笼层2间隔安装于模袋砂顶面上;任两相邻格宾石笼层2间填充设种植土层4;种植土层4与格宾石笼之间夹设反滤土工布5;植物定殖于种植土层4内。
按此设置能根据需要调整格宾石笼层2的叠置高度,为植物定殖提供所需的土层厚度,且前端的格宾石笼层2还能发挥保护定殖植物被潮水冲刷的目的。采用该结构能加深植物定殖深度,为植物正常生长提供适宜环境。当植物定殖完成后,海洋生物还可在植物上附着,也能为海洋生物生长提供所需环境。从而起到起到消浪防冲和防止海滩内泥土流失的作用。
优选地,格宾石笼层2包括:外侧格宾石笼22和内侧格宾石笼21,外侧格宾石笼22远离海岸设置于模袋砂层1上;内侧格宾石笼21靠近海岸设置于模袋砂层1上;种植土层4填充设置于外侧格宾石笼22与内侧格宾石笼21之间;外侧格宾石笼22和内侧格宾石笼21厚度相等。
本申请提供结构可根据不同的设计要求及周边实际情况,对潮间带的平面布置型式(直线,曲线及其他特殊形状)、模袋砂和格宾石笼的层数和尺寸进行调整。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模袋砂层1由多层叠置的模袋砂构成,可在一层内铺设多个模袋砂袋,堆叠形成模袋砂层1。
优选地,现场海床为淤泥质海岸,现场海床的高度在-0.7~-1.2m之间;模袋砂层1铺设至多年平均低潮位7处。按此设置能有效保护海床。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多年平均低潮位7为-0.1m,所设置的模袋砂层1为两层模袋砂,单层模袋砂的厚度为0.5m~0.6m之间。
优选地,格宾石笼层2的顶面与多年平均高潮位6平齐。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多年平均高潮位6为0.99m,格宾石笼层2布置两层,下层的尺寸为长1.5m,宽1.5m,高0.5m,上层的尺寸为长1.5m,宽1m,高0.5m。叠置后,分为内侧格宾石笼21和外侧格宾石笼22。
优选地,外侧格宾石笼22和内侧格宾石笼21间预留1.5m宽的空间,反滤土工布5铺设于该空间内侧壁上;种植土层4填充于该空间内。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沿着格宾石笼组成的外侧格宾石笼22和内侧格宾石笼21的内侧,以及模袋砂层1的顶部铺设一层反滤土工布5,在该空间内填充种植土,土深0.8m。
种植土深度可根据实际情况和设计要求,种植不同的植物,如红树或者水生植物等等。
优选地,外侧格宾石笼22远离海岸的侧壁上设置台阶斜坡面,并在台阶斜坡面内侧设置填土坑41;台阶斜坡面设置于模袋砂层1顶面上。通过间隔设置多个红树林种植坑,能在格宾石笼层2的外侧设置红树林区,进一步增强其防潮汐的作用。
优选地,台阶斜坡面包括:侧壁叠置的多个预制混凝土块,相邻预制混凝土块高度依此递减,各预制混凝土块顶面上开设填土坑41,填土坑41内铺设反滤土工布5;填土坑41内填充种植土;植物种植于种植土。
优选地,反滤土工布5铺设于种植土顶面上;铺设于种植土顶面上的反滤土工布5开设多个种植孔51,便于种植防潮汐植物。
优选地,预制混凝土块包括:第一预制混凝土块11、第二预制混凝土块12、第三预制混凝土块13、第四预制混凝土块14、第五预制混凝土块15;第一预制混凝土块11高于第二预制混凝土块12;第二预制混凝土块12高于第三预制混凝土块13;第三预制混凝土块13高于第四预制混凝土块14;第四预制混凝土块14高于第五预制混凝土块15。按此设置便于在外侧形成台阶斜坡面,有利于抵消潮汐,提高耐冲刷效果,同时可实现对格宾石笼层2中定殖的植物的保护,提高该区域定殖植物的存活率。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潮间带离岸生态潜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潮间带区域上的:模袋砂层和多个格宾石笼层;模袋砂层铺设于现状海床面上;各格宾石笼层间隔安装于模袋砂顶面上;任两相邻格宾石笼层间填充设;种植土层与格宾石笼之间夹设反渗土工布;植物定殖于种植土层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潮间带离岸生态潜堤结构,其特征在于,格宾石笼层包括:外侧格宾石笼和内侧格宾石笼,外侧格宾石笼远离海岸设置于模袋砂层上;内侧格宾石笼靠近海岸设置于模袋砂层上;种植土层填充设置于外侧格宾石笼与内侧格宾石笼之间;外侧格宾石笼和内侧格宾石笼厚度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潮间带离岸生态潜堤结构,其特征在于,现场海床为淤泥质海岸,现场海床的高度在-0.7~-1.2m之间;模袋砂层铺设至多年平均低潮位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潮间带离岸生态潜堤结构,其特征在于,格宾石笼层的顶面与多年平均高潮位平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潮间带离岸生态潜堤结构,其特征在于,外侧格宾石笼和内侧格宾石笼间预留1.5m宽的空间,反渗土工布铺设于该空间内侧壁上;种植土层填充于该空间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潮间带离岸生态潜堤结构,其特征在于,外侧格宾石笼远离海岸的侧壁上设置台阶斜坡面,并在台阶斜坡面内侧设置填土坑;台阶斜坡面设置于模袋砂层顶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潮间带离岸生态潜堤结构,其特征在于,台阶斜坡面包括:侧壁叠置的多个预制混凝土块,相邻预制混凝土块高度依此递减,各预制混凝土块顶面上开设填土坑,填土坑内铺设反渗土工布;填土坑内填充种植土;植物种植于种植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潮间带离岸生态潜堤结构,其特征在于,预制混凝土块包括:第一预制混凝土块、第二预制混凝土块、第三预制混凝土块、第四预制混凝土块、第五预制混凝土块;
第一预制混凝土块高于第二预制混凝土块;
第二预制混凝土块高于第三预制混凝土块;
第三预制混凝土块高于第四预制混凝土块;
第四预制混凝土块高于第五预制混凝土块。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潮间带离岸生态潜堤结构,其特征在于,反渗土工布铺设于种植土顶面上;铺设于种植土顶面上的反渗土工布开设多个种植孔。
CN202222728432.7U 2022-10-17 2022-10-17 潮间带离岸生态潜堤结构 Active CN2185805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28432.7U CN218580596U (zh) 2022-10-17 2022-10-17 潮间带离岸生态潜堤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28432.7U CN218580596U (zh) 2022-10-17 2022-10-17 潮间带离岸生态潜堤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80596U true CN218580596U (zh) 2023-03-07

Family

ID=853744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728432.7U Active CN218580596U (zh) 2022-10-17 2022-10-17 潮间带离岸生态潜堤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8059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66090A (zh) * 2023-11-23 2023-12-22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兼具风浪防治和生态景观的滨岸带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20021525A (zh) * 2025-04-21 2025-05-23 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省海洋规划设计研究院) 一种淤泥质海岸盐沼植被空间配置及生态防护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66090A (zh) * 2023-11-23 2023-12-22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兼具风浪防治和生态景观的滨岸带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7266090B (zh) * 2023-11-23 2024-02-06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兼具风浪防治和生态景观的滨岸带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20021525A (zh) * 2025-04-21 2025-05-23 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省海洋规划设计研究院) 一种淤泥质海岸盐沼植被空间配置及生态防护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580596U (zh) 潮间带离岸生态潜堤结构
CN209099287U (zh) 一种复合式生态修复驳岸
CN105970875A (zh) 利用自然能量在海滩促淤固砂的方法
CN104787891A (zh) 一种基于微地形改造的藻类水华生态控制系统、控制藻类水华的生态方法及应用
CN119352462A (zh) 一种适用于侵蚀性粉砂淤泥质海岸的防护系统构建方法
CN114651672B (zh) 一种淤泥质海岸生态修复和减灾空间系统
CN209873699U (zh) 一种混合坝体透水型生态造滩工程
CN114182689A (zh) 一种用于城市内河水体净化的装配式生态护岸
CN113279370A (zh) 一种基于生态化改造的双向自锁式海堤护面结构
CN119777305A (zh) 一种生态景观型减灾海堤及其设计方法
CN110627215B (zh) 一种入河坡地沟道退水生态带持续净化利用系统
CN210797428U (zh) 新型生态护岸结构
CN218405273U (zh) 提供生物栖息地兼具消浪的生态系统
CN218842990U (zh) 一种侵蚀海岸带生态修复系统
CN209482244U (zh) 局部过流生态型丁坝
CN217352322U (zh) 一种生态型护面块体
CN212426977U (zh) 一种护坡生态砂袋结构及防波堤
CN213952114U (zh) 组合式生态护岸结构
CN217399538U (zh) 一种基于生态化改造的双向自锁式海堤护面结构
Iskander Environmental friendly methods for the Egyptian coastal protection
CN219793816U (zh) 非淹没透水式小微丁坝群
CN111945664A (zh) 一种护坡生态砂袋结构及防波堤及其施工方法
CN113216073A (zh) 一种沿海湿地构建和围填海生态修复方法
CN220079887U (zh) 沿海生态复合韧性堤岸结构
CN222575397U (zh) 一种生态海堤护面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