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44788U - 一种新风系统的双向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风系统的双向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544788U CN218544788U CN202222972062.1U CN202222972062U CN218544788U CN 218544788 U CN218544788 U CN 218544788U CN 202222972062 U CN202222972062 U CN 202222972062U CN 218544788 U CN218544788 U CN 21854478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d
- fixedly connected
- detection device
- main part
- inserted ba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3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7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7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457 bidirection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6
- 239000003550 mark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589 supple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Landscapes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风系统的双向检测装置,包括传感器主体,所述传感器主体的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机构,所述传感器主体的两侧外侧壁的两端均固连有封条板,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插杆,所述插杆的两侧均设置有挤压杆,所述插杆与挤压杆的两端之间均连接有连杆组件。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插杆和连杆组件的设置,将装置移动至新风系统的通风管道内,释放握杆,拉伸弹簧通过插杆带动挤压杆外移,从而使得挤压杆与通风管道内壁接触挤压,从而对传感器主体进行支撑,实现将装置卡接固定在通风管道内,从而便于安装固定,方便灵活,无需在通风管道内打孔安装,破坏通风管道结构,便于后续使用中进行拆下清洁维护和调试,方便拆装。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风系统的双向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新风系统是由送风系统和排风系统组成的一套独立空气处理系统,它分为管道式新风系统和无管道新风系统两种。管道式新风系统由新风机和管道配件组成,通过新风机净化室外空气导入室内,通过管道将室内空气排出,在送风的同时对进入室内的空气进行过滤、消毒、杀菌、增氧等,为了准确掌握新风系统的工作情况,有时需要在进风管道和出风管道内均加装空气检测装置,进行双向检测,用于检测空气内的颗粒浓度等空气指标,现有的空气检测装置在通风管道内安装时,需要在管道内打孔安装,或焊接上安装座进行安装,容易破坏通风管道,额外安装时比较麻烦,而且空气检测装置在长时间使用后,内部容易积灰,需要定期维护清洁,需要对检测装置进行拆下,从而使得现有空气检测装置不够方便,影响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风系统的双向检测装置,通过插杆和连杆组件的设置,用手将握杆和把手件握在一起后,将装置移动至新风系统的通风管道内,释放握杆,拉伸弹簧通过插杆带动挤压杆外移,从而使得挤压杆与通风管道内壁接触挤压,从而对传感器主体进行支撑,实现将装置卡接固定在通风管道内,从而便于安装固定,方便灵活,无需在通风管道内打孔安装,破坏通风管道结构,便于后续使用中进行拆下清洁维护和调试,方便拆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新风系统的双向检测装置,包括传感器主体,所述传感器主体的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机构,所述传感器主体的两侧外侧壁的两端均固连有封条板,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插杆,所述插杆的两侧均设置有挤压杆,所述插杆与挤压杆的两端之间均连接有连杆组件,所述插杆的一端与紧邻的封条板之间固连有拉伸弹簧,所述传感器主体的一端固连有把手件,所述把手件与传感器主体之间设置有握杆,所述握杆与两个插杆的另一端固连,用手将握杆和把手件握在一起后,将装置移动至新风系统的通风管道内,释放握杆,拉伸弹簧通过插杆带动挤压杆外移,从而使得挤压杆与通风管道内壁接触挤压,从而对传感器主体进行支撑,实现将装置卡接固定在通风管道内,从而便于安装固定。
进一步在于:所述传感器主体的一端侧壁开设有进风口,所述传感器主体的另一端侧壁开设固连有出风口,气流从进风口进入传感器主体的内部,经过检测后从出风口排出。
进一步在于:所述连杆组件包括推杆,所述推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动座,所述转动座的一端与插杆固连,所述推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套杆,所述套杆的一端与紧邻侧的挤压杆固连,所述套杆的另一端内壁滑动套接有副杆,所述插杆的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传感器主体固连,所述副杆的一端与紧邻的支撑板固连,插杆移动通过推杆向外推动套杆,通过套杆推动挤压杆向外移动,使得同侧的两个挤压杆相互背离,通过套杆与副杆的套接,对挤压杆进行限位,便于挤压杆平行移动。
进一步在于:所述插杆的一端固连标杆,所述标杆与紧邻的拉伸弹簧滑动套接,方便对拉伸弹簧进行支撑。
进一步在于:所述插杆的另一端与紧邻的封条板滑动套接,所述插杆的另一端与握杆之间固连有折杆,通过折杆使得插杆与握杆之间连接,同时将握杆的中间位置空出,方便持握。
进一步在于:两个位于传感器主体同侧的封条板的外侧壁之间固连有侧板,对插杆和连杆组件进行防护。
进一步在于:所述握杆配套设置有匚形卡板,所述匚形卡板用于限制握杆与把手件一侧之间的距离,便于四个挤压杆处于收纳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通过插杆和连杆组件的设置,把手件与传感器主体之间设置有握杆,握杆与两个插杆的另一端固连,用手将握杆和把手件握在一起后,将装置移动至新风系统的通风管道内,释放握杆,拉伸弹簧通过插杆带动挤压杆外移,从而使得挤压杆与通风管道内壁接触挤压,从而对传感器主体进行支撑,实现将装置卡接固定在通风管道内,从而便于安装固定,方便灵活,无需在通风管道内打孔安装,破坏通风管道结构,便于后续使用中进行拆下清洁维护和调试,方便拆装。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机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整体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插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握杆和把手件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匚形卡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传感器主体;110、进风口;120、出风口;130、把手件;140、握杆;141、折杆;150、匚形卡板;200、支撑机构;210、插杆;211、标杆;212、拉伸弹簧;220、连杆组件;221、转动座;222、推杆;223、套杆;224、副杆;230、挤压杆;240、支撑板;250、侧板;260、封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7所示,一种新风系统的双向检测装置,包括传感器主体100,传感器主体100的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机构200,传感器主体100的两侧外侧壁的两端均固连有封条板260,支撑机构200包括插杆210,插杆210的两侧均设置有挤压杆230,插杆210与挤压杆230的两端之间均连接有连杆组件220,插杆210的一端与紧邻的封条板260之间固连有拉伸弹簧212,传感器主体100的一端固连有把手件130,把手件130与传感器主体100之间设置有握杆140,握杆140与两个插杆210的另一端固连,用手将握杆140和把手件130握在一起后,将装置移动至新风系统的通风管道内,释放握杆140,拉伸弹簧212通过插杆210带动挤压杆230外移,从而使得挤压杆230与通风管道内壁接触挤压,从而对传感器主体100进行支撑,实现将装置卡接固定在通风管道内,从而便于安装固定。
传感器主体100的一端侧壁开设有进风口110,传感器主体100的另一端侧壁开设固连有出风口120,气流从进风口110进入传感器主体100的内部,经过检测后从出风口120排出,连杆组件220包括推杆222,推杆222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动座221,转动座221的一端与插杆210固连,推杆222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套杆223,套杆223的一端与紧邻侧的挤压杆230固连,套杆223的另一端内壁滑动套接有副杆224,插杆210的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板240,支撑板240与传感器主体100固连,副杆224的一端与紧邻的支撑板240固连,插杆210移动通过推杆222向外推动套杆223,通过套杆223推动挤压杆230向外移动,使得同侧的两个挤压杆230相互背离,通过套杆223与副杆224的套接,对挤压杆230进行限位,便于挤压杆230平行移动,插杆210的一端固连标杆211,标杆211与紧邻的拉伸弹簧212滑动套接,方便对拉伸弹簧212进行支撑。
插杆210的另一端与紧邻的封条板260滑动套接,插杆210的另一端与握杆140之间固连有折杆141,通过折杆141使得插杆210与握杆140之间连接,同时将握杆140的中间位置空出,方便持握,两个位于传感器主体100同侧的封条板260的外侧壁之间固连有侧板250,对插杆210和连杆组件220进行防护,握杆140配套设置有匚形卡板150,匚形卡板150用于限制握杆140与把手件130一侧之间的距离,便于四个挤压杆230处于收纳状态。
工作原理:使用时,用手将握杆140和把手件130握在一起,并将匚形卡板150从握杆140和把手件130上卸下,将装置移动至新风系统的出风管道或进风管道内,放开对握杆140的握持,拉伸弹簧212拉动插杆210和握杆140朝背离把手件130的一侧移动,插杆210移动通过推杆222向外推动套杆223,通过套杆223推动挤压杆230向外移动,使得同侧的两个挤压杆230相互背离,使得挤压杆230与通风管道内壁接触挤压,从而对传感器主体100进行支撑,实现将装置卡接固定在通风管道内,从而便于安装固定。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实用新型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新风系统的双向检测装置,包括传感器主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主体(100)的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机构(200),所述传感器主体(100)的两侧外侧壁的两端均固连有封条板(260),所述支撑机构(200)包括插杆(210),所述插杆(210)的两侧均设置有挤压杆(230),所述插杆(210)与挤压杆(230)的两端之间均连接有连杆组件(220),所述插杆(210)的一端与紧邻的封条板(260)之间固连有拉伸弹簧(212),所述传感器主体(100)的一端固连有把手件(130),所述把手件(130)与传感器主体(100)之间设置有握杆(140),所述握杆(140)与两个插杆(210)的另一端固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风系统的双向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主体(100)的一端侧壁开设有进风口(110),所述传感器主体(100)的另一端侧壁开设固连有出风口(1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风系统的双向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组件(220)包括推杆(222),所述推杆(222)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动座(221),所述转动座(221)的一端与插杆(210)固连,所述推杆(222)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套杆(223),所述套杆(223)的一端与紧邻侧的挤压杆(230)固连,所述套杆(223)的另一端内壁滑动套接有副杆(224),所述插杆(210)的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板(240),所述支撑板(240)与传感器主体(100)固连,所述副杆(224)的一端与紧邻的支撑板(240)固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风系统的双向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杆(210)的一端固连标杆(211),所述标杆(211)与紧邻的拉伸弹簧(212)滑动套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风系统的双向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杆(210)的另一端与紧邻的封条板(260)滑动套接,所述插杆(210)的另一端与握杆(140)之间固连有折杆(14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风系统的双向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位于传感器主体(100)同侧的封条板(260)的外侧壁之间固连有侧板(25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风系统的双向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杆(140)配套设置有匚形卡板(150),所述匚形卡板(150)用于限制握杆(140)与把手件(130)一侧之间的距离。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972062.1U CN218544788U (zh) | 2022-11-07 | 2022-11-07 | 一种新风系统的双向检测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972062.1U CN218544788U (zh) | 2022-11-07 | 2022-11-07 | 一种新风系统的双向检测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544788U true CN218544788U (zh) | 2023-02-28 |
Family
ID=852607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972062.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8544788U (zh) | 2022-11-07 | 2022-11-07 | 一种新风系统的双向检测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544788U (zh) |
-
2022
- 2022-11-07 CN CN202222972062.1U patent/CN218544788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727893B (zh) | 一种非人灵长类集中式饲养管理和生物安全实验装置 | |
CN218544788U (zh) | 一种新风系统的双向检测装置 | |
CN103307717A (zh) | 结构改进的空调风管 | |
CN211822873U (zh) | 一种空气净化设备 | |
US20110088727A1 (en) | Air duct cleaning system and method | |
CN215865987U (zh) | 废气排放取样管检测取样机构及废气排放取样装置 | |
CN211625605U (zh) | 一种离心通风设备 | |
CN214307387U (zh) | 一种中央空调风口的消毒装置 | |
CN211175893U (zh) | 一种便于固定的中央空调通风管道封堵装置 | |
CN207849683U (zh) | 中央空调风管连接支架 | |
CN212962028U (zh) | 负压排风消毒系统 | |
CN221898212U (zh) | 一种呼吸机螺纹管干燥装置 | |
CN215809045U (zh) | 医用洁净风管 | |
CN222298138U (zh) | 一种空气净化设备用柔性连接结构 | |
CN207866786U (zh) | 一种废气检测器 | |
CN208066896U (zh) | 一种节能环保的除尘收集装置 | |
CN211301371U (zh) | 一种负压吸引器连接管的连接机构 | |
CN218381918U (zh) | 一种受限空间气体采样装置 | |
JP3118923U (ja) | 感染マウス等の飼育実験装置 | |
CN214182198U (zh) | 一种动物研发实验室的空气净化除尘系统 | |
CN222772845U (zh) | 一种纯水处理用防回流结构 | |
CN222256873U (zh) | 一种建筑通风管道防堵装置 | |
CN221974670U (zh) | 一种柔性风管用阀门 | |
CN221007509U (zh) | 一种环保制造厂房空气检测设备 | |
CN216452509U (zh) | 一种养猪场换气除菌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30228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