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26114U - 储能电源和电池包的组件 - Google Patents
储能电源和电池包的组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526114U CN218526114U CN202221996796.7U CN202221996796U CN218526114U CN 218526114 U CN218526114 U CN 218526114U CN 202221996796 U CN202221996796 U CN 202221996796U CN 218526114 U CN218526114 U CN 21852611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ttery pack
- charging
- power supply
- energy storage
- storage pow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146 energy storage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9
- 238000007600 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5
- 210000001503 joint Anatomy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3032 molecular dock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6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5
- 238000010277 constant-current 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48 power gen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储能电源与电池包的组件,包括储能电源和至少一电池包,所述储能电源包括电源本体和输出部,所述输出部电路连接至所述电源本体,以输出所述电源本体释放的电流,其中所述输出部包括至少一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电路连接至所述电源本体,以输出充电电流,所述电池包和所述储能电源可分离地连接,所述电池包被连接至所述储能电源,以被所述储能电源充电,其中所述电池包包括一对接接口,所述对接接口和所述充电接口无绳地对接连接,使得所述电池包被所述储能电源无绳充电,其中,所述储能电源识别所述电池包的实时电压,以为所述电池包输送相应的充电电流,为所述电池包充电。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源设备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储能电源和电池包的组件。
背景技术
储能系统离并网功能使得储能系统可以实现储能电源与电网间的交直流切换,在离并网功能中存储电量,以用于供电于紧急用电的设备。值得一提的是,并网是指用电或发电设备与电网相连接,吸收电网电能或者向电网发电。离网是指用电或发电设备不与电网连接,由储能电源提供电能。储能设备通常作为一种电能来源为设备供电。在户外,储能设备可以为一些用电装置供电,比如工具类用电设备、电子设备等。在非户外环境,比如家庭环境中,储能设备可以作为应急电源使用。
电池包作为电能来源可以为用电设备供电,举例地,可以为工具类用电设备、电子设备供电。电池包的电量耗尽后需要通过外部电源被充电。通常地,可以利用数据线和适配器的组件将电池包连接至AC输出接口,如墙插、排插等,进行充电。如在户外环境、室内停电等场景中,可以将电池包通过数据线连接至储能电源、应急电源灯设备,进行充电。
申请内容
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一种储能电源和电池包的组件,电池包和储能电源可分离地连接,以分别为相适配的用电设备供电。
本申请的另一个目的在于一种储能电源和电池包的组件,电池包可以通过储能电源被充电,充电后自储能电源拆下,以独立供电于用电设备。
本申请的另一个目的在于一种储能电源和电池包的组件,电池包和储能电源无绳连接,使得电池包被储能电源无绳充电。
本申请的另一个目的在于一种储能电源和电池包的组件,池包和储能电源之间的无绳连接的充电方式提高了充电效率。
本申请的另一个目的在于一种储能电源和电池包的组件,储能电源带有电池包接入检测功能,检测到电池包接入后,自动开启对应的充电支路,为电池包充电。
本申请的另一个目的在于一种储能电源和电池包的组件,储能电源识别电池包的实时电压,以为电池包输送相适应的充电电流,为电池包充电。
本申请的另一个目的在于一种储能电源和电池包的组件,储能电源为电池包实行三段式充电,既可以实现快速充电,也可以通过涓流电流将电池包充满电。
本申请的另一个目的在于一种储能电源和电池包的组件,电池包的对接接口即适于和储能电源无绳连接,以被无绳充电,也可以和用电设备无绳连接,为用电设备无绳供电。
依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储能电源和电池包的组件,包括:
储能电源,所述储能电源包括电源本体和输出部,所述输出部电路连接至所述电源本体,以输出所述电源本体释放的电流,其中所述输出部包括至少一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电路连接至所述电源本体,以输出充电电流;和
至少一电池包,所述电池包和所述储能电源可分离地连接,所述电池包被连接至所述储能电源,以被所述储能电源充电,其中所述电池包包括一对接接口,所述对接接口和所述充电接口无绳地对接连接,使得所述电池包被所述储能电源无绳充电,其中,所述储能电源识别所述电池包的实时电压,以为所述电池包输送相应的充电电流,为所述电池包充电。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示例,所述对接接口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对接端子、对接通信端子和第二对接端子,所述第一对接端子和所述第二对接端子适于电流的流入和流出,所述对接通信端子适于和其他设备进行通信。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示例,所述充电接口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充电端子、充电通信端子和第二充电端子,和所述电源本体电路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充电端子和所述第二充电端子适于和所述第一对接端子、所述第二对接端子对应地连接,以输出所述充电电流至所述电池包,所述充电通信端子和所述对接通信端子通信地连接,以相互传输信息。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示例,所述充电接口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所述充电接口分别和所述电源本体通过充电支路连接,以相互独立设置。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示例,所述储能电源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电路连接至所述电源本体和所述输出部,以控制所述储能电源,其中,所述控制模块电路连接至所述充电接口,以控制所述储能电源对所述电池包的充电。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示例,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储能电源三段式地为所述电池包充电,其中,根据所述电池包的实时电压识别所述电池包所处的充电阶段,以为所述电池包输送对应的所述充电电流。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示例,所述电池包的实时电压未达到第一预设值时,所述电池包处于第一充电阶段,所述储能电源向所述电池包输送第一涓流充电电流;所述电池包的实时电压达到所述第一预设值,但未达到第二预设值时,所述电池包处于第二充电阶段,所述储能电源向所述电池包输送恒流充电电流,以快速提升所述电池包的电压;当所述电池包的电压达到所述第二预设值,所述电池包的充电处于第三充电阶段,所述储能电源向所述电池包输送第二涓流充电电流,以使所述电池包充满电,实时电压达到所述电池包的额定电压。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示例,所述第一预设值为2.5V。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示例,所述第二预设值为4.0V。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示例,所述第一涓流充电电流和所述第二涓流充电电流为未超过100mA的电流。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示例,所述恒流充电电流的数值取值范围为[2A,3A],其中所述恒流充电电流的标准值为2.5A,最大至为3A,最小值为2A。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示例,所述电池包的额定电压为4.2V。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示例,当所述控制模块检测所述充电接口被接入所述电池包,自动开启所述充电接口对应连接的充电支路;当所述控制模块检测到所述充电接口处于空载状态,自动关闭所述充电接口对应连接的充电支路。
依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储能电源为电池包充电的方法,包括:
当储能电源被接入电池包,开启相应的充电支路;
检测所述电池包的实时电压,以识别所述电池包所处的充电阶段;以及
控制所述储能电源输出所处的充电阶段对应的充电电流至所述电池包,为所述电池包充电。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示例,包括:
识别所述电池包的实时电压,若所述电池包的实时电压未达到第一预设值,则所述电池包处于第一充电阶段,为所述电池包输送第一涓流充电电流;
若所述电池包的实时电压达到第一预设值,未达到第二预设值,则所述电池包处于第二充电阶段,为所述电池包输送恒流充电电流;以及
若所述电池包的实时电压达到第二预设值,则所述电池包处于第三充电阶段,为所述电池包输送第二涓流充电电流。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示例,包括:
当所述电池包的电压未达到2.5V,为所述电池包输送未超过100mA的第一涓流充电电流;
当电池包的电压达到2.5V而未达到4.0V,为所述电池包输送取值范围在[2A,3A]的恒流充电电流,以快速提升所述电池包的电压;以及
当所述电池包的电压达到4.0V而未达到额定电压4.2V,为所述电池包输送未超过100mA的第二涓流充电电流。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示例,包括:
当所述电池包的电压达到额定电压,关闭接入所述电池包的所述充电接口对应的充电支路。
通过对随后的描述和附图的理解,本申请进一步的目的和优势将得以体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储能电源和电池包的组件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储能电源和电池包的组件的电池包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储能电源和电池包的组件的充电控制框图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储能电源和电池包的组件的储能电源为电池包充电的方法框图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储能电源和电池包的组件的电池包的另一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储能电源和电池包的组件的电池包和储能电源之间充电连接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储能电源和电池包的组件的电池包的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储能电源和电池包的组件的电池包的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申请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申请。以下描述中的较佳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申请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参考说明书附图1至图8,本申请提供一种储能电源和电池包的组件,包括储能电源10和电池包20,电池包20和储能电源10可分离地连接。
电池包20和储能电源10连接时,可以由储能电源10为电池包20充电。电池包20和储能电源10分离时,电池包20可以和用电设备连接,为用电设备供电。储能电源10适于充电和放电,储能电源10利用外部电力充电,存储有电能后,储能电源10和用电设备有绳或无绳地连接,为用电设备供电。其中储能电源10可以输出DC电流和AC电流,为DC用电设备和AC用电设备供电。
储能电源10和电池包20可以相互分离地各自为用电设备供电。电池包20电量耗尽后,可以和用电设备分离,连接至储能电源10,通过储能电源10充电。更换电池包20时,可以自储能电源10换取被充电过的电池包20替换电量被消耗的电池包20,为用电设备接续地供电。
储能电源10包括一电源本体11和一输出部12,输出部12和电源本体11电路连接,电源本体11适于充电和放电。储能电源10还包括一接电部13,接电部13电路连接于电源本体11。接电部13供连接外部电源,以从外部电源获取电力至电源本体11,电源本体11存储电力,实现储能电源10的充电。电源本体11存储的电力输送至输出部12,由输出部12向外输出,实现储能电源10的放电。外部电源可以为AC电源,也可以为DC电源,包括但不限于市电、光伏装置、发电机、其他储能装置等。
电源本体11包括电池组和转换模块,电池组和转换模块电路连接,电池组适于充电和放电,转换模块对流入流出电池组的电流进行转换处理,其中电流的转换处理包括AC电流-DC电流整流,DC电流-AC电流逆变和DC电流-DC电流变换等。
输出部12包括DC输出接口121和AC输出接口122,DC输出接口121输出DC电流,AC输出接口122输出AC电流。
DC输出接口121适于连接DC用电设备,为DC用电设备提供DC电流,AC输出接口122适于连接AC用电设备,为AC用电设备提供AC电流。DC输出接口121和DC用电设备可以有绳地电路连接,也可以无绳地电路连接,比如无线感应供电。
输出部12还包括充电接口123,充电接口123电路连接于电源本体11,电源本体11通过充电接口123释放电池包充电电流。电池包20通过充电接口123和储能电源10电路连接,获取电池包充电电流,以被储能电源10充电。
储能电源10还包括一壳体14,电源本体11被置于壳体14内,输出部12形成于壳体14。在本申请的一个示例中,壳体14被设有收容部141,收容部141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两个或两个以上。收容部141适于收容电池包20。充电接口123分别被设置于收容部141。
储能电源10还包括控制模块15,控制模块15电路连接至电源本体11,控制电源本体11的充电和放电。控制模块15电路连接至接电部13,以控制接电部13的接电。控制模块15电路连接至输出部12,以控制输出部12的放电。
电池包20被连接至充电接口123,以和储能电源10电路连接。具体地,电池包20包括电池包主体21和对接接口22,对接接口22电路连接至电池包主体21,电池包主体21通过对接接口22充电和/或放电。对接接口22适于和充电接口123对应地导通连接,使得电池包20和储能电源10电路连接。电池包20可以通过对接接口22和充电接口123的导通连接,从储能电源10获取充电电流,使得电池包20被储能电源10充电。
具体地,充电接口123包括第一充电端子1231、第二充电端子1232和充电通信端子1233,第一充电端子1231、充电通信端子1233和第二充电端子1232依次设置,供和电源本体11电路连接。其中,第一充电端子1231和第二充电端子1232适于电流的流出,充电通信端子1233适于和设备进行通信。
对接接口22包括第一对接端子221、第二对接端子222和对接通信端子223,第一对接端子221和第二对接端子222适于电流的流入和流出,对接通信端子223适于和其他设备进行通信。电池包20和储能电源10电路连接时,第一充电端子1231、第二充电端子1232和第一对接端子221、第二对接端子222对应地连接,以传输电流,充电通信端子1233和对接通信端子223通信连接,以供储能电源10和电池包20进行相互通信。
其中,可选地,储能电源10和电池包20进行身份识别,储能电源10和电池包20执行握手通信,成功后,储能电源10和电池包20导通连接。
较为优选地,充电接口123被设置于收容部142,第一充电端子1231、充电通信端子1233和第二充电端子1232依次地被设置于收容部142。电池包20被置于收容部142,使得对接接口22和充电接口123对接连接。
其中,将电池包20和储能电源10连接,以使储能电源10电池包20充电时,以对接接口22朝向充电接口123的方式将电池包20置于储能电源10,进一步地,将电池包20置于收容部142,对接接口22和充电接口123对接连接,电池包20和储能电源10相互导通连接,储能电源10为电池包20充电。
其中,收容部142的数量可以为一个,在收容部142设置充电接口123,充电接口123和电源本体11通过充电电路连接。收容部142的数量可以为两个或两个以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收容部142分别被设有充电接口123,各个充电接口123分别和电源本体11通过充电电路连接。也就是说,各个充电接口123之间相互独立设置。
储能电源10带有接入检测功能,检测是否有电池包20接入到储能电源10。
具体地,控制模块15电路连接至输出部12的充电接口123,以检测是否有电池包20连接至充电接口123。在充电接口123未连接电池包20的状态下,充电接口123和电源本体11之间的充电支路处于关闭状态,即充电接口123空载时,充电支路关闭。当控制模块15检测到电池包20连接至充电接口123,控制模块15开启充电支路。其中,各个充电接口123分别被电路连接至控制模块15,以被控制模块15检测各个充电接口123是否被连接电池包20。
进一步地,电池包20的对接接口22和充电接口123连接,由对接通信端子223和充电通讯端子1233相互通信,识别身份,若相互识别成功,则电池包20和储能电源10导通连接,控制模块15检测到电池包20成功进入储能电源10,则控制电源本体11输出充电电流,为电池包20充电。
控制模块15控制电源本体11释放适于为电池包20充电的充电电流。充电电流沿充电支路从充电接口123流出,进入电池包20,为电池包20充电。
将电池包20和充电接口123断开连接,控制模块15检测到充电接口123空载,则关闭充电支路。此外,控制模块15检测到充电接口123连接的电池包20充满电,则关闭充电支路,停止输送充电电流。
当储能电源10被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充电接口123,控制模块15检测其中一个充电接口123被连接电池包,则控制充电接口123对应的充电电路开启。控制模块15检测其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充电接口123被连接电池包20,则控制其中两个充电接口123对应的充电支路开启。
具体地阐述储能电源10为电池包20充电的过程。
将储能电源10开启,充电接口123可供连接电池包20。将电池包20置于储能电源10,对接接口22和充电接口123对接连接,控制模块15检测到充电接口123被连接电池包20,开启充电支路,控制电源本体11释放充电电流。控制模块15执行三段式充电,为电池包20充电。
首先,控制模块15检测电池包20的电压,当电压未达到第一预设值时,电池包20的充电位于第一充电阶段,控制模块15控制电源本体11释放第一涓流充电电流,从充电接口123输送至电池包20,为电池包20充电。此阶段中,从充电接口123输出连续的小电流,至电池包20,以激活电池包20。
当控制模块15检测电池包20的电压达到第一预设值而未达到第二预设值时,电池包20的充电进入第二充电阶段,控制模块15控制电源本体11释放恒流充电电流。此阶段中,从充电接口123输出恒流充电电流,恒流充电电流较大,以快速提升电池包20的电压。
当控制模块15检测到电池包20的电压达到第二预设值时而未达到额定电压,电池包20的充电进入第三充电阶段,此时电池包20的实时电压接近额定电压,需要以涓流形式充满电,至电压达到额定电压。控制模块15控制电源本体11释放第二涓流充电电流。此阶段中,电池包20的电压以接近额定电压,即电池包20接近充满电,从充电接口123输出连续的小电流,直至为电池包20充满电。
进一步地,控制模块15包括一接入检测单元151、一电路开关单元152、一电压检测单元153、一识别单元154和一电流输出单元155,接入检测单元151、电路开关单元152、电压检测单元153、识别单元154和电流输出单元155分别电路连接至电源本体11和充电接口123,进一步地,电路连接至电源本体11和充电接口123之间的充电支路,以控制电池包20的充电。
其中,接入检测单元151连接至充电接口123,以检测充电接口123是否被接入电池包20;电路开关单元152根据接入检测单元151的反馈控制充电接口123对应的充电支路的开断;电压检测单元153检测充电接口123接入的电池包20的电压,以反馈电池包20的实时电压;识别单元154根据反馈的电池包20的实时电压识别电池包20的实时充电需求;电流输出单元155根据识别单元154识别的电池包20的实时充电需求,控制电源本体11输出对应的充电电流至电池包20,为电池包20充电。当储能电源10开启,控制模块15开始工作。
具体地,充电接口123处于空载状态时,充电接口123对应的充电支路处于关闭状态。将电池包20通过对接接口22和充电接口123的对接连接,连接至储能设备10,接入检测单元151检测到充电接口123接入电池包20,发送接入信号至电路开关单元152,电路开关单元152根据接入信号识别被接入的充电接口123,控制接入电池包20的充电接口123对应的充电支路开启。电压检测单元153检测接入的电池包20的实时电压,反馈至识别单元154,识别单元154根据电池包20的实时电压,识别电池包20的实时充电需求,确定电池包20所处的充电阶段,并反馈至电流输出单元155。电流输出单元155根据所反馈的电池包20所处的充电阶段,确定充电接口123需要输出的电流,控制电源本体11输出相应的充电电流,经由充电接口123输送至电池包20,为电池包20充电。
电压检测单元153实时监测电池包20的实时电压,识别单元154根据实时电压确定电池包20当前所处的充电阶段,当充电阶段产生变化,则电流输出单元155根据电池包20实时所处的充电阶段,控制电源本体11输送对应的电流至电池包20。
其中,当电压检测单元153检测电池包20的实时电压未达到第一预设值,则识别单元154识别充电阶段为第一充电阶段,电流输出单元155控制电源本体11输出第一涓流充电电流。电池包20的实时电压随着第一涓流充电电流的输入开始上升,当电压检测单元153检测到电池包20的实时电压达到第一预设值,而未达到第二预设值,电池包20进入第二充电阶段,电流输出单元155切换为输出恒流充电电流,使得电池包20的实时电压相较第一充电阶段快速上升,至电池包20的实时电压达到第二预设值,而接近额定电压时,电流输出单元155切换为输出第二涓流充电电流,以涓流形式为电池包20充电,直至电池包20的实时电压达到额定电压。
在本申请的一个较佳示例中,第一预设值为2.5V,控制模块15检测电池包20的电压未达到2.5V,电池包20的充电阶段位于第一充电阶段,则控制电源本体11释放涓流充电电流。涓流充电电流的标准值为100mA,或者未超过100mA。第二预设值为4.0V。控制模块15检测电池包20的电压达到2.5V,未达到4.0V,电池包20的充电阶段进入第二充电阶段,则控制电源本体11释放恒流充电电流,恒流充电电流的数值取值范围为[2A,3A],即最小值为2A,最大值为3A。进一步地,恒流充电电流的较佳值为2.5A。
电池包20的额定电压为4.2V,控制模块检测电池包20的电压达到4V,而未达到额定电压则电池包20的充电阶段进入第三充电阶段,控制模块15控制电源本体11输出涓流充电电流,涓流充电电流未超过100mA,以涓流的方式,为电池包20充电至电压达到额定电压4.2V,即完成电池包20的充电。
此外,进一步描述电池包20的结构。电池包20包括一电池包壳体24,电池包壳体24内设置电池包主体21,电池包壳体24包括第一端部241和第二端部242,第一端部241和第二端部242相对地形成于电池包壳体24的两端,电池包壳体24还包括一侧部243,侧部243环绕形成于电池包壳体24的周向,连接第一端部241和第二端部242,以形成电池包壳体24的外周。
对接接口22的外端于电池包壳体24的外周形成接口开口,供插入充电接口123。对接接口22的内端电路连接至电池包主体21,其主体自电池包主体21向外延伸,并朝向接口开口。在本申请的一个较佳示例中,对接接口22于第二端部242形成接口开口。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端部241和第二端部242可以相互替换。
接着,进一步描述储能电源10的结构。在本申请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收容部142具有收容腔1420,并于壳体14形成收容开口14201。电池包20自收容开口14201进入收容腔1420,以被置于收容部142。优选地,收容开口14201形成于壳体14的表面,自收容开口14201向壳体14的内侧延伸形成收容部142的周壁,周壁环绕形成收容腔1420,以供收容电池包20。
充电接口123被设置于收容部142。优选地,充电接口123被设置于收容部142的底部,收容部142的底部朝向收容开口14201。充电接口123的第一充电端子1231、第二充电端子1232和充电通信端子123自收容部142的底部向收容开口14201方向凸起地延伸形成。
将电池包20以对接接口22朝向收容开口14201的方向从收容开口14201置入收容腔1420,直至对接接口22和充电接口123对接连接,其中第一充电端子1231、第二充电端子1232和充电通信端子1233自对接接口22暴露于电池包壳体24的接口开口延伸入电池包壳体24和第一对接端子221、第二对接端子222、对接通信端子223对接连接。其中充电通信端子1233和对接通信端子223通信连接,以相互识别身份,执行握手通信,执行握手通信成功后,第一充电端子1231、第二充电端子1232和第一对接端子221、第二对接端子222导通连接,充电电流自第一充电端子1231、第二充电端子1232输送向第一对接端子221和第二对接端子222,进入电池包主体21,为电池包20充电。
在本申请的其他示例中,充电接口123被设置于壳体14,暴露于壳体14的外表面,供和电池包20连接。
参照图7,电池包20被储能电源10充电后,可以自储能电源10拆下,和第一用电设备30A无绳连接,对接接口22适于和第一用电设备30A无绳地对接连接,使得电池包20为第一用电设备30A无绳供电。
在本申请的其他示例中,参照图6,电池包20被接入至DC输出接口121,利用DC输出接口121和储能电源10连接,被储能电源10充电。进一步地,电池包20包括输电接口23,输电接口23适于电池包20充放电。其中,输电接口23包括第一输电接口231,第一输电接口231适于充电和放电,第一输电接口231和DC输出接口121有绳连接,以使电池包20和储能电源10有绳连接,电池包20被储能电源10有绳充电。同样地,储能电源10为电池包20执行三段式充电,根据电池包20的实时电压输送相应的充电电力。
电池包20可以同第一输电接口231和用电设备有绳连接,为用电设备供电。
参照图5和图8,电池包20还包括第二输电接口232,第二输电接口232适于放电,和第二用电设备30B有绳连接,为第二用电设备30B有绳供电。
在本申请的一个示例中,对接通信端子223向充电通信端子1233发送电池包20的实时电压,被控制模块15获取,以供控制模块15识别电池包20所处的充电阶段,确定需要输送的充电电流。当控制模块15识别电池包20处于第一充电阶段,控制电源本体11释放第一涓流充电电流由第一充电端子1231、第二充电端子1232输送至第一对接端子221、第二对接端子222,进入电池包主体21,为电池包20充电。当控制模块15识别电池包20进入第二充电阶段,电源本体11释放恒流充电电流,经由第一充电端子1231、第二充电端子1232和第一对接端子221、第二对接端子222的电路连接进入电池包主体21,为电池包20充电。当控制模15识别电池包20进入第三充电阶段,电源本体11释放第二涓流充电电流,经由第一充电端子1231、第二充电端子1232和第一对接端子221、第二对接端子222的电路连接进入电池包主体21,为电池包20充电。当电池包20电压达到额定电压,由对接通信端子223反馈至充电通信端子1233,被控制模块15获取,控制模块15完成对电池包20的充电,关闭充电接口123对应的充电支路。
可选地,参照图6,电池包20还包括交互部25,交互部25电路连接至电池包主体21,以被电池包主体21供电。交互部25供和用户进行交互,向用户发出信息提示,举例地但不限于电池包20的电量指示、充电提示、电量提醒、供电提醒、开机提醒、关机提醒等。
示例性地,当电池包20电量低于低电量提醒的预设值,交互部25发出低电量提示;当电池包20被连接至储能电源10,交互部25发出连接提示;当电池包20被充电,交互部25发出充电提示;当电池包20被充满电,交互部25发出充电完成提示。
可选地,交互部根据电池包20的实时电量发出相应提示,比如低电量提示、满电提示、当前电量提示。
交互部25可以被实施为灯,通过发出不同颜色的光,不同的发光方式等向用户进行相应的信息提示,和用户交互。举例地,交互部25根据电池包20的实时电量对应的预设光颜色或发光方式发光,以提示用户电池包20的实时电量信息、充电阶段提示、充电完成提示等。
在本申请的一个示例中,交互部25向用户发出充电阶段提示。交互部25以不同的提示形式向用户提示电池包20处于第一充电阶段、第二充电阶段或第三充电阶段。
交互部25还可以被实施为屏幕,在屏幕上向用户展示提示信息。
在本申请的其他示例中,储能电源10被设有储能交互部,向用户发出储能电源10相关的信息提示。进一步地,储能交互部向用户发出电池包20的充电提示。
交互部25和对接接口22异面或异侧设置,使得电池包20和储能电源10通过对接接口22和充电接口123对接连接时,交互部25可以被暴露而不被储能电源10遮挡,以便向用户发出信息提示。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申请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申请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原理下,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不同的实施例可以进行组合。
Claims (13)
1.一种储能电源与电池包的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储能电源,所述储能电源包括电源本体和输出部,所述输出部电路连接至所述电源本体,以输出所述电源本体释放的电流,其中所述输出部包括至少一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电路连接至所述电源本体,以输出充电电流;和
至少一电池包,所述电池包和所述储能电源可分离地连接,所述电池包被连接至所述储能电源,以被所述储能电源充电,其中所述电池包包括一对接接口,所述对接接口和所述充电接口无绳地对接连接,使得所述电池包被所述储能电源无绳充电,其中,所述储能电源根据所述电池包的实时电压,为所述电池包输送相应的充电电流,为所述电池包充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电源与电池包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接口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对接端子、对接通信端子和第二对接端子,所述第一对接端子和所述第二对接端子适于电流的流入和流出,所述对接通信端子适于和其他设备进行通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电源与电池包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接口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充电端子、充电通信端子和第二充电端子,和所述电源本体电路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充电端子和所述第二充电端子适于和所述第一对接端子、所述第二对接端子对应地连接,以输出所述充电电流至所述电池包,所述充电通信端子和所述对接通信端子通信地连接,以相互传输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电源与电池包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接口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所述充电接口分别和所述电源本体通过充电支路连接,以相互独立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电源与电池包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电源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电路连接至所述电源本体和所述输出部,以操控所述储能电源,其中,所述控制模块电路连接至所述充电接口,以操控所述储能电源对所述电池包的充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能电源与电池包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储能电源三段式地为所述电池包充电,其中,根据所述电池包的实时电压确定所述电池包所处的充电阶段,以为所述电池包输送对应的所述充电电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储能电源与电池包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的实时电压小于第一预设值时,所述电池包处于第一充电阶段,所述储能电源向所述电池包输送第一涓流充电电流;所述电池包的实时电压达到所述第一预设值,但小于第二预设值时,所述电池包处于第二充电阶段,所述储能电源向所述电池包输送恒流充电电流,以快速提升所述电池包的电压;当所述电池包的电压达到所述第二预设值,所述电池包的充电处于第三充电阶段,所述储能电源向所述电池包输送第二涓流充电电流,以使所述电池包充满电,实时电压达到所述电池包的额定电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储能电源与电池包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值为2.5V。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储能电源与电池包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预设值为4.0V。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储能电源与电池包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涓流充电电流和所述第二涓流充电电流为小于等于100mA的电流。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储能电源与电池包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流充电电流的数值取值范围为[2A,3A],其中所述恒流充电电流的标准值为2.5A,最大至为3A,最小值为2A。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储能电源与电池包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的额定电压为4.2V。
13.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能电源与电池包的组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控制模块检测所述充电接口被接入所述电池包,自动开启所述充电接口对应连接的充电支路;当所述控制模块检测到所述充电接口处于空载状态,自动关闭所述充电接口对应连接的充电支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996796.7U CN218526114U (zh) | 2022-07-28 | 2022-07-28 | 储能电源和电池包的组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996796.7U CN218526114U (zh) | 2022-07-28 | 2022-07-28 | 储能电源和电池包的组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526114U true CN218526114U (zh) | 2023-02-24 |
Family
ID=852420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996796.7U Active CN218526114U (zh) | 2022-07-28 | 2022-07-28 | 储能电源和电池包的组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526114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054359A (zh) * | 2023-03-31 | 2023-05-02 | 浙江动一新能源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便携式储能电源和供电系统 |
-
2022
- 2022-07-28 CN CN202221996796.7U patent/CN218526114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054359A (zh) * | 2023-03-31 | 2023-05-02 | 浙江动一新能源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便携式储能电源和供电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601002B2 (en) | Electrical energy transmission apparatus,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ame, and power supply system | |
US8994330B2 (en) | Outlet assembly with portable charger | |
CN112993420B (zh) | 清洁系统 | |
EP3270437B1 (en) | Electrical energy provision device | |
US7017055B1 (en) | Hub that can supply power actively | |
US8296587B2 (en) | Powering an electrical device through a legacy adapter capable of digital communication | |
US7960648B2 (en) | Energy saving cable assemblies | |
US20080222431A1 (en) | Power Adapter Capable of Communicating Digitally with Electronic Devices | |
CN102347552B (zh) | 具有便携式充电器的插座组合 | |
CN201181916Y (zh) | 多功能太阳能发电系统 | |
EP4366109A1 (en) | Energy storage device and energy storage power supply thereof | |
CN218526114U (zh) | 储能电源和电池包的组件 | |
EP2524640B1 (en) | Vacuum cleaner using smart grid | |
CN113162138B (zh) | 一种水下机器人的外挂电池及充电系统 | |
CN115868096A (zh) | 第一电源及其控制方法、第二电源和储能设备 | |
CN117246155A (zh) | 充放电设备 | |
CN117526468A (zh) | 储能电源和电池包的组件及储能电源为电池包充电的方法 | |
CN112531848B (zh) | 一种电池包及其控制方法 | |
CN115441723A (zh) | 电源转换装置 | |
CN209963779U (zh) | 电源适配器 | |
CN114142302B (zh) | 电源插座以及控制方法、用电设备电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
CN218603194U (zh) | 储能电源和电池包的组件 | |
WO2008001052A1 (en) | Battery charger | |
WO2019201256A1 (zh) | 充电装置及充电系统 | |
CN220865233U (zh) | 充放电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