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19699U - 一种文物运输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文物运输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519699U CN218519699U CN202221979516.1U CN202221979516U CN218519699U CN 218519699 U CN218519699 U CN 218519699U CN 202221979516 U CN202221979516 U CN 202221979516U CN 218519699 U CN218519699 U CN 21851969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e
- side plate
- vehicle body
- cultural relic
- bearing whe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3016 dam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41000282414 Homo sapien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6544 postur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0742 Cotto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文物运输车,包括车体、承重轮及防护组件,所述防护组件包括左侧板、右侧板、前侧板及后侧板,所述承重轮可转动设置于所述车体的底端,所述防护组件设置于所述车体的顶面的四周且共同围设形成上容纳腔,所述左侧板与右侧板相对设置,所述前侧板与后侧板沿所述承重轮前进方向相对设置,所述前侧板与后侧板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车体转动连接。可将前侧板和/或后侧板相对车体转动,使前侧板和/或后侧板沿远离上容纳腔的方向打开,以适应较长尺寸的文物从上容纳腔的前侧和/或后侧伸出,当需要取下文物时,也可将前侧板和/或后侧板打开,方便文物取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文物运输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为一种文物运输车。
背景技术
文物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迹,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当需要对文物进行转移时,需要利用运输装置对文物进行运输移动,而传统的运输装置难以适用于不同尺寸的文物运输,而且拿取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传统运输装置难以适用于不同尺寸的文物运输且文物拿取不方便的问题,提供一种文物运输车。
一种文物运输车,包括车体、承重轮及防护组件,所述防护组件包括左侧板、右侧板、前侧板及后侧板,所述承重轮可转动设置于所述车体的底端,所述防护组件设置于所述车体的顶面的四周且共同围设形成上容纳腔,所述左侧板与右侧板相对设置,所述前侧板与后侧板沿所述承重轮前进方向相对设置,所述前侧板与后侧板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车体转动连接。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左侧板与右侧板沿所述车体的宽度相对设置,所述左侧板与右侧板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车体转动连接,或者所述左侧板与右侧板均与所述车体固定连接。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文物运输车还包括至少一个转动件,所述前侧板的下边缘与所述车体通过所述转动件转动连接;和/或,所述后侧板的下边缘与所述车体通过所述转动件转动连接。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文物运输车还包括至少一个阻尼件,所述前侧板的下边缘与所述车体通过所述阻尼件转动连接;和/或,所述后侧板的下边缘与所述车体通过所述阻尼件转动连接。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文物运输车还包括至少一个锁紧件,所述前侧板的上边缘与所述车体通过所述锁紧件可锁紧为一体;和/或,所述后侧板的上边缘与所述车体通过所述锁紧件可锁紧为一体。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文物运输车还包括至少一个把手,所述左侧板的上部设有一所述把手;和/或,所述右侧板的上部设有一所述把手。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车体包括底板、前立板、后立板及顶板,所述前立板与所述后立板沿所述承重轮前进方向相对设置,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沿所述车体的高度方向相对设置,所述底板、前立板、后立板及顶板围设形成下容纳腔,所述防护组件围设于所述顶板的四周。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文物运输车还包括至少一块挡板,所述底板的左侧和/或右侧可拆卸连接一所述挡板。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文物运输车还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固定于所述底板的底面,所述承重轮与所述安装架可转动连接;
和/或,所述承重轮包括4个,4个所述承重轮分别设置于所述底板的四个边角,至少其中一个承重轮上设有刹车件。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上容纳腔和/或所述下容纳腔的壁面上附着有缓冲层。
本实用新型的文物运输车,通过防护组件及车体的顶面共同围设形成上容纳腔,可将待运输的文物存放于上容纳腔内,若文物尺寸过长,可将前侧板和/或后侧板相对车体转动,使前侧板和/或后侧板沿远离上容纳腔的方向打开,以适应较长尺寸的文物从上容纳腔的前侧和/或后侧伸出,由于前侧板与后侧板沿所述承重轮前进方向相对设置,伸出上容纳腔的文物不影响文物运输车的移动,当文物尺寸不大于上容纳腔时,可将前侧板和/或后侧板沿靠近上容纳腔的方向关闭,保证上容纳腔内的文物平稳地置于上容纳腔内,当需要取下文物时,也可将前侧板和/或后侧板打开,方便文物取拿。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阅读下文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易于理解。在附图中,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示出了本公开的若干实施方式,并且相同或对应的标号表示相同或对应的部分,其中: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文物运输车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文物运输车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车体;110、底板;120、前立板;130、后立板;140、顶板;101、下容纳腔;20、承重轮;30、防护组件;310、左侧板;320、右侧板;330、前侧板;340、后侧板;301、上容纳腔;40、转动件;50、锁紧件;60、把手;70、挡板;710、定位柱;720、定位孔;80、安装架;90、缓冲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2,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文物运输车,包括车体10、承重轮20及防护组件30。通过承重轮20可带动车体10移动,通过防护组件30可保护置于车体10上的文物。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组件30包括左侧板310、右侧板320、前侧板330及后侧板340,所述承重轮20可转动设置于所述车体10的底端,所述防护组件30设置于所述车体10的顶面的四周且共同围设形成上容纳腔301。上容纳腔301的上方敞开,便于放置文物。所述左侧板310与右侧板320相对设置,所述前侧板330与后侧板340沿所述承重轮20前进方向相对设置,所述前侧板330与后侧板340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车体10转动连接。
本实施例的文物运输车,通过防护组件30及车体10的顶面共同围设形成上容纳腔301,可将待运输的文物存放于上容纳腔301内,若文物尺寸过长,可将前侧板330和/或后侧板340相对车体10转动,使前侧板330和/或后侧板340沿远离上容纳腔301的方向打开,以适应较长尺寸的文物从上容纳腔301的前侧和/或后侧伸出,由于前侧板330与后侧板340沿所述承重轮20前进方向相对设置,伸出上容纳腔301的文物不影响文物运输车的移动,当文物尺寸不大于上容纳腔301时,可将前侧板330和/或后侧板340沿靠近上容纳腔301的方向关闭,保证上容纳腔301内的文物平稳地置于上容纳腔301内,当需要取下文物时,也可将前侧板330和/或后侧板340打开,方便文物取拿。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左侧板310与右侧板320沿所述车体10的宽度相对设置。即防护组件30与车体10的顶面共同围设形成矩形的上容纳腔301。图1、2中,所述左侧板310与右侧板320均与所述车体10固定连接。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左侧板310与右侧板320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车体10转动连接,当文物宽度过宽时,可适当沿远离上容纳腔301的方向转动左侧板310和/或右侧板320,适当拓宽上容纳腔301的宽度。左侧板310和/或右侧板320可通过可随时控制转动角度的连接件转动连接,以灵活满足不同角度的姿态。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文物运输车还包括至少一个转动件40,所述前侧板330的下边缘与所述车体10通过所述转动件40转动连接;和/或,所述后侧板340的下边缘与所述车体10通过所述转动件40转动连接。通过转动件40带动左侧板310和/或右侧板320转动。可选地,所述转动件40可采用合页、转轴、铰链等零件。
可选地,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文物运输车还包括至少一个阻尼件,所述前侧板330的下边缘与所述车体10通过所述阻尼件转动连接;和/或,所述后侧板340的下边缘与所述车体10通过所述阻尼件转动连接。通过阻尼件可控制带动前侧板330和/或后侧板340缓慢转动,减少震动。可选地,所述阻尼件可采用能随时控制转动角度的结构,以灵活满足不同角度的姿态。
可选地,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前侧板330和/或后侧板340的转动角度为90°,即打开状态下,前侧板330和/或后侧板340与车体10的顶面平齐,延伸车体10顶面的长度,以支撑较长的文物。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前侧板330和/或后侧板340的转动角度为大于0°小于180°,比如45°或120°。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文物运输车还包括至少一个锁紧件50,所述前侧板330的上边缘与所述车体10通过所述锁紧件50可锁紧为一体;和/或,所述后侧板340的上边缘与所述车体10通过所述锁紧件50可锁紧为一体。通过锁紧件50可将前侧板330和/或后侧板340锁紧在车体10上,以防护较小尺寸文物的运输,也避免移动过程中前侧板330和/或后侧板340振动。可选地,所述锁紧件50可采用门栓、磁性件、搭扣件等零件。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文物运输车还包括至少一个把手60,所述左侧板310的上部设有一所述把手60;和/或,所述右侧板320的上部设有一所述把手60。图1、2中示出左侧板310及右侧板320的上部均设有一所述把手60,通过把手60方便运输过程中对车体10的扶持与推动。可选地,所述前侧板330的上部设有一所述把手60;和/或,所述后侧板340的上部设有一所述把手60,方便对前侧板330和/或后侧板340的扶持与推动。
具体地,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车体10包括底板110、前立板120、后立板130及顶板140,所述前立板120与所述后立板130沿所述承重轮20前进方向相对设置,所述顶板140与所述底板110沿所述车体10的高度方向相对设置,所述底板110、前立板120、后立板130及顶板140围设形成下容纳腔101,所述防护组件30围设于所述顶板140的四周。通过底板110、前立板120、后立板130及顶板140在上容纳腔301下方形成下容纳腔101,增大文物运输车的运载空间。
可选地,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文物运输车还包括至少一块挡板70,所述底板110的左侧和/或右侧可拆卸连接一所述挡板70。通过挡板70对下容纳腔101内的物品进行防护,避免滑出下容纳腔101。挡板70可拆卸连接于底板110,便于灵活取拿。参照图2,挡板70的底端设有定位孔720,底板上设有定位柱710,挡板70通过定位孔720卡在定位柱710上,实现可拆卸连接。进一步地,挡板70的上端还设有锁紧件,可锁紧在车体10的前立板120和/或后立板130上。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文物运输车还包括安装架80,所述安装架80固定于所述底板110的底面,所述承重轮20与所述安装架80可转动连接。通过在安装架80上设置转动轴,使承重轮20套设于转动轴上,从而可相对车体10转动。可选地,所述承重轮20包括4个,4个所述承重轮20分别设置于所述底板110的四个边角,以增加承重能力与减震能力。其中,至少其中一个承重轮20上设有刹车件,可灵活制动。本实施例,其中两个承重轮20上设有刹车件。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上容纳腔301和/或所述下容纳腔101的壁面上附着有缓冲层90。通过缓冲层90起到对文物的保护作用,避免文物被磕碰损伤。所述缓冲层90可采用缓冲棉、缓冲塑胶或缓冲布等。
在本说明书的上述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固定”、“安装”、“相连”或“连接”等术语应该做广义的理解。例如,就术语“连接”来说,其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或者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因此,除非本说明书另有明确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根据本说明书的上述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理解如下使用的术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长度”、“宽度”、“厚度”、“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中心”、“纵向”、“横向”、“顺时针”或“逆时针”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本说明书的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的,其仅是为了便于阐述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和简化描述的目的,而不是明示或暗示所涉及的装置或元件必须要具有所述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来构造和进行操作,因此上述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术语不能被理解或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方案的限制。
另外,本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第一”或“第二”等用于指代编号或序数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明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或“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或更多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虽然本说明书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例,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这样的实施例只是以示例的方式提供的。本领域技术人员会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思想和精神的情况下想到许多更改、改变和替代的方式。应当理解的是在实践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对本文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各种替代方案。所附权利要求书旨在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因此覆盖这些权利要求范围内的模块组成、等同或替代方案。
Claims (10)
1.一种文物运输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承重轮及防护组件,所述防护组件包括左侧板、右侧板、前侧板及后侧板,所述承重轮可转动设置于所述车体的底端,所述防护组件设置于所述车体的顶面的四周且共同围设形成上容纳腔,所述左侧板与右侧板相对设置,所述前侧板与后侧板沿所述承重轮前进方向相对设置,所述前侧板与后侧板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车体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文物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板与右侧板沿所述车体的宽度相对设置,所述左侧板与右侧板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车体转动连接,或者所述左侧板与右侧板均与所述车体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文物运输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转动件,所述前侧板的下边缘与所述车体通过所述转动件转动连接;和/或,所述后侧板的下边缘与所述车体通过所述转动件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文物运输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阻尼件,所述前侧板的下边缘与所述车体通过所述阻尼件转动连接;和/或,所述后侧板的下边缘与所述车体通过所述阻尼件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文物运输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锁紧件,所述前侧板的上边缘与所述车体通过所述锁紧件可锁紧为一体;和/或,所述后侧板的上边缘与所述车体通过所述锁紧件可锁紧为一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文物运输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把手,所述左侧板的上部设有一所述把手;和/或,所述右侧板的上部设有一所述把手。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文物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包括底板、前立板、后立板及顶板,所述前立板与所述后立板沿所述承重轮前进方向相对设置,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沿所述车体的高度方向相对设置,所述底板、前立板、后立板及顶板围设形成下容纳腔,所述防护组件围设于所述顶板的四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文物运输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块挡板,所述底板的左侧和/或右侧可拆卸连接一所述挡板。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文物运输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固定于所述底板的底面,所述承重轮与所述安装架可转动连接;
和/或,所述承重轮包括4个,4个所述承重轮分别设置于所述底板的四个边角,至少其中一个承重轮上设有刹车件。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文物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容纳腔和/或所述下容纳腔的壁面上附着有缓冲层。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979516.1U CN218519699U (zh) | 2022-07-29 | 2022-07-29 | 一种文物运输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979516.1U CN218519699U (zh) | 2022-07-29 | 2022-07-29 | 一种文物运输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519699U true CN218519699U (zh) | 2023-02-24 |
Family
ID=852426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979516.1U Active CN218519699U (zh) | 2022-07-29 | 2022-07-29 | 一种文物运输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519699U (zh) |
-
2022
- 2022-07-29 CN CN202221979516.1U patent/CN21851969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334485B (zh) | 光纤/电气线缆卷轴的盒式系统 | |
GB2438189A (en) | Stackable wheeled container | |
CA2514364A1 (en) | Rotary tool case | |
CN218519699U (zh) | 一种文物运输车 | |
KR200496839Y1 (ko) | 박스 커버를 안착하기 편리한 수납함 | |
US11529854B1 (en) | Tonneau cover with shieldable interior mounting features | |
US20140262661A1 (en) | Wheel Assembly, Method, and Luggage | |
CN210757695U (zh) | 多足轮式机器人 | |
CN106114709A (zh) | 一种电动平衡车 | |
KR200454206Y1 (ko) | 낚시용품 거치대 | |
JP3209958U (ja) | 車両シャーシと、ステアリング・ハンドルバーと、サドルとを備えステアリング・ハンドルバーとサドルとの間に空間が画成される自動車両のための手荷物ラック | |
JPH03276832A (ja) | コンソールボックス | |
USD1027964S1 (en) | Storage device carrier | |
CN216271541U (zh) | 送货机器人 | |
CN207387611U (zh) | 一种汽车配件收纳箱 | |
CN210592069U (zh) | 一种搬运装置 | |
CN216402463U (zh) | 一种芯片存放装置 | |
CN215973080U (zh) | 一种反制无人机安防装置 | |
CN222329598U (zh) | 一种全地形车 | |
CN214358226U (zh) | 货架 | |
CN221367043U (zh) | 支架车、支架车组件及移动装置 | |
CN214028373U (zh) | 一种电动车零件输运车 | |
CN213200647U (zh) | 包装装置及带支架的显示屏包装结构 | |
CN219750553U (zh) | 光电元件运输保护装置 | |
CN215706501U (zh) | 一种防碰撞门板生产加工运输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