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64520U - 一种内置导环的开口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内置导环的开口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464520U CN218464520U CN202222617963.9U CN202222617963U CN218464520U CN 218464520 U CN218464520 U CN 218464520U CN 202222617963 U CN202222617963 U CN 202222617963U CN 218464520 U CN218464520 U CN 21846452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uide ring
- ring
- open
- slope
- barr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置导环的开口桶,包括内桶、外桶和内置于外桶的导环,分体的导环方便集中设计立体的功能性结构,外桶的桶口边缘向内弯曲形成卷边,卷边的下端固定导环,导环遮挡内桶和外桶之间的缝隙;卷边的边缘朝向外桶的内侧壁弯曲,但不与外桶的内侧壁接触,形成槽口向下的环型卡槽,导环设有适配环型卡槽的卡合结构,导环与外桶卡合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导环不外露以保持流线型的金属质感外表,符合高端产品的造型追求,导环遮挡外桶和内桶之间的缝隙,防止垃圾掉入内、外桶之间,导环的卡合结构卡入卷边内侧以形成卡合连接,不仅组装方便,而且卡合结构还能支撑卷边的形状,避免由卷材弯折形成的卷边轻易变形。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垃圾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置导环的开口桶。
背景技术
以金属材料作为垃圾桶的外观具有独特的美感且光滑的外表容易方便擦洗,垃圾桶大多包括内桶和金属材料制成的外桶,内桶的设计方便倾倒垃圾或更换垃圾袋,但垃圾容易落入内桶和外桶之间的缝隙中,造成额外的清洁工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一般是在外桶和内桶的桶口处共同卡合一盖圈以掩盖缝隙,如申请号为CN201621048732.9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便于放置垃圾袋的垃圾桶,包括垃圾桶主体,所述垃圾桶主体包括外桶体和内桶体,外桶体和内桶体之间为空腔,空腔内还设有多个支杆,内桶体上设有若干通气孔,垃圾桶主体的顶部配合设有用于对垃圾袋进行固定的盖圈,盖圈的下侧设有与垃圾桶主体相配合的卡槽,卡槽的顶部于盖圈上设有第一磁铁,垃圾桶主体的顶部还设有与第一磁铁相配合的第二磁铁,垃圾桶主体的底部设有底座,垃圾桶主体的右侧设有抽气筒,抽气筒的上端设有抽气管,抽气管的另一端与空腔连通,抽气筒的下端设有推拉杆,推拉杆的下端铰接设有踏板。
上述专利虽然通过盖圈设计解决了垃圾掉入缝隙的问题,但是对于外观要求较高的、追求极致流线型外表的高端垃圾桶产品,盖圈暴露在外桶的外侧明显不符合高端产品的造型追求。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内置导环的开口桶,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内置导环的开口桶,包括内桶和外桶,还包括内置于所述外桶的导环,所述外桶的桶口边缘向内弯曲形成卷边,所述卷边的下端固定所述导环,所述导环遮挡所述内桶和外桶之间的缝隙;
所述卷边的边缘朝向所述外桶的内侧壁弯曲,但不与所述外桶的内侧壁接触,形成槽口向下的环型卡槽,所述导环设有适配所述环型卡槽的卡合结构,所述导环与外桶卡合连接。
优选地,所述导环设有若干向上的、具有弹性形变能力的卡舌,所述卡舌伸入卷边内部并卡固,若干所述卡舌组成所述卡合结构。
优选地,所述导环具有一引导环坡,所述引导环坡由外环向内环的方向向下倾斜设置,所述引导环坡遮挡所述内桶和外桶之间的缝隙。
优选地,若干所述卡舌环设于所述引导环坡的外侧,所述卡舌的勾部朝向所述引导环坡且不与引导环坡接触,所述卷边卡于所述卡舌和引导环坡之间。
优选地,所述引导环坡的顶端与卷边靠近中心轴的部位衔接,所述卷边开始向所述外桶内侧壁弯曲的部位被所述引导环坡遮挡。
优选地,所述引导环坡的内径小于所述内桶的桶口内径,所述引导环坡的内环位于所述内桶的桶口内侧。
优选地,所述引导环坡的底部为槽口向下的环槽,所述环槽与内桶的桶口具有一定距离。
优选地,若干所述卡舌由所述环槽的外侧壁顶端向上凸出形成,所述卡舌的外周挖空与环槽的内部相通。
优选地,所述外桶设有至少一个向下的、具有发生弹性形变能力的卡勾,所述导环对应所述卡勾的位置设有卡口以供所述卡勾卡固。
优选地,所述内桶的底部往外周凸出作为开口桶的底座,所述外桶的底部为开放式的开口结构,外凸的所述底座承托所述外桶的底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考虑所述外桶一般由金属卷材弯折定型制成,而金属卷材明显不适合做过于复杂立体的、具有一定厚度的结构,同时也考虑到如果直接使所述外桶的桶口向内弯折以实现遮挡缝隙的效果,则由卷材弯折形成的遮挡结构明显强度不足,容易变形,因此,本实用新型设置内置于所述外桶的、分体的导环,以方便集中设计立体的功能性结构,首先,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所述导环不外露以保持流线型的金属质感外表,符合高端产品的造型追求,其次,所述导环遮挡所述外桶和内桶之间的缝隙,防止垃圾掉入内、外桶之间,再次,所述导环的卡合结构卡入卷边内侧以形成卡合连接,不仅组装方便,而且所述卡合结构还能支撑所述卷边的形状,避免由卷材弯折形成的所述卷边轻易变形,最后,所述导环遮盖了所述卷边锐利的边缘,避免划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导环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导环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6为图5的A-A向剖视图(省略部分结构);
图7为图6的A处放大图;
图8为图5的B-B向剖视图(省略部分结构);
图9为图8的B处放大图。
标记说明:
1、外桶;101、卷边;102、卡勾;
2、导环;201、引导环坡;202、卡舌;203、卡口;204、环槽;205、加强筋;
3、内桶;301、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图9所示,一种内置导环的开口桶,包括内桶3和由金属材料制成的外桶1,还包括内置于所述外桶1的导环2,所述外桶1的桶口边缘向内弯曲形成卷边101,所述卷边101的下端固定所述导环2,所述导环2遮挡所述内桶3和外桶1之间的缝隙;
参照图7和图9,所述卷边101的边缘朝向所述外桶1的内侧壁弯曲,但不与所述外桶1的内侧壁接触,形成槽口向下的环型卡槽,所述导环2设有适配所述环型卡槽的卡合结构,所述导环2与外桶1卡合连接。
考虑所述外桶1一般由金属卷材弯折定型制成,而金属卷材明显不适合做过于复杂立体的、具有一定厚度的结构,同时也考虑到如果直接使所述外桶1的桶口向内弯折以实现遮挡缝隙的效果,则由卷材弯折形成的遮挡结构明显强度不足,容易变形,因此,本实施例设置内置于所述外桶1的、分体的导环2,以方便集中设计立体的功能性结构,首先,所述导环2不外露以保持流线型的金属质感外表,符合高端产品的造型追求,其次,所述导环2遮挡所述外桶1和内桶3之间的缝隙,防止垃圾掉入内、外桶1之间,再次,所述导环2的卡合结构卡入卷边101内侧以形成卡合连接,不仅组装方便,而且所述卡合结构还能支撑所述卷边101的形状,避免由卷材弯折形成的所述卷边101轻易变形,最后,所述导环2遮盖了所述卷边101锐利的边缘,避免划手。
所述卡合结构具有多种形式,例如在导环2上设计连续的、闭环的卡边,例如在导环2上设计橡胶卡圈,等等,本质上只要是能卡入所述卷边101内部的结构均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环2设有若干向上的、具有弹性形变能力的卡舌202,所述卡舌202伸入卷边101内部并卡固(如图9所示),若干所述卡舌202组成所述卡合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环2具有一引导环坡201,所述引导环坡201由外环向内环的方向向下倾斜设置,有利于引导垃圾滑入所述内桶3,所述引导环坡201遮挡所述内桶3和外桶1之间的缝隙。
具体地,若干所述卡舌202环设于所述引导环坡201的外侧,所述卡舌202的勾部朝向所述引导环坡201且不与引导环坡201接触,所述卷边101卡于所述卡舌202和引导环坡201之间(如图9所示),利用所述引导斜坡的结构,辅助所述卡舌202共同夹固所述卷边101。
更具体地,所述引导环坡201的顶端与卷边101靠近中心轴的部位衔接,使所述卷边101与引导环坡201流畅过渡,所述卷边101开始向所述外桶1内侧壁弯曲的部位被所述引导环坡201遮挡(如图7和图9所示),避免所述卷边101向内翻卷的下部与导环2卡合后形成难以清洁的夹缝。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引导环坡201的内径小于所述内桶3的桶口内径,所述引导环坡201的内环位于所述内桶3的桶口内侧,由于本实施例的外表较为光滑,所述引导环坡201的内环设计可作为清洁人员的手指着力部位,方便所述外桶1向上拿出进而对内桶3的垃圾进行处理。
具体地,所述引导环坡201的底部为槽口向下的环槽204,所述环槽204与内桶3的桶口具有一定距离,为所述内桶3的高度尺寸预留一定的弹性生产空间,同时也更方便手指抠抓以拿出所述外桶1。
在本实施例中,若干所述卡舌202由所述环槽204的外侧壁顶端向上凸出形成,结构精简紧凑,所述卡舌202的外周挖空与环槽204的内部相通,以保证所述卡舌202的弹性形变能力。
具体地,所述环槽204的内部环设有加强筋205。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桶1还设有一个向下的、具有发生弹性形变能力的卡勾102,所述导环2对应所述卡勾102的位置设有卡口203以供所述卡勾102卡固(如图7所示),辅助所述卡舌202,提高所述外桶1和导环2之间卡合的牢固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内桶3的底部往外周凸出作为开口桶的底座301,所述外桶1的底部为开放式的开口结构,外凸的所述底座301承托所述外桶1的底端,使本实施例的结构进一步精简,仅有外桶1、导环2和内桶3三个组件。
具体地,所述导环2若由柔性材料(如橡胶等)一体成型制成,则通过使其变形组装至所述外桶1的桶口;所述导环2若由不可变形材料(如金属、塑料等)一体成型制成,则所述外桶1的底部开口宽度设置为足以使所述导环2以实现将所述导环2滑至所述外桶1的桶口组装。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内置导环的开口桶,包括内桶和外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置于所述外桶的导环,所述外桶的桶口边缘向内弯曲形成卷边,所述卷边的下端固定所述导环,所述导环遮挡所述内桶和外桶之间的缝隙;
所述卷边的边缘朝向所述外桶的内侧壁弯曲,但不与所述外桶的内侧壁接触,形成槽口向下的环型卡槽,所述导环设有适配所述环型卡槽的卡合结构,所述导环与外桶卡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口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环设有若干向上的、具有弹性形变能力的卡舌,所述卡舌伸入卷边内部并卡固,若干所述卡舌组成所述卡合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口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环具有一引导环坡,所述引导环坡由外环向内环的方向向下倾斜设置,所述引导环坡遮挡所述内桶和外桶之间的缝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口桶,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卡舌环设于所述引导环坡的外侧,所述卡舌的勾部朝向所述引导环坡且不与引导环坡接触,所述卷边卡于所述卡舌和引导环坡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开口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环坡的顶端与卷边靠近中心轴的部位衔接,所述卷边开始向所述外桶内侧壁弯曲的部位被所述引导环坡遮挡。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开口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环坡的内径小于所述内桶的桶口内径,所述引导环坡的内环位于所述内桶的桶口内侧。
7.根据权利要求3至5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开口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环坡的底部为槽口向下的环槽,所述环槽与内桶的桶口具有一定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开口桶,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卡舌由所述环槽的外侧壁顶端向上凸出形成,所述卡舌的外周挖空与环槽的内部相通。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口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桶设有至少一个向下的、具有发生弹性形变能力的卡勾,所述导环对应所述卡勾的位置设有卡口以供所述卡勾卡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口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桶的底部往外周凸出作为开口桶的底座,所述外桶的底部为开放式的开口结构,外凸的所述底座承托所述外桶的底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617963.9U CN218464520U (zh) | 2022-09-29 | 2022-09-29 | 一种内置导环的开口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617963.9U CN218464520U (zh) | 2022-09-29 | 2022-09-29 | 一种内置导环的开口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464520U true CN218464520U (zh) | 2023-02-10 |
Family
ID=851444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617963.9U Active CN218464520U (zh) | 2022-09-29 | 2022-09-29 | 一种内置导环的开口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464520U (zh) |
-
2022
- 2022-09-29 CN CN202222617963.9U patent/CN21846452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6568748B2 (en) | Apparatus for fixing roof rack to vehicle roof | |
CA1227458A (en) | Resilient detented lid latch | |
US8672171B2 (en) | Trashcan having improved bag retention member | |
JPH0664674A (ja) | 衣類かご | |
CN218464520U (zh) | 一种内置导环的开口桶 | |
CN213155736U (zh) | 一种水箱 | |
CN212215840U (zh) | 食物垃圾处理器的外壳结构 | |
CN217755166U (zh) | 一种便于直提垃圾袋的垃圾桶 | |
CN212556626U (zh) | 单车杆体盖、模具和自行车 | |
CN210621236U (zh) | 一种衣物处理设备的门体及衣物处理设备 | |
CN217349257U (zh) | 一种智能垃圾桶的大盖组件及智能垃圾桶 | |
CN219048169U (zh) | 食品加工机 | |
JPH11157548A (ja) | コンテナー等の持ち手孔カバー | |
CN213293255U (zh) | 表面图案耐高温可循环使用环保餐盒 | |
CN219506608U (zh) | 一种软袋盖口结构 | |
CN214786670U (zh) | 一种组合式汽车钥匙套 | |
CN217592227U (zh) | 拉杆把手 | |
CN213472029U (zh) | 一种轻质壳材注塑件 | |
CN211748838U (zh) | 一种电热水壶 | |
JP3246111U (ja) | ゴミ箱 | |
CN214157098U (zh) | 一种保温瓶身 | |
JPS6120966Y2 (zh) | ||
JP3065476U (ja) | 雨傘用カバ― | |
JPS5943146Y2 (ja) | 自動車のグロ−ブボツクス | |
CN208435228U (zh) | 电饭煲及其外壳组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413 Address after: No. 16 Jinxing Road, Jinguzhou, Xinhui District, Jiangm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9100 Patentee after: JIANGMEN XINHUI INOXBIN HARDWARE Co.,Ltd. Address before: No.108 daze Park, Shenjiang Industrial Park, daze Town, Xinhui District, Jiangm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9162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Yike Smart Home Technology Co.,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