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91236U - 一种用于骨折复位的外固定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骨折复位的外固定架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391236U CN218391236U CN202220746099.XU CN202220746099U CN218391236U CN 218391236 U CN218391236 U CN 218391236U CN 202220746099 U CN202220746099 U CN 202220746099U CN 218391236 U CN218391236 U CN 21839123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racture
- threaded
- spicule
- bone
- ball sea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骨折固定架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用于骨折复位的外固定架装置,包括分别固定于股骨干两端的第一骨钉支架组件和第二骨钉支架组件,两端分别万向连接第一骨钉支架组件和第二骨钉支架组件且能够调节长度的连接杆件,设于连接杆件上且用于固定股骨干的骨折端位置的若干定位骨针,以及分别连接定位骨和连接杆件且用于调整定位骨针固定角度的多向夹具。本实用新型的克服现有骨折复位外固定装置可调节的灵活性不足,能够在一定范围内灵活调节骨折端固定的位置和方向,达到精准对位,减少骨针及支架的多次拆装调整,提高了骨折端的精准对位效率,减少病人的手术创伤和缩短手术时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骨折固定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骨折复位的外固定架装置。
背景技术
股骨干骨折是创伤骨科中常见创伤之一,生物学对骨折的治疗要求是功能复位,有效的固定,保护骨折部位的血液供给,尽早进行功能锻炼。目前来看,骨折固定的方式分两大类,即外固定和内固定;外固定常见的有石膏外固定、夹板外固定、高分子材料做成的支具外固定和外固定架,其中外固定架一般适用于严重的开放性骨折,因为这一类患者软组织损伤严重,外固定架在骨骼上穿固定针,然后通过棒在体表外把针连接固定起来,可以稳定骨折,便于处理损伤的软组织,临床证明该治疗技术较大的提高了股骨干骨折后的愈合速度和效率。因此如何快速、有效的将股骨干骨折端达到理想复位,已成为目前创伤骨科研究的热点话题。
现有用于辅助骨折复位的外固定架装置主要起到固定和牵引的效果,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骨折用外固定支架,包括连接杆和多个骨针,连接杆上设有容纳槽,多个骨针可拆卸的安装在容纳槽内,容纳槽两侧的骨针上分别设有夹紧件和调整件,夹紧件用于将骨针紧固在连接杆上,调整件与夹紧件配合沿连接杆的垂直方向调整骨针的高度。
但是上述方案虽然能够调整骨针高度来满足不同骨折部位的固定要求,但是可调节的灵活性差,在进行透视定位确定骨针安装位置,将骨针和连接杆安装好后,骨折端由于受到固定牵拉,骨折端位置和方向不易达到理想的精准对位,此时需要在术中需要进行复位、透视和固定的反复操作,X射线的透视次数增加,手术时间延长,会增加病人的手术痛苦和手术创面,影响术后的恢复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骨折复位外固定装置可调节的灵活性不足,不易达到理想的精准对位,导致在术中需要进行复位、固定的反复操作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骨折复位的外固定架装置。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一定范围内灵活调节固定角度和固定长度,满足骨折端相对位置和方向的调节,达到精准对位,减少骨针及支架的多次拆装调整,提高了骨折复位固定架对骨折端的精准对位效率,减少病人的手术创伤和缩短手术时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骨折复位的外固定架装置,包括分别固定于股骨干两端的第一骨钉支架组件和第二骨钉支架组件,两端分别万向连接第一骨钉支架组件和第二骨钉支架组件且能够调节长度的连接杆件,设于连接杆件上且用于固定股骨干的骨折端位置的若干定位骨针,以及分别连接定位骨和连接杆件且用于调整定位骨针固定角度的多向夹具。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为:通过X射线进行骨折情况的诊断,根据透视情况标示股骨干骨折端位置及了解骨折端对位情况,通过第一骨钉支架组件和第二骨钉支架组件固定于股骨干两端的股骨头及其附近位置,建立起具有一定牵引和固定作用的支架,连接杆件与第一骨钉支架组件和第二骨钉支架组件之间通过万向固定,能够通过连接杆件的摆动和旋转来适用骨折端短缩或分离的骨折状态,通过调整连接杆件的角度和长度,消除骨折端的短缩或延长,实现骨折端对位固定;然后根据此时透视的骨折端对位情况,利用若干定位骨针再次复位纠正对位,通过万向夹具,可以选择最佳的固定角度对定位骨针进行固定,保证骨折端的精准对位和固定。本实用新型在使用和操作的过程中,不会出现由于一开始的固定支架的支点确认的精度不够,在手术中需要重新进行钻孔进行调整支架的情况,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骨钉支架组件和第二骨钉支架组件中间的连接杆角度可调整、长度可调整,在确认好两侧的支点之后,有足够的空间和长度进行二次调整,便于骨折端的对位,减少了股骨内固定反复操作及术中X线透视次数;同时定位骨针角度也可通过多向夹具调整,可对骨折端进行精准定位和固定,提高了骨折复位手术的术后恢复效果,缩短手术时间,减少病人的手术痛苦。
进一步的,第一骨钉支架组件包括弧形支架,对称穿设在弧形支架两端的第一骨针和第二骨针,以及设于弧形支架中部带有球型转接腔的万向球座,连接杆件的两端设有与万向球座的球型转接腔相适配的球头。这样,弧形支架配合两个骨针,能够形成弧形空间支架,股骨头附近区域形状复杂,弧形空间能够提供给第一骨针和第二骨针更多的下针空间,固定后提供更稳固的支撑力,能够更好地适应复杂的股骨头形状。
进一步的,万向球座包括一端与弧形支架固定连接的下球座,与下球座可拆卸连接的上球座,以及依次穿设上球座和下球座的第一螺纹连接件,上球座和下球座连接的端面分别开设有开口相对的半球型转接腔。这样,当调整好连接杆件的角度和长度后,通过第一螺纹连接件锁紧上球座和下球座,两个半球型转接腔可紧紧卡接住连接杆件,实现对位调整后的固定。
进一步的,弧形支架上还穿设有用于抵接锁紧第一骨针和第二骨针的第二螺纹连接件。这样,第一骨针和第二骨针可在弧形支架中进行移动,确定好钻进深度后,通过第二锁紧螺能够固定第一骨针和第二骨针的钻进深度,提高整体的稳固性。
进一步的,第二骨钉支架组件的结构与第一骨钉支架组件的结构相同。
进一步的,连接杆件包括一端设有球头且另一端设有螺纹的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以及两端分别连接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的螺纹端的套接杆,套接杆内部中空且两端设有与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的螺纹相配合的螺纹,第一螺纹杆的球头端连接第一骨钉支架组件,第二螺纹杆的球头端连接第二骨钉支架组件。
进一步的,套接杆的两端分别嵌设有内侧壁开设有螺纹的螺纹套,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的螺纹端与螺纹套相配合。
这样,通过旋转套接杆,螺纹套与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相互配合旋转,实现整体连接杆件的长度调整,结构简单,设计巧妙,易于操作。
进一步的,多向夹具包括夹设于连接杆件上的活动夹,穿设活动夹的第三螺纹连接件,以及螺纹连接在第三螺纹连接件上且能绕第三螺纹连接件的轴线旋转的骨针夹,定位骨针的一端固定于骨针夹中。这样,骨针夹夹持住定位骨针,通过旋转能够调整定位骨针的钻入角度,活动夹能够调整定位骨针在连接杆件的轴向位置,通过第三螺纹连接件可锁紧和放松活动夹,实现位置调整,满足各个位置和角度的骨折端对位精细调整。
进一步的,定位骨针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定位骨针分别通过两个多向夹具夹设于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上。
进一步的,第一骨针的一端设有钻孔螺纹且另一端设有夹持部,第二骨针和若干定位骨针的结构与第一骨针相同。这样,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钻孔螺纹进行股骨的攻牙钻进,实现骨针和股骨的固定,夹持部可便于攻牙电机等设备进行夹持,也便于骨针夹对骨针的夹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骨钉支架组件和第二骨钉支架组件中间的连接杆角度可调整、长度可调整,在确认好两侧的支点之后,有足够的空间和长度进行二次调整,不会出现由于一开始的固定支架的支点确认的精度不够,在手术中需要重新进行钻孔进行调整支架的情况,便于骨折端的对位,减少了股骨内固定反复操作及术中X线透视次数。
(2)本实用新型的定位骨针角度也可通过多向夹具调整,可对骨折端进行精准定位和固定,提高了骨折复位手术的术后恢复效果,缩短手术时间,减少病人的手术痛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骨钉支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骨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示标记说明如下:
1-第一骨钉支架组件,11-弧形支架,12-第一骨针,121-钻孔螺纹,122-夹持部,13-第二骨针,14-万向球座,141-下球座,142-上球座,143-第一螺纹连接件,15-第二螺纹连接件,2-第二骨钉支架组件,3-连接杆件,31-球头,32-第一螺纹杆,33-第二螺纹杆,34-套接杆,341-螺纹套,4-定位骨针,5-多向夹具, 51-活动夹,52-第三螺纹连接件,53-骨针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骨折复位的外固定架装置,包括分别固定于股骨干两端的第一骨钉支架组件1和第二骨钉支架组件2,两端分别万向连接第一骨钉支架组件1和第二骨钉支架组件2且能够调节长度的连接杆件3,设于连接杆件3 上且用于固定股骨干的骨折端位置的若干定位骨针4,以及分别连接定位骨针4 和连接杆件3且用于调整定位骨针4固定角度的多向夹具5。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为:通过X射线进行骨折情况的诊断,根据透视情况标示股骨干骨折端位置及了解骨折端对位情况,通过第一骨钉支架组件1和第二骨钉支架组件2固定于股骨干两端的股骨头及其附近位置,建立起具有一定牵引和固定作用的支架,连接杆件3与第一骨钉支架组件1和第二骨钉支架组件2之间通过万向固定,能够通过连接杆件3的摆动和旋转来适用骨折端短缩或分离的骨折状态,通过调整连接杆件3的角度和长度,消除骨折端的短缩或延长,实现骨折端对位固定;然后根据此时透视的骨折端对位情况,利用若干定位骨针4再次复位纠正对位,通过万向夹具5,可以选择最佳的固定角度对定位骨针4进行固定,保证骨折端的精准对位和固定。在使用和操作的过程中,本实施例装置不会出现由于一开始的固定支架的支点确认的精度不够,在手术中需要重新进行钻孔进行调整支架的情况,第一骨钉支架组件1和第二骨钉支架组件 2中间的连接杆件3角度可调整、长度可调整,在确认好两侧的支点之后,有足够的空间和长度进行二次调整,便于骨折端的对位,减少了股骨内固定反复操作及术中X线透视次数;同时定位骨针4角度也可通过多向夹具5调整,可对骨折端进行精准定位和固定,提高了骨折复位手术的术后恢复效果,缩短手术时间,减少病人的手术痛苦。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骨折复位的外固定架装置,包括分别固定于股骨干两端的第一骨钉支架组件1和第二骨钉支架组件2,两端分别万向连接第一骨钉支架组件1和第二骨钉支架组件2且能够调节长度的连接杆件3,设于连接杆件3 上且用于固定股骨干的骨折端位置的若干定位骨针4,以及分别连接定位骨针4 和连接杆件3且用于调整定位骨针4固定角度的多向夹具5。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为:通过X射线进行骨折情况的诊断,根据透视情况标示股骨干骨折端位置及了解骨折端对位情况,通过第一骨钉支架组件1和第二骨钉支架组件2固定于股骨干两端的股骨头及其附近位置,建立起具有一定牵引和固定作用的支架,连接杆件3与第一骨钉支架组件1和第二骨钉支架组件2之间通过万向固定,能够通过连接杆件3的摆动和旋转来适用骨折端短缩或分离的骨折状态,通过调整连接杆件3的角度和长度,消除骨折端的短缩或延长,实现骨折端对位固定;然后根据此时透视的骨折端对位情况,利用若干定位骨针4再次复位纠正对位,通过万向夹具5,可以选择最佳的固定角度对定位骨针4进行固定,保证骨折端的精准对位和固定。在使用和操作的过程中,本实施例装置不会出现由于一开始的固定支架的支点确认的精度不够,在手术中需要重新进行钻孔进行调整支架的情况,第一骨钉支架组件1和第二骨钉支架组件 2中间的连接杆件3角度可调整、长度可调整,在确认好两侧的支点之后,有足够的空间和长度进行二次调整,便于骨折端的对位,减少了股骨内固定反复操作及术中X线透视次数;同时定位骨针4角度也可通过多向夹具5调整,可对骨折端进行精准定位和固定,提高了骨折复位手术的术后恢复效果,缩短手术时间,减少病人的手术痛苦。
如图2所示,第一骨钉支架组件1包括弧形支架11,对称穿设在弧形支架 11两端的第一骨针12和第二骨针13,以及设于弧形支架11中部带有球型转接腔的万向球座14,连接杆件3的两端设有与万向球座14的球型转接腔相适配的球头31。这样,弧形支架11配合两个骨针,能够形成弧形空间支架,股骨头附近区域形状复杂,弧形空间能够提供给第一骨针12和第二骨针13更多的下针空间,固定后提供更稳固的支撑力,能够更好地适应复杂的股骨头形状。
如图3所示,万向球座14包括一端与弧形支架11固定连接的下球座141,与下球座141可拆卸连接的上球座142,以及依次穿设上球座142和下球座141 的第一螺纹连接件143,上球座142和下球座141连接的端面分别开设有开口相对的半球型转接腔。这样,当调整好连接杆件3的角度和长度后,通过第一螺纹连接件143锁紧上球座142和下球座141,两个半球型转接腔可紧紧卡接住连接杆件3,实现对位调整后的固定。
如图3所示,弧形支架11上还穿设有用于抵接锁紧第一骨针12和第二骨针 13的第二螺纹连接件15。这样,第一骨针12和第二骨针13可在弧形支架11中进行移动,确定好钻进深度后,通过第二螺纹连接件15能够固定第一骨针12和第二骨针13的钻进深度,提高整体的稳固性。
本实施例中,第二骨钉支架组件2的结构与第一骨钉支架组件1的结构相同。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相似,其不同之处在于,
如图2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连接杆件3包括一端设有球头31且另一端设有螺纹的第一螺纹杆32和第二螺纹杆33,以及两端分别连接第一螺纹杆32 和第二螺纹杆33的螺纹端的套接杆34,套接杆34内部中空且两端设有与第一螺纹杆32和第二螺纹杆33的螺纹相配合的螺纹,第一螺纹杆32的球头端连接第一骨钉支架组件1,第二螺纹杆33的球头端连接第二骨钉支架组件2。
如图4所示,套接杆34的两端分别嵌设有内侧壁开设有螺纹的螺纹套341,第一螺纹杆32和第二螺纹杆33的螺纹端与螺纹套341相配合。
这样,通过旋转套接杆34,螺纹套341与第一螺纹杆32和第二螺纹杆33 相互配合旋转,实现整体连接杆件的长度调整,结构简单,设计巧妙,易于操作。
如图4所示,多向夹具5包括夹设于连接杆件3上的活动夹51,穿设活动夹51的第三螺纹连接件52,以及螺纹连接在第三螺纹连接件52上且能绕第三螺纹连接件52的轴线旋转的骨针夹53,定位骨针4的一端固定于骨针夹53中。这样,骨针夹53夹持住定位骨针4,通过旋转能够调整定位骨针4的钻入角度,活动夹51能够调整定位骨针4在连接杆件3的轴向位置,通过第三螺纹连接件 52可锁紧和放松活动夹51,实现位置调整,满足各个位置和角度的骨折端对位精细调整。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定位骨针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定位骨针4分别通过两个多向夹具5夹设于第一螺纹杆32和第二螺纹杆33上。
如图5所示,第一骨针12的一端设有钻孔螺纹121且另一端设有夹持部122,第二骨针13和若干定位骨针4的结构与第一骨针12相同。这样,在使用时,通过钻孔螺纹121进行股骨的攻牙钻进,实现骨针12和股骨的固定,夹持部122 可便于攻牙电机等设备进行夹持,也便于骨针夹53对骨针12的夹持。
本实施例的其他结构和原理均与实施例2相同。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骨折复位的外固定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固定于股骨干两端的第一骨钉支架组件(1)和第二骨钉支架组件(2),两端分别万向连接所述第一骨钉支架组件(1)和第二骨钉支架组件(2)且能够调节长度的连接杆件(3),设于所述连接杆件(3)上且用于固定股骨干的骨折端位置的若干定位骨针(4),以及分别连接所述定位骨针(4)和所述连接杆件(3)且用于调整定位骨针(4)固定角度的多向夹具(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骨折复位的外固定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骨钉支架组件(1)包括弧形支架(11),对称穿设在所述弧形支架(11)两端的第一骨针(12)和第二骨针(13),以及设于所述弧形支架(11)中部带有球型转接腔的万向球座(14),所述连接杆件(3)的两端设有与所述万向球座(14)的球型转接腔相适配的球头(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骨折复位的外固定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球座(14)包括一端与所述弧形支架(11)固定连接的下球座(141),与所述下球座(141)可拆卸连接的上球座(142),以及依次穿设所述上球座(142)和下球座(141)的第一螺纹连接件(143),所述上球座(142)和下球座(141)连接的端面分别开设有开口相对的半球型转接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骨折复位的外固定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支架(11)上还穿设有用于抵接锁紧所述第一骨针(12)和第二骨针(13)的第二螺纹连接件(15)。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所述的用于骨折复位的外固定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骨钉支架组件(2)的结构与所述第一骨钉支架组件(1)的结构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骨折复位的外固定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件(3)包括一端设有球头(31)且另一端设有螺纹的第一螺纹杆(32)和第二螺纹杆(33),以及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32)和第二螺纹杆(33)的螺纹端的套接杆(34),所述套接杆(34)内部中空且两端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杆(32)和第二螺纹杆(33)的螺纹相配合的螺纹,所述第一螺纹杆(32)的球头端连接所述第一骨钉支架组件(1),所述第二螺纹杆(33)的球头端连接所述第二骨钉支架组件(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骨折复位的外固定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接杆(34)的两端分别嵌设有内侧壁开设有螺纹的螺纹套(341),所述第一螺纹杆(32)和第二螺纹杆(33)的螺纹端与所述螺纹套(341)相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骨折复位的外固定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向夹具(5)包括夹设于所述连接杆件(3)上的活动夹(51),穿设所述活动夹(51)的第三螺纹连接件(52),以及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三螺纹连接件(52)上且能绕所述第三螺纹连接件(52)的轴线旋转的骨针夹(53),所述定位骨针(4)的一端固定于所述骨针夹(53)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骨折复位的外固定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骨针(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定位骨针(4)分别通过两个多向夹具(5)夹设于所述第一螺纹杆(32)和第二螺纹杆(33)上。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骨折复位的外固定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骨针(12)的一端设有钻孔螺纹(121)且另一端设有夹持部(122),所述第二骨针(13)和若干定位骨针(4)的结构与所述第一骨针(12)相同。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746099.XU CN218391236U (zh) | 2022-03-31 | 2022-03-31 | 一种用于骨折复位的外固定架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746099.XU CN218391236U (zh) | 2022-03-31 | 2022-03-31 | 一种用于骨折复位的外固定架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391236U true CN218391236U (zh) | 2023-01-31 |
Family
ID=849982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0746099.XU Active CN218391236U (zh) | 2022-03-31 | 2022-03-31 | 一种用于骨折复位的外固定架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391236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694984A (zh) * | 2024-01-25 | 2024-03-15 | 北京积水潭骨科机器人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一种长骨骨折辅助复位装置 |
TWI860905B (zh) * | 2023-12-01 | 2024-11-01 | 輔仁大學學校財團法人輔仁大學 | 定位標記的固定裝置 |
-
2022
- 2022-03-31 CN CN202220746099.XU patent/CN218391236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860905B (zh) * | 2023-12-01 | 2024-11-01 | 輔仁大學學校財團法人輔仁大學 | 定位標記的固定裝置 |
CN117694984A (zh) * | 2024-01-25 | 2024-03-15 | 北京积水潭骨科机器人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一种长骨骨折辅助复位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0835079B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xternal fixation of small bones | |
EP2672907B1 (en) | Clamp for temporary or definitive external orthopaedic fixation, and external fixation system comprising said clamp | |
AU2004216174B2 (en) | Craniofacial fracture reduction assembly | |
CN218391236U (zh) | 一种用于骨折复位的外固定架装置 | |
EP2460483B1 (en) | Surgical instrument | |
US8277449B2 (en) | Orthopedic external fixator and method of use | |
US11779355B2 (en) | System for connecting a connecting device, in particular a distractor, to a bone | |
US9066757B2 (en) | Orthopedic external fixator and method of use | |
JP2001517530A (ja) | 定位的且つ内視鏡的に配置される装具をセットする装置及び方法 | |
JP2010264256A (ja) | 骨構造体の安定化用器具及び方法 | |
IL224110A (en) | Polyaxial outer fixation | |
US11553906B2 (en) | Retractor blades for modular system and method of use | |
GB2031731A (en) | Fracture reducing and joint immobilizing apparatus | |
AU2014298953A1 (en) | Anchoring group for an external fixator | |
CN111631766B (zh) | 一种机器人辅助髋关节置换术中牵开器固定装置 | |
CN212547129U (zh) | 动静结合式三维可调骨折复位外固定器 | |
CN119367026B (zh) | 一种手术套筒及带有手术套筒的参考架 | |
KR100310634B1 (ko) | 손목의 골절치료를 위한 힌지식 체외고정기구 | |
CN216317533U (zh) | 一种用于髓内钉内固定手术的髓腔镜 | |
CN111374742B (zh) | 动静结合式三维可调骨折复位外固定器 | |
WO2022168057A1 (en) | System and devices for closed fracture reduction, deformity correction and fixation of bone | |
KR100411763B1 (ko) | 쐐기의 잠금작용을 이용한 체외고정기구 | |
RU2748504C2 (ru) | Отвертка с поперечным стержнем | |
WO2023009094A1 (en) | Humeral hybrid external fixator | |
KR100656186B1 (ko) | 다중축 압박 고정장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