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06090U - 帐篷支架伸缩组件 - Google Patents
帐篷支架伸缩组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206090U CN218206090U CN202222699726.1U CN202222699726U CN218206090U CN 218206090 U CN218206090 U CN 218206090U CN 202222699726 U CN202222699726 U CN 202222699726U CN 218206090 U CN218206090 U CN 21820609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leeve
- hole
- inner sleeve
- opening
- notc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Abstract
本技术方案公开了一种帐篷支架伸缩组件,包括按钮、套头、内套管、复位弹簧;其中外套管内部中空及两端开口,其中一侧具有复位孔,另一侧具有第一安装孔,内套管沿该开口位置活动配置在外套管的中空内部;按钮包括手压部、连接部。本技术方案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简化支架伸缩的套管组件的结构,使其更好的对支架进行装配。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在帐篷上的配件,其主要是对支架进行收纳固定,具体的说是一种帐篷支架伸缩组件。
背景技术
帐篷支架伸缩组件目前是配置在外套管与帐篷支架之间,其内部具有内套管结构,其整体用于调整外套管与帐篷支架之间的伸缩收纳,目前的结构较为复杂,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20229544669公开的龙骨伸缩套管组件,其设计有活动外管、端帽、伸缩组件;其通过对按钮的按压实现活动外管与固定套筒的相对滑动,伸缩组件与端帽配合实现固定套筒的伸缩运动,从而完成对龙骨即支架的伸缩动作。该案描述的龙骨伸缩套管组件为早期产品,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使用到其它工具,有待进一步优化。同时,由于外套管是铁质件,在冲孔过程中可能存在铁屑,当内套管装入外套管内时,可能由于铁屑导致两者卡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帐篷支架伸缩组件,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简化支架伸缩的套管组件的结构,使其更好的对支架进行装配,防止内套管与外套管之间产生卡顿。
帐篷支架伸缩组件,包括按钮、套头、内套管;按钮包括手压部、连接部;手压部固定在连接部上,连接部内部中空,该连接部一侧具有弹簧固定端、相对的另一侧具有缺口固定端,套头内部中空,其包括第一开口、第二开口、第二安装孔、第一放置孔、第二放置孔;第一放置孔处于套头内壁位置且配置上述复位弹簧与弹簧固定端配合;第二放置孔贯穿套头内壁且与手压部贴合,内套管活动配置在上述套头中空内部;内套管具有缺口槽;缺口槽与上述缺口固定端活动配合;所述内套管的壁身贯穿有导向槽。
所述内套管与一个支架配合,套头与一个外套管配合;其中外套管内部中空及两端开口,其中一侧具有复位孔,另一侧具有第一安装孔,内套管沿该开口位置活动配置在外套管的中空内部;复位孔贯穿上述缺口固定端,第一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通过螺钉相互固定,外套管的顶部贯穿第二开口;内套管还具有套孔,支架贯穿第一开口配置在上述套孔内,该导向槽与外套管的第一安装孔位置对应。
所述外套管的壁身具有第一弧形部、第一直边部;内套管的壁身具有第二弧形部,第二直边部;上述第一弧形部与第二弧形部贴合,第一直边部与第二直边部贴合。
所述复位孔布置在第一直边部上。
所述连接部整体为U形,弹簧固定端安装在连接部的U形底部位置朝向第一放置孔,缺口固定端固定在连接部的U形顶部位置与弹簧固定端相对。
所述弹簧固定端为圆柱体结构,缺口固定端为方形结构,弹簧固定端附近具空隙。
所述第二放置孔为圆形槽口结构,手压部为圆弧形结构,上述圆弧形结构与圆形槽口结构相互装配。
所述连接部处于套头内部,内套管贯穿连接件的中空位置。
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与套头的中空内部整体贯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套头,其对其它部件进行固定,使得整个集成件是相对匀称的与支架装配,这样整体集成件的体积较小,结构也相对简单圆润;同时通过按钮的设计,其能很好的实现按钮与套头的相互固定或分离,从而便于支架的伸缩收纳。
附图说明
图1是帐篷支架伸缩组件与支架、外套管配合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分解爆炸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产品另一角度的分解爆炸示意图;
图4是图1的产品去掉支架和套头后显示其它部件装配位置关系的示意图;
图中 1.外套管、11.复位孔、12.第一安装孔、13.第一弧形部、14.第一直边部、2.支架、3.按钮、31.手压部、32.连接部、321.弹簧固定端、322.缺口固定端、323.空隙、4.套头、41.第一开口、42.第二开口、43.第一放置孔、44.第二放置孔、45.第二安装孔、5.内套管、51.套孔、52.缺口槽、53.导向槽、54.第二弧形部、55.第二直边部、6.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至图4,图中的帐篷支架伸缩组件设计了一个一个按钮3、一个套头4、一个内套管5、一个复位弹簧6;按钮3用于配置在套头4上对内套管5进行扣接固定或者分离,套头4用于对按钮3等其它部件进行固定,内套管5用于对支架2进行固定,复位弹簧6用于横向往复驱动按钮3使按钮3在复位时扣住内套管5。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对上述部件进行再优化或者额外再添加其它部件,不断优化产品的性能。
本案的外套管1采用了直杆的结构用于容纳内套管5,其两端端头均采用开口的结构,而且内部是中空的结构,同时在侧壁位置设计有一个复位孔11,在相对的另一方向设计有二个纵向布置的第一安装孔12。端头采用开口的设计便于内套管5从该位置由外部配置到外套管1的中空内部,复位孔11的设计便于按钮3的缺口固定端322从该位置贯穿从而与内套管5的缺口槽52活动卡接或分离,第一安装孔12的设计便于与套头4的第二安装孔45一起通过螺钉实现外套管1与套头4的相互固定。上述外套管1的管壁壁身设计有第一弧形部13、第一直边部14;这样形成不规则形状防止外套管1的转动。上述复位孔11和第一安装孔12均采用圆孔设计,同时复位孔11安装在第一直边部14上。在实际应用中,外套管1的臂身形状还可采用其它设计,同时第一安装孔12的数量还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本案的支架2为常规的支架2结构,其整体为圆柱体结构,每个帐篷支架伸缩组件对应一个支架2,一个帐篷可根据需要确定支架2的数量。在实际应用中,支架2的形状还可采用其它规则或不规则的结构。通过本案的设计,便于支架2从外套管1上伸入或伸出,从而调整两者的相互长度。
本案的按钮3整体采用戒指的形状设计,其具有手压部31和连接部32,上述手压部31固定在连接部32上。其中手压部31采用圆形的弧形体设计,具体形状如图中所示,该手压部31与套头4的圆形槽口结构的第二放置孔44整体贴合装配。连接部32则是采用U形体的结构设计,该连接部32内部中空,同时在连接部32如图中U形的底部设计有弹簧固定端321,在U形的顶部设计有缺口固定端322;上述弹簧固定端321朝向第一放置孔43,缺口固定端322与弹簧固定端321相对布置并贯穿复位孔11朝向手压部31。上述弹簧固定端321采用圆柱体的结构,和缺口固定端322采用方形结构从而增加与缺口槽52的接触面积保障两者相互固定牢固,且弹簧固定端321的整体体型要小于缺口固定端322的体型。为了给复位弹簧6流出安装空间,上述弹簧固定端321附近位置具有空隙323。在实际应用中,还可对上述手压部31、连接部32进行再优化调整。
本案的套头4采用内部中空设计,其顶部设计有第一开口41,底部设计有第二开口42,壁身外侧设计有第二安装孔45,壁身内侧设计有第一放置孔43,第二安装孔45上方贯穿壁身设计有第二放置孔44。上述第一开口41便于支架2的插入,该第一开口41的口径朝内收缩从而防止内套管5从该第一开口41位置脱离。第二开口42便于内套管5及外套管1的顶部从底部配置在套头4内部。上述第一开口41和第二开口42采用与套头4的中空内部保持整体贯穿关系,从而便于连接部32及外套管1的活动。第二安装孔45便于第一安装孔12一起通过螺钉实现套头4与外套管1的相互固定。第一放置孔43便于配置复位弹簧6,使复位弹簧6配置在第一放置孔43及弹簧固定端321之间,从而对按钮3进行往复伸缩挤压。第二放置孔44用于与手压部31装配,实现对手压部31的固定。套头4的内部中空便于内套管5及连接部32活动。上述套头4的中心线位置与支架2的轴心线位置正好保持对齐或接近对齐的位置关系,从而使得套头4匀称的与支架2进行装配。在实际应用中,套头4的局部细节还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再优化调整,这样更好的与其它部件装配。
本案的内套管5可活动配置在外套管1的顶部位置并可贯穿连接件的中空位置,该内套管5设计有一个套孔51、一个缺口槽52;其中套孔51便于支架2贯穿第一开口41后能配置在位置实现支架2与内套管5顶部的装配,缺口槽52用于与按钮3的缺口固定端322装配,实现按钮3通过缺口槽52与缺口固定端322的相互配合达到与内套杆的活动配合。为了防止内套管5的上下运动与安装在第一安装孔12或第二安装孔45上的螺钉产生干涉,同时也避免第一安装孔12在加工钻螺钉孔产生的铁屑留在内套管5与外套管1内使两者产生卡顿,可在内套管5的壁身设计纵向贯穿的导向槽53结构。该内套管5的外侧也设计有第二弧形部54和第二直边部55,这样分别与外套管1的第一弧形部13和第一直边部14整体对应。
本案的在初始状态,在复位弹簧6的作用下,按钮3的缺口固定端322勾住内套管5的缺口槽52,这样对支架2进行固定,当通过手压方式对手压部31进行按压时,按钮3朝套头4内部方向运动,缺口固定端322与缺口槽52脱离,同时将支架2进行收纳,内套管5在外套管1内朝下运动,从而可将支架2收纳入外套管1内完成收纳工作。
上述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方案,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方案。在本技术方案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如“上”、“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方案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方案的限制。
同时,在本技术方案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固定”、“配合”、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方案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方案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方案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9)
1.帐篷支架伸缩组件,包括按钮(3)、复位弹簧(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头(4)、内套管(5);按钮(3)包括手压部(31)、连接部(32);手压部(31)固定在连接部(32)上,连接部(32)内部中空,该连接部(32)一侧具有弹簧固定端(321)、相对的另一侧具有缺口固定端(322),套头(4)内部中空,其包括第一开口(41)、第二开口(42)、第二安装孔(45)、第一放置孔(43)、第二放置孔(44);第一放置孔(43)处于套头(4)内壁位置且配置上述复位弹簧(6)与弹簧固定端(321)配合;第二放置孔(44)贯穿套头(4)内壁且与手压部(31)贴合,内套管(5)活动配置在上述套头(4)中空内部;内套管(5)具有缺口槽(52);缺口槽(52)与上述缺口固定端(322)活动配合;所述内套管(5)的壁身贯穿有导向槽(5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帐篷支架伸缩组件,其特征在于:内套管(5)与一个支架(2)配合,套头(4)与一个外套管(1)配合;其中外套管(1)内部中空及两端开口,其中一侧具有复位孔(11),另一侧具有第一安装孔(12),内套管(5)沿该开口位置活动配置在外套管(1)的中空内部;复位孔(11)贯穿上述缺口固定端(322),第一安装孔(12)与第二安装孔(45)通过螺钉相互固定,外套管(1)的顶部贯穿第二开口(42);内套管(5)还具有套孔(51),支架(2)贯穿第一开口(41)配置在上述套孔(51)内,该导向槽(53)与外套管(1)的第一安装孔(12)位置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帐篷支架伸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管(1)的壁身具有第一弧形部(13)、第一直边部(14);内套管(5)的壁身具有第二弧形部(54),第二直边部(55);上述第一弧形部(13)与第二弧形部(54)贴合,第一直边部(14)与第二直边部(55)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帐篷支架伸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孔(11)布置在第一直边部(14)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帐篷支架伸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32)整体为U形,弹簧固定端(321)安装在连接部(32)的U形底部位置朝向第一放置孔(43),缺口固定端(322)安装在连接部(32)的U形顶部位置与弹簧固定端(321)相对。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帐篷支架伸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固定端(321)为圆柱体结构,缺口固定端(322)为方形结构,弹簧固定端(321)附近具空隙(32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帐篷支架伸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放置孔(44)为圆形槽口结构,手压部(31)为圆弧形结构,上述圆弧形结构与圆形槽口结构相互装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帐篷支架伸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32)处于套头(4)内部,内套管(5)贯穿连接件的中空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帐篷支架伸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41)和第二开口(42)与套头(4)的中空内部整体贯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699726.1U CN218206090U (zh) | 2022-10-13 | 2022-10-13 | 帐篷支架伸缩组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699726.1U CN218206090U (zh) | 2022-10-13 | 2022-10-13 | 帐篷支架伸缩组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206090U true CN218206090U (zh) | 2023-01-03 |
Family
ID=846408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699726.1U Active CN218206090U (zh) | 2022-10-13 | 2022-10-13 | 帐篷支架伸缩组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206090U (zh) |
-
2022
- 2022-10-13 CN CN202222699726.1U patent/CN21820609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0193087B1 (ko) | 기계 공구 연결용 시스템 | |
CA2196074A1 (en) | Spring-loaded reciprocable stylet holder | |
CA2417441A1 (en) | Needle holder for use with safety needle assembly | |
EP1310330A3 (en) | Rotary clamp | |
PL185660B1 (pl) | Rura ssąca, teleskopowa do odkurzaczy | |
RU95118126A (ru) | Безопасный шприц | |
CN218206090U (zh) | 帐篷支架伸缩组件 | |
RU2003119287A (ru) |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установки медицинских инструментов | |
EP0184874A1 (en) | Assembly including an optical fibre secured in a wall | |
CN217270072U (zh) | 一种连续管夹持结构及连续油管设备 | |
CN215688093U (zh) | 预装式连续取样钳 | |
CN212563975U (zh) | 一种伸缩管组件 | |
RU2299680C2 (ru) |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взятия крови | |
CN113397613A (zh) | 预装式连续取样钳 | |
CN215370509U (zh) | 一种基于轴向方向可伸缩的单向定位销 | |
CN214985850U (zh) | 一种滑板车折叠结构及可折叠滑板车 | |
CN215406758U (zh) | 淋浴房拉杆 | |
CN221084352U (zh) | 一种自动注射笔的装配导向结构 | |
CN218206085U (zh) | 折叠帐篷龙骨支撑组件 | |
CN221512724U (zh) | 一种推拨铲 | |
CN217320685U (zh) | 用于固定皮划艇附件的底座开关组件 | |
CN219774531U (zh) | 一种伸缩杆 | |
CN219450932U (zh) | 一种按压式台控 | |
CN222644469U (zh) | 一种卡簧装配工装 | |
CN220654959U (zh) | 伸缩管组及拐杖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