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05724U - 一种建筑用骨架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用骨架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205724U CN218205724U CN202222051381.9U CN202222051381U CN218205724U CN 218205724 U CN218205724 U CN 218205724U CN 202222051381 U CN202222051381 U CN 202222051381U CN 218205724 U CN218205724 U CN 21820572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les
- connecting piece
- bending
- bending surface
- ho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1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9415 formwork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975 Carbon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5 building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62 carbon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46 outsourc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002 slurr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11 soli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23 soli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用骨架结构,其包括内层连接件和外层连接件,所述内层连接件和外层连接件采用卡扣连接,所述内层连接件包括第一固定面,所述第一固定面水平设置,所述第一固定面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组容纳槽,所述内层连接件的横截面呈几字形结构;所述外层连接件包括第二固定面,所述第二固定面两侧边缘位置分别设有一组连接体,所述外层连接件的横截面呈倒U型结构,且所述连接体嵌合至同侧的容纳槽内,该骨架结构可方便螺栓从内层连接件的开口位置装入,既保证了高效率的装配,同时还可确保通过连接楞条实现高强度、高载荷的拼装连接,更利于建筑施工过程。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建筑用骨架结构。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支设平面模板,对浇注的混凝土进行支护,避免混凝土凝固过程中变形;现有平面模板之间多直接通过螺栓连接;且传统的平面模板在拼接处易造成漏浆现象,影响混凝土的浇注质量,造成混凝土的浪费。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现有平面模板装拆过程均为繁琐,因为为了确保平面模板之间连接稳固,现有模板多会采用较多螺栓的连接方式进行拼接位置固定,但这样需要螺栓拆装更方便,否则螺栓数量过多,造成安装及拆卸过程花费时间成本更高;此外现有平面模板之间多采用直接拼接,该方式需要平面模板边缘预留特定的连接结构,否则螺栓无法进行安装,但对于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平面模板通常由多个单元平面模板进行拼接,而单元平面模板在加工制造时多为固定尺寸,实际使用过程中单元平面模板不能任意裁切,使用不方便,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建筑往往会具有转角结构,而采用平面模板进行搭建浇筑支护时,需要考虑到平面模板搭建的支护结构的密封性及强度,但现有搭建方式多采用平面模板直接拼接,采用螺栓连接固定时,安装或拆卸均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拆装便捷且高负荷强度的建筑用骨架结构,可用于平面模板的拼装。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用骨架结构,其包括内层连接件和外层连接件,所述内层连接件和外层连接件采用卡扣连接,
所述内层连接件包括第一固定面,所述第一固定面水平设置,所述第一固定面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组容纳槽,所述内层连接件的横截面呈几字形结构;所述外层连接件包括第二固定面,所述第二固定面两侧边缘位置分别设有一组连接体,所述外层连接件的横截面呈倒U型结构,且所述连接体嵌合至同侧的容纳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容纳槽包括第一折弯面、第二折弯面及第三折弯面,其中所述第一折弯面和第二折弯面在竖向方向相对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折弯面的上边沿垂直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面的侧边,所述第一折弯面和第三折弯面的下边沿水平连接所述第二折弯面的侧边。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折弯面的上边沿朝向第一折弯面方向延伸有卡接部,所述连接体上对应第三折弯面的侧面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部嵌合至卡接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内层连接件和外层连接件均为条形结构,且所述内层连接件和外层连接件的长度相等。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体的横截面呈竖向排列的三组框型结构,位于中部位置的框型结构水平方向设有第一贯穿孔,且所述贯穿孔轴向垂直于连接体的长度方向。
进一步的,所述内层连接件的第一折弯面上对应第一贯穿孔的位置分别设有第二贯穿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贯穿孔呈圆形孔,所述第二贯穿孔呈条形孔,且所述第二贯穿孔的直径大于第一贯穿孔的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内层连接件中位于两侧的第一折弯面之间设有多组加强连接板,所述加强连接板沿内层连接件的长度方向等间隔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内层连接件的端部分别设有一组端板。
进一步的,每个加强连接板上分别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固定面上设有多组对应第一通孔位置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固定面上设有多组对应第一通孔位置的第三通孔,且每组第二通孔、第三通孔与第一通孔的中心轴线重合。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建筑用骨架结构中连接楞条采用内外两层结构,外层采用塑料外包,内层则为碳钢材料,起到主要的受力作用,可承受自身以及外连接构件的载荷,并且内层连接件的横截面呈几字形结构,螺栓可方便从呈几字形的内层连接件的开口位置装入,既保证了高效率的装配,同时还可确保通过连接楞条实现高强度、高载荷的拼装连接,更利于建筑施工过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中建筑用骨架结构的侧向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建筑用骨架结构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A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B-B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C-C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施例中外层连接件的侧向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施例中外层连接件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6中D-D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6中E-E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施例中内层连接件的侧向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施例中内层连接件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0中F-F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0中G-G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施例中加强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施例中加强连接板的侧面剖视示意图;
图16为本实施例中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施例中端板的侧面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结合图1-5所示,本实施例中具体公开一种建筑用骨架结构,其包括内层连接件2和外层连接件1,所述内层连接件2和外层连接件1采用卡扣连接。
具体的,如图10-13所示,所述内层连接件2包括第一固定面201,所述第一固定面201水平设置,所述第一固定面201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组容纳槽,所述内层连接件2的横截面呈几字形结构;所述容纳槽包括第一折弯面202、第二折弯面203及第三折弯面204,其中所述第一折弯面202和第二折弯面203在竖向方向相对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折弯面202的上边沿垂直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面201的侧边,所述第一折弯面202和第三折弯面204的下边沿水平连接所述第二折弯面203的侧边。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折弯面204的上边沿朝向第一折弯面202方向延伸有卡接部205。
如图6-9所示,而所述外层连接件1包括第二固定面101,所述第二固定面101两侧边缘位置分别设有一组连接体102,所述外层连接件1的横截面呈倒U型结构,且所述连接体102嵌合至同侧的容纳槽内。所述连接体102上对应第三折弯面204的侧面设有卡接槽1022,所述卡接部205嵌合至卡接槽1022内。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体102的横截面呈竖向排列的三组框型结构,该框型结构可减少连接体102的重量,而位于中部位置的框型结构水平方向设有第一贯穿孔1021,且所述第一贯穿孔1021轴向垂直于连接体102的长度方向。进一步的,所述内层连接件2的第一折弯面202上对应第一贯穿孔1021的位置分别设有第二贯穿孔2021。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贯穿孔1021呈圆形孔,所述第二贯穿孔2021呈条形孔,且所述第二贯穿孔2021的直径大于第一贯穿孔1021的直径,该第二贯穿孔2021的孔径略大于第一贯穿孔1021,在实际安装过程中由于制造或安装误差,往往会在成相对的贯穿孔发生偏移,为确保安装方便,通过第二贯穿孔2021预留偏移量,在安装时可确保第二贯穿孔2021及第一贯穿孔1021之间始终相对,便于螺栓通过。
本实施例中所述内层连接件2和外层连接件1均为条形结构,且所述内层连接件2和外层连接件1的长度相等。当采用该骨架结构连接模板时,可根据模板拼接位置的长度,裁剪适当长度的骨架结构进行连接,可使用与任意尺度的模板拼接,具有高通用性。
进一步的,所述内层连接件2中位于两侧的第一折弯面202之间设有多组加强连接板3,如图14-15所示,所述加强连接板3沿内层连接件2的长度方向等间隔设置,由于本实施例中内层连接件2通过加强连接板3可支撑内层连接件2中两侧折弯面,避免折弯面产生相对位移,进而加强内层连接件2的强度。进一步的,每个加强连接板3上分别设有第一通孔301,所述第一固定面201上设有多组对应第一通孔301位置的第二通孔2011,所述第二固定面101上设有多组对应第一通孔301位置的第三通孔1011,且每组第二通孔2011、第三通孔1011与第一通孔301的中心轴线重合,通过采用拉杆穿过与第一通孔301、第二通孔2011以及第三通孔1011,可实现对骨架结构的支撑。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内层连接件2的端部分别设有一组端板4,如图16-17所示,通过端板4可对避免混凝土进入内层连接件2。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建筑用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层连接件和外层连接件,所述内层连接件和外层连接件采用卡扣连接,
所述内层连接件包括第一固定面,所述第一固定面水平设置,所述第一固定面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组容纳槽,所述内层连接件的横截面呈几字形结构;所述外层连接件包括第二固定面,所述第二固定面两侧边缘位置分别设有一组连接体,所述外层连接件的横截面呈倒U型结构,且所述连接体嵌合至同侧的容纳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包括第一折弯面、第二折弯面及第三折弯面,其中所述第一折弯面和第二折弯面在竖向方向相对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折弯面的上边沿垂直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面的侧边,所述第一折弯面和第三折弯面的下边沿水平连接所述第二折弯面的侧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用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折弯面的上边沿朝向第一折弯面方向延伸有卡接部,所述连接体上对应第三折弯面的侧面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部嵌合至卡接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连接件和外层连接件均为条形结构,且所述内层连接件和外层连接件的长度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用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体的横截面呈竖向排列的三组框型结构,位于中部位置的框型结构水平方向设有第一贯穿孔,且所述第一贯穿孔轴向垂直于连接体的长度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建筑用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连接件的第一折弯面上对应第一贯穿孔的位置分别设有第二贯穿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建筑用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贯穿孔呈圆形孔,所述第二贯穿孔呈条形孔,且所述第二贯穿孔的直径大于第一贯穿孔的直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连接件中位于两侧的第一折弯面之间设有多组加强连接板,所述加强连接板沿内层连接件的长度方向等间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连接件的端部分别设有一组端板。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建筑用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加强连接板上分别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固定面上设有多组对应第一通孔位置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固定面上设有多组对应第一通孔位置的第三通孔,且每组第二通孔、第三通孔与第一通孔的中心轴线重合。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051381.9U CN218205724U (zh) | 2022-08-04 | 2022-08-04 | 一种建筑用骨架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051381.9U CN218205724U (zh) | 2022-08-04 | 2022-08-04 | 一种建筑用骨架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205724U true CN218205724U (zh) | 2023-01-03 |
Family
ID=846540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051381.9U Active CN218205724U (zh) | 2022-08-04 | 2022-08-04 | 一种建筑用骨架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205724U (zh) |
-
2022
- 2022-08-04 CN CN202222051381.9U patent/CN21820572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20080756U (zh) | 一种模架、模板、浇筑系统 | |
CN218205724U (zh) | 一种建筑用骨架结构 | |
CN208310186U (zh) | 一种具有墙角的墙体加固模板结构 | |
CN216713809U (zh) | 一种便于装卸施工的铝木结合模板 | |
CN113738117B (zh) | 一种混凝土墩柱主筋定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
CN215107229U (zh) | 一种角部转换装置 | |
CN209990132U (zh) | 丁字型墙体支模结构 | |
CN210031879U (zh) | 筏板基础可拆装式钢筋型钢支撑架 | |
CN214246607U (zh) | 一种方便组装的建筑铝合金阳台模板 | |
CN212802262U (zh) | 一种建筑用组合梁结构及建筑物 | |
CN209990135U (zh) | 阳角支模模块及墙体拐角处支模结构 | |
CN210369294U (zh) | 装配模块、l型薄壁柱组合结构及组合式建筑 | |
CN210976598U (zh) | 一种建筑用阳拐角模板 | |
CN210530084U (zh) | 一种开口型钢混凝土组合桁架楼板 | |
CN210315634U (zh) | 一种易拼装的混凝土浇筑模板 | |
CN106760484A (zh) | 外框柱背楞、背楞系统及背楞系统施工方法 | |
CN222745452U (zh) | 一种高强度的立柱结构 | |
CN220561805U (zh) | 一种房屋建筑框架类装配式混凝土 | |
CN216007473U (zh) | 新型预制密肋空腔楼板 | |
CN215055245U (zh) | 新型建筑模板用构件 | |
CN220146222U (zh) | 一种接触网基础用模具 | |
CN216076287U (zh) | 一种剪力墙用组合式加固组件 | |
CN214993028U (zh) | 一种钢箱梁支座隔板 | |
CN222222964U (zh) | 一种预制组合梁的组合式模板组件 | |
CN218092040U (zh) | 一种平面模板拼接支撑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