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499Y - 电凝絮气浮法废水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凝絮气浮法废水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1499Y CN2181499Y CN 93232739 CN93232739U CN2181499Y CN 2181499 Y CN2181499 Y CN 2181499Y CN 93232739 CN93232739 CN 93232739 CN 93232739 U CN93232739 U CN 93232739U CN 2181499 Y CN2181499 Y CN 2181499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ctroflocculation
- air floating
- water
- baffle plate
- mu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ter Treatment By Electricity Or Magnetism (AREA)
Abstract
一种电凝絮气浮法废水处理装置,包括有电解槽
体(1)、槽内的电极板组(2)及外接的直流电源(3),其
特征在于电极板组(2)上方排泥口(6)、排水口(5)邻
近的排放区域内设置有挡板(8)搁于槽体(1)的隔板
(7)之上,将排放区域分隔成具有排泥口(6)的排泥区
和具有排水口(5)的排水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
用新型电解后的凝絮浮泥能自动溢流外排,无需人工
操作,外排污泥中含水量低,便于后续的污泥干化处
理;外排净化废水中污泥含量低,便于后续的废水固
液分离处理。
Description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水处理装置,特别是一种电凝絮气浮法废水处理装置。
电凝絮气浮法废水处理装置系利用高(低)压直流电源在具有电极板组的电解槽内对废水进行电解、凝絮、气浮等一系列的理化反应,从而使废水得到净化的一种环保处理设备。在现有市售的废水处理装置中,电解槽内经电解净化后的废水排放出口和电解浮泥出口均处于同一排放区域,在排放口附近,由于泥水混杂,分离不畅,使排放出的净化废水中含泥量较高,致使后续废水固液分离系统负荷较大;在出泥的时候,一般通过升高电解槽液位高度来进行排放上层污泥,这样既操作不便,又会使排出的污泥含水量较高,增加了后续污泥干化处理的难度。公告号为CN2133573Y的“有机废水电凝聚-电气源净化装置”,提出了一种具有泥水自动分离功能的装置,但该装置属于一种重新设计的专有设备,结构复杂,与现有的装置不兼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具有泥水自动分离功能的电凝絮气浮法废水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是:电凝絮气浮法废水处理装置包括有电解槽体、槽内的电极板组及外接的直流电源,槽体侧壁下部开有进水口,上部开有排泥口、排水口,且排泥口位于排水口的上方,两者之间由槽体的隔板相隔,其特征在于电极板组上方排泥口、排水口邻近的排放区域内设置有挡板搁于隔板之上,将排放区域分隔成具有排泥口的排泥区和具有排水口的排水区。废水经电极板组电解分解后的泥、水分别通过排泥区的排泥口和排水区的排水口排出槽体外。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板为一折角型挡板,其数量与所述的排放区域对应。当所述的排放区域多于一个时,所述的折角型挡板为多块,可以各自独立地将各自所处的排放区域分割成排泥区和排水区,也可以互连为一体,呈顶部有折边的筒体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电解后的凝絮浮泥能自动溢流外排,无需人工操作;外排污泥中含水量低,便于后续的污泥干化处理;外排净化废水中污泥含量低,便于后续的废水固液分离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具有二个排放区域的实施例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单个折角型挡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四个折角型挡板连为一体呈顶部有折边的筒体状的立体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电凝絮气浮法废水处理装置包括电解槽体(1)、电极板组(2)及其外接电源(3)和档板(8);电极板组(2)位于槽体(1)下部,为电解区;槽体(1)下部开有进水口(4);槽体(1)上部侧壁上开有排泥口(6)和排水口(5),其邻近区域称为排放区域,图1所示为二相对侧壁上部对称地开有排泥口(6)和排水口(5)的实施例,也即有二个排放区域,由于两边对称,以下只叙述其中右边一侧:排泥口(6)位于排水口(5)之上,并由槽体(1)的隔板(7)相隔相隔;挡板(8)为一折角型绝缘材质板,如图2所示,其弯折部搁在隔板(7)之上,它与槽体(1)的前后壁相抵不留空隙(图中未显示),而与槽体(1)侧壁的间距又远小于槽体的宽度,挡板(8)的下端高出电极板组(2),低于排水口(5),这样它和槽体(1)前后壁及隔板(7)一起将排放区域严格地分成两个区域:具有排泥口(6)的排泥区和具有排水口(5)的排水区。
使用时,待处理的可电解废水从电解槽进水口(4)进入,并自下而上流经通有直流电压(低压或高压)的电极板组(2),在直流电压的作用下,废水产生电解,得以净化,同时产生大量含水凝絮污泥和电解产物氢气。在电解气体氢气的依附下,絮凝污泥自动往上浮升,进入排放区域,由于重力的作用,絮凝污泥中的水份下沉进入排水区从排水口(5)排出,而依附有氢气的绝大部分污泥则继续自动上浮得以浓缩进入排泥区,经折角形挡板的折角部上方从排泥口(6)排出。
所述的挡板(8)数量与所述的排放区域对应,当所述的排放区域多于一个时,所述的折角型挡板(8)为多块,可以各自独立地将各自所处的排放区域分割成排泥区和排水区,也可以互连为一体,呈顶部有折边的筒体状。如图1所示的即为二块各自独立的挡板(8A),而图3所示的则为四块挡板连为一体呈筒体状(8B),其余依此类推。
所述的折角型挡板的折角最好为10~95°。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只在现有技术基础上增加挡板,使得原有设备不致被废弃,便于推广应用。
Claims (6)
1、一种电凝絮气浮法废水处理装置,包括有电解槽体(1)、槽内的电极板组(2)及外接的直流电源(3),槽体(1)侧壁下部开有进水口(4),上部开有排泥口(6)、排水口(5),且排泥口(6)位于排水口(5)的上方,两者之间由槽体(1)的隔板(7)相隔,其特征在于电极板组(2)上方排泥口(6)、排水口(5)邻近的排放区域内设置有挡板(8)搁于隔板(7)之上,将排放区域分隔成具有排泥口(6)的排泥区和具有排水口(5)的排水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凝絮气浮法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板(8)为一折角型挡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凝絮气浮法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放区域多于一个,所述的折角型挡板(8)为多块,各自独立地将各自所处的排放区域分割成排泥区和排水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凝絮气浮法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放区域多于一个,所述的折角型挡板(8)为多块,互连为一体,呈顶部有折边的筒体状。
5、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电凝絮气浮法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8)下端高于电解板组(2)上端,低于排水口(5)。
6、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电凝絮气浮法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折角型挡板(8)的折角为10~95°。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93232739 CN2181499Y (zh) | 1993-12-28 | 1993-12-28 | 电凝絮气浮法废水处理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93232739 CN2181499Y (zh) | 1993-12-28 | 1993-12-28 | 电凝絮气浮法废水处理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1499Y true CN2181499Y (zh) | 1994-11-02 |
Family
ID=338088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93232739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81499Y (zh) | 1993-12-28 | 1993-12-28 | 电凝絮气浮法废水处理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1499Y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80967B (zh) * | 2007-05-31 | 2012-09-05 | 恩雅爱尔兰有限公司 | 电凝单元 |
CN102757113A (zh) * | 2012-07-29 | 2012-10-31 | 江苏江华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电解气浮设备 |
CN104071871A (zh) * | 2014-06-20 | 2014-10-01 | 张家港格林台科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极板可滑动的高密度电絮凝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
1993
- 1993-12-28 CN CN 93232739 patent/CN2181499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80967B (zh) * | 2007-05-31 | 2012-09-05 | 恩雅爱尔兰有限公司 | 电凝单元 |
CN102757113A (zh) * | 2012-07-29 | 2012-10-31 | 江苏江华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电解气浮设备 |
CN104071871A (zh) * | 2014-06-20 | 2014-10-01 | 张家港格林台科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极板可滑动的高密度电絮凝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S546585A2 (en) | Sewage anaerobe treatment plant | |
CN202529925U (zh) | 气浮过滤一体化处理装置 | |
CN201132800Y (zh) | 高效搅拌升流式厌氧固体反应器 | |
CN2181499Y (zh) | 电凝絮气浮法废水处理装置 | |
CN218058594U (zh) | 一种集约式生物法污水处理设备 | |
CN208791431U (zh) | 一种化工废水多级净化循环节能系统 | |
CN201115796Y (zh) | 渗滤澄清池 | |
CN117209053A (zh) | 一种嵌入式曝气沉淀一体化自凝聚活性污泥生化反应器 | |
CN1605569A (zh) | 废水净化装置 | |
CN212214677U (zh) | 一种自动油水分离器装置 | |
CN201660510U (zh) | 一种餐饮废水除油器 | |
CN206927767U (zh) | 模块化污水处理系统 | |
CN213171617U (zh) | 高效双层沉淀池 | |
CN104891705B (zh) | 一种物化与超滤协同处理污水的方法 | |
CN209721701U (zh) | 一种新型厌氧反应器 | |
CN208995320U (zh) | 环保洗涤一体式系统 | |
CN2556196Y (zh) | 电解气浮机 | |
CN206467032U (zh) | 三相分离装置 | |
KR200194158Y1 (ko) | 폐수처리 시스템 | |
CN211813894U (zh) | 电聚浮箱 | |
CN218951076U (zh) | 一种水帘式气浮装置 | |
CN216472708U (zh) | 一种粪污一体化处理用生物净化罐 | |
CN221557618U (zh) | 一种多功能污泥浓缩池 | |
CN218232054U (zh) | 一种集成式农村污水处理设备 | |
CN211688641U (zh) | 紧凑型电聚浮箱体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9 |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