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8149891U - 水平钢筋间距与保护层厚度控制结构 - Google Patents

水平钢筋间距与保护层厚度控制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49891U
CN218149891U CN202222310718.3U CN202222310718U CN218149891U CN 218149891 U CN218149891 U CN 218149891U CN 202222310718 U CN202222310718 U CN 202222310718U CN 218149891 U CN218149891 U CN 2181498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tective layer
steel bar
base
limiting
layer thickn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1071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方志文
庞华洪
俞龙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zi Pentium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zi Pentium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zi Pentium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zi Pentium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31071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498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498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498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水平钢筋间距与保护层厚度控制结构,涉及建筑工程的技术领域,其包括:底座,开设有升降室;升降柱,开设有钢筋槽,与所述升降室相滑动配合;填充物,位于所述升降室的底部;支撑板,设置于所述升降室内,位于所述填充物与所述升降柱之间。本申请具有便于保护层的厚度进行控制,使得钢筋保护层厚度符合施工要求的效果。

Description

水平钢筋间距与保护层厚度控制结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工程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水平钢筋间距与保护层厚度控制结构。
背景技术
在钢筋混凝土施工中,钢筋保护层厚度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参数,保护层的合格率直接影响工程实体的质量及寿命。现有的保护层厚度控制主要采用垫块与钢筋捆扎的方式,起到控制保护层厚度以及保护钢筋不被锈蚀的作用。
针对上述相关技术,发明人发现:对于不同的施工场景,保护层的厚度通常不同,但现有的垫块的高度通常无法调节,不便于工作人员针对不同的施工场景对保护层厚度进行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便于保护层的厚度进行控制,使得钢筋保护层厚度符合施工要求,本申请提供一种水平钢筋间距与保护层厚度控制结构。
水平钢筋间距与保护层厚度控制结构,包括:
底座,开设有升降室;
升降柱,开设有钢筋槽,与所述升降室相滑动配合;
填充物,位于所述升降室的底部;以及,
支撑板,设置于所述升降室内,位于所述填充物与所述升降柱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对保护层的厚度进行控制时,工作人员依次将升降柱、支撑板从升降室内取出,然后添加或减少升降室内的填充物,当升降室内填充物的量合适时,工作人员依次将支撑板、升降柱放入升降室内,相对于普通的垫块,便于工作人员对保护层的厚度进行控制,从而能够使得钢筋保护层厚度符合施工要求。
可选的,所述结构还包括用于将所述底座与所述升降柱相固定的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与所述升降柱连接且与底座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能够通过固定组件将升降柱与底座相固定,从而减小了在钢筋混凝土建筑施工过程中升降柱与底座分离的可能性,提高了结构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限位杆,所述升降柱上贯穿开设有若干个第一限位孔,所述底座相对的两侧壁对称开设有第二限位孔,所述限位杆与所述第一限位孔相插接配合且与所述第二限位孔相插接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通过将限位杆依次插入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使得底座与升降柱相固定。
可选的,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若干个限位圈,所述限位圈均匀分布于所述钢筋槽的两侧;所述限位圈连接有用于对钢筋进行限位的钢丝。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将钢筋放入钢筋槽后,工作人员将钢丝拴在限位圈上,进而将钢筋固定在钢筋槽中,减小了在施工过程中钢筋脱离钢筋槽的可能性,从而减小了钢丝移动导致保护层厚度不准确的可能性。
可选的,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若干个防滑凸条,所述防滑凸条位于所述钢筋槽内,所述防滑凸条用于对钢筋外壁的肋条进行限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小了钢丝沿着钢筋槽的长度方向移动的可能性,从而进一步减小了钢丝移动导致保护层厚度不准确的可能性,且提高了结构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升降柱的外壁设置有刻度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钢筋混凝土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同时使用多个控制结构,以尽可能保证钢筋保护层的厚度;刻度线的设置,便于工作人员将多个控制结构的高度调节至相同的高度,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对保护层厚度进行控制。
可选的,所述结构还包括防滑套,所述防滑套套设于所述底座的底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滑套的设置,减小了控制结构在地面上发生滑动的可能性,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钢筋间的间距,并提高结构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支撑板背离所述填充物的一面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支撑板的一端设置有拉杆,所述升降柱背离所述钢筋槽的一面开设有容纳腔,所述拉杆与所述连接杆均位于所述容纳腔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能够通过连接杆和拉杆对支撑板进行移动,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将支撑板放入升降室或从升降室取出。
综上所述,本申请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需要对保护层的厚度进行控制时,工作人员依次将升降柱、支撑板从升降室内取出,然后向升降室内添加填充物或减少升降室内的填充物,当升降室内填充物的量合适时,工作人员依次将支撑板、升降柱放入升降室内,相对于普通的垫块,便于工作人员对保护层的厚度进行控制,从而能够使得钢筋保护层厚度符合施工要求;
2.限位杆的设置,减小了在钢筋混凝土建筑施工过程中升降柱与底座分离的可能性,提高了结构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水平钢筋间距与保护层厚度控制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水平钢筋间距与保护层厚度控制结构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A部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1、底座;2、升降室;3、升降柱;4、钢筋槽;5、填充物;6、支撑板;7、钢筋;8、限位杆;9、第一限位孔;10、第二限位孔;11、螺母;12、限位圈;13、钢丝;14、防滑凸条;15、刻度线;16、防滑套;17、连接杆;18、拉杆;19、容纳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1-3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水平钢筋间距与保护层厚度控制结构。
参照图1和图2,水平钢筋间距与保护层厚度控制结构包括底座1、升降柱3、填充物5和支撑板6。底座1呈长方体,底座1由上向下开设有升降室2,升降室2呈长方体;升降柱3设置于升降室2中,升降柱3的顶面开设有钢筋槽4,升降柱3与升降室2相滑动配合;填充物5位于升降室2的底部,填充物5的具体材料或材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填充物5可以为沙子或砂砾;支撑板6设置于升降室2内,支撑板6与升降室2相滑动连接,支撑板6位于填充物5与升降柱3之间,支撑板6与升降柱3抵接,支撑板6与填充物5接触。需要控制或调节保护层的厚度时,工作人员将升降柱3和支撑板6从升降室2内取出,然后工作人员添加或减少升降室2内的填充物5,当升降室2内填充物5的量合适时,工作人员则将支撑板6和升降柱3放入升降室2内,进而使得控制结构的高度发生改变,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对保护层的厚度进行控制。
参照图2,为了提高结构的稳定性,水平钢筋间距与保护层厚度控制结构还包括固定组件,固定组件与升降柱3连接,固定组件还与底座1连接,固定组件用于将底座1与升降柱3相固定,以减小在钢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升降柱3与底座1分离的可能性。具体地,固定组件包括限位杆8,升降柱3上贯穿开设有若干个第一限位孔9,且第一限位孔9沿着升降柱3的高度方向均匀分布;底座1相对的两侧壁对称开设有第二限位孔10,限位杆8穿过第一限位孔9和两个第二限位孔10,限位杆8与第一限位孔9相插接配合,限位杆8与第二限位孔10相插接配合。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减小限位杆8脱离第一限位孔9和第二限位孔10的可能性,限位杆8的两端的外壁均设置有螺纹,限位杆8的两端均设置有螺母11,两个螺母11与限位杆8均螺纹连接,两个螺母11均与底座1相抵紧。
参照图3,为了减小钢筋7脱离钢筋槽4的可能性,底座1的顶面设置有若干个限位圈12,限位圈12均匀分布于钢筋槽4的两侧,钢筋槽4一侧的限位圈12与钢筋槽4另一侧的限位圈12一一对应;限位圈12连接有钢丝13,钢丝13位于钢筋槽4一侧的限位圈12与钢筋槽4另一侧相对应的限位圈12之间,钢丝13用于对钢筋7进行限位,以使得钢筋7位于钢筋槽4中。为了减小钢丝13沿着钢筋槽4的长度方向移动的可能性,底座1上设置有若干个防滑凸条14,防滑凸条14呈半圆环状,防滑凸条14沿着钢筋槽4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防滑凸条14位于钢筋槽4内,防滑凸条14用于对钢筋7外壁的肋条(图中未画出)进行限位,以减小钢丝13沿着钢筋槽4的长度方向移动的可能性。
参照图1,为了便于将多个控制结构的高度调节至相同的高度,升降柱3的外壁设置有刻度线15,对于同种规格的控制结构,工作人员能够通过刻度线15的示数判断控制结构的高度是否一致,若不一致,工作人员则能通过参考刻度线15的示数对控制结构的高度进行调节;在本实施例中,底座1的外壁也设置有刻度线15,以便于工作人员计算控制结构的高度。水平钢筋间距与保护层厚度控制结构还包括防滑套16,防滑套16套设于底座1的底部;防滑套16的材质可以是具有弹性、耐磨等性能的材质,在本实施例中,防滑套16为橡胶套。
参考图2,为了便于将工作人员将支撑板6放入升降室2或从升降室2取出,支撑板6背离填充物5的一面固定设置有连接杆17,连接杆17位于支撑板6的中心位置,连接杆17远离支撑板6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拉杆18,升降柱3背离钢筋槽4的一面开设有容纳腔19,拉杆18与连接杆17均位于容纳腔19中。
本申请实施例的水平钢筋间距与保护层厚度控制结构的基本原理为:需要对保护层的厚度进行控制时,工作人员依次将升降柱3、支撑板6从升降室2内取出,然后添加或减少升降室2内的填充物5,当升降室2内填充物5的量合适时,工作人员依次将支撑板6、升降柱3放入升降室2内,相对于普通的垫块,便于工作人员对保护层的厚度进行控制,进而使得钢筋7保护层厚度符合施工要求。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本说明书(包括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它等效或者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Claims (8)

1.水平钢筋间距与保护层厚度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1),开设有升降室(2);
升降柱(3),开设有钢筋槽(4),与所述升降室(2)相滑动配合;
填充物(5),位于所述升降室(2)的底部;以及,
支撑板(6),设置于所述升降室(2)内,位于所述填充物(5)与所述升降柱(3)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平钢筋间距与保护层厚度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还包括用于将所述底座(1)与所述升降柱(3)相固定的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与所述升降柱(3)连接且与底座(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平钢筋间距与保护层厚度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限位杆(8),所述升降柱(3)上贯穿开设有若干个第一限位孔(9),所述底座(1)相对的两侧壁对称开设有第二限位孔(10),所述限位杆(8)与所述第一限位孔(9)相插接配合且与所述第二限位孔(10)相插接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平钢筋间距与保护层厚度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若干个限位圈(12),所述限位圈(12)均匀分布于所述钢筋槽(4)的两侧;所述限位圈(12)连接有用于对钢筋(7)进行限位的钢丝(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平钢筋间距与保护层厚度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若干个防滑凸条(14),所述防滑凸条(14)位于所述钢筋槽(4)内,所述防滑凸条(14)用于对钢筋(7)外壁的肋条进行限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平钢筋间距与保护层厚度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柱(3)的外壁设置有刻度线(1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平钢筋间距与保护层厚度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还包括防滑套(16),所述防滑套(16)套设于所述底座(1)的底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平钢筋间距与保护层厚度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6)背离所述填充物(5)的一面设置有连接杆(17),所述连接杆(17)远离所述支撑板(6)的一端设置有拉杆(18),所述升降柱(3)背离所述钢筋槽(4)的一面开设有容纳腔(19),所述拉杆(18)与所述连接杆(17)均位于所述容纳腔(19)中。
CN202222310718.3U 2022-08-27 2022-08-27 水平钢筋间距与保护层厚度控制结构 Active CN2181498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10718.3U CN218149891U (zh) 2022-08-27 2022-08-27 水平钢筋间距与保护层厚度控制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10718.3U CN218149891U (zh) 2022-08-27 2022-08-27 水平钢筋间距与保护层厚度控制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49891U true CN218149891U (zh) 2022-12-27

Family

ID=845572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310718.3U Active CN218149891U (zh) 2022-08-27 2022-08-27 水平钢筋间距与保护层厚度控制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498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81027A (zh) 楼板质量综合控制方法及所用多功能楼板质量控制模块
CN218149891U (zh) 水平钢筋间距与保护层厚度控制结构
CN111517621B (zh) 一种全氧玻璃熔窑的大碹砌筑施工方法
US6449914B1 (en) Grout sealing apparatus for concrete panels, decks, and support beams and methods for their fabrication
JP3081909B2 (ja) Pc橋の撤去工法
CN210563066U (zh) 一种混凝土预制楼梯
CN108858740A (zh) 预制梁负弯矩张拉槽的施工方法
CN210482973U (zh) 一种建筑工程可循环使用电梯井施工钢平台
KR102085405B1 (ko) 교량 시공 방법
CN112854607B (zh) 一种钢筋保护层厚度调节装置及方法
CN213382118U (zh) 一种预制楼梯的成型模具
CN115450434B (zh) 绑扎支架及绑扎方法
KR100352331B1 (ko) 철근 받침대
CN217104691U (zh) 一种新型公路桥墩用的支撑模板
CN107965093B (zh) 一种用于控制钢筋保护层和楼板厚度的垫块及其使用方法
CN202882417U (zh) 一种楼梯模板结构
CN208717700U (zh) 一种无障碍坡道防滑面层定型装置
EP1734201A2 (en) Device for clamping iron trestles or struts to be arranged in concrete floor slabs or walls
KR200445586Y1 (ko) 콘크리트 타설용 레벨 스페이서
CN112502047A (zh) 一种简支pc轨道梁架设的方法及线型调试装置
CN216276478U (zh) 一种可调节的整体式垫块
JP3787042B2 (ja) 昇降機のガイドレール再芯出し方法
CN221524278U (zh) 一种可调节的钢筋用多功能马镫工具
CN220318974U (zh) 一种坡屋面混凝土保护层支架
CN215966062U (zh) 一种全自动热敏电阻裁线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