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8146059U - 滨湖芦苇荡湿地生态修复装置 - Google Patents

滨湖芦苇荡湿地生态修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46059U
CN218146059U CN202220284312.XU CN202220284312U CN218146059U CN 218146059 U CN218146059 U CN 218146059U CN 202220284312 U CN202220284312 U CN 202220284312U CN 218146059 U CN218146059 U CN 2181460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water
lake
reed
wetl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28431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满志清
竹怀燕
戴力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Juhu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Juhu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Juhu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Juhu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28431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460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460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460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2Improving land use; Improving water use or availability; Controlling erosion

Landscapes

  • Cleaning Or Clearing Of The Surface Of Open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滨湖芦苇荡湿地生态修复装置.它包括湖堤,其特点是湖堤内有用于围住芦苇荡的围堰。芦苇荡底部有由第一箱和第二箱组成的箱体组,同一组第一、二箱上有相连通的通水孔,它们的上端均呈敞口状。第一箱的顶高程高于当地常水位变化中的高水位,第二箱的顶高程低于当地常水位变化中的低水位。所述第一、二箱内均有填料。第一箱与湖堤之间有高高程板块,第二箱与围堰间留有低高程板块,第一箱与高程板块间有水泵。水泵的进水口通过进水管与第一箱连通,其出水口连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外端与所述高高程板块相对应。本发明可改善芦苇荡内的水质,确保芦苇荡内的水质安全。适用于滨湖岸边内侧有芦苇荡湿地的生态自动修复。

Description

滨湖芦苇荡湿地生态修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湿地自动修复装置。具体说,是滨湖岸边的芦苇荡湿地生态自动修复装置。尤其适用于滨湖岸边内侧有芦苇荡湿地的生态自动修复。
背景技术
太湖北部如竺山湖湾、梅梁湖和贡湖的岸边内侧均有大量芦苇荡,夏季在季风、温度条件影响下,大量蓝藻会积聚在芦苇荡内,使得蓝藻的浓度处于极高水平。如2007年水华严重区域竺山湖湾口水体藻类质量浓度高达234mg/L。太湖流域20世纪70年代起长期的富营养,使得芦苇荡表层累积很多流泥、藻泥,其氨氮、有机质含量很高。在外部条件合适时,聚集在芦苇荡的流泥、藻泥极易产生黑水团,从而影响芦苇荡内的水质安全。
而芦苇一直是太湖水质的净化器、防洪消浪的挡风墙和湖内蓝藻的消化地。芦苇能大量吸收水体中的污染物,特别是对氮、磷等有机质和重金属具有强大的吸附、转化、降解作用,同时还能减缓岸边洪水的流速和波浪对防洪堤的冲击力,防止洪水对河岸、堤防的侵蚀,还能为其他生物提供栖息、觅食、繁殖的家园。但芦苇荡的特点是在风浪的作用下非常容易富集蓝藻和淤泥,进入芦苇荡的淤泥、藻泥又很难退出,使得芦苇荡内的水质仍旧无法得到改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滨湖芦苇荡湿地生态修复装置。通过该装置,可大大改善芦苇荡内的水质,确保芦苇荡内的水质安全。
本发明要解决的上述问题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的滨湖芦苇荡湿地生态修复装置,包括湖堤,其特点是:湖堤内有用于围住芦苇荡的围堰.所述围堰为弧形,其两端均与湖堤的相应处连接在一起.所述围堰的高度能保证其在非汛期时内外部水体相隔开。芦苇荡底部有箱体组,所述箱体组含有第一箱和第二箱,同一组第一箱和第二箱的邻侧箱壁底部均有相互对应且连通的通水孔,它们的上端均呈敞口状。其中,第一箱的顶高程高于当地常水位变化中的高水位,第二箱的顶高程低于当地常水位变化中的低水位;所述第一、第二箱内均有填料。第一箱与湖堤之间留有高高程板块,所述高高程板块高于当地常水位变化中的高水位。第二箱与围堰间留有低高程板块,所述低高程板块低于当地常水位变化中的低水位。第一箱与高高程板块间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进水口通过进水管与第一箱连通,其出水口连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外端与所述高高程板块相对应。
其中,所述围堰顶部有用于使芦苇荡与湖水连通的豁口,豁口内有用于控制其敞开或关闭的可充气和放气的橡胶坝。
所述橡胶坝为两端呈封闭状的橡胶管,其上连有充放气机构。
其中的充放气机构含有空气压缩机,空气压缩机的出口借助阀门和管道与橡胶管连通。
围堰外围的水面上有浮动湿地,所述浮动湿地上有水生植物。
浮动湿地下面的纵向两边均连有纵贯其长度的阻挡帘。
其中,所述阻挡帘是透水布。
所述阻挡帘下边与湖底间留有间距。
两个阻挡帘之下的湖底上有藻泥、浮泥收集沟。
由上述方案可以看出,由于湖堤内设置有用于围住芦苇荡的围堰。所述围堰为弧形,其两端均与湖堤的相应处连接在一起。所述围堰的高度能保证其在非汛期时内外部水体相隔开。并在围堰顶部加工有用于使芦苇荡与湖水连通的豁口,豁口内有用于控制其敞开或关闭的可充气和放气的橡胶坝,当湖水水质好的情况时,放去橡胶坝内的气体,使其高度下降,芦苇荡内、外的水体会自由流动,使芦苇荡对湖水起到净化作用。当湖水水质不好时,用空气压缩机对橡胶坝充气,使其高度上升,芦苇荡内、外被隔开,使得芦苇荡内的水体不受湖水影响,确保了芦苇荡内水体不恶化。
又由于芦苇荡底部有箱体组,所述箱体组含有第一箱和第二箱,第一箱和第二箱的邻侧箱壁底部均有相互对应且连通的通水孔,它们的上端均呈敞口状。其中,第一箱的顶高程高于当地常水位变化中的高水位,第二箱的顶高程低于当地常水位变化中的低水位。所述第一、第二箱内均有填料。第一箱与湖堤之间留有高高程板块,所述高高程板块高于当地常水位变化中的高水位。第二箱与围堰间留有低高程板块,所述低高程板块低于当地常水位变化中的低水位。第一箱与高高程板块间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进水口通过进水管与第一箱连通,其出水口连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外端与所述高高程板块相对应。当芦苇荡内的水体水质变坏时,启动由第一箱及内的填料、第二箱及内的填料、水泵等构成的垂直流湿地系统,对芦苇荡内的水体不断进行过滤和净化,确保了芦苇荡内的水体能满足景观和生态的要求。
又由于围堰外围的水面上设置有浮动湿地,所述浮动湿地上种植有水生植物。而水生植物高出水面,即使有风浪,蓝藻也不会越过浮动湿地。浮动湿度下面的纵向两边均连有纵贯其长度的阻挡帘,在浮动湿地和阻挡帘的共同作用下,可以挡住湖水中悬浮的蓝藻,使流至此处的蓝藻在此慢慢沉淀。这样,也可避免湖水对芦苇荡内的水体影响。
另外,两个阻挡帘之下的湖底上设置有藻泥、浮泥收集沟,使得湖水水面和水体中沉淀的蓝藻和淤泥会集聚在收集沟内,从而进一步降低了蓝藻对芦苇荡的影响。
由此可以看出,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大大改善了芦苇荡内的水质,确保芦苇荡内的水质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滨湖芦苇荡湿地生态修复装置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滨湖芦苇荡湿地生态修复装置,包括湖堤1,湖堤1内侧筑有用于围住芦苇荡的围堰7。所述围堰7为弧形,其两端均与湖堤1的相应处连接在一起。所述围堰7的高度能保证其在非汛期时内、外部水体相隔开。芦苇荡底部设置有箱体组,箱体组的数量视芦苇荡的大小而设定,可以是一个、两个或多个。本实施例中的箱体组为一个。所述箱体组含有第一箱16和第二箱13,同一组第一箱16和第二箱13的邻侧箱壁底部均加工有相互对应且连通的通水孔15,它们的上端均呈敞口状。其中,第一箱16的顶高程高于当地常水位变化中的高水位,第二箱13的顶高程低于当地常水位变化中的低水位。所述第一、第二箱内均充有填料14。所述填料14是腐殖土、沙、石子、鹅卵石、浮石、纤维、煤渣、矿渣、矿石、陶粒和有机炭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几种的混合物。本实施例中,所述填料是用沙、石子、鹅卵石、浮石、纤维、和煤渣按照1:1:1:1:1:1的重量比例混合而成。在第一箱16与湖堤1之间留有高高程板块2,所述高高程板块2高于当地常水位变化中的高水位。第二箱13与围堰7间留有低高程板块5,所述低高程板块5低于当地常水位变化中的低水位。第一箱16与高高程板块2之间的上方设置有水泵4。所述水泵4的进水口通过进水管41与第一箱13连通,其出水口连有出水管3。所述出水管3外端与所述高高程板块2相对应。当芦苇荡内的水体水质变坏时,启动由第一箱16及内的填料14、第二箱13及内的填料14、水泵4等构成的垂直流湿地系统,对芦苇荡内的水体不断进行过滤和净化,确保了芦苇荡内的水体能满足景观和生态的要求。
所述围堰7顶部设置有用于使芦苇荡与湖水连通的豁口17,豁口17内安装有用于控制其敞开或关闭的可充气和放气的橡胶坝6。所述橡胶坝6为两端呈封闭状的橡胶管,其上连有充放气机构。所述充放气机构含有空气压缩机,空气压缩机的出口借助阀门和管道与橡胶管连通。当湖水水质好的情况时,放去橡胶坝6内的气体,使其高度下降,使芦苇荡内外的水体自由流动,使芦苇荡对湖水起到净化作用。当湖水水质不好时,用空气压缩机对橡胶坝6充气,使其高度上升,使芦苇荡内外隔开,使得芦苇荡内的水体不受湖水影响,确保芦苇荡内水体不恶化。
在围堰7外围的水面上设置有浮动湿地9,所述浮动湿地9上种植有水生植物8。而水生植物8高出水面,即使有风浪,蓝藻也不会越过浮动湿地9。
在浮动湿地9下面的纵向两边均连有纵贯其长度的阻挡帘10。所述阻挡帘10是透水布。所述阻挡帘10下边与湖底间留有间距11。在浮动湿地9和阻挡帘10的共同作用下,可以挡住湖水中悬浮的蓝藻,使流至此处的蓝藻在此慢慢沉淀。这样,也可避免湖水对芦苇荡内的水体影响。
在两个阻挡帘10之下的湖底上筑有藻泥、浮泥收集沟12。使得湖水水面和水体中沉淀的蓝藻和淤泥会集聚在收集沟12内,从而进一步降低了蓝藻对芦苇荡的影响。

Claims (9)

1.滨湖芦苇荡湿地生态修复装置,包括湖堤,其特征在于:湖堤内有用于围住芦苇荡的围堰;所述围堰为弧形,其两端均与湖堤的相应处连接在一起;所述围堰的高度能保证其在非汛期时内外部水体相隔开;芦苇荡底部有箱体组,所述箱体组含有第一箱和第二箱,第一箱高度高于第二箱,同一组第一、第二箱的邻侧箱壁底部均有相互对应且连通的通水孔,它们的上端均呈敞口状;其中,第一箱的顶高程高于当地常水位变化中的高水位,第二箱的顶高程低于当地常水位变化中的低水位;第一、第二箱内均有填料;第一箱与湖堤之间留有高高程板块,所述高高程板块高于当地常水位变化中的高水位;第二箱与围堰间留有低高程板块,所述低高程板块低于当地常水位变化中的低水位;第一箱与高高程板块间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进水口通过进水管与第一箱连通,其出水口连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外端与所述高高程板块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滨湖芦苇荡湿地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堰顶部有用于使芦苇荡与湖水连通的豁口,豁口内有用于控制其敞开或关闭的可充气和放气的橡胶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滨湖芦苇荡湿地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坝为两端呈封闭状的橡胶管,其上连有充放气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滨湖芦苇荡湿地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放气机构含有空气压缩机,空气压缩机的出口借助阀门和管道与橡胶管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滨湖芦苇荡湿地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围堰外围的水面上有浮动湿地,所述浮动湿地上有水生植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滨湖芦苇荡湿地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浮动湿地下面的纵向两边均连有纵贯其长度的阻挡帘。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滨湖芦苇荡湿地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帘是透水布。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滨湖芦苇荡湿地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帘下边与湖底间留有间距。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滨湖芦苇荡湿地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阻挡帘之下的湖底上有藻泥、浮泥收集沟。
CN202220284312.XU 2022-02-14 2022-02-14 滨湖芦苇荡湿地生态修复装置 Active CN2181460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84312.XU CN218146059U (zh) 2022-02-14 2022-02-14 滨湖芦苇荡湿地生态修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84312.XU CN218146059U (zh) 2022-02-14 2022-02-14 滨湖芦苇荡湿地生态修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46059U true CN218146059U (zh) 2022-12-27

Family

ID=845485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284312.XU Active CN218146059U (zh) 2022-02-14 2022-02-14 滨湖芦苇荡湿地生态修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4605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49177A (zh) * 2022-02-14 2022-04-15 江苏聚慧科技有限公司 滨湖芦苇荡湿地生态修复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49177A (zh) * 2022-02-14 2022-04-15 江苏聚慧科技有限公司 滨湖芦苇荡湿地生态修复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26032B (zh) 一种沿海城市感潮河道多级复合强化净化方法
CN103241893B (zh) 一种“串联-并联”可调式复合人工湿地系统
CN112358053A (zh) 一种用于拦截农田退水污染物的复合生态处理方法
CN111285470A (zh) 河道旁路净水湿地系统
CN207512028U (zh) 一种河流水质原位净化系统
CN109205935A (zh) 河道排水口污水截流处理的人工湿地
CN218146059U (zh) 滨湖芦苇荡湿地生态修复装置
CN108243934A (zh) 一种快速调节沉水植物种植密度的系统
CN103524006B (zh) 一种城市内河雨水径流净化悬壁自充氧潜流湿地装置
CN215975177U (zh) 一种复合型工业园污水厂尾水人工湿地生态处理系统
CN113582349B (zh) 一种自适应水位变化的多功能净化箱
CN212127708U (zh) 河道旁路净水湿地系统
CN217868333U (zh) 一种驳岸型潜流湿地
CN102134844B (zh) 橡胶坝自动清淤排沙系统
CN102351317A (zh) 污水处理人工湿地系统
CN108396716B (zh) 一种水中导流围隔
JP3823998B2 (ja) 「海洋の空(utsuro)」による潮流発生装置を利用した治水および水利システム
CN214654332U (zh) 一种河道水质净化生态滤床系统
CN112176943B (zh) 利用潮汐能的负压排沙装置及排沙方法
CN114349177A (zh) 滨湖芦苇荡湿地生态修复装置
CN212450854U (zh) 一种导流式透水生态滤坝
CN113321313A (zh) 一种用于提升高流速高含沙河道水质的复合生境系统
CN112573662A (zh) 一种导流式透水生态滤坝
CN217458994U (zh) 一种无动力河床式湿地净化设施
JPH02279686A (ja) 千満潮位差式浄化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