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8085170U - 一种电池换电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池换电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85170U
CN218085170U CN202222764247.3U CN202222764247U CN218085170U CN 218085170 U CN218085170 U CN 218085170U CN 202222764247 U CN202222764247 U CN 202222764247U CN 218085170 U CN218085170 U CN 2180851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horizontal direction
suspension bridge
wheel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76424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浪浪
李继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lue Valley Smart Beijing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lue Valley Smart Beijing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lue Valley Smart Beijing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lue Valley Smart Beijing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76424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851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851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851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换电设备,包括:框架;电池转运机构,包括:与框架的顶框沿第一水平方向可滑动连接的支撑件以及与支撑件的第一部分对应设置的吊桥,第一部分在第一水平方向上具有伸出于顶框的第一状态和回缩至框架内的第二状态,吊桥在竖直方向上具有靠近第一部分的第三状态和远离第一部分的第四状态;电池抓取机构,与吊桥固定连接;电池承载机构,与框架的底板沿第二水平方向可滑动连接,包括:沿第二水平方向排列的至少两个电池位,相邻电池位之间具有隔板,第二水平方向与第一水平方向垂直。本申请通过电池转运机构的集成有效的降低了成本,并提高了整个设备的安装效率,且通过设置多工位的电池承载机构进行中转,大大提高了换电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电池换电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换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池换电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不断普及,电动汽车换电环节是电动汽车行业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利用专门的电池更换设备,实现自动换电,是电动汽车充换电站的技术发展方向。目前,市场上换电站多为行车顶吊式或单工位RGV(Rail Guided Vehicle,有轨制导车辆)换电,需要先将车辆上的电池卸下并运输至空闲充电仓位,再从充满电的充电仓位中获取满电电池,并运输至车辆位置进行安装,完成换电。使得换电等待时间较长,换电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要达到的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换电设备,用以解决通过行车或单工位RGV换电存在效率低得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换电设备,包括:
框架;
电池转运机构,包括:与所述框架的顶框沿第一水平方向可滑动连接的支撑件以及与所述支撑件的第一部分对应设置的吊桥,其中,所述支撑件的第一部分在所述第一水平方向上具有伸出于所述顶框的第一状态和回缩至所述框架内的第二状态,所述吊桥在竖直方向上具有靠近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三状态和远离所述第一部分的第四状态;
电池抓取机构,与所述吊桥固定连接;
电池承载机构,与所述框架的底板沿第二水平方向可滑动连接,包括:沿所述第二水平方向排列的至少两个电池位,相邻所述电池位之间具有一隔板,且具有多个与所述电池位一一对应的工作状态,当目标电池位于所述吊桥在所述第二水平方向上位于同一位置时,所述电池承载机构处于对应的目标工作状态,所述第二水平方向与所述第一水平方向垂直。
具体地,如上所述的电池换电设备,所述电池承载机构包括:承载板以及至少两组车轮组;
所述车轮组设置于所述承载板面向所述底板的一侧,所述车轮组之间沿所述第一水平方向和所述第二水平方向中的一个方向排列,且沿所述车轮组中的车轮之间沿所述第一水平方向和所述第二水平方向中的另一个方向排列;
所述底板沿所述第二水平方向设置有与所述车轮组对应的车轮轨道;
通过所述车轮组容置于所述车轮轨道内,所述电池承载机构与所述底板可滑动连接。
具体地,如上所述的电池换电设备,所述顶框的两个第一支撑杆上设置有一行走轨道,所述第一支撑杆位于所述顶框在所述第二水平方向的中部,且平行于所述第一水平方向设置;
所述电池转运机构还包括:
安装室,与所述支撑件的第二部分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框架内部,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相对;
第一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安装室中;
两组行走轮组,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撑件平行于所述第一水平方向的第二侧杆上,且所述行走轮组与所述行走轨道可滑动连接;
两组第一定滑轮组,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件上;
一组第一绳索,所述第一绳索的两端通过一组所述第一定滑轮组分别连接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一驱动机构;
一组第二绳索,所述第二绳索的两端通过另一组所述第一定滑轮组分别连接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第一驱动机构。
进一步的,如上所述的电池换电设备,每一组所述行走轮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行走轮和一个第二行走轮,且所述第一行走轮设置于所述行走轨道的上方,所述第二行走轮设置于所述行走轨道的下方。
优选地,如上所述的电池换电设备,其中,所述第一行走轮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第二行走轮的数量大于所述第一行走轮的数量,且所述第一行走轮和所述第二行走轮在所述第一水平方向上交错设置。
优选地,如上所述的电池换电设备,所述电池转运机构还包括:两组辅助轮;
两组所述辅助轮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相对于另一个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外侧,且与所述第一支撑杆可滑动连接。
具体地,如上所述的电池换电设备,所述电池转运机构还包括:
第二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安装室内;
至少两组第二定滑轮组,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部分,且至少两组所述第二定滑轮组沿所述第一水平方向排列;
至少两组第三绳索,每一组所述第三绳索的两端通过一组所述第二定滑轮组分别连接所述吊桥和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其中,目标第三绳索与所述吊桥的连接位置与目标第二定滑轮组中定滑轮的位置对应,所述目标第三绳索与所述目标第二定滑轮组对应。
进一步的,如上所述的电池换电设备,每一组所述第二定滑轮组包括至少两个第二定滑轮,且所述第二定滑轮之间沿所述第二水平方向排列。
优选地,如上所述的电池换电设备,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源以及与所述驱动源连接的多个子驱动机构,且每一个所述子驱动机构与一组所述第三绳索或一条所述第三绳索对应连接。
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池换电的控制方法,应用于如上所述的电池换电设备,在所述电池承载机构处于第一工作状态,且所述第一工作状态对应的第一电池位上无电池,所述电池承载机构的第二电池位上有满电电池的情况下,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控制所述电池转运机构切换第一抓取状态,并控制所述电池抓取机构夹取车辆上的待换电池,在所述第一抓取状态下,支撑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所述吊桥处于所述第四状态;
控制所述电池转运机构切换第二抓取状态,并控制所述电池抓取机构将所述待换电池放置在所述第一电池位上,在所述第二抓取状态下,所述支撑件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所述吊桥处于所述第四状态;
控制所述电池承载机构切换至第二工作状态,并控制所述电池抓取机构夹取位于所述第二电池位上的所述满电电池;
控制所述电池转运机构切换所述第一抓取状态,并控制所述电池抓取机构将所述满电电池放置在所述车辆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换电设备,至少具有以下
有益效果:
本申请通过电池转运机构的集成有效的降低了成本,并提高了整个设备的安装效率,且通过设置多工位的电池承载机构进行中转,大大提高了换电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的电池换电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面图;
图3为电池承载机构在框架上的安装示意图;
图4为电池转运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框架;101、顶框;102、底板;1021、车轮轨道;2、电池转运机构;201、支撑件;2011、第一部分;2012、第二部分;202、吊桥;203、安装室;204、第一驱动机构;205、行走轮组;2051、第一行走轮;2052、第二行走轮;206、第一定滑轮组;207、第一绳索;208、第二绳索;209、辅助轮;210、第二驱动机构;211、第二定滑轮组;212、第三绳索;3、电池抓取机构;4、电池承载机构;401、承载板;402、车轮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诸如具体的配置和组件的特定细节仅仅是为了帮助全面理解本申请的实施例。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和精神。另外,为了清楚和简洁,省略了对已知功能和构造的描述。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
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应理解,下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应理解,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理解,“与A相应的B”表示B与A相关联,根据A可以确定B。但还应理解,根据A确定B并不意味着仅仅根据A确定B,还可以根据A和/或其它信息确定B。
参见图1和图2,本申请的一实施例提供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换电设备,包括:
框架1;
电池转运机构2,包括:与所述框架1的顶框101沿第一水平方向可滑动连接的支撑件201以及与所述支撑件201的第一部分2011对应设置的吊桥202,其中,所述支撑件201的第一部分2011在所述第一水平方向上具有伸出于所述顶框101的第一状态和回缩至所述框架1内的第二状态,所述吊桥202在竖直方向上具有靠近所述第一部分2011的第三状态和远离所述第一部分2011的第四状态;
电池抓取机构3,与所述吊桥202固定连接;
电池承载机构4,与所述框架1的底板102沿第二水平方向可滑动连接,包括:沿所述第二水平方向排列的至少两个电池位,相邻所述电池位之间具有一隔板,且具有多个与所述电池位一一对应的工作状态,当目标电池位于所述吊桥202在所述第二水平方向上位于同一位置时,所述电池承载机构4处于对应的目标工作状态,所述第二水平方向与所述第一水平方向垂直。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提供的电池换电设备,其中的框架1为整个电池换电设备提供一安装基础,便于其他的机构如电池转运机构2和电池承载机构4的安装。具体地,电池转运机构2通过控制支撑件201和吊桥202的状态切换,使得用于抓取电池的电池抓取结构可在第一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移动,实现对电池的转运,且通过将两个方向上的移动集成在一个集成机构上实现,有利于通过零部件公用来降低成本,并提高整个设备的安装效率;
此外,本实施例中的电池承载机构4为电池中转提供了临时存储空间,且,多电池位的设计,使得可在无车辆进行换电时,提前将至少一个满电电池放置在电池位上,并预留一个电池位用于放置车辆上的待换电池,当有车辆需要进行换电时,可通过电池转运机构2先将车辆上的待换电池取下,并放置在预留的电池位上,进而通过电池转运机构2将一个其他电池位上的满电电池放置到车辆上,完成换电,大大提高了换电效率。
由于电池转运机构2在第二水平方向无法移动,因此吊桥202在框架1内第二水平方向上的目标位置是一定的,为满足换电的需求,因此在放置电池前,需要将电池承载机构4切换至一空闲状态,即将一空闲的电池位移动至目标位置;当需要夹取满电电池或待换电池时,需要将电池承载机构4切换至对应的满电工作状态或待换工作状态,其中满电工作状态即承载满电电池的电池位移动至目标位置,待换工作状态即将承载待换电池的电池位移动至目标位置。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换电时的控制流程为:通过依次控制吊桥202切换至第三状态,支撑件201的第一部分2011切换至第一状态,吊桥202切换至第四状态来通过电池夹取机构夹取车辆上的待换电池,在确定夹取后,通过依次控制吊桥202切换至第三状态,支撑件201的第一部分2011切换至第二状态,吊桥202切换至第四状态来将待换电池放置在空闲的电池位上,将电池承载机构4切换至满电工作状态,并通过电池夹取机构夹取满电工作状态下的满电电池,进而通过依次控制吊桥202切换至第三状态,支撑件201的第一部分2011切换至第一状态,吊桥202切换至第四状态来将满电电池放置在车辆上完成换电。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将电池换电设备移动至与电池仓库内一满电电池对应的位置,提前将满电电池放置在电池位上的控制流程为:通过依次控制吊桥202切换至第三状态,支撑件201的第一部分2011切换至第一状态,吊桥202切换至第四状态来夹取对应的满电电池,在确定夹取后,通过依次控制吊桥202切换至第三状态,支撑件201的第一部分2011切换至第二状态,吊桥202切换至第四状态来将满电电池放置在空闲的电池位上。在另一实施例中,将待换电池放回电池仓库进行充电的控制流程与之相反,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电池转运机构2在进行换电过程中,会先将吊桥202切换至第三状态后,再通过切换支撑件201的状态到达对应位置上方,进而通过将吊桥202切换至第四状态,实现对电池的抓取和放置。可以有效避免车辆、电池仓库和/或电池承载机构4处的其他结构对电池转运过程中的阻挡。
综上所述,本申请通过电池转运机构2的集成有效的降低了成本,并提高了整个设备的安装效率,且通过设置多工位的电池承载机构4进行中转,大大提高了换电效率。
参见图3,具体地,如上所述的电池换电设备,所述电池承载机构4包括:承载板401以及至少两组车轮组402;
所述车轮组402设置于所述承载板401面向所述底板102的一侧,所述车轮组402之间沿所述第一水平方向和所述第二水平方向中的一个方向排列,且沿所述车轮组402中的车轮之间沿所述第一水平方向和所述第二水平方向中的另一个方向排列;
所述底板102沿所述第二水平方向设置有与所述车轮组402对应的车轮轨道1021;
通过所述车轮组402容置于所述车轮轨道1021内,所述电池承载机构4与所述底板102可滑动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具体实施例中,电池承载机构4包括:承载板401和至少两组车轮组402,其中承载板401的尺寸大于至少两个电池的宽度之和,以便于构成至少两个电池位,来放置至少两个电池,实现电池的中转,且相邻所述电池位之间具有一隔板,用于对放置在电池位上的电池进行限位,避免在电池承载机构移动时,电池因惯性滑动,出现横跨至少两个电池位的情况,进而有利于保证换电的正常进行。承载板401的下方即面向框架1的底板102的一侧设置至少两组车轮组402,用以通过该车轮组402实现整个电池承载机构4的状态切换。优选地,底板102上沿第二水平方向设置有与车轮组402对应的车轮轨道1021,使得车轮容置于该车轮轨道1021内,为车轮提供限位和导向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隔板的设置形式包括但不限于一整个隔板连接电池位长度方向的两端,或者,部分隔板设置于电池位长度方向的中间或两端,或者,过个小隔板间隔设置在电池位长度方向上。
需要说明的是,车轮组402之间按一个水平方向排列,车轮组402中的车轮间按另一个水平方向排列,且两个水平方向垂直设置,使得所有的车轮构成一四边形机构,在保证电池承载机构4移动的前提下,有利于提高移动时的平稳性,并有利于减少底板102上车轮轨道1021的数量。
参见图2和图4,具体地,如上所述的电池换电设备,所述顶框101的两个第一支撑杆上设置有一行走轨道,所述第一支撑杆位于所述顶框101在所述第二水平方向的中部,且平行于所述第一水平方向设置;
所述电池转运机构2还包括:
安装室203,与所述支撑件201的第二部分2012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框架1内部,所述第二部分2012与所述第一部分2011相对;
第一驱动机构204,设置于所述安装室203中;
两组行走轮组205,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撑件201平行于所述第一水平方向的第二侧杆上,且所述行走轮组205与所述行走轨道可滑动连接;
两组第一定滑轮组206,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件201上;
一组第一绳索207,所述第一绳索207的两端通过一组所述第一定滑轮组206分别连接所述第一部分2011和所述第一驱动机构204;
一组第二绳索208,所述第二绳索208的两端通过另一组所述第一定滑轮组206分别连接所述第二部分2012和所述第一驱动机构204。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为了实现支撑件201沿第一水平方向的移动,在顶框101上设置有两个第一支撑杆,用于为支撑件201提供安装位置,通过两个第一支撑杆上的行走轨道和支撑件201上的行走轮组205实现支撑件201与顶框101的可滑动连接;支撑件201上的第二部分2012设置有安装室203,且安装室203内设置有第一驱动机构204,支撑件201上还设置有两组第一定滑轮组206,一组第一绳索207的两端通过一组第一定滑轮组206分别连接支撑件201的第一部分2011和第一驱动机构204,使得第一驱动机构204在沿第一方向收紧第一绳索207时,实现支撑件201沿第一部分2011朝向第二部分2012的方向移动;同理,一组第二绳索208的两端通过另一组第一定滑轮组206分别连接支撑件201的第二部分2012和第一驱动机构204,使得第一驱动机构204在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收紧第二绳索208时,实现支撑件201沿第二部分2012朝向第一部分2011的方向移动;进而实现支撑件201在第一水平方向上的状态切换。其中,第一定滑轮组206可将第一绳索207和第二绳索208竖直方向的运动转换为水平方向的移动,使得第一驱动机构204可设置于安装室203内,在为支撑件201提供配重的前提下,还有利于合理的利用设备的空间,减小整个设备的尺寸。同时,第一定滑轮组206用于将第一绳索207和第二绳索208的位置限定在支撑件201和安装室203内,避免其他结构对第三绳索212的造成影响,从而使支撑件201的实际移动距离与需要移动距离出现偏差,进而保证支撑件201移动以及电池抓取时的精准度。
参见图4,进一步的,如上所述的电池换电设备,每一组所述行走轮组205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行走轮2051和一个第二行走轮2052,且所述第一行走轮2051设置于所述行走轨道的上方,所述第二行走轮2052设置于所述行走轨道的下方。
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每一组行走轮组205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行走轨道沿在所述竖直方向上的两侧的两种行走轮,在保证支撑件201和顶框101可滑动连接的基础上,可有效的抵御重力和弯矩的影响。
优选地,如上所述的电池换电设备,其中,所述第一行走轮2051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第二行走轮2052的数量大于所述第一行走轮2051的数量,且所述第一行走轮2051和所述第二行走轮2052在所述第一水平方向上交错设置。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行走轮2051的数量设置有至少两个,有利于分散降低支撑件201对行走轨道的压强,减缓甚至避免第一支撑杆弯曲;同时,通过行走轨道下方与第一行走轮2051交错的第二行走轮2052,且所述第二行走轮2052的数量大于所述第一行走轮2051的数量,可以有效抵抗每一个第一行走轮2051产生的重心偏移而产生的弯矩。
优选地,如上所述的电池换电设备,所述电池转运机构2还包括:两组辅助轮209;
两组所述辅助轮209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相对于另一个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外侧,且与所述第一支撑杆可滑动连接。
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电池转运机构2还包括:两组辅助轮209,其中,辅助轮209的轴线沿竖直方向设置,且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相对于另一个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外侧,可以对支撑件201的位置进行第二水平方向上的限位,保证第一行走轮2051和第二行走轮2052始终处于行走轨道上,避免发生脱轨现象。
参见图2和图4,具体地,如上所述的电池换电设备,所述电池转运机构2还包括:
第二驱动机构210,设置于所述安装室203内;
至少两组第二定滑轮组211,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部分2011,且至少两组所述第二定滑轮组211沿所述第一水平方向排列;
至少两组第三绳索212,每一组所述第三绳索212的两端通过一组所述第二定滑轮组211分别连接所述吊桥202和所述第一驱动机构204,其中,目标第三绳索212与所述吊桥202的连接位置与目标第二定滑轮组211中定滑轮的位置对应,所述目标第三绳索212与所述目标第二定滑轮组211对应。
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为了实现吊桥202在竖直方向上的移动,电池转运机构2还包括:设置于安装室203内的第二驱动机构210,至少两组定滑轮组以及至少两组第三绳索212,其中,第三绳索212通过第二定滑轮组211连接吊桥202和第一驱动机构204,通过控制第一驱动机构204的转动方向即可利用第三绳索212对吊桥202进行竖直方向上的移动。需要说明的是,不同组第二定滑轮组211之间沿第一水平方向排列,且第三绳索212与吊桥202的连接位置与第二定滑轮组211中定滑轮的位置对应,使得吊桥202至少具有两组受力点,有利于保证吊桥202沿竖直方向升降时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如上所述的电池换电设备,每一组所述第二定滑轮组211包括至少两个第二定滑轮,且所述第二定滑轮之间沿所述第二水平方向排列。
在本申请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每一组第二定滑轮组211还包括知识两个沿第二水平方向排列的第二定滑轮,使得吊桥202的受力点之间构成一个平面,进一步的保证吊桥202沿竖直方向升降时的稳定性。
优选地,如上所述的电池换电设备,所述第二驱动机构210,包括:驱动源以及与所述驱动源连接的多个子驱动机构,且每一个所述子驱动机构与一组所述第三绳索212或一条所述第三绳索212对应连接。
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第二驱动机构210还包括驱动源以及与驱动源连接的多个子驱动机构,且每一个子驱动机构与一组第三绳索212或一条第三绳索212对应连接,有利于避免不同组或不同条第三绳索212之间发生缠绕等情况,保证驱动的稳定性,同时,多个子驱动机构由同一驱动源驱动,有利于避免出现绳索伸缩不同步导致的吊桥202不水平的问题,有利于保证换电过程中的安全以及电池放置时的准确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支撑件201的第二部分2012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定滑轮组211对应的第三定滑轮组,其中第三绳索212通过第二定滑轮组211和第三定滑轮组连接吊桥202和第一驱动机构204,其中,第三定滑轮组用于将第三绳索212的位置限定在支撑件201和安装室203内,避免其他结构对第三绳索212的造成影响,从而使吊桥202上某一点到支撑件201的距离发生改变,进而有利于保证吊桥202处于水平状态。
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对使用上述的电池换电设备进行电池换电的控制方法进行举例说明。
其中,在换电时,先将电池转运机构2切换第一抓取状态,具体实现可以为依次控制吊桥202切换至第三状态(若吊桥202初始状态为第三状态则省略),支撑件201的第一部分切换至第一状态,吊桥202切换至第四状态,此时使吊桥202位于对应车辆上的待换电池的位置,此时可控制电池抓取机构3夹取车辆上的待换电池,即将待换电池与吊桥202固定。
在确定夹取待换电池后,将电池转运机构2切换第二抓取状态,具体实现可以为依次控制吊桥202切换至第三状态,支撑件201的第一部分切换至第二状态,吊桥202切换至第四状态,此时使吊桥202对应电池承载机构4上的空闲的第一电池位,此时可控制电池抓取机构3将待换电池放置在第一电池位上。
在放好待换电池后,控制所述电池承载机构4切换至第二工作状态,即将载有满电电池的第二电池位移动至与吊桥202对应的目标位置,此时可控制电池抓取机构3夹取位于第二电池位上的满电电池;
在确定夹取满电电池后,将电池转运机构2切换第一抓取状态,具体实现可以为依次控制吊桥202切换至第三状态,支撑件201的第一部分切换至第一状态,吊桥202切换至第四状态,此时使吊桥202位于对应车辆上的待换电池的位置,此时可控制电池抓取机构3将满电电池放置原先放置待换电池电池座内,完成电池换电。
通过设置多工位的电池承载机构4进行中转,大大提高了换电效率。
在另一实施例中,在没有车辆进行换电的情况下,会提前在电池承载机构4上放置满电电池,具体操作步骤与上述换电过程中将车辆上的待换电池放置在电池承载机构4上的流程类似,区别主要在于将车辆更换为了电池仓库,将待换电池更换为了满电电池,在此不再赘述。
同理,在另一实施例中,在对车辆换电完成后,会将换下的待换电池放回电池仓库中进行充电,具体步骤与上述换电过程中将电池承载机构4上的满电电池放置在车辆上类似,区别主要在于将车辆更换为了电池仓库,将满电电池更换为了待换电池,在此也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中的控制可通过控制器向支撑件(201)、吊桥202(202)、电池抓取机构(3)和/或电池承载机构(4)对应的驱动发送控制指令实现,也可将部分操作改为人工实现,例如电池抓取装置对电池的抓取和释放。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电池承载机构(4)优选为RGV小车。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第一驱动机构(204)、第二驱动机构(210)包括但不限于卷扬机、液压缸、液压马达等直线动力机构。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所述的第一绳索(207)、第二绳索(208)和第三绳索(212)优选为钢丝绳,或其他能够承载电池重量的绳索。
需要说明的是,框架(1)的底板(102)下方还设置有滑动机构,包括但不限于车轮、车架等,以实现整个电池换电设备可在车辆换电区和电池仓库之间移动。
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
以上所述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电池换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框架(1);
电池转运机构(2),包括:与所述框架(1)的顶框(101)沿第一水平方向可滑动连接的支撑件(201)以及与所述支撑件(201)的第一部分(2011)对应设置的吊桥(202),其中,所述支撑件(201)的第一部分(2011)在所述第一水平方向上具有伸出于所述顶框(101)的第一状态和回缩至所述框架(1)内的第二状态,所述吊桥(202)在竖直方向上具有靠近所述第一部分(2011)的第三状态和远离所述第一部分(2011)的第四状态;
电池抓取机构(3),与所述吊桥(202)固定连接;
电池承载机构(4),与所述框架(1)的底板(102)沿第二水平方向可滑动连接,包括:沿所述第二水平方向排列的至少两个电池位,相邻所述电池位之间具有一隔板,且具有多个与所述电池位一一对应的工作状态,当目标电池位于所述吊桥(202)在所述第二水平方向上位于同一位置时,所述电池承载机构(4)处于对应的目标工作状态,所述第二水平方向与所述第一水平方向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换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承载机构(4)包括:承载板(401)以及至少两组车轮组(402);
所述车轮组(402)设置于所述承载板(401)面向所述底板(102)的一侧,所述车轮组(402)之间沿所述第一水平方向和所述第二水平方向中的一个方向排列,且沿所述车轮组(402)中的车轮之间沿所述第一水平方向和所述第二水平方向中的另一个方向排列;
所述底板(102)沿所述第二水平方向设置有与所述车轮组(402)对应的车轮轨道(1021);
通过所述车轮组(402)容置于所述车轮轨道(1021)内,所述电池承载机构(4)与所述底板(102)可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换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框(101)的两个第一支撑杆上设置有一行走轨道,所述第一支撑杆位于所述顶框(101)在所述第二水平方向的中部,且平行于所述第一水平方向设置;
所述电池转运机构(2)还包括:
安装室(203),与所述支撑件(201)的第二部分(2012)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框架(1)内部,所述第二部分(2012)与所述第一部分(2011)相对;
第一驱动机构(204),设置于所述安装室(203)中;
两组行走轮组(205),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撑件(201)平行于所述第一水平方向的第二侧杆上,且所述行走轮组(205)与所述行走轨道可滑动连接;
两组第一定滑轮组(206),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件(201)上;
一组第一绳索(207),所述第一绳索(207)的两端通过一组所述第一定滑轮组(206)分别连接所述第一部分(2011)和所述第一驱动机构(204);
一组第二绳索(208),所述第二绳索(208)的两端通过另一组所述第一定滑轮组(206)分别连接所述第二部分(2012)和所述第一驱动机构(2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换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一组所述行走轮组(205)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行走轮(2051)和一个第二行走轮(2052),且所述第一行走轮(2051)设置于所述行走轨道的上方,所述第二行走轮(2052)设置于所述行走轨道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换电设备,其中,所述第一行走轮(2051)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第二行走轮(2052)的数量大于所述第一行走轮(2051)的数量,且所述第一行走轮(2051)和所述第二行走轮(2052)在所述第一水平方向上交错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换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转运机构(2)还包括:两组辅助轮(209);
两组所述辅助轮(209)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相对于另一个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外侧,且与所述第一支撑杆可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换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转运机构(2)还包括:
第二驱动机构(210),设置于所述安装室(203)内;
至少两组第二定滑轮组(211),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部分(2011),且至少两组所述第二定滑轮组(211)沿所述第一水平方向排列;
至少两组第三绳索(212),每一组所述第三绳索(212)的两端通过一组所述第二定滑轮组(211)分别连接所述吊桥(202)和所述第一驱动机构(204),其中,目标第三绳索(212)与所述吊桥(202)的连接位置与目标第二定滑轮组(211)中定滑轮的位置对应,所述目标第三绳索(212)与所述目标第二定滑轮组(211)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换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一组所述第二定滑轮组(211)包括至少两个第二定滑轮,且所述第二定滑轮之间沿所述第二水平方向排列。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换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210),包括:驱动源以及与所述驱动源连接的多个子驱动机构,且每一个所述子驱动机构与一组所述第三绳索(212)或一条所述第三绳索(212)对应连接。
CN202222764247.3U 2022-10-20 2022-10-20 一种电池换电设备 Active CN2180851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64247.3U CN218085170U (zh) 2022-10-20 2022-10-20 一种电池换电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64247.3U CN218085170U (zh) 2022-10-20 2022-10-20 一种电池换电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85170U true CN218085170U (zh) 2022-12-20

Family

ID=844579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764247.3U Active CN218085170U (zh) 2022-10-20 2022-10-20 一种电池换电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8517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47541A (zh) * 2022-10-20 2022-12-09 蓝谷智慧(北京)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换电设备及电池换电的控制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47541A (zh) * 2022-10-20 2022-12-09 蓝谷智慧(北京)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换电设备及电池换电的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634533U (zh) 一种重型卡车电池更换站
CN113715674B (zh) 换电装置及换电站
CN209758970U (zh) 一种电池缓存升降机
CN214689107U (zh) 一种电动重卡电池箱快换系统
CN109501633A (zh) 一种电动车充换电站
CN218085170U (zh) 一种电池换电设备
CN216184628U (zh) 换电站
CN107023199A (zh) 一种平面移动立体车库及搬运车辆方法
CN218085470U (zh) 一种换电装置及重卡换电站
CN216993968U (zh) 一种车辆换电站
CN215552604U (zh) 一种新能源重卡换电站
CN218431199U (zh) 一种换电装置及重卡换电站
CN115610259A (zh) 一种重卡换电站及换电控制方法
CN113829943B (zh) 一种矿用电驱动综采回撤搬运装备换电装置
CN218085466U (zh) 一种换电设备及换电站
CN114103774B (zh) 移动式换电设备
CN115871612A (zh) 前置式换电设备和换电站
CN115447541A (zh) 一种电池换电设备及电池换电的控制方法
CN116238383A (zh) 移动换电站
CN213619439U (zh) 一种吊装换电系统
CN209535021U (zh) 一种电动车充换电机器人
CN220262746U (zh) 一种移动式双向换电车
CN220639789U (zh) 一种具有扩容性的模块化集装箱换电站
CN221162687U (zh) 换电站
CN221316099U (zh) 一种矿卡电池用更换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