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68818U - 一种led和key复用io的rgb鼠标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led和key复用io的rgb鼠标电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068818U CN218068818U CN202221563879.7U CN202221563879U CN218068818U CN 218068818 U CN218068818 U CN 218068818U CN 202221563879 U CN202221563879 U CN 202221563879U CN 218068818 U CN218068818 U CN 21806881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terface
- electric capacity
- electricity
- mcu
- electric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3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9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11049 pear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19
- MKGHDZIEKZPBCZ-ULQPCXBYSA-N methyl (2s,3s,4r,5r,6r)-4,5,6-trihydroxy-3-methoxyoxane-2-carboxylate Chemical compound CO[C@H]1[C@H](O)[C@@H](O)[C@H](O)O[C@@H]1C(=O)OC MKGHDZIEKZPBCZ-ULQPCXBYSA-N 0.000 claims 15
- 239000011324 bea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102000007530 Neurofibromin 1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108010085793 Neurofibromin 1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411 alumin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641 stabili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05 stabil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脑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LED和KEY复用IO的RGB鼠标电路,包括MCU,所述MCU通过控制线电连接有USB Port,还包括VDD、光学传感器、鼠标滚轮编码器、key matrix和RGB matrix,所述光学传感器、鼠标滚轮编码器、key matrix和RGB matrix均通过控制线与MCU电连接,所述USB Port通过控制线电连接有VDD,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按键扫描片选IO和RGB驱动片选IO复用节省IO,达到以更少的IO实现RGB鼠标的运行,驱动RGB背光无需外部三极管,进而能够大大简化电路设计,降低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脑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LED和KEY复用IO的RGB鼠标电路。
背景技术
鼠标,是计算机的一种外接输入设备,也是计算机显示系统纵横坐标定位的指示器,因形似老鼠而得名(港台作)。其标准称呼应该是“鼠标器”,英文名Mouse",鼠标的使用是为了使计算机的操作更加简便快捷,来代替键盘那繁琐的指令。
现有全彩RGB背光鼠标按键扫描和RGB控制采用独立IO控制,通过外部三极管控制RGB背光,如搭配光学传感器为低电压版也必须增加外部LDO稳压,此种方案需要IO较多,且外围电路器件繁多。
因此,发明一种LED和KEY复用IO的RGB鼠标电路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LED和KEY复用IO的RGB鼠标电路,以解决现有全彩RGB背光鼠标按键扫描和RGB控制采用独立IO控制,通过外部三极管控制RGB背光,如搭配光学传感器为低电压版也必须增加外部LDO稳压,此种方案需要IO较多,且外围电路器件繁多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LED和KEY复用IO的RGB鼠标电路,包括MCU,所述MCU通过控制线电连接有USB Port,还包括VDD、光学传感器、鼠标滚轮编码器、key matrix和RGB matrix,所述光学传感器、鼠标滚轮编码器、key matrix和RGBmatrix均通过控制线与MCU电连接,所述USB Port通过控制线电连接有VDD。
优选的,所述USB Port包括工作电压接口、USB-接口、USB+接口、公共电压接口和保护接口,所述工作电压接口电连接有C2电容、C3电容和5V直流电源,所述USB-接口电连接有R11电阻和C6电容,所述C6电容的容量为10pF,所述USB+接口电连接有R10电阻和C5电容,所述C5电容的容量为10pF。
优选的,所述公共电压接口通过输电线接地,所述保护接口电连接有R1电阻和C1电容,所述R1电阻与C1电容均与公共电压接口输出的输电线电连接,所述C1电容的电容量为10NF。
优选的,所述MCU共设有28和电性接口,所述MCU第5电性接口电连接有C9电容后并接地,所述C9电容的电容量为1uF,所述MCU第6电性接口电连接有5V直流电源,所述MCU第6电性接口还电连接有C7电容并接地,所述C7电容的电容量为0.1uF。
优选的,所述MCU第8电性接口电连接有2V直流电源,所述MCU第8电性接口还电连接有C16电容并接地,所述C16电容的电容量为2.2uF,所述MCU的第15电性接口电连接有5V直流电源,所述MCU第15电性接口还电连接有C8电容,所述C8电容的电容量为0.1uF。
优选的,所述鼠标滚轮编码器共设有3个电性接口,所述鼠标滚轮编码器第1电性接口接地,所述鼠标滚轮编码器第2电性接口电连接有R2电阻,所述鼠标滚轮编码器第3电性接口电连接有R3电阻,所述R2电阻与R3电阻阻值相同,所述鼠标滚轮编码器第2电性接口与MCU第9电性接口电连接,所述鼠标滚轮编码器第3电性接口与MCU第10电性接口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光学传感器共设置有8个电性接口,所述光学传感器第1电性接口电连接有LED1二极管和R5电阻,所述R5电阻的输出端电连接有2V直流电源,所述光学传感器第2电性接口电连接有C3电容和C4电容,所述C3电容和C4电容的输出端均接地,所述C3电容的电容量为0.1uF,所述C4电容的电容量为4.7uF,所述光学传感器第3电性接口电连接有C14电容和C10电容,所述C14电容和C10电容的输出端均接地,所述C14电容的电容量为0.1uF,所述C10电容的电容量为4.7uF,所述光学传感器第3电性接口还电连接有2V直流电源。
优选的,所述光学传感器第4电性接口与MCU第28电性接口电连接,所述光学传感器第6接口公共接地。
优选的,所述key matrix包括六组RLED灯珠和六组LLED灯珠,每组所述RLED灯珠和LLED灯珠均由红色灯珠、绿色灯珠和蓝色灯珠组成,每组所述RLED灯珠中的红色灯珠的输出端均通过输电线电连接有LEDCOM0控制接口,所述LEDCOM0控制接口均通过电线与MCU的第20电性接口电连接,每组所述RLED灯珠中的绿色灯珠的输出端均通过输电线电连接有LEDCOM1控制接口,所述LEDCOM1控制接口均通过电线与MCU的第21电性接口电连接,每组所述RLED灯珠中的蓝色灯珠的输出端均通过输电线电连接有LEDCOM2控制接口,所述LEDCOM2控制接口均通过电线与MCU的第22电性接口电连接。
优选的,每组所述LLED灯珠中的红色灯珠的输出端均通过输电线电连接有LEDCOM3控制接口,所述LEDCOM0控制接口均通过电线与MCU的第23电性接口电连接,每组所述LLED灯珠中的绿色灯珠的输出端均通过输电线电连接有LEDCOM4控制接口,所述LEDCOM1控制接口均通过电线与MCU的第24电性接口电连接,每组所述LLED灯珠中的蓝色灯珠的输出端均通过输电线电连接有LEDCOM2控制接口,所述LEDCOM5控制接口均通过电线与MCU的第25电性接口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按键扫描片选IO和RGB驱动片选IO复用节省IO,达到以更少的IO实现RGB鼠标的运行,驱动RGB背光无需外部三极管,进而能够大大简化电路设计,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中,定制的MCU内置LDO可设置输出2.0V、2.3V、2.7V或3.3V电压,省去搭配低压供电光学传感器时外部增加LDO。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Key Matrix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MCU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鼠标滚轮编码器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USB Port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光学传感器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RGB matrix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MCU;200、USB Port;210、VDD;300、光学传感器;400、鼠标滚轮编码器;500、RGB matrix;600、key matrix。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附图1-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LED和KEY复用IO的RGB鼠标电路,包括MCU100,设置的MCU100为控制器,其是为了对整个鼠标的驱动元器件进行控制,MCU100通过控制线电连接有USB Port200,设置的USB Port200是为了将鼠标与PC电脑进行连接,USBPort200包括工作电压接口、USB-接口、USB+接口、公共电压接口和保护接口,工作电压接口电连接有C2电容、C3电容和5V直流电源,当听到有电流声时请把C2电容换成铝电容,设置的工作电压接口是为了对USB Port200内的电器件进行低电压,USB-接口电连接有R11电阻和C6电容,C6电容的容量为10pF,USB+接口电连接有R10电阻和C5电容,C5电容的容量为10pF,公共电压接口通过输电线接地,保护接口电连接有R1电阻和C1电容,R1电阻与C1电容均与公共电压接口输出的输电线电连接,C1电容的电容量为10NF;
MCU100共设有28和电性接口,MCU100第5电性接口电连接有C9电容后并接地,C9电容的电容量为1uF,MCU100第6电性接口电连接有5V直流电源,MCU100第6电性接口还电连接有C7电容并接地,C7电容的电容量为0.1uF,MCU100第8电性接口电连接有2V直流电源,MCU100第8电性接口还电连接有C16电容并接地,C16电容的电容量为2.2uF,MCU100的第15电性接口电连接有5V直流电源,MCU100第15电性接口还电连接有C8电容,C8电容的电容量为0.1uF;
还包括VDD210、光学传感器300、鼠标滚轮编码器400、key matrix600和RGBmatrix500,光学传感器300、鼠标滚轮编码器400、key matrix600和RGB matrix500均通过控制线与MCU100电连接,设置的VDD210表示器件的意思,即器件内部的工作电压,设置的光学传感器300是为了对鼠标的移动进行检测,从而能使得PC电脑显示屏上显示出相对应的光标箭头的移动,USB Port200通过控制线电连接有VDD210,鼠标滚轮编码器400共设有3个电性接口,设置的鼠标滚轮编码器400是为了将鼠标滚轮的滚动的角位移转换成电信号的一种传感器,从而控制电脑页面的滚动或其他操作,鼠标滚轮编码器400第1电性接口接地,鼠标滚轮编码器400第2电性接口电连接有R2电阻,鼠标滚轮编码器400第3电性接口电连接有R3电阻,R2电阻与R3电阻阻值相同,鼠标滚轮编码器400第2电性接口与MCU100第9电性接口电连接,鼠标滚轮编码器400第3电性接口与MCU100第10电性接口电连接,光学传感器300共设置有8个电性接口,设置的光学传感器300为低压2.0V供电,而MCU100内部集成可设置输出LDO,外部无需增加LDO,光学传感器300第1电性接口电连接有LED1二极管和R5电阻,R5电阻的输出端电连接有2V直流电源,光学传感器300第2电性接口电连接有C3电容和C4电容,C3电容和C4电容的输出端均接地,C3电容的电容量为0.1uF,C4电容的电容量为4.7uF,光学传感器300第3电性接口电连接有C14电容和C10电容,C14电容和C10电容的输出端均接地,C14电容的电容量为0.1uF,C10电容的电容量为4.7uF,光学传感器300第3电性接口还电连接有2V直流电源,光学传感器300第4电性接口与MCU100第28电性接口电连接,光学传感器300第6接口公共接地;
key matrix600包括六组RLED灯珠和六组LLED灯珠,每组RLED灯珠和LLED灯珠均由红色灯珠、绿色灯珠和蓝色灯珠组成,每组RLED灯珠中的红色灯珠的输出端均通过输电线电连接有LEDCOM0控制接口,LEDCOM0控制接口均通过电线与MCU100的第20电性接口电连接,每组RLED灯珠中的绿色灯珠的输出端均通过输电线电连接有LEDCOM1控制接口,LEDCOM1控制接口均通过电线与MCU100的第21电性接口电连接,每组RLED灯珠中的蓝色灯珠的输出端均通过输电线电连接有LEDCOM2控制接口,LEDCOM2控制接口均通过电线与MCU100的第22电性接口电连接,每组LLED灯珠中的红色灯珠的输出端均通过输电线电连接有LEDCOM3控制接口,LEDCOM0控制接口均通过电线与MCU100的第23电性接口电连接,每组LLED灯珠中的绿色灯珠的输出端均通过输电线电连接有LEDCOM4控制接口,LEDCOM1控制接口均通过电线与MCU100的第24电性接口电连接,每组LLED灯珠中的蓝色灯珠的输出端均通过输电线电连接有LEDCOM2控制接口,LEDCOM5控制接口均通过电线与MCU100的第25电性接口电连接,设置的key matrix600是指鼠标色彩模式,设置的RGB matrix500是为鼠标矩阵器,由说明书附图2和说明书附图7可知,IO为大电流驱动能力,无需外挂三极管,LEDCOM0~LEDCOM5电性接口为RGB背光驱动片选和KEY矩阵扫描共用IO,MCU100分时开启LEDCOMx片选,LEDSEG0~LEDSEG5输出对应LED的PWM占空比,一定的间隔时间后,MCU100读取KEYC0和KEYC1的状态至寄存器内,MCU硬件关闭LEDCOMx片选,并开启下一轮LED驱动和KEY状态读取。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用户可先将鼠标通过USB Port200与PC电脑的USB接口进行插接,插接完成后,用户在移动鼠标时,设置的光学传感器300会对鼠标移动进行检测,进而能使得PC电脑显示屏上显示出相对应的光标箭头的移动,而当用户旋转鼠标滚轮时,设置的鼠标滚轮编码器400可将鼠标滚轮滚动的角位移转换成电信号并发送至MCU100的第9电性接口与第10电性接口,从而控制电脑页面的滚动或其他操作;
当MCU100需要驱动key matrix600和RGB matrix500进行正常扫描时,MUC100可通过第20电性接口~第25电性接口和与其相对应电性连接的LEDCOM0控制接口~LEDCOM5控制接口来同时对key matrix600和RGB matrix500进行扫描,进而不需要另加IO来分开对key matrix600和RGB matrix500进行扫描,从而可实现key matrix600和RGB matrix500的IO复用,从而能够节省IO,且驱动RGB背光无需外部三极管,大大简化电路设计,降低成本。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能利用上述阐述的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加以修改或将其修改为等同的技术方案。因此,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进行的任何简单修改或等同置换,尽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LED和KEY复用IO的RGB鼠标电路,包括MCU(100),所述MCU(100)通过控制线电连接有USB Port(2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VDD(210)、光学传感器(300)、鼠标滚轮编码器(400)、key matrix(600)和RGB matrix(500),所述光学传感器(300)、鼠标滚轮编码器(400)、key matrix(600)和RGB matrix(500)均通过控制线与MCU(100)电连接,所述USBPort(200)通过控制线电连接有VDD(2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ED和KEY复用IO的RGB鼠标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USBPort(200)包括工作电压接口、USB-接口、USB+接口、公共电压接口和保护接口,所述工作电压接口电连接有C2电容、C3电容和5V直流电源,所述USB-接口电连接有R11电阻和C6电容,所述C6电容的容量为10pF,所述USB+接口电连接有R10电阻和C5电容,所述C5电容的容量为10pF。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LED和KEY复用IO的RGB鼠标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共电压接口通过输电线接地,所述保护接口电连接有R1电阻和C1电容,所述R1电阻与C1电容均与公共电压接口输出的输电线电连接,所述C1电容的电容量为10NF。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ED和KEY复用IO的RGB鼠标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MCU(100)共设有28和电性接口,所述MCU(100)第5电性接口电连接有C9电容后并接地,所述C9电容的电容量为1uF,所述MCU(100)第(6)电性接口电连接有5V直流电源,所述MCU(100)第6电性接口还电连接有C7电容并接地,所述C7电容的电容量为0.1uF。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LED和KEY复用IO的RGB鼠标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MCU(100)第8电性接口电连接有2V直流电源,所述MCU(100)第8电性接口还电连接有C16电容并接地,所述C16电容的电容量为2.2uF,所述MCU(100)的第15电性接口电连接有5V直流电源,所述MCU(100)第15电性接口还电连接有C8电容,所述C8电容的电容量为0.1uF。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ED和KEY复用IO的RGB鼠标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鼠标滚轮编码器(400)共设有3个电性接口,所述鼠标滚轮编码器(400)第1电性接口接地,所述鼠标滚轮编码器(400)第2电性接口电连接有R2电阻,所述鼠标滚轮编码器(400)第3电性接口电连接有R3电阻,所述R2电阻与R3电阻阻值相同,所述鼠标滚轮编码器(400)第2电性接口与MCU(100)第9电性接口电连接,所述鼠标滚轮编码器(400)第3电性接口与MCU(100)第10电性接口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ED和KEY复用IO的RGB鼠标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传感器(300)共设置有8个电性接口,所述光学传感器(300)第1电性接口电连接有LED1二极管和R5电阻,所述R5电阻的输出端电连接有2V直流电源,所述光学传感器(300)第2电性接口电连接有C3电容和C4电容,所述C3电容和C4电容的输出端均接地,所述C3电容的电容量为0.1uF,所述C4电容的电容量为4.7uF,所述光学传感器(300)第3电性接口电连接有C14电容和C10电容,所述C14电容和C10电容的输出端均接地,所述C14电容的电容量为0.1uF,所述C10电容的电容量为4.7uF,所述光学传感器(300)第3电性接口还电连接有2V直流电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LED和KEY复用IO的RGB鼠标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传感器(300)第4电性接口与MCU(100)第28电性接口电连接,所述光学传感器(300)第6接口公共接地。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ED和KEY复用IO的RGB鼠标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keymatrix(600)包括六组RLED灯珠和六组LLED灯珠,每组所述RLED灯珠和LLED灯珠均由红色灯珠、绿色灯珠和蓝色灯珠组成,每组所述RLED灯珠中的红色灯珠的输出端均通过输电线电连接有LEDCOM0控制接口,所述LEDCOM0控制接口均通过电线与MCU(100)的第20电性接口电连接,每组所述RLED灯珠中的绿色灯珠的输出端均通过输电线电连接有LEDCOM1控制接口,所述LEDCOM1控制接口均通过电线与MCU(100)的第21电性接口电连接,每组所述RLED灯珠中的蓝色灯珠的输出端均通过输电线电连接有LEDCOM2控制接口,所述LEDCOM2控制接口均通过电线与MCU(100)的第22电性接口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LED和KEY复用IO的RGB鼠标电路,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LLED灯珠中的红色灯珠的输出端均通过输电线电连接有LEDCOM3控制接口,所述LEDCOM0控制接口均通过电线与MCU(100)的第23电性接口电连接,每组所述LLED灯珠中的绿色灯珠的输出端均通过输电线电连接有LEDCOM4控制接口,所述LEDCOM1控制接口均通过电线与MCU(100)的第24电性接口电连接,每组所述LLED灯珠中的蓝色灯珠的输出端均通过输电线电连接有LEDCOM2控制接口,所述LEDCOM5控制接口均通过电线与MCU(100)的第25电性接口电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563879.7U CN218068818U (zh) | 2022-06-21 | 2022-06-21 | 一种led和key复用io的rgb鼠标电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563879.7U CN218068818U (zh) | 2022-06-21 | 2022-06-21 | 一种led和key复用io的rgb鼠标电路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068818U true CN218068818U (zh) | 2022-12-16 |
Family
ID=844330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563879.7U Active CN218068818U (zh) | 2022-06-21 | 2022-06-21 | 一种led和key复用io的rgb鼠标电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068818U (zh) |
-
2022
- 2022-06-21 CN CN202221563879.7U patent/CN21806881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749620U (zh) | 一种用于usb数据线/电源线上的显示装置 | |
CN201886419U (zh) | 一种基于osd芯片的kvm装置 | |
CN206711574U (zh) | 显示屏控制器和显示屏控制系统 | |
CN204348298U (zh) | 一种将lvds视频信号转换为edp视频信号的装置 | |
CN218068818U (zh) | 一种led和key复用io的rgb鼠标电路 | |
CN217113079U (zh) | 一种基于单片机的oled电源管理显控装置 | |
CN105321463A (zh) | 一种显示屏控制系统 | |
CN207938293U (zh) | 一种基于fpga的全彩led阵列驱动装置 | |
CN201402395Y (zh) | 电厂实时监控多屏显示系统 | |
CN208689914U (zh) | 一种用于驱动mipi,lvds,rgb功能显示一体测试板 | |
CN208126847U (zh) | 多功能单色图形oled显示装置 | |
CN215416773U (zh) | 一种采用hdmi接口显示屏的智能门锁 | |
CN203351177U (zh) | 基于模块化的oled面板电性能检测设备 | |
CN201718003U (zh) | 演示电视机色域范围的装置 | |
CN210515231U (zh) | 一种二合一转换器 | |
CN209707977U (zh) | 基于视频信号和usb通讯传输的示教器 | |
CN203775321U (zh) | 硅基液晶显示屏驱动装置 | |
CN210026340U (zh) | 一种高度集成化的lcd光固化3d打印机脱机控制系统 | |
CN208225472U (zh) | 基于stm32的电子墨水屏显示系统 | |
CN208834721U (zh) | 一种利用光感传感器控制led当做显示屏的结构 | |
CN201935891U (zh) | 开放式可扩展多通道在线pH计 | |
CN206805994U (zh) | 具有背光驱动保护的无纸记录仪 | |
CN222071356U (zh) | 一种led屏显示控制系统 | |
CN203311820U (zh) | 一种使用spi通信的彩屏模块 | |
CN220858449U (zh) | 一种幻彩灯数据线控制电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