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39934U - 一种可拆式屏蔽连接器及数据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拆式屏蔽连接器及数据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039934U CN218039934U CN202222305689.1U CN202222305689U CN218039934U CN 218039934 U CN218039934 U CN 218039934U CN 202222305689 U CN202222305689 U CN 202222305689U CN 218039934 U CN218039934 U CN 21803993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nector
- shell
- shielding shell
- shielded connector
- detachab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10000002808 connective tissue Anatomy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304 jo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可拆式屏蔽连接器及数据线,所述可拆式屏蔽连接器包括:塑胶外模,所述塑胶外模包括第一半壳和第二半壳;所述第一半壳和第二半壳包围形成容置腔和连通所述容置腔至所述塑胶外模的外部空间的过件窗口;屏蔽壳,所述屏蔽壳位于所述容置腔内;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固定于所述屏蔽壳内并与所述屏蔽壳接地连接;延伸端子,所述延伸端子的一端与所述屏蔽壳电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过件窗口伸出至所述塑胶外模的外部,以便与外置的插片电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拆式屏蔽连接器及数据线,能有效解决现有外延式连接器的塑胶外膜制造难度较大导致良率较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拆式屏蔽连接器及数据线。
背景技术
现有连接器一般设有屏蔽壳、包覆于屏蔽壳外侧的塑胶外模以及固定于屏蔽壳内的电路板。通常情况下,所述屏蔽壳的外侧被所述塑胶外模包覆,以免屏蔽壳与外界异物发生连接。为了实现屏蔽作用,屏蔽壳的内侧则与电路板上的接地点电连接。
基于市场需求,现需要使电路板上的接地点在必要时能与一个外置的插片进行电连接,为满足该需求,参见图1,已经研制出一种外延式连接器,包括屏蔽壳、包覆于屏蔽壳外侧的塑胶外模1、固定于屏蔽壳内的电路板以及延伸端子4,所述延伸端子4的一端与所述屏蔽壳电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塑胶外模1延伸至所述塑胶外模1的外部,以便与外置的插片电连接。
当需要使插片接地时,只需要将插片与延伸端子4的外端电连接即可,插片会依次通过延伸端子4和屏蔽壳连接至电路板的接地点;当无需使插片接地时,只需要将插片取走,使插片与延伸端子4的外端分离即可。
现有外延式连接器的生产过程如下:
①将延伸端子4的下部焊接固定在屏蔽壳上;
②将延伸端子4、屏蔽壳和电路板作为一个整体,放进塑胶外模1的模腔中,通过模内注塑工艺制成塑胶外模1。
模内注塑制成塑胶外模的方式存在以下问题:在屏蔽壳上增设延伸端子后,整体尺寸较大,模内注塑成型的难度增大,良率下降。
因此,需要对现有外延式连接器进行改进,以解决其塑胶外膜制造难度较大导致良率较低的问题。
本背景部分中公开的以上信息仅被包括用于增强本公开内容的背景的理解,且因此可包含不形成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当前已经知晓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拆式屏蔽连接器及数据线,能有效解决现有外延式连接器的塑胶外膜制造难度较大导致良率较低的问题。
为达以上目的,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拆式屏蔽连接器,包括:
塑胶外模,所述塑胶外模包括第一半壳和第二半壳;所述第一半壳和第二半壳包围形成容置腔和连通所述容置腔至所述塑胶外模的外部空间的过件窗口;
屏蔽壳,所述屏蔽壳位于所述容置腔内;
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固定于所述屏蔽壳内并与所述屏蔽壳接地连接;
延伸端子,所述延伸端子的一端与所述屏蔽壳电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过件窗口伸出至所述塑胶外模的外部,以便与外置的插片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延伸端子包括:
两间隔设置的金属弹片,所述金属弹片的下部与所述屏蔽壳电连接;
绝缘胶块,两所述金属弹片的中部通过所述绝缘胶块相对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金属弹片的下部包括呈L型结构排布的水平固定部和竖直固定部;
所述水平固定部焊接连接于所述屏蔽壳的顶面,所述竖直固定部焊接连接于所述屏蔽壳的侧面。
可选的,所述第一半壳和第二半壳卡扣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半壳和第二半壳超声波熔接连接。
可选的,还包括供外置公插头插入的母接头;
所述母接头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可选的,还包括用于插入外置母插头的公接头;
所述公接头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母接头和所述公接头呈相互垂直的状态排布。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数据线,包括线缆主体和至少一个所述的可拆式屏蔽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可拆式屏蔽连接器及数据线,塑胶外模由第一半壳和第二半壳两个部分组成,在进行生产时,第一半壳和第二半壳可以单独通过注塑工艺制成,然后后期通过组装工艺完成第一半壳和第二半壳的相对组装定位,无需使用将延伸端子、屏蔽壳和电路板作为一个整体放进模腔中的模内注塑工艺,进而降低塑胶外模的制造难度,提高良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背景技术提供的现有外延式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提供的数据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提供的可拆式屏蔽连接器的爆炸示意图。
图中:
1、塑胶外模;1a、第一半壳;1b、第二半壳;101、容置腔;102、过件窗口;
2、屏蔽壳;
3、线缆主体;
4、延伸端子;401、金属弹片;4011、水平固定部;4012、竖直固定部;402、绝缘胶块;
5、母接头;
6、公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在”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组件。
此外,术语“长”“短”“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展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原件必须具有此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进行操作,以此不能理解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拆式屏蔽连接器及数据线,适用于使外置的插片可以与可拆式屏蔽连接器内的电路板接地点电连接的应用场景,其能有效解决现有外延式连接器的塑胶外膜制造难度较大导致良率较低的问题。
参见图2,本实施例中,所述数据线包括线缆主体3,所述线缆主体3的至少一端连接有可拆式屏蔽连接器。例如,线缆主体3的一端连接现有连接器,另一端连接可拆式屏蔽连接器;或者,线缆主体3的两端均连接可拆式屏蔽连接器。
参见图3,所述可拆式屏蔽连接器包括塑胶外模1、屏蔽壳2、电路板以及延伸端子4。所述塑胶外模1包括第一半壳1a和第二半壳1b;所述第一半壳1a和第二半壳1b包围形成容置腔101和连通所述容置腔101至所述塑胶外模1的外部空间的过件窗口102。所述屏蔽壳2位于所述容置腔101内;所述电路板固定于所述屏蔽壳2内并与所述屏蔽壳2接地连接(即,屏蔽壳2连接于电路板的接地焊盘);所述延伸端子4的一端与所述屏蔽壳2电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过件窗口102伸出至所述塑胶外模1的外部,以便与外置的插片电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塑胶外模1由第一半壳1a和第二半壳1b两个部分组成,在进行生产时,第一半壳1a和第二半壳1b可以单独通过注塑工艺制成,然后后期通过组装工艺完成第一半壳1a和第二半壳1b的相对组装定位,无需使用将延伸端子4、屏蔽壳2和电路板整体放进模腔中的模内注塑工艺,进而降低塑胶外模1的制造难度,提高良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延伸端子4包括两个金属弹片401和一个绝缘胶块402。两个金属弹片401之间设有供插片插入的间隔空间。所述金属弹片401的下部与所述屏蔽壳2电连接;两所述金属弹片401的中部通过所述绝缘胶块402相对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弹片401的下部包括呈L型结构排布的水平固定部4011和竖直固定部4012;所述水平固定部4011焊接连接于所述屏蔽壳2的顶面,所述竖直固定部4012焊接连接于所述屏蔽壳2的侧面,可以纵纵向和横向两个方向进行延伸端子4和屏蔽壳2的相对固定,提高延伸端子4和屏蔽壳2的连接可靠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半壳1a和第二半壳1b卡扣连接,以便对拆卸塑胶外模1对内部器件进行检修;或者,所述第一半壳1a和第二半壳1b超声波熔接连接,以便提高第一半壳1a和第二半壳1b的连接可靠性。
可选的,可拆式屏蔽连接器还包括供外置公插头插入的母接头5和用于插入外置母插头的公接头6。所述母接头5和公接头6分别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且所述母接头5和所述公接头6呈相互垂直的状态排布,以免外置公插头和外置母插头同时插入时产生干涉。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可拆式屏蔽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塑胶外模,所述塑胶外模包括第一半壳和第二半壳;所述第一半壳和第二半壳包围形成容置腔和连通所述容置腔至所述塑胶外模的外部空间的过件窗口;
屏蔽壳,所述屏蔽壳位于所述容置腔内;
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固定于所述屏蔽壳内并与所述屏蔽壳接地连接;
延伸端子,所述延伸端子的一端与所述屏蔽壳电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过件窗口伸出至所述塑胶外模的外部,以便与外置的插片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式屏蔽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端子包括:
两间隔设置的金属弹片,所述金属弹片的下部与所述屏蔽壳电连接;
绝缘胶块,两所述金属弹片的中部通过所述绝缘胶块相对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拆式屏蔽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弹片的下部包括呈L型结构排布的水平固定部和竖直固定部;
所述水平固定部焊接连接于所述屏蔽壳的顶面,所述竖直固定部焊接连接于所述屏蔽壳的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式屏蔽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壳和第二半壳卡扣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式屏蔽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壳和第二半壳超声波熔接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式屏蔽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供外置公插头插入的母接头;
所述母接头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拆式屏蔽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插入外置母插头的公接头;
所述公接头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拆式屏蔽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接头和所述公接头呈相互垂直的状态排布。
9.一种数据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线缆主体和至少一个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可拆式屏蔽连接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305689.1U CN218039934U (zh) | 2022-08-31 | 2022-08-31 | 一种可拆式屏蔽连接器及数据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305689.1U CN218039934U (zh) | 2022-08-31 | 2022-08-31 | 一种可拆式屏蔽连接器及数据线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039934U true CN218039934U (zh) | 2022-12-13 |
Family
ID=843509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305689.1U Active CN218039934U (zh) | 2022-08-31 | 2022-08-31 | 一种可拆式屏蔽连接器及数据线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039934U (zh) |
-
2022
- 2022-08-31 CN CN202222305689.1U patent/CN21803993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2659717U (zh) | 插头电连接器 | |
CN108206360B (zh) | 电连接器 | |
CN203674484U (zh) | 电连接器 | |
CN111162399A (zh) | 板对板插头 | |
CN218039934U (zh) | 一种可拆式屏蔽连接器及数据线 | |
CN105281148A (zh) | 插座连接器 | |
CN220341617U (zh) | 一种插座电连接器 | |
CN116895981A (zh) | 一种插座电连接器 | |
CN207009829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9880942U (zh) | 防水连接器 | |
CN113871930A (zh) | Type c连接器及其制作方法 | |
JP2001126818A (ja) |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 |
CN220797171U (zh) | 一种侧插式连接器 | |
CN216312146U (zh) | 防水型Type-C连接器 | |
CN207588109U (zh) | 一种usb母端连接器 | |
CN222355625U (zh) | 一种连接器及移动设备 | |
CN207572625U (zh) | 插头连接器 | |
CN221574304U (zh) | 屏蔽壳及公座 | |
CN108281842B (zh) | 接口和移动终端 | |
CN220439980U (zh) | 防水型Type-C连接器 | |
CN205488888U (zh) | 电连接器 | |
CN218039958U (zh) | 插座电连接器 | |
CN222261609U (zh) | 一种抗电磁干扰的防水型usb type c连接器 | |
CN216161988U (zh) | Type c连接器 | |
CN216850406U (zh) | 电连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2 |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No. 16, Laiwu Industrial Road, Wanjiang Street,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3000 Patentee after: LIANGANG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112, BAXIN Road, Wanjiang street,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3000 Patentee before: LIANGANG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
|
CP02 |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