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94095U - 全地形车 - Google Patents
全地形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994095U CN217994095U CN202222583750.9U CN202222583750U CN217994095U CN 217994095 U CN217994095 U CN 217994095U CN 202222583750 U CN202222583750 U CN 202222583750U CN 217994095 U CN217994095 U CN 21799409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unting hole
- guide rail
- skeleton
- door
- mo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219122 Cucurbi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9852 Cucurbita pepo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99 abra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6 cas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284 exci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Window Of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全地形车,包括:车架组件;车身覆盖件,车身覆盖件至少部分设置在车架组件上;车门组件,车门组件包括升降器和车门骨架;动力组件,动力组件至少部分设置在车架组件上;行走组件,行走组件至少部分与车架组件连接;升降器包括导轨、导轨支架、电机和电机支架;电机支架与导轨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电机通过电机支架连接至导轨,并与导轨构成一体件。通过上述设置,能够提升电机支架的固有频率,避免与整车产生共振,同时提高升降器导轨的安装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地形车。
背景技术
全地形车能够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行驶,包括但不限于沙滩、山地、森林、沼泽等地形,广泛应用在农业、森林作业、娱乐等方面。全地形车的驾驶室两侧车门使用玻璃升降器的结构,其中,控制车门玻璃升降的电机一般为独立安装,独立于两根升降器导轨,这种安装方式会使电机安装孔刚度比较弱,在开车过程中容易和整车产生共振,导致异响。
为了提升电机安装支架的固有频率,避免与整车产生共振,会把电机支架机构加大加强,导致车门成本和重量上升。在现有技术中,升降器电机为独立于两根升降器导轨单独安装于车门支架,在整车行驶过程中,容易与整车产生模态上的激励共振。升降器导轨上安装孔常规安装方式为螺母焊接于升降器导轨支架上,从车内打螺钉紧固,总装操作人员一只手举着很重的升降器导轨,另一只手拿着扭矩枪打螺钉,操作不便,会严重影响总装装配速度,影响安装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门组件的玻璃升降器装置方便拆装且能够减少共振的全地形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全地形车,包括:车架组件;车身覆盖件,车身覆盖件至少部分设置在车架组件上;车门组件,述车门组件包括升降器;动力组件,动力组件至少部分设置在车架组件上;行走组件,行走组件至少部分与车架组件连接;其中,升降器包括导轨、导轨支架、电机和电机支架;电机支架与导轨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电机通过电机支架连接至导轨。
进一步地,车门组件还包括车门骨架,车门骨架设置有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和第三安装孔,导轨、电机支架与电机构成的一体件通过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和第三安装孔连接至车门骨架,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和第三安装孔围绕形成三角形结构。
进一步地,车门骨架包括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第一骨架、第二骨架、连接支架,其中,第一横梁设置在第二横梁上方,第一骨架设置在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之间,第二骨架设置在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之间,其中,第一骨架设置在第二骨架的上侧,连接支架设置在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之间,并在上下方向上连接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
进一步地,第一横梁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第二横梁设置有第二安装孔,连接支架上设置有第三安装孔。
进一步地,第一横梁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第二横梁设置有第二安装孔,第三安装孔设置在第一骨架或第二骨架上。
进一步地,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和第三安装孔围绕形成三角形结构中,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中心连线所形成的夹角大于10°且小于130°。
进一步地,导轨支架上设置有固定连接的第一凸部,第一安装孔包括能与第一凸部配合以定位导轨支架的支撑部,第一安装孔还包括用于将导轨支架连接至车门骨架的连接部;导轨支架还包括能与第二安装孔配合以将导轨支架连接至车门骨架的第二凸部。
进一步地,导轨支架设置在导轨两端,第一凸部的中心点与第二凸部的中心点连线的长度与车门骨架上的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连线长度基本一致。
进一步地,第一凸部与第二凸部分别设置于导轨两端的导轨支架上。
进一步地,第一安装孔可以是葫芦孔,第二安装孔可以是圆孔。
本申请提供的全地形车通过设置车门上的升降器的拆装结构,电机与导轨集成一体,共同安装于车门骨架,导轨与车门骨架有两个连接点,电机支架与车门骨架有一个连接点,且三个连接点不在同一直线上,电机支架与导轨的一体件与车门骨架之间的三个连接点连线构成一种稳定的三角结构,能够提升电机支架的固有频率,避免与整车产生共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的全地形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的车门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的升降器、导轨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的电机与导轨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的图3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的图5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应当理解的是,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图1示出了一种全地形车100,其包括车架组件11、车身覆盖件12车门组件13、行走组件14和动力组件15(图未示)。其中,车门组件13至少部分设置在车身覆盖件12和/或车架组件11上,并能围绕转轴转动。车架组件11用于支撑车身覆盖件12、行走组件14和动力组件15。动力组件15至少部分设置在车架组件11上,用于将发动机输出的动力传递至行走组件14。行走组件14至少部分和车架组件11连接,从而驱动全地形车100行驶。车门组件13与车架11和/或车身覆盖件12围绕形成驾驶室,提高了驾驶室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能够满足全地形车的不同场景的使用需求。为了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还定义了如图1所示的前、后、左、右、上、下。
如图2所示,车门组件13包括车门玻璃131、升降器132、车门骨架133和车门覆盖件134。其中,车门骨架133用于支撑车门覆盖件134并围绕形成一个容纳空间。升降器132至少部分设置在该容纳空间内并至少部分连接至车门骨架133上,车门玻璃131设置在升降器132上方,升降器132用于驱动车门玻璃131在上述容纳空间内上升或下降。
如图3所示,升降器132包括导轨1321、导轨支架1322、电机1323、电机支架1324和玻璃限位件1325。其中,导轨支架1322至少部分设置在导轨1321上,并可供导轨1321连接至车门骨架133上。电机1323设置于电机支架1324上,并通过电机支架1324连接至导轨1321上。玻璃限位件1325至少部分设置在车门骨架133上,并与车门玻璃131抵接,以将车门玻璃131限制在玻璃限位件1325内。具体地,玻璃限位件1325可以限制车门玻璃131在左右方向和/或前后方向上的运动,避免车门玻璃131在全地形车100运行时震动。
如图4所示,作为一种实现方式,电机支架1324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1324a,导轨1321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1321a,第一安装孔1324a和第二安装孔1321a在垂直于导轨安装面的方向基本重合,电机支架1324与导轨1321之间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第一安装孔1324a与第二安装孔1321a以实现连接,从而将电机1323与导轨1321集成在一起。可以理解的是,电机支架1324与导轨1321还可以设置为一体件,并可通过铸造、焊接等、铆接等方式设置为一体件。
如图3、图4所示,车门骨架133包括第一横梁1331、第二横梁1332、第一骨架1333、第二骨架1334、连接支架1335。其中,第一横梁1331设置在第二横梁1332上方,第一骨架1333设置在第一横梁1331和第二横梁1332之间,第二骨架1334设置在第一横梁1331和第二横梁1332之间,其中,第一骨架1333设置在第二骨架1334的上侧,连接支架1335设置在第一骨架1333和第二骨架1334之间,并在上下方向上连接第一骨架1333和第二骨架1334。通过上述设置,可以减少车门骨架133的振动,提高车门骨架133的刚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机1323与导轨1321设置为一体件,故仅需要设置三个安装孔即能实现上述一体件的固定连接。具体的,车门骨架133包括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和第三安装孔。其中,第一安装孔1331a可以设置在第一横梁1331上,第二安装孔1332a可以设置在第二横梁1332上,第三安装孔1335a可以设置在连接支架1335上。第一安装孔1331a、第二安装孔1332a和第三安装孔1335a的连线构成了一个三角形结构,通过三个安装孔将电机1323与导轨1321的一体件与固定于车门骨架133,形成一种三角稳定结构,可以减少电机支架1324晃动,减少整车共振,同时减少电机1323磨损。且通过上述连接方式,可以减少车门骨架133上连接点的设置,同时还减少了电机1323与导轨1321构成的一体件上的连接点的设置,使得电机1323与导轨1321构成的一体件与车门骨架133之间的连接更加简单,且由于安装孔的减少,避免了车门骨架133、电机1323与导轨1321构成的一体件上由于受力导致的局部应力集中导致的应变,增加了车门骨架133、电机1323与导轨1321构成的一体件的结构安全性,进而提高了车门的结构强度和使用寿命。可以理解的是,第三安装孔1335a还可以设置在第一骨架1333或第二骨架1334上,设置在第一骨架1333或第二骨架1334上的第三安装孔与设置在电机支架1324上第一安装孔1324a、设置在导轨1321上第二安装孔1321a连线也可以构成一个三角形的稳定结构,达到上述效果。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和第三安装孔围绕形成三角形结构中,第一安装孔1331a、第二安装孔1332a的中心连线所对应的角α大于10°且小于130°。
如图3至图6所示,导轨支架1322上设置有固定连接的第一凸部1322a、第二凸部1322b,第一凸部1322a与第二凸部1322b分别设置于导轨1321两端的导轨支架1322上,第一凸部1322a与第二凸部1322b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与第一安装孔1331a和第二安装孔1332a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对应一致。第一安装孔1331a还包括能与所述第一凸部1322a配合以定位所述导轨支架1322的支撑部1331b,第一安装孔1331a还包括用于将导轨支架1322连接至车门骨架133的连接部1331c。第一凸部1322a依次先穿过第一安装孔1331a的支撑部1331、第一安装孔1331a的连接部1331c,第二凸部1322b穿过第二安装孔1332a,配合固定件用于将电机1323与导轨1321构成的一体件和车门骨架133连接。第一凸部1322a穿过第一安装孔1331a的支撑部1331再穿过第一安装孔1331a的连接部1331c可以用来定位和挂接,不需要安装员手持导轨1321来确定安装位置。具体地,安装升降器132时,导轨支架1322上的第一凸部1322a先穿过第一安装孔1331a的支撑部1331再穿过第一安装孔1331a的连接部1331c进行预挂接,导轨支架1322上的第二凸部1322b穿过第二安装孔1332a进行限位与连接,第一凸部1322a第一安装孔1331a且第二凸部1322b穿过第二安装孔1332a,使用螺母分别将第一凸部1322a与第二凸部1322b穿出孔的部分拧紧。可以理解的,此处螺柱与螺母也可以是其他组合固定件,如铆接、插接、中心连接等。
如图3至图6所示,电机支架1324上还设置有第三安装孔1324b,用于连接电机支架1324和连接支架1335。具体地,在导轨1321两端导轨支架1322和车门骨架133连接之后,设置于连接支架1335上的第三安装孔1335a和设置于电机支架1324上的第三安装孔1324b在垂直于导轨安装面的方向看基本重合,进一步的,使用固定件将设置于连接支架1335上的第三安装孔1335a和设置于电机支架1324的第三安装孔1324b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固定件可以是螺栓螺母,也可以是其他组合固定件,如铆接、插接、中心连接等。设置在连接支架1335上的第三安装孔1335a与设置在电机支架1324上第一安装孔1324a、设置在导轨1321上第二安装孔1321a连线可以构成一个三角形的稳定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全地形车100先将电机1323与导轨1321集成一体,通过设置定位结构将电机1323与导轨1321的一体件共同安装于车门骨架133上,其中导轨支架1322与车门骨架133有两个连接点,电机支架1324与车门骨架133有一个连接点,电机1323与导轨1321的一体件与车门骨架133之间的三个安装点连线构成一种稳定的三角结构,可以帮助电机1323与导轨1321一体件安装,提升电机支架1324的固有频率,避免与整车产生共振。
以上对本申请提供全地形车及其玻璃升降器拆装结构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申请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但本申请的技术特征并不限于此。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全地形车,包括:
车架组件;
车身覆盖件,所述车身覆盖件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车架组件上;
车门组件,所述车门组件包括升降器;
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车架组件上;
行走组件,所述行走组件至少部分与所述车架组件连接;
其特征在于,
所述升降器包括导轨、导轨支架、电机和电机支架;所述电机支架与所述导轨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所述电机通过所述电机支架连接至所述导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门组件还包括车门骨架,所述车门骨架设置有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和第三安装孔,所述导轨、所述电机支架与所述电机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和所述第三安装孔与固定件连接至所述车门骨架,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和所述第三安装孔围绕形成三角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门骨架包括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第一骨架、第二骨架、连接支架,其中,所述第一横梁设置在所述第二横梁上方,所述第一骨架设置在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之间,所述第二骨架设置在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之间,其中,所述第一骨架设置在所述第二骨架的上侧,所述连接支架设置在所述第一骨架和所述第二骨架之间,并在上下方向上连接所述第一骨架和所述第二骨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安装孔设置在所述第一横梁上,所述第二安装孔设置在所述第二横梁,所述第三安装孔设置在所述连接支架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横梁上设置有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横梁设置有所述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三安装孔设置在所述第一骨架或所述第二骨架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和所述第三安装孔围绕形成三角形结构中,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中心连线所形成的夹角大于10°且小于130°。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轨支架上设置有固定连接的第一凸部,所述第一安装孔包括能与所述第一凸部配合以定位所述导轨支架的支撑部,所述第一安装孔还包括用于将所述导轨支架连接至所述车门骨架的连接部;所述导轨支架还包括能与所述第二安装孔配合以将所述导轨支架连接至所述车门骨架的第二凸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轨支架设置在所述导轨两端,所述第一凸部的中心点与所述第二凸部的中心点连线的长度与车门骨架上的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连线长度基本一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凸部与所述第二凸部分别设置于导轨两端的导轨支架上。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安装孔为葫芦形孔,所述第二安装孔为圆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583750.9U CN217994095U (zh) | 2022-09-28 | 2022-09-28 | 全地形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583750.9U CN217994095U (zh) | 2022-09-28 | 2022-09-28 | 全地形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994095U true CN217994095U (zh) | 2022-12-09 |
Family
ID=842912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583750.9U Active CN217994095U (zh) | 2022-09-28 | 2022-09-28 | 全地形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994095U (zh) |
-
2022
- 2022-09-28 CN CN202222583750.9U patent/CN21799409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3533979B2 (ja) | 電気自動車のパワーヘッド取付構造 | |
WO2011119764A1 (en) | Modular vehicle suspension and front subframe assembly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same | |
EP1216858A2 (en) | Motor vehicle suspension system | |
JPH1053028A (ja) | 電気自動車のモータルーム内部品搭載構造 | |
CN217994095U (zh) | 全地形车 | |
JP3137343B2 (ja) | 自動車の燃料タンクの支持構造および組付方法 | |
JP2003002240A (ja) | パワーユニットの支持ブラケット | |
CN100453379C (zh) | 车架梁扭矩衰减器 | |
JPH07277005A (ja) | 電気自動車の駆動モータ取付構造 | |
JP3224222B2 (ja) | 自動車の燃料タンク支持構造 | |
JP2758628B2 (ja) | ミッドシップ車両 | |
CN217515298U (zh) | 全地形车 | |
CN217435920U (zh) | 全地形车 | |
JP2000255448A (ja) | 車両のリアサブフレーム構造 | |
CN220721191U (zh) | 一种副车架加强结构、副车架及车辆 | |
CN212098405U (zh) | 一种重卡轻量化发动机悬置支架 | |
JPH10157467A (ja) | 電気自動車 | |
JPH04169326A (ja) | 農作業車 | |
CN221393692U (zh) | 一种副车架结构及车辆 | |
CN220785911U (zh) | 一种副车架总成及车辆 | |
CN222347144U (zh) | 后副车架和车辆 | |
CN222554724U (zh) | 一种发动机下横梁总成 | |
CN215751779U (zh) | 一种应用于汽车转向导向臂车架支架的加强结构 | |
KR20220085177A (ko) | 마운팅 체결 구조가 적용된 소형 전기 자동차의 차체 프레임 | |
CN220430284U (zh) | 副车架总成和车辆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