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74634U - 一种助冲进水阀以及进水和助冲一体式阀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助冲进水阀以及进水和助冲一体式阀体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974634U CN217974634U CN202221441088.7U CN202221441088U CN217974634U CN 217974634 U CN217974634 U CN 217974634U CN 202221441088 U CN202221441088 U CN 202221441088U CN 217974634 U CN217974634 U CN 21797463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 valve
- water inlet
- assisting
- flush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lf-Closing Valves And Venting Or Aerating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助冲进水阀和进水和助冲一体式阀体,助冲进水阀包括第一阀壳体、第一止水膜片和背压腔止水盖;所述第一止水膜片对应连通进水管道和助冲水通道的过水口,并与第一阀壳体围合形成第一背压腔,所述第一阀壳体上开设有连通第一背压腔的第一泄压孔,所述背压腔止水盖具有用于封堵第一泄压孔的封堵柱,所述第一阀壳体上还开设有对应背压腔止水盖的水泵来水通道,通过进入水泵来水通道的水流控制开启或关闭。助冲一体式阀体包括进水主体、水箱进水阀和助冲进水阀,助冲进水阀控制进水主体的助冲水通道的通/断,助冲水通道连接马桶的喷射管道,如此,能够有效加强座便器喷射口流出的水流冲力。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座便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助冲进水阀以及具有该助冲进水阀的进水和助冲一体式阀体。
背景技术
座便器,又叫马桶。马桶的发明被称为一项伟大的发明,它解决了人自身吃喝拉撒的进出问题。后来又逐渐演变为利用虹吸、螺旋虹吸,现在最新的喷射虹吸式和超旋虹吸式等原理的抽水马桶。
目前,控制马桶冲水的阀体一般包括手动阀和电动阀,手动阀需要设置在水箱表面以供使用者操作,而电动阀具有电路,因此,手动阀和电动阀均不宜放置在水箱内部。因此,需要开发一种适用于水箱内部的驱动阀。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助冲进水阀以及进水和助冲一体式阀体,该助冲进水阀采用水流驱动的方式进行控制,适用于水箱内部的布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助冲进水阀,包括第一阀壳体、第一止水膜片和背压腔止水盖;所述第一止水膜片对应连通进水管道和助冲水通道的过水口,并与第一阀壳体围合形成第一背压腔,所述第一阀壳体上开设有连通第一背压腔的第一泄压孔,所述背压腔止水盖具有用于封堵第一泄压孔的封堵柱,所述第一阀壳体上还开设有对应背压腔止水盖的水泵来水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阀壳体包括阀外壳和阀盖,所述阀外壳呈“H”形结构,具有相背设置的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第一止水膜片设置于阀外壳的第一腔的开口端,使得第一腔形成所述第一背压腔,所述第一泄压孔开设于隔离第一腔和第二腔的隔板上,所述背压腔止水盖装配于第二腔内,所述封堵柱经第二腔间隙插入所述第一泄压孔内,其末端设置有密封圈,所述隔板与背压腔止水盖之间设置有弹簧,背压腔止水盖在弹簧作用下向第二腔的开口端方向移动而使封堵柱末端的密封圈密封封堵所述第一泄压孔,所述阀盖盖合于第二腔的开口端上,所述水泵来水通道开设于阀盖上。
进一步的,所述背压腔止水盖密封配合于阀外壳和阀盖之间,所述阀外壳上还开设有连通第二腔的泄水孔。
一种进水和助冲一体式阀体,包括进水主体、水箱进水阀和上述所述的助冲进水阀,所述进水主体上设有进水管道以及分别连通进水管道的水箱进水通道和助冲水通道,所述水箱进水阀设置在进水管道和水箱进水通道之间,所述助冲进水阀设置在进水管道和助冲水通道之间,所述助冲水通道作为助冲进水阀的输出端并连接马桶的喷射管道。
进一步的,所述水箱进水阀包括第二阀壳体和第二止水膜片,所述第二止水膜片对应连通进水管道和水箱进水通道的过水口,并与第二阀壳体围合形成第二背压腔,所述第二阀壳体上开设有连通第二背压腔的第二泄压孔;所述第二泄压孔通过浮桶组件控制其通/断。
进一步的,所述浮桶组件包括桶本体、进水浮桶、小浮桶和止水抬杠,所述桶本体固定于进水主体上,并设置有储水腔室和连通储水腔室的底部泄水孔,所述小浮桶设置于底部泄水孔的下方,所述进水浮桶设置于储水腔室内,所述止水抬杠的中部位置铰接于进水主体上,所述止水抬杠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进水浮桶,其第二端上设置有封堵块并对应所述第二泄压孔,所述进水浮桶的上升或下降活动能够驱动止水抬杠摆动,进而控制封堵块封堵或脱离所述第二泄压孔。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主体的顶部设置有二个补气孔,二个补气孔分别连通水箱进水通道和助冲水通道,水箱进水通道和助冲水通道均设置有对应补气孔的防虹吸盖。
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的助冲进水阀,通过进入水泵来水通道的水流来驱动其开启,适用于水箱内部的布局。
本申请提供的进水和助冲一体式阀体,具备水箱进水通道和助冲水通道,水箱进水阀用于控制水箱进水通道的流通以控制水箱进水,助冲进水阀控制助冲水通道的流通以控制进水管道内的水注入喷射管道内,从而与正常从水箱排入喷射管道内的水流进行汇流并一起喷出,有效增强座便器喷射口流出的水流冲力。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实施例中进水和助冲一体式阀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进水和助冲一体式阀体的剖视图一;
图3所示为图2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4所示为助冲进水阀在开启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5所示为图2中B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6所示为进水和助冲一体式阀体的剖视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图3、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助冲进水阀50,包括第一阀壳体51、第一止水膜片52和背压腔止水盖53;所述第一止水膜片52对应连通进水管道801和助冲水通道802的过水口,并与第一阀壳体51围合形成第一背压腔501,即进水管道801内的水流入第一背压腔501,推动第一止水膜片52封堵过水口,进水管道801和助冲水通道802不连通。
所述第一阀壳体51上开设有连通第一背压腔501的第一泄压孔(未标示出),所述背压腔止水盖53具有用于封堵第一泄压孔的封堵柱531,所述第一阀壳体51上还开设有对应背压腔止水盖53的水泵来水通道55。
本申请提供的助冲进水阀,通过进入水泵来水通道的水流来驱动其开启,适用于水箱内部的布局。
在具体运用中,水泵来水通道55可连接水泵等产生水压的设备,通过进入水泵来水通道55的水流来驱动其开启,即当水泵等驱动设备泵出的水流入所述水泵来水通道55时,水流会对背压腔止水盖53施加一个压力,使背压腔止水盖53移动,进而使封堵柱531解除对第一泄压孔的封堵,如此,第一背压腔501内的水经第一泄压孔排出而压力变小,进水管道801内的水能够冲开第一止水膜片52从而流入助冲水通道802,再由助冲水通道802流出,开启状态如图4所示。具体的,该助冲水通道802可连接马桶的喷射管道,由助冲水通道802流出注入喷射管道内,从而与正常从水箱排入喷射管道内的水流进行汇流并一起喷出,有效增强座便器喷射口流出的水流冲力。
继续参照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进水和助冲一体式阀体,包括进水主体80、水箱进水阀60和上述所述的助冲进水阀50,所述进水主体80上设有进水管道801以及分别连通进水管道801的水箱进水通道803和助冲水通道802,即水箱进水通道803和助冲水通道802是并联设置的。所述水箱进水阀60设置在进水管道801和水箱进水通道803之间,所述助冲进水阀50设置在进水管道801和助冲水通道802之间,所述助冲水通道802作为助冲进水阀50的输出端并连接马桶的喷射管道。
本申请提供的进水和助冲一体式阀体,具备水箱进水通道803和助冲水通道802,水箱进水阀60用于控制水箱进水通道803的流通以控制水箱进水,助冲进水阀50控制助冲水通道802的流通以控制进水管道801内的水注入喷射管道内,从而与正常从水箱排入喷射管道内的水流进行汇流并一起喷出,有效增强座便器喷射口流出的水流冲力。同时一体式阀体的设计,结构更为紧凑。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阀壳体51包括阀外壳511和阀盖512,所述阀外壳511呈“H”形结构,具有相背设置的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第一止水膜片52设置于阀外壳511的第一腔的开口端,使得第一腔形成所述第一背压腔501,所述第一泄压孔开设于隔离第一腔和第二腔的隔板上,所述背压腔止水盖53装配于第二腔内,所述封堵柱531经第二腔间隙插入所述第一泄压孔内,其末端设置有密封圈,所述隔板与背压腔止水盖53之间设置有弹簧54,背压腔止水盖53在弹簧54作用下向第二腔的开口端方向移动而使封堵柱531末端的密封圈密封封堵所述第一泄压孔,所述阀盖512盖合于第二腔的开口端上,所述水泵来水通道55开设于阀盖512上。当水泵等驱动设备泵出的水经水泵来水通道55流入时,水流冲击背压腔止水盖53,使背压腔止水盖53克服弹簧54的弹力朝第一腔方向移动,过程中,使封堵柱531末端的密封圈脱离第一泄压孔,从而开启第一泄压孔;当水泵停止供水时,背压腔止水盖53失去水流冲击力,并在弹簧54的作用下复位而重新封堵第一泄压孔,从而截止由进水管道801流入助冲水通道802的水流。
所述背压腔止水盖53密封配合于阀外壳511和阀盖512之间,如此设置,从水泵来水通道55流入的冲击水流会全部作用至背压腔止水盖53上,且流入后不会泄露,只要填充满内部空间即可,不需要持续注入冲击水流。所述阀外壳511上还开设有连通第二腔的泄水孔503,第一背压腔501内的水从第一泄压孔流入第二腔,再由泄水孔503流出。
助冲进水阀50采用上述结构,设计巧妙,容易控制。当然的,在其它实施例中,助冲进水阀50的结构不局限于此。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水箱进水阀60包括第二阀壳体61和第二止水膜片62,所述第二止水膜片62对应连通进水管道801和水箱进水通道803的过水口,并与第二阀壳体61围合形成第二背压腔601,所述第二阀壳体61上开设有连通第二背压腔601的第二泄压孔63。该水箱进水阀60与助冲进水阀50同样采用背压腔式的控制结构,容易控制且结构简单。
所述第二泄压孔63通过浮桶组件70控制其通/断,如此,可通过水位的变化自动控制水箱进水阀60,也起到一个延迟开启进水的模式。即当进行冲洗时,会先开启助冲进水阀50,使进水管道801内的水先从助冲水通道802流出进行喷射冲洗(此时水箱内的水也会通过液压排水阀的开启而实现正常排水),待水箱内的水位下降至一定高度时触发浮桶组件70动作,进而解除对第二泄压孔63的封堵,第二背压腔601内的水从第二泄压孔63排出,从而开启进水管道801与水箱进水通道803之间的过水口,进水管道801的水经水箱进水通道803流入水箱,从而实现补水。当水箱补充足够的水量后,水位上升,带动浮桶组件70动作,使浮桶组件70重新封堵第二泄压孔63,从而截止进入的水流。
再具体的,参照图5、图6所示,所述浮桶组件70包括桶本体71、进水浮桶72、小浮桶73和止水抬杠74,所述桶本体71固定于进水主体80上,并设置有储水腔室711和连通储水腔室711的底部泄水孔712,所述小浮桶73设置于底部泄水孔712的下方,当水位位于高液位时(如水箱充满水的状态),小浮桶73通过浮力始终封堵住底部泄水孔712,储水腔室711的水无法排出,当水位下降至无法为小浮桶73提供足够的浮力时,小浮桶73开启底部泄水孔712,储水腔室711内的水开始排放。
所述进水浮桶72设置于储水腔室711内,所述止水抬杠74的中部位置铰接于进水主体80上,所述止水抬杠74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进水浮桶72,其第二端上设置有封堵块75并对应所述第二泄压孔63,所述进水浮桶72的上升或下降活动能够驱动止水抬杠74摆动,进而控制封堵块75封堵或脱离所述第二泄压孔63。即进水浮桶72上升时,驱动止水抬杠74摆动,进而控制封堵块75封堵所述第二泄压孔63,当进水浮桶72下降时,驱动止水抬杠74摆动,进而控制封堵块75脱离所述第二泄压孔63。
如此设置,当水箱内的水开始排出时,开始阶段,即使水箱内的水位有下降,但只要能够给小浮桶73提供足够的浮力以封堵底部泄水孔712,储水腔室711内的水位就不会变化,进水浮桶72的位置也不会变化,也即第二泄压孔63始终保持被封堵的状态,如此,能够让进水管道801内的水从助冲水通道802排出,冲劲更大。当水位下降至无法为小浮桶73提供足够的浮力时,小浮桶73开启底部泄水孔712,储水腔室711内的水开始排放,水位变低,进水浮桶72的位置也开始下降,从而带动止水抬杠74摆动,进而控制封堵块75脱离所述第二泄压孔63,最终开启液压排水阀60实现补水。
具体的,桶本体71可以设置渗透孔,渗透孔的孔径小于底部泄水孔712,当水位下降(短时间快速下降)时,储水腔室711的水从渗透孔渗出的水量少,可以忽略不计;当蓄水时,可以通过渗透孔进入储水腔室711内,以解决水位上升时底部泄水孔712被小浮桶73封堵而无法进入储水腔室711的问题。当然的,在其它实施例中不局限于此。
当然的,在其它实施例中,水箱进水阀60的结构不局限于此,且实现水箱进水阀60延迟开启的结构也不局限于上述浮桶组件70的结构,只要能够实现让水箱进水阀60延迟开启的延迟组件均可。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水主体80的顶部设置有二个补气孔81,二个补气孔81分别连通水箱进水通道803和助冲水通道802,水箱进水通道803和助冲水通道802均设置有对应补气孔81的防虹吸盖82,当水箱进水通道803或助冲水通道802通水时,水流向上冲击相对应的防虹吸盖82,使防虹吸盖82封堵住补气孔81,实现流通;当水箱进水通道803或助冲水通道802断水时,防虹吸盖82下落而开启补气孔81,起到很好的防虹吸作用。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助冲进水阀,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阀壳体、第一止水膜片和背压腔止水盖;所述第一止水膜片对应连通进水管道和助冲水通道的过水口,并与第一阀壳体围合形成第一背压腔,所述第一阀壳体上开设有连通第一背压腔的第一泄压孔,所述背压腔止水盖具有用于封堵第一泄压孔的封堵柱,所述第一阀壳体上还开设有对应背压腔止水盖的水泵来水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冲进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壳体包括阀外壳和阀盖,所述阀外壳呈“H”形结构,具有相背设置的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第一止水膜片设置于阀外壳的第一腔的开口端,使得第一腔形成所述第一背压腔,所述第一泄压孔开设于隔离第一腔和第二腔的隔板上,所述背压腔止水盖装配于第二腔内,所述封堵柱经第二腔间隙插入所述第一泄压孔内,其末端设置有密封圈,所述隔板与背压腔止水盖之间设置有弹簧,背压腔止水盖在弹簧作用下向第二腔的开口端方向移动而使封堵柱末端的密封圈密封封堵所述第一泄压孔,所述阀盖盖合于第二腔的开口端上,所述水泵来水通道开设于阀盖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助冲进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压腔止水盖密封配合于阀外壳和阀盖之间,所述阀外壳上还开设有连通第二腔的泄水孔。
4.一种进水和助冲一体式阀体,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主体、水箱进水阀和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助冲进水阀,所述进水主体上设有进水管道以及分别连通进水管道的水箱进水通道和助冲水通道,所述水箱进水阀设置在进水管道和水箱进水通道之间,所述助冲进水阀设置在进水管道和助冲水通道之间,所述助冲水通道作为助冲进水阀的输出端并连接马桶的喷射管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进水和助冲一体式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进水阀包括第二阀壳体和第二止水膜片,所述第二止水膜片对应连通进水管道和水箱进水通道的过水口,并与第二阀壳体围合形成第二背压腔,所述第二阀壳体上开设有连通第二背压腔的第二泄压孔;所述第二泄压孔通过浮桶组件控制其通/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进水和助冲一体式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桶组件包括桶本体、进水浮桶、小浮桶和止水抬杠,所述桶本体固定于进水主体上,并设置有储水腔室和连通储水腔室的底部泄水孔,所述小浮桶设置于底部泄水孔的下方,所述进水浮桶设置于储水腔室内,所述止水抬杠的中部位置铰接于进水主体上,所述止水抬杠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进水浮桶,其第二端上设置有封堵块并对应所述第二泄压孔,所述进水浮桶的上升或下降活动能够驱动止水抬杠摆动,进而控制封堵块封堵或脱离所述第二泄压孔。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进水和助冲一体式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主体的顶部设置有二个补气孔,二个补气孔分别连通水箱进水通道和助冲水通道,水箱进水通道和助冲水通道均设置有对应补气孔的防虹吸盖。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441088.7U CN217974634U (zh) | 2022-06-10 | 2022-06-10 | 一种助冲进水阀以及进水和助冲一体式阀体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441088.7U CN217974634U (zh) | 2022-06-10 | 2022-06-10 | 一种助冲进水阀以及进水和助冲一体式阀体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974634U true CN217974634U (zh) | 2022-12-06 |
Family
ID=842710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441088.7U Active CN217974634U (zh) | 2022-06-10 | 2022-06-10 | 一种助冲进水阀以及进水和助冲一体式阀体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974634U (zh) |
-
2022
- 2022-06-10 CN CN202221441088.7U patent/CN21797463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827423B (zh) | 一种马桶冲刷装置 | |
US5803114A (en) | Back jet flush toilet systems and methods | |
CN113692470B (zh) | 为非电动式节水马桶供应冲洗水的装置 | |
CN215888469U (zh) | 一种用于马桶的水箱冲洗装置 | |
CN212358502U (zh) | 一种综合冲洗马桶 | |
CN217974634U (zh) | 一种助冲进水阀以及进水和助冲一体式阀体 | |
CN108005188B (zh) | 一种低水箱坐便器 | |
CN109881751B (zh) | 一种预存水马桶 | |
CN218667767U (zh) | 一种通断电双用冲刷组件及马桶 | |
CN215858047U (zh) | 一种马桶水箱节水阀 | |
CN217053635U (zh) | 一种水箱冲洗装置 | |
CN215211339U (zh) | 一种低水箱马桶冲刷系统 | |
CN214272291U (zh) | 一种进水装置 | |
CN217537212U (zh) | 一种马桶的排水装置 | |
CN217949250U (zh) | 一种加强喷射力的座便器 | |
CN210104902U (zh) | 一种预存水马桶 | |
CN116025041A (zh) | 一种可停电冲洗的马桶冲洗系统 | |
CN217974647U (zh) | 一种有辅助加强冲刷的座便器 | |
CN217949251U (zh) | 一种加强冲劲的座便器 | |
CN211849797U (zh) | 一种进水阀 | |
CN217974648U (zh) | 一种有辅助冲刷的座便器 | |
CN210263268U (zh) | 一种马桶水箱进水阀 | |
CN210421293U (zh) | 一种自适应压力变化水箱 | |
CN114908849A (zh) | 一种加强冲劲的座便器 | |
CN113216337A (zh) | 浮筒装置及控制浮筒及时下落的方法和进水阀、排水阀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