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52855U - 一种高效热交换式循环水冷却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效热交换式循环水冷却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952855U CN217952855U CN202221982387.1U CN202221982387U CN217952855U CN 217952855 U CN217952855 U CN 217952855U CN 202221982387 U CN202221982387 U CN 202221982387U CN 217952855 U CN217952855 U CN 21795285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exchange
- pipe
- circulating water
- water cooler
- dovetai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效热交换式循环水冷却器,包括柜体,所述柜体内设置有内胆、压缩机、进水管以及出水管,所述内胆内设置有冷凝管,所述内胆与进水管和出水管连通;所述冷凝管上设置有换热片机构,所述换热片机构与冷凝管可拆卸式连接;所述换热片机构包括半包筒和换热环片,所述半包筒和换热环片一体成型并且均为金属,所述半包筒上设置有燕尾条和燕尾槽,所述换热环片上设置有对流孔。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热交换式循环水冷却器,对内胆中的冷凝管进行改进,增设换热片机构,可拆卸式地设置在冷凝管上,增大与内胆中水的接触面积,实现充分接触,提升热交换效率,降低能耗。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循环水冷却器,具体涉及一种高效热交换式循环水冷却器。
背景技术
循环水冷却器,其工作原理是将冷媒密封到冷凝管中,然后通过压缩机对冷凝管中的冷媒进行降温冷却,实现循环水冷却器的内胆中的水冷却,并通过水循环实现外部系统的循环式冷却。
但目前多数循环水冷却器降温的效果却并不理想,具体原因是水与冷凝管的接触不够充分,即使提高压缩机的功率,进一步地降低冷凝管内的冷媒温度,内胆中的水与冷凝管中的冷媒热交换仍然不够充分,导致热交换效率较低,能耗较高,不利于节能环保。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
开发一种高效热交换式循环水冷却器,对内胆中的冷凝管进行改进,增设换热片机构,可拆卸式地设置在冷凝管上,增大与内胆中水的接触面积,实现充分接触,提升热交换效率,降低能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热交换式循环水冷却器,包括柜体,所述柜体内设置有内胆、压缩机、进水管以及出水管,所述内胆内设置有冷凝管,所述内胆与进水管和出水管连通;所述冷凝管上设置有换热片机构,所述换热片机构与冷凝管可拆卸式连接;所述换热片机构包括半包筒和换热环片,所述半包筒和换热环片一体成型并且均为金属,所述半包筒上设置有燕尾条和燕尾槽,所述换热环片上设置有对流孔。
进一步的,所述半包筒的横截面呈半圆弧形,并且其内径与冷凝管的外径呈间隙配合;所述换热环片具体与半包筒的外圆周壁连接;所述半包筒和换热环片的材质具体为铜。
进一步的,所述换热环片呈环形并且为薄片状结构;所述换热环片所处平面与半包筒的长度方向相垂直。
进一步的,所述燕尾条和燕尾槽分别位于半包筒的两端面,并且均沿半包筒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燕尾条与燕尾槽的截面结构相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对流孔的数量为若干个并且分布在换热环片上,所述对流孔具体为通孔,并且其中心轴线与换热环片相垂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一种高效热交换式循环水冷却器,对内胆中的冷凝管进行改进,增设换热片机构,包括半包筒和换热环片,半包筒可拆卸式地设置在冷凝管上,换热环片可大幅增大与内胆中水的接触面积,实现与水的充分接触,并且换热片机构自身铜材质导热系数较高,可提升水与冷凝管内冷媒的热交换效率,实现高效热交换,从而在达到水温的情况下降低压缩机的功率,实现降低能耗、节能环保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热交换式循环水冷却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热交换式循环水冷却器的换热片机构的接合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热交换式循环水冷却器的换热片机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热交换式循环水冷却器的换热片机构第二视角示意图。
图中:
1、柜体;2、内胆;3、进水管;4、出水管;5、冷凝管;6、换热片机构;61、半包筒;62、换热环片;63、燕尾条;64、燕尾槽;65、对流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了,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考图1至图4,一种高效热交换式循环水冷却器,包括柜体1,所述柜体1内设置有内胆2、压缩机、进水管3以及出水管4,所述内胆2内设置有冷凝管5,所述内胆2与进水管3和出水管4连通,进水管3用于内胆2进水,出水管4用于内胆2中水流出;所述冷凝管5上设置有换热片机构6,所述换热片机构6与冷凝管5可拆卸式连接,换热片机构6用于增大与内胆2中水的接触面积,提升换热效率;所述换热片机构6包括半包筒61和换热环片62,所述半包筒61和换热环片62一体成型并且均为金属,所述半包筒61上设置有燕尾条63和燕尾槽64,换热片机构6成对设置并对接,燕尾条63和燕尾槽64用于实现两个相对应的半包筒61相对接,对冷凝管5形成包裹,所述换热环片62上设置有对流孔65,对流孔65有利于内胆2中水的流动,有利于充分接触并实现快速热交换。
从外部系统中流出的水,经进水管3进入内胆2中,压缩机通电运转实现冷凝管5内的冷媒降温,水与冷凝管5进行热交换,使水温降低,随后水经出水管4流出内胆,进入外部系统中进行冷却。
所述半包筒61的横截面呈半圆弧形,并且其内径与冷凝管5的外径呈间隙配合,确保与冷凝管5接触的紧密性;所述换热环片62具体与半包筒61的外圆周壁连接;所述半包筒61和换热环片62的材质具体为铜,导热系数较高,确保快速、高效的热交换。
所述换热环片62呈环形并且为薄片状结构;所述换热环片62所处平面与半包筒61的长度方向相垂直,可显著增大与水的接触面积。
所述燕尾条63和燕尾槽64分别位于半包筒61的两端面,并且均沿半包筒61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燕尾条63与燕尾槽64的截面结构相配合,燕尾条63沿长度方向嵌入燕尾槽64中,实现两个半包筒61的对向接合。
所述对流孔65的数量为若干个并且分布在换热环片62上,所述对流孔65具体为通孔,并且其中心轴线与换热环片62相垂直,有利于提升水的流动性,增大接触面积并实现快速热交换。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首先清孔内胆2中的水,并且检查冷凝管5的表面是否存在污渍;如存在污渍则需要将污渍清理下来;随后将换热片机构6放入内胆2,具体为半包筒61的内弧面侧壁紧贴冷凝管5的外壁,然后将另一换热片机构6的半包筒61的内弧面侧壁紧贴冷凝管5的外壁,两个换热片机构6的位置相错开;
随后沿冷凝管5的轴线方向移动其中一个换热片机构6,使该换热片机构6的半包筒61上的燕尾条63插入另一个换热片机构6的半包筒61上的燕尾槽64,同时另一换热片机构6的半包筒61上的燕尾条63插入该换热片机构6的半包筒61上的燕尾槽64内,实现接合;接合后,半包筒61包裹在冷凝管5的外壁上;
内胆2中的水与换热片机构6的半包筒61以及换热环片62相接触,换热环片62的存在可显著增大与水的接触面积;水的热量经换热环片62和半包筒61传入冷凝管5内,实现热交换,进而实现水的快速降温;换热环片62上的对流孔65不仅有利于水的流动,还能进一步增加接触面积,提升热交换的速度,从而实现高效热交换。
上述实施例用于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将本实用新型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理解为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高效热交换式循环水冷却器,包括柜体(1),所述柜体(1)内设置有内胆(2)、压缩机、进水管(3)以及出水管(4),所述内胆(2)内设置有冷凝管(5),所述内胆(2)与进水管(3)和出水管(4)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管(5)上设置有换热片机构(6),所述换热片机构(6)与冷凝管(5)可拆卸式连接;所述换热片机构(6)包括半包筒(61)和换热环片(62),所述半包筒(61)和换热环片(62)一体成型并且均为金属,所述半包筒(61)上设置有燕尾条(63)和燕尾槽(64),所述换热环片(62)上设置有对流孔(6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热交换式循环水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包筒(61)的横截面呈半圆弧形,并且其内径与冷凝管(5)的外径呈间隙配合;所述换热环片(62)具体与半包筒(61)的外圆周壁连接;所述半包筒(61)和换热环片(62)的材质具体为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热交换式循环水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环片(62)呈环形并且为薄片状结构;所述换热环片(62)所处平面与半包筒(61)的长度方向相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效热交换式循环水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燕尾条(63)和燕尾槽(64)分别位于半包筒(61)的两端面,并且均沿半包筒(61)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燕尾条(63)与燕尾槽(64)的截面结构相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效热交换式循环水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流孔(65)的数量为若干个并且分布在换热环片(62)上,所述对流孔(65)具体为通孔,并且其中心轴线与换热环片(62)相垂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982387.1U CN217952855U (zh) | 2022-07-29 | 2022-07-29 | 一种高效热交换式循环水冷却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982387.1U CN217952855U (zh) | 2022-07-29 | 2022-07-29 | 一种高效热交换式循环水冷却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952855U true CN217952855U (zh) | 2022-12-02 |
Family
ID=842248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982387.1U Active CN217952855U (zh) | 2022-07-29 | 2022-07-29 | 一种高效热交换式循环水冷却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952855U (zh) |
-
2022
- 2022-07-29 CN CN202221982387.1U patent/CN21795285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620587B (zh) | 一种管壳式脉动热管换热器 | |
CN217952855U (zh) | 一种高效热交换式循环水冷却器 | |
CN101509731A (zh) | 一种异形微通道与外波纹翅片一体成型的换热器 | |
CN213811877U (zh) | 板翅式冷却器 | |
CN211782906U (zh) | 一种新型回热器结构 | |
CN210773572U (zh) | 一种铜铝合金换热管 | |
CN211823981U (zh) | 一种新型可清洗换热器 | |
CN208735980U (zh) | 换热管水冷式冷凝器 | |
CN209588448U (zh) | 换热器 | |
CN2279580Y (zh) | 复合管翅片式热管散热器 | |
CN213179585U (zh) | 一种高效节能双层换热管 | |
CN207262766U (zh) | 一种吹胀换热管式表冷器 | |
CN106016840A (zh) | 一种换热效率高的空调换热器 | |
CN217275053U (zh) | 一种双循环节能高效空气冷却器 | |
CN111121497A (zh) | 一种新型回热器结构 | |
CN216014194U (zh) | 一种冷却设备用可拆卸散热翅片 | |
CN216745672U (zh) | 一种双通道折叠内翅管结构 | |
CN210664095U (zh) | 一种高效翅片线换热器 | |
CN217877269U (zh) | 一种风冷空压机的余热回收系统 | |
CN110953901A (zh) | 一种自检测可调节的高效换热器 | |
CN210801695U (zh) | 一种蒸发器装置用翅片组合结构 | |
CN209638153U (zh) | 液压系统用换热器 | |
CN201764869U (zh) | 内外翅片式气气换热管 | |
CN210321311U (zh) | 一种具有嵌入式扰流片的换热器 | |
CN209840768U (zh) | 一种间接空冷散热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