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7908060U - 一种自动出泡沫的电动牙刷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出泡沫的电动牙刷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08060U
CN217908060U CN202222048163.XU CN202222048163U CN217908060U CN 217908060 U CN217908060 U CN 217908060U CN 202222048163 U CN202222048163 U CN 202222048163U CN 217908060 U CN217908060 U CN 2179080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mp body
channel
foam
liquid
brush h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04816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204816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080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080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080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us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出泡沫的电动牙刷结构。刷头设有通道并且通道连通到刷头的泡沫排出口,泵体设在振动电机与压缩组件之间,压缩组件用于自动在泵体内交替产生正压或负压,泵体用于抽入空气及液体牙膏并形成气液混合体。振动电机设有中空的振动轴,振动轴一端插入刷头中并连通刷头的通道,另一端连通泵体,振动轴用于向刷头传递振动以及向刷头传输空气与液体牙膏的气液混合体。本实用新型泡沫形成的过程省去了手动按压抽液,使用时较轻松、不费力,而可以产生更多的泡沫,因而提高了泡沫的丰富度,改善了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出泡沫的电动牙刷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口腔清洁设备,更具体地说是一种自动出泡沫的电动牙刷结构。
背景技术
牙刷是人们日常清理口腔常用的器具。传统牙刷的组成有刷柄、刷头。使用时手握刷柄,用刷头对口腔、牙齿等进行清洁。电动牙刷是牙刷的另一种类型,电动牙刷通常是在刷柄中设置振动电机,振动电机带动刷头振动从而实现振动清洁。常见的电动牙刷还是需要使用者将牙膏涂在刷头上,才能进行清洁护理。随后为了提高使用方便性,市场上出现了自动出牙膏类型的电动牙刷,即牙膏可以从刷柄内自动传输到刷头上。后来有部分牙刷的固体牙膏改为了液体牙膏,牙膏液经过刷头的发泡网球便形成了泡沫,使用泡沫进行口腔清洁。譬如中国专利ZL201911068307.4公开了一种泡沫式牙刷,其设置了手动的抽液泵,通过手动按压可将液体牙膏瓶中的液体牙膏抽上至刷头中。以上的结构是需要手动将液瓶中的液体牙膏抽出并输送到刷头、在刷头形成泡沫,其存在的一个问题是空气混合较少,形成的泡沫不够丰富,另一个问题是需要手动按压才能抽出液体牙膏,比较费力,使用体验不佳,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提供一种自动出泡沫的电动牙刷结构,实现自动生成泡沫并提升泡沫丰富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出泡沫的电动牙刷结构,其包括手柄、刷头及液瓶,刷头设有通道并且通道连通到刷头的泡沫排出口,液瓶用于存储液体牙膏;手柄内设有振动电机、泵体及压缩组件,泵体设在振动电机与压缩组件之间,压缩组件用于自动在泵体内交替产生正压或负压,泵体与液瓶连通,泵体用于抽入空气及液体牙膏并形成气液混合体;振动电机设有中空的振动轴,振动轴一端插入刷头中并连通刷头的通道,另一端连通泵体,振动轴用于向刷头传递振动以及向刷头传输空气与液体牙膏的气液混合体。
进一步地,刷头内设有与通道连通的下腔,刷头的通道与下腔连接处设有发泡网,振动轴插入刷头的端口与发泡网对接。
进一步地,下腔内还设有密封胶套,密封胶套外壁紧贴下腔内壁,振动轴穿入密封胶套并且振动轴外壁与密封胶套内壁形成密封,密封胶套的顶端抵顶发泡网。
进一步地,下腔内还卡接有弹性的轴塞,轴塞外壁与下腔内壁紧贴,轴塞的上端穿入密封胶套中固定,振动轴贯穿轴塞并且振动轴与轴塞上端的内壁紧贴形成密封。
进一步地,轴塞外壁设有至少一条沿着轴向延伸的定位筋,下腔内壁设有对应的定位槽,定位筋插入于定位槽中。
进一步地,轴塞外壁还设有垂直于轴向的环形凸起,下腔内壁设有对应的环形凹槽,环形凸起卡在环形凹槽中。
进一步地,手柄内设有上架和下架,泵体上部与上架固定连接,泵体下部与下架固定连接,振动电机固定在上架内,压缩组件固定在下架内。
进一步地,下架内还设有电源,电源分别为振动电机及压缩组件供电,电源设在压缩组件的下方。
进一步地,泵体设有内腔,内腔至少连通有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和第四通道;第一通道设有单向进气阀并且单向进气阀的进气方向朝向内腔;第二通道设有单向进液阀并且单向进液阀的进液方向朝向内腔,单向进液阀与液瓶连通;第三通道设有单向排出阀并且单向排出阀与振动轴连通,单向排出阀用于排出内腔中的气液混合体;第四通道与压缩组件连通。
进一步地,压缩组件包括动力源、拉杆、活塞及弹性压缩盖,拉杆为动力源的输出轴,动力源用于驱动拉杆沿拉杆自身轴线方向直线往复运动,拉杆的外端固定连接活塞,弹性压缩盖的开口端覆盖第四通道的开口,弹性压缩盖带有一个与拉杆共轴的柄体,活塞固定连接柄体。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压缩组件自动在泵体交替产生正压和负压,使得泵体同步吸入空气及液体牙膏进行混合,再经过中空振动轴传输至刷头形成泡沫,泡沫形成的过程省去了手动按压抽液,使用时较轻松、不费力,而泵体中同时通入液体牙膏和空气进行预先混合形成气液混合体,气液混合体再经过刷头的发泡网之后可以产生更多的泡沫,因而提高了泡沫的丰富度,改善了使用体验。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技术手段,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及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动牙刷结构剖切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刷头剖切、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上架、泵体、下架装配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A截面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上架、泵体、下架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电动牙刷结构,其具体结构如图1-5所示。
如图1所示,电动牙刷结构包括手柄40、刷头50及液瓶60。手柄40 上方连接刷头50,手柄40下方固定连接液瓶60。液瓶60用于存储液体牙膏。手柄40可以通过卡接、螺纹连接等方式与液瓶60形成可拆卸连接,或者手柄40与液瓶60为不可拆的连接,譬如胶粘连接、超声波焊接连接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手柄40内设有振动电机15、泵体30 及压缩组件20,而泵体30设在振动电机15与压缩组件20之间。振动电机15采用声波电机。振动电机15设有中空的振动轴12,振动轴12一端插入刷头50中并连通刷头50的通道51,另一端连通泵体30。压缩组件 20用于自动在泵体30内交替产生正压或负压。泵体30与液瓶60通过软管39连通,泵体30用于抽入空气及液体牙膏并形成气液混合体。振动轴 12用于向刷头50传递振动以及向刷头50传输空气与液体牙膏的气液混合体。
结合图1、2所示,刷头50内设有通道51并且通道51连通到刷头50 的泡沫排出口52。泡沫排出口52是一个软硅胶材质的直筒,所产生的泡沫均从这个直筒流出到刷毛59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1、2所示,刷头50内还设有与通道51连通的下腔53,刷头50的通道51与下腔53连接处设有发泡网54,振动轴12 插入刷头50的端口与发泡网54对接。此外,结合图1、2所示,下腔53 内还设有外壁呈锥形的密封胶套55,密封胶套55外壁紧贴下腔53内壁,振动轴12穿入密封胶套55并且振动轴12外壁与密封胶套55内壁形成密封,密封胶套55的顶端抵顶发泡网54。密封胶套55用于实现振动轴12 与发泡网54之间的密封。此外,结合图1、2所示,下腔53内还卡接有弹性的轴塞56,轴塞56外壁与下腔53内壁紧贴,轴塞56的上端563穿入密封胶套55中固定,振动轴12贯穿轴塞56并且振动轴12与轴塞56上端的内壁紧贴形成密封。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轴塞56外壁设有至少一条沿着轴向延伸的定位筋561,下腔53内壁设有与定位筋561对应的定位槽531,定位筋561插入于定位槽531中以实现轴塞56与下腔53内壁之间的定位。在轴塞56外壁还设有垂直于轴向的环形凸起562,下腔53内壁设有与环形凸起562对应的环形凹槽532,环形凸起562卡在环形凹槽532中以将轴塞56固定在下腔53中。
如图1所示,手柄40内设有上架11和下架21,泵体30上部与上架 11固定连接,泵体30下部与下架21固定连接,振动电机12固定在上架 11内,压缩组件20固定在下架21内。在下架21内还设有电源70,电源 70分别为振动电机12及压缩组件20供电,电源70设在压缩组件20的下方。电源采70用可反复充电的锂电池。此外,手柄40内还设有电路板(未示出)和控制按键(未示出),用于实现整个电动牙刷的控制。手柄40内的电路板和控制按键及相应的电连接方式均为现有常规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结合图4、5所示,泵体30设有内腔31,内腔31至少连通有第一通道32、第二通道33、第三通道34和第四通道35。内腔31用于将气体和液体混合。泵体30应采用硬材料制成,譬如硬塑料、铝合金或者钢等。上架11、下架21均可通过硬塑料注塑制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4、5所示,第一通道32设有单向进气阀27 并且单向进气阀27的进气方向朝向内腔31。单向进气阀27用于向内腔31 通入空气。单向进气阀27采用成本较低的硅胶单向阀,并且单向进气阀 27的外侧连通一个进气弯头26。在实施时,进气弯头26外端口可以插入一根软管,并让软管的另一头连通大气。进气弯头26可以通过螺钉与泵体 30固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4、5所示,第二通道33设有单向进液阀29 并且单向进液阀29的进液方向朝向内腔31,单向进液阀29采用成本较低的硅胶单向阀。单向进液阀29用于向内腔31通入液体牙膏。单向进液阀 29的外侧连通一个进液弯头28。进液弯头28可以通过螺钉与泵体30固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4、5所示,单向进气阀27与单向进液阀29 是相对设置的。在泵体30内腔31产生负压时,液体牙膏和空气被同时抽入内腔,而且由于单向进气阀27与单向进液阀29相对,液体牙膏与空气相对喷射,可以起到更好的混合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4、5所示,第三通道34设有单向排出阀14 并且单向排出阀14与振动轴12连通。振动轴12的另一头连通至电动牙刷的刷头(未示出),并且刷头中设置相应的发泡网/发泡网球。单向排出阀 14用于排出内腔31中的气液混合体。单向排出阀14为硅胶单向阀,而且单向排出阀14还设有末端圆环141。第三通道34外端口设在泵体30上部的第一内筒36中,而单向排出阀14的末端圆环141置于第一内筒36的底面环形槽361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4、5所示,振动轴12从一个弹性的密封连接管13的一端穿入,且振动轴12外壁与密封连接管13之间形成压紧密封,而密封连接管13的另一端与单向排出阀14对接。具体地,密封连接管13 的中间部分分为直径恒定的第一段133和直径逐渐增大的第二段134。振动轴12插入到第一段133中,第一段133的内壁设有密封环1331,振动轴12外壁对应设有环形定位槽121,密封环1331对应压紧在环形定位槽 121中。第二段134则用于容纳单向排出阀14。密封连接管13可以采用硅胶材质制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4、5所示,上架11的下端与泵体30上部通过多个螺钉形成固定连接。上架11的下端设有第一通孔111,密封连接管13 贯穿第一通孔111。密封连接管13一端设有端面板131,另一端设有端面环 132。端面板131被振动电机15的端面压紧而紧贴于第一通孔111的内开口端面,而端面环132则紧贴于第一通孔111的外开口端面。此外,上架11的下端设有外凸圆筒112,且第一通孔111贯穿外凸圆筒112。外凸圆筒112插入泵体30的第一内筒36中,密封连接管13的端面环132紧贴于单向排出阀14 的末端圆环141,外凸圆筒112将密封连接管13的端面环132及单向排出阀14 的末端圆环141同时压紧在第一内筒36中,以实现了两者之间的密封,避免泄漏。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4、5所示,第四通道37与压缩组件20连通,而压缩组件20用于交替地在内腔31中产生正压和负压。当内腔31中产生负压时,会从单向进液阀29抽入液体牙膏,同时从单向进气阀27抽入空气,两者在内腔31中混合。当内腔31中产生正压时,单向进液阀29和单向进气阀27关闭,单向排出阀14会排出内腔31中产生的气液混合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4、5所示,压缩组件20包括动力源22、拉杆 23、活塞24及弹性压缩盖25。拉杆23为动力源22的输出轴,动力源22用于驱动拉杆23沿拉杆23自身轴线方向直线往复运动。动力源22采用可以输出直线运动的伸缩电机。在拉杆23的外端插入活塞24中并形成卡接固定。弹性压缩盖25的开口端覆盖着第四通道35的开口。而第四通道35的内径由内至外逐渐增大,即第四通道35开口处的内径为最大。弹性压缩盖25另一端带有一个与拉杆23共轴的柄体253,活塞24固定连接柄体253。具体地,柄体253的最外端为半球状头251,柄体253的半球状头251插入并卡接在活塞24的T字型腔体241中。在拉杆23直线往复运动时,拉杆23带动弹性压缩盖 25的柄体253同步活动,进而使得弹性压缩盖25进行压缩或者拉伸:拉杆23 对弹性压缩盖25进行压缩时,弹性压缩盖25被压缩,气体/液体通过第四通道35进入内腔31,内腔31产生正压;拉杆23对弹性压缩盖25进行拉伸时,弹性压缩盖25被拉开,内腔31中气体/液体从第四通道35进入弹性压缩盖25 中,内腔31产生负压。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4、5所示,下架21上部与泵体30下部通过螺钉形成固定连接。下架21上部设有外凸圆筒211,而且活塞24设在外凸圆筒 211的通道212中并形成滑动连接。泵体30下部设有第二内筒37,而第四通道35的开口设在第二内筒37顶面。下架21的外凸圆筒211插入于第二内筒37 中,弹性压缩盖25的开口端设有凸缘环252,下架21的外凸圆筒211将弹性压缩盖25的凸缘环252压紧在第二内筒37的顶面,因此保证了弹性压缩盖25与第四通道35开口之间的密封,避免泄漏/漏气,同时也让弹性压缩盖25 的凸缘环253保持不动,在压缩、拉伸时避免弹性压缩盖25整体跟随拉杆23 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应理解为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结合和组合。
上述仅以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以便于读者更容易理解,但不代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仅限于此,任何依本实用新型所做的技术延伸或再创造,均受本实用新型的保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自动出泡沫的电动牙刷结构,其包括手柄、刷头及液瓶,所述刷头设有通道并且通道连通到刷头的泡沫排出口,所述液瓶用于存储液体牙膏;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内设有振动电机、泵体及压缩组件,所述泵体设在振动电机与压缩组件之间,所述压缩组件与泵体连接,所述压缩组件用于自动在泵体内交替产生正压或负压,所述泵体与液瓶连通,所述泵体用于抽入空气及液体牙膏并形成气液混合体;所述振动电机设有中空的振动轴,所述振动轴一端插入刷头中并连通所述刷头的通道,另一端连通所述泵体,所述振动轴用于向刷头传递振动以及向刷头传输空气与液体牙膏的气液混合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出泡沫的电动牙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刷头内设有与通道连通的下腔,所述刷头的通道与下腔连接处设有发泡网,所述振动轴插入刷头的端口与发泡网对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出泡沫的电动牙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腔内还设有密封胶套,所述密封胶套外壁紧贴下腔内壁,所述振动轴穿入密封胶套并且振动轴外壁与密封胶套内壁形成密封,所述密封胶套的顶端抵顶所述发泡网。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出泡沫的电动牙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腔内还卡接有弹性的轴塞,所述轴塞外壁与下腔内壁紧贴,所述轴塞的上端穿入密封胶套中固定,所述振动轴贯穿轴塞并且振动轴与轴塞上端的内壁紧贴形成密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出泡沫的电动牙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塞外壁设有至少一条沿着轴向延伸的定位筋,所述下腔内壁设有对应的定位槽,所述定位筋插入于定位槽中。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出泡沫的电动牙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塞外壁还设有垂直于轴向的环形凸起,所述下腔内壁设有对应的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凸起卡在环形凹槽中。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出泡沫的电动牙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内设有上架和下架,所述泵体上部与上架固定连接,所述泵体下部与下架固定连接,所述振动电机固定在上架内,所述压缩组件固定在下架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出泡沫的电动牙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架内还设有电源,所述电源分别为振动电机及压缩组件供电,所述电源设在压缩组件的下方。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出泡沫的电动牙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设有内腔,所述内腔至少连通有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和第四通道;所述第一通道设有单向进气阀并且单向进气阀的进气方向朝向内腔;所述第二通道设有单向进液阀并且单向进液阀的进液方向朝向内腔,所述单向进液阀与所述液瓶连通;所述第三通道设有单向排出阀并且单向排出阀与所述振动轴连通,所述单向排出阀用于排出内腔中的气液混合体;所述第四通道与压缩组件连通。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动出泡沫的电动牙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组件包括动力源、拉杆、活塞及弹性压缩盖,所述拉杆为动力源的输出轴,所述动力源用于驱动拉杆沿拉杆自身轴线方向直线往复运动,所述拉杆的外端固定连接所述活塞,所述弹性压缩盖的开口端覆盖所述第四通道的开口,所述弹性压缩盖带有一个与拉杆共轴的柄体,所述活塞固定连接所述柄体。
CN202222048163.XU 2022-08-03 2022-08-03 一种自动出泡沫的电动牙刷结构 Active CN2179080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48163.XU CN217908060U (zh) 2022-08-03 2022-08-03 一种自动出泡沫的电动牙刷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48163.XU CN217908060U (zh) 2022-08-03 2022-08-03 一种自动出泡沫的电动牙刷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08060U true CN217908060U (zh) 2022-11-29

Family

ID=841530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048163.XU Active CN217908060U (zh) 2022-08-03 2022-08-03 一种自动出泡沫的电动牙刷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080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352289C2 (ru) Способ ухода за полостью рта,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истема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варианты)
CN111643342A (zh) 一种空气动力敲打按摩设备
CN217908060U (zh) 一种自动出泡沫的电动牙刷结构
CN115531023A (zh) 一种具有冲洗功能的电动牙刷
CN110693367B (zh) 洁面仪
CN210019743U (zh) 一种便携式声波冲牙器
CN217827090U (zh) 一种泡沫泵结构
CN216854928U (zh) 一种口腔洁具
JPH10314189A (ja) 口腔洗浄装置
KR101501204B1 (ko) 휴대용 구강세척기
CN217828141U (zh) 一种多功能电动牙刷
CN212547628U (zh) 一种空气动力敲打按摩设备
CN110368127B (zh) 出泡效果较好的电动牙刷
CN211673947U (zh) 洁面仪
CN214208570U (zh) 一种气液混合超声波电动牙刷
CN210593266U (zh) 一种新型化妆品容器
CN211381912U (zh) 出泡效果较好的电动牙刷
CN114364337B (zh) 具有牙膏管的手动和电动泵牙刷
CN222304086U (zh) 口腔清洁装置以及口腔清洁器
CN217599263U (zh) 一种电动泡沫泵
CN214932180U (zh) 一种能倒置使用的手扣式喷雾器
CN218852162U (zh) 一种带有可替换牙膏的牙刷
CN218773970U (zh) 电动牙刷
CN219895988U (zh) 一种牙膏瓶及电动牙刷
CN214963271U (zh) 一种牙刷的刷柄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