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7833661U - 一种机械加工用工件固定的智能机械手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机械加工用工件固定的智能机械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33661U
CN217833661U CN202220135652.6U CN202220135652U CN217833661U CN 217833661 U CN217833661 U CN 217833661U CN 202220135652 U CN202220135652 U CN 202220135652U CN 217833661 U CN217833661 U CN 2178336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fixed
groups
sets
rotating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13565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013565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336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336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336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手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机械加工用工件固定的智能机械手,其实现了根据工件的尺寸以及摆放角度调节两组夹持板的夹持角度和距离,降低了装置的使用局限性;包括底座、两组支撑板、顶板、气缸、升降板、第一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转动盘、第一转动轴、两组T型滑块、动力机构、两组移动块和两组夹持板,两组支撑板分别对称固定在底座顶端的左右两侧,顶板固定在支撑板的顶端,并且气缸固定在顶板的底端,气缸的输出端与升降板连接,升降板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两组支撑板的内侧端滑动卡装,并且第一电机固定在升降板的底端右侧。

Description

一种机械加工用工件固定的智能机械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手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机械加工用工件固定的智能机械手。
背景技术
机械加工是指通过一种机械设备对工件的外形尺寸或性能进行改变的过程,按加工方式上的差别可分为切削加工和压力加工,在生产过程中,凡是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或者半成品的过程称为工艺过程,它是生产过程的主要部分,在机械加工过程中,为了减少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人们会用智能机械手来替代人工,其中公开号为CN211639024U的专利文件中,提供了一种机械加工用工件固定的智能机械手,使用者通过电机带动正反螺纹杆开始旋转,螺纹套在正反螺纹杆的表面进行移动,从而带动固定板开始移动,继而带动压块进行移动,便于使用者对工件进行固定,增加了设备的固定效果,防止工件在加工过程中出现偏移,从而避免影响工件的加工精准度,但由于工件加工时位置以及摆放的角度需要进行变化,而上述专利文件中的固定板不能够随着工件摆放的的角度进行调节,导致装置的使用局限性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实现了根据工件的尺寸以及摆放角度调节两组夹持板的夹持角度和距离,降低其使用局限性的机械加工用工件固定的智能机械手。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机械加工用工件固定的智能机械手,包括底座、两组支撑板、顶板、气缸、升降板、第一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转动盘、第一转动轴、两组T型滑块、动力机构、两组移动块和两组夹持板,两组支撑板分别对称固定在底座顶端的左右两侧,顶板固定在支撑板的顶端,并且气缸固定在顶板的底端,气缸的输出端与升降板连接,升降板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两组支撑板的内侧端滑动卡装,并且第一电机固定在升降板的底端右侧,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齿轮连接,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传动连接,第二齿轮固定在转动盘的外侧壁上,并且第一转动轴固定在转动盘的顶端,第一转动轴与升降板的底端转动连接,两组T型滑块分别固定在转动盘顶端的左右两侧,T型滑块与升降板的底端滑动卡装,并且两组移动块通过动力机构分别与转动盘底端的左右两侧滑动卡装,夹持板固定在移动块的底部;将工件放在底座上,通过第一电机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传动连接,使得第二齿轮在第一转动轴和T型滑块的配合使用下,带动转动盘转动,便于调节两组夹持板的角度,并且通过气缸带动升降板向下移动,使得夹持板向下移动,同时通过动力机构驱动两组移动块朝相反的方向左右移动,便于调节两组夹持板的距离,实现了根据工件的尺寸以及摆放角度调节两组夹持板的夹持角度和距离,降低了装置的使用局限性。
优选的,动力机构包括第二电机、第三齿轮、第四齿轮、第二转动轴、两组固定块、两组第五齿轮、两组第六齿轮、两组螺管和两组螺杆,第二电机固定在转动盘的底端中部,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三齿轮连接,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啮合传动连接,并且第四齿轮固定在第二转动轴上,第二转动轴与两组固定块转动连接,两组固定块分别对称固定在转动盘底端的左右两侧,并且两组第五齿轮分别固定在第二转动轴的左右两端,第五齿轮与第六齿轮啮合传动连接,第六齿轮固定在螺管上,并且两组螺管分别与两组固定块转动连接,螺管位于第二转动轴的下方,并且螺杆与螺管螺装连接,两组螺杆的螺纹相反,螺杆的内侧端与移动块连接,并且第二转动轴可穿过移动块;通过第二电机带动第三齿轮转动,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啮合传动连接,使得第二转动轴带动第五齿轮转动,第五齿轮与第六齿轮啮合传动连接,从而使得螺管转动,并使得螺杆带动移动块左右移动,为移动块的移动提供动力。
优选的,还包括多组支撑腿、多组垫块和多组地脚螺栓,多组支撑腿均匀固定在底座的底端,垫块固定在支撑腿的底端,并且垫块与地面通过地脚螺栓连接;通过设置支撑腿、垫块和地脚螺栓,避免装置使用时发生偏移或倾斜,提高装置的使用稳定性。
优选的,还包括两组加强座,两组加强座分别固定在两组固定块的内侧端,并且加强座与螺管以及第二转动轴转动连接;通过设置加强座,确保螺管与第二转动轴转动时的的稳定性,提高装置的结构强度。
优选的,还包括两组橡胶垫,两组橡胶垫分别固定在两组夹持板的内侧端;通过设置橡胶垫,避免夹持板对工件过渡夹持,避免造成工件的损伤,提供一定的缓冲力,提高装置的使用效果。
优选的,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均为消音电机;通过设置消音电机,减小噪音污染,进一步提高装置的使用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将工件放在底座上,通过第一电机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传动连接,使得第二齿轮在第一转动轴和T型滑块的配合使用下,带动转动盘转动,便于调节两组夹持板的角度,并且通过气缸带动升降板向下移动,使得夹持板向下移动,同时通过动力机构驱动两组移动块朝相反的方向左右移动,便于调节两组夹持板的距离,实现了根据工件的尺寸以及摆放角度调节两组夹持板的夹持角度和距离,降低了装置的使用局限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及其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轴测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1、底座;2、支撑板;3、顶板;4、气缸;5、升降板;6、第一电机;7、第一齿轮;8、第二齿轮;9、转动盘;10、第一转动轴;11、T型滑块;12、移动块;13、夹持板;14、第二电机;15、第三齿轮;16、第四齿轮;17、第二转动轴;18、固定块;19、第五齿轮;20、第六齿轮;21、螺管;22、螺杆;23、支撑腿;24、垫块;25、地脚螺栓;26、加强座;27、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如图1至图4所示,两组支撑板2分别对称固定在底座1顶端的左右两侧,顶板3固定在支撑板2的顶端,并且气缸4固定在顶板3的底端,气缸4的输出端与升降板5连接,升降板5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两组支撑板2的内侧端滑动卡装,并且第一电机6固定在升降板5的底端右侧,第一电机6的输出端与第一齿轮7连接,第一齿轮7与第二齿轮8啮合传动连接,第二齿轮8固定在转动盘9的外侧壁上,并且第一转动轴10固定在转动盘9的顶端,第一转动轴10与升降板5的底端转动连接,两组T型滑块11分别固定在转动盘9顶端的左右两侧,T型滑块11与升降板5的底端滑动卡装,并且第二电机14固定在转动盘9的底端中部,第二电机14的输出端与第三齿轮15连接,第三齿轮15与第四齿轮16啮合传动连接,并且第四齿轮16固定在第二转动轴17上,第二转动轴17与两组固定块18转动连接,两组固定块18分别对称固定在转动盘9底端的左右两侧,并且两组第五齿轮19分别固定在第二转动轴17的左右两端,第五齿轮19与第六齿轮20啮合传动连接,第六齿轮20固定在螺管21上,并且两组螺管21分别与两组固定块18转动连接,螺管21位于第二转动轴17的下方,并且螺杆22与螺管21螺装连接,两组螺杆22的螺纹相反,螺杆22的内侧端与移动块12连接,并且第二转动轴17可穿过移动块12,两组移动块12分别与转动盘9底端的左右两侧滑动卡装,夹持板13固定在移动块12的底部,多组支撑腿23均匀固定在底座1的底端,垫块24固定在支撑腿23的底端,并且垫块24与地面通过地脚螺栓25连接,两组加强座26分别固定在两组固定块18的内侧端,并且加强座26与螺管21以及第二转动轴17转动连接,两组橡胶垫27分别固定在两组夹持板13的内侧端;将工件放在底座1上,通过第一电机6带动第一齿轮7转动,第一齿轮7与第二齿轮8啮合传动连接,使得第二齿轮8在第一转动轴10和T型滑块11的配合使用下,带动转动盘9转动,便于调节两组夹持板13的角度,并且通过气缸4带动升降板5向下移动,使得夹持板13向下移动,同时通过第二电机14带动第三齿轮15转动,第三齿轮15与第四齿轮16啮合传动连接,使得第二转动轴17带动第五齿轮19转动,第五齿轮19与第六齿轮20啮合传动连接,从而使得螺管21转动,并使得两组螺杆22分别带动两组移动块12朝相反的方向左右移动,便于调节两组夹持板13的距离,实现了根据工件的尺寸以及摆放角度调节两组夹持板13的夹持角度和距离,降低了装置的使用局限性,之后通过设置支撑腿23、垫块24和地脚螺栓25,避免装置使用时发生偏移或倾斜,提高装置的使用稳定性,然后通过设置加强座26,确保螺管21与第二转动轴17转动时的的稳定性,提高装置的结构强度,并且通过设置橡胶垫27,避免夹持板13对工件过渡夹持,避免造成工件的损伤,提供一定的缓冲力,提高装置的使用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机械加工用工件固定的智能机械手,其安装方式、连接方式或设置方式均为常见机械方式,只要能够达成其有益效果的均可进行实施。
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机械加工用工件固定的智能机械手,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两组支撑板(2)、顶板(3)、气缸(4)、升降板(5)、第一电机(6)、第一齿轮(7)、第二齿轮(8)、转动盘(9)、第一转动轴(10)、两组T型滑块(11)、动力机构、两组移动块(12)和两组夹持板(13),两组支撑板(2)分别对称固定在底座(1)顶端的左右两侧,顶板(3)固定在支撑板(2)的顶端,并且气缸(4)固定在顶板(3)的底端,气缸(4)的输出端与升降板(5)连接,升降板(5)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两组支撑板(2)的内侧端滑动卡装,并且第一电机(6)固定在升降板(5)的底端右侧,第一电机(6)的输出端与第一齿轮(7)连接,第一齿轮(7)与第二齿轮(8)啮合传动连接,第二齿轮(8)固定在转动盘(9)的外侧壁上,并且第一转动轴(10)固定在转动盘(9)的顶端,第一转动轴(10)与升降板(5)的底端转动连接,两组T型滑块(11)分别固定在转动盘(9)顶端的左右两侧,T型滑块(11)与升降板(5)的底端滑动卡装,并且两组移动块(12)通过动力机构分别与转动盘(9)底端的左右两侧滑动卡装,夹持板(13)固定在移动块(12)的底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加工用工件固定的智能机械手,其特征在于,动力机构包括第二电机(14)、第三齿轮(15)、第四齿轮(16)、第二转动轴(17)、两组固定块(18)、两组第五齿轮(19)、两组第六齿轮(20)、两组螺管(21)和两组螺杆(22),第二电机(14)固定在转动盘(9)的底端中部,第二电机(14)的输出端与第三齿轮(15)连接,第三齿轮(15)与第四齿轮(16)啮合传动连接,并且第四齿轮(16)固定在第二转动轴(17)上,第二转动轴(17)与两组固定块(18)转动连接,两组固定块(18)分别对称固定在转动盘(9)底端的左右两侧,并且两组第五齿轮(19)分别固定在第二转动轴(17)的左右两端,第五齿轮(19)与第六齿轮(20)啮合传动连接,第六齿轮(20)固定在螺管(21)上,并且两组螺管(21)分别与两组固定块(18)转动连接,螺管(21)位于第二转动轴(17)的下方,并且螺杆(22)与螺管(21)螺装连接,两组螺杆(22)的螺纹相反,螺杆(22)的内侧端与移动块(12)连接,并且第二转动轴(17)可穿过移动块(1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加工用工件固定的智能机械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组支撑腿(23)、多组垫块(24)和多组地脚螺栓(25),多组支撑腿(23)均匀固定在底座(1)的底端,垫块(24)固定在支撑腿(23)的底端,并且垫块(24)与地面通过地脚螺栓(25)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加工用工件固定的智能机械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组加强座(26),两组加强座(26)分别固定在两组固定块(18)的内侧端,并且加强座(26)与螺管(21)以及第二转动轴(17)转动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加工用工件固定的智能机械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组橡胶垫(27),两组橡胶垫(27)分别固定在两组夹持板(13)的内侧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加工用工件固定的智能机械手,其特征在于,第一电机(6)和第二电机(14)均为消音电机。
CN202220135652.6U 2022-01-19 2022-01-19 一种机械加工用工件固定的智能机械手 Active CN2178336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35652.6U CN217833661U (zh) 2022-01-19 2022-01-19 一种机械加工用工件固定的智能机械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35652.6U CN217833661U (zh) 2022-01-19 2022-01-19 一种机械加工用工件固定的智能机械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33661U true CN217833661U (zh) 2022-11-18

Family

ID=840108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135652.6U Active CN217833661U (zh) 2022-01-19 2022-01-19 一种机械加工用工件固定的智能机械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3366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773902A (zh) * 2024-01-24 2024-03-29 博科数联(青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工业机器人用机械臂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773902A (zh) * 2024-01-24 2024-03-29 博科数联(青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工业机器人用机械臂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833661U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工件固定的智能机械手
CN220498436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加工用工装夹具
CN219725326U (zh) 一种用于数控加工中心的固定机构
CN221495419U (zh) 一种用于金属管材的表面毛刺的打磨装置
CN221290345U (zh) 一种精密机械加工用夹具
CN117506775A (zh) 一种缸套加工用夹紧工装
CN219521702U (zh) 一种自动钢管抛光机
CN217223699U (zh) 一种调整螺套加工工装
CN216359473U (zh) 一种金属管端头打磨装置
CN213531684U (zh) 便于固定加工件的cnc机床
CN213081105U (zh) 一种用于钢管的抛光机械设备
CN115673989A (zh) 一种不锈钢管的耐腐蚀抛光自动化装置
CN113579894A (zh) 一种圆管铝型材自动去毛刺装置
CN221696529U (zh) 一种喷嘴环双工位工装
CN221455480U (zh) 一种零件加工抛光装置
CN221135003U (zh) 一种铝型材加工工装
CN220388464U (zh) 一种便于刀具固定的堆焊设备
CN216029422U (zh) 一种带有工装夹具机构的法兰盘加工台
CN219685149U (zh) 一种夹管台钳
CN222133710U (zh) 一种精密零部件加工用攻丝装置
CN222199911U (zh) 一种零件加工用去毛刺装置
CN220839661U (zh) 一种工件打磨固定夹具
CN220943572U (zh) 一种线切割夹紧工装
CN221019746U (zh) 一种球墨铸铁型材夹持工装
CN219786461U (zh) 一种网架配件自动化锻造用的定位夹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