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25306U - 一种可适应不同头型的头戴式耳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适应不同头型的头戴式耳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825306U CN217825306U CN202221697987.3U CN202221697987U CN217825306U CN 217825306 U CN217825306 U CN 217825306U CN 202221697987 U CN202221697987 U CN 202221697987U CN 217825306 U CN217825306 U CN 21782530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d
- casing
- earphone
- roof beam
- heads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适应不同头型的头戴式耳机,包括第一头梁、第二头梁、连接壳体、耳机壳体、扬声器、耳罩、咪杆、麦克风以及连接线缆,连接壳体分别可拆卸地盖设于第一头梁的两端的内侧壁上,第二头梁采用皮革材质形成,且第二头梁内嵌设有记忆海绵头垫,第二头梁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弹性连接件,弹性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连接壳体的上端部固定连接,耳机壳体的后端壁分别与连接壳体的下端部的外侧壁可拆卸固定连接,耳罩分别可拆卸地设置于耳机壳体的前端部。本实用新型可以适应不同的头型大小,减轻头梁对头顶的压迫感,能够有效避免产生夹头感,长时间佩戴也不易产生疲劳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适应不同头型的头戴式耳机。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头戴式耳机大多采用单层头梁结构,头梁不能根据使用者头型大小自动适应,容易产生夹头感,长时间佩戴容易产生疲劳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可适应不同头型的头戴式耳机,旨在解决现有的头戴式耳机采用单层头梁结构,头梁不能根据使用者头型大小自动适应,容易产生夹头现象,长时间佩戴容易产生疲劳感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可适应不同头型的头戴式耳机,包括第一头梁、第二头梁、连接壳体、耳机壳体、扬声器、耳罩、咪杆、麦克风以及连接线缆,所述第二头梁设置于所述第一头梁的下方,所述连接壳体分别可拆卸地盖设于所述第一头梁的两端的内侧壁上,所述第二头梁采用皮革材质形成,且所述第二头梁内嵌设有记忆海绵头垫,所述第二头梁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弹性连接件,所述弹性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壳体的上端部固定连接,所述耳机壳体的后端壁分别与所述连接壳体的下端部的外侧壁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扬声器分别设置于所述耳机壳体内,所述耳机壳体的前端壁分别凹设有多个透音孔,所述耳罩分别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耳机壳体的前端部,所述咪杆的下端部与所述耳机壳体的前端壁固定连接,所述麦克风设置于所述咪杆的前端部,所述耳机壳体的前端壁的上端部设有一卡槽,所述咪杆可拆卸地嵌设于所述卡槽内设置,所述耳机壳体的后端壁设有一音量大小调节滚轮,所述咪杆采用金属软管形成,所述连接线缆设置于所述耳机壳体的下端壁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紧固螺钉,所述第一头梁的两端分别凹设有多个第一螺钉孔,所述连接壳体的内侧壁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一螺钉孔相对应的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紧固螺钉分别穿设于所述第一螺钉孔,并旋于所述第一螺纹孔内设置。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紧固螺钉,所述耳机壳体的后端壁分别凹设有一第二螺钉孔,所述连接壳体的下端部分别凹设有一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紧固螺钉分别穿设于所述第二螺钉孔,并旋于所述第二螺纹孔内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耳机壳体的后端壁分别凹设有多个限位凸起,所述连接壳体的下端部凹设有多个与所述限位凸起相对应的限位槽,所述限位凸起分别可拆卸地嵌设于所述限位槽内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壳体的上端壁的两侧分别凹设有一插接孔,所述弹性连接件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插接孔内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耳罩的内侧壁沿圆周方向凸设有多个限位销,所述耳机壳体的前端壁沿圆周方向凹设有多个与所述限位销相对应的限位孔,所述限位销分别可拆卸地嵌设于所述限位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头梁的上端部凹设有一沿圆周方向延伸的开口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头梁采用钛合金记忆金属材质形成。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壳体和耳机壳体均采用PC塑料材质形成。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耳机通过采用双层头梁设计,第一头梁采用钛合金记忆金属,柔软且不易折断,第二头梁采用皮革材质形成,且第二头梁内嵌设有记忆海绵头垫,第二头梁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弹性连接件,弹性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连接壳体的上端部固定连接,通过第二头梁采用可伸缩的自适应设计,玩家佩戴后,头梁会根据使用者不同的头型大小自适应调节大小定型,可有效避免产生夹头感,佩戴起来头梁贴合程度高,从而使得耳机佩戴更加稳定舒适,长时间佩戴也不易产生疲劳感,且咪杆可以根据使用者的声音大小和嘴巴位置任意调整距离和高度,且咪杆可收纳固定在卡槽内,使得耳机更方便携带,耳罩拆装方便快捷,便于维护,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适应不同头型的头戴式耳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适应不同头型的头戴式耳机的另一视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适应不同头型的头戴式耳机的部分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适应不同头型的头戴式耳机的另一部分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适应不同头型的头戴式耳机的第一头梁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适应不同头型的头戴式耳机。
如图1至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可适应不同头型的头戴式耳机,包括第一头梁101、第二头梁102、连接壳体103、耳机壳体104、扬声器(未图示)、耳罩105、咪杆106、麦克风(未图示)以及连接线缆107,所述第二头梁设置于所述第一头梁的下方,所述连接壳体分别可拆卸地盖设于所述第一头梁的两端的内侧壁上,所述第二头梁采用皮革材质形成,且所述第二头梁内嵌设有记忆海绵头垫(未图示),所述第二头梁的两侧分别嵌设有一弹性连接件1021,所述弹性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壳体的上端部固定连接,所述耳机壳体的后端壁分别与所述连接壳体的下端部的外侧壁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扬声器分别设置于所述耳机壳体内,所述耳机壳体的前端壁分别凹设有多个透音孔1041,所述耳罩分别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耳机壳体的前端部,所述咪杆的下端部与所述耳机壳体的前端壁固定连接,所述麦克风设置于所述咪杆的前端部,所述耳机壳体的前端壁的上端部设有一卡槽108,所述咪杆可拆卸地嵌设于所述卡槽内设置,方便咪杆收纳,使得耳机更方便携带,所述耳机壳体的后端壁设有一音量大小调节滚轮111,所述咪杆采用金属软管形成,所述连接线缆设置于所述耳机壳体的下端壁上。
具体地,还包括第一紧固螺钉109,所述第一头梁101的两端分别凹设有多个第一螺钉孔1011,所述连接壳体的内侧壁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一螺钉孔相对应的第一螺纹孔1031,所述第一紧固螺钉分别穿设于所述第一螺钉孔,并旋于所述第一螺纹孔内设置。
具体地,还包括第二紧固螺钉110,所述耳机壳体的后端壁分别凹设有一第二螺钉孔1042,所述连接壳体的下端部分别凹设有一第二螺纹孔1032,所述第二紧固螺钉分别穿设于所述第二螺钉孔,并旋于所述第二螺纹孔内设置。
具体地,所述耳机壳体的后端壁分别凹设有多个限位凸起1043,所述连接壳体的下端部凹设有多个与所述限位凸起相对应的限位槽1033,所述限位凸起分别可拆卸地嵌设于所述限位槽内设置,使得耳机壳体与连接壳体之间的装配更加方便快捷。
具体地,所述连接壳体103的上端壁的两侧分别凹设有一插接孔(未图示),所述弹性连接件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插接孔内设置。
具体地,所述耳罩的内侧壁沿圆周方向凸设有多个限位销1051,所述耳机壳体的前端壁沿圆周方向凹设有多个与所述限位销相对应的限位孔1044,所述限位销分别可拆卸地嵌设于所述限位孔设置,使得耳罩拆装更加地方便快捷,便于维护。
具体地,所述第一头梁的上端部凹设有一沿圆周方向延伸的开口槽1012,使得头梁弯折更加方便,且有效减轻耳机的重量,使耳机佩戴更加舒适。
具体地,所述第一头梁采用钛合金记忆金属材质形成,钛合金记忆金属柔软且不易折断,使得耳机佩戴更加稳定舒适。
具体地,所述连接壳体和耳机壳体均采用PC塑料材质形成,重量轻,可有效减轻耳机的重量,使耳机佩戴更加舒适。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双层头梁设计,第一头梁采用钛合金记忆金属,柔软且不易折断,第二头梁采用皮革材质形成,且第二头梁内嵌设有记忆海绵头垫,第二头梁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弹性连接件,弹性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连接壳体的上端部固定连接,通过第二头梁采用可伸缩的自适应设计,玩家佩戴后,头梁会根据使用者不同的头型大小自适应调节大小定型,可有效避免产生夹头感,佩戴起来头梁贴合程度高,从而使得耳机佩戴更加稳定舒适,长时间佩戴也不易产生疲劳感,且咪杆可以根据使用者的声音大小和嘴巴位置任意调整距离和高度,且咪杆可收纳固定在卡槽内,使得耳机更方便携带,耳罩拆装方便快捷,便于维护,实用性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可适应不同头型的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头梁、第二头梁、连接壳体、耳机壳体、扬声器、耳罩、咪杆、麦克风以及连接线缆,所述第二头梁设置于所述第一头梁的下方,所述连接壳体分别可拆卸地盖设于所述第一头梁的两端的内侧壁上,所述第二头梁采用皮革材质形成,且所述第二头梁内嵌设有记忆海绵头垫,所述第二头梁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弹性连接件,所述弹性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壳体的上端部固定连接,所述耳机壳体的后端壁分别与所述连接壳体的下端部的外侧壁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扬声器分别设置于所述耳机壳体内,所述耳机壳体的前端壁分别凹设有多个透音孔,所述耳罩分别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耳机壳体的前端部,所述咪杆的下端部与所述耳机壳体的前端壁固定连接,所述麦克风设置于所述咪杆的前端部,所述耳机壳体的前端壁的上端部设有一卡槽,所述咪杆可拆卸地嵌设于所述卡槽内设置,所述耳机壳体的后端壁设有一音量大小调节滚轮,所述咪杆采用金属软管形成,所述连接线缆设置于所述耳机壳体的下端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适应不同头型的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紧固螺钉,所述第一头梁的两端分别凹设有多个第一螺钉孔,所述连接壳体的内侧壁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一螺钉孔相对应的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紧固螺钉分别穿设于所述第一螺钉孔,并旋于所述第一螺纹孔内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适应不同头型的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紧固螺钉,所述耳机壳体的后端壁分别凹设有一第二螺钉孔,所述连接壳体的下端部分别凹设有一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紧固螺钉分别穿设于所述第二螺钉孔,并旋于所述第二螺纹孔内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适应不同头型的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壳体的后端壁分别凹设有多个限位凸起,所述连接壳体的下端部凹设有多个与所述限位凸起相对应的限位槽,所述限位凸起分别可拆卸地嵌设于所述限位槽内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适应不同头型的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壳体的上端壁的两侧分别凹设有一插接孔,所述弹性连接件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插接孔内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适应不同头型的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罩的内侧壁沿圆周方向凸设有多个限位销,所述耳机壳体的前端壁沿圆周方向凹设有多个与所述限位销相对应的限位孔,所述限位销分别可拆卸地嵌设于所述限位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适应不同头型的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头梁的上端部凹设有一沿圆周方向延伸的开口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适应不同头型的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头梁采用钛合金记忆金属材质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适应不同头型的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壳体和耳机壳体均采用PC塑料材质形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697987.3U CN217825306U (zh) | 2022-06-30 | 2022-06-30 | 一种可适应不同头型的头戴式耳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697987.3U CN217825306U (zh) | 2022-06-30 | 2022-06-30 | 一种可适应不同头型的头戴式耳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825306U true CN217825306U (zh) | 2022-11-15 |
Family
ID=839630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697987.3U Active CN217825306U (zh) | 2022-06-30 | 2022-06-30 | 一种可适应不同头型的头戴式耳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825306U (zh) |
-
2022
- 2022-06-30 CN CN202221697987.3U patent/CN21782530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179304U (zh) | 自由调节的人体工学骨导耳机架及其骨导耳机 | |
US5298692A (en) | Earpiece for insertion in an ear canal, and an earphone, microphone, and earphone/microphone combination comprising the same | |
PT2177045E (pt) | Auricular melhorado | |
JP4289376B2 (ja) | ヘッドセット | |
CN218352706U (zh) | 符合人体工学以提高佩戴舒适度的耳机 | |
CN106231459B (zh) | 一种半入耳式耳机外壳 | |
CN214627314U (zh) | 易于调节的头戴式蓝牙耳机 | |
CN217825306U (zh) | 一种可适应不同头型的头戴式耳机 | |
CN220653526U (zh) | 一种耳挂式声传导耳机 | |
CN210042148U (zh) | 一种可拆卸并可调节耳挂的蓝牙耳机 | |
CN216649937U (zh) | 一种可调式耳挂耳机 | |
CN206164779U (zh) | 一种佩戴舒适的蓝牙耳机 | |
CN211152163U (zh) | 具有悬浮式头带的耳机 | |
CN213694071U (zh) | 一种套挂式耳机 | |
CN114666698A (zh) | 一种耳机 | |
CN211089915U (zh) | 头戴式蓝牙耳机 | |
CN219761285U (zh) | 一种耳挂开放式蓝牙耳机 | |
CN214627315U (zh) | 可增强趣味性的游戏耳机 | |
CN222464780U (zh) | 一种挂耳式耳机 | |
CN214627316U (zh) | 可避免头梁变形和折断的游戏专用耳机 | |
CN219876025U (zh) | 耳挂耳机 | |
CN206517572U (zh) | 基于人体工学的动圈式入耳式耳机 | |
CN216565553U (zh) | 一种运动及睡眠两用超薄耳机 | |
CN217643684U (zh) | 一种头戴式蓝牙游戏耳机 | |
CN214101724U (zh) | 一种耳机壳体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