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7816533U - 车辆用灯具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灯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16533U
CN217816533U CN202221149203.3U CN202221149203U CN217816533U CN 217816533 U CN217816533 U CN 217816533U CN 202221149203 U CN202221149203 U CN 202221149203U CN 217816533 U CN217816533 U CN 2178165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lamp
emitting
portions
light sou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14920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渡边荘夫
佐藤真司
木原勇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ito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oito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ito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Koito Manufacturing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165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165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用灯具,实现本车显示功能的提高。车辆用灯具(1)具备多个第一光源、多个第二光源(4)、以及具有多个扩散部(10)以及多个开口部(12)的光学构件(6)。各扩散部(10)覆盖一个以上的第一光源并使第一光源的光扩散。各开口部(12)使一个以上的第二光源露出(4)。车辆用灯具(1)具有多个第一发光部(24)和多个第二发光部(26)。各第一发光部(24)由第一光源以及扩散部(10)的组合的一个以上形成。各第二发光部(26)由第二光源(4)以及开口部(12)的组合的一个以上形成。至少一部分的第一发光部(24)和至少一部分的第二发光部(26)交替地排列。

Description

车辆用灯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用灯具。
背景技术
车辆用灯具具有使其他车辆、行人识别本车辆的存在和状态的本车显示功能(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16455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
一直存在想要提高车辆驾驶的安全性的要求。为了应对该要求,期望进一步提高车辆用灯具的本车显示功能,提醒其他车辆、行人注意。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这样的状况而完成的,其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实现车辆用灯具的本车显示功能的提高的技术。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式是一种车辆用灯具。该车辆用灯具具备:多个第一光源;多个第二光源;以及板状的光学构件,其具有多个扩散部以及多个开口部,各扩散部覆盖一个以上的第一光源,并且使从该第一光源射出的光扩散,各开口部使一个以上的第二光源露出。车辆用灯具具有多个第一发光部以及多个第二发光部,各第一发光部由一个以上的、第一光源以及扩散部的组合形成,各第二发光部由一个以上的、第二光源以及开口部的组合形成。多个第一发光部的至少一部分和多个第二发光部的至少一部分交替地排列。
需要说明的是,将以上构成要素的任意的组合、本实用新型的表现形式在方法、装置、系统等之间变换后的方案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方式也是有效的。
实用新型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车辆用灯具的本车显示功能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灯具的立体图。
图2是车辆用灯具的分解立体图。
图3中的(A)是第一光源以及第二光源均处于非点亮的状态的车辆用灯具的图。图3中的(B)是仅第一光源处于点亮的状态的车辆用灯具的图。图3中的(C)是第一光源以及第二光源均处于点亮的状态的车辆用灯具的图。
图4是变形例1所涉及的光学构件的立体图。
图5中的(A)是变形例2所涉及的光学构件的立体图。图5中的(B)是变形例3所涉及的光学构件的立体图。图5中的(C)是变形例4所涉及的光学构件的立体图。
图6中的(A)是变形例5所涉及的车辆用灯具的分解立体图。图6中的(B)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灯具的分解立体图。图6中的(C)是仅第一光源处于点亮的状态的变形例5所涉及的车辆用灯具的图。图6中的(D)是仅第一光源处于点亮的状态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灯具的图。图6中的(E)是第一光源以及第二光源均处于点亮的状态的变形例5所涉及的车辆用灯具的图。图6中的(F)是第一光源以及第二光源均处于点亮的状态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灯具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车辆用灯具;2:第一光源;4:第二光源;6:光学构件;10:扩散部;12:开口部;20:反射面;22:第一光源用开口部;24:第一发光部;26:第二发光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优选的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实施方式并不对实用新型进行限定而是示例,实施方式中记述的所有特征或其组合未必是实用新型的本质内容。对各附图所示的相同或等同的构成要素、构件、处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适当省略重复的说明。另外,各图所示的各部分的比例尺、形状是为了容易进行说明而适当设定的,只要没有特别提及,就不进行限定性解释。另外,在本说明书或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第一”、“第二”等用语的情况下,只要没有特别提及,该用语就不表示任何顺序、重要度,而是用于区分某结构与其他结构。另外,在各附图中,省略示出在对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方面不重要的构件的一部分。
图1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灯具1的立体图。图2是车辆用灯具1的分解立体图。作为一个例子,车辆用灯具1是配置于车辆的后部的后灯。图中的“前”是指灯具前方(车辆后方),“后”是指灯具后方(车辆前方),“内”是指车宽方向内侧,“外”是指车宽方向外侧,“上”是指铅垂方向上方,“下”是指铅垂方向下方。需要说明的是,车辆用灯具1的姿态并不限定于图示的状态。
车辆用灯具1具备多个第一光源2、多个第二光源4和光学构件6。另外,车辆用灯具1具备未图示的灯体以及透光罩(外透镜)。多个第一光源2、多个第二光源4以及光学构件6收容于由灯体和透光罩构成的灯室。
各第一光源2以及各第二光源4例如由LED(发光二极管)构成。需要说明的是,各第一光源2以及各第二光源4也可以是LD(激光二极管)、有机或者无机EL(电致发光)等LED以外的半导体发光元件。另外,各第一光源2以及各第二光源4也可以是白炽灯泡、卤素灯、放电灯泡等。
作为一个例子,多个第一光源2以及多个第二光源4搭载于共用的控制基板8。本实施方式的控制基板8在车宽方向上较长。控制基板8对各第一光源2以及各第二光源4的点亮熄灭进行控制。控制基板8具有以计算机的CPU、存储器为代表的元件、电路这样的硬件结构(未图示)。另外,具有通过计算机程序等实现的软件结构。控制基板8搭载于灯体。
光学构件6为板状,固定于控制基板8的光源搭载面。光学构件6具有多个扩散部10和多个开口部12。光学构件6例如由聚碳酸酯、聚丙烯、丙烯酸、ASA(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酯)、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等树脂构成。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光学构件6由内透镜部14和反射器部16构成。内透镜部14配置于比反射器部16靠灯具前方侧的位置,安装在反射器部16的朝向灯具前方侧的面上。
内透镜部14具有多个扩散部10和支承框架18。各扩散部10具有在灯具后方侧具有开口的箱形形状。从灯具前方观察,各扩散部10是在车宽方向上较长的矩形形状。支承框架18是沿车宽方向延伸的棒状体。各扩散部10通过与支承框架18连接而相互连结。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扩散部10是一体成形件。即,多个扩散部10与支承框架18一体成形。
本公开中的“一体成形”是指,并不是原本分体的各扩散部10和支承框架18作为通过熔接、粘接等公知的固定方法相互固定的结果而形成为一个构件,而是通过注塑成形等公知的成形处理而在一个构件中形成有各扩散部10、支承框架18。
各扩散部10配置为从灯具前方观察时覆盖第一光源2。在本实施方式中,各第一光源2与各扩散部10以一对一的方式对应,各扩散部10将一个第一光源2覆盖。需要说明的是,各扩散部10也可以覆盖多个第一光源2。即,各扩散部10覆盖一个以上的第一光源2。另外,各扩散部10所覆盖的第一光源2的数量也可以互不相同。
各扩散部10能够使从所覆盖的第一光源2射出的光扩散。例如,各扩散部10由相对于第一光源2的光半透明的、即能够使第一光源2的光的一部分透过的树脂材料构成。该树脂材料例如由透明的树脂母材和分散于树脂母材且折射率与树脂母材不同的颗粒构成。半透明树脂的透光率可以基于设计者所进行的实验、模拟而适当设定。在多个扩散部10为一体成形件的情况下,内透镜部14的整体由半透明树脂构成。
从第一光源2射出的光至少向扩散部10的朝向灯具前方侧的面射入,一边被颗粒反射一边透过该面而向灯具前方照射。因而,各扩散部10的朝向灯具前方侧的面构成光扩散面。需要说明的是,代替由半透明树脂构成各扩散部10,通过对由透明树脂构成的各扩散部10的表面实施纹理加工等粗糙化处理,也能够使第一光源2的光扩散。
反射器部16是在与灯具前后方向相交的方向上扩展的板状体。反射器部16在车宽方向上较长、且在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具有以越朝向车宽方向外侧则越位于铅垂方向上方的方式倾斜的倾斜缘部16a。另外,反射器部16具有多个开口部12。多个开口部12设置为在灯具前后方向上贯通反射器部16。各开口部12配置为从灯具前方观察时,使第二光源4露出。在本实施方式中,各第二光源4与各开口部12以一对一的方式对应,各开口部12使一个第二光源4露出。需要说明的是,各开口部12也可以使多个第二光源4露出。即,各开口部12使一个以上的第二光源4露出。另外,各开口部12所露出的第二光源4的数量也可以互不相同。
各第二光源4能够经由各开口部12向灯具前方直接照射光。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反射器部16在各开口部12的周围具有使第二光源4的光反射的反射面20。从各第二光源4射出的光的一部分被反射面20反射而向灯具前方照射。例如,反射器部16由上述的半透明树脂、透明树脂构成,在各开口部12的周围具有金属膜。而且,该金属膜构成反射面20。金属膜可以通过铝等金属的蒸镀处理而形成。另外,反射器部16也可以由不透明树脂构成,各开口部12的周围的面直接构成反射面20。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在由不透明树脂构成的反射器部16设置构成反射面20的金属膜。在内透镜部14以及反射器部16分别由相同的树脂材料构成的情况下,也可以将光学构件6的整体一体成形。
另外,反射器部16还具有从灯具前方观察时与各第一光源2重叠的多个第一光源用开口部22。多个第一光源用开口部22是用于不妨碍光从各第一光源2向各扩散部10的进入的孔。在内透镜部14以及反射器部16相互组装的状态下,各第一光源用开口部22被各扩散部10覆盖。从各第一光源2射出的光经由第一光源用开口部22通过反射器部16而射入到各扩散部10。
车辆用灯具1具有多个第一发光部24和多个第二发光部26。各第一发光部24由第一光源2以及扩散部10的组合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由第一光源2以及扩散部10的一个组合形成一个第一发光部24。第一光源2以及扩散部10的组合由一个以上的第一光源2和一个扩散部10构成。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将第一光源2以及扩散部10的组合集合多个来形成一个第一发光部24。即,各第一发光部24由一个以上的、第一光源2以及扩散部10的组合形成。
各第二发光部26由第二光源4以及开口部12的组合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由第二光源4以及开口部12的一个组合形成一个第二发光部26。第二光源4以及开口部12的组合由一个以上的第二光源4和一个开口部12构成。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将第二光源4以及开口部12的组合集合多个来形成一个第二发光部26。即,各第二发光部26由一个以上的、第二光源4以及开口部12的组合形成。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光学构件6具备反射面20。因此,各第二发光部26由第二光源4、开口部12以及反射面20形成。
多个第一发光部24的至少一部分和多个第二发光部26的至少一部分交替地排列。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第一发光部24在与灯具前后方向相交的平面内排列成交错状。同样地,多个第二发光部26也在与灯具前后方向相交的平面内排列成交错状。另外,将配置成交错状的多个第一发光部24和配置成交错状的多个第二发光部26组合。即,在相邻的第一发光部24之间配置有第二发光部26。或者,在相邻的第二发光部26之间配置有第一发光部24。因而,多个第一发光部24以及多个第二发光部26排列成方格图案。
换言之,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1具有第一发光部24和第二发光部26沿车宽方向交替排列的横长发光线沿上下层叠多个而成的构造。相邻的横长发光线配置为一方的横长发光线的第一发光部24和另一方的横长发光线的第二发光部26并列。或者,车辆用灯具1具有第一发光部24和第二发光部26沿上下方向交替排列的纵长发光线沿车宽方向排列多个而成的构造。相邻的纵长发光线配置为一方的纵长发光线的第一发光部24和另一方的纵长发光线的第二发光部26并列。
需要说明的是,横长发光线以及纵长发光线的数量可以适当设定。例如,车辆用灯具1可以仅具有一个横长发光线,也可以仅具有一个纵长发光线。另外,各横长发光线中包含的第一发光部24以及第二发光部26的数量、以及各纵长发光线中包含的第一发光部24以及第二发光部26的数量能够适当设定。
图3中的(A)是第一光源2以及第二光源4均处于非点亮的状态的车辆用灯具1的图。图3中的(B)是仅第一光源2处于点亮的状态的车辆用灯具1的图。图3中的(C)是第一光源2以及第二光源4均处于点亮的状态的车辆用灯具1的图。需要说明的是,在图3中的(A)~图3中的(C)所示的车辆用灯具1中,作为一个例子,左侧两列的扩散部10的光扩散面由白色的半透明树脂构成,剩余的扩散部10的光扩散面由纹理加工面构成。另外,第一发光部24以及第二发光部26的数量与图1以及图2所图示的数量稍微不同。
如图3中的(A)所示,在第一光源2以及第二光源4均处于非点亮的状态下,目视辨认到由多个扩散部10和多个开口部12构成的方格图案。如图3中的(B)所示,在仅第一光源2点亮的状态下,目视辨认到由多个第一发光部24形成的交错图案的发光。如图3中的(C)所示,在第一光源2以及第二光源4均点亮的状态下,目视辨认到由多个第一发光部24以及多个第二发光部26形成的灯具整体的发光。
车辆用灯具1能够由多个第一发光部24发挥第一灯具功能,并由多个第一发光部24以及多个第二发光部26发挥与第一灯具功能不同的第二灯具功能。作为一个例子,第一灯具功能是尾灯功能,第二灯具功能是刹车灯功能。因而,车辆用灯具1能够以交错图案发光而发挥尾灯功能,并且灯具整体发光而发挥刹车灯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能够对第一灯具功能以及第二灯具功能适当地分配尾灯、刹车灯、转向灯、示宽灯、后雾灯等公知的灯具功能。另外,车辆用灯具1也可以用作前照灯。在该情况下,能够对第一灯具功能以及第二灯具功能适当地分配近光、远光、转向灯、定位灯、日间行车灯、雾灯等公知的灯具功能。另外,能够根据第一灯具功能以及第二灯具功能,适当选择第一光源2以及第二光源4的种类(射出的光的量、颜色)。
另外,车辆用灯具1也可以构成为,由多个第一发光部24发挥第一灯具功能,并由多个第二发光部26发挥第二灯具功能。在该情况下,车辆用灯具1能够以交错图案发光而发挥第一灯具功能,并且在从发挥第一灯具功能时的发光位置错开的位置以交错图案发光而发挥第二灯具功能。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灯具1具有多个第一发光部24和多个第二发光部26。各第一发光部24由一个以上的、第一光源2以及扩散部10的组合形成,各第二发光部26由一个以上的、第二光源4以及开口部12的组合形成。而且,多个第一发光部24的至少一部分和多个第二发光部26的至少一部分交替地排列。
在各第一发光部24中,通过扩散部10使第一光源2的光扩散而向灯具前方照射。另一方面,在各第二发光部26中,第二光源4的光从开口部12直接向灯具前方照射。另外,在光学构件6具有反射面20的情况下,第二光源4的一部分的光被反射面20反射而向灯具前方照射。因此,其他车辆的驾驶员、行人等在第一光源2的点亮时和第二光源4的点亮时目视辨认到不同的发光方式的发光部。另外,目视辨认到发光方式不同的发光部交替排列的状态。进一步地,在第一光源2以及第二光源4熄灭时,其他车辆的驾驶员、行人等目视辨认到多个扩散部10和多个开口部12交替排列而成的图案。由此,能够提高车辆用灯具1的醒目性,提高本车显示功能。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第一发光部24以及多个第二发光部26排列成方格图案。由此,在第一光源2以及第二光源4熄灭时,能够使其他车辆的驾驶员、行人等目视辨认到扩散部10与开口部12的方格图案。另外,在仅第一光源2点亮的情况下和仅第二光源4点亮的情况下,能够分别实现交错图案的发光。由此,车辆用灯具1的醒目性进一步提高,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本车显示功能。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1仅由多个第一发光部24发挥第一灯具功能,并由多个第一发光部24以及多个第二发光部26发挥与第一灯具功能不同的第二灯具功能。在该情况下,在车辆用灯具1发挥第一灯具功能时和发挥第二灯具功能时,能够使发光形状不同。由此,车辆用灯具1的醒目性进一步提高,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车辆用灯具1的本车显示功能。另外,通过由多个第一发光部24以及多个第二发光部26发挥第二灯具功能,能够增加发挥第二灯具功能时的发光面积。由此,也能够提高车辆用灯具1的本车显示功能。
另外,车辆用灯具1也可以仅由多个第一发光部24发挥第一灯具功能,仅由多个第二发光部26发挥第二灯具功能。在该情况下,在发挥第一灯具功能时和发挥第二灯具功能时,能够以类似的发光形状使发光位置错开。由此,车辆用灯具1的醒目性进一步提高,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车辆用灯具1的本车显示功能。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光学构件6在各开口部12的周围具有反射面20。而且,各第二发光部26由第二光源4、开口部12以及反射面20形成。由此,能够增加各第二发光部26的发光面积。因此,车辆用灯具1的醒目性进一步提高,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本车显示功能。
另外,作为一个例子,光学构件6由半透明树脂构成,层叠于半透明树脂的表面的金属膜构成反射面20,半透明树脂本身构成扩散部10。通过由半透明树脂构成光学构件6的整体,能够将内透镜部14以及反射器部16一体成形。由此,能够减少车辆用灯具1的部件数量,能够实现车辆用灯具1的制造工序的简化。另外,通过设置作为反射面20发挥功能的金属膜,即使在光学构件6由半透明树脂构成的情况下,也能够提高反射面20的光反射率。
另外,通过由半透明树脂构成扩散部10,与对扩散部10实施纹理加工等粗糙化处理的情况相比,能够更简单地实现均匀的面发光。另外,由于能够将半透明树脂本身用作光扩散面,因此与实施纹理加工等粗糙化处理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车辆用灯具1的制造工序的简化。另外,作为一个例子,多个扩散部10是一体成形件。由此,能够减少车辆用灯具1的部件数量,能够实现车辆用灯具1的制造工序的简化。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上述的实施方式只不过示出了实施本实用新型时的具体例而已。实施方式的内容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所规定的实用新型的思想的范围内,能够进行构成要素的变更、追加、删除等多种设计变更。施加了设计变更的新的实施方式兼具所组合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各自的效果。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关于能够进行这样的设计变更的内容,标注“本实施方式的”、“在本实施方式中”等标记来进行强调,但即使是没有这样的标记的内容,也允许设计变更。以上的构成要素的任意的组合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方式也是有效的。在附图的剖面标注的阴影线并不对标注有阴影线的对象的材质进行限定。
(变形例1)
图4是变形例1所涉及的光学构件6的立体图。本变形例的光学构件6在各开口部12的周围的面与各扩散部10中亮度不同。例如,内透镜部14由白色的半透明树脂或透明树脂构成。在内透镜部14由透明树脂构成的情况下,对扩散部10的表面实施粗糙化处理。另一方面,反射器部16由黑色树脂构成,开口部12的周围的面为黑色树脂本身。或者,对反射器部16中的开口部12的周围的面实施黑色涂装。由此,各扩散部10的亮度高于各开口部12的周围的面的亮度。其结果是,能够使第一光源2以及第二光源4均处于非点亮的状态下的车辆用灯具1的方格图案更清晰。因此,车辆用灯具1的醒目性进一步提高,能够进一步提高本车显示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例如由半透半反镜蒸镀膜构成扩散部10,由白色树脂构成反射器部16,或者对开口部12的周围的面实施白色涂装,由此能够使各开口部12的周围的面的亮度比各扩散部10的亮度高。各开口部12的周围的面与各扩散部10的亮度差也可以通过白色以及黑色以外的颜色的组合来实现。明度差的程度能够考虑到醒目性的程度等而由设计者适当设定。
(变形例2~4)
图5中的(A)是变形例2所涉及的光学构件6的立体图。图5中的(B)是变形例3所涉及的光学构件6的立体图。图5中的(C)是变形例4所涉及的光学构件6的立体图。变形例2~4的光学构件6的内透镜部14的形状分别不同。
如图5中的(A)所示,在变形例2中,与实施方式相比,扩散部10以及支承框架18更向灯具前方突出。如图5中的(B)所示,在变形例3中,与实施方式相比,扩散部10向灯具前方的突出量为相同程度,但支承框架18向灯具前方的突出量较小。另外,变形例2以及变形例3的各扩散部10从灯具前方观察时为大致正方形形状。另外,在变形例2以及变形例3中,与实施方式相比,扩散部10的数量较多,各自的大小较小。
如图5中的(C)所示,变形例4的扩散部10以车宽方向外侧以及内侧的侧面与倾斜缘部16a大致平行的方式倾斜。即,各侧面以越朝向铅垂方向上方则越位于车宽方向外侧的方式倾斜。这样,能够使光学构件6的形状具有各种变化。由此,能够容易地实现车辆用灯具1的醒目性的提高。
(变形例5)
图6中的(A)是变形例5所涉及的车辆用灯具1的分解立体图。图6中的(B)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灯具1的分解立体图。图6中的(C)是仅第一光源2处于点亮的状态的变形例5所涉及的车辆用灯具1的图。图6中的(D)是仅第一光源2处于点亮的状态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灯具1的图。图6中的(E)是第一光源2以及第二光源4均处于点亮的状态的变形例5所涉及的车辆用灯具1的图。图6中的(F)是第一光源2以及第二光源4均处于点亮状态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灯具1的图。
如图6中的(A)所示,在本变形例中,从灯具前方侧起依次配置反射器部16、内透镜部14、控制基板8,并分别相互组装。各扩散部10插入于各第一光源用开口部22。另一方面,如图6中的(B)所示(也参照图2),在实施方式中,从灯具前方侧起依次配置内透镜部14、反射器部16、控制基板8,并分别相互组装。
因而,在本变形例中,由于支承框架18配置于比反射器部16靠灯具后方侧的位置,因此无法从灯具前方目视辨认到。另一方面,在实施方式中,由于支承框架18配置于比反射器部16靠灯具前方侧的位置,因此能够从灯具前方目视辨认到。而且,支承框架18根据其形状而至少能够供第一光源2的光射入并与扩散部10一起发光。
因此,如图6中的(C)以及图6中的(D)所示,在仅点亮第一光源2的情况下,本变形例的车辆用灯具1与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1相比,各第一发光部24的轮廓更清楚。因此,能够目视辨认到更清晰的交错图案的发光。另外,如图6中的(E)以及图6中的(F)所示,在点亮第一光源2以及第二光源4的情况下,本变形例的车辆用灯具1与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1相比,各第一发光部24的轮廓也更清楚。因此,能够目视辨认到更清晰的方格图案的发光。这样,通过改变内透镜部14和反射器部16在灯具前后方向上的位置,能够实现不同的发光方式。
上述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实用新型也可以通过以下记载的项目来确定。
[第一项目]
一种车辆用灯具(1),其中,
所述车辆用灯具(1)具备:
多个第一光源(2);
多个第二光源(4);以及
板状的光学构件(6),其具有多个扩散部(10)以及多个开口部(12),各扩散部(10)覆盖一个以上的第一光源(2),并且使从该第一光源(2)射出的光扩散,各开口部(12)使一个以上的第二光源露出(4),
所述车辆用灯具(1)具有多个第一发光部(24)以及多个第二发光部(26),各第一发光部(24)由一个以上的、第一光源(2)以及扩散部(10)的组合形成,各第二发光部(26)由一个以上的、第二光源(4)以及开口部(12)的组合形成,多个第一发光部(24)的至少一部分和多个第二发光部(26)的至少一部分交替地排列。
[第二项目]
根据第一项目所述的车辆用灯具(1),其中,多个第一发光部(24)以及多个第二发光部(26)排列成方格图案。
[第三项目]
根据第一项目或第二项目所述的车辆用灯具(1),其中,
由多个第一发光部(24)发挥第一灯具功能,
由多个第一发光部(24)以及多个第二发光部(26)发挥与第一灯具功能不同的第二灯具功能。
[第四项目]
根据第一项目或第二项目所述的车辆用灯具(1),其中,
由多个第一发光部(24)发挥第一灯具功能,
由多个第二发光部(26)发挥与第一灯具功能不同的第二灯具功能。
[第五项目]
根据第一项目至第四项目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灯具(1),其中,光学构件(6)的亮度在各开口部(12)的周围的面和各扩散部(10)中不同。
[第六项目]
根据第一项目至第五项目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灯具(1),其中,
光学构件(6)在各开口部(12)的周围具有使第二光源(4)的光反射的反射面(20),
第二发光部(26)由第二光源(4)、开口部(12)以及反射面(20)形成。
[第七项目]
根据第六项目所述的车辆用灯具(1),其中,
光学构件(6)由相对于第一光源(2)的光而半透明的树脂材料构成,并且具有设置于各开口部(12)的周围的金属膜,
反射面(20)由金属膜构成,
扩散部(10)由半透明的树脂材料构成。
[第八项目]
根据第一项目至第七项目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灯具(1),其中,多个扩散部(10)为一体成形件。

Claims (8)

1.一种车辆用灯具,其中,
所述车辆用灯具具备:
多个第一光源;
多个第二光源;以及
板状的光学构件,其具有多个扩散部以及多个开口部,各扩散部覆盖一个以上的所述第一光源,并且使从该第一光源射出的光扩散,各开口部使一个以上的所述第二光源露出,
所述车辆用灯具具有多个第一发光部以及多个第二发光部,各第一发光部由一个以上的、所述第一光源以及所述扩散部的组合形成,各第二发光部由一个以上的、所述第二光源以及所述开口部的组合形成,所述多个第一发光部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多个第二发光部的至少一部分交替地排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中,所述多个第一发光部以及所述多个第二发光部排列成方格图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中,
由所述多个第一发光部发挥第一灯具功能,
由所述多个第一发光部以及所述多个第二发光部发挥与所述第一灯具功能不同的第二灯具功能。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中,
由所述多个第一发光部发挥第一灯具功能,
由所述多个第二发光部发挥与所述第一灯具功能不同的第二灯具功能。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中,
所述光学构件的亮度在各开口部的周围的面和各扩散部中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中,
所述光学构件在各开口部的周围具有使所述第二光源的光反射的反射面,
所述第二发光部由所述第二光源、所述开口部以及所述反射面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中,
所述光学构件由相对于所述第一光源的光而半透明的树脂材料构成,并且具有设置于各开口部的周围的金属膜,
所述反射面由所述金属膜构成,
所述扩散部由所述半透明的树脂材料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中,所述多个扩散部为一体成形件。
CN202221149203.3U 2021-08-03 2022-05-13 车辆用灯具 Active CN217816533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127286 2021-08-03
JP2021127286A JP2023022420A (ja) 2021-08-03 2021-08-03 車両用灯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16533U true CN217816533U (zh) 2022-11-15

Family

ID=8398486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21868.0A Pending CN115704552A (zh) 2021-08-03 2022-05-13 车辆用灯具
CN202221149203.3U Active CN217816533U (zh) 2021-08-03 2022-05-13 车辆用灯具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21868.0A Pending CN115704552A (zh) 2021-08-03 2022-05-13 车辆用灯具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23022420A (zh)
CN (2) CN115704552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04552A (zh) 2023-02-17
JP2023022420A (ja) 2023-0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20112B2 (en) Optical device for an automobile vehicle
US11754250B2 (en) Vehicle lamp
JP2000067610A (ja) 車両用灯具
US20060285348A1 (en) Vehicular light assembly
JP7081977B2 (ja) 車両用灯具
JP7483523B2 (ja) 車両用灯具
CN107435882B (zh) 照明装置
CN105202439A (zh) 车辆用灯具
CN112136000A (zh) 车辆用灯具
JP2022127302A (ja) 車両用灯体装置
CN217816533U (zh) 车辆用灯具
JP7193276B2 (ja) 車両用灯具
JP7176961B2 (ja) リアコンビネーションランプ
JP7265437B2 (ja) 車両用灯具
JP7307538B2 (ja) 車両用灯具
JP7123611B2 (ja) 車両用灯具
JP2021174724A (ja) 車両用灯具
JP5937339B2 (ja) 車両用信号灯具
EP3912862A2 (en) Vehicle lamp and headlamp assembly
JP7587932B2 (ja) 車両用灯具
US20240230052A1 (en) Vehicle signal lighting assembly
JP2019153413A (ja) 車両用灯具
JP5278208B2 (ja) 車両用灯具
KR101917210B1 (ko) 차량용 램프
JP5827552B2 (ja) 車両用信号灯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