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86028U - 用于电子书边框开口检测的检具 - Google Patents
用于电子书边框开口检测的检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786028U CN217786028U CN202221841390.1U CN202221841390U CN217786028U CN 217786028 U CN217786028 U CN 217786028U CN 202221841390 U CN202221841390 U CN 202221841390U CN 217786028 U CN217786028 U CN 21778602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roove
- piston
- contact
- opening
- electronic boo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8
- 230000006698 indu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10000002105 tongu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447 percep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439 repair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780 transparent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Testing Of Devices, Machine Parts, Or Other Structur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具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子书边框开口检测的检具,其一次性可完成全域检测,既适用于开口等宽的边框,也适用于开口非等宽边框,提升了电子书边框开口内宽检测效率,包括壳体、感应系统及检测组件,壳体内腔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限位槽,限位槽贯穿壳体的一边侧,且壳体内设有电源;感应系统包括对应设置在限位槽内且并联的多个传感组件,传感组件包括接触式传感器和报警灯;检测组件包括多个舌片,舌片包括依序固定连接的触头、第一活塞、角度限位器、第二活塞和标准厚度规及套在第一活塞上的弹簧,触头、第一活塞及角度限位器设于限位槽内,标准厚度规位于插孔外并与第二活塞位于限位槽外的一端固定连接。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电子书边框开口检测的检具。
背景技术
电子书是指植入或下载数字化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讯息内容,集存储和显示终端于一体的手持阅读器,相较于传统的纸质书籍,电子书具有存储内容多、重量轻、便于携带等优点,且用户可以通过更新电子书的信息,来达到增加或改变文本内容的目的,降低了用户的阅读成本。为了使得电子书的外形更接近书本,常在电子书的侧面设置边框,边框与电子书本体结合的方式对边框精度高,以保证边框与电子书本体连接的稳定性。由于边框的内壁厚度一般较薄,容易变形(一般为受压后局部内宽减小),因此,控制边框的开口宽度对于边框质量的管控有着重要意义。在电子书的边框加工过程中,需要全检边框的开口宽度,目前,主要通过定义需要检测的位置,再采用标准块进行检测,由于边框的长度一般较长,需要检测的点较多,采用标准块逐一检测的效率不高,制约了边框的加工效率;另外,当边框的开口设计宽度非等宽时,测量过程中还需要更换标准块,进一步降低了边框的检测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采用标准块逐一检测以及开口非等宽情况下需要更换标准块,引起的边框检测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电子书边框开口检测的检具,该检具一次性可完成全域检测,既可适用于开口等宽的边框,也可适用于开口非等宽边框的检测,提升了电子书边框开口内宽检测效率。
一种用于电子书边框开口检测的检具,包括:
壳体,壳体的内腔沿壳体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限位槽,所述壳体的一边侧开设有与多个所述限位槽一一对应连通的插孔,且壳体的内腔设置有电源;
感应系统,包括一一对应设置在所述限位槽内且并联的多个传感组件,每个传感组件包括串联的接触式传感器和报警灯,各所述报警灯分别与电源连接,所述报警灯穿设壳体,且报警灯的发光端位于壳体外侧;以及
检测组件,包括一一对应插设于每个插孔内并与接触式传感器配合的多个舌片,每个舌片包括依序固定连接的触头、第一活塞、角度限位器、第二活塞和标准厚度规,以及套设在触头与第一活塞上并与角度限位器的端面抵接的弹簧,所述触头、第一活塞以及角度限位器滑动设置于限位槽内,所述标准厚度规位于插孔外侧并与第二活塞上位于限位槽外侧的一端固定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前盖以及与前盖盖合的后盖,前盖和后盖分别呈T字形结构,前盖的横部和后盖的横部共同构成长方体结构的检测部,各所述限位槽设于检测部的内腔,前盖的竖部和后盖的竖部共同构成手柄部,所述电源收容于手柄部的内腔,前盖上远离手柄部的一边侧和后盖上远离手柄部的一边侧分别间隔设有多个缺口,前盖上的缺口与后盖上的缺口一一对应,并共同围合形成设置在壳体上的所述多个插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槽包括邻近所述插孔的滑动槽,以及远离插孔并与滑动槽连通的感应槽,所述感应槽为方槽,所述滑动槽包括从感应槽向插孔方向依序设置并连通的触头槽、弹簧槽、转动调节槽以及活塞插入槽,触头槽、弹簧槽和转动调节槽的宽度依序增大,活塞插入槽的宽度小于转动调节槽的宽度,角度限位器收容于转动调节槽内,弹簧的一端与转动调节槽的端面抵接,弹簧的另一端同弹簧槽与触头槽的连接部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接触式传感器上设有对应触头槽的触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盖上开设有用于一一对应穿设各报警灯的多个通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与电源和各报警灯电连接的喇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源为可充电电池,检测部上邻近手柄部的一侧或手柄部上设置有与电源电连接的充电接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标准厚度规受外部偏转力时,带动所述触头、第一活塞以及角度限位器在限位槽于预定转角范围内转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角度限位器中部的宽度大于其两边侧的宽度,转动调节槽的高度等于角度限位器中部的宽度,角度限位器的转角范围+/-2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标准厚度规上背向第二活塞的一端设置倒角部,且标准厚度规的表面上沿靠近第二活塞的方向间隔设置多处标识线。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电子书边框开口检测的检具,在壳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舌片和与舌片配合的传感组件,检测边框开口宽度的过程中,通过将各舌片的标准厚度规嵌入边框开口,并将检具的壳体向深入边框开口内腔的方向推动,若边框开口处的壁面出现变形,将使得边框的内宽改变,当标准厚度规移动至变形部位时,其内宽减小,标准厚度规受到变形部位的阻力,将在该阻力作用下向限位槽内移动,第二活塞带动角度限位器压紧弹簧,同时接触式传感器在与触头接触后产生电位变化,使得与其连接的报警灯电量,作业人员根据亮灯报警灯的位置,即可判断和查找到变形部位,如此,通过一次检测,即可实现对边框开口内宽的全检,提升了边框开口内宽检测的效率;在边框开口非等宽时,可在壳体上对应开口不同部位分别设置厚度不同的标准厚度规,如此,无需频繁更换标准块,通过一次检测,即实现对非等宽边框开口内宽的检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用于电子书边框开口检测的检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用于电子书边框开口检测的检具取下前盖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实施例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用于电子书边框开口检测的检具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传感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舌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角度限位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用于电子书边框开口检测的检具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传统的采用标准块逐一检测边框开口内宽的方式不仅效率低下,当边框开口的内表面存在变形时,是由作业人员通过推动标准块的方式来感知开口内表面是否有变形,由于每个人的力度大小并不相同,对标准块移动难度的判断标准也不一样,易造成同一边框由不同检测人员检出的结果不同的情况,使得边框开口内宽检测结果的可靠性下降。针对于此,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子书边框开口检测的检具,该检具一次性可完成全域检测,既可适用于开口等宽的边框,也可适用于开口非等宽边框的检测。具体的,请结合图1与图2,本实施例的检具包括壳体100、收容于壳体100内的感应系统以及安装在壳体100上并可相对于壳体100滑动的检测组件,该检测组件用于在对电子书边框的开口内宽进行检测作业时,与边框开口的待检测部位接触,并在待检测部位出现变形时,在待检测部位的作用下产生位移,以触发感应系统响应。
请结合图1-6,壳体100的内腔沿壳体100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限位槽110,壳体100的一边侧开设有与多个限位槽110一一对应连通的插孔120,也就是说,每个限位槽110对应与一插孔120连通,壳体100的内腔设置有电源130,电源130用于为感应系统提供工作电压。感应系统包括一一对应设置在限位槽110内且并联的多个传感组件200,即每个限位槽110内设置一个传感组件200,每个传感组件200包括串联的接触式传感器210和报警灯220,各报警灯220分别与电源130连接,报警灯220穿设壳体100,且报警灯220的发光端位于壳体100外侧。如此,只要任一一组传感组件200检测到开口的壁面变形时,该传感组件200上的报警灯220即点亮,以提示作业人员。检测组件包括一一对应插设于每个插孔120内并与接触式传感器210配合的多个舌片300,即每个舌片300对应穿过一个插孔120并与相应的限位槽110及限位槽110内的传感组件200配合,每个舌片300包括依序固定连接的触头310、第一活塞320、角度限位器330、第二活塞340和标准厚度规350,以及套设在触头310与第一活塞320上并与角度限位器330的端面抵接的弹簧360,触头310、第一活塞320以及角度限位器330滑动设置于限位槽110内,标准厚度规350位于插孔120外侧并与第二活塞340上位于限位槽110外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标准厚度规350上背向第二活塞340的一端设置倒角部351,该倒角部351用于减小标准厚度规350插入待检测边框开口时的阻力,即使得标准厚度规350进入工件时更加顺畅。标准厚度规350作为测量工件内宽的量具,标准厚度规350的表面上沿靠近第二活塞340的方向间隔设置多处标识线352,该标识线352作为标准厚度规350在测量时插入开口深度的标准,每条标识线352的末端写有表示标准厚度规350插入深度的数字,如此,作业人员根据标识线352末端的数字,即可判断标准厚度规350的插入深度。
在电子书边框工件的加工过程中,边框开口的设计宽度是固定的,但是在后续加工过程中有受外力作用使开口变窄的风险,因而检测时只需要检测开口宽度是否足够,即可实现对边框开口质量的检测。上述用于电子书边框开口检测的检具,在壳体10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舌片300和与舌片300配合的传感组件200,检测过程中,若边框工件局部开口变形或宽度小于目标值,舌片300上的标准厚度规350将无法完全塞入边框工件的开口中,在壳体100继续推进时,舌片300上的触头310将触发相应的传感组件200,发出报警信号,以提示作业人员边框工件内宽超标的具体部位,作业人员可以在工件上做好标记,为工件返修和复检提供重要信息。
壳体100用于封装感应系统并提供检测组件的安装位,本实施例中,壳体100整体呈T字形结构,壳体100包括前盖140以及与前盖140盖合的后盖150,前盖140和后盖150分别呈T字形结构,且前盖140的外形与后盖150的外形相适应,二者相互对称,前盖140与后盖150卡扣连接或/和螺钉连接。前盖140的横部和后盖150的横部共同构成长方体结构的检测部160,各限位槽110设于检测部160的内腔,前盖140的竖部和后盖150的竖部共同构成手柄部170,电源130收容于手柄部170的内腔,前盖140上远离手柄部170的一边侧和后盖150上远离手柄部170的一边侧分别间隔设有多个缺口,前盖140上的缺口与后盖150上的缺口一一对应,并共同围合形成设置在壳体100上的多个插孔120。手柄部170用于提供边框开口内宽检测时的持握部位,便于工作人员取拿检具。通过将电源130设置在手柄部170内,避免了检具的重量集中在检测部160时,造成的检测部160与手柄部170连接处力矩过大问题,有利于延长检具的使用寿命;另外,还可避免因电源130设置在检测部160的情况下,检测部160的设计宽度增大,进而使得检具加工时所需材料增多问题,实现对检具的结构优化,降低检具的生产成本。
请结合图2-4,限位槽110包括邻近插孔120的滑动槽,以及远离插孔120并与滑动槽连通的感应槽111,感应槽111的形状与接触式传感器210的外形相适应。优选的,感应槽111为方槽。滑动槽包括从感应槽111向插孔120方向依序设置并连通的触头槽112、弹簧槽113、转动调节槽114以及活塞插入槽115,触头槽112、弹簧槽113和转动调节槽114的宽度依序增大,活塞插入槽115的宽度小于转动调节槽114的宽度,在舌片300插入限位槽110后,触头310位于触头槽112内,第一活塞320于弹簧槽113和转动调节槽114之间滑动,角度限位器330收容于转动调节槽114内,弹簧360的一端与转动调节槽114的端面抵接,弹簧360的另一端同弹簧槽113与触头槽112的连接部抵接。如此,在电子书边框开口内宽检测的过程中,当标准厚度规350运动至因挤压变形导致局部内宽减小的变形部位时,随着壳体100向开口底部的推动,与该变形部位接触的标准厚度规350受变形部位的阻力,将向靠近限位槽110的方向移动,同时,标准厚度规350将带动第二活塞340、角度限位器330、第一活塞320以及触头310向靠近接触式传感器210移动,该过程中,弹簧360被压缩,当触头310与接触式传感器210接触时,接触式传感器210的电位变化,并使报警灯220被点亮,工作人员根据亮灯报警灯220对应的舌片300位置,以及舌片300插入开口内的深度,即可判断并标记变形部位的位置,以便为后续边框整形和复检提供依据。当开口内宽检测完毕后,将各标准厚度规350从开口内取出,当标准厚度规350受到的约束解除时,弹簧360即带动触头310、第一活塞320、角度限位器330、第二活塞340以及标准厚度规350复位。本实施例中,弹簧360的安全压力范围为小于20N,其他实施例中,可根据舌片300的伸缩行程以及舌片300的尺寸,合理选择相应规格的弹簧360。
请参阅图1,前盖140上开设有用于一一对应穿设各报警灯220的多个通孔141,通孔141提供了报警灯220的亮灯窗口,以便作业人员观察各报警灯220的亮灯情况。需要说明的时,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将前盖140和后盖150设计为透明结构,如,采用透明的PC、PE等材料注塑,以获得前盖140和后盖150,如此,前盖140上无需开设通孔,作业人员透过前盖140即可观察到壳体100内部的亮灯情况。
本实施例中,接触式传感器210为压力传感器,当然,还可以是其他体积较小的任意类型的接触式传感器210。请结合图2、图3、图5以及图8,接触式传感器210上设有对应触头槽112的触点211,当触头310与接触式传感器210上的触点211接触时,该触点211处的电位发生变化,并向报警灯220发送电信号,以使得相应的报警灯220点亮。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将接触式传感器210替换为分别连接报警灯220和电源130的两个接线触点,并采用铜或铝这类导电性较好的金属材料制作触头310,如此,当触头310分别与两个接线触点接触时,报警灯220与电源130导通,即使得报警灯220点亮,触头310用作触发接触式传感器210的开关。
请再次结合图2与图8,本实施例的检具还包括与电源130和各报警灯220电连接的喇叭400,喇叭400串联在感应系统电路的主线上。优选的,喇叭400为蜂鸣器。通过设置喇叭400,当任一传感组件200上的接触式传感器210与触头310接触时,报警灯220与喇叭400以及电源130的电路导通,喇叭400将发出声音,以提示作业人员检测到变形部位。进一步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电源130为可充电电池,检测部160上邻近手柄部170的一侧或手柄部170上设置有与电源130电连接的充电接口180。本实施例中,喇叭400设置在手柄部170,充电接口180设置在检测部160的边缘并邻近电源130,检测部160的边缘还设置有与各报警灯220电连接的喇叭驱动芯片410,该喇叭驱动芯片410与喇叭400电连接,用于驱动并控制喇叭400播放的内容。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前盖和后盖150上还设置有分别连通各限位槽的导线槽190,用于嵌装并固定连接报警灯220与喇叭驱动芯片410的导线。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标准厚度规350还可相对于壳体100转动。具体的,在标准厚度规350受外部偏转力时,标准厚度规350将带动触头310、第一活塞320以及角度限位器330在限位槽110于预定转角范围内转动。在标准厚度规350带动其余各部件转动的过程中,第二活塞340为整个舌片300旋转的轴心,也是舌片300相对于壳体100滑动的主要部件之一,角度限位器330用于限定舌片300旋转角度,主要是为适应被测工件可能出现变形而设置,即当标准厚度规350运动至变形部位且报警灯220响应后,若还需进一步对开口进行内宽检测,可进一步推动壳体100,使标准厚度规350向靠近开口底部的方向移动,该过程中,标准厚度规350受到变形部位的阻力,在滑动的同时还将产生轻微偏转,通过设置角度限位器330,限定了标准厚度规350的最大偏转范围,以避免标准厚度规350偏转角度过大对边框工件造成的损伤。进一步的,请参阅图7,角度限位器330中部的宽度大于其两边侧的宽度,即角度限位器330的中部和两侧之间形成倾斜部,转动调节槽的高度等于角度限位器330中部的宽度,角度限位器330的转角范围+/-2度。也就是说,当标准厚度规产生轻微转动时,角度限位器330在第二活塞和标准厚度规的带动下相对于转动调节槽的顶底面偏转,直至倾斜部与转动调节槽的顶底面抵接,以制约角度限位器330进一步偏转,即达到限定标准厚度规转动角度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各舌片300的标准厚度规350的厚度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当各标准厚度规350的厚度相同时,检具用于检测开口内宽等宽的电子书边框,当各标准厚度规350的厚度不同时,检具用于检测开口内宽非等宽的电子书边框。每个舌片300即可以设定相同的转动角度和伸缩行程,也可以设定不同的转动角度和伸缩的行程,标准厚度规350的厚度、舌片300转动角度和伸缩行程等参数,可根据工件的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根据工件的结构形状的不同,还可设计相应形状的舌片300,以适应不同形状边框工件的检测。
上述检具,在检测边框开口宽度的过程中,通过将各舌片300的标准厚度规350嵌入边框开口,并将检具的壳体100向深入边框开口内腔的方向推动,若边框开口处的壁面出现变形,将使得边框的内宽改变,当标准厚度规350移动至变形部位时,其内宽减小,标准厚度规350受到变形部位的阻力,将在该阻力作用下向限位槽110内移动,第二活塞带动角度限位器330压紧弹簧360,同时接触式传感器210在与触头310接触后产生电位变化,使得与其连接的报警灯220电量,作业人员根据亮灯报警灯220的位置,即可判断和查找到变形部位,如此,通过一次检测,即可实现对边框开口内宽的全检,提升了边框开口内宽检测的效率;在边框开口非等宽时,可在壳体100上对应开口不同部位分别设置厚度不同的标准厚度规350,如此,无需频繁更换标准块,通过一次检测,即实现对非等宽边框开口内宽的检测。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用于电子书边框开口检测的检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壳体的内腔沿壳体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限位槽,所述壳体的一边侧开设有与多个所述限位槽一一对应连通的插孔,且壳体的内腔设置有电源;
感应系统,包括一一对应设置在所述限位槽内且并联的多个传感组件,每个传感组件包括串联的接触式传感器和报警灯,各所述报警灯分别与电源连接,所述报警灯穿设壳体,且报警灯的发光端位于壳体外侧;以及
检测组件,包括一一对应插设于每个插孔内并与接触式传感器配合的多个舌片,每个舌片包括依序固定连接的触头、第一活塞、角度限位器、第二活塞和标准厚度规,以及套设在触头与第一活塞上并与角度限位器的端面抵接的弹簧,所述触头、第一活塞以及角度限位器滑动设置于限位槽内,所述标准厚度规位于插孔外侧并与第二活塞上位于限位槽外侧的一端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子书边框开口检测的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前盖以及与前盖盖合的后盖,前盖和后盖分别呈T字形结构,前盖的横部和后盖的横部共同构成长方体结构的检测部,各所述限位槽设于检测部的内腔,前盖的竖部和后盖的竖部共同构成手柄部,所述电源收容于手柄部的内腔,前盖上远离手柄部的一边侧和后盖上远离手柄部的一边侧分别间隔设有多个缺口,前盖上的缺口与后盖上的缺口一一对应,并共同围合形成设置在壳体上的所述多个插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电子书边框开口检测的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包括邻近所述插孔的滑动槽,以及远离插孔并与滑动槽连通的感应槽,所述感应槽为方槽,所述滑动槽包括从感应槽向插孔方向依序设置并连通的触头槽、弹簧槽、转动调节槽以及活塞插入槽,触头槽、弹簧槽和转动调节槽的宽度依序增大,活塞插入槽的宽度小于转动调节槽的宽度,角度限位器收容于转动调节槽内,弹簧的一端与转动调节槽的端面抵接,弹簧的另一端同弹簧槽与触头槽的连接部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电子书边框开口检测的检具,其特征在于,接触式传感器上设有对应触头槽的触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电子书边框开口检测的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上开设有用于一一对应穿设各报警灯的多个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电子书边框开口检测的检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电源和各报警灯电连接的喇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电子书边框开口检测的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为可充电电池,检测部上邻近手柄部的一侧或手柄部上设置有与电源电连接的充电接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电子书边框开口检测的检具,其特征在于,标准厚度规受外部偏转力时,带动所述触头、第一活塞以及角度限位器在限位槽于预定转角范围内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电子书边框开口检测的检具,其特征在于,角度限位器中部的宽度大于其两边侧的宽度,转动调节槽的高度等于角度限位器中部的宽度,角度限位器的转角范围+/-2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电子书边框开口检测的检具,其特征在于,标准厚度规上背向第二活塞的一端设置倒角部,且标准厚度规的表面上沿靠近第二活塞的方向间隔设置多处标识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841390.1U CN217786028U (zh) | 2022-07-14 | 2022-07-14 | 用于电子书边框开口检测的检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841390.1U CN217786028U (zh) | 2022-07-14 | 2022-07-14 | 用于电子书边框开口检测的检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786028U true CN217786028U (zh) | 2022-11-11 |
Family
ID=839401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841390.1U Active CN217786028U (zh) | 2022-07-14 | 2022-07-14 | 用于电子书边框开口检测的检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786028U (zh) |
-
2022
- 2022-07-14 CN CN202221841390.1U patent/CN21778602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605928B2 (en) | Manual pliers tool | |
US11532918B2 (en) | Detec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insertion depth of terminal of cable connector | |
US20140026430A1 (en) | Size inspection device | |
CN217786028U (zh) | 用于电子书边框开口检测的检具 | |
WO1983003467A1 (en) | Bi-directional touch sensor | |
CN107741510B (zh) | 一种显示屏的测试夹具 | |
CN212458299U (zh) | 孔径检测装置 | |
CN113263355B (zh) | 对刀测量装置 | |
CN117433388A (zh) | 用于电子书边框开口检测的检具及方法 | |
CN109559653A (zh) | 一种智能调节led显示屏的装置 | |
CN215281147U (zh) | 对刀测量装置 | |
CN219810598U (zh) | 汽车线束连接器防水性检测记号装置 | |
CN216956272U (zh) | 便携式磁性接近开关检测装置 | |
CN215912223U (zh) | 耳机检测装置及耳机检测设备 | |
CN2864637Y (zh) | 接触体卡爪力检测工具 | |
CN220858409U (zh) | 一种耳机盒检测装置 | |
CN110779645A (zh) | 一种电池铝壳与顶盖的压装检测装置 | |
CN214373872U (zh) | 压力测试笔 | |
CN219869504U (zh) | 一种方向把检具的手柄尺寸检测指示装置 | |
CN220761396U (zh) | 一种直接式温控检测组件 | |
CN216731625U (zh) | 一种通用型屏幕压合夹具 | |
CN218895767U (zh) | 一种修磨刀具用刀具长度检测装置 | |
CN209460424U (zh) | 夹取检测设备 | |
CN214473502U (zh) | 电芯压紧夹具 | |
CN108007320B (zh) | 传动轴组件和手机外壳的检测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