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7737673U - 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以及制冷设备 - Google Patents

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以及制冷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37673U
CN217737673U CN202221406761.3U CN202221406761U CN217737673U CN 217737673 U CN217737673 U CN 217737673U CN 202221406761 U CN202221406761 U CN 202221406761U CN 217737673 U CN217737673 U CN 2177376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evaporative cooling
compressor
overhaul
box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40676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南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Chongqing Midea General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Chongqing Midea General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Chongqing Midea General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40676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376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376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376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以及制冷设备,其中,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包括:箱体,箱体包括拼接侧以及检修侧,拼接侧用于相邻的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之间的拼接;冷媒循环系统,设于箱体内,冷媒循环系统包括压缩机;喷淋水循环系统,设于箱体内,喷淋水循环系统包括水泵;压缩机和水泵靠近检修侧设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可以使多个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进行无缝拼接,节省安装空间。

Description

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以及制冷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以及制冷设备。
背景技术
本部分提供的仅仅是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其并不必然是现有技术。
涡旋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以水和空气作冷却介质,工作时冷却水由水泵送至上部喷嘴,喷淋在冷凝排管外表面,形成水膜,高温汽态制冷剂由冷凝排管组进入,被冷却水吸收热量后从下部流出,吸收热量的水一部分蒸发,其余落在集水盘内,风机驱动空气以掠过冷凝排管促使水膜蒸发,强化冷凝放热,并使吸热后的水滴在下落的进程中被空气冷却,蒸发水蒸汽随空气被风机排出,未被蒸发的水滴被脱水器阻挡住落回水盘。与普通风冷式机组相比,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具有更高的换热效率。但是,蒸发冷却式冷水机额外增加了喷淋水循环系统,额外增加了水泵等器件,具有更大的体积。当布置多组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时,若将多个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依次拼接连接,靠近拼接位置设置的水泵或压缩机等器件无维修空间,必须在各相邻的两个机组之间预留维修间隙,因此进一步增加了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的占地面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至少解决必须在各相邻的两个机组之间预留维修间隙增加了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的占地面积的技术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技术方案,提出了一种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所述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包括拼接侧以及检修侧,所述拼接侧用于相邻的所述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之间的拼接;冷媒循环系统,设于所述箱体内,所述冷媒循环系统包括压缩机;喷淋水循环系统,设于所述箱体内,所述喷淋水循环系统包括水泵;所述压缩机和所述水泵靠近所述检修侧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通过在箱体上设置用于拼接连接的拼接侧以及设置检修窗口的检修侧,并且将压缩机和水泵等器件靠近检修侧设置,以通过检修侧对压缩机、水泵等器件进行检修,并且还使得多个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可以不留间隙地通过拼接侧依次拼接连接,实现多台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的无缝拼接,减小了多个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的占地面积。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还可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检修侧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检修侧和第二检修侧,所述拼接侧位于所述第一检修侧和所述第二检修侧之间;所述压缩机和所述水泵均靠近所述第一检修侧或所述第二检修侧设置;或所述压缩机和所述水泵中的一者靠近所述第一检修侧设置,另一者靠近所述第二检修侧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箱体自下而上依次形成有安装腔和蒸发换热腔;所述压缩机和所述水泵设于所述安装腔,与所述安装腔对应的所述箱体的所述第一检修侧和所述第二检修侧均设有检修窗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媒循环系统还包括:冷媒循环管路,所述压缩机设于所述冷媒循环管路;冷凝换热器,设于所述冷媒循环管路上并位于所述蒸发换热腔;与所述蒸发换热腔对应的所述箱体的所述第一检修侧和/或所述第二检修侧设置有通风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喷淋水循环系统还包括:接水盘,设于所述蒸发换热腔并位于所述冷凝换热器下方;蒸发水循环管路,与所述接水盘连通,所述水泵设于所述蒸发水循环管路,所述水泵通过所述蒸发水循环管路向所述冷凝换热器喷洒水;所述接水盘具有补水口和排污口,所述补水口和所述排污口中的一者设于所述第一检修侧,另一者设于所述第二检修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还包括:壳管换热器,设于所述安装腔;所述壳管换热器与所述压缩机在所述第一检修侧上的投影不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管换热器内部设有冷水换热腔以及至少一个穿过所述冷水换热腔的冷媒管道,所述冷媒循环管路与所述冷媒管道连通,所述冷水换热腔包括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还包括:冷水管,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通过所述冷水管接引至所述第一检修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包括:电控柜,设于所述安装腔靠近所述第二检修侧的一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控柜与所述箱体的所述拼接侧间隔设置并形成检修通道;所述冷媒循环系统还包括:节流组件,设于所述冷媒循环管路并与所述检修通道对应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箱体包括支架以及设于所述支架上的钣金件,所述支架包括多个立柱以及连接所述立柱的横梁;所述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还包括:吊耳,设于所述第一检修侧和/或所述第二检修侧的所述横梁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横梁包括自下而上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横梁、第二横梁和第三横梁,位于所述第一检修侧和/或第二检修侧的所述第一横梁设有减震安装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技术方案,提出一种制冷设备,所述制冷设备包括:至少两个第一方面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相邻的所述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之间通过拼接侧拼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制冷设备,多个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可以不留间隙地通过拼接侧依次拼接连接,实现多台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的无缝拼接,减小了多个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的占地面积。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仰视视角的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视角的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二视角的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俯视视角下两个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拼接连接的示意图;
图5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壳管换热器的剖面示意图;
图6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主视视角下制冷设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00-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
10-箱体、11-拼接侧、111-第一拼接侧、112-第二拼接侧、12-检修侧、121-第一检修侧、122-第二检修侧、123-检修窗口、101-安装腔、102-蒸发换热腔、13-支架、131-立柱、132-横梁、1321-第一横梁、1322-第二横梁、1323-第三横梁、1324-减震安装孔、15-通风口;
22-压缩机、221第一压缩机、222第二压缩机、23-冷凝换热器、24-节流组件、25-风机;
31-蒸发水循环管路、32-水泵、33-接水盘、331-补水口、332-排污口;
40-壳管换热器、41-冷水换热腔、411-进水口、412-出水口、42-冷媒管道、43-冷水管;
50-电控柜;
60-检修通道;
70-吊耳;
200-制冷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应理解的是,文中使用的术语仅出于描述特定示例实施方式的目的,而无意于进行限制。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地指出,否则如文中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所述”也可以表示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括”、“包含”、“含有”以及“具有”是包含性的,并且因此指明所陈述的特征、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存在或者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文中描述的方法步骤、过程、以及操作不解释为必须要求它们以所描述或说明的特定顺序执行,除非明确指出执行顺序。还应当理解,可以使用另外或者替代的步骤。
尽管可以在文中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多个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不应被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可以仅用来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与另一区域、层或部段区分开。除非上下文明确地指出,否则诸如“第一”、“第二”之类的术语以及其它数字术语在文中使用时并不暗示顺序或者次序。因此,以下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在不脱离示例实施方式的教导的情况下可以被称作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
为了便于描述,可以在文中使用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来描述如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者特征相对于另一元件或者特征的关系,这些相对关系术语例如为“内部”、“外部”、“内侧”、“外侧”、“下面”、“下方”、“上面”、“上方”等。这种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意于包括除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者操作中装置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在图中的装置翻转,那么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方”的元件将随后定向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术语“在……下方”可以包括在上和在下的方位。装置可以另外定向(旋转90度或者在其它方向)并且文中使用的空间相对关系描述符相应地进行解释。
如图1至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出了一种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100,包括箱体10、冷媒循环系统(图中未示出)和喷淋水循环系统(图中未示出)。
具体地,箱体10的内部用于承载冷媒循环系统和喷淋水循环系统,冷媒循环系统和喷淋水循环系统均设置在箱体10的内部。其中,如图4所示,箱体10设有拼接侧11和检修侧12,拼接侧11和检修侧12具体是组成箱体10的侧面,当箱体10放置到地面上时,拼接侧11和检修侧12即为除箱体10底部和顶部的侧面区域。需要说明的是拼接侧11和检修侧12不共面,当具有多个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时,相邻的两个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中,一个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的箱体10的拼接侧11与另一个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的箱体10的拼接侧11拼接,从而实现不同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之间的无缝拼接。减小了多个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的占地面积。在空间紧凑的安装环境中,多台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无缝拼接可以多留出安装调试、检查维修的空间。
还需强调的是,本实施例中,将冷媒循环系统中的压缩机22和喷淋水循环系统中的水泵32靠近检修侧设置,即使不同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之间无缝拼接,也可以通过检修侧12的箱体10上设置的检修窗口123对压缩机22和水泵32等器件进行检修和维护。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两个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拼接时,可以将箱体10的一个侧面设置为拼接侧11,箱体10除拼接侧11的其余侧面均设置为检修侧12。例如,当箱体10为长方体形状时,则将箱体10的四个侧面中的一个设置为拼接侧11,其余三个侧面均设置为检修侧12。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多个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拼接时,则拼接侧11至少设置为两个,使每个箱体10能够分别与两个箱体10进行拼接连连接。例如,当箱体10为长方体形状时,则将箱体10的四个侧面中的两个作为拼接侧11,剩余两个侧面作为检修侧12。
在一个具体地实施例中,当箱体为长方体形状时,将箱体的四个侧面中相对的两个侧面作为拼接侧,剩余两个相对的侧面作为检修侧。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箱体不仅局限于长方体形状,还可以是五棱柱、或六棱柱等多边棱柱形状也可以设置为不规则形状,在此不再一一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检修侧12包括第一检修侧121和第二检修侧122,并且第一检修侧121和第二检修侧122分别设置在箱体10相对的两个侧面,检修侧12设置在第一检修侧121和第二检修侧122之间,当多个箱体10通过拼接侧11无缝拼接,使得多个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呈一字形排开的状态时,第一检修侧121和第二检修侧122位于一字形的两侧位置,从而使得每个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至少具有两个相对的检修窗口123,使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具有较大的检查维修空间,有利于提高对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的内部器件的检修效率。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压缩机22和水泵32均靠近第一检修侧121设置,以便于通过第一检修侧121对压缩机22和水泵32进行检修。
在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压缩机22和水泵32均靠近第二检修侧122设置,以便于通过第一检修侧121对压缩机22和水泵32进行检修。
在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压缩机22设置在靠近第一检修侧121的位置处,水泵32设置在靠近第二检修侧122的位置处,通过第一检修侧121可以对压缩机22进行检修,通过第二检修侧122则可以对水泵32进行检修。
或者,压缩机设置在靠近第二检修侧的位置处,水泵设置在靠近第一检修侧的位置处,通过第二检修侧可以对压缩机进行检修,通过第一检修侧则可以对水泵进行检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箱体10的内部形成安装腔101和蒸发换热腔102,安装腔101相对于蒸发换热腔102设置在箱体10的底部,安装腔101用于容纳压缩机22、水泵32等器件,有利于降低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的重心。并且蒸发换热腔102主要用于冷媒循环系统和喷淋水循环系统之间的换热,将蒸发换热腔102设置在箱体10的顶部位置将换热后蒸发的水蒸气直接从顶部向上排出,有利于湿热水蒸气快速消散到外接空气中,并提高蒸发换热腔102与外部空气的循环流动速率,进而提高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的换热效率。
还需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检修侧121和第二检修侧122与安装腔101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检修窗口123,以便于通过检修窗口123对安装腔101内部的器件(例如压缩机22、水泵32)等进行检修。
具体地,检修窗口123可以是直接设置在箱体10上的敞口,也可以设置在敞口位置处安装可拆卸的挡板,通过拆卸挡板打开检修窗口123。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冷媒循环系统具体包括:冷媒循环管路以及设置在冷媒循环管路上的压缩机22、冷凝换热器23和节流组件24,节流组件24具体包括电子膨胀阀以及电磁阀等。喷淋水循环系统包括:蒸发水循环管路31、水泵32以及接水盘33、喷淋系统(图中未示出)。
详细地,冷凝换热器23设置在蒸发换热腔102中,接水盘33设置在冷凝换热器23的底部,蒸发水循环管路31与接水盘33连通,喷淋系统设置在蒸发水循环管路31上并与冷凝换热器23对应设置,水泵32用于驱动接水盘33中的水经蒸发水循环管路31通过喷淋系统喷洒到冷凝换热器23表面,并在冷凝换热器23表面形成水膜,水膜在吸收冷凝换热器23的热量后蒸发,从而降低冷凝换热器23中冷媒的温度,实现冷媒循环系统与喷淋水循环系统之间的换热。冷凝换热器23未蒸发的水向下落入接水盘33中,实现水的循环流动。本实施例中,蒸发水循环管路采用优质塑料管,具有较高的耐腐蚀性能,并具备较长的使用寿命。
在一个具体地实施例中,冷凝换热器23采用304材质不锈钢无缝钢管,具有耐腐蚀、耐压以及传热效率高,不易结垢等优点。冷媒循环管路中填充新型环保制冷剂R410A,具有制冷效率高,不含氯元素,不会对臭氧层产生破坏,并且能有效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与蒸发换热腔102对应的第一检修侧121的箱体10上设置通风口15,或者与蒸发换热腔102对应的第二检修侧122的箱体10上设置通风口15,在箱体10的顶部设置风机25,利用风机25驱动空气流动,使得外界的空气从通风口15流入蒸发换热腔102并通过风机25从箱体10的顶部流出,以迫使空气流过冷凝换热器23的表面,促使水膜蒸发,并带走蒸发换热腔102中的水蒸气,提高换热效率。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将通风口15设置在第一检修侧121或第二检修侧122,以便于多个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进行无缝拼接的情况下,设置用于通风的通风口15。本实施例中,风机面板采用重防腐加厚喷漆,并通过不锈钢材质的紧固件进行固定,保证风机长期稳定的运行。
具体地,喷淋系统包括多个朝向冷凝换热器设置的喷嘴,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在工作时,接水盘中的水由水泵送至上部喷嘴,并喷淋在冷凝换热器外表面,形成水膜,高温汽态制冷剂由冷媒循环管路组进入冷凝换热器,被水膜吸收热量后从下部流出,吸收热量的水一部分蒸发,未蒸发部分的水落在接水盘内,风机驱动空气以掠过冷凝换热器促使水膜蒸发,强化冷凝换热器中的高温气态冷媒冷凝放热,并使吸热后的水滴在下落的进程中被空气冷却,蒸发水蒸汽随空气被风机排出,未被蒸发的水滴落回水盘。与普通风冷式机组相比,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具有更高的换热效率。
在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与蒸发换热腔102对应的第一检修侧121和第二检修侧122的箱体10上均设置通风口15,使蒸发换热腔102从两侧进风,使空气分别从两侧流经冷凝换热器23后从箱体10的顶部排出,提高了水膜在单位时间内的蒸发速率。
在一个具体地实施例中,通风口15还设置空气过滤网,以阻挡树叶等杂物进入蒸发换热腔102中。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蒸发接水盘33还设有补水口331和排污口332,补水口331用于向接水盘33输送水,以补充蒸发调的水量。排污口332用于定期清楚接水盘33中的水,以确保喷淋到冷凝换热器23上的水具有较高的洁净度,避免水中残存的矿物或杂物粘粘在冷凝换热器23的表面。为多个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进行无缝拼接的情况时不影响补水或排出污水,将补水口331设置在第一检修侧121、排污口332设置在第二检修侧122,或者补水口331设置在第二检修侧122、排污口332设置在第一检修侧121。具体地,为了避免补水口331或排污口332处的水滴落到安装腔101内,污染或侵蚀安装腔101内的器件,通过设置管道与补水口331和排污口332连通,将补水口331和排污口332接引至箱体10的底部。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3和图5所示,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还包括壳管换热器40。壳管换热器40主要用于输出冷水,具体地,壳管换热器40的内部形成冷水换热腔41,并且壳管换热器40还具有至少一个冷媒管道42。冷水换热腔41用于容纳冷水,并且设有供冷水流入的进水口411和供冷水流出的出水口412。冷媒管道42与冷媒循环管路连通,并且冷媒管道42穿过冷水换热腔41。当冷媒循环管路中的冷媒流入冷媒管道42时,冷媒与冷水换热腔41中的冷水换热,冷水温度降低后从出水口412向外输出冷水。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当多个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进行无缝拼接时,为了便于壳管换热器40的检修,壳管换热器40的长度方向近似垂直于第一检修侧121设置,并且,壳管换热器40与压缩机22错开设置,使得壳管换热器40在第一检修侧121上的投影与压缩机22在第一检修侧121上的投影不重合。因此,在通过第一检修侧121对壳管换热器40进行检修时,压缩机22不会对壳管换热器40造成阻挡。
在一个具体地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壳管换热器40包括呈管状的壳体,壳体内部形成冷水换热腔41。冷媒管道42从壳体的第一端伸入冷水换热腔41中,在延伸至接近壳体的第二端后弯折180度后从第一端伸出。在壳体的内部还设置有折流板,使冷水换热腔41中的冷水在螺旋流动后,从出水口412排出。通过设置折流板强化冷水与冷媒的换热,提高换热系数,与普通壳管换热器40相比,能够提升换热效率。
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3和图5所示,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还包括冷水管43,冷水管43分别与进水口411和出水口412连通,使冷水换热腔41和冷水管43形成冷水循环流动的通路。具体地,冷水管43用于向外部设备输出冷水,通过冷水换热腔41与冷媒管道42中的冷媒进行换热,并以冷水为媒介输出冷量。具体地,当多个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进行无缝拼接时,通过冷水管43将进水口411和出水口412接引至第一检修侧121,使得冷水管43输出冷水时不会被其他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阻挡。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压缩机22包括并联在冷媒循环管路上的第一压缩机221和第二压缩机222,以利用两个压缩机22提高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的制冷量。并且,当单个压缩机22出现故障时不会影响整机的运行,通过组合使用第一压缩机221和第二压缩机222使空调系统安全性更高,加倍的提升空调系统整体可靠性。其中,壳管换热器40设置在第一压缩机221和第二压缩机222之间。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压缩机22采用全封闭式涡旋压缩机22,以进一步降低机组的噪音。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设置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压缩机22,在此不再一一限定。
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还包括电控柜50,电控柜50主要包括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等,其布置应满足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要求,正常运行时可借助手动或自动开关接通或分断电路。为便于电控柜50的检修,电控柜50设置在靠近第二检修侧122的安装腔101中。
还需说明的是,如图1和图2所示,为了便于节流组件24的检修,电控柜50和拼接侧11之间设置一定的间隔,使电控柜50与拼接侧11之间形成检修通道60,节流组件24正对检修通道60设置,从而可以通过检修通道60对节流组件24进行检修。
在一个具体地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拼接侧1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拼接侧111和第二拼接侧112,水泵32设置在第一拼接侧111和电控柜50之间,在电控柜50与第二拼接侧112之间形成检修通道60,节流组件24设置在靠近第二拼接侧112的一侧,并且使节流组件24与检修通道60正对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箱体10具体包括支架13和钣金件(图中未示出),支架13包括立柱131和横梁132,横梁132与立柱131相连形成支撑框架结构。钣金件设置在支架13上形成箱体10的外壳。为了实现多个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无缝拼接条件下的吊装,需要在箱体10的两侧设置多个吊耳70,具体地,吊耳70设置在位于第一检修侧121和第二检修侧122的横梁132上。
本实施例中,钣金件包裹支架13,一方面,能够提升箱体10的整体外观,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降低机组的噪音。并且,钣金件为镀锌板,并对支架和钣金件的外表面进行防腐蚀处理,提高箱体的耐腐蚀性能。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横梁132包括第一横梁1321、第二横梁1322和第三横梁1323。第一横梁1321设置在箱体10的底部,第三横梁1323设置在箱体10的顶部,第二横梁1322位于第一横梁1321和第三横梁1323之间。在第一横梁1321和第二横梁1322之间的箱体10限定出安装腔101。在第二横梁1322和第三横梁1323之间的箱体10限定出蒸发换热腔102。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吊耳70设置在第一横梁1321上。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检修侧121和第二检修侧122的第一横梁1321上还设置有减震安装孔1324,减震安装孔1324用于安装弹簧减震器,借用吊装操作窗进行减震器的安装。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通过模块化的结构设计,灵活的选择适当数量的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以满足不同冷量的需求,并通过多个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进行无缝拼接,节省安装空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制冷设备,如图6所示,具体地,制冷设备200包括至少两个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100,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100呈一字状排列,并且,任意相邻的两个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100中,一个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100的拼接侧与另一个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100的拼接侧拼接。因此,多个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可以不留间隙,减小了多个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的占地面积。
本实施例中,制冷设备可以灵活选择不同数量的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以满足不同冷量的需求。
其中,制冷设备可以是中央空调,通过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中的冷水管43为中央空调的室内机中的换热器提供冷量,从而调节室内空间的空气温度。
还需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还可以向其他设备输送冷量,如通过冷水管43中的冷水循环发热的器械进行降温。例如:对数控机床主轴进行水循环控温,保持主轴在较低的温度,延长主轴的使用寿命,提高其雕刻切割质量的精度;对医疗设备的发热部位进行冷却控温,提高其检测的稳定性(如医疗美容仪、光子机、激光脱毛机等等)。或者,用于工业生产。例如:供给混凝土用之冷冻水,使混凝土分子结构适合建筑用途要求,有效地增强混凝土的硬度与韧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2)

1.一种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包括拼接侧以及检修侧,所述拼接侧用于相邻的所述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之间的拼接;
冷媒循环系统,设于所述箱体内,所述冷媒循环系统包括压缩机;
喷淋水循环系统,设于所述箱体内,所述喷淋水循环系统包括水泵;
所述压缩机和所述水泵靠近所述检修侧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修侧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检修侧和第二检修侧,所述拼接侧位于所述第一检修侧和所述第二检修侧之间;
所述压缩机和所述水泵均靠近所述第一检修侧或所述第二检修侧设置;或
所述压缩机和所述水泵中的一者靠近所述第一检修侧设置,另一者靠近所述第二检修侧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体自下而上依次形成有安装腔和蒸发换热腔;
所述压缩机和所述水泵设于所述安装腔,与所述安装腔对应的所述箱体的所述第一检修侧和所述第二检修侧均设有检修窗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循环系统还包括:
冷媒循环管路,所述压缩机设于所述冷媒循环管路;
冷凝换热器,设于所述冷媒循环管路上并位于所述蒸发换热腔;
与所述蒸发换热腔对应的所述箱体的所述第一检修侧和/或所述第二检修侧设置有通风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水循环系统还包括:
接水盘,设于所述蒸发换热腔并位于所述冷凝换热器下方;
蒸发水循环管路,与所述接水盘连通,所述水泵设于所述蒸发水循环管路,所述水泵通过所述蒸发水循环管路向所述冷凝换热器喷洒水;
所述接水盘具有补水口和排污口,所述补水口和所述排污口中的一者设于所述第一检修侧,另一者设于所述第二检修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还包括:
壳管换热器,设于所述安装腔;
所述壳管换热器与所述压缩机在所述第一检修侧上的投影不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管换热器内部设有冷水换热腔以及至少一个穿过所述冷水换热腔的冷媒管道,所述冷媒循环管路与所述冷媒管道连通,所述冷水换热腔包括进水口和出水口;
所述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还包括:
冷水管,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通过所述冷水管接引至所述第一检修侧。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包括:
电控柜,设于所述安装腔靠近所述第二检修侧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控柜与所述箱体的所述拼接侧间隔设置并形成检修通道;
所述冷媒循环系统还包括:
节流组件,设于所述冷媒循环管路并与所述检修通道对应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体包括支架以及设于所述支架上的钣金件,所述支架包括多个立柱以及连接所述立柱的横梁;
所述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还包括:
吊耳,设于所述第一检修侧和/或所述第二检修侧的所述横梁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横梁包括自下而上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横梁、第二横梁和第三横梁,
位于所述第一检修侧和/或第二检修侧的所述第一横梁设有减震安装孔。
12.一种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设备包括:
至少两个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相邻的所述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之间通过拼接侧拼接。
CN202221406761.3U 2022-06-07 2022-06-07 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以及制冷设备 Active CN2177376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06761.3U CN217737673U (zh) 2022-06-07 2022-06-07 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以及制冷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06761.3U CN217737673U (zh) 2022-06-07 2022-06-07 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以及制冷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37673U true CN217737673U (zh) 2022-11-04

Family

ID=838412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406761.3U Active CN217737673U (zh) 2022-06-07 2022-06-07 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以及制冷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376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52854B (zh) 降膜式蒸发器
EP2482007B1 (en) Evaporator
KR101526114B1 (ko) 공기 조화 장치
JPH08303968A (ja) 熱交換方法及び熱交換装置
US20100132390A1 (en) Variable four pipe heatpump chiller
CN201163076Y (zh) 风冷制冷设备节能器
CN102141271B (zh) 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外单元
US8627674B2 (en) Modular outboard heat exchanger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N103261827B (zh) 热交换器
CN101135474B (zh) 水冷型空调装置
CN101903732A (zh) 模块化的热交换系统
CN105698359B (zh) 分段式换热器及制冷装置
KR100622453B1 (ko) 증발냉각식 열교환유닛
CN107940638B (zh) 可切换冷却方式的冷水机组及其自动控制方法
JP3669337B2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空調ユニット
CN217737673U (zh) 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以及制冷设备
CN210220311U (zh) 立式满液式冷凝器
CN106594914A (zh) 空气处理系统
CN2753995Y (zh) 风冷式冷凝器空调室外机组
CN212777708U (zh) 具有喷淋冷却系统的空调机组
KR100622443B1 (ko) 증발냉각식 열교환기 및 이를 이용한 응축기
CN211953336U (zh) 一体化水冷冷水模块机组
US5490392A (en) Heat transfer method and apparatus
CN219756703U (zh) 冷凝器以及制冷设备
KR20180079889A (ko) 비산방지형 폐수냉각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