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7735737U - 泵体组件、压缩机和换热系统 - Google Patents

泵体组件、压缩机和换热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35737U
CN217735737U CN202221394185.5U CN202221394185U CN217735737U CN 217735737 U CN217735737 U CN 217735737U CN 202221394185 U CN202221394185 U CN 202221394185U CN 217735737 U CN217735737 U CN 2177357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exhaust
pump body
compressor
rock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39418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璐
赵杰
吴多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Meizhi Compress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eizhi Compress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eizhi Compress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eizhi Compress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39418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357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357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357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泵体组件、压缩机和换热系统,所述泵体组件包括气缸、主轴承、副轴承和滑片,气缸内具有泵腔,主轴承和副轴承分别封盖于气缸的轴向两侧,主轴承和副轴承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排气口,气缸的周壁上设有滑片槽,滑片沿气缸的径向可滑动地嵌入滑片槽,滑片槽的内端设有避让缺口,气缸的内周面具有排气切口,排气切口与排气口连通,且排气切口与避让缺口相连通,并通过避让缺口连通滑片槽,其中,在沿气缸的轴线方向的投影中,滑片与排气口错开且排气切口与排气口至少部分重叠。通过应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增大气体流通面积、并减小排气阻力,提高泵体组件的排气效果,提升工作能效。

Description

泵体组件、压缩机和换热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泵体组件、具有该泵体组件的压缩机以及具有该压缩机的换热系统。
背景技术
在压缩机工作过程中,受各种阻力影响,会直接体现到压缩机的能效上。在压缩机排气阶段,受滑片的部分遮挡,轴承上的排气口通流面积减小,排气不通畅,进而流阻增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泵体组件,可以增大气体流通面积减小排气阻力,提高泵体组件的排气效果,提升工作能效。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压缩机,包括前述的泵体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换热系统,包括前述的压缩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泵体组件,包括气缸、主轴承、副轴承和滑片,所述气缸内具有泵腔,所述主轴承和所述副轴承分别封盖于所述气缸的轴向两侧,所述主轴承和所述副轴承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排气口,所述气缸的周壁上设有滑片槽,所述滑片沿所述气缸的径向可滑动地嵌入所述滑片槽,所述滑片槽的内端设有避让缺口,所述气缸的内周面具有排气切口,所述排气切口与所述排气口连通,且所述排气切口与所述避让缺口相连通,并通过所述避让缺口连通所述滑片槽,其中,在沿所述气缸的轴线方向的投影中,所述滑片与所述排气口错开且所述排气切口与所述排气口至少部分重叠。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泵体组件,可以增大气体流通面积减小排气阻力,提高泵体组件的排气效果,提升工作能效。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泵体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滑片的先端连接有摇块,所述摇块沿所述泵体的周向可摆动地连接于所述滑片的先端,所述滑片缩回至所述滑片槽内时所述摇块缩回至所述避让缺口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摇块缩回至所述避让缺口内时,所述摇块与所述避让缺口之间具有大于20μm的间隙。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摇块绕预定轴线与所述滑片可转动地连接,所述预定轴线平行于所述气缸的轴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在沿所述气缸的轴线方向的投影中,所述滑片伸出时与所述排气口相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在沿所述气缸的轴线方向的投影中,所述排气切口与所述排气口完全重叠、或所述排气切口落入到所述排气口的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在所述气缸的周向上,所述排气切口和所述排气口设于所述滑片的同一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避让缺口、所述滑片槽以及所述排气切口中的至少一个沿所述气缸的轴线方向贯穿所述气缸。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包括前述的泵体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缩机,通过应用前述的泵体组件,可以降低摩擦功率和压缩机入力,提高排气效果,进而提高压缩机的工作能效。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系统,所述换热系统包括前述的压缩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系统,可以提高换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压缩机的部分结构示意图(活塞运行到上止点时气缸和上轴承的仰视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泵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活塞运行到下止点时气缸和上轴承的仰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滑片与摇块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滑片与滑片槽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摇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些实施例中滑片与摇块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些实施例中滑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些实施例中摇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使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泵体组件的压缩机与使用相关技术泵体的压缩机相比入力差值。
图12是使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泵体组件的压缩机与使用相关技术泵体的压缩机相比能效差值。
附图标记:
100、压缩机;11、气缸;101、排气切口;12、主轴承;102、排气口;13、副轴承; 103、避让缺口;110、抵压面;14、滑片;104、滑片槽;105、第一开口槽;106、导向槽; 142、第二铰接面;143、第二连接部;15、摇块;15a、第一子摇块;15b、第二子摇块; 153、第一连接部;152、第一铰接面;21、主壳体;22、上壳体;23、下壳体;30、定子; 40、转子;50、凸轮机构;51、活塞;52、曲轴。
具体实施方式
相关技术中,在压缩机工作过程中,受各种阻力影响,会直接体现到压缩机的能效上。一方面,压缩机机构中,滑片运动过程中,排气口会被运动中的滑片遮挡,轴承上的排气口通流面积减小,排气不通畅,流阻增大。另一方面,滑片的先端与活塞的外圆面之间的摩擦损失较大。为了减小这一摩擦损失,相关技术中,在滑片的先端安装滚针,该结构的目的是将活塞与滑片之间的滑动摩擦变成滚动摩擦,摩擦功耗得到有效降低。但是滚针结构对可靠性的要求极高,由于滚针与活塞之间的接触应力急剧变大,对滚针材料的耐磨性提出了挑战,而且滚针结构容易出现滚针滚动卡死失效的风险,一旦滚针滚动失效,滚针将会发生急剧磨损,直至压缩机卡死失效,存在改进空间。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泵体组件,排气切口101通过避让缺口103与滑片槽104连通。通过应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改善滑片14先端与活塞51外圆面接触的应力,改善了滑片14与活塞51摩擦副之间的润滑状态,降低了滑片14活塞51摩擦副之间的摩擦功耗,也使得其可靠性得到极大地提高,且该排气口102的位置设置合理,排气不受遮挡,减小排气阻力损失。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结合图1至图12,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泵体组件,包括气缸11、主轴承12、副轴承13和滑片14,具体地,气缸11内具有泵腔,主轴承12和副轴承13分别封盖于气缸11 的轴向两侧,可以与气缸11共同限定出压缩空间,主轴承12和副轴承13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用于排气的排气口102。气缸11的周壁上设有滑片槽104,滑片14沿气缸11的径向可滑动地嵌入滑片槽104,滑片14径向滑动时可以改变压缩空间的体积,从而改变气体压力。进一步地,滑片槽104的内端设有避让缺口103,避让缺口103以避免滑片14在滑动时与活塞51发生干涉,气缸11的内周面具有排气切口101,排气切口101与排气口102 连通,且排气切口101与避让缺口103相连通,并通过避让缺口103连通滑片槽104。
也就是说,排气口102、排气切口101和避让缺口103均连通,气体可以主要通过排气口102排出。其中,避让缺口103和排气切口10也可以辅助气体排出,以解决排气受到遮挡时,气体无法排出的问题,可以提高排气效果,从而提高泵体组件的能效。具体地,避让缺口103可以提高排气效果,压缩过程终止时,腔内剩余高压气体可以从避让缺口103 排出,从而可以避免排气结束后,部分未排出的气体被再度压缩,理论上其压力可以达到无穷大,且不仅功耗大,还会恶化周围零件的受力状况。
更进一步地,在沿气缸11的轴线方向的投影中,滑片14与排气口102错开,滑片14在滑动过程中不会遮挡排气口102,且排气切口101与排气口102至少部分重叠,可以增大气体流通面积,减小排气损失。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泵体组件,通过将排气口102与滑片14错开设置,且排气切口101与排气口102至少部分重叠,可以增大气体流通面积减小排气阻力,提高泵体组件的排气效果,提升工作能效。
在实际工作时,滑片14可以在泵腔内将泵腔分隔压缩空间,活塞51在气缸11内可旋转,活塞51旋转时,滑片槽104中径向滑动,不断地改变压缩空间的体积,从而对泵腔内的气体进行压缩,使得气体可以从吸气口进入从排气口102和避让缺口103排出避让缺口 103与排气切口101连通,排气切口101与排气口102部分重叠,因此,在一些情况下,气体也可以从避让缺口103排出,可以提高排气效果。
举例而言,根据滑片14的转动方向,气体先从排气切口101排出(绝大部分气体),排气结束时剩余气体可以从避让缺口103排出。一般情况下,由于排气口102上面还有阀片遮挡,因此排气口102是可以开闭的形式(图中未示出),因此,排气结束时,排气口 102可能是关闭的,剩余高压气体流可以经避让缺口103往滑片槽104排出。
可选地,主轴承12上可以设有用于排气的排气口102;副轴承13中的上也可以设有用于排气的排气口102;还可以是主轴承12和副轴承13中的上均设有用于排气的排气口102,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
结合图2和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滑片14的先端连接有摇块15,摇块15沿泵体的周向可摆动地连接于滑片14的先端,摇块15位于滑片14与泵体之间,泵体工作时,摇块15沿泵体摆动可以减小滑片14的先端直接与泵体接触的摩擦损失。
气缸11设有滑片槽104,滑片14安装于滑片槽104,摇块15与滑片14的先端铰接,摇块15抵压活塞51的外圆面,在滑片槽104的内端设有避让缺口103。气缸11上具有排气切口101,轴承上的排气口102投影到气缸11上,排气口102可以与排气切口101近似重合,同时排气过程不被运动中的滑片14遮挡。
进一步地,滑片14缩回至滑片槽104内时摇块15可以缩回至避让缺口103内,可以避免摇块15与气缸11发生接触碰撞。其中,滑片14的先端指滑片14伸入到泵腔内靠近活塞51的外圆面的一端。摇块15的一端与滑片14的先端相抵,摇块15的另一端与活塞 51的外圆面相抵。
结合图3,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一个压缩过程结束时,即摇块15缩回至避让缺口103内时,摇块15与避让缺口103之间具有大于20μm的间隙,该间隙可以将压缩终止时剩余的部分气体排出,提高排气效果。例如,摇块15与避让缺口103 之间具有大于30μm或40μm的间隙等,也可以是根据实际需要,将摇块15与避让缺口 103之间具有10μm间隙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摇块15绕预定轴线与滑片14可转动地连接,预定轴线平行于气缸11的轴线。结合前述,滑片14沿径向在滑片槽104内作往复运动,摇块15 始终抵压活塞51的外圆面,摇块15绕第一轴线相对于滑片14摆动,摇块15在平行于气缸11端面的方向摆动。通过在滑片14与活塞51之间设置摇块15,可以大大降低滑片14 与活塞51之间的接触应力,润滑状态由原来的边界润滑基本变为流体动压润滑,摩擦功耗得到有效降低。放泵体组件应用于压缩机100时可以减小滑片14与活塞51之间的冷量泄露,提高压缩机100能效。
结合图2和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沿气缸11的轴线方向的投影中,滑片14伸出时与排气口102相切,由此,排气过程不被运动中的滑片14所遮挡,可以提高排气效果。具体地,滑片14伸出时与排气口102相切,即可以避免滑片14运动时遮挡排气口102,还可以尽量靠近滑片槽104内端的避让缺口103,使得避让缺口103处排出的气体容易从排气口102排出。
结合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沿气缸11的轴线方向的投影中,排气切口101与排气口102完全重叠、或排气切口101落入到排气口102的内,排气切口101不会受到滑片14的遮挡,且便于排气切口101的气体较快较为完全的排出,利于减小排气阻力,提高排气效果。如图4示出了排气切口101与排气口102完全重叠时的结构示意图。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气缸11的周向上,排气切口101和排气口102设于滑片14的同一侧,便于排气切口101与排气口102连通,利于降低压缩机100入力,增大排气切口101的通气面积。制造时,仅需在气缸11上与排气口102相对位置的附近设置排气切口101即可,便于制造。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避让缺口103、滑片槽104以及排气切口101中的至少一个沿气缸11的轴线方向贯穿气缸11,这样,泵腔内的气体可以直接沿气缸11的轴线方向从避让缺口103、滑片槽104或排气切口101直接排出,实现避让缺口103的上下贯通,排气不受阻挡,利于减小排气阻力损失。
优选地,避让缺口103、滑片槽104以及排气切口101中的均沿气缸11的轴线方向贯穿气缸11,以减小排气阻力,提高排气效果。
结合图3,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泵体组件,滑片14的先端指滑片14伸入到压缩腔内靠近活塞51的外圆面的一端。摇块15的一端与滑片14的先端相抵,摇块15的另一端与活塞51的外圆面相抵。摇块15具有抵压面110,抵压面110抵压活塞51的外圆面,抵压面110沿活塞51的外圆面周向的宽度大于滑片14的先端的宽度。
进一步地,结合图5至图7,滑片14的先端设有弧形的第一开口槽105,第一开口槽105朝气缸11的压缩腔敞开,滑片14还设有导向槽106,导向槽106与第一开口槽105的开口端相连,导向槽106的两个侧壁从与第一开口槽105的侧壁相连的一端到另一端向背离彼此的方向延伸,摇块15包括第一连接部153和弧形的第一铰接面152,摇块15可以包括圆柱形或扇柱形的第一铰接头,第一铰接面152为第一铰接头的部分周壁,第一铰接头与滑片14先端的第一开口槽105铰接,第一连接部153的宽度小于第一铰接面152的直径。导向槽106和第一连接部153的配合可以防止摇块15摆动时与气缸11干涉。第一开口槽105的弧度大于180°,第一铰接面152的弧度大于180°,第一铰接面152的弧度大于第一开口槽105的弧度。这样可以防止滑片14与摇块15脱离。
如图5所示,滑片14和摇块15的铰接点位于滑片14内,滑片14先端的弧形第一开口槽105的半径为r1,摇块15弧形的第一铰接面152的半径为r2,其中,r1>r2,同时滑片14先端的弧形第一开口槽105张口角度小于180°,可以对摇块15起到限位作用。
结合图7和图10,可选地,摇块15还可以包括相连的第一子摇块15a和第二子摇块15b,第一子摇块15a与滑片14的先端绕第一轴线铰接,第二子摇块15b抵压活塞51的外圆面。其中,第一子摇块15a和第二子摇块15b可以焊接相连,比如第一子摇块15a和第二子摇块15b采用激光焊、电阻焊、炉中钎焊中一种焊接方式焊接相连。第一子摇块15a 和第二子摇块15b可以为钢材、铸铁或合金中的一种制成,以便焊接。
需要说明的是,摇块15的体积较小,摇块15具有两个需要加工的配合面,这两个配合面分别用于与滑片14和活塞51形成摩擦副,通过将摇块15分解为2个子部件,可以便于加工,利于降低制造成本。
因此,通过在滑片14的前端与活塞51的外圆面之间设置摇块15,摇块15可以与滑片 14的先端绕第一轴线铰接,第一轴线与气缸11的轴线平行,摇块15抵压活塞51的外圆面,在泵体组件工作过程中,摇块15与活塞51的外圆面之间滑动配合,形成滑动摩擦副,降低了摩擦消耗。
结合图8至图10,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些实施例的泵体组件,滑片14的先端设有弧形的第二铰接面142,滑片14的先端包括滑片14第二连接部143和第二铰接面142,第二连接部143的宽度小于第二铰接面142的直径,摇块15包括连接臂154,连接臂154构造出弧形的第二开口槽107,滑片14可以包括圆柱形或扇柱形的第二铰接头,第二铰接面142 为第二铰接头的部分周壁,第二铰接头与第二开口槽107铰接。滑片14第二连接部143可以防止摇块15摆动时与气缸11干涉。第二开口槽的弧度大于180°,第二铰接面142的弧度大于180°,第二铰接面142的弧度大于第二开口槽的弧度。这样可以防止滑片14与摇块15脱离。
结合图10,摇块15具有用于抵压活塞51的抵压面110,抵压面110为弧形,且抵压面110的至少部分与活塞51的外圆面内切。这样,滑片14与活塞51之间的接触由原来的外切接触变为内切接触,摩擦功耗得到有效降低,而且滑片14与活塞51之间的冷量泄露也减小了。
可选地,抵压面110可以为平面,这样摇块15易于加工,且相对于相关技术中的滚针结构,也可以较大幅度的降低接触应力。摇块15可以由钢、铸铁、塑料、合金、陶瓷中的一种材料制成。
如图8所示,滑片14和摇块15的铰接点位于摇块15处,滑片14伸出的弧形第二铰接面142的半径为r3,摇块15与滑片14接触的弧形第二开口槽107的半径为r4,其中, r3<r4,同时摇块15的弧形第二开口槽107张口角度小于180°,对滑片14伸出的铰接点起限位作用。
下面结合测试数据和参数图表对本实用新型泵体组件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说明。
通过对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泵体组件的压缩机100和应用相关技术中泵体的压缩机进行多次测试,得出如下结论,下表示出了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泵体组件的压缩机100(即评价仕样)和应用相关技术中泵体的压缩机(即对比仕样)相比,在相同条件下,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泵体组件的压缩机100,可以有效降低压缩机100的入力,提高压缩机100 的能效。例如:参见下表,在季节能效(seasonal energy efficiency ratio)seer30的条件下,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100的入力为411,相关技术中压缩机的入力为415;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100的能效为666.8,相关技术中压缩机的入力为660.1。
在季节能效为60的条件下,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100的入力为1058,相关技术中压缩机的入力为1080;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100的能效为415.1,相关技术中压缩机的入力为409.7。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100的能效为666.8,相关技术中压缩机的入力为660.1。
在季节能效为90的条件下,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100的入力为1936,相关技术中压缩机的入力为1977;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100的能效为261.0,相关技术中压缩机的入力为256.9。
Figure BDA0003677760620000081
更为具体地,通过对上表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seer越大时,对比仕样和评价仕样之间入力的差值越大,能效差值也越大,也就是说在seer越大时,评价仕样(即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泵体组件的压缩机100)降低入力和提升能效的效果越明显。
如图11可以反映出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泵体组件的压缩机100与相关技术的压缩机相比入力的差值,图12可以反映出使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泵体组件的压缩机100与相关技术的压缩机相比的能效差值。
综上,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泵体组件,可以极大地改善了滑片14先端与活塞51 外圆面接触的应力,改善了滑片14与活塞51摩擦副之间的润滑状态,大大地降低了滑片14与活塞51摩擦副之间的摩擦功耗,也使得其可靠性得到极大地提高。轴承排气口102 的位置设置合理,排气不受滑片14遮挡,减小排气阻力损失,提高排气效果。
结合图,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压缩机100,所述压缩机100包括前述的泵体组件,通过应用前述的泵体组件,可以降低摩擦功率和压缩机100入力,提高排气效果,进而提高压缩机100的工作能效。
具体而言,结合图1,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缩机100,包括:壳体、定子30、转子40、凸轮机构50和泵体组件。具体地,壳体可以包括主壳体21、上壳体22、下壳体23,主壳体21、上壳体22和下壳体23合围出腔体,定子30、转子40、凸轮机构50和泵体组件安装在壳体内。凸轮机构50包括曲轴52和活塞51;泵体组件包括气缸11、主轴承12、副轴承13、滑片14和摇块15。其中,凸轮机构50也可以为一体式结构。
应用时,转子40与曲轴52相连,用于驱动曲轴52转动;主轴承12、副轴承13分别设在气缸11的上、下表面,气缸11、主轴承12和副轴承13之间组成压缩空间,曲轴52 可旋转地设在气缸11内,活塞51套设在曲轴52的偏心部外,活塞51在曲轴52的驱动下可旋转地配合在压缩腔内。滑片14沿滑片槽104作往复运动,摇块15始终抵压活塞51的外圆面,摇块15绕第一轴线相对于滑片14摆动,摇块15在平行于气缸11端面的方向摆动。
结合图2和图4,气缸11上至少有一个排气切口101,位于气缸11内的排气一侧。相对应,主轴承12或副轴承13至少有一个设有排气口102,投影到气缸11上,投影面积与排气切口101近似重合,或包含排气切口101,同时排气口102正好与滑片14一侧相切,排气过程不被运动中的滑片14所遮挡。
活塞51运动至上止点时,此时滑片14及摇块15均收入滑片槽104内,避让缺口103可以避免摇块15与气缸11发生接触碰撞,且避让缺口103可以上下贯通,摇块15完全收入滑片槽104内时,避让缺口103与摇块15之间具有间隙,便于将泵体内剩余(或残余少部分)气体排出。
在旋转式压缩机100工作过程中,气缸11的排气切口101通过避让缺口103与滑片槽 104连通,缸内少量压缩气体通过避让缺口103经滑片槽104排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缩机100,可以改善滑片14先端与活塞51外圆面接触的应力,改善滑片14与活塞51摩擦副之间的润滑状态,大大地降低了滑片14与活塞51摩擦副之间的摩擦功耗,也使得其可靠性得到极大地提高;且轴承排气口102的位置设置合理,排气不受滑片14遮挡,减小排气阻力损失,提高制冷量。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换热系统,所述换热系统包括前述的压缩机100,通过应用前述的压缩机100,可以提高换热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宽度”、“上”、“下”、“前”、“后”、“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缸、主轴承、副轴承和滑片,所述气缸内具有泵腔,所述主轴承和所述副轴承分别封盖于所述气缸的轴向两侧,所述主轴承和所述副轴承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排气口,所述气缸的周壁上设有滑片槽,所述滑片沿所述气缸的径向可滑动地嵌入所述滑片槽,所述滑片槽的内端设有避让缺口,所述气缸的内周面具有排气切口,所述排气切口与所述排气口连通,且所述排气切口与所述避让缺口相连通,并通过所述避让缺口连通所述滑片槽,
其中,在沿所述气缸的轴线方向的投影中,所述滑片与所述排气口错开且所述排气切口与所述排气口至少部分重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片的先端连接有摇块,所述摇块沿所述泵体的周向可摆动地连接于所述滑片的先端,所述滑片缩回至所述滑片槽内时所述摇块缩回至所述避让缺口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摇块缩回至所述避让缺口内时,所述摇块与所述避让缺口之间具有大于20μm的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摇块绕预定轴线与所述滑片可转动地连接,所述预定轴线平行于所述气缸的轴线。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沿所述气缸的轴线方向的投影中,所述滑片伸出时与所述排气口相切。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沿所述气缸的轴线方向的投影中,所述排气切口与所述排气口完全重叠、或所述排气切口落入到所述排气口的内。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气缸的周向上,所述排气切口和所述排气口设于所述滑片的同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避让缺口、所述滑片槽以及所述排气切口中的至少一个沿所述气缸的轴线方向贯穿所述气缸。
9.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泵体组件。
10.一种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系统包括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压缩机。
CN202221394185.5U 2022-06-02 2022-06-02 泵体组件、压缩机和换热系统 Active CN2177357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94185.5U CN217735737U (zh) 2022-06-02 2022-06-02 泵体组件、压缩机和换热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94185.5U CN217735737U (zh) 2022-06-02 2022-06-02 泵体组件、压缩机和换热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35737U true CN217735737U (zh) 2022-11-04

Family

ID=838395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394185.5U Active CN217735737U (zh) 2022-06-02 2022-06-02 泵体组件、压缩机和换热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3573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12159A (zh) * 2022-06-02 2023-12-12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泵体组件、压缩机和换热系统
WO2025086365A1 (zh) * 2023-10-23 2025-05-01 上海海立电器有限公司 泵体组件及滚动转子压缩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12159A (zh) * 2022-06-02 2023-12-12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泵体组件、压缩机和换热系统
WO2025086365A1 (zh) * 2023-10-23 2025-05-01 上海海立电器有限公司 泵体组件及滚动转子压缩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735737U (zh) 泵体组件、压缩机和换热系统
EP2607702B1 (en) Vane compressor
JPH09310688A (ja) 可変容量型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US20060153723A1 (en) Rotary fluid machinery
EP2607701A1 (en) Vane compressor
JPH0656081B2 (ja) スクロール式機械
JP3724495B1 (ja) 回転式流体機械
JPH0581759B2 (zh)
CN117212159A (zh) 泵体组件、压缩机和换热系统
CN218235492U (zh) 月牙排气气缸及压缩机
KR100875344B1 (ko) 로터리 압축기
CN212407041U (zh) 气缸结构、压缩机以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JPH0744786Y2 (ja) 可変容量ベーン型回転圧縮機
JP4960815B2 (ja) 可変容量形ポンプ
CN111287964B (zh) 旋转式压缩机、气体压缩系统、制冷系统和热泵系统
CN111075720B (zh) 压缩机和具有其的制冷循环系统
CN217735738U (zh) 压缩机、气体压缩系统、制冷系统和热泵系统
JP2014015911A (ja) ロータリ圧縮機
CN208793223U (zh) 压缩机的滑片和具有其的压缩机构以及压缩机
CN111287963B (zh) 旋转式压缩机、气体压缩系统、制冷系统和热泵系统
JP3724029B2 (ja) スイング圧縮機
JPH0618681U (ja) ベーンポンプ
KR102674755B1 (ko) 스크롤 압축기
CN221236888U (zh) 泵体组件及具有其的旋转式压缩机
CN215256804U (zh) 旋转式压缩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