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01301U - 一种新能源汽车零件的压铸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能源汽车零件的压铸模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701301U CN217701301U CN202221288403.7U CN202221288403U CN217701301U CN 217701301 U CN217701301 U CN 217701301U CN 202221288403 U CN202221288403 U CN 202221288403U CN 217701301 U CN217701301 U CN 21770130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e
- core
- insert
- pulling assembly
- movab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lds, Core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零件的压铸模具,包括定模机构、动模机构和抽芯机构;其中,定模机构包括定模架和定模镶块,定模架设置有进料口,定模镶块镶嵌在定模架,定模镶块设置有定模腔,进料口一侧设置有进料通道,定模镶块设置有主流通道,进料通道与主流通道连通;动模机构包括动模架、动模镶块和分流锥,动模镶块镶嵌在动模架,动模镶块设置有动模腔,动模腔与定模腔配合形成型腔,分流锥设置于进料通道远离进料口一侧,分流锥与主流通道连通;抽芯机构包括上抽芯组件、下抽芯组件、左抽芯组件和右抽芯组件。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能源汽车零件的压铸模具,能够提高零件壳体精度,使压铸成型质量好,减少压铸废品率,降低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铸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零件的压铸模具。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通常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发展,对新能源汽车零件的生产制造要求越来越高,而新能源汽车零件的精度影响着新能源汽车的使用性能。
一种零件的壳体,在结构上,内部具有内腔,顶部具有通孔,底部具有凸台,左侧具有凹口,而右侧则具有安装槽。
然而,现有的压铸模具在压铸时零件壳体的成型质量差,导致压铸废品率高,增加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能源汽车零件的压铸模具,能够提高零件壳体精度,使压铸成型质量好,减少压铸废品率,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能源汽车零件的压铸模具,包括定模机构、动模机构和抽芯机构;
其中,定模机构包括定模架和定模镶块,定模架设置有进料口,定模镶块镶嵌在定模架内侧的中心位置,定模镶块设置有定模腔,定模腔用于壳体的定模部的成型,进料口一侧设置有进料通道,定模镶块还设置有主流通道,进料通道与主流通道连通,主流通道下设有若干分流通道,分流通道与定模腔连通;
动模机构包括动模架、动模镶块和分流锥,动模镶块镶嵌在动模架内侧的中心位置,动模镶块设置有动模腔,动模腔用于零件壳体动模部的成形,动模腔与定模腔配合形成型腔,分流锥位于进料通道远离进料口的一侧,分流锥与主流通道连通,分流锥用于熔融液的分流;
抽芯机构包括上抽芯组件、下抽芯组件、左抽芯组件和右抽芯组件,上抽芯组件安装在动模架顶部,上抽芯组件用于壳体顶部通孔的成型,下抽芯组件安装在动模架底部,下抽芯组件用于壳体底部凸台的成型,左抽芯组件安装在动模架左侧,左抽芯组件用于壳体左侧凹口的成型,右抽芯组件安装在动模架右侧,右抽芯组件用于壳体右侧安装槽的成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新能源汽车零件的压铸模具,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动模镶块的动模腔与定模镶件的定模腔配合形成型腔,以及上、下、左、右抽芯组件形成压铸壳体的腔体,且设置有分流锥,分流锥与主流通道连通,能够使熔融液从主流通道分流至各分流通道,可改善熔融液的导入方向,还可减低压射速度,具有减少气孔产生的作用;通过设置上、下、左、右抽芯组件可保证壳体四周成型,从而使壳体整体成型质量好,有效减少压铸废品率,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上抽芯组件包括上滑块、上滑座和油缸,上滑块位于动模镶块上方,上滑块与动模镶块滑动连接,上滑座安装在上滑块的外侧,油缸安装在动模架上,油缸用于带动上滑块靠近和远离动模镶块,上滑块内侧设置有上成型部,上成型部用于壳体顶部通孔的成型。
有益的是:上滑块与动模镶块滑动连接,油缸可带动上滑块靠近动模镶块,且上滑块内侧设置有上成型部,进而,便于壳体顶部通孔的成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下抽芯组件包括下滑块、下滑座和油缸,下滑块位于动模镶块下方,下滑块与动模镶块滑动连接,下滑座安装在下滑块的外侧,油缸安装在动模架上,油缸用于带动下滑块靠近和远离动模镶块,下滑块内侧设置有下成型部,下成型部用于壳体底部凸台的成型。
有益的是:下滑块与动模镶块滑动连接,油缸可带动下滑块靠近动模镶块,且下滑块内侧设置有下成型部,进而,便于壳体底部凸台的成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左抽芯组件包括左滑块、左滑座和油缸,左滑块位于动模镶块左侧,左滑块与动模镶块滑动连接,左滑座安装在左滑块的外侧,油缸安装在动模架上,油缸用于带动左滑块靠近和远离动模镶块,左滑块内侧设置有左成型部,左成型部用于壳体左侧凹口的成型。
有益的是:左滑块与动模镶块滑动连接,油缸可带动左滑块靠近动模镶块,且左滑块内侧设置有左成型部,进而,便于壳体左侧凹口的成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右抽芯组件包括右滑块、右滑座和油缸,右滑块位于动模镶块右侧,右滑块与动模镶块滑动连接,右滑座安装在右滑块的外侧,油缸安装在动模架上,油缸用于带动右滑块靠近和远离动模镶块,右滑块内侧设置有右成型部,右成型部用于壳体右侧安装槽的成型。
有益的是:右滑块与动模镶块滑动连接,油缸可带动右滑块靠近动模镶块,且右滑块内侧设置有右成型部,进而,便于壳体右侧安装槽的成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动模镶块设置有若干个渣包腔和若干溢流槽,渣包腔一侧与动模腔连通,溢流槽与渣包腔远离动模腔的一侧连通。
有益的是:动模镶块上设置有若干渣包腔,可容纳最先进入型腔的气体,且能配合进料通道控制熔融液填充的流动状态,可防止局部产生涡流,设置在动模镶块上的溢流槽与渣包腔连通,可增大压铸壳体对动模镶块的包紧力,进而,在开模时壳体能留在动模镶块内,便于进行脱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动模架位于上滑座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动模排气块,定模架对应设置有定模排气块,动模排气块与定模排气块配合形成排气通道,排气通道与溢流槽的末端相连通,排气通道用于排出型腔内的气体。
有益的是:通过设置动模排气块和定模排气块,可将型腔内的气体排出,进而,能够防止压铸壳体中气孔缺陷的产生,提高压铸质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定模架四周内侧均设置有若干竖槽,竖槽内设置有楔紧块,四周的楔紧块分别与上抽芯组件、下抽芯组件、左抽芯组件、右抽芯组件抵接,楔紧块用于承受成形过程中的侧向推力。
有益的是:压铸壳体在成型时,上、下、左、右抽芯组件会承受熔融液很大的侧向推力,而抽芯组件受力后容易变形,进而,设置楔紧块,以便在合模时对滑块进行锁紧,承受来自侧向的推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动模架与上抽芯组件、下抽芯组件、左抽芯组件、右抽芯组件抵接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块,限位块用于对上抽芯组件、下抽芯组件、左抽芯组件、右抽芯组件进行限位。
有益的是:通过在动模架与上、下、左、右抽芯组件抵接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块,可对上、下、左、右抽芯组件进行限位,有效防止压铸过程中上、下、左、右抽芯组件发生偏移,进而,使上、下、左、右抽芯组件具有稳定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进料口设置有浇口套,浇口套与进料通道连通,浇口套用于浇注熔融液。
有益的是:通过设置浇口套,可连接压铸机和进料通道,可防止熔融液泄漏,进而,使压铸模具具有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定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动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动模机构和抽芯机构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动模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动模机构和抽芯机构配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合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定模架100、定模镶块110、进料口120、定模腔130、主流通道140、分流通道150、动模架160、动模镶块170、分流锥180、动模腔190、上抽芯组件200、下抽芯组件210、左抽芯组件220、右抽芯组件230、上滑块240、滑座 250、油缸260、下滑块270、下滑座280、左滑块290、左滑座300、右滑块310、右滑座320、渣包腔330、溢流槽340、动模排气块350、定模排气块360、楔紧块370、限位块380、浇口套39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6以一个具体的实施例详细描述一种新能源汽车零件的压铸模具。值得理解的是,下述描述仅是示例性说明,而不是对实用新型的具体限制。
如图1-图4所示,一种新能源汽车零件的压铸模具,包括定模机构、动模机构和抽芯机构;
其中,定模机构包括定模架100和定模镶块110,定模架100设置有进料口 120,定模镶块110镶嵌在定模架100内侧的中心位置,定模镶块110设置有定模腔130,定模腔130用于壳体的定模部的成型,进料口120一侧设置有进料通道,定模镶块110还设置有主流通道140,进料通道与主流通道140连通,主流通道140下设有若干分流通道150,分流通道150与定模腔130连通;
动模机构包括动模架160、动模镶块170和分流锥180,动模镶块170镶嵌在动模架160内侧的中心位置,动模镶块170设置有动模腔190,动模腔190用于零件壳体动模部的成形,动模腔190与定模腔130配合形成型腔,分流锥180 位于进料通道远离进料口120的一侧,分流锥180与主流通道140连通,分流锥 180用于熔融液的分流;
抽芯机构包括上抽芯组件200、下抽芯组件210、左抽芯组件220和右抽芯组件230,上抽芯组件200安装在动模架160顶部,上抽芯组件200用于壳体顶部通孔的成型,下抽芯组件210安装在动模架160底部,下抽芯组件210用于壳体底部凸台的成型,左抽芯组件220安装在动模架160左侧,左抽芯组件220 用于壳体左侧凹口的成型,右抽芯组件230安装在动模架160右侧,右抽芯组件 230用于壳体右侧安装槽的成型。
动模镶块170的动模腔190与定模镶件的定模腔130配合形成型腔,以及上抽芯组件200、下抽芯组件210、左抽芯组件220、右抽芯组件230形成压铸壳体的腔体,且设置有分流锥180,分流锥180与主流通道140连通,能够使熔融液从主流通道140分流至各分流通道150,可改善熔融液的导入方向,还可减低压射速度,具有减少气孔产生的作用;通过设置上抽芯组件200、下抽芯组件2 10、左抽芯组件220、右抽芯组件230可保证壳体四周成型,从而使壳体整体成型质量好,有效减少压铸废品率,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上抽芯组件200包括上滑块240、上滑座250和油缸260,上滑块240位于动模镶块170上方,上滑块240与动模镶块 170滑动连接,上滑座250安装在上滑块240的外侧,油缸260安装在动模架1 60上,油缸260用于带动上滑块240靠近和远离动模镶块170,上滑块240内侧设置有上成型部,上成型部用于壳体顶部通孔的成型。
上滑块240与动模镶块170滑动连接,油缸260可带动上滑块240靠近动模镶块170,且上滑块240内侧设置有上成型部,进而,便于壳体顶部通孔的成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下抽芯组件210包括下滑块270、下滑座280和油缸260,下滑块270位于动模镶块170下方,下滑块270与动模镶块 170滑动连接,下滑座280安装在下滑块270的外侧,油缸260安装在动模架1 60上,油缸260用于带动下滑块270靠近和远离动模镶块170,下滑块270内侧设置有下成型部,下成型部用于壳体底部凸台的成型。
下滑块270与动模镶块170滑动连接,油缸260可带动下滑块270靠近动模镶块170,且下滑块270内侧设置有下成型部,进而,便于壳体底部凸台的成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左抽芯组件220包括左滑块290、左滑座300和油缸260,左滑块290位于动模镶块170左侧,左滑块290与动模镶块 170滑动连接,左滑座300安装在左滑块290的外侧,油缸260安装在动模架1 60上,油缸260用于带动左滑块290靠近和远离动模镶块170,左滑块290内侧设置有左成型部,左成型部用于壳体左侧凹口的成型。
左滑块290与动模镶块170滑动连接,油缸260可带动左滑块290靠近动模镶块170,且左滑块290内侧设置有左成型部,进而,便于壳体左侧凹口的成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右抽芯组件230包括右滑块310、右滑座320和油缸260,右滑块310位于动模镶块170右侧,右滑块310与动模镶块 170滑动连接,右滑座320安装在右滑块310的外侧,油缸260安装在动模架1 60上,油缸260用于带动右滑块310靠近和远离动模镶块170,右滑块310内侧设置有右成型部,右成型部用于壳体右侧安装槽的成型。
右滑块310与动模镶块170滑动连接,油缸260可带动右滑块310靠近动模镶块170,且右滑块310内侧设置有右成型部,进而,便于壳体右侧安装槽的成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动模镶块170设置有若干个渣包腔330 和若干溢流槽340,渣包腔330一侧与动模腔190连通,溢流槽340与渣包腔3 30远离动模腔190的一侧连通。
动模镶块170上设置有若干渣包腔330,可容纳最先进入型腔的气体,且能配合进料通道控制熔融液填充的流动状态,可防止局部产生涡流,设置在动模镶块170上的溢流槽340与渣包腔330连通,可增大压铸壳体对动模镶块170的包紧力,进而,在开模时壳体能留在动模镶块170内,便于进行脱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动模架160位于上滑座250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动模排气块350,定模架100对应设置有定模排气块360,动模排气块35 0与定模排气块360配合形成排气通道,排气通道与溢流槽340的末端相连通,排气通道用于排出型腔内的气体。
通过设置动模排气块350和定模排气块360,可将型腔内的气体排出,进而,能够防止压铸壳体中气孔缺陷的产生,提高压铸质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定模架100四周内侧均设置有若干竖槽,竖槽内设置有楔紧块370,四周的楔紧块370分别与上抽芯组件200、下抽芯组件210、左抽芯组件220、右抽芯组件230抵接,楔紧块370用于承受成形过程中的侧向推力。
压铸壳体在成型时,上抽芯组件200、下抽芯组件210、左抽芯组件220、右抽芯组件230会承受熔融液很大的侧向推力,而抽芯组件受力后容易变形,进而,设置楔紧块370,以便在合模时对滑块进行锁紧,承受来自侧向的推力。
参照图5,动模架160与上抽芯组件200、下抽芯组件210、左抽芯组件22 0、右抽芯组件230抵接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块380,限位块380用于对上抽芯组件200、下抽芯组件210、左抽芯组件220、右抽芯组件230进行限位。
通过在动模架160与上抽芯组件200、下抽芯组件210、左抽芯组件220、右抽芯组件230抵接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块380,可对上抽芯组件200、下抽芯组件210、左抽芯组件220、右抽芯组件230进行限位,有效防止压铸过程中上抽芯组件200、下抽芯组件210、左抽芯组件220、右抽芯组件230发生偏移,进而,使上抽芯组件200、下抽芯组件210、左抽芯组件220、右抽芯组件230 具有稳定性。
参照图6,进料口120设置有浇口套390,浇口套390与进料通道连通,浇口套390用于浇注熔融液。
通过设置浇口套390,可连接压铸机和进料通道,可防止熔融液泄漏,进而,使压铸模具具有稳定性。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0)
1.一种新能源汽车零件的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定模机构,包括定模架(100)和定模镶块(110),所述定模架(100)设置有进料口(120),所述定模镶块(110)镶嵌在所述定模架(100)内侧的中心位置,所述定模镶块(110)设置有定模腔(130),所述定模腔(130)用于壳体的定模部的成型,所述进料口(120)一侧设置有进料通道,所述定模镶块(110)还设置有主流通道(140),所述进料通道与所述主流通道(140)连通,所述主流通道(140)下设有若干分流通道(150),所述分流通道(150)与所述定模腔(130)连通;
动模机构,包括动模架(160)、动模镶块(170)和分流锥(180),所述动模镶块(170)镶嵌在所述动模架(160)内侧的中心位置,所述动模镶块(170)设置有动模腔(190),所述动模腔(190)用于零件壳体动模部的成形,所述动模腔(190)与所述定模腔(130)配合形成型腔,所述分流锥(180)位于所述进料通道远离进料口(120)的一侧,所述分流锥(180)与所述主流通道(140)连通,所述分流锥(180)用于熔融液的分流;
抽芯机构,包括上抽芯组件(200)、下抽芯组件(210)、左抽芯组件(220)和右抽芯组件(230),所述上抽芯组件(200)安装在所述动模架(160)顶部,所述上抽芯组件(200)用于壳体顶部通孔的成型,所述下抽芯组件(210)安装在所述动模架(160)底部,所述下抽芯组件(210)用于壳体底部凸台的成型,所述左抽芯组件(220)安装在所述动模架(160)左侧,所述左抽芯组件(220)用于壳体左侧凹口的成型,所述右抽芯组件(230)安装在所述动模架(160)右侧,所述右抽芯组件(230)用于壳体右侧安装槽的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零件的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抽芯组件(200)包括上滑块(240)、上滑座(250)和油缸(260),所述上滑块(240)位于所述动模镶块(170)上方,所述上滑块(240)与所述动模镶块(170)滑动连接,所述上滑座(250)安装在所述上滑块(240)的外侧,所述油缸(260)安装在所述动模架(160)上,所述油缸(260)用于带动所述上滑块(240)靠近和远离所述动模镶块(170),所述上滑块(240)内侧设置有上成型部,所述上成型部用于壳体顶部通孔的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零件的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抽芯组件(210)包括下滑块(270)、下滑座(280)和油缸(260),所述下滑块(270)位于所述动模镶块(170)下方,所述下滑块(270)与所述动模镶块(170)滑动连接,所述下滑座(280)安装在所述下滑块(270)的外侧,所述油缸(260)安装在所述动模架(160)上,所述油缸(260)用于带动所述下滑块(270)靠近和远离所述动模镶块(170),所述下滑块(270)内侧设置有下成型部,所述下成型部用于壳体底部凸台的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零件的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抽芯组件(220)包括左滑块(290)、左滑座(300)和油缸(260),所述左滑块(290)位于所述动模镶块(170)左侧,所述左滑块(290)与所述动模镶块(170)滑动连接,所述左滑座(300)安装在所述左滑块(290)的外侧,所述油缸(260)安装在所述动模架(160)上,所述油缸(260)用于带动所述左滑块(290)靠近和远离所述动模镶块(170),所述左滑块(290)内侧设置有左成型部,所述左成型部用于壳体左侧凹口的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零件的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抽芯组件(230)包括右滑块(310)、右滑座(320)和油缸(260),所述右滑块(310)位于所述动模镶块(170)右侧,所述右滑块(310)与所述动模镶块(170)滑动连接,所述右滑座(320)安装在所述右滑块(310)的外侧,所述油缸(260)安装在所述动模架(160)上,所述油缸(260)用于带动所述右滑块(310)靠近和远离所述动模镶块(170),所述右滑块(310)内侧设置有右成型部,所述右成型部用于壳体右侧安装槽的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零件的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镶块(170)设置有若干个渣包腔(330)和若干溢流槽(340),所述渣包腔(330)一侧与所述动模腔(190)连通,所述溢流槽(340)与所述渣包腔(330)远离所述动模腔(190)的一侧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零件的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架(160)位于所述上滑座(250)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动模排气块(350),所述定模架(100)对应设置有定模排气块(360),所述动模排气块(350)与所述定模排气块(360)配合形成排气通道,所述排气通道与所述溢流槽(340)的末端相连通,所述排气通道用于排出所述型腔内的气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零件的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架(100)四周内侧均设置有若干竖槽,所述竖槽内设置有楔紧块(370),四周的所述楔紧块(370)分别与所述上抽芯组件(200)、所述下抽芯组件(210)、所述左抽芯组件(220)、所述右抽芯组件(230)抵接,所述楔紧块(370)用于承受成形过程中的侧向推力。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零件的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架(160)与所述上抽芯组件(200)、所述下抽芯组件(210)、所述左抽芯组件(220)、所述右抽芯组件(230)抵接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块(380),所述限位块(380)用于对所述上抽芯组件(200)、所述下抽芯组件(210)、所述左抽芯组件(220)、所述右抽芯组件(230)进行限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零件的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120)设置有浇口套(390),所述浇口套(390)与所述进料通道连通,所述浇口套(390)用于浇注熔融液。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288403.7U CN217701301U (zh) | 2022-05-26 | 2022-05-26 | 一种新能源汽车零件的压铸模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288403.7U CN217701301U (zh) | 2022-05-26 | 2022-05-26 | 一种新能源汽车零件的压铸模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701301U true CN217701301U (zh) | 2022-11-01 |
Family
ID=837964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288403.7U Active CN217701301U (zh) | 2022-05-26 | 2022-05-26 | 一种新能源汽车零件的压铸模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701301U (zh) |
-
2022
- 2022-05-26 CN CN202221288403.7U patent/CN21770130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554130B (zh) | 一种高镍奥氏体球墨铸铁排气歧管铸造方法 | |
CN114378273A (zh) | 一种压铸模具、压铸装置及超高速压铸方法 | |
CN217701301U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零件的压铸模具 | |
CN115889727A (zh) | 一种用于壳体的压铸模具 | |
CN111283162A (zh) | 一种半包围式的压铸模具 | |
CN213826932U (zh) | 一种镁合金汽车影像支架的浇铸设备 | |
CN214640174U (zh) | 光模块本体多腔压铸成型模具 | |
CN109403756B (zh) | 一种内门把手以及制造该把手的模具 | |
CN219169573U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控箱壳体模具 | |
CN219464721U (zh) | 一种用于网状壳体的压铸模具 | |
CN202591578U (zh) | 一种新型汽车发动机组件的压铸模具 | |
CN214557267U (zh) | 一种电动车铝合金壳体的压铸模具 | |
CN222856693U (zh) | 一种具有排渣排气功能的压铸模具 | |
CN218080332U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配件箱盖的压铸模具 | |
CN219746283U (zh) | 一种汽车远光灯透镜遮光件的压铸模具 | |
CN217666297U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散热器的压铸模具 | |
CN219052878U (zh) | 一种复杂新能源汽车充电装主体散热器外壳压铸模具 | |
CN111283167B (zh) | 一种快速冷却的压铸模具抽芯装置 | |
CN210080699U (zh) | 一种汽车后桥减震器连接支架的压铸模具 | |
CN219402261U (zh) | 一种电控箱外壳模具 | |
CN221336545U (zh) | 一种新型压铸模具结构 | |
CN222856692U (zh) | 一种具有排渣排气功能的压铸模具 | |
CN118788943B (zh) | 一种瞄准镜外壳压铸模具 | |
CN222588070U (zh) | 一种复杂深腔5g发射器下壳压铸模具 | |
CN220049980U (zh) | 机油泵壳体模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