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7697637U - 促进药物吸收的便携式上药笔 - Google Patents

促进药物吸收的便携式上药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97637U
CN217697637U CN202123265589.2U CN202123265589U CN217697637U CN 217697637 U CN217697637 U CN 217697637U CN 202123265589 U CN202123265589 U CN 202123265589U CN 217697637 U CN217697637 U CN 2176976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medicine
pen
ball
penhol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26558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婉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326558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976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976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976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促进药物吸收的便携式上药笔,包括:中药提取液、毛刷笔头、笔杆、推液组件;中药提取液装填入笔杆内部药液腔体中,毛刷笔头安装于笔杆一端,并与药液腔体相连通;笔杆的另一端设置推液组件;推液组件包括:驱动组件、活塞和杆体,活塞插设于药液腔体的另一端上;活塞与杆体的一端相连接,驱动组件与杆体的另一端驱动连接;毛刷笔头包括:基座、滚珠和刷毛;基座的一端套设于笔杆上,并与药液腔体相连通;滚珠容纳并转动设置于基座内;基座的另一端外侧设置多束刷毛。该上药笔能通过刷毛将药液均匀涂抹于人体表面实现药液上药均匀,且不会对手指造成污染,使用方便,药液腔和刷毛为一体结构便于携带和使用。

Description

促进药物吸收的便携式上药笔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美容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促进药物吸收的便携式上药笔。
背景技术
现有上涂抹型药液时多采用手指或棉签沾取药液后进行涂抹操作。手指频繁伸入药液中,容易增加药液污染几率,同时手指表面光滑,所能粘附药液量较小,涂抹均匀性较差,需多次反复沾取,增加涂抹药液难度。
且手指受到药液污染后还需要擦拭干净,使用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促进药物吸收的便携式上药笔,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涂抹型药液多采用手指上药,药液涂抹均匀性较差,操作难度大,使用不便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促进药物吸收的便携式上药笔,包括:中药提取液、毛刷笔头、笔杆、推液组件;所述中药提取液装填入笔杆内部药液腔体中,毛刷笔头安装于笔杆一
端,并与药液腔体相连通;笔杆的另一端设置推液组件;推液组件包括:驱动组件、活塞和杆体,活塞插设于药液腔体的另一端上;活塞与杆体的一端相连接,驱动组件与杆体的另一端驱动连接;所述毛刷笔头包括:基座、滚珠和刷毛;基座的一端套设于笔杆上,并与药液腔体相连通;滚珠容纳并转动设置于基座内;基座的另一端外侧
设置多束刷毛。
优选的,所述基座包括:直筒、安装座、连接锥筒;直筒的一端与笔杆内的药液腔体相连通;直筒的另一端与连接锥筒相连通;刷毛伸出锥筒的另一端设置;安装座容纳设置于直筒内。
优选的,所述连接锥筒包括:连通固定杆、滑接环;连通固定杆的一端插设于直筒端面上,并与直筒内部相连通;连通固定杆的另一端垂直向下延伸;滑接环滑动套设于连通固定杆上,并卡接于连通固定杆的延伸端上;刷毛安装于滑接环的底面外周缘上,并向下延伸设置。
优选的,所述滚珠包括:第一滚珠和第二滚珠;第一滚珠容纳设置于安装座内,安装座与第一滚珠外侧壁间隔设置缝隙;第二滚珠安装于连通固定杆的延伸端内,并与刷毛挤压接触。
优选的,所述推液组件包括:转筒、收纳筒、螺纹杆、收纳筒、止回组件;收纳筒的一端卡接于转筒顶部内侧壁上;收纳筒的另一端容纳设置于笔杆内;转筒的另一端内侧壁上设置止回组件;止回组件容纳设置于笔杆内的药液腔体顶面上;所述螺纹杆的一端与收纳筒螺纹连接;螺纹杆的另一端伸入笔杆的药液腔体内并与活塞块顶面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止回组件包括:多个棘齿、固定凸条、限位环、制动弹性凸条;转筒另一端的内侧壁底面上设置多个棘齿;相邻棘齿之间设有三角间隔区;限位环安装于笔杆内;多个制动弹性凸条设置于限位环的顶面上;制动弹性凸条弹动卡入三角间隔区内,止住转筒的反向转动。
优选的,包括:磁力按摩凸块,磁力按摩凸块设置于笔杆的另一端上。
本申请能产生的有益效果包括:
1)本申请所提供的促进药物吸收的便携式上药笔,通过将药液容纳设置于药液腔内,药液腔与笔头头相连通,通过挤压刷毛即可实现药液腔内药液顺着刷毛流出,刷毛能将药液均匀涂抹于人体表面实现药液上药均匀,且不会对手指造成污染,使用方便,药液腔和刷毛为一体结构便于携带和使用。
2)本申请所提供的促进药物吸收的便携式上药笔,通过在刷毛与笔体连接处设置滚珠,使得提取液能沿刷毛流动,并控制提取液流出量,实现提取液涂抹均匀效果的同时能在涂刷区获得较薄的药剂层。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申请提供的促进药物吸收的便携式上药笔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 为本申请提供的促进药物吸收的便携式上药笔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 为图2 中A 点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 为本申请提供的刷头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 为图4 中A-A 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0、转筒;11、卡接凸块;111、收纳筒;112、螺纹杆;114、转接凸
条;122、制动弹性凸条; 124、棘齿;123、固定凸条;125、限位环;
20、笔杆;22、药液腔体;21、活塞块;30、笔帽;31、卡接条;33、连
接锥筒;32、刷毛;34、直筒;333、安装座;332、第一滚珠;334、连
通固定杆;335、第二滚珠;336、滑接环;113、磁力按摩凸块;115、罩
体;116、基座;117、卡接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
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
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
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
新型实施方式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
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
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
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
的范围。
参见图1~5,本申请提供的促进药物吸收的便携式上药笔,包括:中药提取液、毛刷笔头、笔杆20、推液组件;中药提取液装填入笔杆20 内部药液腔体22 内,毛刷笔头安装于笔杆20 一端,并与药液腔体22 相连通;笔杆20 的另一端设置推液组件;推液组件包括:驱动组件、活塞和杆体,活塞插设于药液腔体22 的另一端上;活塞与杆体的一端相连接,驱动组件与杆体的另一端驱动连接;毛刷笔头包括:基座、滚珠和刷毛32;基座的一端套设于笔杆20 上,并与药液腔体22 相连通;滚珠容纳并转动设置于基座内;基座的另一端外侧设置多束刷毛32;
中药提取液沿刷毛32 在人体脸部下颌骨凸出点上方面部1~2cm 区域、下颌骨凸出点内凹处至颈部区域移动并形成薄药液膜。
该美容笔能实现无创、快速起效,配合其他化妆产品作为妆前打底辅助产品使用,能快速获得小脸的视觉效果。该产品快速起效有利于增强用户信心并长期使用,中药提取物无毒无害可长期使用,实现持续瘦脸效果,用户使用难度和作用效果均优于现有按摩瘦脸方法。且费用低,无创,有利于扩宽用户群。该中药提取物涂刷在妆前妆后均不影响妆容效果,持妆过程中如有需要可随时加强使用,并不会影响妆效。
参见图2、5,优选的,基座包括:直筒34、安装座333、连接锥筒33;直筒34 的一端与笔杆20 内的药液腔体22 相连通;直筒34 的另一端与连接锥筒33 相连通;刷毛32 伸出锥筒的另一端设置;安装座333 容纳设置于直筒34 内。
优选的,连接锥筒33 包括:连通固定杆334、滑接环336;连通固定杆334 的一端插设于直筒34 端面上,并与直筒34 内部相连通;连通固定杆334 的另一端垂直向下延伸;滑接环336 滑动套设于连通固定杆334 上,并卡接于连通固定杆334 的延伸端上;刷毛32 安装于滑接环336 的底面外周缘上,并向下延伸设置。
优选的,滚珠包括:第一滚珠332 和第二滚珠335;第一滚珠332 容纳设置于安装座333 内,安装座333 与第一滚珠332 外侧壁间隔设置缝隙;第二滚珠335 安装于连通固定杆334 的延伸端内,并与刷毛32 挤压接触。
通过设置第一、第二滚珠335,可有效控制中药液的流出速度和流出量,同时通过第二滚珠335,能使刷毛32 一侧在涂刷人脸时根据面部轮廓弯曲后,抵接第二滚珠335 后实现出液,从而仅弯曲一侧刷毛32 上沾上药液涂刷并出液,从而降低出液量,便于在人面部形成均匀薄液层,有效控制涂抹量,在实现缩小面部视觉宽度和厚度的情况下,维持妆容避免对粉底液等持妆层造成侵蚀,使得该中药液可在带妆的情况下使用,并能得到所需瘦脸的效果。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直筒34 外侧壁上间隔设置多个卡接条31;便于设置笔帽30后,使得笔帽30 与直筒34 卡接。直筒34 容纳设置于笔帽305中,便于封闭刷毛32。
参见图5,优选的,推液组件包括:转筒10、收纳筒111、螺纹杆112、收纳筒111、止回组件;收纳筒111 的一端卡接于转筒10 顶部内侧壁上;收纳筒111 的另一端容纳设置于笔杆20 内;转筒10 的另一端内侧壁上设置止回组件;止回组件容纳设置于笔杆20 内的药液腔体22 顶面上;螺纹杆112 的一端与收纳筒111 螺纹连接;螺纹杆112 的另一端伸入笔杆20 的药液腔体22 内并与活塞块21 顶面相连接。
使用时,通过转动转筒10 带动收纳筒111 转动,正向转动收纳筒111的同时螺纹杆112 伸出收纳筒111,并带动活塞块21 在药液腔体22 内移动,从而推动药液向刷毛32端移动,推动第一滚轮实现出液。当反向转动收纳筒111 时,由于止回组件的设置,能组织收纳筒111 反向转动,从而避免活塞块21 回退进入收纳筒111 内运动,从而实现该瘦脸笔的一次性使用,提高使用安全性,使得该瘦脸笔中药液使用完后无法再次使用,提高卫生程度,避免反复多次使用后导致药液腔体22 内细菌滋生。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转筒10 与收纳筒111 通过设置于转筒10 顶面内侧壁周缘上的多个卡接凸块11 与收纳筒111 顶部外侧壁卡接。
优选的,转筒10 延伸端上设置台阶段的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一段外侧壁上设置转接凸条114,转接凸条114 与笔杆20 的第一端内侧壁上设置的凹槽卡接,并转动连接;第二段伸入笔杆20 中;第二段的延伸端上设置多个棘齿124。按此设置能便于实现转筒10 相对笔杆20 的转动。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段横截面的直径大于第二段的横截面直径,第一段的外径与笔杆20 对齐设置;第二段的外径与笔杆20 的内径对齐设置。
优选的,止回组件包括:多个棘齿124、固定凸条123、限位环125、制动弹性凸条122;转筒10 另一端的内侧壁底面上设置多个棘齿124;相邻棘齿124 之间设有三角间隔区;限位环125 安装于笔杆20 内;多个制动弹性凸条122 设置于限位环125 的顶面上;制动弹性凸条122 弹动卡入三角间隔区内,止住转筒10 的反向转动。
优选的,包括:磁力按摩凸块113,磁力按摩凸块113 设置于笔杆20的另一端上。所用磁力按摩凸块113 可以为现有常用便于黏贴设置于笔杆20 上的就有磁力的凸块结构。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基座116 设置于笔杆20 的另一端上,磁力按摩凸块113 安装于基座116 顶面上;罩体115 罩设于磁力按摩凸块113 上,罩体115 底面周缘设置凹槽,并插入卡接条117 插接设置。按此设置能增大磁力按摩凸块113 与人脸接触面积,提高磁力按摩效果,提高脸部对药业的吸收效率。
通过在笔杆20 另一端设置磁力按摩凸块113,能在使用时中药提取液之前对涂刷区域进行按摩后,再涂刷中药提取液,以促进皮肤对中药提取物的吸收效率,提高药物起效效果,缩短起效时间。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制动弹性凸条122 的前端高度与相邻棘齿124 三角区域深度接近,制动弹性凸条122 的下部与限位环125 间隔设置,便于收到棘齿124 挤压时留有下行空间,并让棘齿124 通过实现正向正常转动,当需要反向转动时,三角形棘齿124 的伸出端与制动弹性凸条122 的端面抵接,从而实现止回效果。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限位环125 的外侧壁上间隔设置多个固定凸条123,便于将限位环125 固定于笔杆20 内壁上。
具体地,所用中药提取液由:质量分数30%的A 液和质量分数70%的B 液组成,
A 液以石莲花、补骨脂、陈皮、厚朴、木香、白三七、黄精、当归、川芎、羌活、丁公藤、狗骨粉为原料,浸渍入75%的酒精过滤后所得滤液为A 液;
B 液以宽筋藤为原料,浸渍入75%的酒精过滤后所得滤液为B 液;美容笔使用方法:涂刷人体脸部下颌骨凸出点上方面部1~2cm 区域、下颌骨凸出点内凹处至颈部区域。
本申请提供美容笔通过涂刷人体头面部的下颌缘及其附近区域,能在人体表皮形成较薄均匀的渗药层,便于中药提取液相此区域的内部渗透后,实现快速对下颌下淋巴管、颈内静脉二腹肌淋巴结及其附近淋巴组织的循环疏通,从而实现消肿效果,快速获得人脸正面主视宽度下降的视觉效果。
该美容笔能适用于脸胖或面部轮廓欠清晰,尤其是晨起面部浮肿的人群。
所用中药提取液中无需添加麝香、冰片等促进药液透皮的成分即可快速抵达淋巴管区域发挥疏通作用,从而有效发挥并维持瘦脸效果,提高产品的使用安全性并有效扩广用户范围。通过疏通脸部下颌附近区域的淋巴管系统,能加速该区域淋巴管内各类废料,从而持续发挥瘦脸作用,减少脸部水肿情况的发生。
该美容笔的最小瘦脸效果可维持5 分钟左右,整体效果可维持4-6 小时,坚持使用1-3 个月效果会叠加后会越来越明显。
优选的,A 液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预处理后的狗骨制成骨粉剂;
将补骨脂、陈皮、厚朴、木香、白三七、黄精、当归、川芎、羌活、
丁公藤粉碎后过100 目筛,得到中药粉剂;
将骨粉剂、中药粉剂混合均匀后加入75%的酒精中浸泡30~45 天后,
过滤得到A 液。
优选的,所述狗骨粉预处理操作包括以下步骤:将狗骨粉截断为小段后,煅烧过筛得到粉末;粉末加水制得混悬液后,晒干所得混悬液得到所述粉末。通过预处理,能有效发挥狗骨疏通淋巴组织的作用效果。狗骨煅烧条件按现有方法中常用煅烧方法进行处理,在此不累述。
优选的,所述A 液原料为:质量份为1~5 的石莲花、质量份为1~5的补骨脂、质量份为1~5 的陈皮、质量份为1~5 的厚朴、质量份为1~5 的木香、质量份为1~5 的白三七、质量份为1~5 的黄精、质量份为1~5 的当归、质量份为1~5 的川芎、质量份为1~5 的羌活、质量份为1~5 的丁公藤、质量份10~20 的狗骨粉。
优选的,B 液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晒干的宽筋藤和新鲜的宽筋藤粉碎、过筛后浸渍于75%的酒精中30~45 天后,得到B 液。通过将新鲜和干燥后的宽筋藤混合作为原料使用,能有效提高其中宽筋藤醇的溶出量,从而有效提高所得药液在皮肤表面的渗透、再生、疏通作用。
优选的,晒干的宽筋藤和新鲜的宽筋藤按质量比为2:3~1:1 添加。按此比例混合干燥和新鲜的宽筋藤醇,所得B 液中宽筋藤醇的含量最高。
实施例
1、中药提取液制备方法由:质量分数30%的A 液和质量分数70%的B 液组成,所述A液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预处理后的狗骨制成骨粉剂;将补骨脂、陈皮、厚朴、木香、白三七、黄精、当归、川芎、羌活、丁公藤粉碎后过100 目筛,得到中药粉剂;
将骨粉剂、中药粉剂混合均匀后加入75%的酒精中浸泡35 天后,过滤得到A 液。
所述狗骨粉预处理操作包括以下步骤:将狗骨粉截断为小段后,煅烧过筛得到粉末;粉末加水制得混悬液后,晒干所得混悬液得到所述粉末。
所述A 液原料为:质量份为3 的石莲花、质量份为4 的补骨脂、质量份为2 的陈皮、质量份为1 的厚朴、质量份为4 的木香、质量份为3 的白三七、质量份为3 的黄精、质量份为2 的当归、质量份为3 的川芎、质量份为4 的羌活、质量份为2 的丁公藤、质量份15 的狗骨粉。
B 液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晒干的宽筋藤和新鲜的宽筋藤粉碎、过筛后浸渍于75%的酒精中25 天后,得到B 液。晒干的宽筋藤和新鲜的宽筋藤按质量比为2:3 添加。
2、美容笔组装将中药提取液装填入笔杆20 内部药液腔体22 中,毛刷笔头安装于笔杆20 一端,并与药液腔体22 相连通;笔杆20 的另一端设置推液组件;推液组件包括:驱动组件、活塞和杆体,活塞插设于药液腔体22 的另一端上;活塞与杆体的一端相连接,驱动组件与杆体的另一端驱动连接;
所述毛刷笔头包括:基座、滚珠和刷毛32;基座的一端套设于笔杆20 上,滚珠容纳并转动设置于基座;基座的另一端外侧插设多束刷毛32;部分刷毛32 插设于滚珠与基座间隙中;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 的区别在于:A 液制备中中药粉剂在酒精中浸泡30 天;A液原料为:质量份为1 的石莲花、质量份为1 的补骨脂、质量份为1 的陈皮、质量份为1 的厚朴、质量份为1 的木香、质量份为1 的白三七、质量份为1 的黄精、质量份为1 的当归、质量份为1 的川芎、质量份为1 的羌活、质量份为1 的丁公藤、质量份10 的狗骨粉。
B 液制备中酒精中浸泡30 天;晒干的宽筋藤和新鲜的宽筋藤按质量比为2:3 添加。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 的区别在于:A 液制备中中药粉剂在酒精中浸泡45 天;A液原料为:质量份为5 的石莲花、质量份为5 的补骨脂、质量份为5 的陈皮、质量份为5 的厚朴、质量份为5 的木香、质量份为5 的白三七、质量份为5 的黄精、质量份为5 的当归、质量份为5 的川芎、质量份为5 的羌活、质量份为5 的丁公藤、质量份20 的狗骨粉。
B 液制备中酒精中浸泡45 天;晒干的宽筋藤和新鲜的宽筋藤按质量比为1:1 添加。
对比例
与实施例1 的区别为笔杆20 内装填75%的酒精溶液。
瘦脸效果实验:
选取晨起面部浮肿、脸胖或脸下部轮廓不清晰的30 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 人,对照组采用对比例中所得美容笔进行涂刷。实验组涂刷本申请实施例1 中所得美容笔。
实验使用方法:涂刷人体脸部下颌骨凸出点上方面部1~2cm 区域、下颌骨凸出点内凹处至颈部区域。早晚各一次,自下而上涂刷。按上述程序持续涂刷2 个月。
分别在涂刷操作后1 分钟、涂刷后5 分钟、4 小时、涂刷后6 小时、涂刷后7 小时、持续涂刷2 个月,用拇指和食指抓捏下颌骨凸出点上方面部1~2cm 区域并采用游标卡尺测量捏起脸部组织厚度。分别测量各组受试人员涂刷操作前后的脸部组织厚度后,分别求取平均值记录与表1 中。
保持摄像头与拍摄对象间距为1m 的条件下,分别拍摄受实人员的面部照片后,测量脸部下颌骨突出点间距分别求取平均值,并记录在表2 中。
所得实验结果列于表1 中。
表1
Figure DEST_PATH_895149DEST_PATH_IMAGE001
表2
Figure DEST_PATH_268361DEST_PATH_IMAGE002
由表1~2 可见,采用本申请提供的美容笔,相对对照组具有明显的瘦脸效果。实验组使用后1min 即可即见效,最佳瘦脸效果出现在涂刷后的5分钟,并能维持瘦脸效果4-6小时,坚持使用2 个月后,瘦脸效果不会小时且具有明显的效果叠加作用。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

1.一种促进药物吸收的便携式上药笔,其特征在于,包括:中药提取液、毛刷笔头、笔杆(20)、推液组件;
所述中药提取液装填入笔杆(20)内部药液腔体(22)中,毛刷笔头安装于笔杆(20)一端,并与药液腔体(22)相连通;笔杆(20)的另一端设置推液组件;推液组件包括:驱动组件、活塞和杆体,活塞插设于药液腔体(22)的另一端上;活塞与杆体的一端相连接,驱动组件与杆体的另一端驱动连接;
所述毛刷笔头包括:基座、滚珠和刷毛(32);基座的一端套设于笔杆(20)上,并与药液腔体(22)相连通;滚珠容纳并转动设置于基座内;基座的另一端外侧设置多束刷毛(32);
所述基座包括:直筒(34)、安装座(333)、连接锥筒(33);直筒(34)的一端与笔杆(20)内的药液腔体(22)相连通;直筒(34)的另一端与连接锥筒(33)相连通;刷毛(32)伸出锥筒的另一端设置;安装座(333)容纳设置于直筒(34)内;
所述连接锥筒(33)包括:连通固定杆(334)、滑接环(336);连通固定杆(334)的一端插设于直筒(34)端面上,并与直筒(34)内部相连通;连通固定杆(334)的另一端垂直向下延伸;滑接环(336)滑动套设于连通固定杆(334)上,并卡接于连通固定杆(334)的延伸端上;刷毛(32)安装于滑接环(336)的底面外周缘上,并向下延伸设置;
所述滚珠包括:第一滚珠(332)和第二滚珠(335);第一滚珠(332)容纳设置于安装座(333)内,安装座(333)与第一滚珠(332)外侧壁间隔设置缝隙;第二滚珠(335)安装于连通固定杆(334)的延伸端内,并与刷毛(32)挤压接触;
所述推液组件包括:转筒(10)、收纳筒(111)、螺纹杆(112)、收纳筒(111)、止回组件;收纳筒(111)的一端卡接于转筒(10)顶部内侧壁上;收纳筒(111)的另一端容纳设置于笔杆(20)内;转筒(10)的另一端内侧壁上设置止回组件;止回组件容纳设置于笔杆(20)内的药液腔体(22)顶面上;
所述螺纹杆(112)的一端与收纳筒(111)螺纹连接;螺纹杆(112) 的另一端伸入笔杆(20)的药液腔体(22)内并与活塞块(21)顶面相连接;
所述止回组件包括:多个棘齿(124)、固定凸条(123)、限位环(125)、制动弹性凸条(122);转筒(10)另一端的内侧壁底面上设置多个棘齿(124);相邻棘齿(124)之间设有三角间隔区;限位环(125)安装于笔杆(20)内;多个制动弹性凸条(122)设置于限位环(125)的顶面上;制动弹性凸条(122)弹动卡入三角间隔区内,止住转筒(10)的反向转动;
包括:磁力按摩凸块(113),所述磁力按摩凸块(113)设置于笔杆(20)的另一端上。
CN202123265589.2U 2021-12-23 2021-12-23 促进药物吸收的便携式上药笔 Active CN2176976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65589.2U CN217697637U (zh) 2021-12-23 2021-12-23 促进药物吸收的便携式上药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65589.2U CN217697637U (zh) 2021-12-23 2021-12-23 促进药物吸收的便携式上药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97637U true CN217697637U (zh) 2022-11-01

Family

ID=837728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265589.2U Active CN217697637U (zh) 2021-12-23 2021-12-23 促进药物吸收的便携式上药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976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269037A (en) Applicator device
CN217697637U (zh) 促进药物吸收的便携式上药笔
JP2014526285A (ja) 物質の経皮送達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デバイス
US10772409B2 (en) Applicator
CN1226410A (zh) 施用成膜组合物的用具
KR20150113749A (ko) 빗살 교체 기능을 구비한 모발 관리 도구
CN114129502A (zh) 具有瘦脸作用的外用涂抹液
DE102012016952A1 (de) Vorrichtung zum Auftragen und zum Aushärten von Nagelgelen mit einer Lichtquelle
CN104306947A (zh) 黑发生发液
CN213527113U (zh) 一种新型米诺地尔喷剂梳子装置
KR20080000138U (ko) 퍼프 일체형 고상 화장품 용기
CN214803007U (zh) 一种方便使用的美妆蛋粉扑
CN209284447U (zh) 一种指甲油涂抹装置
CN220571714U (zh) 一种具有搅拌功能的唇彩化妆用品
CN210145038U (zh) 旅行便携健康套件
CN218390152U (zh) 一种涂抹式给液器
CN222804598U (zh) 一种膏药涂抹器
TWM532212U (zh) 水光針奈米精華液塗抹裝置
CN215822113U (zh) 一次性敷麻药刷
CN219251567U (zh) 一种吞咽功能障碍训练器
RU122257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хранения и нанесения средств по уходу за ногтями и телом
CN105639991A (zh) 一种专用于涂抹白癜风遮盖液的笔刷
CN211800186U (zh) 一种美容美发液混合装置
CN2497605Y (zh) 一种多功能发梳
TWI636748B (zh) 可釋出髮劑之梳理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