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96625U - 超声装置 - Google Patents
超声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696625U CN217696625U CN202221287464.1U CN202221287464U CN217696625U CN 217696625 U CN217696625 U CN 217696625U CN 202221287464 U CN202221287464 U CN 202221287464U CN 217696625 U CN217696625 U CN 21769662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ultrasonic
- cover plate
- circumferential wall
- head
- ultrasonic hea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5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5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5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8000002604 ultrasonography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6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29920000642 polymer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925 Acrylic resi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29920000178 Acrylic resin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08000010392 Bone Fractures Diseas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06010017076 Fracture Diseas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9000000499 g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6748 scrat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2393 scratch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670 easy-to-clea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1391944 Commicarpus scanden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NIXOWILDQLNWCW-UHFFFAOYSA-N acrylic acid group Chemical group C(C=C)(=O)O NIXOWILDQLNWCW-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030 lamin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50 lubric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8/00—Diagnosis using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 A61B8/42—Details of probe positioning or probe attachment to the patient
- A61B8/4272—Details of probe positioning or probe attachment to the patient involving the acoustic interface between the transducer and the tissue
- A61B8/4281—Details of probe positioning or probe attachment to the patient involving the acoustic interface between the transducer and the tissue characterised by sound-transmitting media or devices for coupling the transducer to the tissue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8/00—Diagnosis using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 A61B8/44—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diagnostic device
- A61B8/4444—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diagnostic device related to the probe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8/00—Diagnosis using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 A61B8/44—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diagnostic device
- A61B8/4411—Device being modular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8/00—Diagnosis using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 A61B8/44—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diagnostic device
- A61B8/4444—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diagnostic device related to the probe
- A61B8/4455—Features of the external shape of the probe, e.g. ergonomic aspect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Pathology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超声装置。超声装置包括凸设于本体的超声头以及固定件和超声耦合胶。固定件包括盖板和与盖板周向连接的周向壁,周向壁套设于超声头,以实现固定件和超声头的连接,同时在超声头和盖板之间形成收容空间。超声耦合胶包括收容于收容空间且分别与超声头和盖板贴合的连接部,如此能够在超声耦合胶与超声头连接时避免超声耦合胶产生弯折,通过将连接部设置在超声头与盖板之间实现超声耦合胶与超声头的密切连接,使得连接部受力更均匀,避免或降低应力集中,进而降低超声耦合胶断裂的风险。盖板上设有通孔,连接部上设有能够经通孔露设于固定件外的凸起部,以使凸起部能够与皮肤接触,减少超声头与皮肤之间的摩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声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超声装置一般包括超声头和超声耦合胶,超声头产生的超声能够透过与皮肤接触的超声耦合胶作用于病灶处。超声头和超声耦合胶一般采用固定件连接,在连接过程中超声耦合胶需要发生弯折以夹持于固定件和超声头之间,容易造成在超声耦合胶相对皮肤滑动时在超声耦合胶的弯折处发生断裂。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超声装置,旨在解决现有超声装置中超声耦合胶在与超声头连接时需发生弯折,容易在弯折处发生断裂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超声装置,包括:
本体;
超声头,凸设于所述本体,所述超声头能够产生超声;
固定件,包括盖板和与所述盖板周向连接的周向壁,所述周向壁套设于所述超声头,以在所述超声头和所述盖板之间形成收容空间,所述盖板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收容空间连通;及
超声耦合胶,用于所述超声透过,所述超声耦合胶包括连接部和凸起部,所述连接部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且分别与所述超声头和所述盖板贴合,所述凸起部设于所述连接部并能够经所述通孔露设于所述固定件外。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超声耦合胶可由其它固态胶代替,包括但不限于耦合凝胶,水性高分子凝胶,丙烯酸树脂凝胶,或者其它材质的固态凝胶。
在所述超声装置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超声头上设有环形缺口,以在所述超声头上形成阶梯部,所述周向壁远离所述盖板的一侧互补于所述环形缺口。
在所述超声装置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周向壁与所述超声头磁吸连接。
在所述超声装置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周向壁弹性抵接于所述超声头,所述周向壁远离所述盖板的一侧设有缺失部,所述缺失部贯穿于所述周向壁。
在所述超声装置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超声头上设有第一卡接部,所述周向壁上设有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二卡接部能够与所述第一卡接部卡接,以使所述周向壁套设于所述超声头。
在所述超声装置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周向壁远离所述盖板的一侧设有多个通槽,所述通槽贯穿于所述周向壁,以能够在相邻所述通槽之间形成弹性臂,所述第二卡接部设于所述弹性臂。
在所述超声装置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接部呈环状。
在所述超声装置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起部与所述盖板形成所述通孔的内壁贴合。
在所述超声装置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超声头包括第一表面,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表面贴合,所述第一表面为平面或弧面。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上述方案的超声装置,除了具备极佳的超声效能之外,其还能够实现超声耦合胶的快速装配,并避免超声耦合胶在装配过程中发生弯折,进而避免在后续超声装置的使用过程中超声耦合胶发生断裂。具体而言,该超声装置包括凸设于本体的超声头以及固定件和超声耦合胶。其中,固定件包括盖板和与盖板周向连接的周向壁,周向壁套设于超声头,以实现固定件和超声头的连接,同时在超声头和盖板之间形成收容空间。超声耦合胶包括收容于收容空间且分别与超声头和盖板贴合的连接部,如此能够在超声耦合胶与超声头连接时避免超声耦合胶产生弯折,通过将连接部设置在超声头与盖板之间实现超声耦合胶与超声头的密切连接,使得连接部受力更均匀,避免或降低应力集中,进而降低超声耦合胶断裂的风险。进一步地,盖板上设有通孔,连接部上设有能够经通孔露设于固定件外的凸起部,以使得凸起部能够与皮肤接触,减少超声头与皮肤之间的摩擦,使超声头能够灵活滑动,且易于清洁,超声头产生的超声能够透过超声耦合胶作用于病灶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其中: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超声装置的局部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另一个实施例中超声装置的局部示意图;
图4为图3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再一个实施例中超声装置的局部示意图;
图7为图6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7中C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6所示超声装置中固定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现有超声装置一般包括超声头和超声耦合胶,超声头产生的超声能够透过与皮肤接触的超声耦合胶作用于病灶处。超声头和超声耦合胶一般采用固定件连接,在连接过程中超声耦合胶需要发生弯折以夹持于固定件和超声头之间,容易造成在超声耦合胶相对皮肤滑动时在超声耦合胶的弯折处发生断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超声装置,该超声装置能够产生超声并能够与皮肤贴合并将超声作用于病灶处。
请一并结合图1和图2,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超声装置进行说明。该超声装置包括本体10、超声头20、固定件30及超声耦合胶40。其中,本体10可为握持结构,以方便对超声装置进行手持,以将超声装置放置在人体的不同部位。本实施例中,本体10呈手柄状。本体10内设有腔体,以用于电路板和电源等电器元件的安装。可以理解为在其他实施例中,本体10还可为其他载体结构,以用于对超声头20、固定件30及超声耦合胶40进行承载。进一步地,超声头20凸设于本体10。超声头20能够产生超声。固定件30包括盖板31和与盖板31周向连接的周向壁32。周向壁32套设于超声头20,以在超声头20和盖板31之间形成收容空间。盖板31上设有通孔100。通孔100与收容空间连通。超声耦合胶40用于超声透过。超声耦合胶40包括连接部41和凸起部42,连接部41收容于收容空间且分别与超声头20和盖板31贴合。超声头20与连接部41贴合,以提高超声传导的效率。进一步地,凸起部42设于连接部41并能够经通孔100露设于固定件30外。超声头20凸设于本体10,使得凸起部42能够更易于与皮肤贴合,保证超声的传导。本实施例中,超声耦合胶40由固态耦合凝胶制成。超声耦合胶40自身具有一定弹性,以提升与皮肤接触的舒适度并避免划伤皮肤。同时,超声耦合胶40具有超声头20与皮肤接触减少声阻,减少超声能量在皮肤上的反射损失,和起到润滑作用。可以理解为在其他实施例中,超声耦合胶40可由其它固态胶代替,包括但不限于耦合凝胶,水性高分子凝胶,丙烯酸树脂凝胶,或者其它材质的固态凝胶。
综上,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上述方案的超声装置,除了具备极佳的超声效能之外,其还能够实现超声耦合胶40的快速装配,并避免超声耦合胶40在装配过程中发生弯折,进而避免在后续超声装置的使用过程中超声耦合胶40发生断裂。具体而言,该超声装置包括凸设于本体10的超声头20以及固定件30和超声耦合胶40。其中,固定件30包括盖板31和与盖板31周向连接的周向壁32,周向壁32套设于超声头20,以实现固定件30和超声头20的连接,同时在超声头20和盖板31之间形成收容空间。超声耦合胶40包括收容于收容空间且分别与超声头20和盖板31贴合的连接部41,如此能够在超声耦合胶40与超声头20连接时避免超声耦合胶40产生弯折,通过将连接部41设置在超声头20与盖板31之间实现超声耦合胶40与超声头20的密切连接,使得连接部41受力更均匀,避免或降低应力集中,进而降低超声耦合胶40断裂的风险。进一步地,盖板31上设有通孔100,连接部41上设有能够经通孔100露设于固定件30外的凸起部42,以使得凸起部42能够与皮肤接触,减少超声头20与皮肤之间的摩擦,使超声头20能够灵活滑动,且易于清洁,超声头20产生的超声能够透过超声耦合胶40作用于病灶处。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结合图1至图5,超声头20上设有环形缺口200,以在超声头20上形成阶梯部,周向壁32远离盖板31的一侧互补于环形缺口200。如此通过将环形缺口200互补能够保证固定件30的外壁和超声头20的外壁平齐,进而提升超声装置的整体美观。同时形成的阶梯部具有止挡作用,以限制固定件30继续向超声头20一侧移动,进而缩小收容空间的尺寸,造成连接部41的挤压变形,甚至压碎。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结合图1和图2,周向壁32与超声头20磁吸连接。如此能够方便固定件30与超声头20快速安装,并在磁力的作用下实现固定件30与超声头20的相对移动,以自动移动至预设位置。本实施例中,周向壁32和超声头20可分别设置多个磁吸件,磁吸件沿周向壁32和超声头20的周向均匀分布,以保证固定件30和超声头20之间的受力均匀。另外,在周向壁32远离盖板31的一端和阶梯部上可增设磁吸件,以进一步提升固定件30和超声头20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同时使得周向壁32远离盖板31的一端与阶梯部更贴合,提升整体美观。进一步地,周向壁32和盖板31之间具有圆角过渡,以降低超声装置划伤皮肤的风险。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结合图3至图5,周向壁32弹性抵接于超声头20。如此通过周向壁32弹性抵接实现固定件30和超声头20之间的套接。进一步地,周向壁32远离盖板31的一侧设有缺失部300,缺失部300贯穿于周向壁32。如此通过缺失部300的设置能够降低周向壁32的刚性,提升周向壁32的弹力,以保证固定件30与超声头20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如图5所示,进一步地,缺失部300靠近盖板31一端呈圆弧状,以避免在周向壁32受力变形时在缺失部300靠近盖板31一端发生断裂。缺失部300远离盖板31一端的两侧与周向壁32之间具有圆弧过渡,在更换超声耦合胶40时,上述设置使得在驱动固定件30从超声头20上分离时能够避免划伤手指。进一步地,上述设置使得缺失部300具有靠近盖板31一端的小端和远离盖板31一端的大端,以方便对周向壁32进行驱动以使其弹性变形。进一步地,周向壁32和盖板31之间具有圆角过渡,以降低超声装置划伤皮肤的风险。
再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结合图6至图10,超声头20上设有第一卡接部400,周向壁32上设有第二卡接部321,第二卡接部321能够与第一卡接部400卡接,以使周向壁32套设于超声头20。如此通过第二卡接部321和第一卡接部400的设置能够增大固定件30和超声头20之间的连接面积,进而增加固定件30和超声头20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同时,第二卡接部321和第一卡接部400的设置,能够限制固定件30继续向超声头20一侧移动,起到止挡作用,以限制固定件30继续向超声头20一侧移动,进而缩小收容空间的尺寸,造成连接部41的挤压变形,甚至压碎。本实施例中,第一卡接部400为槽结构。第二卡接部321为凸起结构。可以理解为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卡接部400为凸起结构。第二卡接部321为槽结构。
进一步地,请一并结合图6至图10,周向壁32远离盖板31的一侧设有多个通槽500,通槽500贯穿于周向壁32,以能够在相邻通槽500之间形成弹性臂322,第二卡接部321设于弹性臂322。如此通过通槽500的设置能够在周向壁32上形成具有一定弹性的弹性臂322,提升第二卡接部321与超声头20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如图9所示,进一步地,通槽500靠近盖板31一端呈圆弧状,以避免在周向壁32受力变形时在通槽500靠近盖板31一端发生断裂。通槽500远离盖板31一端的两侧与周向壁32之间具有圆弧过渡,在更换超声耦合胶40时,上述设置使得在驱动固定件30从超声头20上分离时能够避免划伤手指。进一步地,上述设置使得通槽500具有靠近盖板31一端的小端和远离盖板31一端的大端,以方便对弹性臂322进行驱动以使其弹性变形。进一步地,周向壁32和盖板31之间具有圆角过渡,以降低超声装置划伤皮肤的风险。
进一步地,请一并结合图7和图9,第一卡接部400呈环状,如此能够降低固定件30和超声头20之间的装配精度,提升装配效率。本实施例中,第一卡接部400为环形槽,第二卡接部321为凸起结构。可以理解为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卡接部400为环形凸起,第二卡接部321为槽结构。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凸起部42与盖板31形成通孔100的内壁贴合,以使得凸起部42的周向能够与盖板31贴合,提升凸起部42的刚度,避免/降低在连接部41和凸起部42的连接处发生断裂的风险。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结合图2、图4和图7,超声头20包括第一表面21,连接部41与第一表面21贴合,以保证超声的传导。本实施例中,第一表面21为平面。可以理解为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平面还可以为弧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结合图2、图4、图7和图8,第一表面21的周向设有向本体10一侧弯折的圆角22。在图2和图4中,上述圆角22可以与周向壁32导向配合实现固定件30和超声头20的快速装配。在图7和图8中,上述圆角22可以与呈凸起结构的第二卡接部321导向配合实现固定件30和超声头20的快速装配。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超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
超声头,凸设于所述本体,所述超声头能够产生超声;
固定件,包括盖板和与所述盖板周向连接的周向壁,所述周向壁套设于所述超声头,以在所述超声头和所述盖板之间形成收容空间,所述盖板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收容空间连通;及
超声耦合胶,用于所述超声透过,所述超声耦合胶包括连接部和凸起部,所述连接部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且分别与所述超声头和所述盖板贴合,所述凸起部设于所述连接部并能够经所述通孔露设于所述固定件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耦合胶可由固态胶代替,包括耦合凝胶,水性高分子凝胶或丙烯酸树脂凝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头上设有环形缺口,以在所述超声头上形成阶梯部,所述周向壁远离所述盖板的一侧互补于所述环形缺口。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超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向壁与所述超声头磁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超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向壁弹性抵接于所述超声头,所述周向壁远离所述盖板的一侧设有缺失部,所述缺失部贯穿于所述周向壁。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超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头上设有第一卡接部,所述周向壁上设有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二卡接部能够与所述第一卡接部卡接,以使所述周向壁套设于所述超声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超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向壁远离所述盖板的一侧设有多个通槽,所述通槽贯穿于所述周向壁,以能够在相邻所述通槽之间形成弹性臂,所述第二卡接部设于所述弹性臂。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超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部呈环状。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超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与所述盖板形成所述通孔的内壁贴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超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头包括第一表面,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表面贴合,所述第一表面为平面或弧面。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287464.1U CN217696625U (zh) | 2022-05-25 | 2022-05-25 | 超声装置 |
US18/300,292 US12029612B2 (en) | 2022-05-25 | 2023-04-13 | Ultrasonic device for coupling an ultrasonic coupling gel and ultrasonic head |
US18/741,279 US20240324990A1 (en) | 2022-05-25 | 2024-06-12 | Ultrasonic device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287464.1U CN217696625U (zh) | 2022-05-25 | 2022-05-25 | 超声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696625U true CN217696625U (zh) | 2022-11-01 |
Family
ID=837946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287464.1U Active CN217696625U (zh) | 2022-05-25 | 2022-05-25 | 超声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2029612B2 (zh) |
CN (1) | CN217696625U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A2492140A1 (en) * | 2002-07-12 | 2004-01-22 | Iscience Surgical Corporation | Ultrasound interfacing device for tissue imaging |
JP4713339B2 (ja) * | 2002-10-10 | 2011-06-29 | ビジュアルソニッ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 高周波数高フレームレート超音波撮像システム |
US20140180116A1 (en) * | 2009-10-08 | 2014-06-26 | C. R. Bard, Inc. | Coupling Structures for an Ultrasound Probe |
WO2011163570A2 (en) * | 2010-06-24 | 2011-12-29 | Zetroz Llc | Hydrogel ultrasound coupling device |
US9050053B2 (en) * | 2013-02-15 | 2015-06-09 | Naimco, Inc. | Ultrasound device with cavity for conductive medium |
US20140276077A1 (en) * | 2013-03-15 | 2014-09-18 | G. Chad MORGAN | Attachable adaptor with cavity for ultrasound device |
JP2016105747A (ja) * | 2013-03-27 | 2016-06-16 | 日立アロカメディカル株式会社 | 超音波診断装置用プローブ及びプローブシステム |
CN107616813A (zh) * | 2017-11-10 | 2018-01-23 | 深圳市千之康医疗产品有限公司 | 一种超声固态耦合装置 |
FR3077727B1 (fr) * | 2018-02-12 | 2020-02-21 | Edap Tms France | Source de production d'ondes ultrasonores avec filetage exterieur |
-
2022
- 2022-05-25 CN CN202221287464.1U patent/CN217696625U/zh active Active
-
2023
- 2023-04-13 US US18/300,292 patent/US12029612B2/en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230380803A1 (en) | 2023-11-30 |
US12029612B2 (en) | 2024-07-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674129B1 (en) | Clamping device for DIN rail | |
JP6365968B2 (ja) | 固定部材及び該固定部材を用いた超音波センサ装置 | |
US8247105B2 (en) | Battery holder and power supply using the same | |
JP2014227090A (ja) | 超音波装置 | |
CN220404179U (zh) | 手柄组件以及牙齿清洁器 | |
EP1944096A1 (en) | Ultrasonic generator and skin care device using same | |
CN217696625U (zh) | 超声装置 | |
CN218038945U (zh) | 一种按键结构、耳机头及骨传导耳机 | |
RU2376005C2 (ru) | Ультразвуковой генератор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ухода за кожей, содержащее его | |
CN212941000U (zh) | 颈部按摩仪 | |
CN109117018A (zh) | 接触式传感器组件 | |
KR101553174B1 (ko) | 흡착구 | |
US20240324990A1 (en) | Ultrasonic device | |
EP3827711B1 (en) | High-speed blender | |
US10820428B2 (en) | Attachment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use | |
US11918101B2 (en) | Connecting structure for electric cleaning device handle and head assembly | |
US9142367B2 (en) | Electronic device and power button module thereof | |
CN222533422U (zh) | 电动牙刷和刷头 | |
CN217689905U (zh) | 平板电脑保护套 | |
CN221332453U (zh) | 一种电极头以及美容仪 | |
CN211723946U (zh) | 双头导入仪 | |
CN218996564U (zh) | 按键安装结构、按键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 |
CN210643783U (zh) | 一种料理杯及料理机 | |
CN213991367U (zh) | 盖体组件及个人护理设备 | |
CN221332451U (zh) | 一种电极头以及美容仪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