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83742U - 一种气力运输管道连接的紧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力运输管道连接的紧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683742U CN217683742U CN202221345476.5U CN202221345476U CN217683742U CN 217683742 U CN217683742 U CN 217683742U CN 202221345476 U CN202221345476 U CN 202221345476U CN 217683742 U CN217683742 U CN 21768374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ing
- shell
- sealing ring
- diameter sealing
- fastening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langed Joints, Insulating Joints, And Other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力运输管道连接的紧固装置,应用在气力输送管道相关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外壳,外壳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开口,外壳上连接有紧固开口大小的紧固件;外壳内部固定有分隔环,分隔环沿外壳内壁设置;分隔环一侧设置有大直径密封圈,分隔环另一侧设置有小直径密封圈,有大直径密封圈和小直径密封圈的内圈直径不大于分隔环的内圈直径;靠近小直径密封圈一侧设置有与外壳同轴的填充环;填充环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锯齿状的连接间隙;具有的技术效果是:能够减小管道连接处的震动,从而使管道连接更牢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力输送管道相关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气力运输管道连接的紧固装置。
背景技术
气力输送是利用气流的能量,在密闭管道内沿气流方向输送颗粒状物料,是流态化技术的一种具体应用;气力管道运输的工作原理类似水力管道运输,是由空气压缩机把空气压入管道,从而实现推动管道中的货物沿着管壁滑行。
目前,公开号为CN206456992U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力输送管道连接件紧固结构,包括第一输气管和第二输气管,所述第一输气管左端与连接件I的一端面相连接,通过在第一输气管道和第二输气管道相对的一侧设有连接件I和连接件II,便于第一输气管道和第二输气管道进行对接固定,在连接件I的左端面设有销柱,销柱端部一侧表面设有挡块,挡块起到与活动杆进行对接固定,在连接件II右端面开有销孔,便于销柱卡嵌在销孔的内部,在连接件II四周表面设有下固定套,下固定套与上固定套螺纹连接形成固定,在下固定套和上固定套的内部设有活动杆、卡块和弹簧套,拉动拉环使得活动杆通过弹簧套向上运动,便于销柱插入销孔的内部与活动杆进行对接固定。
目前现有的输送系统针对长距离的输送物料,采用将管道拼接在一起的方法;但是针对不同管道的拼接固定没有较好的改进,物料从粗管进入细管时,气体流速变大,气体和物料在管道中将会产生更大的震动,可能会导致连接管道的松动,出现漏气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力运输管道连接的紧固装置,其优点是能够减小管道连接处的震动,从而使管道连接更牢固。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气力运输管道连接的紧固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外壳上连接有紧固开口大小的紧固件;所述外壳内部固定有分隔环,所述分隔环沿所述外壳内壁设置;所述分隔环一侧设置有大直径密封圈,所述分隔环另一侧设置有小直径密封圈,所述有大直径密封圈和小直径密封圈的内圈直径不大于分隔环的内圈直径;
靠近所述小直径密封圈一侧设置有与外壳同轴的填充环;所述填充环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锯齿状的连接间隙。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外壳用于罩设在两个连接管道的连接处,通过使用紧固件调节外壳开口的大小将外壳固定在两个连接管道的连接处上,从而实现两个管道的牢固连接;分隔环用于使粗管和细管分别限制在外壳的两端,分隔环与管道之间连接有大小直径的密封圈,从而使粗管与细管之间密封连接,防止气体流出,进而提高气力运输效率;大直径密封圈和小直径密封圈的内圈直径小于分隔环的内圈直径,防止气体从分隔环的与开口连接处流出;
细管与外壳之间填充有填充环,当气体与物料从粗管流进细管后流速变大,细管将产生震动,填充环用于使细管与粗管连接更为牢固,从而减小粗管与细管的连接处的震动,防止管道连接处发生漏气现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填充环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外壳上设置有与凹槽对应的螺纹孔;
所述外壳上设置有限位槽,所述填充环上设置有与限位槽配合的限位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螺栓穿过螺纹孔将螺栓底部抵触凹槽中,旋紧螺栓,加强填充环与细管的接触,从而使细管牢固地与外壳连接;进而消除连接处产生的震动,防止出现漏气现象;填充环上的限位块与外壳上的限位槽配合,进而限定填充环的安装位置,从而使填充环上的凹槽与外壳上的螺纹孔对齐,从而能够将螺栓穿过螺纹孔安装至凹槽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壳上固定有用于使粗管和细管处于同轴位置的夹固组件;
所述夹固组件包括两个连接板、粗管箍和细管箍,两个所述连接板固定在外壳两侧,所述粗管箍和细管箍固定在连接板上,所述粗管箍位于外壳远离填充环的一端,所述细管箍位于外壳靠近填充环的一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组装粗管与细管时,加固组件用于使两管处于同轴位置,从而使管道连接不发生偏移;两个连接板用于将两个粗细管箍固定在同轴位置,粗管箍用于固定粗管,细管箍用于固定细管;进而使粗细管能够处于同轴位置连接,从而使管道中的气体和物料流动没有阻挡进而更加顺畅,提高气力运输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沿所述大直径密封圈和小直径密封圈的外边缘处均开设有缺口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大直径密封圈和小直径密封圈的外边缘处设置的缺口槽用于限制密封圈在管道口的位置,使密封圈在管道口处不易发生移位现象,进而提高管道的密封性,提高气力运输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壳内设置有橡胶垫圈,所述橡胶垫圈上设置有锯齿状连接间隙。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外壳内设置有橡胶垫圈,橡胶垫圈增加外壳与粗管之间的摩擦,进而夹紧外壳时,橡胶垫圈能够均匀施力夹紧粗管,进而使粗管固定更加牢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壳与橡胶垫圈之间设置有导电条,所述导电条分别连接外壳、粗管和细管。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导电条用于将管道中由于物料碰撞所产生的静电导出,从而使管道中的物料顺利运输,提高气力运输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填充环的材质为橡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填充环材质为橡胶,能够缓解管道的震动,从而减小连接处的震动,防止由于震动连接管道脱落,使管道连接更加牢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外壳内的分隔环用于限制粗管与细管,大孔径和小孔径的密封圈用于增加粗管和细管的密封性,使两个管道之间密封性更好;填充环用于减小管道连接处产生的震动;从而使管道连接的更牢固。
2.夹固组件中的粗管箍和细管箍用于使粗细管道处于同轴位置,从而使气体和物料的流动路径没有阻挡进而流动更加顺畅,提高气力运输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剖面图;
图3是本实施例的外壳、橡胶垫圈、填充环爆炸图;
图4是本实施例的外壳、大直径密封圈和小直径密封圈位置关系剖面图;
图5是图2的A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6是图2的B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7是图2的C部分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1、粗管;2、细管;3、外壳;4、开口;5、紧固件;6、夹紧板;7、分隔环;8、大直径密封圈;9、小直径密封圈;10、填充环;11、连接间隙;12、凹槽;13、螺纹孔;14、夹固组件;16、连接板;17、粗管箍;18、细管箍;19、缺口槽;20、橡胶垫圈;21、导电条;22、限位槽;23、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参考图1、图2和图5,一种气力运输管道连接的紧固装置,包括外壳3,外壳3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开口4,所述开口4两侧分别焊接有夹紧板6,两个夹紧板6之间连接有紧固件5,紧固件5为螺栓与螺母,通过旋紧螺栓来减小开口4的宽度,进而使外壳3将两个管道相对固定;外壳3内壁的中部沿外壳3的圆周上焊接有分隔环7,位于开口4下方的分隔环7上设置有缺口;分隔环7两侧分别设置有大直径密封圈8和小直径密封圈9,大直径密封圈8和小直径密封圈9的内圈直径不大于分隔环7的内圈直径,从而防止气体从分隔环7的缺口处流出;大直径密封圈8和小直径密封圈9的靠近外壳3两端口出的边缘上开设有缺口槽19。
参考图3和图4,位于靠近小直径密封圈9的一侧与外壳3同轴设置有填充环10,填充环10贴合外壳3内壁设置,填充环10抵触分隔环7,沿填充环10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锯齿状的连接间隙11,填充环10材质为橡胶;位于靠近大直径密封圈9的一侧与外壳3同轴设置有橡胶垫圈20,橡胶垫圈20贴合外壳3内壁设置,橡胶垫圈20抵触分隔环7,橡胶垫圈20上均设置有锯齿状连接间隙11。
参考图3,位于填充环10一侧的外壳3上,沿外壳3的圆周面上均匀设置有四个螺纹孔13,填充环10上设置有与螺纹孔13配合的凹槽12,以及填充环10外壁上还设置有限位块23,外壳3上设置有与限位块23配合的限位槽22,从而限制外壳3与填充环10的位置,使螺栓穿过螺纹孔13底部抵触凹槽12中。
参考图6和图7,位于外壳3和橡胶垫圈20之间分别挤压固定有导电条21,位于粗管1一侧的导电条21一端位于外壳3和橡胶垫圈20之间另一端位于粗管1与橡胶垫圈20之间;位于细管2一侧的导电条21一端位于外壳3和填充环10之间另一端位于细管2管与填充环10之间。
参考图1,外壳3外壁上设置有夹固组件14,夹固组件14包括两个连接板16、粗管箍17和细管箍18,两个连接板16分别沿外壳3的长度方向平行对称设置,粗管箍17位于外壳3放置粗管1的一端,粗管箍17使用螺栓固定在两个连接板16的端部;细管箍18位于外壳3放置细管2的一端,细管箍18使用螺栓固定在两个连接板16的另一端部。
安装过程简述:将橡胶垫圈20抵触分隔环7紧挨外壳3内壁放置,将填充环10上的限位块23对准外壳3上的限位槽22将填充环10推至抵触分隔环7放置,然后将大直径密封圈8的缺口槽19对准粗管1,小直径密封圈9的缺口槽19对准细管2,将两个密封环分别安装在粗管1和细管2上,然后再将粗管1和细管2推至外壳3内直至两个密封环分别抵触分隔环7;然后使夹固组件14中的粗管箍17和细管箍18夹紧并固定粗管1和细管2;然后再用紧固件5使两个夹紧板6相互靠近,从而使外壳3直径减小,实现紧固管道的作用;最后再使用螺栓穿过外壳3上的螺纹孔13旋紧填充环10,进而使管道连接更加牢固。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7)
1.一种气力运输管道连接的紧固装置,包括外壳(3),所述外壳(3)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开口(4),所述外壳(3)上连接有紧固开口(4)大小的紧固件(5);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3)内部固定有分隔环(7),所述分隔环(7)沿所述外壳(3)内壁设置;所述分隔环(7)一侧设置有大直径密封圈(8),所述分隔环(7)另一侧设置有小直径密封圈(9),所述有大直径密封圈(8)和小直径密封圈(9)的内圈直径不大于分隔环(7)的内圈直径;
靠近所述小直径密封圈(9)一侧设置有与外壳(3)同轴的填充环(10);所述填充环(10)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锯齿状的连接间隙(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力运输管道连接的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环(10)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凹槽(12),所述外壳(3)上设置有与凹槽(12)对应的螺纹孔(13);
所述外壳(3)上设置有限位槽(22),所述填充环(10)上设置有与限位槽(22)配合的限位块(2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力运输管道连接的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3)上固定有用于使粗管(1)和细管(2)处于同轴位置的夹固组件(14);
所述夹固组件(14)包括两个连接板(16)、粗管箍(17)和细管箍(18),两个所述连接板(16)固定在外壳(3)两侧,所述粗管箍(17)和细管箍(18)固定在连接板(16)上,所述粗管箍(17)位于外壳(3)远离填充环(10)的一端,所述细管箍(18)位于外壳(3)靠近填充环(10)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力运输管道连接的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大直径密封圈(8)和小直径密封圈(9)的外边缘处均开设有缺口槽(1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力运输管道连接的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3)内设置有橡胶垫圈(20),所述橡胶垫圈(20)上设置有锯齿状连接间隙(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气力运输管道连接的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3)上连接有导电条(21),所述导电条(21)分别连接外壳(3)、粗管(1)和细管(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力运输管道连接的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环(10)的材质为橡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345476.5U CN217683742U (zh) | 2022-06-01 | 2022-06-01 | 一种气力运输管道连接的紧固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345476.5U CN217683742U (zh) | 2022-06-01 | 2022-06-01 | 一种气力运输管道连接的紧固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683742U true CN217683742U (zh) | 2022-10-28 |
Family
ID=837061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345476.5U Active CN217683742U (zh) | 2022-06-01 | 2022-06-01 | 一种气力运输管道连接的紧固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683742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608350A (zh) * | 2023-07-17 | 2023-08-18 | 山东科技大学 | 一种具有减振结构的海洋系统管道 |
-
2022
- 2022-06-01 CN CN202221345476.5U patent/CN217683742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608350A (zh) * | 2023-07-17 | 2023-08-18 | 山东科技大学 | 一种具有减振结构的海洋系统管道 |
CN116608350B (zh) * | 2023-07-17 | 2023-10-24 | 山东科技大学 | 一种具有减振结构的海洋系统管道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7683742U (zh) | 一种气力运输管道连接的紧固装置 | |
CN206572101U (zh) | 双重密封活动法兰连接结构 | |
CN107676556A (zh) | 一种管道抗震连接结构 | |
RU189883U1 (ru) | Тройник для соединения трубопровода | |
CN104089126A (zh) | 金属管的连接结构 | |
CN105889660A (zh) | 一种密封性好的管道连接件 | |
CN216955043U (zh) | 一种小口径法兰连接处气密性检测装置 | |
CN207349626U (zh) | 一种管道抗震连接结构 | |
CN207007426U (zh) | 一种加力输油圈密封试验夹具 | |
CN211059547U (zh) | 一种基于市政水利工程用的管道快速连接机构 | |
CN2151339Y (zh) | 夹箍式管道密封连接结构 | |
CN219242950U (zh) | 一种可形变塑料复合管端口与转接头的连接结构 | |
CN220152175U (zh) | 下游法兰直管堵漏密封夹具 | |
CN218992656U (zh) | 一种油气储运专用管道 | |
CN214200539U (zh) | 一种电缆的测试装置 | |
CN222163983U (zh) | 一种管接头组件 | |
CN219242906U (zh) | 一种密闭法兰 | |
CN213900237U (zh) | 一种燃气机进气管道用密封连接结构 | |
CN220337751U (zh) | 可拼接式hdpe波纹管 | |
CN214839171U (zh) | 一种新型的管转换连接件 | |
CN212960335U (zh) | 一种锁扣式连接法兰 | |
CN216555729U (zh) | 一种包覆涂胶的油管 | |
CN217328917U (zh) | 一种具有抗硫功能的法兰 | |
CN219035898U (zh) | 一种管道快速安装防松脱结构 | |
CN221762909U (zh) | 一种真空管道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