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82776U - 转动机构和可折叠终端 - Google Patents
转动机构和可折叠终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682776U CN217682776U CN202122118427.XU CN202122118427U CN217682776U CN 217682776 U CN217682776 U CN 217682776U CN 202122118427 U CN202122118427 U CN 202122118427U CN 217682776 U CN217682776 U CN 21768277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wing arm
- rotating shaft
- rotating
- rotating mechanism
- alo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5
- 238000013016 dam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9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0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9000013585 weight reduc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转动机构和可折叠终端,转动机构的质量较小,有利于实现可折叠终端的轻薄化设计。本申请所示转动机构包括第一转动轴、第二转动轴、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沿垂直于第一转动轴的轴向上,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并排且间隔设置,第一摆臂套设于第一转动轴,且可相对第一转动轴转动,第二摆臂套设于第二转动轴,且可相对第二转动轴转动,第一摆臂相对第一转动轴转动的方向,与第二摆臂相对第二转动轴转动的方向相反。第一摆臂设有多个第一镂空部,每一第一镂空部均沿第一摆臂的第一方向延伸,多个第一镂空部沿第一摆臂的第二方向间隔排布,第一摆臂的第一方向与第二摆臂的第二方向不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可折叠终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动机构和可折叠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大屏智能终端时代来临,可折叠终端因其大屏和方便携带等优点而备受用户青睐。目前,可折叠终端往往采用转动机构来实现折叠和展开,然而,现有的阻尼组件的质量较大,不利于实现可折叠终端的轻薄化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转动机构和可折叠终端,转动机构的质量小,有利于实现可折叠终端的轻薄化设计。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转动机构,包括第一转动轴、第二转动轴、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沿垂直于第一转动轴的轴向上,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并排且间隔设置。第一摆臂套设于第一转动轴,且可相对第一转动轴转动。第二摆臂套设于第二转动轴,且可相对第二转动轴转动。其中,第一摆臂相对第一转动轴转动的方向,与第二摆臂相对第二转动轴转动的方向相反。
第一摆臂设有多个第一镂空部,每一第一镂空部均沿第一摆臂的第一方向延伸,多个第一镂空部沿第一摆臂的第二方向间隔排布,第一摆臂的第一方向与第二摆臂的第二方向不同。
其中,第一摆臂包括第一转动部和第一摆动部,第一摆动部固接于第一转动轴。第一转动部套设于第一转动轴,第一摆动部相对第一转动轴伸出。第一摆臂的第一方向为第一转动部指向第一摆动部的方向,第一摆臂的第二方向为第一转动部的轴向。
本申请所示转动机构中,第一镂空部的设计可有效减小第一摆臂的质量,实现转动机构的减重。而且,第一镂空部沿第一摆臂的第一方向延伸,使得第一摆臂在沿第一摆臂的第一方向上的抗弯能力保持足够强,保证了转动机构的使用强度。
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摆臂设有多个第二镂空部,每一第二镂空部均沿第二摆臂的第一方向延伸,多个第二镂空部沿第二摆臂的第二方向间隔排布,第二摆臂的第一方向与第二摆臂的第二方向不同。
其中,第二摆臂包括第二转动部和第二摆动部,第二摆动部固接于第二转动轴。第二转动部套设于第二转动轴,第二摆动部相对第二转动轴相对伸出。第二摆臂的第一方向为第二转动部指向第二摆动部的方向,第二摆臂的第二方向为第二转动部的轴向。
本申请所示转动机构中,第二镂空部的设计可有效减小第二摆臂的质量,进一步实现转动机构的减重。而且,第二镂空部的设计还可以保持第一摆臂与第二摆臂重量平衡,使转动机构的重心保持平衡,保证转动机构的使用可靠性。此外,第二镂空部沿第二摆臂的第一方向延伸,使得第二摆臂在沿第二摆臂的第一方向上的抗弯能力保持足够强,保证了转动机构的使用强度。
一种实施方式中,每一第一镂空部均包括多个子镂空部,多个子镂空部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布,子镂空部沿第一方向上的密度大于沿第二方向上的密度。
其中,子镂空部为槽或孔。
本实施方式所示转动机构中,子镂空部沿第一方向上的密度大于沿第二方向上的密度,使得第一摆臂在沿第一方向上的抗弯能力大于在沿第二方向上的抗弯能力,牺牲了第一摆臂第二方向上的抗弯能力进行减重,保证了第一摆臂在沿第一方向上的抗弯能力足够强,进而保证了转动机构的使用强度。
一种实施方式中,镂空部为条形槽或条形孔。
一种实施方式中,转动机构还包括第一辅助摆臂和第二辅助摆臂,第一辅助摆臂与第一摆臂相适配,第一摆臂相对第一转动轴转动时,第一辅助摆臂相对第一转动轴转动,且相对第一摆臂沿远离第一转动轴或者靠近第一转动轴的方向滑动。
第二辅助摆臂与第二摆臂相适配,第二摆臂相对第二转动轴转动时,第二辅助摆臂相对第二转动轴转动,且可相对第二摆臂沿远离第二转动轴或者靠近第二转动轴的方向滑动。
第一摆臂相对第一转动轴转动,且第二摆臂相对第二转动轴转动,以使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相对折叠时,第一辅助摆臂相对第一摆臂朝远离第一转动轴的方向滑动,第二辅助摆臂相对第二摆臂朝远离第二转动轴的方向滑动,为可折叠终端中显示屏的可折叠部分预留足够的空间,使得可折叠部分不会出现较大角度弯折,避免显示屏受到破坏,有助于延长显示屏的使用寿命。
第一摆臂相对第一转动轴转动,且第二摆臂相对第二转动轴转动,以使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相对展开时,第一辅助摆臂相对第一摆臂朝靠近第一转动轴的方向滑动,第二辅助摆臂相对第二摆臂朝靠近第二转动轴的方向滑动,以收回之前为可折叠部分预留的空间,慢慢拉平可折叠部分,以实现对显示屏的良好支撑。
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摆臂包括第一配合面,多个第一镂空部的开口均位于第一配合面。
第一辅助摆臂包括与第一配合面接触的第二配合面。第一辅助摆臂设有多个滑块,每一滑块均连接于第二配合面,且沿第一方向延伸,多个滑块沿第二方向间隔排布,每一滑块位于一个镂空部。
第一辅助摆臂相对第一摆臂滑动时,每一滑块在一个第一镂空部内相对第一摆臂滑动。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镂空部与滑块的设计可以增加第一摆臂与第一辅助摆臂之间的配合面积,以保证转动机构的转动稳定性。而且,第一辅助摆臂的滑块可与第一摆臂复用厚度方向上的空间,有利于减小转动机构的厚度,实现转动机构的轻薄化设计。此外,滑槽和滑块均沿第一方向的延伸,还可以限制第一辅助摆臂相对第一摆臂的滑动轨迹,保证转动机构的使用可靠性。
一种实施方式中,沿第一镂空部的凹陷方向上,第一镂空部的宽度均等。沿滑块的凸出方向上,滑块的宽度均等。示例性的,第一镂空部和滑块的横截面均为矩形。
一种实施方式中,沿第一镂空部的凹陷方向上,第一镂空部的宽度逐渐减小。沿滑块的凸出方向上,滑块的宽度逐渐减小。示例性的,第一镂空部和滑块的横截面为半圆形或者三角形。
一种实施方式中,沿第一镂空部的凹陷方向上,第一镂空部的宽度逐渐增大。沿滑块的凸出方向上,滑块的宽度逐渐增大。示例性的,第一镂空部和滑块的横截面均为倒锥台形。
本实施方式所示转动机构中,第一镂空部与滑块的结构设计,使得第一摆臂和第一辅助摆臂相对第一转动轴转动时,第一摆臂和第一辅助摆臂不会沿第厚度方向上彼此脱离,提高了第一摆臂和第一辅助摆臂之间的装配稳定性,保证了转动机构的使用可靠性。
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摆臂有两个,两个第一摆臂均套设于第一转动轴,且沿第一转动轴的轴向间隔排布。
第二摆臂有两个,两个第二摆臂均套设于第二转动轴,且沿第二转动轴的轴向间隔排布。
一种实施方式中,转动机构还包括第一阻尼件和第二阻尼件,第一阻尼件套设于第一转动轴,第二阻尼件套设于第二转动轴。
第一阻尼件和第二阻尼件可提供转动机构在折叠和展开过程中的阻尼力,保证使用者在折叠和展开可折叠终端时的阻尼手感,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一种实施方式中,转动机构还包括传动件,传动件连接于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之间。
在第一摆臂相对第一转动轴转动时,传动件带动第二摆臂相对第二转动轴转动。或者,在第二摆臂相对第二转动轴转动时,传动件带动第一摆臂相对第一转动轴转动,以实现第一摆臂与第一转动轴、以及第二摆臂与第二转动轴之间的同步转动。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可折叠终端,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上述任一种转动机构,转动机构连接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
本申请所示可折叠终端中,采用上述任一种转动机构,转动机构的重量小,有助于实现可折叠终端的轻薄化设计。
一种实施方式中,可折叠终端还包括显示屏,显示屏包括第一显示部分、第二显示部分及可折叠部分,可折叠部分连接于第一显示部分和第二显示部分之间,第一显示部分安装于第一壳体,第二显示部分安装于第二壳体,可折叠部分与转动机构相对设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折叠终端在一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可折叠终端在第二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可折叠终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可折叠终端中可折叠装置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所示可折叠终端中可折叠装置的转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转动机构中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5所示第一转动组件的第一摆臂组在一种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所示第一摆臂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5所示第一转动组件的第一摆臂组在第二种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所示第一摆臂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5所示第一转动组件的第一摆臂组在第三种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所示第一摆臂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所示第一摆臂组中第一摆臂在另一个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5所示第一转动组件的第一摆臂组在第四种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4所示第一摆臂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15所示第一摆臂组中第一摆臂在另一个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图5所示第一转动组件的第一摆臂组在第五种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图17所示第一摆臂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9是图18所示第一摆臂组的第一摆臂在另一个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是图5所示第一转动组件的第一摆臂组在第六种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是图20所示第一摆臂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2是图21所示第一摆臂组的第一摆臂在另一个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描述。
请参阅图1和图2,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折叠终端1000在一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可折叠终端1000在第二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为了便于描述,定义图2所示可折叠终端1000的宽度方向为X轴方向,可折叠终端1000的长度方向为Y轴方向,可折叠终端1000的厚度方向为Z轴方向,X轴方向、Y轴方向和Z轴方向两两相互垂直。
可折叠终端1000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个人计算机、多媒体播放器、电子书阅读器、笔记本电脑、车载设备或可穿戴设备等可折叠的电子产品。本实施例中,可折叠终端1000为可折叠手机。即,可折叠终端1000为可以在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切换的手机。本申请实施例中,以可折叠终端1000可沿X轴方向发生折叠或者展开为例进行说明。
其中,图1所示可折叠终端1000处于折叠状态,图2所示可折叠终端1000处于展开状态。示例性的,图2所示可折叠终端1000的展开角度α为180度。即,图2所示可折叠终端1000处于展平状态。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举例说明的角度均允许存在少许偏差。例如,图2所示可折叠终端1000的展开角度α为180度是指,α可以为180度,也可以大约为180度,比如170度、175度、185度和190度等。后文中举例说明的角度可做相同理解。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示可折叠终端1000为可发生一次折叠的终端。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可折叠终端1000也可以为可发生多次(两次以上)折叠的终端。此时,可折叠终端1000可以包括多个部分,相邻两个部分可相对靠近折叠至可折叠终端1000处于折叠状态,相邻两个部分可相对远离展开至可折叠终端1000处于展开状态。
请参阅图2和图3,图3是图2所示可折叠终端1000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可折叠终端1000包括可折叠装置100和显示屏200,显示屏200安装于可折叠装置100。显示屏200包括背离可折叠装置100的显示面201,显示面201用以显示文字、图像或视频等信息。本实施例中,显示屏200包括第一显示部分210、第二显示部分220和可折叠部分230,可折叠部分230连接于第一显示部分210和第二显示部分220之间。其中,可折叠部分230可沿X轴方向发生弯折。
如图1所示,可折叠终端1000处于折叠状态时,第一显示部分210和第二显示部分220相对设置,可折叠部分230发生弯折。此时,显示屏200处于折叠状态,显示屏200的外露面积比较少,可大大降低显示屏200被损坏的概率,实现对显示屏200的有效保护。如图2所示,可折叠终端1000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一显示部分210和第二显示部分220相对展开,可折叠部分230不发生弯折而展平。此时,第一显示部分210、第二显示部分220和可折叠部分230之间的夹角均为α,显示屏200具有大面积的显示区域,实现可折叠终端1000的大屏显示,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示可折叠终端1000采用向内折叠的方式进行折叠,处于折叠状态的可折叠终端1000的显示屏200位于可折叠装置100的内侧。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可折叠终端1000也可以采用向外折叠的方式进行折叠,此时,处于折叠状态的可折叠终端1000的显示屏200位于可折叠装置100的外侧。
本实施例中,可折叠装置100包括第一壳体110、第二壳体120以及转动机构130,转动机构130连接于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之间,以实现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之间的转动连接。具体的,第一壳体110承载第一显示部分210,第二壳体120承载第二显示部分220。换言之,第一显示部分210安装于第一壳体110,第二显示部分220安装于第二壳体120。其中,转动机构130与可折叠部分230相对设置。
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可通过转动机构130相对转动,使得可折叠装置100在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相互切换。具体的,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可相对转动至相对设置,以使可折叠装置100处于折叠状态,如图1所示。此时,转动机构130处于折叠状态。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也可相对转动至相对展开,以使可折叠装置100处于展开状态,如图2所示。此时,转动机构130处于展开状态。示例性的,图2所示可折叠终端1000处于展平状态,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之间的夹角为α。此时,转动机构130处于展平状态。
请一并参阅图4,图4是图3所示可折叠终端1000中可折叠装置100的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的结构示意图。
第一壳体110设有第一收容槽1101,第一收容槽1101位于第一壳体110朝向第二壳体120的一侧。第一收容槽1101的开口位于第一壳体110的顶面。第一收容槽1101自第一壳体110的顶面向底面的方向凹陷,且贯穿第一壳体110朝向第二壳体120的侧面。
第二壳体120和第一壳体110的结构相同,且相对转动机构130镜像对称。第二壳体120设有第二收容槽1201,第二收容槽1201位于第二壳体120朝向第一壳体110的一侧。第二收容槽1201的开口位于第二壳体120的顶面。第二收容槽1201自第二壳体120的顶面向底面的方向凹陷,且贯穿第二壳体120朝向第一壳体110的侧面。如图3所示,可折叠装置100处于展平状态时,即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之间的夹角为α时,第一收容槽1101和第二收容槽1201围合形成收容空间1301,收容空间1301收容转动机构130。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描述可折叠终端1000时所采用“顶”、“底”、“左”、“右”、“前”和“后”等方位用词主要依据可折叠终端1000于附图2中的展示方位进行阐述,以朝向Z轴正方向为“顶”,以朝向Z轴负方向为“底”,以朝向X轴负方向为“左”,以朝向Y轴正方向为“后”,以朝向Y轴负方向为“前”,其并不形成对可折叠终端1000于实际应用场景中的方位的限定。
请参阅图5,图5是图3所示可折叠终端1000中可折叠装置100的转动机构130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转动机构130具有对称面O,转动机构130关于对称面O镜像对称。转动机构130包括转动轴10和转动组件20。转动轴10有两个,两个转动轴10分别为第一转动轴10a和第二转动轴10b。沿垂直于第一转动轴10a的轴向上,第一转动轴10a和第二转动轴10b并排且间隔设置。其中,第一转动轴10a和第二转动轴10b的轴向方向均为Y轴方向,垂直于第一转动轴10a的轴向为X轴方向。此时,第一转动轴10a和第二转动轴10b沿X轴方向间隔排布。第一转动轴10a位于第二转动轴10b朝向X轴正方向的一侧。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提及的垂直等关于相对位置关系的限定词,均是针对当前工艺水平而言的,而不是数学意义上绝对的严格的定义,允许存在少量偏差,可以绝对垂直也可以近似于垂直。例如,A与B垂直,是指A与B之间垂直或者近似于垂直,A与B之间的夹角在80度~100度之间均可。
转动组件20套设于两个转动轴10。本实施例中,转动组件20有两个,两个转动组件20分别为第一转动组件20a和第二转动组件20b。第一转动组件20a和第二转动组件20b沿Y轴方向间隔排布。第一转动组件20a位于第二转动组件20b朝向Y轴负方向的一侧。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转动组件20也可以有一个或三个以上,本申请实施例对转动组件的数量不作具体限定。
请一并参阅图6,图6是图5所示转动机构130中第一转动轴10a和第二转动轴10b的结构示意图。
第一转动轴10a关于对称面O镜像对称。第一转动轴10a包括转轴段11a和阻尼段12a,转轴段11a和阻尼段12a沿Y轴方向间隔排布。本实施例中,转轴段11a有两个,两个转轴段11a沿Y轴方向间隔排布,且分别位于第一转动轴10a的相对两端。两个转轴段11a分别为第一转轴段13a和第二转轴段14a,第一转轴段13a位于第二转轴段14a朝向Y轴负方向的一侧。其中,第一转轴段13a和第二转轴段14a关于对称面O镜像对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转轴段13a和第二转轴段14a也可以不关于对称面O镜像对称。
阻尼段12a有两个,两个阻尼段12a均位于第一转轴段13a和第二转轴段14a之间,且沿Y轴方向间隔排布。其中,两个阻尼段12a分别为第一阻尼段15a和第二阻尼段16a,第一阻尼段15a位于第二阻尼段16a朝向Y轴负方向的一侧。此时,第一阻尼段15a相比于第二阻尼段16a靠近第一转轴段13a,且与第一转轴段13a间隔排布。第二阻尼段16a相比于第一阻尼段15a靠近第二转轴段14a,且与第二转轴段14a间隔排布。其中,第一阻尼段15a和第二阻尼段16a关于对称面O镜像对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阻尼段15a和第二阻尼段16a也可以不关于对称面O镜像对称。
第二转动轴10b与第一转动轴10a的结构相同。第二转动轴10b关于对称面O镜像对称。第二转动轴10b包括转轴段11b和阻尼段12b,转轴段11b和阻尼段12b沿Y轴方向间隔排布。本实施例中,转轴段11b有两个,两个转轴段11b沿Y轴方向间隔排布,且分别位于第二转动轴10b的相对两端。两个转轴段11b分别为第一转轴段13b和第二转轴段14b,第一转轴段13b位于第二转轴段14b朝向Y轴负方向的一侧。其中,第一转轴段13b和第二转轴段14b关于对称面O镜像对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转轴段13b和第二转轴段14b也可以不关于对称面O镜像对称。
阻尼段12b有两个,两个阻尼段12b均位于第一转轴段13b和第二转轴段14b之间,且沿Y轴方向间隔排布。其中,两个阻尼段12b分别为第一阻尼段15b和第二阻尼段16b,第一阻尼段15b和第二阻尼段16b关于对称面O镜像对称。其中,第一阻尼段15b位于第二阻尼段16b朝向Y轴负方向的一侧。此时,第一阻尼段15b相比于第二阻尼段16b靠近第一转轴段13b,且与第一转轴段13b间隔排布。第二阻尼段16b相比于第一阻尼段15b靠近第二转轴段14b,且与第二转轴段14b间隔排布。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阻尼段15b和第二阻尼段16b也可以不关于对称面O镜像对称。
请参阅图5,第一转动组件20a套设于第一转动轴10a和第二转动轴10b。第一转动组件20a包括第一摆臂组21a和第二摆臂组22a,第一摆臂组21a套设于第一转动轴10a,第二摆臂组22a套设于第二转动轴10b。第一摆臂组21a可相对第一转动轴10a转动,第二摆臂组22a可相对第二转动轴10b转动。其中,第一摆臂组21a相对第一转动轴10a的转动方向,与第二摆臂组22a相对第二转动轴10b的转动方向相反。示例性的,第一摆臂组21a相对第一转动轴10a沿逆时针方向(图示ω1方向)转动时,第二摆臂组22a相对第二转动轴10b沿顺时针方向(图示ω2方向)转动。或者,第一摆臂组21a相对第一转动轴10a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时,第二摆臂组22a相对第二转动轴10b沿逆时针方向转动。
第一摆臂组21a套设于第一转动轴10a的第一转轴段13a。本实施例中,第一摆臂组21a包括第一摆臂23a和第一辅助摆臂24a。第一摆臂23a套设于第一转轴段13a,第一辅助摆臂24a位于第一摆臂23a的底侧,且与第一摆臂23a相适配。
第一摆臂23a相对第一转动轴10a转动时,第一辅助摆臂24a相对第一转动轴10a转动,且相对第一摆臂23a沿远离第一转动轴10a或者靠近第一转动轴10a的方向滑动。示例性的,第一摆臂23a和第一辅助摆臂24a相对第一转动轴10a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时,第一辅助摆臂24a相对第一摆臂23a沿远离第一转动轴10a的方向滑动。第一摆臂23a和第一辅助摆臂24a相对第一转动轴10a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时,第一辅助摆臂24a相对第一摆臂23a沿靠近第一转动轴10a的方向滑动。
第二摆臂组22a的结构与第一摆臂组21a的结构相同。第二摆臂组22a套设于第二转动轴10b的第一转轴段13b,且与第一摆臂组21a镜像对称。本实施例中,第二摆臂组22a包括第二摆臂25a和第二辅助摆臂26a。第二摆臂25a套设于第一转轴段13b,第二辅助摆臂26a位于第二摆臂25a的底侧,且与第二摆臂25a相适配。
第二摆臂25a相对第二转动轴10b转动时,第二辅助摆臂26a相对第二转动轴10b转动,且相对第二摆臂25a沿远离第二转动轴10b或者靠近第二转动轴10b的方向滑动。示例性的,第二摆臂25a和第二辅助摆臂26a相对第二转动轴10b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时,第二辅助摆臂26a相对第二摆臂25a沿远离第二转动轴10b的方向滑动。第二摆臂25a和第二辅助摆臂26a相对第二转动轴10b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时,第二辅助摆臂26a相对第二摆臂25a沿靠近第二转动轴10b的方向滑动。
第二转动组件20b的结构与第一转动组件20a的结构相同。第二转动组件20b套设于第一转动轴10a和第二转动轴10b,且与第一转动组件20a关于对称面O镜像对称。第二转动组件20b包括第一摆臂组21b和第二摆臂组22b,第一摆臂组21b套设于第一转动轴10a,第二摆臂组22b套设于第二转动轴10b。具体的,第一摆臂组21b的第一摆臂23b套设于第一转动轴10a的第二转轴段14b,第一辅助摆动臂24b位于第一摆臂23b的底侧,且与第一摆臂23b相适配。第二摆臂组22b的第二摆臂25b套设于第二转动轴10b的第二转轴段14b,第二辅助摆动臂26b位于第二摆臂25b的底侧,且与第二摆臂25b相适配。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转动组件20b的结构与第一转动组件20a的结构大致相同,第二转动组件20b的结构描述可参见第一转动组件20a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转动组件20b和第一转动组件20a也可以不关于对称面O镜像对称。
此外,转动机构130还包括传动组件30,传动组件30连接于两个转动轴10之间。本实施例中,传动组件30包括第一传动件31和第二传动件32,第一传动件31和第二传动件32均连接于两个转动轴10之间,且沿Y轴方向间隔排布。示例性的,第一传动件31和第二传动件32可为齿轮或其他可实现传动的部件。具体的,第一传动件31连接于两个转动轴10朝向Y轴负方向的一端,第二传动件32连接于两个转动轴10朝向Y轴正方向的一端。其中,第一传动件31和第二传动件32关于对称面O镜像对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传动件31和第二传动件32也可以不关于对称面O镜像对称。
在第一转动组件20a的第一摆臂组21a和第二转动组件20b的第一摆臂组21b相对第一转动轴10a转动时,传动组件30带动第一转动组件20a的第二摆臂组22a和第二转动组件20b的第二摆臂组22b相对第二转动轴10b转动。或者,在第一转动组件20a的第二摆臂组22a和第二转动组件20b的第二摆臂组22b相对第二转动轴10b转动时,传动组件30第一转动组件20a的第一摆臂组21a和第二转动组件20b的第一摆臂组21b相对第一转动轴10a转动,以实现第一摆臂组21a和第一摆臂组21b与第一转动轴10a、以及第二摆臂组22a和第二摆臂组22b与第二转动轴10b之间的同步转动。
请一并参阅图3和图4,可折叠装置100处于展平状态时,转动机构130安装于收容空间1301。部分转动机构130安装于第一壳体110的第一收容槽1101,部分转动机构130安装于第二壳体120的第二收容槽1201。具体的,第一转动轴10a、第一转动组件20a的第一摆臂组21a和第二转动组件20b的第一摆臂组21b均安装于第一收容槽1101。第二转动轴10b、第一转动组件20a的第二摆臂组22a和第二转动组件20b的第二摆臂组22b均安装于第二收容槽1201。其中,第一转动组件20a的第一辅助摆臂24a和第二转动组件20b的第一辅助摆臂28b均固定连接于第一壳体110。第一转动组件20a的第二辅助摆臂26a和第二转动组件20b的第二辅助摆臂26b均固定连接于第二壳体120。
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相对折叠时,第一壳体110带动第一转动组件20a的第一摆臂组21a和第二转动组件20b的第一摆臂组21b相对第一转动轴10a沿逆时针方向转动,第二壳体120带动第一转动组件20a的第二摆臂组22a和第二转动组件20b的第二摆臂组22b相对第二转动轴10b转动。此时,第一转动组件20a的第一辅助摆臂24a和第二转动组件20b的第一辅助摆臂28b均沿远离第一转动轴10a的方向滑动,第一转动组件20a的第二辅助摆臂26a和第二转动组件20b的第二辅助摆臂26b均沿远离第二转动轴10b的方向滑动,从而为显示屏200的可折叠部分230预设足够的空间,使得可折叠部分230不会出现较大角度弯折,避免显示屏200受到破坏,有助于延长显示屏200的使用寿命。
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相对展开时,第一壳体110带动第一转动组件20a的第一摆臂组21a和第二转动组件20b的第一摆臂组21b相对第一转动轴10a沿顺时针方向转动,第二壳体120带动第一转动组件20a的第二摆臂组22a和第二转动组件20b的第二摆臂组22b相对第二转动轴10b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此时,第一转动组件20a的第一辅助摆臂24a和第二转动组件20b的第一辅助摆臂28b均沿朝向第一转动轴10a的方向滑动,第一转动组件20a的第二辅助摆臂26a和第二转动组件20b的第二辅助摆臂26b均沿朝向第二转动轴10b的方向滑动,以收回之前为可折叠部分230预留的空间,慢慢拉平可折叠部分230,以实现对显示屏200的良好支撑。
请参阅图5,转动机构130还包括四个阻尼件40,四个阻尼件40分别为第一阻尼件41、第二阻尼件42、第三阻尼件43和第四阻尼件44。具体的,第一阻尼件41和第三阻尼件43均套设于第一转动轴10a,且沿Y轴方向间隔排布。第二阻尼件42和第四阻尼件44均套设于第二转动轴10b,且沿Y轴方向间隔排布。其中,第一阻尼件41和第三阻尼件43均固定连接于第一壳体110,且可相对第一转动轴10a转动。第二阻尼件42和第四阻尼件44均固定连接于第二壳体120,且可相对第二转动轴10b转动。
本实施例中,第一阻尼件41套设于第一转动轴10a的第一阻尼段15a,且与第一阻尼段15a过盈配合。第三阻尼件43套设于第一转动轴10a的第二阻尼段16a,且与第二阻尼段16a过盈配合。具体的,第一阻尼件41和第三阻尼件43位于第一转动组件20a的第一摆臂23a和第二转动组件20b的第一摆臂23b之间,且关于对称面O镜像对称。其中,第一阻尼件41位于第三阻尼件43朝向Y轴负方向的一侧。此时,第一阻尼件41相比于第三阻尼件43靠近第一转动组件20a的第一摆臂23a,且与第一摆臂23a间隔排布。第三阻尼件43相比于第一阻尼件41靠近第二转动组件20b的第一摆臂23b,且与第一摆臂23b间隔排布。
第二阻尼件42套设于第二转动轴10b的第一阻尼段15b,且与第一阻尼段15b过盈配合。第四阻尼件44套设于第二转动轴10b的第二阻尼段16b,且与第二阻尼段16b过盈配合。具体的,第二阻尼件42和第四阻尼件44位于第一转动组件20a的第二摆臂25a和第二转动组件20b的第二摆臂25b之间,且关于对称面O镜像对称。其中,第二阻尼件42位于第四阻尼件44朝向Y轴负方向的一侧。此时,第二阻尼件42相比于第四阻尼件44靠近第一转动组件20a的第二摆臂25a,且与第二摆臂25a间隔排布。第四阻尼件44相比于第二阻尼件42靠近第二转动组件20b的第二摆臂25b,且与第二摆臂25b间隔排布。
可折叠终端1000在折叠和展开过程中,第一阻尼件41和第三阻尼件43相对第一转动轴10a转动产生的摩擦力、以及第二阻尼件42和第四阻尼件44相对第二转动轴10b转动产生的摩擦力,可提供可折叠终端1000在折叠和展开过程中的阻尼力,保证使用者在折叠和展开可折叠终端1000时的阻尼手感,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转动机构130包括四个摆臂组,四个摆臂组分别为第一转动组件20a的第一摆臂组21a和第二摆臂组22b、以及第二转动组件20b的第一摆臂组21b和第二摆臂组22b。第一转动组件20a的第一摆臂组21a和第二转动组件20b的第一摆臂组21b沿Y轴方向间隔排布,且关于对称面O镜像对称。第一转动组件20a的第二摆臂组22b和第二转动组件20b的第二摆臂组22b沿Y轴方向间隔排布,且关于对称面O镜像对称。此时,四个摆臂组的结构大体相同。
接下来,以第一转动组件20a的第一摆臂组21a为例,对四个摆臂组的结构进行具体说明。第一转动组件20a的第二摆臂组22b、第二转动组件20b的第一摆臂组21b和第二摆臂组22b的结构可参照下文的结构描述,后文将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5、图7和图8,图7是图5所示第一转动组件20a的第一摆臂组21a在一种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所示第一摆臂组21a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第一摆臂组21a中,第一摆臂23a包括第一转动部27a和第一摆动部28a,第一转动部27a和第一摆动部28a彼此固定连接。具体的,第一转动部27a套设于第一转轴段13a,第一摆动部28a相对第一转动轴10a伸出。第一摆动部28a相对第一转动轴10a转动时,带动第一转动部27a相对第一转动轴10a转动。
第一摆臂23a设有第一镂空部1。具体的,第一镂空部1设于第一摆动部28a。第一镂空部1沿第一方向D1延伸。其中,第一镂空部1有多个,多个第一镂空部1沿第二方向D2间隔排布。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方向D1与第二方向D2不同。第一方向D1为第一转动部27a指向第一摆动部28a的方向,第二方向D1为第一转动部27a的轴向。当可折叠装置100(如图3所示)处于展平状态时,第一方向D1为X轴方向,第二方向D2为Y轴方向。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镂空部1为长条形孔。具体的,第一镂空部1的开口位于第一摆动部28a的顶面。第一镂空部1自第一摆动部28a的顶面向底面的方向凹陷,且贯穿第一摆动部28a的底面。即,第一镂空部1沿第一摆动部28a的厚度方向贯穿第一摆动部28a。示例性的,第一镂空部1有5个,五个第一镂空部1沿第二方向D2间隔排布。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镂空部1为长条形槽,此时,第一镂空部1不贯穿第一摆动部28a的底面,或者,第一镂空部1的数量也可以为1个、2个或3个等,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一镂空部1的数量不作具体限定。
第一辅助摆臂24a位于第一摆动部28a的顶侧,且与第一摆动部28a相适配。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辅助摆臂24a呈平面板状。第一辅助摆臂24a的顶面与第一摆动部28a的底面相贴合。第一摆臂23a和第一辅助摆臂24a相对第一转动轴10a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时,第一辅助摆臂24a相对第一摆臂23a沿第一方向D1滑动,以远离第一转动轴10a。第一摆臂23a和第一辅助摆臂24a相对第一转动轴10a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时,第一辅助摆臂24a相对第一摆臂23a沿与第一方向D1相反的方向滑动,以靠近第一转动轴10a。
本实施方式所示第一摆臂组21a中,第一摆臂23a上第一镂空部1的设计可有效减小第一摆臂23a的质量,实现了第一摆臂组21a的减重,进而实现了转动机构130的减重,有利于实现可折叠终端1000的轻薄化设计。此外,第一镂空部1沿着第一方向D1延伸,第一摆臂23a在沿第一方向D1上的抗弯能力大于在沿第二方向D2上的抗弯能力,使得第一摆臂23a在沿第一方向D1上的抗弯能力保持足够强,牺牲了第一摆臂23a第二方向D2上的抗弯能力进行减重,保证了转动机构130的使用强度。
请参阅图9和图10,图9是图5所示第一摆臂组21a在第二种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9所示第一摆臂组21a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第一摆臂组21a中,第一摆臂23a包括第一转动部27a和第一摆动部28a,第一转动部27a和第一摆动部28a彼此固定连接。第一摆动部28a设有第一镂空部1,第一辅助摆臂24a呈平面板状。本实施方式所示第一摆臂组21a与上述实施方式所示第一摆臂组21a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镂空部1包括多个子镂空部2,多个子镂空部2沿第一方向D1间隔排布。其中,子镂空部2沿第一方向D1排布的密度大于沿第二方向D2排布的密度,以使得第一摆臂23a沿第一方向D1上的抗弯强度大于沿第二方向D2上的抗弯强度,牺牲了第一摆臂23a第二方向D2上的抗弯能力进行减重,保证了转动机构130的使用强度。
本实施方式中,子镂空部2为圆形孔。具体的,子镂空部2的开口位于第一摆动部28a的顶面。子镂空部2自第一摆动部28a的顶面向底面的方向凹陷,且贯穿第一摆动部28a的底面。即,子镂空部2沿第一摆动部28a的厚度方向贯穿第一摆动部28a。示例性的,第一镂空部1有5个,每一第一镂空部1包括6个子镂空部2,30个子镂空部2彼此间隔排布形成5行6列的孔矩阵。孔矩阵的行方向为第一方向D1,孔矩阵的列方向为第二方向D2。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镂空部1的数量也可以为1个、2个或3个等,或者,第一镂空部1也可以包括2个、3个或4个等数量的子镂空部2,或者,子镂空部2也可以为矩形或其他异形孔,或者,子镂空部2也可以为圆形、矩形或其他异形槽,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请参阅图11至图13,图11是图5所示第一转动组件20a的第一摆臂组21a在第三种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图11所示第一摆臂组21a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13是图12所示第一摆臂组21a中第一摆臂23a在另一个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
第一摆臂组21a中,第一摆臂23a包括第一转动部27a和第一摆动部28a,第一转动部27a和第一摆动部28a彼此固定连接。第一摆动部28a设有第一镂空部1。本实施方式所示第一摆臂组21a与上述实施方式所示第一摆臂组21a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镂空部1为条形槽。第一摆臂23a包括第一配合面3,第一镂空部1的开口位于第一配合面1。其中,第一配合面3为第一摆动部28a的底面。第一镂空部1自第一摆动部28a的底面向顶面的方向凹陷,贯穿第一摆动部28a的右侧面。其中,沿第一镂空部1的凹陷方向上,第一镂空部1的宽度均等。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镂空部1的横截面为矩形。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镂空部1也可以为条形孔,此时,第一镂空部1贯穿第一摆动部28a的顶面,或者,第一镂空部1也可以不贯穿第一摆动部28a的右侧面。
其中,第一镂空部1沿第一方向D1延伸。示例性的,第一镂空部1有五个,五个第一镂空部1沿第二方向D2间隔排布。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镂空部1的数量也可以为一个、两个或三个等,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一镂空部1的结构和数量不作具体限定。
第一辅助摆臂24a包括与第一配合面3接触的第二配合面5。示例性的,第二配合面5为第一辅助摆臂24a的顶面。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辅助摆臂24a设有滑块4。具体的,滑块4连接于第二配合面5,滑块4沿第一方向D1延伸。滑块4自第一辅助摆臂24a的顶面向远离底面的方向凸出。其中,滑块4有多个,多个滑块4沿第二方向D2间隔排布。
其中,沿滑块4的凸出方向上,滑块4的宽度均等。本实施方式中,滑块4为长条形滑块,滑块4的横截面为矩形。滑块4的左侧面与第一辅助摆臂24a的左侧面齐平。示例性的,滑块4有五个,五个滑块4沿第二方向D2间隔排布。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滑块4的数量也可以为一个、两个或三个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滑块4的数量不作具体限定。
本实施方式中,每一滑块4位于一个第一镂空部1内,且可在第一镂空部1内滑动。第一摆臂23a和第一辅助摆臂24a相对第一转动轴10a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时,第一辅助摆臂24a相对第一摆臂23a沿第一方向D1滑动,滑块4在第一镂空部1内沿第一方向D1滑动,以使第一辅助摆臂24a远离第一转动轴10a。第一摆臂23a和第一辅助摆臂24a相对第一转动轴10a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时,第一辅助摆臂24a相对第一摆臂23a沿与第一方向D1相反的方向滑动,滑块4在第一镂空部1内沿与第一方向D1相反的方向滑动,以使第一辅助摆臂24a靠近第一转动轴10a。
相比于上述第一种和第二种实施方式所示第一摆臂组21a,本实施方式所示第一摆臂组21a中,第一摆臂23a的第一镂空部1与第一辅助摆臂24a的滑块4的设计,不仅可以减小第一摆臂组21a的重量,保证第一摆臂23a沿第一方向D1的抗弯能力,还可以增加第一摆臂23a与第一辅助摆臂24a之间的配合面积,以保证转动机构130的转动稳定性。而且,第一辅助摆臂24a的滑块可与第一摆臂组21a复用厚度方向上的空间,有利于减小第一摆臂组21a的厚度,实现转动机构130的轻薄化设计。此外,第一镂空部1和滑块4均沿第一方向D1的延伸,还可以限制第一辅助摆臂24a相对第一摆臂23a的滑动轨迹,保证转动机构130的使用可靠性。
请参阅图14至图16,图14是图5所示第一转动组件20a的第一摆臂组21a在第四种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图15是图14所示第一摆臂组21a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16是图15所示第一摆臂组21a中第一摆臂组21a在另一个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
第一摆臂组21a中,第一摆臂23a包括第一转动部27a和第一摆动部28a,第一转动部27a和第一摆动部28a彼此固定连接。第一摆动部28a设有第一镂空部1,第一辅助摆臂24a设有滑块4。本实施方式所示第一摆臂组21a与上述第三种实施方式所示第一摆臂组21a的不同之处在于,沿第一镂空部1的凹陷方向,第一镂空部1的宽度逐渐变小。沿滑块4的凸出方向上,滑块4的宽度逐渐变小。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镂空部1和滑块4的横截面均为半圆形。
相比于上述第一种和第二种实施方式所示第一摆臂组21a,本实施方式所示第一摆臂组21a中,第一摆臂23a的第一镂空部1与第一辅助摆臂24a的滑块4的设计,不仅可以减小第一摆臂组21a的重量,保证第一摆臂23a沿第一方向D1的抗弯能力,还可以增加第一摆臂23a与第一辅助摆臂24a之间的配合面积,以保证转动机构130的转动稳定性。而且,第一辅助摆臂24a的滑块可与第一摆臂组21a复用厚度方向上的空间,有利于减小第一摆臂组21a的厚度,实现转动机构130的轻薄化设计。此外,第一镂空部1和滑块4均沿第一方向D1的延伸,还可以限制第一辅助摆臂24a相对第一摆臂23a的滑动轨迹,保证转动机构130的使用可靠性。
请参阅图17至图19,图17是图5所示第一转动组件20a的第一摆臂组21a在第五种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图18是图17所示第一摆臂组21a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19是图18所示第一摆臂组21a的第一摆臂23a在另一个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
第一摆臂组21a中,第一摆臂23a包括第一转动部27a和第一摆动部28a,第一转动部27a和第一摆动部28a彼此固定连接。第一摆动部28a设有第一镂空部1,第一辅助摆臂24a设有滑块4。本实施方式所示第一摆臂组21a与上述第四种实施方式所示第一摆臂组21a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镂空部1和滑块4的横截面均为三角形。
相比于上述第一种和第二种实施方式所示第一摆臂组21a,本实施方式所示第一摆臂组21a中,第一摆臂23a的第一镂空部1与第一辅助摆臂24a的滑块4的设计,不仅可以减小第一摆臂组21a的重量,保证第一摆臂23a沿第一方向D1的抗弯能力,还可以增加第一摆臂23a与第一辅助摆臂24a之间的配合面积,以保证转动机构130的转动稳定性。而且,第一辅助摆臂24a的滑块可与第一摆臂23a复用厚度方向上的空间,有利于减小第一摆臂组21a的厚度,实现转动机构130的轻薄化设计。此外,第一镂空部1和滑块4均沿第一方向D1的延伸,还可以限制第一辅助摆臂24a相对第一摆臂23a的滑动轨迹,保证转动机构130的使用可靠性。
请参阅图20至图22,图20是图5所示第一转动组件20a的第一摆臂组21a在第六种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1是图20所示第一摆臂组21a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2是图21所示第一摆臂组21a的第一摆臂23a在另一个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
第一摆臂组21a中,第一摆臂23a包括第一转动部27a和第一摆动部28a,第一转动部27a和第一摆动部28a彼此固定连接。第一摆动部28a设有第一镂空部1,第一辅助摆臂24a设有滑块4。本实施方式所示第一摆臂组21a与上述第三种至第五种实施方式所示第一摆臂组21a的不同之处在于,沿第一镂空部1的凹陷方向,第一镂空部1的宽度逐渐变大。沿滑块4的凸出方向上,滑块4的宽度逐渐变大。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镂空部1和滑块4的横截面均为倒锥台形。
相比于上述第三种至第五种实施方式所示第一摆臂组21a,本实施方式所示第一摆臂组21a中,第一摆臂23a的第一镂空部1与第一辅助摆臂24a的滑块4倒锥台形的设计,使得第一摆臂组件51在相对第一转动轴10a转动时,第一摆臂23a和第一辅助摆臂24a不会沿第一摆臂组件51的厚度方向上彼此脱离,提高了第一摆臂23a和第一辅助摆臂24a之间的装配稳定性,保证了转动机构130的使用可靠性。
请参阅图5,第一转动组件20a的第二摆臂组22a中,第二摆臂25a包括第二转动部和第二摆动部(图未标),第二转动部和第二摆动部彼此固定连接。具体的,第二转动部套设于第二转动轴10b的第一转轴段13b,第二摆动部相对第二转动轴10b伸出。第二摆动部相对第二转动轴10转动时,带动第二转动部相对第二转动轴10b转动。
第二摆臂25a设有多个第二镂空部(图未标),每一第二镂空部均沿第二摆臂25a的第一方向延伸,多个第二镂空部沿第二摆臂25a的第二方向间隔排布,第二摆臂25a的第一方向与第二摆臂25a的第二方向不同。其中,第二摆臂25a的第一方向为第二转动部指向第二摆动部的方向,第二摆臂25a的第二方向为第二转动部的轴向。
本申请所示转动机构130中,第二镂空部的设计可有效减小第二摆臂25a的质量,进一步实现转动机构130的减重。而且,第二镂空部的设计还可以保持第一摆臂23a与第二摆臂25a重量平衡,使转动机构130的重心保持平衡,保证转动机构130的使用可靠性。此外,第二镂空部沿第二摆臂25a的第一方向延伸,使得第二摆臂25a在沿第二摆臂25a的第一方向上的抗弯能力保持足够强,保证了转动机构130的使用强度。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所示转动机构130中,第一转动组件20a的第一摆臂组21a、第一转动组件20a的第二摆臂组22a、第二转动组件20b的第一摆臂组21b和第二转动组件20b的第二摆臂组22b的结构可以相同,均采用上述六个实施方式所示的一种结构,或者,采用上述六种实施方式所示的一种或几种结构,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和实施方式,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此,任何熟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3)
1.一种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转动轴、第二转动轴、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沿垂直于所述第一转动轴的轴向上,所述第一转动轴和所述第二转动轴并排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摆臂套设于所述第一转动轴,且可相对所述第一转动轴转动,所述第二摆臂套设于所述第二转动轴,且可相对所述第二转动轴转动,所述第一摆臂相对所述第一转动轴转动的方向,与所述第二摆臂相对所述第二转动轴转动的方向相反;
所述第一摆臂设有多个第一镂空部,每一所述第一镂空部均沿所述第一摆臂的第一方向延伸,多个所述第一镂空部沿所述第一摆臂的第二方向间隔排布,所述第一摆臂的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摆臂的第二方向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摆臂设有多个第二镂空部,每一所述第二镂空部均沿所述第二摆臂的第一方向延伸,多个所述第二镂空部沿所述第二摆臂的第二方向间隔排布,所述第二摆臂的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摆臂的第二方向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一镂空部均包括多个子镂空部,多个所述子镂空部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排布,所述子镂空部沿所述第一摆臂的第一方向上的密度大于沿所述第二摆臂的第二方向上的密度,其中,所述子镂空部为槽或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镂空部为条形槽或条形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还包括第一辅助摆臂和第二辅助摆臂,所述第一辅助摆臂与所述第一摆臂相适配,所述第一摆臂相对所述第一转动轴转动时,所述第一辅助摆臂相对所述第一转动轴转动,且相对所述第一摆臂朝远离所述第一转动轴或者靠近所述第一转动轴的方向滑动;
所述第二辅助摆臂与所述第二摆臂相适配,所述第二摆臂相对所述第二转动轴转动时,所述第二辅助摆臂相对所述第二转动轴转动,且相对所述第二摆臂朝远离所述第二转动轴或者靠近所述第二转动轴的方向滑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摆臂包括第一配合面,多个所述第一镂空部的开口均位于所述第一配合面,所述第一辅助摆臂包括与所述第一配合面接触的第二配合面;
所述第一辅助摆臂设有多个滑块,每一所述滑块均连接于所述第二配合面,且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多个所述滑块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排布,每一所述滑块位于一个所述第一镂空部;
所述第一辅助摆臂相对所述第一摆臂滑动时,每一所述滑块在一个所述第一镂空部内相对所述第一摆臂滑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镂空部的凹陷方向上,所述第一镂空部的宽度均等;沿所述滑块的凸出方向上,所述滑块的宽度均等。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镂空部的凹陷方向上,所述第一镂空部的宽度逐渐减小;沿所述滑块的凸出方向上,所述滑块的宽度逐渐减小。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镂空部的凹陷方向上,所述第一镂空部的宽度逐渐增大;沿所述滑块的凸出方向上,所述滑块的宽度逐渐增大。
10.根据权利要求1、2和5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摆臂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摆臂均套设于所述第一转动轴,且沿所述第一转动轴的轴向间隔排布;
所述第二摆臂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摆臂套设于所述第二转动轴,且沿所述第二转动轴的轴向间隔排布。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摆臂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摆臂均套设于所述第一转动轴,且沿所述第一转动轴的轴向间隔排布;
所述第二摆臂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摆臂套设于所述第二转动轴,且沿所述第二转动轴的轴向间隔排布。
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摆臂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摆臂均套设于所述第一转动轴,且沿所述第一转动轴的轴向间隔排布;
所述第二摆臂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摆臂套设于所述第二转动轴,且沿所述第二转动轴的轴向间隔排布。
13.根据权利要求1、2、5至9、11和12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还包括第一阻尼件和第二阻尼件,所述第一阻尼件套设于所述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二阻尼件套设于所述第二转动轴。
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还包括第一阻尼件和第二阻尼件,所述第一阻尼件套设于所述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二阻尼件套设于所述第二转动轴。
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还包括第一阻尼件和第二阻尼件,所述第一阻尼件套设于所述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二阻尼件套设于所述第二转动轴。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还包括第一阻尼件和第二阻尼件,所述第一阻尼件套设于所述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二阻尼件套设于所述第二转动轴。
17.根据权利要求1、2、5至9、11、12、14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还包括传动件,所述传动件连接于所述第一转动轴和所述第二转动轴之间。
1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还包括传动件,所述传动件连接于所述第一转动轴和所述第二转动轴之间。
1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还包括传动件,所述传动件连接于所述第一转动轴和所述第二转动轴之间。
20.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还包括传动件,所述传动件连接于所述第一转动轴和所述第二转动轴之间。
21.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还包括传动件,所述传动件连接于所述第一转动轴和所述第二转动轴之间。
22.一种可折叠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如权利要求1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可折叠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叠终端还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包括第一显示部分、第二显示部分及可折叠部分,所述可折叠部分连接于所述第一显示部分和所述第二显示部分之间,所述第一显示部分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显示部分安装于所述第二壳体,所述可折叠部分与所述转动机构相对设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118427.XU CN217682776U (zh) | 2021-09-02 | 2021-09-02 | 转动机构和可折叠终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118427.XU CN217682776U (zh) | 2021-09-02 | 2021-09-02 | 转动机构和可折叠终端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682776U true CN217682776U (zh) | 2022-10-28 |
Family
ID=837014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118427.XU Active CN217682776U (zh) | 2021-09-02 | 2021-09-02 | 转动机构和可折叠终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682776U (zh) |
-
2021
- 2021-09-02 CN CN202122118427.XU patent/CN21768277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549690B (zh) | 一种折叠式移动终端 | |
JP2022536175A (ja) | ヒンジ機構及び折り畳み型モバイル端末 | |
EP4117257A1 (en) | Rotating mechanism, support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CN116095208A (zh) | 一种转动机构、支撑装置和电子设备 | |
TWM592109U (zh) | 電腦 | |
CN108874041B (zh) | 一种显示装置及显示方法 | |
CN109710027B (zh) | 携带式电子装置 | |
US20150055012A1 (en) | Electronic device | |
US10423263B2 (en) |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hinge member and connecting assembly | |
CN114017436B (zh) | 铰链、柔性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 | |
CN114446164A (zh) | 一种转动机构、支撑装置以及折叠屏终端 | |
CN218863071U (zh) | 一种转轴机构、支撑装置和折叠屏电子设备 | |
KR20210157282A (ko) | 폴딩부 길이조절이 가능한 폴더블 휴대폰용 케이스 | |
CN217682776U (zh) | 转动机构和可折叠终端 | |
CN202188011U (zh) | 双轴式铰链结构及应用此双轴式铰链结构的电子装置 | |
WO2023036088A9 (zh) | 阻尼组件、转动机构和可折叠终端 | |
CN116677703B (zh) | 转轴结构及电子设备 | |
US20240129389A1 (en) | Foldable Mechanism and Foldable Terminal | |
US11868185B2 (en) | Support assembly and display device | |
CN117366092B (zh) | 一种转轴机构、支撑装置和折叠屏设备 | |
TWI817506B (zh) | 可攜式電子裝置 | |
CN221351996U (zh) | 笔记本电脑 | |
CN117119086B (zh) | 可折叠机构和可折叠终端 | |
CN221237045U (zh) | 转轴机构及可折叠电子设备 | |
CN103677091B (zh) | 旋转机构与电子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Unit 3401, unit a, building 6, Shenye Zhongcheng, No. 8089, Hongli West Road, Donghai community, Xiangmihu street,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40 Patentee after: Honor Terminal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3401, unit a, building 6, Shenye Zhongcheng, No. 8089, Hongli West Road, Donghai community, Xiangmihu street,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Honor Device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