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76710U - 一种双层同步升降平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层同步升降平台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676710U CN217676710U CN202221205747.7U CN202221205747U CN217676710U CN 217676710 U CN217676710 U CN 217676710U CN 202221205747 U CN202221205747 U CN 202221205747U CN 217676710 U CN217676710 U CN 21767671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form
- double
- limiting
- limiting plate
- synchronous lif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08000027418 Wounds and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378 dama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14674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030 lamin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439 repair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Types And Forms Of Lif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层同步升降平台,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的两侧皆安装有安装板,且安装板的外壁套设有第一平台,所述第一平台顶部的两侧皆贯穿有导向杆,且导向杆的外侧均匀开设有限位槽,并且限位槽的底端安装有第二平台,所述第二平台顶部的四角位置处皆安装有液压缸,且液压缸的输出端与第一平台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导向杆与第一平台的滑动连接,第一平台与第二平台之间通过液压缸连接,使得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液压缸调整第一平台与第二平台之间的间距,进而便于操作人员根据实际检修位置的间距进行调整,进而大大增加了该装置的适用性,且进一步增加该装置在使用时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升降平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层同步升降平台。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机械设备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生产过程中,同时部分机械设备自身体积较大或者安装位置较高,因此在对其进行检修维护时就需要用到升降平台,部分升降平台的平台部分为双层设计,从而便于操作人员上下配合进行检修任务。
现有的双层同步升降平台,其上下层往往完全同步升降,但是部分设备在上下配合进行维护检修时,需要检修的位置上下位置间隔过大或者过小,进而造成双层平台无法正好分别对准需要检修的位置处,大大限制了其适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双层同步升降平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层同步升降平台,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的两侧皆安装有安装板,且安装板的外壁套设有第一平台,所述第一平台顶部的两侧皆贯穿有导向杆,且导向杆的外侧均匀开设有限位槽,并且限位槽的底端安装有第二平台,所述第二平台顶部的四角位置处皆安装有液压缸,且液压缸的输出端与第一平台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杆外侧的中间位置处套设有限制板,且限制板的底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用于对限制板进行限位的弹性机构,所述第一平台上方的安装板上固定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板一侧两端的顶部皆贯穿有支撑轴,且支撑轴靠近两端的外侧皆安装有收卷辊,所述收卷辊的外侧安装有钢丝绳,且钢丝绳贯穿安装框,并且钢丝绳的底端与第一平台连接,所述支撑轴的一端安装有蜗轮,所述安装框顶部靠近蜗轮的一侧安装有U型板,所述U型板上设置有用于带动支撑轴转动的驱动机构。
优选地,所述导向杆的中心轴线与第一平台的横向中心轴线相互垂直,且导向杆与第一平台为滑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弹性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凹槽内部两侧的限位杆,且限位杆贯穿限制板延伸至限位槽的内部,所述限位杆与限制板之间连接有弹簧。
优选地,所述弹簧靠近限位槽的一端为球面设置,且弹簧与限制板为滑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在U型板一端的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转轴,且转轴贯穿U型板,所述转轴靠近两端的外侧皆安装有蜗杆。
优选地,所述蜗杆的中心轴线与蜗轮的中心轴线相互垂直,且蜗杆与蜗轮为啮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
1、通过导向杆与第一平台的滑动连接,第一平台与第二平台之间通过液压缸连接,使得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液压缸调整第一平台与第二平台之间的间距,进而便于操作人员根据实际检修位置的间距进行调整,进而大大增加了该装置的适用性。
2、通过导向杆上设置有限制板,使得操作人员在调整第一平台与第二平台之前可以先调整限制板的位置,进而使得第一平台与第二平台在调整过程中最低幅度被限制,从而避免在调整过程中第一平台与第二平台的间距时因为操作失误造成间距过小对人员造成不必要的伤害,进一步增加该装置在使用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双层同步升降平台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双层同步升降平台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安装板、3第一平台、4导向杆、5限位槽、6第二平台、7液压缸、8限制板、9凹槽、10限位杆、11弹簧、12安装框、13支撑轴、14收卷辊、15钢丝绳、16蜗轮、17U型板、18伺服电机、19转轴、20蜗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参照图1-4,一种双层同步升降平台,包括底座1,底座1顶部的两侧皆安装有安装板2,且安装板2的外壁套设有第一平台3,第一平台3顶部的两侧皆贯穿有导向杆4,且导向杆4的外侧均匀开设有限位槽5,并且限位槽5的底端安装有第二平台6,第二平台6顶部的四角位置处皆安装有液压缸7,且液压缸7的输出端与第一平台3固定连接,导向杆4的中心轴线与第一平台3的横向中心轴线相互垂直,且导向杆4与第一平台3为滑动连接,使得液压缸7可以带动第二平台6调整其与第一平台3之间的间距,进而适应更多的检修场景;
导向杆4外侧的中间位置处套设有限制板8,且限制板8的底部开设有凹槽9,凹槽9内设置有用于对限制板8进行限位的弹性机构,弹性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凹槽9内部两侧的限位杆10,且限位杆10贯穿限制板8延伸至限位槽5的内部,限位杆10与限制板8之间连接有弹簧11,弹簧11靠近限位槽5的一端为球面设置,且弹簧11与限制板8为滑动连接,使得操作人员捏动两组限位杆10即可解除对限制板8与导向杆4的限位固定,从而便于操作人员调整限制板8对第一平台3的限制位置;
第一平台3上方的安装板2上固定有安装框12,安装板2一侧两端的顶部皆贯穿有支撑轴13,且支撑轴13靠近两端的外侧皆安装有收卷辊14,收卷辊14的外侧安装有钢丝绳15,且钢丝绳15贯穿安装框12,并且钢丝绳15的底端与第一平台3连接,支撑轴13的一端安装有蜗轮16,安装框12顶部靠近蜗轮16的一侧安装有U型板17,U型板17上设置有用于带动支撑轴13转动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在U型板17一端的伺服电机18,伺服电机18的输出端连接有转轴19,且转轴19贯穿U型板17,转轴19靠近两端的外侧皆安装有蜗杆20,蜗杆20的中心轴线与蜗轮16的中心轴线相互垂直,且蜗杆20与蜗轮16为啮合连接,使得伺服电机18带动转轴19转动时,支撑轴13可以带动收卷辊14对应转动,进而使得钢丝绳15随之被收卷或者释放,进而可以带动第一平台3完成升降任务,同时蜗轮16不能带动蜗杆20转动,可以保证收卷辊14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如图1-4所示,将该装置接通电源,人员分别站立在第一平台3和第二平台6上,控制伺服电机18带动转轴19对应转动,通过蜗杆20与对应蜗轮16的啮合连接,使得此时两组支撑轴13可以同时对应转动,进而可以带动收卷辊14对钢丝绳15进行收卷或者释放,进而可以带动第一平台3和第二平台6实施升降任务,需要调整第一平台3与第二平台6之间的间距时,将两组限位杆10向靠近中间的方向捏动,使得限位杆10离开对应的限位槽5内,使得限制板8与导向杆4的限位固定被解除,将限制板8调整至指定位置处松开限位杆10,弹簧11带动限位杆10重新插入对应的限位槽5内,控制液压缸7带动第二平台6对应移动,第二平台6向下移动时,可以正常完成调整任务,第二平台6向上移动时,完成调整任务后限制板8可以与第一平台3的底部贴合,从而限制第二平台6的进一步向上移动,避免因为操作失误造成第二平台6进一步向上移动压缩操作人员的活动空间造成安全隐患。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双层同步升降平台,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的两侧皆安装有安装板(2),且安装板(2)的外壁套设有第一平台(3),所述第一平台(3)顶部的两侧皆贯穿有导向杆(4),且导向杆(4)的外侧均匀开设有限位槽(5),并且限位槽(5)的底端安装有第二平台(6),所述第二平台(6)顶部的四角位置处皆安装有液压缸(7),且液压缸(7)的输出端与第一平台(3)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杆(4)外侧的中间位置处套设有限制板(8),且限制板(8)的底部开设有凹槽(9),所述凹槽(9)内设置有用于对限制板(8)进行限位的弹性机构,所述第一平台(3)上方的安装板(2)上固定有安装框(12),所述安装板(2)一侧两端的顶部皆贯穿有支撑轴(13),且支撑轴(13)靠近两端的外侧皆安装有收卷辊(14),所述收卷辊(14)的外侧安装有钢丝绳(15),且钢丝绳(15)贯穿安装框(12),并且钢丝绳(15)的底端与第一平台(3)连接,所述支撑轴(13)的一端安装有蜗轮(16),所述安装框(12)顶部靠近蜗轮(16)的一侧安装有U型板(17),所述U型板(17)上设置有用于带动支撑轴(13)转动的驱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同步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4)的中心轴线与第一平台(3)的横向中心轴线相互垂直,且导向杆(4)与第一平台(3)为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同步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凹槽(9)内部两侧的限位杆(10),且限位杆(10)贯穿限制板(8)延伸至限位槽(5)的内部,所述限位杆(10)与限制板(8)之间连接有弹簧(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层同步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11)靠近限位槽(5)的一端为球面设置,且弹簧(11)与限制板(8)为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同步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在U型板(17)一端的伺服电机(18),所述伺服电机(18)的输出端连接有转轴(19),且转轴(19)贯穿U型板(17),所述转轴(19)靠近两端的外侧皆安装有蜗杆(2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层同步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20)的中心轴线与蜗轮(16)的中心轴线相互垂直,且蜗杆(20)与蜗轮(16)为啮合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205747.7U CN217676710U (zh) | 2022-05-18 | 2022-05-18 | 一种双层同步升降平台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205747.7U CN217676710U (zh) | 2022-05-18 | 2022-05-18 | 一种双层同步升降平台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676710U true CN217676710U (zh) | 2022-10-28 |
Family
ID=837400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205747.7U Active CN217676710U (zh) | 2022-05-18 | 2022-05-18 | 一种双层同步升降平台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676710U (zh) |
-
2022
- 2022-05-18 CN CN202221205747.7U patent/CN21767671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8893378U (zh) | 一种钢结构型材吊装装置 | |
CN217676710U (zh) | 一种双层同步升降平台 | |
CN210620112U (zh) | 一种地坑式架车机车体举升机构 | |
CN210559119U (zh) | 一种化工设备吊装维修装置 | |
CN208700523U (zh) | 一种便携式电力设备维修登高装置 | |
CN212356346U (zh) | 一种化工设备检修用起吊装置 | |
CN111847333A (zh) | 一种用于电力设备检修用的升降机装置 | |
CN212387691U (zh) | 一种用于电力设备检修用的升降机装置 | |
CN218595960U (zh) | 一种欧式桥式起重机的起升机构 | |
CN209097711U (zh) | 一种汽车座椅下线装置 | |
CN213537190U (zh) | 一种电力工程作业用便携式吊升装置 | |
CN211770028U (zh) | 一种供应室器械吊装设备 | |
CN223013195U (zh) | 一种轨道式电力巡检机器人 | |
CN211110744U (zh) | 一种具有防磨损结构的起重装置 | |
CN221524247U (zh) | 一种房建建筑用建筑模板支撑装置 | |
CN219469639U (zh) | 一种自动升降检修平台 | |
CN222181537U (zh) | 一种横向装卸的手车式开关吊装机构 | |
CN222630941U (zh) | 一种可移动的升降平台 | |
CN210915213U (zh) | 一种车载式升降机 | |
CN217102745U (zh) | 一种单人操作两侧同步升降的起重龙门架 | |
CN219929430U (zh) | 一种单梁电动葫芦行走机构 | |
CN213976851U (zh) | 一种新型起重机装置 | |
CN215626490U (zh) | 一种新型建筑施工用起重设备 | |
CN218261768U (zh) | 一种高速提升机 | |
CN219507508U (zh) | 一种市政混凝土盖板吊装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