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7674390U - 一种扎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扎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74390U
CN217674390U CN202221706356.3U CN202221706356U CN217674390U CN 217674390 U CN217674390 U CN 217674390U CN 202221706356 U CN202221706356 U CN 202221706356U CN 217674390 U CN217674390 U CN 2176743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e
ribbon
locking
head
sl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70635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琦
李增增
周长奉
贾小丽
王学滨
朱国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chai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chai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chai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chai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70635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743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743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743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ckage Frames And Binding Bands (AREA)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扎带,包括扎带头和扎带体,两者固接,所述扎带头具有插接通槽,所述插接通槽具有相对的第一插入口和第二插入口,所述扎带头还包括第一锁止部和第二锁止部;所述扎带体上设有锯齿,所述扎带体的尾端自所述第一插入口插入所述插接通槽时,所述锯齿能够与所述第二锁止部卡抵锁止,所述扎带的尾端自所述第二插入口插入所述插接通槽时,所述锯齿能够与所述第一锁止部卡抵锁止。通过对扎带头的结构改进,使得扎带体从扎带头两端的任一端插入,都能实现锁止,应用于发动机线束组装时可提高组装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扎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扎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扎带。
背景技术
发动机上的线束需要用扎带捆扎定位,现有的扎带设计扎带体只能从扎带头的一端插入,另一端穿出,若反向插入则无法锁定扎带体,在装配时工人容易插错,影响生产节拍和装机效率。
有鉴于此,如何改进扎带,以提高装配发动机线束的效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扎带,通过对扎带头的结构改进,使得扎带体从扎带头两端的任一端插入,都能实现锁止,应用于发动机线束组装时可提高组装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扎带,包括扎带头和扎带体,两者固接,所述扎带头具有插接通槽,所述插接通槽具有相对的第一插入口和第二插入口,所述扎带头还包括第一锁止部和第二锁止部;所述扎带体上设有锯齿,所述扎带体的尾端自所述第一插入口插入所述插接通槽时,所述锯齿能够与所述第二锁止部卡抵锁止,所述扎带的尾端自所述第二插入口插入所述插接通槽时,所述锯齿能够与所述第一锁止部卡抵锁止。
该扎带在扎带头上设置有第一锁止部和第二锁止部,当扎带体从第一插入口插入插接通槽时,扎带体的锯齿可与第二锁止部卡抵锁止,防止扎带体脱出,锁住扎带体,确保捆扎效果,当扎带体从第二插入口插入插接通槽时,扎带体的锯齿可与第一锁止部卡抵锁止,放置扎带体脱出,锁住扎带体,确保捆扎效果;可见,该扎带的结构设置不限制扎带体插入插接通槽的方向,不管从哪个插入口插入,都可以将扎带体和扎带头锁定,确保捆扎效果,因实际应用时不需要区分插入方向,有利于盲插,能够提高生产节拍和发动机线束的装配效率。
如上所述的扎带,所述插接通槽的一个槽壁的顶部向另一个槽壁延伸形成第一延伸部,所述插接通槽的另一个槽壁的顶部向一个槽壁延伸形成第二延伸部,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之间形成槽口;所述第一锁止部设于所述第一延伸部靠近所述第一插入口的一端,所述第二锁止部设于所述第二延伸部靠近所述第二插入口的一端。
如上所述的扎带,所述第一锁止部为第一斜齿,所述第一斜齿的齿尖端靠近所述槽口设置。
如上所述的扎带,所述第二锁止部为第二斜齿,所述第二斜齿的齿尖端靠近所述槽口设置。
如上所述的扎带,所述第二延伸部靠近所述第一插入口的一端设有第一导向斜面。
如上所述的扎带,所述第一延伸部靠近所述第二插入口的一端设有第二导向斜面。
如上所述的扎带,所述扎带头和所述扎带体为一体成型结构。
如上所述的扎带,所述扎带体上设有多个锯齿,多个锯齿沿所述扎带体的长度方向排布,且多个锯齿的倾斜方向一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扎带的一种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具体实施例中扎带体自第一插入口插入时扎带体和扎带头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具体实施例中扎带体自第二插入口插入时扎带体和扎带体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扎带头10,插接通槽11,第一插入口111,第二插入口112,第一延伸部12,第一斜齿121,第二导向斜面122,第二延伸部13,第二斜齿131,第一导向斜面132;
扎带体20,锯齿2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至图3,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扎带的一种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具体实施例中扎带体自第一插入口插入时扎带体和扎带头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具体实施例中扎带体自第二插入口插入时扎带体和扎带体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该实施例中,扎带包括扎带头10和扎带体20,两者固接在一起,扎带头10具有插接通槽11,扎带体20环绕被扎物体(比如发动机线束)后,可穿过插接通槽11与扎带头10相对锁定,以将被扎物体固定。
扎带头10的插接通槽11具有相对的第一插入口111和第二插入口112,可以理解,第一插入口111和第二插入口112是插接通槽11 在其延伸方向上的端部开口,扎带体20在插接时可以从第一插入口 111向第二插入口112所在方向插入,也可以从第二插入口112向第一插入口111所在方向插入;以图1所示方位来说,扎带体20从第一插入口111向第二插入口112方向插入,即是自左向右插入,扎带体 20从第二插入口112向第一插入口111方向插入,即是自右向左插入。
扎带头10包括第一锁止部和第二锁止部,扎带体20上设有锯齿 21;当扎带体20自第一插入口111插入插接通槽11时,扎带体20 上的锯齿21能够与第二锁止部卡抵锁止,避免扎带体20向第一插入口111方向再退出插接通槽11,保证被扎物体捆扎的可靠性;当扎带体20自第二插入口112插入插接通槽11时,扎带体20上的锯齿21 能够与第一锁止部卡抵锁止,避免扎带体20向第二插入口112方向再退出插接通槽11,保证被扎物体捆扎的可靠性。
如上,该扎带的结构设置不限制扎带体20插入扎带头10的插接通槽11的方向,不管从哪个插入口插入,都可以将扎带体20和扎带头10锁定,确保捆扎效果,因实际应用时不需要区分插入方向,有利于盲插,能够提高生产节拍和被扎物体如发动机线束的装配效率。
具体的方案中,扎带头10的插接通槽11包括相对的两个槽壁,以图1所示方位来说,即插接通槽11包括上槽壁和下槽壁,其中,上槽壁的顶部向下延伸形成第一延伸部12,下槽壁的顶部向上延伸形成第二延伸部13,这里的槽壁的顶部指的是相对远离插接通槽11的槽底面的方向,第一延伸部12和第二延伸部13之间具有距离,形成槽口,这样,插接通槽11的槽口的宽度小于通槽主体的宽度,扎带体 20穿过插接通槽11后,受第一延伸部12和第二延伸部13的阻挡不会从槽口脱离插接通槽11。
前述第一锁止部设置在第一延伸部12靠近第一插入口111的一端,前述第二锁止部设置在第二延伸部13靠近第二插入口112的一端。
具体来说,第一锁止部为第一斜齿121,具体的,可将第一延伸部12靠近第一插入口111的一端进行除料处理,以形成第一斜齿121,第一斜齿121的齿尖端靠近槽口设置,如图1所示,第一延伸部12 的左端具有一个三角形缺口,剩余部分形成三角形的第一斜齿121结构,该三角形缺口的角部远离槽口方向,且远离第一插入口111。
具体来说,第二锁止部为第二斜齿131,具体的,可将第二延伸部13靠第二插入口112的一端进行除料处理,以形成第二斜齿131,第二斜齿131的齿尖端靠近槽口设置,如图2所示,第二延伸部13 的右端具有一个三角形缺口,剩余部分形成三角形的第二斜齿131结构,该三角形缺口的角部远离槽口方向,且远离第二插入口111。
实际应用中,如图2所示,扎带体20从第一插入口111插入插接通槽11时,插入方向如图2中的黑色实心箭头所示,即扎带体20自左向右插入时,扎带体20上的锯齿21可与第二斜齿131相抵,限制扎带体20向左移动,即扎带体20只能向右移动,如此可确保捆扎效果;如图3所示,扎带体20从第二插入口112插入插接通槽11时,插入方向如图3中的黑色实心箭头所示,即扎带体20自右向左插入时,扎带体20上的锯齿21可与第一斜齿121相抵,限制扎带体20向右移动,即扎带体20只能向左移动,如此可确保捆扎效果。
具体的方案中,第二延伸部13靠近第一插入口111的一端设有第一导向斜面132,以图示方位,即第二延伸部13的左端设有第一导向斜面132,以对扎带体20自第一插入口111插入时进行导向,第一导向斜面132的具体倾斜程度可根据实际应用需求来设置。
具体的方案中,第一延伸部12靠近第二插入口112的一端设有第二导向斜面122,以图示方位,即第一延伸部12的右端设有第二导向斜面122,以对扎带体20自第二插入口112插入时进行导向,第二导向斜面122的具体倾斜程度可根据实际应用需求来设置。
具体的,扎带体20上设有多个锯齿21,多个锯齿21沿扎带体 20的长度方向排布,且多个锯齿21的倾斜方向一致,这样方便调整扎带的捆绑长度。
具体的,扎带头10和扎带体20设为一体成型结构,以提高扎带的强度。当然,也可将两者分体设置再固定在一体。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扎带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扎带,包括扎带头和扎带体,两者固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扎带头具有插接通槽,所述插接通槽具有相对的第一插入口和第二插入口,所述扎带头还包括第一锁止部和第二锁止部;所述扎带体上设有锯齿,所述扎带体的尾端自所述第一插入口插入所述插接通槽时,所述锯齿能够与所述第二锁止部卡抵锁止,所述扎带的尾端自所述第二插入口插入所述插接通槽时,所述锯齿能够与所述第一锁止部卡抵锁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扎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通槽的一个槽壁的顶部向另一个槽壁延伸形成第一延伸部,所述插接通槽的另一个槽壁的顶部向一个槽壁延伸形成第二延伸部,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之间形成槽口;所述第一锁止部设于所述第一延伸部靠近所述第一插入口的一端,所述第二锁止部设于所述第二延伸部靠近所述第二插入口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扎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止部为第一斜齿,所述第一斜齿的齿尖端靠近所述槽口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扎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锁止部为第二斜齿,所述第二斜齿的齿尖端靠近所述槽口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扎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延伸部靠近所述第一插入口的一端设有第一导向斜面。
6.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扎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伸部靠近所述第二插入口的一端设有第二导向斜面。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扎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扎带头和所述扎带体为一体成型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扎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扎带体上设有多个锯齿,多个锯齿沿所述扎带体的长度方向排布,且多个锯齿的倾斜方向一致。
CN202221706356.3U 2022-07-04 2022-07-04 一种扎带 Active CN2176743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06356.3U CN217674390U (zh) 2022-07-04 2022-07-04 一种扎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06356.3U CN217674390U (zh) 2022-07-04 2022-07-04 一种扎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74390U true CN217674390U (zh) 2022-10-28

Family

ID=837160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706356.3U Active CN217674390U (zh) 2022-07-04 2022-07-04 一种扎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743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688302A (en) One-piece cable tie
US3965538A (en) Integral cable tie
US9038246B2 (en) Cable tie
EP0331711B1 (en) Push mount tie
JP3859790B2 (ja) 二つの部分から成るケーブル連結具
US6578239B2 (en) Low profile latchable tie
DE102004057192B4 (de) Bindebandbefestigungsanordnung
CN217674390U (zh) 一种扎带
CN213692980U (zh) 一种双通道汽车线束固定用螺柱卡扣
US6594867B1 (en) Device at a bundle tie
CN1271321A (zh) 锁定装置
CN100344512C (zh) 捆扎带中的装置
US5915424A (en) Guide tool for guiding a harnessing device underneath a plurality of wires disposed on a harness board
CN210926951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的线束固定扎带
US5657535A (en) Terminal insertion guide
CN212478128U (zh) 一种带有拼接扣的纸面石膏板
DE8522688U1 (de) Kabelgurt
CN218788554U (zh) 连接结构、连接组件以及电池包
CN211880001U (zh) 电池包的线束固定件及电池包
CN219949152U (zh) 一种可拼接组合式扎带
CN115258407A (zh) 一种使线束来回移动的束线扎带装置
CN222230393U (zh) 一种连接带调节装置
CN212952001U (zh) 束线扎带
CN219949153U (zh) 一种扎带
CN212952000U (zh) 自锁式尼龙扎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