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43772U - 电磁感应节能加热器 - Google Patents
电磁感应节能加热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643772U CN217643772U CN202220802491.1U CN202220802491U CN217643772U CN 217643772 U CN217643772 U CN 217643772U CN 202220802491 U CN202220802491 U CN 202220802491U CN 217643772 U CN217643772 U CN 21764377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xedly connected
- thick bamboo
- heating section
- wall
-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neral Induction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磁感应节能加热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环形电磁加热筒,所述电磁加热筒内设有内筒,所述内筒的外壁缠绕有电磁感应线圈,所述内筒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贯穿电磁加热筒内壁的导热杆,多个所述导热杆相对的一端共同固定连接有贯穿电磁加热筒内顶壁的金属棒,所述金属棒位于电磁加热筒上方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壳体内壁固定连接的发热管。本实用新型利用能源电磁感应节能技术,且通过设置螺旋状发热管的发热,绿色环保,热转换效率更高,大大提高了热的有效利用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感应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电磁感应节能加热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常风的加热器通常由电热丝和金属管等构成,电热丝是作为加热器的发热体一般设置在金属管内,在电热丝的两端连接有电极引线端子。由于这种电加热器的发热体为电热丝,通电后电热丝产生的热量需通过绝缘层传导给金属管,最后才能通过金属管对水进行加热。因此,这种电热转换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而提出的电磁感应节能加热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电磁感应节能加热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环形电磁加热筒,所述电磁加热筒内设有内筒,所述内筒的外壁缠绕有电磁感应线圈,所述内筒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贯穿电磁加热筒内壁的导热杆,多个所述导热杆相对的一端共同固定连接有贯穿电磁加热筒内顶壁的金属棒,所述金属棒位于电磁加热筒上方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壳体内壁固定连接的发热管,所述发热管呈螺旋状,所述壳体的上端转动连接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提手,所述壳体的外壁设有从里到外依次设有导热层、隔热层和绝缘层。
为了更好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金属棒的两侧侧壁均固定连接有金属杆,两个所述金属杆的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导热块。
为了更好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内筒内呈空心,所述内筒的两侧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多个翅块发热体。
为了更好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多个所述导热杆呈环形等间距排列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大大增加了发热管对壳体内的加热范围,从而大大增加了装置的热转换效率;利用金属棒将热量通过金属杆传递至多个导热块上,进一步的增加了对金属棒表面热量的传递速度,从而增加了壳体内热量的挥发范围,大大提高了热的有效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磁感应节能加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磁感应节能加热器中电磁加热筒的俯视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磁感应节能加热器中发热管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磁感应节能加热器中内筒的剖视图。
图中:1壳体、2电磁加热筒、3内筒、4电磁感应线圈、5导热杆、6金属棒、7发热管、8密封盖、9提手、10翅块发热体、11金属杆、12导热块、13导热层、14隔热层、15绝缘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4所示,电磁感应节能加热器,包括壳体1,壳体1的外壁设有从里到外依次设有导热层13、隔热层14和绝缘层15,导热层13可以将热量快速的充满壳体1,提高装置1内对物体的加热速度,隔热层14可以避免壳体1的表面发烫,绝缘层15避免装置发生漏电。
壳体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环形电磁加热筒2,电磁加热筒2内设有内筒3,内筒3内呈空心,内筒3的两侧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多个翅块发热体10,加快了内筒3的发热速度,内筒3的外壁缠绕有电磁感应线圈4,内筒3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贯穿电磁加热筒2内壁的导热杆5,多个导热杆5呈环形等间距排列设置,提高了多个导热杆5对金属棒6传递热量的速度。
多个导热杆5相对的一端共同固定连接有贯穿电磁加热筒2内顶壁的金属棒6,金属棒6的两侧侧壁均固定连接有金属杆11,两个金属杆11的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导热块12,进一步的增加了对金属棒11表面热量的传递速度,增加了壳体1内热量的挥发范围。
金属棒6位于电磁加热筒2上方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壳体1内壁固定连接的发热管7,发热管7呈螺旋状,壳体1的上端转动连接有密封盖8,密封盖8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提手9,提手9便于将密封盖8打开将物体放置在壳体1内,然后接通电源,电磁感应线圈4通电使得内筒发热并通过导热杆5传递至金属棒6上,然后再传递至发热管7,由于螺旋状的外形,大大增加了发热管7对壳体1内的加热范围,从而大大增加了装置的热转换效率。
Claims (4)
1.电磁感应节能加热器,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环形电磁加热筒(2),所述电磁加热筒(2)内设有内筒(3),所述内筒(3)的外壁缠绕有电磁感应线圈(4),所述内筒(3)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贯穿电磁加热筒(2)内壁的导热杆(5),多个所述导热杆(5)相对的一端共同固定连接有贯穿电磁加热筒(2)内顶壁的金属棒(6),所述金属棒(6)位于电磁加热筒(2)上方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壳体(1)内壁固定连接的发热管(7),所述发热管(7)呈螺旋状,所述壳体(1)的上端转动连接有密封盖(8),所述密封盖(8)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提手(9),所述壳体(1)的外壁设有从里到外依次设有导热层(13)、隔热层(14)和绝缘层(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感应节能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棒(6)的两侧侧壁均固定连接有金属杆(11),两个所述金属杆(11)的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导热块(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感应节能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3)内呈空心,所述内筒(3)的两侧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多个翅块发热体(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感应节能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导热杆(5)呈环形等间距排列设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802491.1U CN217643772U (zh) | 2022-04-08 | 2022-04-08 | 电磁感应节能加热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802491.1U CN217643772U (zh) | 2022-04-08 | 2022-04-08 | 电磁感应节能加热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643772U true CN217643772U (zh) | 2022-10-21 |
Family
ID=836456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0802491.1U Active CN217643772U (zh) | 2022-04-08 | 2022-04-08 | 电磁感应节能加热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643772U (zh) |
-
2022
- 2022-04-08 CN CN202220802491.1U patent/CN21764377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032253Y (zh) | 快热式热水器 | |
CN217643772U (zh) | 电磁感应节能加热器 | |
CN203240738U (zh) | 高频电磁感应加热组件 | |
CN214481353U (zh) | 一种高效节能方形复合电热管 | |
CN204718101U (zh) | 一种电热水器的新型电加热单元 | |
CN203274229U (zh) | 一种足浴盆电加热模块 | |
CN205561280U (zh) | 一种全新节能型电加热管 | |
CN203224027U (zh) | 节能变频热水器 | |
CN213334918U (zh) | 一种液体加热器 | |
CN206119976U (zh) | 覆铝电热锅 | |
CN2384393Y (zh) | 用于电热水器带有散热片的电热管 | |
CN212108962U (zh) | 即热式电热管及其组件 | |
CN214706412U (zh) | 一种用于电热板的防水导线连接机构 | |
CN205946202U (zh) | 一种新型加热管 | |
CN204394225U (zh) | 一种电热膜式车载热水杯内胆 | |
CN201463219U (zh) | 螺旋套管快速加热装置 | |
CN204259194U (zh) | 零辐射高效电热能量转换器 | |
CN207783176U (zh) | 一种弹簧加热器 | |
CN202652564U (zh) | 碳纤维电加热装置 | |
CN201733459U (zh) | 空调金属ptc电加热管组件 | |
CN208536344U (zh) | 一种电磁加热热水器 | |
CN206018800U (zh) | 一种新型储能电暖器 | |
CN208536343U (zh) | 一种电磁加热热水器 | |
CN205946215U (zh) | 一种耐高温电加热管 | |
CN215059983U (zh) | 即热式电热水龙头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