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28697U - 一种电镀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镀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628697U CN217628697U CN202123419408.7U CN202123419408U CN217628697U CN 217628697 U CN217628697 U CN 217628697U CN 202123419408 U CN202123419408 U CN 202123419408U CN 217628697 U CN217628697 U CN 21762869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ctroplating
- deplating
- groove
- workpiece
- dri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plating Methods And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镀设备,包括自动进料装置、用于清洗电镀工件的前处理装置、电镀箱、环形导轨、电镀夹具、夹具退镀装置、用于冲洗电镀工件的清洗装置和用于风干电镀工件的出料处理装置;前处理装置设置在自动进料装置的上方且位于自动进料装置的中间位置,电镀箱设置在自动进料装置的一侧且位于前处理装置工序方向上的后侧,清洗装置设置在电镀箱远离自动进料装置的一侧;环形导轨设置在自动进料装置与清洗风干装置之间,且位于电镀箱的一侧;夹具退镀装置设置在环形导轨相对于电镀箱的另一侧;出料处理装置设置在清洗装置远离电镀箱的一侧;本实用新型具有电镀生产全自动化,同时方便更换钛篮中的铜球,电镀效果好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镀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镀设备。
背景技术
电镀就是利用电解原理在某些金属表面上镀上一薄层其它金属或合金的过程,是利用电解作用使金属或其它材料制件的表面附着一层金属膜的工艺从而起到防止金属氧化,提高耐磨性、导电性、反光性、抗腐蚀性及增进美观等作用。
为了克服铝合金表面硬度、耐磨损性等方面的缺陷,扩大应用范围,延长使用寿命,表面处理技术成为铝合金使用中不可缺少的一换,而阳极氧化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且最成功的。阳极氧化装置中,包括用于固定阳极铝板的夹具,夹具通过导电装置与电源连接;现有的导电装置一般为固定的,该种固定装置虽然导电可靠,但是不能实现自动化生产,导致生产效率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在中国专利号为201620989229.7,公告日为2017.04.26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阳极氧化自动化生产线,按物料输送方向依次包括入料设备、磨板设备、第一溢流水洗设备、除油设备、第二溢流水洗设备、氧化设备、第三溢流水洗设备、市水吸干设备、强风吹干设备、热风吹干设备和出料设备;所述氧化设备包括若干并排设置的硫酸槽和设置在硫酸槽一侧的导电装置;所述导电装置包括轨道、一个以上与导轨配合的小车行走机构、驱动小车行走机构在轨道上行走的小车驱动机构、固定在小车行走机构上的夹具、固定在小车行走机构上的碳刷和与碳刷接触的导电铜板。小车行走机构带着夹具和碳刷在轨道上行走,碳刷始终与导电铜板接触,保证阳极铝板始终处于通电状态,确保阳极铝板能够在硫酸内氧化反应。
但是,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夹具在进行电镀时,夹具浸没在电镀液的部分都会被镀上电镀层,因此需要对电镀夹具上的镀层进行退镀处理,否则会影响后续的电镀处理;而该技术方案中的生产线中并没有设置退镀装置;因此需要一种硝酸回用率高的设备;同时,该技术方案中的夹具进行电镀时与电镀液接触的面积大,会被电镀上一层面积较大的电镀层,即使进行退镀也需要花费较多时间。
另外,现有技术中的入料装置多为龙门入料机构,入料时通过工作人员人工将工件放入龙门机构上固定工件,龙门机构再将工件输送到电镀设备中,这样,效率不高,无法实现电镀生产线的全自动化。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镀设备,利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电镀生产全自动化,同时方便更换钛篮中的铜球;电镀效果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镀设备,包括用于输送电镀工件的自动进料装置、用于清洗电镀工件的前处理装置、电镀箱、环形导轨、电镀夹具、夹具退镀装置、用于冲洗电镀工件的清洗装置和用于风干电镀工件的出料处理装置;前处理装置设置在自动进料装置的上方且位于自动进料装置的中间位置,电镀箱设置在自动进料装置的一侧且位于前处理装置工序方向上的后侧,清洗装置设置在电镀箱远离自动进料装置的一侧;环形导轨设置在自动进料装置与清洗风干装置之间,且位于电镀箱的一侧;夹具退镀装置设置在环形导轨相对于电镀箱的另一侧;出料处理装置设置在清洗装置远离电镀箱的一侧;
电镀箱包括第一槽体、钛篮组、用于夹持电镀工件移动的电镀夹具、第二槽体和用于供电解液射出以形成射流的水刀,第一槽体上设有铜板,钛篮组与铜板电联;第二槽体设置在第一槽体的一侧,第一槽体在靠近第二槽体的一侧壁上设有移动通槽,电镀夹具设置在电镀箱上,电镀夹具夹持电镀工件时,电镀夹具在第二槽体内夹持电镀工件的一端,电镀工件的另一端穿过移动通槽设置在第一槽体内;
在第一槽体内设有两组以上的钛篮组,相邻的钛篮组间隙设置,每组钛篮组包括上钛篮和下钛篮,在第一槽体远离第二槽体的侧壁上开设有两个以上对应上钛篮和下钛篮的通孔;在第一槽体远离第二槽体的侧壁外侧上设有与通孔相对应的安装端口,所述安装端口抵持连接通孔,上钛篮和下钛篮伸入通孔内并与安装端口接触连接,对应安装端口可拆卸压紧设置有安装盖,当安装盖压紧连接安装端口时,钛篮组与安装盖电联,钛篮组通过安装盖与铜板电连接;
下钛篮位于上钛篮的下方,每组钛篮组的下钛篮与上钛篮之间有距离;上钛篮和下钛篮的两端分别可拆卸连接在第一槽体的两侧壁上,水刀设置在钛篮组的一侧;电镀夹具一端设置在电镀箱的侧壁上,电镀夹具夹持工具的另一端穿过第一槽体的侧壁设置在上钛篮和下钛篮之间;
在每两组钛篮组之间设有一个以上的水刀,水刀设置在相邻两钛篮组之间的间隙且靠近电镀工件的一侧,水刀上设有若干个用于射出电解液形成射流的喷口,喷口朝向电镀工件设置;
电镀夹具设置在全自动电镀设备的环形导轨上,所述电镀夹具包括基座和设置在基座上的驱动机构和夹具组,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基座一侧的上端,所述夹具组设置在基座一侧的下端,所述驱动机构连接夹具组。
以上设置,电镀工件放置到水平设置自动进料装置中,自动进料装置将电镀工件向前处理装置和电镀箱的方向输送;前处理装置对电镀工件进行除油和冲洗处理,自动进料装置将完成前处理的电镀工件输送到电镀箱内;这样可实现自动送料,无需工作人员人工将电镀工件放入进行固定,实现全自动化;设置在环形导轨上的电镀夹具夹持自动进料装置上的电镀工件,随后电镀工件在电镀夹具的带动下在电镀箱内移动并进行电镀;电镀工件在电镀夹具的带动下,完成在电镀箱内的电镀,电镀夹具在离开电镀箱后松开电镀工件,电镀工件被输送至清洗装置;电镀工件在电镀夹具的带动下移动;由于工件是通过安装在电镀箱一侧壁上的电镀夹具进行夹持的,工件在远离电镀夹具的一端会由于重力作用变形,导致工件倾斜,这样,水刀射出的射流不能均匀的喷射到工件的表面上,会导致电镀不均匀的情况出现;通过在工件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上导向机构和下导向机构,且上导向机构和下导向机构分别转动设置在第一槽体上,上导向机构和下导向机构能够随着工件的移动而转动,既能够保证工件保持水平,上导向机构和下导向机构也不会影响工件的移动;这样,水刀射出的射流能够均匀的喷射在工件上,保证电镀的均匀度;电镀工件进入清洗装置后,进行冲洗和吹干工序;这样,能够对完成电镀的电镀工件的进行快速冲洗;另外,对完成冲洗的电镀工件先进行强风吹干,将电镀工件上的大部分水分吹走吹干,随后通过烘干装置对电镀工件进行烘干,这样,能够高效对完成电镀的电镀工件进行彻底的清洗和吹干处理;清洗装置输出电镀工件,完成电镀工件的电镀处理;综上,电镀设备能够实现全自动化,在正常作业中无需人工参与,电镀液重复利用率高,同时夹具在每次完成电镀后都能自动进行退镀,且退镀液能够循环使用,降低成本的同时减少了对环境污染;方便更换钛篮中的铜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电镀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夹具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滑轮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电镀槽的一实施例去除水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电镀槽的另一实施例第一槽体去除工件状态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电镀槽的另一实施例第一槽体水刀状态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7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退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退镀装置一实施例中的的退渡槽、滴水槽和循环槽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中退镀装置另一实施例中的的退渡槽、滴水槽和循环槽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中电镀夹具推动弹性活动挡板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13所示,一种电镀设备,包括用于输送电镀工件自动进料装置1z、用于清洗电镀工件的前处理装置2z、电镀箱1a、环形导轨21b、电镀夹具100c、夹具退镀装置、用于冲洗电镀工件的清洗装置5z和用于风干电镀工件的出料处理装置3z。
前处理装置2z设置在自动进料装置1z的上方且位于自动进料装置1z的中间位置,电镀箱1a设置在自动进料装置1z的一侧且位于前处理装置2z工序方向上的后侧,清洗装置5z设置在电镀箱1a远离自动进料装置1z的一侧;环形导轨21b设置在自动进料装置与清洗装置5z之间,且位于电镀箱1a的一侧;夹具退镀装置设置在环形导轨21b相对于电镀箱1a的另一侧;出料处理装置3z设置在清洗装置5z远离电镀箱1a的一侧。
其中,环形导轨的长度对应电镀箱长度设置,环形导轨的直线部分长度略大于电镀箱的长度。
在本实施例中,前处理装置为对电镀工件进行除油及冲洗的设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累述;清洗装置为对电镀工件进行冲洗的现有技术,具体不再累述;出料处理装置包括风机和烘干装置,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累述。
自动进料装置,包括进料槽体、若干个设置在进料槽体上的导辊和用于驱动导辊的进料电机(图中未示出),导辊之间水平间隙设置。
如图1-图5所示,包括电镀夹具100c,所述电镀夹具100c设置在全自动电镀设备的环形导轨21b上,所述电镀夹具包括基座1c、设置在基座1c上的驱动机构2c以及夹具组3c和用于驱动电镀夹具100c移动的环形轨道21b;所述基座1c一侧的上端与环形轨道21b固定连接;所述夹具组3c设置在基座1c一侧的下端,所述驱动机构2c连接夹具组3c。在本实施例中,电镀夹具通过电机在环形导轨21b上移动并进行电镀工作,具体的电镀加工为现有技术,以下将不再累述。
所述驱动机构2c包括驱动组件4c和复位组件5c,所述驱动组件4c设置在基座1c的顶端,所述复位组件5c连接夹具组3c,所述复位组件5c设置在基座1c的一侧上,驱动组件4c设置在复位组件5c的上方;所述复位组件5c包括复位驱动板51c,所述复位驱动板51c设置在基座1c的一侧并连接驱动组件4c,复位驱动板51c连接夹具组3。
如图3所示,所述驱动组件4c包括驱动安装板41c、驱动扳手42c、驱动弹簧43c、扳手连接柱44c、驱动顶柱45c、驱动轴46c和驱动轮47c,在驱动安装板41c上设有贯穿驱动安转板41c两端面的驱动槽48c,位于驱动安装板41c的前端面设有复位驱动板51c,位于驱动槽48c内的复位驱动板51c上设有驱动顶柱45c,所述驱动扳手42c通过扳手连接柱44c设置在驱动安装板41c的后端面,在驱动扳手42c的一端上设有扳手驱动部421c,所述扳手驱动部421c延伸至驱动槽48c上设置,所述扳手驱动部421c的一侧通过驱动弹簧43c连接驱动槽48c的侧壁,在扳手驱动部421c远离驱动扳手42c的一端上设有驱动轴46c,在驱动轴46c上设有驱动轮47c,所述驱动轮47c位于驱动槽48c内并与驱动顶柱45c相抵触连接设置。所述驱动槽48c包括顶柱限位槽481c、扳手驱动槽482c和弹簧槽483c,所述顶柱限位槽481c设置在扳手驱动槽482c的下端,所述驱动顶柱45c位于顶柱限位槽481c内,在扳手驱动槽482c的上端设有弹簧槽483c,所述驱动弹簧43c的一端固定在弹簧槽483c的内壁上,在扳手驱动部421c的一侧上设有弹簧连接部422c,所述驱动弹簧43c的另一端固定在该弹簧连接部422c上;在驱动扳手42c的另一端上设有滚轮424c(在图2中示出)。
以上设置,复位驱动板51c向下移动时,设置在复位驱动板51c上的驱动顶柱45c同步向下移动至顶柱限位槽481c内,当驱动顶柱45c移动完成后,拉动驱动扳手42c向上移动使得驱动轮47c在扳手驱动槽482c内移动压制驱动顶柱45c,由此即可完成固定,操作简单有效。
如图2所示,所述复位组件5c还包括复位弹簧52c、缓冲弹簧53c、缓冲挡板54c和复位连接杆55c,在复位驱动板51c上设有弹簧连接座521c,所述复位弹簧52c的一端固定在弹簧连接座521c上,位于复位弹簧52c的另一端设有复位连接杆55c,在基座1c的底端上设有缓冲挡板54c,所述复位连接杆55c穿过缓冲挡板54c并连接夹具组3c,在复位连接杆55c和缓冲挡板54c之间设有缓冲弹簧53c。
以上设置,当复位驱动板51c向下移动时,复位弹簧52c和缓冲弹簧53c通过向下移动并被压缩,在电镀工作时,复位弹簧52c和缓冲弹簧53c处于被压缩状态,当驱动组件4c松开固定时,通过复位弹簧52c的回弹作用带动复位驱动51c板向上移动从而松开固定,结构简单有效。
如图2和图4所示,所述夹具组3c包括固定夹板31c、活动夹板32c和夹板限位组件33c,所述固定夹板31c的一端固定在基座11c的底端,在固定夹板31c的另一端的上设有固定夹臂311c,所述活动夹板32c包括活动连接板321c和活动夹臂322c,活动连接板321c与复位连接杆55c相连,所述活动连接板321c通过夹板限位组件33c连接固定夹板31c,在活动连接板321c的底端设有活动夹臂322c,所述活动夹臂322c和固定夹臂311c呈上下分布,在活动夹臂322c的底端与固定夹臂311c的顶端相对应设置形成夹口部34c;以上设置,工件位于夹口部34c内,夹持时,复位驱动板51c带动复位组件4c向下移动进而带动活动夹板32c向下移动来夹持工件。
如图2所示,在固定夹臂311c和活动夹臂322c位于夹口部34c的一端上设有导向块341c,所述导向块341c为朝向夹口部34c的一侧为斜面的三角形突块;由此设置,通过导向块341c的作用可以使得工件更加方便的进入到夹口部34c内。
如图4所示,所述夹板限位组件33c包括夹板限位连接柱331c、夹板限位块332c和夹板滑动块333c,在活动连接板321c上设有沿活动连接板321c长度方向设置的夹板连接槽330c,所述夹板滑动块333c设置在该夹板连接槽330c内,所述夹板滑动块333c通过夹板限位连接柱331c固定在固定夹板31c上,在夹板滑动块333c上设有夹板限位块332c,所述夹板限位块332c与活动夹板321c接触连接;由此设置,通过夹板限位组件33c的作用,限制了活动夹板32c在固定夹板31c上仅能沿着固定夹板31c的长度方向上下移动且还能防止活动夹板32c脱离固定夹板31c。
所述固定夹板31c和活动夹板32c的外表面上覆盖有绝缘层(图中未示出),由此设置,通过绝缘层的设置,保证了工件在电镀过程中固定夹板和活动夹板不容易发生漏电现象。
如图4所示,在活动夹臂322c的底端以及固定夹臂311c的顶端上设有电镀块35c,所述电镀块35c穿过绝缘层连接活动夹臂322c以及固定夹臂311c,通过电镀块和绝缘层的设置,即可保证电镀的效果不会变弱,且还保证了电镀夹具不会发生漏电的问题。
如图2所示,在基座1c的一侧上还设有一个以上的限位凸条11c,所述复位驱动板51c限制连接在限位凸条11c与基座1c之间,通过限位凸条11c的设置,限制了复位驱动板51c在基座1c上仅能沿基座1c的上下方向移动且能防止复位驱动板51c脱离基座1c。
如图5所示,在基座1c的另一侧上设有滑动轮组6c,所述滑轮组6c包括上滑轮61c、下滑轮62c和侧滑轮63c,在基座1c另一侧的顶端上设有滑轮上端板64c,在基座1c另一侧的底端上设有滑轮下端板65c,所述上滑轮61c设置在滑轮上端板64c靠近基座1c的一端,所述下滑轮62c设置在滑轮下端板65c靠近基座1c的一端,在滑轮上端板64c远离基座1的一端和滑轮下端板65c远离基座1c的一端上设有侧滑轮63c,在位于滑轮上端板64c和滑轮下端板65c之间的基座1c上还设有侧滑轮63c;在上滑轮61c、下滑轮62c和侧滑轮63c之间形成轨道槽66c,所述环形导轨位于轨道槽66c内并与上滑轮61c、下滑轮62c和侧滑轮63c滚动连接,由此设置,在安装电镀夹具时,通过将轨道槽套入到环形导轨上即可完成安装,操作过程简单方便,在电镀夹具移动时,上滑轮、下滑轮与侧滑轮在环形导轨的上下端面以及侧面滑动。
上述结构,电镀夹具沿着环形导轨移动进行电镀工作,通过驱动组件4c驱动夹具组3c夹持电镀工件,在工作时,夹口部34c夹持工作沿着环形导轨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电镀块35c对电镀工件进行电镀动作;在夹持时,人工将复位驱动板51c向下拉动使得夹口部34c夹持电镀工件,当夹口部34c夹持住电镀工件后,再拉动驱动扳手42c向上移动,在驱动扳手42c向上移动时带动设置在驱动扳手42c上的驱动轮47c在驱动槽48c内反向移动,进而将驱动轮47c压制设置在复位驱动板51c上的驱动顶柱45c,当驱动轮47c压制在驱动顶柱45c上时,驱动顶柱45c与驱动轮47c的中心之间呈直线状态,因此,驱动顶柱45c被驱动轮47c压制而无法向上移动复位,而同时驱动顶柱45c的向上的力抵制驱动轮47c无法移动,通过驱动顶柱45c与驱动轮47c相互作用的力使得驱动顶柱45c与驱动轮47c之间实现固定,由此,即可完成工作夹持工作,该结构简单且有效,不需要借助其他机构即可完成工作的夹持固定,不仅节省成本且操作方便,当需要松开电镀工件时,只需对驱动扳手42c一点向下的力,驱动顶柱45c与驱动轮47c的中心之间形成的直线则会破坏,进而使得驱动顶柱45c克服驱动轮47c压制的力而向上移动,同时,在夹持的过程中,驱动轮47c移动会将驱动弹簧43c拉伸,当驱动顶柱45c与驱动轮47c的中心之间的直线被破坏时,通过驱动弹簧43c弹力回弹作用带动驱动轮47c复位,由此即可松开电镀工件,操作简单且有效。
如图6-图9所示,电镀箱1a包括第一槽体11a、钛篮组、第二槽体12a和用于供电解液射出以形成射流的水刀;其中,在图1中的第一槽体11a虚线部分的侧壁为透明视图;第一槽体11a上设有铜板16a,钛篮组与铜板16a电连接;第二槽体12a设置在第一槽体11a的一侧,第一槽体11a在靠近第二槽体12a的一侧壁上设有移动通槽114a,电镀夹具100c设置在电镀箱1a上,电镀夹具100c夹持工件时,电镀夹具100c在第二槽体12a内夹持工件的一端,工件的另一端穿过移动通槽114a设置在第一槽体11a内。
第二槽体12a和第一槽体11a内分别设有电解液,且对工件进行电镀时,电解液的液面高度高于工件的顶面;电镀箱1a还包括用于供给电解液的水刀泵(图中未示出),水刀泵的输入端连通电镀箱1a的第一槽体11a,水刀泵的输出端连接水刀。
在第一槽体11a内设有两组以上的钛篮组,相邻的钛篮组间隙设置,每组钛篮组包括上钛篮131a和下钛篮132a,在第一槽体11a远离第二槽体12a的侧壁上开设有两个以上对应上钛篮131a和下钛篮132a的通孔111a;在第一槽体11a远离第二槽体12a的侧壁外侧上设有与的侧壁在远离另一侧壁的一侧上对应在通孔111a相对应的安装端口112a,所述安装端口112a抵持连接通孔111a,上钛篮131a和下钛篮132a伸入通孔内并与安装端口112a接触连接,对应安装端口112a可拆卸压紧设置有安装盖113a,当安装盖113a压紧连接安装端口112a时,钛篮组与安装盖113a电连接,钛篮组通过安装盖113a与铜板16a电连接。
下钛篮132a位于上钛篮131a的下方,每组钛篮组的下钛篮132a与上钛篮131a之间有距离;上钛篮131a和下钛篮132a的两端分别可拆卸连接在第一槽体11a的两侧壁上,水刀设置在钛篮组的一侧;电镀夹具100c一端设置在电镀箱1a的侧壁上,电镀夹具100c夹持工具的另一端穿过第一槽体11a的侧壁设置在上钛篮131a和下钛篮132a之间。
在每两组钛篮组之间设有一个以上的水刀,水刀设置上钛篮131a与下钛篮132a之间且位于工件的一侧,水刀上设有若干个用于射出电解液形成射流的喷口153a,喷口153a朝向工件设置。
以上设置,当需要安装和拆卸钛篮时,直接将安装盖113a从安装端口112a拆卸,即可直接取出或放入钛篮;这样,方便在钛篮内增添铜球;另外,通过在钛篮组内设置水刀,水刀射出的电解液能够带动从钛篮内溶解的铜离子更快靠近工件,能够提高对工件灌孔深度,使得工件的凹处或深孔中能够沉积出金属镀层,从而提高工件电镀的均匀度、电镀效率和电镀深度。
在所述第一槽体11a内设有两组以上的从动导向轮组2a,从动导向轮组2a间隙设置,从动导向轮组2a包括上导向机构21a和下导向机构22a,上导向机构21a和下导向机构22a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第一槽体11a的侧壁上;上导向机构21a的下端与工件的顶面抵接,下导向机构22a的上端与工件的底面抵接;以上设置,由于工件是通过安装在电镀箱1a一侧壁上的电镀夹具100c进行夹持的,工件在远离电镀夹具100c的一端会由于重力作用变形,导致工件倾斜,这样,水刀射出的射流不能均匀的喷射到工件的表面上,会导致电镀不均匀的情况出现;通过在工件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上导向机构21a和下导向机构22a,且上导向机构21a和下导向机构22a分别转动设置在第一槽体11a上,上导向机构21a和下导向机构22a能够随着工件的移动而转动,既能够保证工件保持水平,上导向机构21a和下导向机构22a也不会影响工件的移动;这样,水刀射出的射流能够均匀的喷射在工件上,保证电镀的均匀度。
所述上导向机构21a和下导向机构22a包括转动轴201a和两个以上的导轮202a,导轮202a等距固定连接在转动轴201a上,导轮202a与转动轴201a垂直设置;以上设置,由于导轮202a与转动轴201a垂直设置,上导向机构21a通过导轮202a的下端与工件抵接,下导向机构22a通过导轮202a的上端与工件抵接,这样,上导向机构21a和下导向机构22a分别在工件的上侧和下侧形成对工件夹持的的导向作用,导向效果好,且上导向机构21a和下导向机构22a分别在工件的上侧和下侧通过导轮202a转动来形成导向作用,这样上导向机构21a和下导向机构22a对工件产生的摩擦力较小,不会影响工件的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钛篮组设有两组以上,从动导向轮组22a设有四组以上,每一钛篮组之间设有两组从动导向轮组22a,水刀设置在相邻的钛篮组之间,且位于相邻两个从动导向轮组22a的间隙上方。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水刀包括上水刀151a和下水刀152a,在相邻的两钛篮组中的两上钛篮131a形成的上侧间隙处设有上水刀151a,在相邻的两钛篮组中的两下钛篮132a形成的下侧间隙处设有下水刀152a,上水刀151a设置在相邻的两上钛篮131a之间间隙的下侧,且位于工件的上方,上水刀151a的喷口153a朝向工件设置;下水刀152a设置在相邻的两下钛篮132a之间间隙的上侧,且位于工件的下方,下水刀152a的喷口153a朝向工件设置;这样,位于工件两端的上水刀151a和下水刀152a通过射出电解液带动上钛篮131a和下钛篮132a内铜球溶解出的铜离子更快速地向工件靠近,进而提高工件顶面和底面的灌孔深度,使得工件顶面和底面中的凹处或深孔中能够沉积出金属镀层;在本实施例中,上水刀151a设置在下水刀152a的上方。
如图8所示,在另一实施例中,上水刀151a与下水刀152a在工件的两侧交错设置。
所述安装端口112a的外侧设有外螺纹,安装盖113a的内侧对应设有内螺纹,安装端口112a与安装盖113a通过螺纹连接;以上设置,当需要安装或拆卸钛篮,只需要将安装盖113a从安装端口112a拧下,即可安装或更换钛篮,操作简单方便。
所述安装盖113a的内侧设有导电件3a,安装盖113a上设有导电件通孔111a,导电件3a向导电件通孔111a方向延伸,在安装盖113a的顶面形成导电凸起31a;当安装盖113a压紧连接安装端口112a时,钛篮组与导电件3a抵接电连接,导电凸起31a通过导线5a与铜板16a电连接;以上设置,当安装盖113a压紧连接安装端口112a时,钛篮组依次通过导电件3a和导电凸起31a与铜板16a电连接,从而形成回路;当需要安装或拆卸钛篮时,可直接将安装盖113a从安装端口112a处拆卸,安装好钛篮后压紧安装盖113a,使得钛篮连通铜板16a,即可继续进行电镀作业。
在本实施例中,钛篮组设有两组以上,从动导向轮组设有四组以上,每一钛篮组之间设有两组从动导向轮组,水刀设置在相邻的钛篮组之间,且位于相邻两个从动导向轮组的间隙上方。
其中,电镀箱的上端设有电镀废气管(图中未示出),电镀废气管与电镀箱连通;这样,可将电镀箱中产生的废气排出,从而防止车间内的空气被污染。
如图1和图10-图13所示,退镀装置用于对环形轨道21b上电镀夹具100c的夹具组3c进行退镀,退镀装置包括用于容纳退镀液的退渡槽1b和用于回收退镀液的循环机构。箭头A为电镀夹具100c的运动方向;箭头B为退镀液的流动方向;C为腔体12b内退镀液的液面;D为循环槽31b内的退镀液的液面。
图1为使用了本实用新型的电镀生产线,包括进行电镀处理的电镀箱1a、环形设置的的环形轨道21b、若干个设置在在环形轨道21b上的电镀夹具100c、退渡槽1b和循环机构。
如图10-图11所示,电镀箱1a设置在退镀槽1b上方,当电镀夹具100c经过退渡槽1b时,电镀夹具100c的固定夹板31c位于退镀槽1b内,且退镀槽1b内的退镀液液面高度高于活动夹板32c的最高处。
退渡槽1b在环形轨道21b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设有退渡槽开口11b,退镀槽在两退渡槽开口11b上分别设有一个以上的弹性活动挡板13b,弹性活动挡板13b连接在退渡槽1b的侧壁上,退渡槽1b的两侧壁以及设置在两退渡槽开口11b上的弹性活动挡板13b形成闭合的腔体12b用于容纳退镀液。
当电镀夹具100c推动弹性活动挡板13b时,弹性活动挡板13b随电镀夹具100c转动,退镀液从腔体12b经过退渡槽开口11b流出进入循环机构;当电镀夹具100cb离开弹性活动挡板13b后,弹性活动挡板13b在弹性作用下复位,阻挡腔体12b内的退镀液流出。
循环机构设置在退渡槽1的下方且连接退渡槽1;用于回收从退渡槽1b上流出的退镀液并将回收的退镀液输送到退渡槽1的腔体12b内。
以上设置,当电镀装置完成电镀后,需要对活动夹板32c和固定夹臂311c上的导向块341c的表面进行退镀处理,电镀夹具100c随着环形轨道21b运动,当电镀夹具100c进入退镀槽1b并推动弹性活动挡板13b时,弹性活动挡板13b随电镀夹具100c转动,在弹性活动挡板13b转动时流出的退镀液从腔体12b经过退渡槽开口11b流出进入循环机构;随后,当电镀夹具100cb离开弹性活动挡板13b后,弹性活动挡板13b在弹性作用下复位,阻挡腔体12b内的退镀液流出,同时,电镀夹具100c在腔体12b内移动并与退镀液作用,进行退镀处理;随后,电镀夹具100c接触并推动另一弹性活动挡板13b,弹性活动挡板13b随电镀夹具100c转动,进而电镀夹具100c离开退渡槽1b,完成退镀处理;弹性活动挡板13b在弹性作用下复位,在弹性活动挡板13b转动时流出的退镀液从腔体12b经过退渡槽开口11b流出进入循环机构;进入循环机构的退镀液在循环机构的作用下重新回到退渡槽1b的腔体12b内;这样,电镀装置进行退镀处理时无需额外增加处理时间,只需将退渡槽1b和循环机构设置在电镀夹具100c的移动路线上,电镀夹具100c即可在移动过程中完成退镀处理,结构简单,且退镀液能够循环使用,进而提高了整个电镀生产线的工作效率。
所述循环机构包括循环槽31b、水泵32b和连接管道33b,水泵32b的输入端通过连接管道33b连接退渡槽1b,水泵32b的输出端通过连接管道33b连接退渡槽1b且位于两弹性活动挡板13b之间;循环槽31b设置在退渡槽1b的下方,循环槽31b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壁分别位于退渡槽开口11b远离腔体12b的一侧;以上设置,从退镀槽退渡槽开口11b上流出的退镀液落入循环槽31b内,水泵32b通过连接管道33b将循环槽31b内的退镀液输送到退渡槽1b的腔体12b内,使得退镀液能够循环使用,降低生产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循环槽31b和退渡槽1b的横截面都为长方形,循环槽31b的横截面的长度大于退渡槽1b,循环槽31b的横截面的宽度大于循环槽31b。
所述弹性活动挡板13b包括基座131b、弹性件(图中未示出)和阻挡件132b,基座131b设置在退渡槽1b退渡槽开口11b处的底面上,阻挡件132b一端转动连接基座131b,弹性件(图中未示出)设置在阻挡件132b与基座131b的连接处,当电镀夹具100c推动阻挡件132b后,阻挡件132b在弹性件(图中未示出)的弹性作用下绕阻挡件132b与基座131b的连接处转动复位;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基座131b上设有插销机构,基座131b与阻挡件132b通过插销机构(图中未示出)转动连接,弹性件(图中未示出)为扭簧,扭簧设置在插销机构上,所述扭簧和插销机构表面设有防腐层,防腐层可以为防腐胶套或防腐电镀层;以上设置,当电镀夹具100c进入退镀槽并推动阻挡件132b转动,阻挡件132b绕插销机构转动,扭簧在阻挡件132b转动过程中发生弹性形变;此时腔体12b内的退镀液沿阻挡件132b流向退渡槽开口11b并进入循环机构;随后,当电镀夹具100c离开阻挡件132b后,阻挡件132b在扭簧恢复原状的弹性作用下复位,阻挡腔体12b内的退镀液继续流出。
所述退渡槽1b的一侧设有用于接收电镀夹具100c滴落的液体的滴水槽4b,滴水槽4b位于退渡槽1b相对于电镀夹具100c运动方向上的前方,滴水槽4b与退渡槽1b之间设有间隙;在本实施例中,滴水槽4b在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设有退渡槽开口11b;以上设置,当电镀夹具100c完成电镀后,电镀夹具100c上会依附有电解液,滴水槽4b能够将电镀夹具100c移动过程中滴落的液体接住,保证地面的整洁。
所述基座131b在远离相对于电镀夹具100cb运动方向上前方的一侧设有限位件1311b,限位件1311b自基座131b竖直向上延伸形成,阻挡件132b上对应限位件1311b向远离限位件1311b方向凹陷形成限位槽1321b;以上设置,当阻挡件132b没有被电镀夹具100c推动时,阻挡件132b上的限位槽1321b在弹性件(图中未示出)的作用下与限位件1311b抵接,使得阻挡件132b能够保持竖直状态,防止阻挡件132b在基座131b上转动过度,进而阻挡件132b的最高处低于退镀液的液面导致退镀液流出。
所述退渡槽1b上在基座131b靠近退渡槽开口11b的一侧设有导向块14b,导向块14b与基座131b连接,导向块14b的高度在靠近基座131b的一端向退渡槽开口11b方向逐渐减小;以上设置,腔体12b内的退镀液从弹性活动挡板13b流出后可以在导向块14b的导向作用下更好地流入循环机构。
如图13所示,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退镀槽的顶部设有沿退镀槽长度退镀槽顶板,退镀槽顶板中间位置设有沿退镀槽长度方向设置有用于电镀夹具移动的退镀避让槽,电镀避让槽上设有用于加强退镀槽密闭性的柔性塑料层;退镀槽上还设有退镀废气管,退镀废气管与退镀槽连接;退镀槽在退镀槽开口位于弹性活动挡板的上侧且位于退镀避让槽的两侧分别设有用于加强退镀槽密闭性的柔性塑料层;以上设置,当电镀夹具进入退镀槽时,电镀夹具推动退镀槽开口上的柔性塑料层和弹性活动挡板进入退镀槽内,随后电镀夹具在退镀避让槽内移动,退镀避让槽上的柔性塑料层贴合在电镀夹具上,从而提高了退镀槽的密闭性,使得退镀槽内的废气通过退镀废气管排出处理,防止生产车间内的气体环境受到退镀槽产生的废气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电镀工件放置到水平设置自动进料装置中,自动进料装置将电镀工件向前处理装置和电镀箱的方向输送;前处理装置对电镀工件进行除油和冲洗处理,自动进料装置将完成前处理的电镀工件输送到电镀箱内;这样可实现自动送料,无需工作人员人工将电镀工件放入进行固定,实现全自动化;设置在环形导轨上的电镀夹具夹持自动进料装置上的电镀工件,随后电镀工件在电镀夹具的带动下在电镀箱内移动并进行电镀;电镀工件在电镀夹具的带动下,完成在电镀箱内的电镀,电镀夹具在离开电镀箱后松开电镀工件,电镀工件被输送至清洗装置;电镀工件在电镀夹具的带动下移动;由于工件是通过安装在电镀箱一侧壁上的电镀夹具进行夹持的,工件在远离电镀夹具的一端会由于重力作用变形,导致工件倾斜,这样,水刀射出的射流不能均匀的喷射到工件的表面上,会导致电镀不均匀的情况出现;通过在工件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上导向机构和下导向机构,且上导向机构和下导向机构分别转动设置在第一槽体上,上导向机构和下导向机构能够随着工件的移动而转动,既能够保证工件保持水平,上导向机构和下导向机构也不会影响工件的移动;这样,水刀射出的射流能够均匀的喷射在工件上,保证电镀的均匀度;电镀工件进入清洗装置后,进行冲洗和吹干工序;这样,能够对完成电镀的电镀工件的进行快速冲洗;另外,对完成冲洗的电镀工件先进行强风吹干,将电镀工件上的大部分水分吹走吹干,随后通过烘干装置对电镀工件进行烘干,这样,能够高效对完成电镀的电镀工件进行彻底的清洗和吹干处理;清洗装置输出电镀工件,完成电镀工件的电镀处理;综上,电镀设备能够实现全自动化,在正常作业中无需人工参与,电镀液重复利用率高,同时夹具在每次完成电镀后都能自动进行退镀,且退镀液能够循环使用,降低成本的同时减少了对环境污染;方便更换钛篮中的铜球。
Claims (10)
1.一种电镀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输送电镀工件的自动进料装置、用于清洗电镀工件的前处理装置、电镀箱、环形导轨、电镀夹具、夹具退镀装置、用于冲洗电镀工件的清洗装置和用于风干电镀工件的出料处理装置;前处理装置设置在自动进料装置的上方且位于自动进料装置的中间位置,电镀箱设置在自动进料装置的一侧且位于前处理装置工序方向上的后侧,清洗装置设置在电镀箱远离自动进料装置的一侧;环形导轨设置在自动进料装置与清洗风干装置之间,且位于电镀箱的一侧;夹具退镀装置设置在环形导轨相对于电镀箱的另一侧;出料处理装置设置在清洗装置远离电镀箱的一侧;
电镀箱包括第一槽体、钛篮组、用于夹持电镀工件移动的电镀夹具、第二槽体和用于供电解液射出以形成射流的水刀,第一槽体上设有铜板,钛篮组与铜板电联;第二槽体设置在第一槽体的一侧,第一槽体在靠近第二槽体的一侧壁上设有移动通槽,电镀夹具设置在电镀箱上,电镀夹具夹持电镀工件时,电镀夹具在第二槽体内夹持电镀工件的一端,电镀工件的另一端穿过移动通槽设置在第一槽体内;
在第一槽体内设有两组以上的钛篮组,相邻的钛篮组间隙设置,每组钛篮组包括上钛篮和下钛篮,在第一槽体远离第二槽体的侧壁上开设有两个以上对应上钛篮和下钛篮的通孔;在第一槽体远离第二槽体的侧壁外侧上设有与通孔相对应的安装端口,所述安装端口抵持连接通孔,上钛篮和下钛篮伸入通孔内并与安装端口接触连接,对应安装端口可拆卸压紧设置有安装盖,当安装盖压紧连接安装端口时,钛篮组与安装盖电联,钛篮组通过安装盖与铜板电连接;
下钛篮位于上钛篮的下方,每组钛篮组的下钛篮与上钛篮之间有距离;上钛篮和下钛篮的两端分别可拆卸连接在第一槽体的两侧壁上,水刀设置在钛篮组的一侧;电镀夹具一端设置在电镀箱的侧壁上,电镀夹具夹持工具的另一端穿过第一槽体的侧壁设置在上钛篮和下钛篮之间;
在每两组钛篮组之间设有一个以上的水刀,水刀设置在相邻两钛篮组之间的间隙且靠近电镀工件的一侧,水刀上设有若干个用于射出电解液形成射流的喷口,喷口朝向电镀工件设置;
电镀夹具设置在全自动电镀设备的环形导轨上,所述电镀夹具包括基座和设置在基座上的驱动机构和夹具组,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基座一侧的上端,所述夹具组设置在基座一侧的下端,所述驱动机构连接夹具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和复位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基座的顶端,所述复位组件连接活动连接板,所述复位组件设置在基座的一侧上,驱动组件设置在复位组件的上方;所述复位组件包括复位驱动板,所述复位驱动板设置在基座的一侧并连接驱动组件;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安装板、驱动扳手、驱动弹簧、扳手连接柱、驱动顶柱、驱动轴和驱动轮,在驱动安装板上设有贯穿驱动安转板两端面的驱动槽,位于驱动安装板的前端面设有复位驱动板,位于驱动槽内的复位驱动板上设有驱动顶柱,所述驱动顶柱延伸至驱动槽的后端面设置,所述驱动扳手通过扳手连接柱设置在驱动安装板的后端面,在驱动扳手的一端上设有扳手驱动部,所述扳手驱动部延伸至驱动槽设置,所述扳手驱动部的一侧通过驱动弹簧连接驱动槽的侧壁,在扳手驱动部远离驱动扳手的一端上设有驱动轴,在驱动顶柱上端的复位驱动板上设有自驱动顶柱的上端向下弧形延伸设置的弧形槽,所述驱动轴穿过扳手驱动部并设置在弧形槽内,在扳手驱动部与复位驱动板之间的驱动轴上设有驱动轮,所述驱动轮与驱动顶柱相抵触连接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镀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槽体内设有两组以上的从动导向轮组,从动导向轮组水平间隙设置,从动导向轮组包括上导向机构和下导向机构,上导向机构和下导向机构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第一槽体的侧壁上;上导向机构的下端与电镀工件的顶面抵接,下导向机构的上端与电镀工件的底面抵接;所述上导向机构和下导向机构包括转动轴和两个以上的导轮,导轮等距固定连接在转动轴上,导轮与转动轴垂直设置;
所述水刀包括上水刀和下水刀,在相邻的两钛篮组中的两上钛篮形成的上侧间隙处设有上水刀,在相邻的两钛篮组中的两下钛篮形成的下侧间隙处设有下水刀,上水刀设置在相邻的两上钛篮之间间隙的下侧,且位于工件的上方,上水刀的喷口朝向工件设置;下水刀设置在相邻的两下钛篮之间间隙的上侧,且位于工件的下方,下水刀的喷口朝向工件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镀设备,其特征在于:退镀装置包括用于容纳退镀液的退镀槽和用于回收退镀液的退镀循环机构,包括若干个电镀夹具和用于驱动电镀夹具移动的环形轨道,电镀夹具包括支架和用于夹持工件的夹持部,支架一端连接环形轨道,支架的另一端连接夹持部;电镀装置设置在退镀槽上方,当电镀夹具经过退镀槽时,电镀夹具的夹持部位于退镀槽内,且退镀槽内的退镀液液面高度高于夹持部的最高处;退镀槽在环形轨道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设有退镀槽开口,退镀槽在两退镀槽开口上分别设有一个以上的弹性活动挡板,弹性活动挡板连接在退镀槽的侧壁上,退镀槽的两侧壁以及设置在两退镀槽开口上的弹性活动挡板形成闭合的腔体用于容纳退镀液;当电镀夹具推动弹性活动挡板时,弹性活动挡板随电镀夹具转动,退镀液从腔体经过退镀槽开口流出进入退镀循环机构;当电镀夹具离开弹性活动挡板后,弹性活动挡板在弹性作用下复位,阻挡腔体内的退镀液流出;退镀循环机构设置在退镀槽的下方且连接退镀槽;用于回收从退镀槽上流出的退镀液并将回收的退镀液输送到退镀槽的腔体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退镀循环机构包括循环槽、水泵和连接管道,水泵的输入端通过连接管道连接退镀槽,水泵的输出端通过连接管道连接退镀槽且位于两弹性活动挡板之间;循环槽设置在退镀槽的下方,循环槽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壁分别位于退镀槽开口远离腔体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端口的外侧设有外螺纹,安装盖的内侧对应设有内螺纹,安装端口与安装盖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安装盖的内侧设有导电件,安装盖上设有导电件通孔,导电件向导电件通孔方向延伸,在安装盖的顶面形成导电凸起;当安装盖压紧连接安装端口时,钛篮与导电件抵接电联,导电凸起通过导线与铜板电联。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活动挡板包括基座、弹性件和阻挡件,基座设置在退镀槽开口处的底面上,阻挡件一端转动连接基座,弹性件设置在阻挡件与基座的连接处,当电镀夹具推动阻挡件后,阻挡件在弹性件的弹性作用下绕阻挡件与基座的连接处转动复位;所述基座在远离相对于电镀夹具运动方向上前方的一侧设有限位件,限位件自基座竖直向上延伸形成,阻挡件上对应限位件向远离限位件方向凹陷形成退镀限位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退镀槽上在基座靠近开口的一侧设有导向块,导向块与基座连接,导向块的高度在靠近基座的一端向开口方向逐渐减小。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退镀槽的顶部设有沿退镀槽长度退镀槽顶板,退镀槽顶板中间位置设有沿退镀槽长度方向设置有用于电镀夹具移动的退镀避让槽,电镀避让槽上设有用于加强退镀槽密闭性的柔性塑料层;所述退镀槽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排出退镀箱废气的退镀废气管,退镀废气管与退镀槽连接;退镀槽在退镀槽开口位于弹性活动挡板的上侧且位于退镀避让槽的两侧分别设有用于加强退镀槽密闭性的柔性塑料层。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槽包括顶柱限位槽、扳手驱动槽和弹簧槽,所述顶柱限位槽设置在扳手驱动槽的下端,所述驱动顶柱位于顶柱限位槽内,在扳手驱动槽的上端设有弹簧槽,所述驱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弹簧槽的内壁上,在扳手驱动部的一侧上设有弹簧连接部,所述驱动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该弹簧连接部上;
所述复位组件还包括复位弹簧、缓冲弹簧、缓冲挡板和复位连接杆,在复位驱动板上设有弹簧连接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弹簧连接座上,位于复位弹簧的另一端设有缓冲连接柱,在基座的底端上设有缓冲挡板,所述缓冲连接柱穿过缓冲挡板并连接夹具组,在缓冲连接柱和缓冲挡板之间设有缓冲弹簧;
所述夹具组包括固定夹板、活动夹板和限位组件,所述固定夹板的一端固定在基座的底端,在固定夹板的另一端的上设有固定夹臂,所述活动夹板包括活动连接板和活动夹臂,所述活动连接板通过限位组件连接固定夹板,在活动连接板的底端设有活动夹臂,所述活动夹臂和固定夹臂呈上下分布,在活动夹臂和固定夹臂之间设有夹口部,所述活动连接板的顶端与缓冲连接柱相连;
在基座的一侧上设有一个以上的限位凸条,所述复位驱动板限制连接在限位凸条与基座之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3419408.7U CN217628697U (zh) | 2021-12-31 | 2021-12-31 | 一种电镀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3419408.7U CN217628697U (zh) | 2021-12-31 | 2021-12-31 | 一种电镀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628697U true CN217628697U (zh) | 2022-10-21 |
Family
ID=836425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3419408.7U Active CN217628697U (zh) | 2021-12-31 | 2021-12-31 | 一种电镀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628697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540925A (zh) * | 2021-12-31 | 2022-05-27 | 广东科杰电路板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全自动电镀设备 |
-
2021
- 2021-12-31 CN CN202123419408.7U patent/CN217628697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540925A (zh) * | 2021-12-31 | 2022-05-27 | 广东科杰电路板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全自动电镀设备 |
CN114540925B (zh) * | 2021-12-31 | 2025-01-10 | 广东科杰电路板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全自动电镀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394764B (zh) | 一种辊筒的电镀锌生产线及其生产工艺 | |
EP2000564B1 (en) | Workpiece surface treatment systems and methods | |
US4755271A (en) | Electroplating apparatus for plate-shaped workpieces, particularly printed circuit boards | |
CN101608328B (zh) | 电镀限位装置、使用该装置的电镀设备和电镀方法 | |
JP5146841B2 (ja) | メッキ装置 | |
CN114540925B (zh) | 一种全自动电镀设备 | |
KR20170107494A (ko) | 바의 연속 크롬 도금을 위한 생태학적 방법 및 관련 장치 | |
TWI724691B (zh) | 夾具水平循環連續移動式鍍覆裝置 | |
CN217628697U (zh) | 一种电镀设备 | |
CN114182335A (zh) | 一种全自动电镀设备的工作方法 | |
CN111560634B (zh) | 一种电镀用金属管件清洗设备 | |
KR101404006B1 (ko) | 수세 건조장치 | |
CN112080771A (zh) | 具有除油机构的五金件电镀加工设备 | |
CN204311151U (zh) | 一种垂直连续浸泡式pcb镀镍镀金设备 | |
CN216514237U (zh) | 一种电镀夹具的退镀装置 | |
CN214757145U (zh) | 一种pcb板用的蚀刻机 | |
CN204325537U (zh) | 一种垂直连续pcb镀镍镀金设备 | |
CN221854809U (zh) | 一种电镀设备 | |
KR100920602B1 (ko) | 강판의 전기도금용 아노드의 산화피막 제거장치 | |
KR100326394B1 (ko) | 니켈-크롬 도금설비 및 도금방법 | |
US20030034252A1 (en) | Process for electrochemical treatment of a continuous web | |
KR102252654B1 (ko) | 단품 자동 래크 회전 전기도금장치 | |
CN216514214U (zh) | 一种电镀效果好的电镀箱 | |
CN220788850U (zh) | 水平电镀设备 | |
CN116426991A (zh) | 一种长工件的前处理流镀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