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7626683U - 一种卷料输送缓存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卷料输送缓存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26683U
CN217626683U CN202123303745.XU CN202123303745U CN217626683U CN 217626683 U CN217626683 U CN 217626683U CN 202123303745 U CN202123303745 U CN 202123303745U CN 217626683 U CN217626683 U CN 2176266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ffer
guide wheel
guide
group
buffer memo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30374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士林
李正
魏加林
陈从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Xuhong Precision Mould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Xuhong Precision Mould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Xuhong Precision Mould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Xuhong Precision Mould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30374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266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266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266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ling Rewinding, Feeding, Winding, Or Abnormalities Of Web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卷料输送缓存装置,用于输送料带,包括,缓存机构、第一导向机构和第二导向机构,所述第一导向轮机构用于将所述料带引导至所述缓存机构上,所述第二导向轮机构用于接收所述缓存机构传送的料带;正常工作时,料带沿所述第一导向机构传送至所述缓存机构上,所述缓存机构上的料带缠绕于所述静缓存导轮组合与所述动缓存导轮组之间;当料带供应紧张,所述动缓存导轮组受到后续料带传递过来的拉力时,所述动缓存导轮组向所述静缓存导轮组的方向靠近,以释放所述缓存机构上的料带。

Description

一种卷料输送缓存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卷料输送技术领域,尤指一种卷料输送缓存装置。
背景技术
在自动化生产过程中,有些设备处理效率高,有些设备处理效率低,这就造成待处理原件在生产线上的积压,进而导致整体效率降低。并且在连续生产过程中会因为各种原因导致不能使得每一个步骤的生产设备都能持续性不间断生产,因此设计了存料装置。
现有的存料装置有很多,在各个行业都有,通常包括多层载台的缓存装置,盘式缓存装置,定动轮结构的缓存装置。定动轮结构的缓存装置用于柔性载带、卷料的缓存。而现有的定动轮缓存装置存在如下缺点,现有的定动轮缓存装置均采用上部定轮,下部动轮结构,利用动轮的自重实现自动调节柔性载带和卷料在定、动轮上缠绕的长度,而该结构所能缓存的量(柔性载带或卷料的长度)较少,想要增加缓存量就需要拉长定、动轮之间的距离,这需要较大的空间,同时也使得设备庞大;并且由于柔性载带或卷料的材料限制,对于动轮的自重有着绝对限制,在实际生产中经常因动轮自重导致柔性载带或卷料上的拉力过大损坏变形,甚至断裂。
例如中国专利CN201920353062.9料带缓冲单元、料带输送缓冲组件及拉链布带输送缓冲组件,采用的就是上定轮,下动轮结构,存在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卷料输送缓存装置,将解决现有的卷料输送过程中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卷料输送缓存装置,用于输送料带,包括,
缓存机构,所述缓存机构包括静缓存导轮组和动缓存导轮组,所述动缓存导轮组的位置相对于所述静缓存导轮组可调;
第一导向机构以及第二导向机构,所述第一导向机构以及所述第二导向机构分别设置于所述缓存机构的两侧,且所述第一导向机构用于将所述料带引导至所述缓存机构上,所述第二导向机构用于接收所述缓存机构传送的料带;
正常工作时,料带沿所述第一导向机构传送至所述缓存机构上,所述缓存机构上的所述料带缠绕于所述静缓存导轮组和所述动缓存导轮组之间;
料带供应紧张时,所述动缓存导轮组受到后续料带传递过来的拉力,所述动缓存导轮组向所述静缓存导轮组的方向靠近,以释放所述缓存机构上的料带。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所述动缓存导轮组位于所述静缓存导轮组的上方,且所述静缓存导轮组上的导轮的数量为n,所述动缓存导轮组上的导轮的数量为n+1,所述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以使所述料带沿所述动缓存导轮组上的导轮输入,且所述料带缠绕于所述动缓存导轮组和静缓存导轮组之间,并最终由所述动缓存导轮组上的导轮输出。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所述缓存机构还包括主立柱和平衡机构,
所述静缓存导轮组和所述动缓存导轮组安装在所述主立柱上,且所述动缓存导轮组可沿所述主立柱滑动,所述平衡机构连接所述动缓存导轮组,用于在正常工作时维持所述动缓存导轮组和静缓存导轮组之间的相对距离,以及在供料紧张时,调节所述动缓存导轮组的位置向所述静缓存导轮组的位置靠近以释放所述料带。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所述平衡机构包括驱动装置、链条以及重力锤,所述主立柱为中空结构,所述重力锤置于所述主立柱内,所述驱动装置装设在所述主立柱的上端,所述动缓存导轮组与所述重力锤通过所述链条连接,且所述重力锤的重量大于所述动缓存导轮组的重量,以在正常工作时,平衡所述动缓存导轮组;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链条连接,可用于料带供应紧张时,驱动所述链条使所述动缓存导轮组向所述静缓存导轮组靠近,以释放所述料带。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所述缓存机构还包括滑轨,所述滑轨安装在所述主立柱上,所述动缓存导轮组安装在所述滑轨上以使所述动缓存导轮组可沿所述滑轨滑动;
所述滑轨的第一预设位置安装限位块,用于止动所述动缓存导轮组,防止所述动缓存导轮组脱离所述滑轨;
所述主立柱上安装有触发警报器,用于动缓存导轮组到达所述限位块时发出警报。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所述第一导向机构包括:
第一立柱;
导柱,所述导柱沿所述第一立柱的竖直方向安装在所述第一立柱上;
第一送料导轮,滑动装设在所述导柱上;工作时,所述料带沿所述第一送料导轮的下方绕过进入动缓存导轮组,用于控制卷料在缓存装置上的张力。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所述第一导向机构还包括配重机构,所述配重机构包括滑轮组、皮带以及配重锤,所述皮带绕过所述滑轮组并连接所述第一送料导轮与所述配重锤。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所述配重锤的重量小于所述第一送料导轮的重量,用于抵消所述第一送料导轮的部分自重,防止因所述第一送料导轮过重崩断料带。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所述第一导向机构还包括两个测距仪和反射板,一组所述测距仪沿所述第一立柱的竖直方向装设,反射板装设在所述第一送料导轮上,且所述反射板位于两个所述测距仪之间,供料紧张时,所述料带拉动所述第一送料导轮以改变所述第一送料导轮的位置,所述反射板配合所述测距仪测量所述第一送料导轮的位置,以通过驱动装置驱动链条调节所述动缓存导轮组向所述静缓存导轮组靠近。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还包括检测导轮,所述检测导轮装设在所述第一立柱上,所述检测导轮用于对接外界的上料装置,所述料带经过所述检测导轮后绕过所述第一送料导轮下方至动缓存导轮组。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所述第二导向机构包括第二立柱、第二送料导轮和第三送料导轮,所述第二送料导轮和所述第三送料导轮沿竖直方向间隔安装在所述第二立柱上,所述第二送料导轮与所述第三送料导轮分别位于第二立柱的两侧,且第二送料导轮位于所述第三送料导轮的上方。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还包括安装基座,所述缓存机构、第一导向机构以及第二导向机构均安装在所述基座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卷料输送缓存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将定轮和动轮改进为动缓存导轮组和静缓存导轮组,通过多片导轮组合在一起形成导轮组,能够将卷料或柔性载带在动缓存导轮组和静缓存导轮组上缠绕多圈,从而增加存料量,并且不会增加设备的体积。
将作为动轮的动缓存导轮组作为卷料和柔性载带的进料和出料端,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将定轮作为进料和出料端,动轮(动缓存导轮组)的移动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因为卷料或柔性载带的进料和出料首先是接触动轮(动缓存导轮组)的,因此动轮(动缓存导轮组)也会首先受力,而现有技术中因为是将定轮作为进料和出料端,动轮想要移动需要依靠卷料或柔性载带上的拉力,而卷料或柔性载带需要先经过定轮才能将拉力传递到动轮,而且卷料或柔性载带与定轮接触会因摩擦力和定轮本身增加卷料或柔性载带所承受的拉力,这就使得卷料或柔性载带更易损坏。而本申请则是通过将动缓存导轮组 (动轮)作为卷料和柔性载带的进料和出料端,避免了上述问题,能够极大的增加卷料或柔性载带的使用寿命。
将作为定轮的静缓存导轮组设置在下方,作为动轮的动缓存导轮组设置在上方,并给动缓存导轮组配备一个重力锤,通过重力锤平衡动缓存导轮组的重力,重力锤的质量大于动缓存导轮组,并且可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设置重力锤的重量,保证动缓存导轮组不仅能够在重力锤的重力下保证卷料或柔性载带缠绕在动缓存导轮组和静缓存导轮组上,而且卷料或柔性载带的张力 (拉力)保持在合适范围,不会因张力(拉力)过大造成损坏或断裂。
为了进一步监控卷料或柔性载带的所承受的张力(拉力),在动缓存导轮组(动轮)进料的前方设计了第一送料导轮,第一送料导轮作为一个能够自由上下移动的活动轮,并且配备一个配重锤,配重锤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来确定,配重锤的重量略小于第一送料导轮的重量,使得第一送料导轮具有向下的力,保证卷料或柔性载带保持拉直状态,并且也不会因第一送料导轮的自重增加张力。当输入的卷料或柔性载带变少时,需要使用到动缓存导轮组和静缓存导轮组上缠绕的卷料或柔性载带,动缓存导轮组受卷料的拉力向下移动,释放卷料,同时第一送料导轮受卷料上的拉力向上移动,拉力越大移动的位置越高,因此只需要检测第一送料导轮的位置即可了解卷料所承受的拉力,然后据此来主动调节动缓存导轮组相对静缓存导轮组的位置。根据这个原理,本申请在第一立柱上设置了检测第一送料导轮移动距离的测距仪,配合上第一送料导轮上的反射板来检测其移动距离,然后通过控制器和电机来实现动缓存导轮组主动调节,保证卷料所承受的拉力始终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在主立柱的出料侧设置第二立柱,然后在其上设置第二送料导轮和第三送料导轮,通过调节第二送料导轮和第三送料导轮在第二立柱上的位置能够调节卷料输出的位置,使之能够对接各种不同型号的加工设备。
附图说明
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一种卷料输送缓存装置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图1为缓存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局部放大图。
图3为动缓存导轮组与链条连接示意图。
图4为隐藏主立柱和第一立柱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安装基座;2、主立柱;3、静缓存导轮组;4、动缓存导轮组;5、第一立柱;6、第一送料导轮;7、导柱;8、反射板;9、测距仪;10、滑轨; 11、电机;12、检测导轮;13、第二立柱;14、第二送料导轮;15、第三送料导轮;16、限位块;17、触发警报器;18、链条;19、重力锤;20、配重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实施例,如图1所示,种卷料输送缓存装置,用于输送料带,包括,缓存机构、第一导向机构以及第二导向机构,缓存机构包静缓存导轮组3和动缓存导轮组4,动缓存导轮组4的位置相对于静缓存导轮组 3可调;第一导向机构以及第二导向机构分置缓存机构的两侧,且第一导向机构用于将料带引导至缓存机构上,第二导向机构用于接收缓存机构传送的料带;在本实施例中,静缓存导轮组3和动缓存导轮组4可以位于竖直方向上设置,具体实施时,静缓存导轮组3和动缓存导轮组4可以位于同一竖直方向上设置静缓存导轮组3位于下方,位置固定不变,动缓存导轮组4位于静缓存导轮组3的上方,动缓存导轮组4在竖直方向可以相对移动,以改变与静缓存导轮组3之间的距离;
当然,静缓存导轮组3和动缓存导轮组4也可以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可调,实施时,动缓存导轮组4在水平位置相较于静缓存导轮组3的位置可调即可,在本实施例中不具体限定两者的具体的安装方式;
当然,除了竖直和水平方向上的安装外,静缓存导轮组3和动缓存导轮组4的位置也可以即不在同一竖直面上设置,也不在同一水平面上设置,仅仅需要动缓存轮组的位置可相对于静缓存导轮组3可调即可。
正常工作时,料带沿第一导向机构传送至缓存机构上,缓存机构上的料带缠绕于静缓存导轮组3和动缓存导轮组4之间;料带供应紧张时,动缓存导轮组4受到后续料带传递过来的拉力时,动缓存导轮组4向静缓存导轮组3 的方向靠近,以释放缓存机构上的料带。
再次参照图1所示,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动缓存导轮组4位于静缓存导轮组3的上方,且静缓存导轮组3上的导轮的数量为n,动缓存导轮组4 上的导轮的数量为n+1,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以使料带沿动缓存导轮组4 上的导轮输入,且料带缠绕于动缓存导轮组4合静缓存导轮组3之间,并最终由动缓存导轮组4上的导轮输出;动缓存导轮组4位于静缓存导轮组3上的导轮在依次在水平方向上活动设置。
如图1和图4所示,缓存机构还包括主立柱2和平衡机构,静缓存导轮组3和动缓存导轮组4安装在主立柱2上,且动缓存导轮组4可沿主立柱2 滑动,平衡机构连接动缓存导轮组4,用于在正常工作时维持动缓存导轮组4 和静缓存导轮组3之间的相对距离,以及在供料紧张时,调节动缓存导轮组4 的位置向静缓存导轮组3的位置靠近以释放料带。
工作时,料带可沿动缓存导轮组4和静缓存轮组进行输送;在本实施例中,料带沿着动缓存导轮组4上远离主立柱2的导轮缠绕并沿着静缓存导轮组3上远离主立柱2的导轮;如此,料带缠绕在静缓存导轮组3和动缓存导轮组4上的导轮上,最终料带沿动缓存导轮组4上靠近主立柱2的导轮输出。
在使用过程中还需要平衡机构来维持动缓存导轮组4的平衡,在正常工作时,平衡机构用来平衡动缓存导轮组4的位置,以使动缓存导轮组4与静缓存导轮组3之间尽可能的保持最大距离,在输送的时候料带能够尽可能长的在缓存机构上,这样在供料紧张的时候,就可以通过平衡机构调节动缓存导轮组4向静缓存导轮组3靠近,以释放缓存机构上的料带,能够保持供料的持续进行。
具体实施时,如图3和图4所示,平衡机构包括驱动装置、链条18以及重力锤19,主立柱2为中空结构,重力锤19置于主立柱2内,驱动装置装设在主立柱2的上端,动缓存导轮组4与重力锤19通过链条18连接,具体实施时,驱动装置包括电机11,安装在电机11上的齿轮,齿轮与链条18啮合;且重力锤19的重量大于动缓存导轮组4的重量,以在正常工作时,平衡动缓存导轮组4;正常工作时,重力锤19的重力大于动缓存导轮组4,此时动缓存导轮组4维持在距离静缓存导轮组3尽可能远的位置,在正常工作过程中,料带保持刚好能够沿静缓存导轮组3和动缓存导轮组4输送;位于缓存机构上的料带既不会宽松也不会太紧;当供料紧张时,驱动装置与链条18连接,克服重力锤19的重力,驱动链条18使动缓存导轮组4向静缓存导轮组3靠近,以释放料带;从而缓解缓存机构上进料紧张,后续料带的连续输出的局势,可以实现连续供料;在本实施例中,平衡机构也可以不仅仅是重力锤19、链以及驱动装置的组合也可以是卷扬设备,用于调节动缓存导轮组4的位置。在本实施例中,不对平衡机构做具体限定。
参照图1号和图2所示,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缓存机构还包括滑轨10,滑轨10安装在主立柱2上,动缓存导轮组4安装在滑轨10上以使动缓存导轮组4可沿滑轨10滑动;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安装滑轨10,并将动缓存导轮组 4安装在滑轨10上实现动缓存轮组的滑动;在具体实施时,也可以在立柱上开槽,动缓存导轮组4通过滑轮在所述滑槽内滑动,实现沿主立柱2的位置滑动;为了保证动缓存导轮组4能够更好的移动;且动缓存导轮组4的位置不会移动至极限位置导致料带崩断;所以在本实施专利中,在滑轨10的第一预设位置安装限位块16,用于止动动缓存导轮组4,防止动缓存导轮组4脱离滑轨10;主立柱2上安装有触发警报器17,用于动缓存导轮组4到达限位块16时发出警报。以便于更好的检测动缓存导轮组4。
再次参照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导向机构包括第一立柱5、导柱7以及第一送料带轮,导柱7安装在第一立柱5上,第一送料带轮安装在第一立柱5上,实现第一送料导轮6的位置可沿导柱7上下移动。在本实施例中,导柱7的目的是实现第一送料导轮6滑动;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在第一立柱5上开设滑槽,在第一送料导轮6上设置滑块;当然,也可以是在第一立柱5上安装滑动轨道,将第一送料导轮6安装在滑动轨道上。
为了使第一送料导轮6能够更好的维持平衡,且防止因第一送料导轮6 过重崩断料带;如图4所示,第一导向机构还包括配重机构,在本实施例中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配重机构包括滑轮组、皮带以及配重锤20,皮带绕过滑轮组并连接第一送料导轮6与配重锤20,配重锤20的重量小于第一送料导轮6的重量,用于抵消第一送料导轮6的部分自重。
同样的为了能够更好的调节和控制缓存机构;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导向机构还包括两个测距仪9和反射板8,一组测距仪9沿第一立柱5的竖直方向装设,反射板8装设在第一送料导轮6上,且反射板8位于两个测距仪9 之间,供料紧张时,料带拉动第一送料导轮6以改变第一送料导轮6的位置,反射板8配合测距仪9测量第一送料导轮6的位置,以通过驱动装置驱动链条18调节动缓存导轮组4向静缓存导轮组3靠近;具体实施时,第一立柱5 上设有一组测距仪9与第一送料导轮6上匹配的反射板8用于监测第一送料导轮6在导柱7上的位置;主立柱2上设有与链条18匹配的齿轮和电机11,电机11通过齿轮与链条18连接,用于主动控制动缓存导轮组4在滑轨10上移动;缓存装置还设有控制器,控制器与测距仪9和电机11连接,用于接收测距仪9信号和控制电机11。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为了使料带能够顺利的进入到第一送料导轮6的下方,此时还设置检测导轮12,检测导轮12装设在第一立柱5上,检测导轮12用于对接外界的上料装置,料带经过检测导轮12后绕过第一送料导轮6下方至动缓存导轮组4;检测导轮12对接上料装置,用于对来料进行照检。
第二导向机构包括第二立柱13、第二送料导轮14和第三送料导轮15,第二送料导轮14和第三送料导轮15沿竖直方向间隔安装在第二立柱13上,第二送料导轮14与第三送料导轮15分别位于第二立柱13的两侧,且第二送料导轮14位于第三送料导轮15的上方。
具体实施时,第二立柱13的侧面沿竖直方向设有安装槽,安装槽上设有第二送料导轮14和第三送料导轮15,第二送料导轮14和第三送料导轮15能够根据需求在安装槽上选择安装位置。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安装基座1,上述实施例中的缓存机构、第一导向机构以及第二导向机构均安装在基座上,具体工作时,卷料从检测导轮 12进入,而后从第一送料导轮6的下方穿过进入动缓存导轮组4,在动缓存导轮组4和静缓存导轮组3之间缠绕数圈后从动缓存导轮组4输出,经过第二送料导轮14和第三送料导轮15调整方向位置后进入对接加工设备。
当前方来料紧张时,需要使用到动缓存导轮组4和静缓存导轮组3上缠绕的卷料或柔性载带,动缓存导轮组4受卷料的拉力向下移动,释放卷料,同时第一送料导轮6受卷料上的拉力向上移动,拉力越大移动的位置越高,当测距仪9检测到第一送料导轮6的位移距离后,在控制器的控制下驱动电机11,主动降低动缓存导轮组4,释放其上缠绕的卷料,自始至终都保持卷料所承受的拉力在合理范围内。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均可根据需要自由组合。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卷料输送缓存装置,用于输送料带,其特征在于,包括,
缓存机构,所述缓存机构包括静缓存导轮组和动缓存导轮组,所述动缓存导轮组的位置相对于所述静缓存导轮组可调;
第一导向机构以及第二导向机构,所述第一导向机构以及所述第二导向机构分别设置于所述缓存机构的两侧,且所述第一导向机构用于将所述料带引导至所述缓存机构上,所述第二导向机构用于接收所述缓存机构传送的料带;
正常工作时,料带沿所述第一导向机构传送至所述缓存机构上,所述缓存机构上的所述料带缠绕于所述静缓存导轮组和所述动缓存导轮组之间;
料带供应紧张时,所述动缓存导轮组受到后续料带传递过来的拉力,所述动缓存导轮组向所述静缓存导轮组的方向靠近,以释放所述缓存机构上的料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卷料输送缓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缓存导轮组位于所述静缓存导轮组的上方,且所述静缓存导轮组上的导轮的数量为n,所述动缓存导轮组上的导轮的数量为n+1,所述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以使所述料带沿所述动缓存导轮组上的导轮输入,且所述料带缠绕于所述动缓存导轮组和静缓存导轮组之间,并最终由所述动缓存导轮组上的导轮输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卷料输送缓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缓存机构还包括主立柱和平衡机构;
所述静缓存导轮组和所述动缓存导轮组安装在所述主立柱上,且所述动缓存导轮组可沿所述主立柱滑动,所述平衡机构连接所述动缓存导轮组,用于在正常工作时维持所述动缓存导轮组和静缓存导轮组之间的相对距离,以及在供料紧张时,调节所述动缓存导轮组的位置向所述静缓存导轮组的位置靠近以释放所述料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卷料输送缓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衡机构包括驱动装置、链条以及重力锤,所述主立柱为中空结构,所述重力锤置于所述主立柱内,所述驱动装置装设在所述主立柱的上端,所述动缓存导轮组与所述重力锤通过所述链条连接,且所述重力锤的重量大于所述动缓存导轮组的重量,以在正常工作时,平衡所述动缓存导轮组;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链条连接,可用于料带供应紧张时,驱动所述链条使所述动缓存导轮组向所述静缓存导轮组靠近,以释放所述料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卷料输送缓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缓存机构还包括滑轨,所述滑轨安装在所述主立柱上,所述动缓存导轮组安装在所述滑轨上以使所述动缓存导轮组可沿所述滑轨滑动;
所述滑轨的第一预设位置安装限位块,用于止动所述动缓存导轮组,防止所述动缓存导轮组脱离所述滑轨;
所述主立柱上安装有触发警报器,用于动缓存导轮组到达所述限位块时发出警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卷料输送缓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机构包括:
第一立柱;
导柱,所述导柱沿所述第一立柱的竖直方向安装在所述第一立柱上;
第一送料导轮,滑动装设在所述导柱上;工作时,所述料带沿所述第一送料导轮的下方绕过进入动缓存导轮组,用于控制卷料在缓存装置上的张力。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卷料输送缓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机构还包括配重机构,所述配重机构包括滑轮组、皮带以及配重锤,所述皮带绕过所述滑轮组并连接所述第一送料导轮与所述配重锤。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卷料输送缓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向机构还包括两个测距仪和反射板,一组所述测距仪沿所述第一立柱的竖直方向装设,反射板装设在所述第一送料导轮上,且所述反射板位于两个所述测距仪之间,供料紧张时,所述料带拉动所述第一送料导轮以改变所述第一送料导轮的位置,所述反射板配合所述测距仪测量所述第一送料导轮的位置,以通过驱动装置驱动链条调节所述动缓存导轮组向所述静缓存导轮组靠近。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卷料输送缓存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检测导轮,所述检测导轮装设在所述第一立柱上,所述检测导轮用于对接外界的上料装置,所述料带经过所述检测导轮后绕过所述第一送料导轮下方至动缓存导轮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卷料输送缓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导向机构包括第二立柱、第二送料导轮和第三送料导轮,所述第二送料导轮和所述第三送料导轮沿竖直方向间隔安装在所述第二立柱上,所述第二送料导轮与所述第三送料导轮分别位于第二立柱的两侧,且第二送料导轮位于所述第三送料导轮的上方。
CN202123303745.XU 2021-12-22 2021-12-22 一种卷料输送缓存装置 Active CN2176266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03745.XU CN217626683U (zh) 2021-12-22 2021-12-22 一种卷料输送缓存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03745.XU CN217626683U (zh) 2021-12-22 2021-12-22 一种卷料输送缓存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26683U true CN217626683U (zh) 2022-10-21

Family

ID=836179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303745.XU Active CN217626683U (zh) 2021-12-22 2021-12-22 一种卷料输送缓存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2668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18437A (zh) * 2021-12-22 2022-04-12 厦门捷昕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大功率集成电路的引线框架散热板的加工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18437A (zh) * 2021-12-22 2022-04-12 厦门捷昕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大功率集成电路的引线框架散热板的加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626683U (zh) 一种卷料输送缓存装置
JP2003513871A (ja) エレベータロープ用リニアトラッキング機構
CN116891183B (zh) 一种桥梁工程施工用物料吊运装置
KR100913129B1 (ko) 반송장치
CN107015389B (zh) 柔性玻璃装载装置
CN110026434A (zh) 一种高速冷轧钢带开卷自动引线上料装置
US7464823B2 (en) Overhead travelling carriage
CN210710482U (zh) 一种提升机构及堆垛机
JP6811058B2 (ja) 定位置検出装置とこれを用いたエレベータ式駐車装置
KR101339936B1 (ko) 무대장치
US20210285525A1 (en) Capstan Effect Device
CN221026696U (zh) 一种纸吸管生产的纸带供应装置
CN216662299U (zh) 一种不锈钢板的薄膜上料装置及薄膜贴合加工线
CN217674864U (zh) 一种连续输送机用收放带系统
US20220251899A1 (en) Biconical variable force transmission self-balancing lifting curtain
CN111864340B (zh) 天线平衡系统及平衡方法
CN210944222U (zh) 一种自动放线架
CN220431767U (zh) 一种料带缓存机构
CN218520739U (zh) 一种卷料输送缓存装置和卷料传输机构
CN217212313U (zh) 一种收料带缓冲装置
CN119508657A (zh) 一种井道勘测设备
CN214031077U (zh) 一种张力控制装置
KR102633128B1 (ko) 와이어로프의 자율안착활차 및 장력감지장치가 구비된 슬라이딩 구동장치
SU541528A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 разматывани ленты из рулона
CN112919351B (zh) 一种卷扬机构和一种起重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