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7623078U - 汽车铰链安装加强板 - Google Patents

汽车铰链安装加强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23078U
CN217623078U CN202220376786.7U CN202220376786U CN217623078U CN 217623078 U CN217623078 U CN 217623078U CN 202220376786 U CN202220376786 U CN 202220376786U CN 217623078 U CN217623078 U CN 2176230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wall
plate
rear side
roof
hi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37678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严婷
仰荣德
汪莹莹
陆圣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ry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ry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ry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ry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37678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230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230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230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铰链安装加强板,加强板包括上顶板,上顶板上有用于安装铰链的连接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顶板边缘处有向下延伸的左、右、前、后侧壁,左、右、前侧壁与车身上的下连接板焊接连接,所述的上顶板和后侧壁与车身上的上连接板焊接连接。上述方案中,不仅左、右、前侧壁与车身上的下连接板焊接连接,上顶板和后侧壁与车身上的上连接板焊接连接,上述连接方案确保了上顶板的四周均实施了支撑固定,避免了现有技术的上顶板三边约束、单边自由的欠稳定固定方案,从而确保了上顶板的稳定性,自然提高了铰链安装部位的强度。

Description

汽车铰链安装加强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身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铰链安装加强板。
背景技术
两厢或SUV车型现在极为流行,该类车型的后尾门是由铰链连接车身后围上门框上沿处的,实现尾门上掀式开启方式。
鉴于两厢车或6或7座的SUV车型的第三排乘客的头部与尾门上部靠的很近,所以这类车型的尾门铰链安装的加强板设计难度明显加大。设计难点集中表现在:1)布置上,后围铰链处受限于造型与人体头部空间;2)结构设计上,汽车后背门在开关时,铰链将力传导到车身件上,若车身铰链安装点刚度太差,会使车身产生过大的变形,进而影响后背门的使用性能并存在安全隐患,从而可能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
名称为“一种新型汽车尾门铰链安装结构”(CN211900181U),包括汽车尾门1、尾门铰链2、车身3及尾门铰链加强板4,所述尾门铰链加强板4的两侧均开设有一个焊接螺母9,所述尾门铰链加强板4通过向所述焊接螺母9内打入紧固螺栓7将所述尾门铰链加强板4固定安装于所述尾门铰链安装板6的底部,所述紧固螺栓7穿过车身3打入所述焊接螺母9内;所述尾门铰链加强板4的顶部开设有两个尾门铰链定位孔 10,所述尾门铰链2设有两个与所述尾门铰链定位孔10匹配的安装螺栓11,所述尾门铰链2通过向所述安装螺栓11上打入安装螺母12安装于所述车身3上。上述方案中,所述尾门铰链加强板4通过两侧的焊接螺母9与紧固螺栓7配合将其固定安装于所述尾门铰链安装板6的底部,采用螺栓连接方式连接尾门铰链加强板4和尾门铰链安装板6,由于车辆行驶过程中的振动不可避免,其安装固定可靠性难以保证,所以该方案还设置了检修孔以便观察尾门铰链加强板4的状态,这进一步降低了尾门铰链安装的整体强度。
名称为“尾门铰链加强板”(CN101476421A),包括平面板1、平面板1上设有焊接边4,平面板1设有用于安装尾门铰链的安装通道3,所述的焊接边共有三条且位于平面板1的周围并由过渡面连接。其中的三个焊接边12、13、14分别与顶盖后横梁内板焊接,再将加强板和顶盖后横梁与顶盖后横梁外板焊接。其连接方式无法保证加强板对顶盖后横梁外板的支撑加强作用,并且平面板1自身的位置稳定性也无法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铰链安装加强板,在空间限制严格的前提满足结构强度的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铰链安装加强板,加强板包括上顶板,上顶板上有用于安装铰链的连接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顶板边缘处有向下延伸的左、右、前、后侧壁,左、右、前侧壁与车身上的下连接板焊接连接,所述的上顶板和后侧壁与车身上的上连接板焊接连接。
上述方案中,不仅左、右、前侧壁与车身上的下连接板焊接连接,上顶板和后侧壁与车身上的上连接板焊接连接,上述连接方案确保了上顶板的四周均实施了支撑固定,避免了现有技术的上顶板三边约束、单边自由的欠稳定固定方案,从而确保了上顶板的稳定性,自然提高了铰链安装部位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俯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安装就位状态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2、3,汽车铰链安装加强板,加强板10包括上顶板11,上顶板11上有用于安装铰链的连接孔11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顶板 11边缘处有向下延伸的左、右、前、后侧壁12、13、14、15,左、右、前侧壁12、13、14与车身上的下连接板焊接连接,所述的上顶板11和后侧壁15与车身上的上连接板焊接连接。
上述方案中,不仅左、右、前侧壁12、13、14与车身上的下连接板焊接连接,上顶板11和后侧壁15与车身上的上连接板焊接连接,上述连接方案确保了上顶板11的四周均实施了支撑固定,避免了现有技术的上顶板11三边约束、单边自由的欠稳定固定方案,从而确保了上顶板11的稳定性,自然提高了铰链安装部位的强度。
为便于理解,前、后是以车辆的前后一致的方向,即车头为前、车尾为后,左、右为坐于车内面向车头状态下的左右位置。
优选的方案是所述的左、右、前侧壁12、13、14的下边沿有外置的翻边121、131、141与车身上的下连接板1焊接连接,所述的后侧壁 15与车身上的上连接板2对应位置的倾斜度吻合且贴合式焊接连接。上述方案中,设置后侧壁15与车身上的上连接板2的后部斜面处焊接连接,这可以进一步加强上顶板11的稳定性,同时辅助加强了上连接板2 后部的弯折部位2a,也即是两侧的左、右侧壁12、13对上连接板2斜面部位的上下方向起到到支撑约束作用。
所述的左、右、前、后侧壁12、13、14、15之间为光滑曲面过渡,以及所述的上顶板11与左、右、前、后侧壁12、13、14、15之间为光滑曲面过渡。这样可以避免应力集中现象的发生,提高了加强板10自身的强度。
所述的后侧壁15的下边沿高于其旁侧的左、右、前侧壁12、13、 14下边沿的高度。优选的是所述的后侧壁15上下方向的尺寸为左、右、前侧壁12、13、14上下方向的尺寸的1/2。上述方案确保了上顶板11 的稳定性同时与上连接板2对应位置的斜面部位有足够的连接面积以实现提高支撑强度的需求,且又实现了简化、轻量化结构设计的效果,同时也保证了左、右、前侧壁12、13、14与后侧壁15的支撑作用。
如图1所示,所述的后侧壁15的两端与左、右侧壁12、13的后侧边之间为光滑过渡。这样可以避免后侧壁15的两端与左、右侧壁12、 13结合处的应力集中。
结合附图,加强板10整体呈下部口域大、顶部区域小的箱壳状,左、右、前、后侧壁12、13、14、15与翻边121、121、141所在面的夹角β为45~80°,优选夹角β为70~80°。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夹角是左、右、前、后侧壁12、13、14、15向与翻边121、121、141所在面反转时所掠过的夹角,其中后侧壁12、13、14、15与翻边之间的夹角可以比其它几者见的夹角小些以匹配于上连接板2后部斜面的斜度。

Claims (8)

1.一种汽车铰链安装加强板,加强板(10)包括上顶板(11),上顶板(11)上有用于安装铰链的连接孔(111),所述的上顶板(11)边缘处有向下延伸的左、右、前、后侧壁(12、13、14、15),左、右、前侧壁(12、13、14)与车身上的下连接板焊接连接,所述的上顶板(11)和后侧壁(15)与车身上的上连接板焊接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右、前、后侧壁(12、13、14、15)之间为光滑曲面过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铰链安装加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右、前侧壁(12、13、14)的下边沿有外置的翻边与车身上的下连接板焊接连接,所述的后侧壁(15)与车身上的上连接板对应位置的倾斜度吻合且贴合式焊接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铰链安装加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顶板(11)与左、右、前、后侧壁(12、13、14、15)之间为光滑曲面过渡。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铰链安装加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侧壁(15)的下边沿高于其旁侧的左、右、前侧壁(12、13、14)下边沿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铰链安装加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侧壁(15)上下方向的尺寸为左、右、前侧壁(12、13、14)上下方向的尺寸的1/2。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汽车铰链安装加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侧壁(15)的两端与左、右侧壁(12、13)的后侧边之间为光滑过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铰链安装加强板,其特征在于:加强板(10)整体呈下部口域大、顶部区域小的箱壳状,左、右、前、后侧壁(12、13、14、15)与翻边所在面的夹角为45~8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铰链安装加强板,其特征在于:左、右、前、后侧壁(12、13、14、15)与翻边所在面的夹角为70~80°。
CN202220376786.7U 2022-02-24 2022-02-24 汽车铰链安装加强板 Active CN2176230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76786.7U CN217623078U (zh) 2022-02-24 2022-02-24 汽车铰链安装加强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76786.7U CN217623078U (zh) 2022-02-24 2022-02-24 汽车铰链安装加强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23078U true CN217623078U (zh) 2022-10-21

Family

ID=836448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376786.7U Active CN217623078U (zh) 2022-02-24 2022-02-24 汽车铰链安装加强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230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43654B2 (en) Vehicle body bottom structure
US6877796B2 (en) Vehicle upper body structure
JP3697557B2 (ja) 自動車の上部車体構造
US8201873B2 (en) Body structure of vehicle
WO2011074527A1 (ja) 車体フロア構造
US11192588B2 (en) Lower vehicle-body structure of electric vehicle
EP1741619B1 (en) Underbody structure of sliding-door vehicle
JPH0714691B2 (ja) 自動車の後部開閉体構造
JP7106974B2 (ja) 車両の側部車体構造
US11358649B2 (en) Rear vehicle-body structure of vehicle
JP2010264980A (ja) スライドドア車の下部車体構造
JP4048474B2 (ja) 自動車のシートベルトリトラクタの取付構造
CN217623078U (zh) 汽车铰链安装加强板
JPH0645345B2 (ja) 自動車の後部車体構造
JP2002046648A (ja) 自動車における車体前部の衝撃力吸収構造
US11524724B2 (en) Rear vehicle-body structure of vehicle
JP3305225B2 (ja) 自動車のバックドア開口部の補強構造
CN100408410C (zh) 牵引挂钩的安装部构造
JPS60259576A (ja) 自動車の後部車体構造
JP4305154B2 (ja) 車体構造
JP2020040486A (ja) 車両の後部車体構造
CN217374668U (zh) 一种a柱下段内板结构、a柱内板以及汽车
CN222663150U (zh) 加强板组件、后部立柱及车辆
CN220220914U (zh) 车身后部结构
JP2005313728A (ja) 自動車の車体後部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