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10165U - 缓解颈椎腰椎的多功能坐具 - Google Patents
缓解颈椎腰椎的多功能坐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610165U CN217610165U CN202221357005.6U CN202221357005U CN217610165U CN 217610165 U CN217610165 U CN 217610165U CN 202221357005 U CN202221357005 U CN 202221357005U CN 217610165 U CN217610165 U CN 21761016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ultifunctional
- pillow
- functional
- cervical vertebra
- vertebr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ir Legs, Seat Parts, And Backres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坐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缓解颈椎腰椎的多功能坐具及使用方法。它解决了现有技术设计不合理等缺陷。本缓解颈椎腰椎的多功能坐具包括椅脚,在所述椅脚上设有坐垫在所述坐垫后侧铰接有靠背支撑,在所述靠背支撑上设有与所述靠背支撑升降活动连接的多功能枕,所述多功能枕相对所述靠背支撑上升至人体头部后侧时该多功能枕服帖于人体头部后脑,所述多功能枕相对所述靠背支撑下降至人体下巴下方时该多功能枕的顶部支撑抵顶于人体下巴,在所述靠背支撑上设有位于所述多功能枕下方并且与所述靠背支撑升降活动连接的靠背,在所述靠背的两侧分别设有向人体两侧腰部延长的多功能悬臂。本申请优点:实现对腰椎和颈椎的压力缓解。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坐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缓解颈椎腰椎的多功能坐具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转椅其使用功能相对单一,只能作为常规的椅子使用。
当坐于坐具上一段时间后,现有的椅子其无法作为趴附坐具使用,以及无法对颈椎和腰椎形成缓解保护,设计不合理。
例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双向式靠背椅,申请号CN201410349852.1,包括椅背、椅背连杆、椅座、支撑轴和椅脚,所述椅背连杆的一端与椅背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在支撑轴上,所述支撑轴一端与椅座可旋转连接,另一端固定设置在椅脚上,所述椅座设置为马鞍式结构。在本发明中,靠背椅具有前向和后向两种坐姿方式,椅座的马鞍式结构设计能将坐姿状态下腰部及臀部承受的压力分散在大腿上,并且马鞍式的结构能有效缓冲及释放大腿与椅座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能够长时间保持坐姿。椅座表面设置的透气孔有助于臀部区域的散热,保持清洁干爽。另外,椅背还设置了可拆卸工作台,在向后坐时方便工作,解决了现有靠背椅不舒适、无法调整坐姿的技术问题。
以上方案虽然具有如上的优势,但是,该方案其使用功能相对单一,并且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缓解颈椎腰椎的多功能坐具及使用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本缓解颈椎腰椎的多功能坐具包括椅脚,在所述椅脚上设有坐垫在所述坐垫后侧铰接有靠背支撑,在所述靠背支撑上设有与所述靠背支撑升降活动连接的多功能枕,所述多功能枕相对所述靠背支撑上升至人体头部后侧时该多功能枕服帖于人体头部后脑,所述多功能枕相对所述靠背支撑下降至人体下巴下方时该多功能枕的顶部支撑抵顶于人体下巴,在所述靠背支撑上设有位于所述多功能枕下方并且与所述靠背支撑升降活动连接的靠背,在所述靠背的两侧分别设有向人体两侧腰部延长的多功能悬臂。
在上述的缓解颈椎腰椎的多功能坐具中,在所述多功能枕的底部两侧分别设有颈椎抵顶部。
在上述的缓解颈椎腰椎的多功能坐具中,所述颈椎抵顶部和多功能枕的底部形成弧形凹槽。
在上述的缓解颈椎腰椎的多功能坐具中,在所述靠背的顶部设有上凸配合部,当所述多功能枕和靠背抵顶在一起时所述上凸配合部和弧形凹槽配合在一起。
在上述的缓解颈椎腰椎的多功能坐具中,两根所述多功能悬臂呈八字形分布。
在上述的缓解颈椎腰椎的多功能坐具中,所述靠背靠近人体的一面设有第一圆弧凹面,在每一所述多功能悬臂靠近人体的一面设有与所述第一圆弧凹面相切的相切面,或者在每一所述多功能悬臂靠近人体的一面设有与所述第一圆弧凹面平滑连接的第二圆弧凹面。
在上述的缓解颈椎腰椎的多功能坐具中,在所述多功能枕的顶部设有弧形承托凹面。
在上述的缓解颈椎腰椎的多功能坐具中,在所述多功能枕靠近人体的一面设有弧形服帖凹面。
在上述的缓解颈椎腰椎的多功能坐具中,两根所述多功能悬臂的上表面为手臂支撑面。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缓解颈椎腰椎的多功能坐具的使用方法,所述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作为常规坐具,所述多功能枕上升于人体头部后侧,以及所述靠背上升于人体的背部后侧,所述多功能枕服帖于人体头部后侧,所述靠背服帖于人体背部;
S2,作为趴附坐具,所述多功能枕下降至人体下巴下方,所述靠背下降至人体腹部,所述多功能枕的顶部支撑于人体下巴,所述靠背两侧的多功能悬臂抱于人体的腹部两侧,并且人体的手臂放置于所述多功能悬臂的上表面。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申请的优点在于:
能够实现对腰椎和颈椎的压力缓解,以提高椅子的实用性。
可以实现坐趴等坐具使用,多功能并且坐或趴状态的转换简单便捷,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缓解颈椎腰椎的多功能坐具作为常规椅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缓解颈椎腰椎的多功能坐具作为趴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缓解颈椎腰椎的多功能坐具头作为趴椅并且可支撑下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缓解颈椎腰椎的多功能坐具作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缓解颈椎腰椎的多功能坐具作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靠背支撑和坐垫铰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椅脚1、坐垫2、锥形插入盲孔20、弧形凹面21、转轴孔22、靠背支撑3、下凸部30、弧形凸面31、转轴32、弹性件33、多功能枕4、颈椎抵顶部40、弧形凹槽41、弧形承托凹面42、弧形服帖凹面43、靠背5、上凸配合部 50、第一圆弧凹面51、多功能悬臂6、相切面6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缓解颈椎腰椎的多功能坐具包括椅脚1,椅脚1为滚轮椅脚或者不带滚轮椅脚中的任意一种。
在椅脚1上设有坐垫2,坐垫2和椅脚1通过升降缸组件连接,升降缸组件为商购,坐垫2和椅脚1两者之间固定连接。
坐垫2包括金属坐垫座和设于金属坐垫座上表面的垫体,垫体为网格布或者泡棉垫。
如图1-5所示,在坐垫2后侧铰接有靠背支撑3,靠背支撑33的下端铰接于坐垫2的金属坐垫座,靠背支撑3的上端呈自由状。具体地,靠背支撑3由金属空心或实心管制成,当然,靠背支撑3还可以是塑料材质。
在靠背支撑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铰轴,在铰轴上套设扭簧,铰轴和坐垫2 转动连接,而扭簧的两端分别抵顶于坐垫2,使用这种结构实现靠背支撑3在坐具的前后方向进行摆动。
当然,还可以是另外的方案:如图6所示,在靠背支撑3的下端设有下凸部 30,在下凸部30上设有弧形凸面31,在坐垫2的后侧设有供下凸部30插入的锥形插入盲孔20,锥形插入盲孔20的孔底为与弧形凸面31匹配的弧形凹面21,在下凸部30上横向穿设有一转轴32,在锥形插入盲孔20的孔壁设有供转轴两端一一插入的转轴孔22,下凸部30绕转轴的轴心线相对锥形插入盲孔20在坐具的前后方向摆动。在锥形插入盲孔20的后侧孔壁和下凸部30的后立面之间设有弹性件33,弹性件33为压簧并且数量为至少一根,在锥形插入盲孔20的后侧孔壁设有第一盲孔,在下凸部30的后立面设有第二盲孔,弹性件33的一端固定于第一盲孔,弹性件33的另一端固定于第二盲孔,并且弹性件33呈从上往下倾斜分布,弹性件33的上端为靠近下凸部30的一端。
锥形插入盲孔20的前侧孔壁为竖直孔壁。
如图1-图5所示,在靠背支撑3上设有与靠背支撑3升降活动连接的多功能枕4。例如,在靠背支撑3上套设升降套管,多功能枕4固定于升降套管的顶部,在升降套管的径向穿设螺栓,螺栓的内端抵顶于靠背支撑3的外周面,或者螺栓的内端螺纹和靠背支撑3外周面上的若干螺纹孔中的任意一螺纹孔螺纹连接。
作为常规椅子使用:多功能枕4相对靠背支撑3上升至人体头部后侧时该多功能枕4服帖于人体头部后脑。
作为趴椅使用时,多功能枕4相对靠背支撑3下降至人体下巴下方时,该多功能枕4的顶部支撑抵顶于人体下巴,在多功能枕4的顶部设有弧形承托凹面42,在靠背支撑3上设有位于多功能枕4下方并且与靠背支撑3升降活动连接的靠背5,升降活动连接可以采用上述“靠背支撑3和多功能枕4的升降活动连接结构”,在靠背5的两侧分别设有向人体两侧腰部延长的多功能悬臂6。其次,两根多功能悬臂6呈八字形分布。以在最大面积去抵顶腰椎。
作为常规椅子使用:多功能悬臂6作为扶手,即,两根多功能悬臂6的上表面为手臂支撑面61;
作为趴椅使用时:多功能悬臂6作为扶手并且抵顶于人体两侧腰部,起到腰椎缓解的作用。
其次,如图1-图5所示,在多功能枕4的底部两侧分别设有颈椎抵顶部40,颈椎抵顶部40其可以抵顶于人体颈椎,缓解颈椎压力。为了使得多功能枕4作为支撑作用时其固定更加稳定,颈椎抵顶部40和多功能枕4的底部形成弧形凹槽41。在靠背5的顶部设有上凸配合部50,当多功能枕4和靠背5抵顶在一起时,上凸配合部50和弧形凹槽41配合在一起。
另外,在靠背5靠近人体的一面设有第一圆弧凹面51,在每一多功能悬臂6 靠近人体的一面设有与第一圆弧凹面51相切的相切面60。上述的设计使得更加符合人体工学设计。
在多功能枕4靠近人体的一面设有弧形服帖凹面43。弧形服帖凹面43与人后脑服帖。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结构与原理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的结构在于:在每一多功能悬臂靠近人体的一面设有与第一圆弧凹面平滑连接的第二圆弧凹面。
实施例三
基于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缓解颈椎腰椎的多功能坐具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作为常规坐具,所述多功能枕4上升于人体头部后侧,以及所述靠背5 上升于人体的背部后侧,所述多功能枕4服帖于人体头部后侧,所述靠背5服帖于人体背部;
S2,作为趴附坐具,所述多功能枕4下降至人体下巴下方,所述靠背5下降至人体腹部,所述多功能枕4的顶部支撑于人体下巴,所述靠背5两侧的多功能悬臂6抱于人体的腹部两侧,并且人体的手臂放置于所述多功能悬臂6的上表面。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9)
1.缓解颈椎腰椎的多功能坐具,包括椅脚(1),在所述椅脚(1)上设有坐垫(2),在所述坐垫(2)后侧铰接有靠背支撑(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靠背支撑(3)上设有与所述靠背支撑(3)升降活动连接的多功能枕(4),所述多功能枕(4)相对所述靠背支撑(3)上升至人体头部后侧时该多功能枕(4)服帖于人体头部后脑,所述多功能枕(4)相对所述靠背支撑(3)下降至人体下巴下方时该多功能枕(4)的顶部支撑抵顶于人体下巴,在所述靠背支撑(3)上设有位于所述多功能枕(4)下方并且与所述靠背支撑(3)升降活动连接的靠背(5),在所述靠背(5)的两侧分别设有向人体两侧腰部延长的多功能悬臂(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解颈椎腰椎的多功能坐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功能枕(4)的底部两侧分别设有颈椎抵顶部(4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缓解颈椎腰椎的多功能坐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颈椎抵顶部(40)和多功能枕(4)的底部形成弧形凹槽(4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缓解颈椎腰椎的多功能坐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靠背(5)的顶部设有上凸配合部(50),当所述多功能枕(4)和靠背(5)抵顶在一起时所述上凸配合部(50)和弧形凹槽(41)配合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解颈椎腰椎的多功能坐具,其特征在于,两根所述多功能悬臂(6)呈八字形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缓解颈椎腰椎的多功能坐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5)靠近人体的一面设有第一圆弧凹面(51),在每一所述多功能悬臂(6)靠近人体的一面设有与所述第一圆弧凹面(51)相切的相切面(60),或者在每一所述多功能悬臂(6)靠近人体的一面设有与所述第一圆弧凹面(51)平滑连接的第二圆弧凹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解颈椎腰椎的多功能坐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功能枕(4)的顶部设有弧形承托凹面(4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解颈椎腰椎的多功能坐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功能枕(4)靠近人体的一面设有弧形服帖凹面(43)。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缓解颈椎腰椎的多功能坐具,其特征在于,两根所述多功能悬臂(6)的上表面为手臂支撑面(61)。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357005.6U CN217610165U (zh) | 2022-06-01 | 2022-06-01 | 缓解颈椎腰椎的多功能坐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357005.6U CN217610165U (zh) | 2022-06-01 | 2022-06-01 | 缓解颈椎腰椎的多功能坐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610165U true CN217610165U (zh) | 2022-10-21 |
Family
ID=836215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357005.6U Active CN217610165U (zh) | 2022-06-01 | 2022-06-01 | 缓解颈椎腰椎的多功能坐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610165U (zh) |
-
2022
- 2022-06-01 CN CN202221357005.6U patent/CN21761016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2468660B1 (ko) | 다기능 휠체어 | |
CN201312812Y (zh) | 医师专用椅 | |
CN217610165U (zh) | 缓解颈椎腰椎的多功能坐具 | |
CN114983175A (zh) | 缓解颈椎腰椎的多功能坐具及使用方法 | |
CN2317732Y (zh) | 一种休闲工作两用椅 | |
CN201019330Y (zh) | 能平躺睡觉、双靠背折叠、两侧扶手可做落地支架使用的椅子 | |
CN2920009Y (zh) | 可调式电脑椅 | |
CN213429258U (zh) | 一种座椅 | |
CN111938355B (zh) | 一种圈椅 | |
CN211511173U (zh) | 一种摇摇椅式沙发 | |
CN210144257U (zh) | 一种单人沙发座椅 | |
CN209862944U (zh) | 一种助站老人椅 | |
CN2223924Y (zh) | 健身椅 | |
CN207639966U (zh) | 一种靠背能够跟随人体腰背部移动的椅子 | |
CN216416553U (zh) | 一种适老椅 | |
CN211512362U (zh) | 一种新型轮椅 | |
CN219743264U (zh) | 一种具有护腰结构的按摩椅 | |
CN220275231U (zh) | 一种具有牵引功能的康复椅 | |
CN213849668U (zh) | 一种人类工效学休闲椅 | |
CN212729295U (zh) | 腰靠可调节的座椅 | |
CN221410822U (zh) | 一种舒适座椅 | |
CN201256786Y (zh) | 座靠变化椅 | |
CN211154699U (zh) | 一种盘腿座具支架 | |
CN209825905U (zh) | 一种方便调节的办公室座椅 | |
CN219845723U (zh) | 一种实现座部和背架联动的按摩椅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