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81126U - 一种用于不规则墙体超高层钢平台的可调节式操作平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不规则墙体超高层钢平台的可调节式操作平台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581126U CN217581126U CN202221371179.8U CN202221371179U CN217581126U CN 217581126 U CN217581126 U CN 217581126U CN 202221371179 U CN202221371179 U CN 202221371179U CN 217581126 U CN217581126 U CN 21758112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xed
- bottom frame
- platform
- steel
- side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0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0
- 230000001788 irregular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9415 formwork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566 build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079 rubber t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Refuge Islands, Traffic Blockers, Or Guard Fen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用于不规则墙体超高层钢平台的可调节式操作平台包括:第一操作平台包括:第一底部框架两侧固定第一栏杆,第一底部框架上铺设固定第一底板,第一底板的底部两侧分别固定置于工字钢上的滚轮组,第一底板上开设第一定位孔,工字钢上开设第二定位孔,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通过定位销定位固定。第二操作平台包括:固定式操作台焊接于第一操作平台内侧,固定式操作台包括第二底部框架,第二底部框架两侧固定第二栏杆,第二底部框架上铺设固定第二底板,可调节式操作台包括第三底部框架,第三底部框架两侧横杆插设于第二底部框架两侧横杆内,在第三底部框架两侧横杆延伸时,第三底部框架两侧固定第三栏杆,第三底部框架上铺设固定第三底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装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不规则墙体超高层钢平台的可调节式操作平台。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建筑新型材料的推广应用,在超高层建筑中出现了许多复杂多变的体型和结构形式,墙体倾斜角度大,为施工建造技术带来了极大挑战,特别是在脚手架的搭设方面带来了极大挑战。对于超高层倾斜剪力墙施工,整体钢平台模架体系为复杂超高层建筑的施工提供了一种安全可靠的选择,由于其在施工效率、安全性及施工环境友好性等方面的优势在实际超高层项目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对于倾斜墙体施工时,整体钢平台模架体系同样可以针对墙体特点进行变形调整,为工人提供全封闭的工作环境,此时钢平台距离墙体距离较远,需搭建临时操作平台进行墙体结构施工,高空作业危险系数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用于不规则墙体超高层钢平台的可调节式操作平台,装配于钢平台钢梁上,使用时伸出钢平台,施工人员通过操作平台完成墙体结构施工,降低了高空搭建临时平台和脚手架的危险性,能为施工人员提供封闭的工作环境,提高了施工安全性,且操作方便,可完全回收重复使用,节约成本,提高了施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不规则墙体超高层钢平台的可调节式操作平台,其特点在于,其包括第一操作平台和第二操作平台,所述第一操作平台包括第一底部框架,所述第一底部框架的两侧固定有第一栏杆,所述第一底部框架上铺设固定有第一底板,所述第一底板的底部两侧分别固定有至少一个滚轮组,所述滚轮组置于钢平台工字钢上以沿着工字钢滚动,所述第一底板上开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工字钢上开设有与第一定位孔相对应的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通过定位销定位固定。
所述第二操作平台包括固定式操作台和至少一个可调节式操作台,所述固定式操作台焊接于第一操作平台的内侧,所述固定式操作台包括第二底部框架,所述第二底部框架的两侧固定有第二栏杆,所述第二底部框架上铺设固定有第二底板,每一所述可调节式操作台包括第三底部框架,所述第三底部框架的两侧横杆插设于第二底部框架的两侧横杆内以实现可伸缩,在所述第三底部框架的两侧横杆延伸时,所述第三底部框架的两侧固定有第三栏杆,所述第三底部框架上铺设固定有第三底板。
较佳地,所述滚轮组包括倒U型连接架,所述U型连接架的顶部横架焊接在第一底板的底部,所述U型连接架的两侧竖架上部之间固定有滚动滚轮,且所述滚动滚轮置于工字钢的顶部,所述U型连接架的两侧竖架下部一侧内侧固定有第一导向滚轮、另一侧内侧固定有第二导向滚轮,所述第一导向滚轮与工字钢的竖钢一侧相接触,所述第二导向滚轮与工字钢的竖钢另一侧相接触。
较佳地,最远离第一操作平台的第三底板上两侧分别固定有滑槽,所述滑槽与防护板的底部对应的滑轨相滑配以使得防护板滑动。
较佳地,所述第一底部框架和第一栏杆均采用矩形管焊接而成。
较佳地,所述第二底部框架和第二栏杆均采用矩形管焊接而成。
较佳地,所述第三底部框架和第三栏杆均采用矩形管焊接而成。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实用新型各较佳实例。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操作平台装配于钢平台钢梁上,不需高空搭建临时平台和脚手架,使施工人员可通过操作平台完成墙体结构施工,提高了施工安全性。
2、本实用新型操作平台使用时伸出钢平台,闲置时收回平台,操作方便,可完全回收重复使用,提高了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可调节式操作平台的平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滚轮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可调节式操作平台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可调节式操作平台的装配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不规则墙体超高层钢平台的可调节式操作平台,其包括第一操作平台1和第二操作平台2,所述第一操作平台1包括第一底部框架11,所述第一底部框架11的两侧固定有第一栏杆12,所述第一底部框架11上铺设固定有第一底板13,所述第一底板13的底部两侧分别固定有两个滚轮组14,所述滚轮组14置于钢平台工字钢3上以沿着工字钢3滚动,所述第一底板13上开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工字钢3上开设有与第一定位孔相对应的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通过定位销定位固定,所述第一底部框架11和第一栏杆12均采用矩形管焊接而成。
所述第二操作平台2包括固定式操作台21和两个可调节式操作台(分别为第一可调节式操作台22和第二可调节式操作台23)。所述固定式操作台21焊接于第一操作平台1的内侧,所述固定式操作台21包括第二底部框架211,所述第二底部框架211的两侧固定有第二栏杆212,所述第二底部框架211上铺设固定有第二底板。所述第一可调节式操作台22包括第三底部框架221,所述第三底部框架221的两侧横杆插设于第二底部框架211的两侧横杆内以实现可伸缩,在所述第三底部框架221的两侧横杆延伸时,所述第三底部框架221的两侧固定有第三栏杆222,所述第三底部框架221上铺设固定有第三底板。所述第二可调节式操作台23包括第四底部框架231,所述第四底部框架231的两侧横杆插设于第三底部框架221的两侧横杆内以实现可伸缩,在所述第四底部框架231的两侧横杆延伸时,所述第四底部框架231的两侧固定有第四栏杆232,所述第四底部框架231上铺设固定有第四底板。
所述第四底板上两侧分别固定有滑槽,所述滑槽与防护板24的底部对应的滑轨相滑配以使得防护板24滑动。
所述第二底部框架211和第二栏杆212均采用矩形管焊接而成,所述第三底部框架221和第三栏杆222均采用矩形管焊接而成,所述第四底部框架231和第四栏杆232均采用矩形管焊接而成。
其中,所述滚轮组14包括倒U型连接架141,所述U型连接架141的顶部横架焊接在第一底板13的底部,所述U型连接架141的两侧竖架上部之间固定有滚动滚轮142,且所述滚动滚轮142置于工字钢3的顶部,所述U型连接架141的两侧竖架下部一侧内侧固定有第一导向滚轮143、另一侧内侧固定有第二导向滚轮144,所述第一导向滚轮143与工字钢3的竖钢一侧相接触,所述第二导向滚轮144与工字钢3的竖钢另一侧相接触。滚动滚轮142沿钢平台工字钢3滚动,第一导向滚轮143和第二导向滚轮144沿着钢平台工字钢3起导向作用。
使用时,滚动滚轮142沿工字钢3滚动,第一导向滚轮143和第二导向滚轮144沿着工字钢3起导向作用,使得整体操作平台沿着工字钢3向左移动(见图4),移动一定距离后,第一底板13上的第一定位孔与工字钢3上的第二定位孔对应并通过定位销定位固定,此时,第一操作平台1就固定住无法再移动了。
然后将第三底部框架221的两侧横杆伸出,再将第三底部框架221的两侧固定第三栏杆222,第三底部框架221上铺设固定第三底板。然后将第四底部框架231的两侧横杆伸出,再将第四底部框架231的两侧固定第四栏杆232,第四底部框架231上铺设固定第四底板。
然后防护板的底部滑轨在滑槽上滑动,防护板伸出,抵紧墙体结构防止物体坠落,施工人员通过操作平台工作。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用于不规则墙体超高层钢平台的可调节式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第一操作平台和第二操作平台,所述第一操作平台包括第一底部框架,所述第一底部框架的两侧固定有第一栏杆,所述第一底部框架上铺设固定有第一底板,所述第一底板的底部两侧分别固定有至少一个滚轮组,所述滚轮组置于钢平台工字钢上以沿着工字钢滚动,所述第一底板上开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工字钢上开设有与第一定位孔相对应的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通过定位销定位固定;
所述第二操作平台包括固定式操作台和至少一个可调节式操作台,所述固定式操作台焊接于第一操作平台的内侧,所述固定式操作台包括第二底部框架,所述第二底部框架的两侧固定有第二栏杆,所述第二底部框架上铺设固定有第二底板,每一所述可调节式操作台包括第三底部框架,所述第三底部框架的两侧横杆插设于第二底部框架的两侧横杆内以实现可伸缩,在所述第三底部框架的两侧横杆延伸时,所述第三底部框架的两侧固定有第三栏杆,所述第三底部框架上铺设固定有第三底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不规则墙体超高层钢平台的可调节式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组包括倒U型连接架,所述U型连接架的顶部横架焊接在第一底板的底部,所述U型连接架的两侧竖架上部之间固定有滚动滚轮,且所述滚动滚轮置于工字钢的顶部,所述U型连接架的两侧竖架下部一侧内侧固定有第一导向滚轮、另一侧内侧固定有第二导向滚轮,所述第一导向滚轮与工字钢的竖钢一侧相接触,所述第二导向滚轮与工字钢的竖钢另一侧相接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不规则墙体超高层钢平台的可调节式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最远离第一操作平台的第三底板上两侧分别固定有滑槽,所述滑槽与防护板的底部对应的滑轨相滑配以使得防护板滑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不规则墙体超高层钢平台的可调节式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部框架和第一栏杆均采用矩形管焊接而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不规则墙体超高层钢平台的可调节式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底部框架和第二栏杆均采用矩形管焊接而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不规则墙体超高层钢平台的可调节式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底部框架和第三栏杆均采用矩形管焊接而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371179.8U CN217581126U (zh) | 2022-06-02 | 2022-06-02 | 一种用于不规则墙体超高层钢平台的可调节式操作平台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371179.8U CN217581126U (zh) | 2022-06-02 | 2022-06-02 | 一种用于不规则墙体超高层钢平台的可调节式操作平台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581126U true CN217581126U (zh) | 2022-10-14 |
Family
ID=835284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371179.8U Active CN217581126U (zh) | 2022-06-02 | 2022-06-02 | 一种用于不规则墙体超高层钢平台的可调节式操作平台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581126U (zh) |
-
2022
- 2022-06-02 CN CN202221371179.8U patent/CN21758112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158933Y (zh) | 一种高层外挑结构维修脚手架装置 | |
CN104929373B (zh) | 大跨度方钢管桁架及其累积滑移施工方法 | |
CN106638299A (zh) | 多功能作业平台及施工方法 | |
CN105952133A (zh) | 悬空大跨度钢筋砼结构施工钢平台及施工方法 | |
CN104790644B (zh) | 屋面装饰底板伸缩性滑移支撑架 | |
CN206319610U (zh) | 屋盖钢桁架滑移拼装施工平台结构 | |
CN210067393U (zh) | 一种可调节式定型化电梯井安全防护平台 | |
CN111455854A (zh) | 跨越铁路的高架桥施工时用的半自动防护棚架及搭设方法 | |
CN108625292B (zh) | 一种预制立柱的模板拼装平台 | |
CN217581126U (zh) | 一种用于不规则墙体超高层钢平台的可调节式操作平台 | |
CN206329024U (zh) | 悬空大跨度钢筋砼结构施工钢平台 | |
CN218912194U (zh) | 一种高层建筑电梯井便捷式安全操作平台 | |
CN215101546U (zh) | 中国古建筑亭子维护与屋顶抬升装置 | |
CN214365842U (zh) | 一种高空作业用可拆卸的施工钢爬梯 | |
CN214935525U (zh) | 一种可周转的塔吊安全通道 | |
CN212714563U (zh) | 一种快装式可循环利用的墩身模板组合操作平台 | |
CN209942195U (zh) | 一种高层中空区的施工操作平台 | |
CN211201305U (zh) | 一种海缆终端制作的保护棚架 | |
CN210563531U (zh) | 一种建筑保护用钢结构支架 | |
CN113047594A (zh) | 一种电梯井可移动爬架及其搭设方法 | |
CN222588480U (zh) | 一种用于曲线形钢桁架的拼装式焊接平台 | |
CN221167449U (zh) | 一种用于桥梁叠合梁底面作业的移动式下挂操作平台结构 | |
CN222614823U (zh) | 一种女儿墙模板搭设装置 | |
CN222008648U (zh) | 一种拱肋高空焊接作业平台 | |
CN222120887U (zh) | 一种大跨度采光屋顶施工用操作平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