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81081U - 一种稳定性强的脚手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稳定性强的脚手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581081U CN217581081U CN202221095828.6U CN202221095828U CN217581081U CN 217581081 U CN217581081 U CN 217581081U CN 202221095828 U CN202221095828 U CN 202221095828U CN 217581081 U CN217581081 U CN 21758108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pe
- scaffold
- inclined tube
- clamping block
- vertical ro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稳定性强的脚手架。一种稳定性强的脚手架,包括脚踏板、两个斜管组和对称设置的两个主受力架,所述主受力架包括两条立杆以及固定设置于两条立杆之间的第一搭接管,所述脚踏板设置于两个所述主受力架之间,所述脚踏板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主受力架的第一搭接管,所述斜管组对称设置于两个所述主受力架之间,且所述斜管组位于所述脚踏板的下方。所述稳定性强的脚手架,脚手架的稳定性强,施工安全性高,解决了现有脚手架稳定性差,管件容易松动而影响施工安全性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稳定性强的脚手架。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尤其是在室内施工时,经常需要使用脚手架,使用脚手架可以方便施工人员站在高处进行施工操作,保证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施工人员需要在脚手架上进行施工操作,因此,在搭建脚手架时,保证脚手架的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脚手架通常需要设置斜管来实现脚手架的稳定支撑,现有斜管可以拆装的脚手架中,一般简单地使用螺钉将斜管与主架体进行固定,或者使用脚手架扣件进行管体的安装固定,这样当螺钉或者脚手架扣件松动时,容易使得斜管也同样松动脱落,使得脚手架的稳定性差,容易影响施工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稳定性强的脚手架,脚手架的稳定性强,施工安全性高,解决了现有脚手架稳定性差,管件容易松动而影响施工安全性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稳定性强的脚手架,包括脚踏板、两个斜管组和对称设置的两个主受力架,所述主受力架包括两条立杆以及固定设置于两条立杆之间的第一搭接管,所述脚踏板设置于两个所述主受力架之间,所述脚踏板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主受力架的第一搭接管;
所述斜管组对称设置于两个所述主受力架之间,且所述斜管组位于所述脚踏板的下方,所述斜管组包括交叉设置的两条斜管,所述斜管的一端与其中一条所述立杆可拆卸连接,所述斜管的另一端与另一条所述立杆可拆卸连接;
所述斜管的两端分别设有安装通孔,所述立杆于与所述斜管的连接处设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定位柱和夹持块,所述定位柱的一端与所述立杆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柱的另一端铰接有所述夹持块,所述夹持块相对于所述定位柱在水平面上转动,所述斜管通过所述安装通孔套装于对应的所述定位柱,所述夹持块用于将所述斜管夹持于所述夹持块与对应的所述立杆之间。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锁定条,所述夹持块远离与所述定位柱的连接处开设有定位槽口,所述锁定条可拆卸地夹设于所述定位槽口内,且所述锁定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立杆可拆卸连接。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定位柱与所述夹持块通过销轴铰接连接,所述定位柱与所述立杆相垂直设置,所述锁定条与所述夹持块相垂直设置。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立杆于所述斜管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锁定条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第二安装孔,且所述锁定条的上下两端分别凸出于所述斜管设置,通过螺栓依次穿过所述第二安装孔和对应的所述第一安装孔将所述锁定条可拆卸地与所述立杆连接。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脚踏板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脚踏板和第二脚踏板,所述第一脚踏板和所述第二脚踏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挂钩,所述挂钩挂接于对应的所述第一搭接管。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主受力架还包括第二搭接管,所述第二搭接管设置于两条所述立杆之间,且所述第二搭接管位于所述第一搭接管的上方。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主受力架还包括第三搭接管,所述第三搭接管设置于两条所述立杆之间,且所述第三搭接管位于所述第二搭接管的上方。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主受力架还包括人行支架,所述人行支架设置于所述第一搭接管的下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两个主受力架,先将两个主受力架摆放好,然后安装斜管组,由于夹持块可相对于定位柱在水平面上转动,将夹持块转动至与定位柱在同一竖直面上,然后将每根斜管通过安装通孔依次套进夹持块和定位柱后,使斜管套装于定位柱,然后手动转动夹持块,将夹持块夹紧斜管,将斜管夹持于夹持块与对应的立杆之间,从而将斜管固定于立杆,由于定位柱与立杆固定连接,且斜管通过安装通孔套装于定位柱,使得斜管不容易从立杆上脱落,且在夹持块的夹持作用下,进一步提高了斜管的固定稳定性,由于斜管组起到支承受力的作用,增加斜管与立杆的安装稳定性,从而有效提高脚手架的稳定性,使得脚手架的稳定性强,施工安全性高,解决了现有脚手架稳定性差,管件容易松动而影响施工安全性的问题;
2、通过设置锁定条,将锁定条插入定位槽口后,使用锁定条与立杆连接固定,保证夹持块对斜管的夹紧作用,避免夹持块转动,从而进一步提高斜管的安装稳定性;
3、通过在立杆于斜管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孔,锁定条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第二安装孔,通过螺栓依次穿过第二安装孔和对应的第一安装孔,从而实现锁定条的两端分别与立杆可拆卸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稳定性强的脚手架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稳定性强的脚手架的固定组件与斜管、立杆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稳定性强的脚手架的固定组件与斜管、立杆的安装结构示意图(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稳定性强的脚手架的主受力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稳定性强的脚手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脚踏板1、第一脚踏板11、第二脚踏板12、挂钩13、斜管组2、斜管21、安装通孔211、主受力架3、立杆31、固定组件311、定位柱3111、夹持块3112、定位槽口3115、锁定条3113、销轴3114、螺栓312、第一搭接管32、第二搭接管33、第三搭接管34、人行支架3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用于区别描述特征,无顺序之分,无轻重之分。
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稳定性强的脚手架,包括脚踏板1、两个斜管组2和对称设置的两个主受力架3,所述主受力架3包括两条立杆31以及固定设置于两条立杆31之间的第一搭接管32,所述脚踏板1设置于两个所述主受力架3之间,所述脚踏板1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主受力架3的第一搭接管32;
所述斜管组2对称设置于两个所述主受力架3之间,且所述斜管组2位于所述脚踏板1的下方,所述斜管组2包括交叉设置的两条斜管21,所述斜管21的一端与其中一条所述立杆31可拆卸连接,所述斜管21的另一端与另一条所述立杆31可拆卸连接;
所述斜管21的两端分别设有安装通孔211,所述立杆31于与所述斜管21的连接处设有固定组件311,所述固定组件311包括定位柱3111和夹持块3112,所述定位柱3111的一端与所述立杆31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柱3111的另一端铰接有所述夹持块3112,所述夹持块3112相对于所述定位柱3111在水平面上转动,所述斜管21通过所述安装通孔211套装于对应的所述定位柱3111,所述夹持块3112用于将所述斜管21夹持于所述夹持块3112与对应的所述立杆31之间。
通过设置两个所述主受力架3,先将两个所述主受力架3摆放好,然后安装所述斜管组2,由于所述夹持块3112可相对于所述定位柱3111在水平面上转动,将所述夹持块3112转动至与所述定位柱3111在同一竖直面上,然后将每根所述斜管21通过所述安装通孔211依次套进所述夹持块3112和定位柱3111后,使所述斜管21套装于所述定位柱3111,然后手动转动所述夹持块3112,将所述夹持块3112夹紧所述斜管21,将所述斜管21夹持于所述夹持块3112与对应的所述立杆31之间,从而将所述斜管21固定于所述立杆31,由于所述定位柱3111与所述立杆31固定连接,且所述斜管21通过所述安装通孔211套装于所述定位柱3111,使得所述斜管21不容易从所述立杆31上脱落,且在所述夹持块3112的夹持作用下,进一步提高了所述斜管21的固定稳定性,由于所述斜管组2起到支承受力的作用,增加所述斜管21与所述立杆31的安装稳定性,从而有效提高脚手架的稳定性,使得脚手架的稳定性强,施工安全性高,解决了现有脚手架稳定性差,管件容易松动而影响施工安全性的问题。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固定组件311还包括锁定条3113,所述夹持块3112远离与所述定位柱3111的连接处开设有定位槽口3115,所述锁定条3113可拆卸地夹设于所述定位槽口3115内,且所述锁定条311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立杆31可拆卸连接。
通过设置所述锁定条3113,将所述锁定条3113插入所述定位槽口3115后,使用所述锁定条3113与所述立杆31连接固定,在所述夹持块3112的夹持作用下,以及在所述锁定条3113的锁定作用下,能够保证对所述斜管21的夹紧作用,避免所述斜管21移动,从而进一步提高所述斜管21的安装稳定性。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定位柱3111与所述夹持块3112通过销轴3114铰接连接,所述定位柱3111与所述立杆31相垂直设置,所述锁定条3113与所述夹持块3112相垂直设置。
通过所述定位柱3111与所述夹持块3112通过销轴3114铰接连接,所述定位柱3111与所述立杆31相垂直设置,实现所述夹持块3112相对于所述定位柱3111在水平面上转动,所述锁定条3113与所述夹持块3112相垂直设置,使得所述锁定条3113与所述立杆31相平行,从而保证所述锁定条3113与所述立杆31的连接稳定性。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立杆31于所述斜管21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锁定条3113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第二安装孔,且所述锁定条3113的上下两端分别凸出于所述斜管21设置,通过螺栓312依次穿过所述第二安装孔和对应的所述第一安装孔将所述锁定条3113可拆卸地与所述立杆31连接。
通过在所述立杆31于所述斜管21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锁定条3113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所述第二安装孔,通过螺栓312依次穿过所述第二安装孔和对应的所述第一安装孔,从而实现所述锁定条311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立杆31可拆卸连接;具体地,所述第一安装孔设置于所述立杆31的内侧,所述斜管21与所述立杆31的内侧可拆卸连接,内侧指的是两条所述立杆31相对的一侧,内侧的连接使得所述立杆31的支撑稳定性更强,所有的所述斜管21均通过同样的所述固定组件311与对应的所述立杆31固定,有效保证了所述斜管21的固定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也可以在所述锁定条3113的上下两端安装卡扣件,通过卡扣件与所述立杆31于所述斜管21的上下两侧连接,实现所述锁定条311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立杆31可拆卸连接,提高所述斜管21的连接稳定性。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脚踏板1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脚踏板11和第二脚踏板12,所述第一脚踏板11和所述第二脚踏板1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挂钩13,所述挂钩13挂接于对应的所述第一搭接管32。
通过设置相互独立的所述第一脚踏板11和所述第二脚踏板12,可以根据施工的需要安装不同数量的脚踏板,节省脚手架的搭建时间,具体地,通过所述挂钩13实现所述第一脚踏板11和所述第二脚踏板12挂接于对应的所述第一搭接管32,方便拆装,进一步提高施工效率。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主受力架3还包括第二搭接管33,所述第二搭接管33设置于两条所述立杆31之间,且所述第二搭接管33位于所述第一搭接管32的上方。
通过在所述第一搭接管32的上方设置所述第二搭接管33,预留第二条搭接管33,如果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增加脚踏板1,则可以在所述第二搭接管33处搭接脚踏板1,方便施工,使得脚手架的使用更加灵活方便。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主受力架3还包括第三搭接管34,所述第三搭接管34设置于两条所述立杆31之间,且所述第三搭接管34位于所述第二搭接管33的上方。
通过在所述第二搭接管33的上方设置所述第三搭接管34,预留可以加高的位置,如果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升高脚踏板1的位置,则可以根据需要在所述第三搭接管34处搭接脚踏板1,能够满足不同施工作业高度的要求,适应性强。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主受力架3还包括人行支架35,所述人行支架35设置于所述第一搭接管32的下方。
通过在所述第一搭接管32的下方设置所述人行支架35,方便施工人员通过所述人行支架35登上所述脚踏板1,从而进行施工,方便施工人员的进行不同高度的施工操作,且由于所述人行支架35设置于同一个所述主受力架3上,稳定性强,使用安全性高。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稳定性强的脚手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脚踏板、两个斜管组和对称设置的两个主受力架,所述主受力架包括两条立杆以及固定设置于两条立杆之间的第一搭接管,所述脚踏板设置于两个所述主受力架之间,所述脚踏板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主受力架的第一搭接管;
所述斜管组对称设置于两个所述主受力架之间,且所述斜管组位于所述脚踏板的下方,所述斜管组包括交叉设置的两条斜管,所述斜管的一端与其中一条所述立杆可拆卸连接,所述斜管的另一端与另一条所述立杆可拆卸连接;
所述斜管的两端分别设有安装通孔,所述立杆于与所述斜管的连接处设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定位柱和夹持块,所述定位柱的一端与所述立杆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柱的另一端铰接有所述夹持块,所述夹持块相对于所述定位柱在水平面上转动,所述斜管通过所述安装通孔套装于对应的所述定位柱,所述夹持块用于将所述斜管夹持于所述夹持块与对应的所述立杆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性强的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锁定条,所述夹持块远离与所述定位柱的连接处开设有定位槽口,所述锁定条可拆卸地夹设于所述定位槽口内,且所述锁定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立杆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稳定性强的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与所述夹持块通过销轴铰接连接,所述定位柱与所述立杆相垂直设置,所述锁定条与所述夹持块相垂直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稳定性强的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于所述斜管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锁定条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第二安装孔,且所述锁定条的上下两端分别凸出于所述斜管设置,通过螺栓依次穿过所述第二安装孔和对应的所述第一安装孔将所述锁定条可拆卸地与所述立杆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性强的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板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脚踏板和第二脚踏板,所述第一脚踏板和所述第二脚踏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挂钩,所述挂钩挂接于对应的所述第一搭接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性强的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受力架还包括第二搭接管,所述第二搭接管设置于两条所述立杆之间,且所述第二搭接管位于所述第一搭接管的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稳定性强的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受力架还包括第三搭接管,所述第三搭接管设置于两条所述立杆之间,且所述第三搭接管位于所述第二搭接管的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性强的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受力架还包括人行支架,所述人行支架设置于所述第一搭接管的下方。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095828.6U CN217581081U (zh) | 2022-05-09 | 2022-05-09 | 一种稳定性强的脚手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095828.6U CN217581081U (zh) | 2022-05-09 | 2022-05-09 | 一种稳定性强的脚手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581081U true CN217581081U (zh) | 2022-10-14 |
Family
ID=835501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095828.6U Active CN217581081U (zh) | 2022-05-09 | 2022-05-09 | 一种稳定性强的脚手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581081U (zh) |
-
2022
- 2022-05-09 CN CN202221095828.6U patent/CN21758108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7581081U (zh) | 一种稳定性强的脚手架 | |
CN211313306U (zh) | 一种建筑工程用移动脚手架 | |
CN220868899U (zh) | 脚手架安全网安装卡具 | |
CN215331412U (zh) | 盘扣支架用连接装置及采用该连接装置的支架系统 | |
CN214330030U (zh) | 一种房建加固施工用连接装置 | |
CN216476272U (zh) | 一种脚手架网架连接装置 | |
CN213391157U (zh) | 扣件式脚手架立杆定位卡具 | |
CN211736333U (zh) | 一种脚手架固定连接件 | |
CN210166830U (zh) | 一种停车场收费系统终端设备 | |
CN217711682U (zh) | 一种方便拆装的铝合金模板 | |
CN215368572U (zh) | 一种建筑施工用脚手架 | |
CN208472576U (zh) | 一种盖梁钢筋骨架辅助安装装置 | |
CN209380177U (zh) | 一种焊接机器人用钢结构件定位夹紧变位装置 | |
CN218346819U (zh) | 一种混凝土模板夹紧框 | |
CN221948109U (zh) | 一种用于柔性光伏支架的扣件结构 | |
CN222632043U (zh) | 一种便携式高墩柱施工用梯笼附着固定抱紧装置 | |
CN221321721U (zh) | 一种可拆卸组合式新型脚手架钢踏板 | |
CN220434366U (zh) | 一种转轮检修平台 | |
CN2238871Y (zh) | 框架支撑装置 | |
CN217559210U (zh) | 一种槽型卡装式抗震连接支架组合结构 | |
CN216157133U (zh) | 一种建筑铝合金模板反坎加固构件 | |
CN205571843U (zh) | 一种楼承板钢筋桁架自动装配装置 | |
CN212166394U (zh) | 一种壁挂式单双杆 | |
CN213572967U (zh) | 脚手架挡脚板安装固定装置 | |
CN110106810A (zh) | 波型板安装于护栏立柱用的定位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