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37080U - 一种岩溶排土场地基处理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岩溶排土场地基处理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537080U CN217537080U CN202221541047.5U CN202221541047U CN217537080U CN 217537080 U CN217537080 U CN 217537080U CN 202221541047 U CN202221541047 U CN 202221541047U CN 217537080 U CN217537080 U CN 21753708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karst
- dump
- barricade
- treatment structure
- wa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岩溶排土场地基处理结构,包括环形的挡墙一,环形的挡墙一环绕落水洞或消坑设置,挡墙一外环绕设置有环形的挡墙二,挡墙一与挡墙二间形成集水井,挡墙二上的中上部间隔设有若干倾斜的进水孔,进水孔朝向集水井端为低端,挡墙二上的下部设有倾斜的出水孔,出水孔朝向集水井端为高端,出水孔低端与倾斜的排水盲沟相接,排水盲沟的低端与排土场外侧的污水收集池相连;该结构既能避免对岩溶地下水的污染,又不会引起岩溶塌陷。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岩溶排土场,特别涉及一种岩溶排土场地基处理结构。
背景技术
岩溶(又称喀斯特)是以碳酸盐类为主的可溶性岩石分布区,由于水(特别是地下水),对岩石以溶蚀为主的综合地质作用及产生各种现象的总称。我国碳酸盐岩分布广泛,特别是西南地区,地表岩溶洼地和槽谷发育,在岩溶洼地和槽谷设置排土场时,常会遇到落水洞或消坑,未能采取恰当的处置措施会造成岩溶塌陷,因此必须采取合理的处置措施保证岩溶地基的稳定性。
工程建设中排土场场区常会遇到不同形态的落水洞或消坑,目前最常用的处理措施为填埋和灌浆加固,但对与地下暗河连通的落水洞或消坑不适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岩溶排土场地基处理结构,既能避免对岩溶地下水的污染,又不会引起岩溶塌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岩溶排土场地基处理结构,包括环形的挡墙一,环形的挡墙一环绕落水洞或消坑设置,所述挡墙一外环绕设置有环形的挡墙二,所述挡墙一与挡墙二间形成集水井,所述挡墙二上的中上部间隔设有若干倾斜的进水孔,所述进水孔朝向集水井端为低端,所述挡墙二上的下部设有倾斜的出水孔,所述出水孔朝向集水井端为高端,所述出水孔低端与倾斜的排水盲沟相接,所述排水盲沟的低端与排土场外侧的污水收集池相连。
进一步,所述挡墙一外侧设有防渗材料层。
进一步,所述排水盲沟包括沟体,所述沟体在排土场的排弃物上形成,所述沟体的底部设有防渗基础、中部填充有粗粒材料,所述粗粒材料上方覆盖有顶板,所述沟体两侧有由外向内单向渗水的渗水层。
进一步,所述顶板为浆砌石片顶板。
进一步,所述防渗基础为钢筋混凝土基础。
进一步,所述挡墙二顶面的高度高于排土场的排弃物的高度、低于挡墙一的高度。
进一步,所述进水孔的高端包裹有透水土工布,所述透水土工布外设砾石反滤层,砾石反滤层底面排土场的排弃物上铺有胶泥层。
更进一步,所述排水盲沟两端均包裹有透水土工布。
再进一步,挡墙一、挡墙二和集水井底部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岩溶排土场地基处理结构,挡墙一拦截排土场场区水,隔离保护落水洞或消坑,集水井收集排土场场区水并通过排水盲沟排到排土场外侧的污水收集池中,避免了排土场地下水进入落水洞或消坑污染岩溶地下水,同时也避免了排土场封闭造成内部岩溶空间在正、负压作用下诱发的岩溶塌陷;该结构还便于后期观测与检修,结构简单,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俯视图。
图2为图1中挡墙一与挡墙二布置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挡墙一立体图。
图4为图1中挡墙一剖视图。
图5为图1中挡墙二立体图。
图6为图1中挡墙二剖视图。
图7为图1中排水盲沟与挡墙二连接示意图。
图8为排水盲沟断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应当理解,优选实施例仅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8所示,一种岩溶排土场地基处理结构,解决在岩溶洼地或槽谷中设置排土场时,遇到的落水洞或消坑等岩溶问题,其包括环形的钢筋混凝土挡墙一1,环形的挡墙一1环绕落水洞5或消坑设置,挡墙一1外环绕设置有环形的钢筋混凝土挡墙二3,挡墙一1与挡墙二3间形成集水井2,集水井2底部也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挡墙二3上的中上部间隔设有若干倾斜的进水孔301,进水孔301朝向集水井2端为低端,便于排土场地下水从进水孔301进入集水井2,挡墙二3上的下部设有倾斜的出水孔302,出水孔302朝向集水井2端为高端,便于集水井2内的水从出水孔301排出,出水孔302低端与倾斜的排水盲沟4相接,排水盲沟4的低端与排土场外侧的污水收集池9相连,排水盲沟4将出水孔302出的水排至污水收集池9,污水收集池9设置在洼地或槽谷的垭口处,污水收集池9收集的污水可由污水处理系统处理,污水收集池9朝向排土场侧设有挡墙三,挡墙上设有若干倾斜的排水口,排水口朝向污水收集池9端为低端。
挡墙一1外侧设有防渗材料层101,可避免污水渗透挡墙一。
排水盲沟4包括沟体,沟体在排土场的排弃物上形成,沟体的底部设有防渗基础404、中部填充有粗粒材料403,粗粒材料403上方覆盖有顶板401,沟体两侧有由外向内单向渗水的渗水层10,渗水层10为单向透水土工布,即边沟两侧的排土场地下水可从渗水层10进入排水盲沟4,设置顶板401的目的是避免排弃物进入粗粒材料403堵塞排水盲沟4。
顶板401为浆砌石片顶板。
防渗基础404为钢筋混凝土基础。
挡墙二3顶面的高度高于排土场的排弃物的高度、低于挡墙一1的高度,挡墙二3顶面的高度低于挡墙一1的高度的目的是避免极端情况水量大时排土场淋滤液越过挡墙一1进入落水洞5或消坑,对岩溶地下水造成污染。
进水孔301的高端包裹有透水土工布6,透水土工布6外设砾石反滤层7,砾石反滤层7底面排土场的排弃物上铺有胶泥层8,可避免排弃物进入集水井2。
排水盲沟4两端均包裹有透水土工布6,可避免排弃物进入污水收集池9。
排土场地下水由进水孔301进入集水井2,在集水井2处被挡墙一1拦截,后经出水孔302、排水盲沟4排至污水收集池9。
该结构隔离保护落水洞或消坑,还便于排出岩溶洼地或槽谷排土场坡体水,避免了对岩溶地下水的污染,同时也避免了排土场封闭造成内部岩溶空间正、负压诱发岩溶塌陷。
一种实现岩溶排土场地基处理结构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根据排土场场区汇水面积计算洪水位标高,根据洪水位标高确定挡墙一1、集水井2高度及排水盲沟4大小。
b.清理场地,基坑开挖,使挡墙一1置于不透水层上,基础是透水层,对基础作防水处理。
c.绑扎挡墙一1钢筋,安装挡墙一1模板,浇筑混凝土,在挡墙一1外周表面涂刷防渗材料101。
d.绑扎集水井2钢筋,安装集水井2模板,浇筑混凝土。
e.在d步集水井2上预留PVC管进水孔301通道,进水孔301高端包裹有透水土工布6,所述透水土工布6外设砾石反滤层7,砾石反滤层7底面排弃物上铺有胶泥层8。
f.在d步集水井2上预留出水孔302通道,根据实际地形情况调整出水孔302高度,出水孔302低端包裹有透水土工布6。
g.在排土场场区基底铺筑排水盲沟4,排水盲沟4底部为防渗基础404,顶部为浆砌石片顶板,中间充填为透水块石,排水盲沟4两侧面设单向透水土工布。
h.排水盲沟4低端修筑污水收集池9,集水井2中的淋滤液通过排水盲沟4排入污水收集池9,当淋滤液不满足排放要求时,经污水处理系统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9)
1.一种岩溶排土场地基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的挡墙一(1),环形的挡墙一(1)环绕落水洞(5)或消坑设置,所述挡墙一(1)外环绕设置有环形的挡墙二(3),所述挡墙一(1)与挡墙二(3)间形成集水井(2),所述挡墙二(3)上的中上部间隔设有若干倾斜的进水孔(301),所述进水孔(301)朝向集水井(2)端为低端,所述挡墙二(3)上的下部设有倾斜的出水孔(302),所述出水孔(302)朝向集水井(2)端为高端,所述出水孔(302)低端与倾斜的排水盲沟(4)相接,所述排水盲沟(4)的低端与排土场外侧的污水收集池(9)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溶排土场地基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墙一(1)外侧设有防渗材料层(1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溶排土场地基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盲沟(4)包括沟体,所述沟体在排土场的排弃物上形成,所述沟体的底部设有防渗基础(404)、中部填充有粗粒材料(403),所述粗粒材料(403)上方覆盖有顶板(401),所述沟体两侧有由外向内单向渗水的渗水层(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岩溶排土场地基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401)为浆砌石片顶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岩溶排土场地基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渗基础(404)为钢筋混凝土基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溶排土场地基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墙二(3)顶面的高度高于排土场的排弃物的高度、低于挡墙一(1)的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溶排土场地基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孔(301)的高端包裹有透水土工布(6),所述透水土工布(6)外设砾石反滤层(7),砾石反滤层(7)底面排土场的排弃物上铺有胶泥层(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溶排土场地基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盲沟(4)两端均包裹有透水土工布(6)。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一种岩溶排土场地基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挡墙一(1)、挡墙二(3)和集水井(2)底部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541047.5U CN217537080U (zh) | 2022-06-20 | 2022-06-20 | 一种岩溶排土场地基处理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541047.5U CN217537080U (zh) | 2022-06-20 | 2022-06-20 | 一种岩溶排土场地基处理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537080U true CN217537080U (zh) | 2022-10-04 |
Family
ID=834207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541047.5U Active CN217537080U (zh) | 2022-06-20 | 2022-06-20 | 一种岩溶排土场地基处理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537080U (zh) |
-
2022
- 2022-06-20 CN CN202221541047.5U patent/CN21753708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8309312U (zh) | 加筋土挡土墙路堤排水系统 | |
CN111648383A (zh) | 一种黄土高填方边坡体内部排水方法 | |
CN107816050B (zh) | 一种混凝土围堰和土石围堰组合围堰及其施工方法 | |
CN210482215U (zh) | 适于平原水库库盆的防渗排水排气结构 | |
CN217537080U (zh) | 一种岩溶排土场地基处理结构 | |
CN210561998U (zh) | 双层土工膜防渗排水结构及库盆防渗排水结构 | |
CN110158541B (zh) | 双层土工膜防渗排水结构、施工方法及库盆防渗排水结构 | |
CN217760383U (zh) | 一种设置在边坡支护上的围墙结构 | |
CN114837234A (zh) | 一种岩溶排土场地基处理结构 | |
CN214783977U (zh) | 一种全杂填土地层的复合基坑支护结构 | |
CN211472400U (zh) | 一种堤坝挡渣结构 | |
CN114703805A (zh) | 一种调节平原水库联合防渗截污系统与方法 | |
CN212153647U (zh) | 一种适用于水源地保护区挖方路段的排水设施 | |
CN113106940A (zh) | 一种库区型弃渣场的排洪方法 | |
CN210288489U (zh) | 一种以煤矸石为基础的垃圾填埋场 | |
CN112176945A (zh) | 一种退堤还海的施工方法 | |
CN215105840U (zh) | 一种道路雨污分离连续排水系统 | |
CN114525818B (zh) | 一种具有水平防渗、垂直防渗的组合防渗体的施工方法 | |
CN215105484U (zh) | 一种水利工程挡土墙排水结构 | |
CN221167881U (zh) | 一种适用于富水地层条件下的基坑疏水结构 | |
CN215977615U (zh) | 一种半封闭式雨污水提升泵井设施 | |
CN213038294U (zh) | 一种河道堤岸防护结构 | |
CN219386276U (zh) | 一次建坝尾矿库排渗系统 | |
LU504723B1 (en) | Anchoring structure of landfill liner cushion layer using rice husk ash concrete | |
CN220202720U (zh) | 一种水库的防渗围堰结构及围堰体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