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7521678U - 体验道路交通安全主动防控的互动科普展品 - Google Patents

体验道路交通安全主动防控的互动科普展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21678U
CN217521678U CN202122980063.6U CN202122980063U CN217521678U CN 217521678 U CN217521678 U CN 217521678U CN 202122980063 U CN202122980063 U CN 202122980063U CN 217521678 U CN217521678 U CN 2175216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bservation
camera bellows
traffic safety
control
road traff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98006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亘
李嘉
袁媛
柏劲松
曹晓翔
吴昊
王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 filed Critical Hefe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
Priority to CN20212298006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216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216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216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structional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体验道路交通安全主动防控的互动科普展品,暗箱支撑在支撑台上,暗箱侧壁具有观察窗口,暗箱内部具有多个观察模型,多个观察模型朝向观察窗口一侧分别设有不同的观察标识区,暗箱内还设有主射光源,主射光源位于观察窗口下方且朝向观察模型设置,暗箱外壁设有光源亮度调节开关。通过上述优化设计的体验道路交通安全主动防控的互动科普展品,通过控制暗箱内光源亮度,查看观察模型的情况,从而模拟夜间驾驶员观察衣着不同颜色衣服的行人,通过互动让观察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夜间行车安全的重要性,进而提高夜间出行交通安全意识。

Description

体验道路交通安全主动防控的互动科普展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科普展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体验道路交通安全主动防控的互动科普展品。
背景技术
行车安全十分重要,尤其是在夜间行车。夜间行车由于视线不良,驾驶员无法对道路情况一目了然,加上夜间突发情况比较多,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除了驾驶员要集中精力开车,同时也要保持车距,对突发事件保有足够的反应时间,因为谁也不能保证前车突然刹车,贴车太近可能会导致追尾。所以保持车距是夜间最安全稳妥的行车方式。光线的影响会导致汽车驾驶员产生目测观察度差异。简单的媒体介绍方式不易让参观者加深印象。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体验道路交通安全主动防控的互动科普展品。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体验道路交通安全主动防控的互动科普展品,包括:支撑台和暗箱;
暗箱支撑在支撑台上,暗箱侧壁具有观察窗口,暗箱内部具有多个观察模型,多个观察模型朝向观察窗口一侧分别设有不同的观察标识区,暗箱内还设有主射光源,主射光源位于观察窗口下方且朝向观察模型设置,暗箱外壁设有光源亮度调节开关。
优选地,观察模型采用人形模型,人形模型外部套设有不同颜色衣服。
优选地,多个观察模型位于主射光源的同一竖直面上。
优选地,还包括观察眼镜,观察眼镜竖直可滑动安装在所述观察窗口处。
优选地,所述观察窗口处设有安装板,安装板两端可滑动安装在所述观察窗口内缘,观察眼镜安装在安装板上。
优选地,主射光源安装在安装板上。
优选地,光源亮度调节开关设置在安装板上。
优选地,暗箱内还设有上滚轴和下滚轴,上滚轴和下滚轴分别位于所述观察窗口上下方且平行于安装板水平布置,上滚轴和下滚轴上分别缠绕有上遮光卷帘和下遮光卷帘,上遮光卷帘远离上滚轴一端与安装板上端连接,且下遮光卷帘远离下滚轴一端与安装板下端连接。
优选地,上滚轴一端设有上转轮,且下滚轴一端设有下转轮,上转轮和下转轮均设置在暗箱外壁上。
优选地,暗箱内还设有逆光光源,逆光光源位于观察模型远离主射光源一侧,暗箱外壁设有逆光开关。
本实用新型中,所提出的体验道路交通安全主动防控的互动科普展品,暗箱支撑在支撑台上,暗箱侧壁具有观察窗口,暗箱内部具有多个观察模型,多个观察模型朝向观察窗口一侧分别设有不同的观察标识区,暗箱内还设有主射光源,主射光源位于观察窗口下方且朝向观察模型设置,暗箱外壁设有光源亮度调节开关。通过上述优化设计的体验道路交通安全主动防控的互动科普展品,通过控制暗箱内光源亮度,查看观察模型的情况,从而模拟夜间驾驶员观察衣着不同颜色衣服的行人,通过互动让观察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夜间行车安全的重要性,进而提高夜间出行交通安全意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体验道路交通安全主动防控的互动科普展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体验道路交通安全主动防控的互动科普展品的观察模型在暗箱中布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体验道路交通安全主动防控的互动科普展品的原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体验道路交通安全主动防控的互动科普展品的安装板安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4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体验道路交通安全主动防控的互动科普展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体验道路交通安全主动防控的互动科普展品的观察模型在暗箱中布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体验道路交通安全主动防控的互动科普展品的原理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体验道路交通安全主动防控的互动科普展品的安装板安装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1至3,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体验道路交通安全主动防控的互动科普展品,包括:支撑台1和暗箱2;
暗箱2支撑在支撑台1上,暗箱2侧壁具有观察窗口,暗箱2内部具有多个观察模型3,多个观察模型3朝向观察窗口一侧分别设有不同的观察标识区,暗箱2内还设有主射光源4,主射光源4位于观察窗口下方且朝向观察模型3设置,暗箱2外壁设有光源亮度调节开关5。
具体设计时,观察模型3可采用人形模型,多个观察模型3位于主射光源4的同一竖直面上。人形模型外部套设有不同颜色衣服,以表示不同的观察识别区域,例如,分别穿着黑色、深蓝色、红色、白色、黄色的衣服及反光背心。
在暗箱的具体设置方式中,暗箱2具有水平设置的筒状结构,所述观察窗口位于所述筒状结构的一端,暗箱2侧壁还设有光源检查窗口。暗箱内部可以涂覆黑色、灰色等深色吸光颜色。
本实施例的体验道路交通安全主动防控的互动科普展品的具体工作过程中,通过暗箱内部模拟夜间光线差的环境,参与者通过观察窗口观察暗箱内部,模拟夜间行车时司机视野,通过调节光源亮度,观察暗箱内穿着不同颜色衣服的人体模型,随着光源亮度的减弱,穿着深色服装的人形模型依次消失,最终只能观察到穿着反光背心的人形模型,说明从驾驶员的视点看到夜间穿着不同颜色衣服的行人的差异。从而说明为了提高夜间行人的人身安全,使用目测性较高的衣服颜色以及反光材料等的重要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提出的体验道路交通安全主动防控的互动科普展品,暗箱支撑在支撑台上,暗箱侧壁具有观察窗口,暗箱内部具有多个观察模型,多个观察模型朝向观察窗口一侧分别设有不同的观察标识区,暗箱内还设有主射光源,主射光源位于观察窗口下方且朝向观察模型设置,暗箱外壁设有光源亮度调节开关。通过上述优化设计的体验道路交通安全主动防控的互动科普展品,通过控制暗箱内光源亮度,查看观察模型的情况,从而模拟夜间驾驶员观察衣着不同颜色衣服的行人,通过互动让观察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夜间行车安全的重要性,进而提高夜间出行交通安全意识。
为了避免通过观察窗口进入的光影响暗箱内的亮度,本实施例还包括观察眼镜6,观察眼镜6竖直可滑动安装在所述观察窗口处;参与者可通过观察眼镜观察暗箱内部的情况。
参照图4,在观察眼镜的具体安装时,所述观察窗口处设有安装板7,安装板7两端可滑动安装在所述观察窗口内缘,观察眼镜6安装在安装板7上;通过调节安装板的高度,可调节观察眼镜的高度,从而便于不同身高的青少年和儿童观察。
进一步地,主射光源4安装在安装板7上,光源随着安装板一起升降,更好的模拟夜间观察情况。
相应地,光源亮度调节开关5设置在安装板7上。
此外,为了避免安装板升降时,在观察窗口处形成缝隙发生漏光,暗箱2内还设有上滚轴81和下滚轴91,上滚轴81和下滚轴91分别位于所述观察窗口上下方且平行于安装板7水平布置,上滚轴81和下滚轴91上分别缠绕有上遮光卷帘82和下遮光卷帘92,上遮光卷帘82远离上滚轴81一端与安装板7上端连接,且下遮光卷帘92远离下滚轴91一端与安装板7下端连接。通过柔性的遮光卷帘设计,有效遮挡安装板和窗口边缘之间的缝隙漏光,同时,通过转动滚轴,实现遮光卷帘的收起和放卷,能够带动安装板升降,便于安装板的高度调节。
在具体调节方式中,上滚轴81一端设有上转轮83,且下滚轴91一端设有下转轮93,上转轮83和下转轮93均设置在暗箱2外壁上;观察者通过转动暗箱外壁的转轮,即可通过卷帘收放调节安装板的高度,进而调节观察眼镜的高度。
参照图1-4,在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暗箱2内还设有逆光光源42,逆光光源42位于观察模型3远离主射光源41一侧,暗箱2外壁设有逆光开关52;通过开启逆光光源,能够让参与者直观感受到夜间行车逆光灯对驾驶者的视野影响。进一步地,可将逆光开关设计成具有远近调节档位,从而模拟对向来车的远光灯和近光灯。
此外,还可以设置多个逆光光源,分别位于人形模型的正后方、侧后方或上后方等位置,模拟对向车辆不同位置的逆光情况。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体验道路交通安全主动防控的互动科普展品,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台(1)和暗箱(2);
暗箱(2)支撑在支撑台(1)上,暗箱(2)侧壁具有观察窗口,暗箱(2)内部具有多个观察模型(3),多个观察模型(3)朝向观察窗口一侧分别设有不同的观察标识区,暗箱(2)内还设有主射光源(41),主射光源(41)位于观察窗口下方且朝向观察模型(3)设置,暗箱(2)外壁设有光源亮度调节开关(51);
暗箱(2)内还设有逆光光源(42),逆光光源(42)位于观察模型(3)远离主射光源(41)一侧,暗箱(2)外壁设有逆光开关(52),逆光开关(52)具有远近调节档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验道路交通安全主动防控的互动科普展品,其特征在于,观察模型(3)采用人形模型,人形模型外部套设有不同颜色衣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验道路交通安全主动防控的互动科普展品,其特征在于,多个观察模型(3)位于主射光源(41)的同一竖直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验道路交通安全主动防控的互动科普展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观察眼镜(6),观察眼镜(6)竖直可滑动安装在所述观察窗口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体验道路交通安全主动防控的互动科普展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察窗口处设有安装板(7),安装板(7)两端可滑动安装在所述观察窗口内缘,观察眼镜(6)安装在安装板(7)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体验道路交通安全主动防控的互动科普展品,其特征在于,主射光源(41)安装在安装板(7)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体验道路交通安全主动防控的互动科普展品,其特征在于,光源亮度调节开关(51)设置在安装板(7)上。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体验道路交通安全主动防控的互动科普展品,其特征在于,暗箱(2)内还设有上滚轴(81)和下滚轴(91),上滚轴(81)和下滚轴(91)分别位于所述观察窗口上下方且平行于安装板(7)水平布置,上滚轴(81)和下滚轴(91)上分别缠绕有上遮光卷帘(82)和下遮光卷帘(92),上遮光卷帘(82)远离上滚轴(81)一端与安装板(7)上端连接,且下遮光卷帘(92)远离下滚轴(91)一端与安装板(7)下端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体验道路交通安全主动防控的互动科普展品,其特征在于,上滚轴(81)一端设有上转轮(83),且下滚轴(91)一端设有下转轮(93),上转轮(83)和下转轮(93)均设置在暗箱(2)外壁上。
CN202122980063.6U 2021-11-27 2021-11-27 体验道路交通安全主动防控的互动科普展品 Active CN2175216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80063.6U CN217521678U (zh) 2021-11-27 2021-11-27 体验道路交通安全主动防控的互动科普展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80063.6U CN217521678U (zh) 2021-11-27 2021-11-27 体验道路交通安全主动防控的互动科普展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21678U true CN217521678U (zh) 2022-09-30

Family

ID=833670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980063.6U Active CN217521678U (zh) 2021-11-27 2021-11-27 体验道路交通安全主动防控的互动科普展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216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45141B (zh) 用于车辆的信息显示系统
US4424449A (en) Shielded fluorescent signs
CN101697036B (zh) 汽车玻璃信息显示系统及其成像的方法
CN104334382B (zh) 用于夜间机动车辆驾驶辅助的设备
EP0950913B1 (de) Vorrichtung zur Verbesserung des Kontrastes in einem Head-Up-Display in einem Kraftfahrzeug
CN202879210U (zh) 汽车挡光屏装置
US20110175798A1 (en) Display device for vehicle
CN104350414A (zh) 用于机动车辆驾驶员或乘客的自适应眼镜
CN102700385B (zh) 一种汽车会车防强光装置及防强光方法
CN101995662B (zh) 用于车辆的投影显示装置
DE112015002749T5 (de) Fahrzeug-anzeigevorrichtung
US20220283458A1 (en) Display and light blocking screens
US20110216405A1 (en) Two-way mirror screen system for advertisement
CN217521678U (zh) 体验道路交通安全主动防控的互动科普展品
WO2013128573A1 (ja) 表示装置及び表示方法
CN104965241B (zh) 一种变色投影镜片及具有该镜片的抬头显示器
KR100742168B1 (ko) 이동하는 관찰자에게 복수 개의 정지 이미지를 디스플레이하는 장치
CN206797080U (zh) 一种可主动降低区域光强度的车窗式智能光线遮蔽系统
CN209787274U (zh) 一种带补光灯的车载前后一体摄像头
CN206856460U (zh) 一种可以主动降低区域光强度的车用多功能遮阳板
Wu et al. Evaluation of visual performance using LED signboards under different ambient conditions
CN212061803U (zh) 带有投影装置的车辆和投影装置
WO2015012531A1 (ko) 운전시야 지원장치
CN209103655U (zh) 一种车辆盲区演示及真人体验系统
JP2014134993A (ja) 道路情報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