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14976U - 分布式轮毂驱动牵引车 - Google Patents
分布式轮毂驱动牵引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514976U CN217514976U CN202221579484.6U CN202221579484U CN217514976U CN 217514976 U CN217514976 U CN 217514976U CN 202221579484 U CN202221579484 U CN 202221579484U CN 217514976 U CN217514976 U CN 21751497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actor
- drive
- wheel
- hub
- driv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分布式轮毂驱动牵引车,包括牵引车体、设置在所述牵引车体底部的驱动组件、对应所述驱动组件电性连接的电气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不少于两组的驱动轮、每组所述驱动轮对应设置有轮毂电机,所述轮毂电机与所述电气组件通过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分布式轮毂驱动牵引车中,电气组件可提供电量供给驱动组件进行驱动,使驱动组件中的轮毂电机可开始运转,轮毂电机可通过输出轴带动驱动轮进行运转,使驱动轮带动牵引车体进行移动载货,通过简单的驱动结构,可使牵引车体省下大量空间用于安装电池,从而保证牵引车体的续航能力,以解决现有技术的牵引车因结构复杂电池续航差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牵引车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分布式轮毂驱动牵引车。
背景技术
电动牵引车由驱动系统带动,用于港口等区域性堆场的货物短途水平运输,物料往往存放在挂车中,需要牵引车来解决不同区间物料的高效运输。目前企业使用电动式牵引车以电能提供动力时,因牵引车在码头作业中,受作业工况需求,要求牵引车持续作业,且会频繁空载、重载起步、加速、急停、长时间待机等候作业,工作状态多样,复杂。
传统的电动牵引车不足点:由中央电机驱动,电机链接传动轴,传动轴再把动力传递到减速器,最后经差速器分配动力到驱动轮,从而导致电池安装空间不足,无法满足电动牵引车的长时间作业的需求,影响工作效率;效率低。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分布式轮毂驱动牵引车,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牵引车因电池安装空间不足而导致电池续航差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分布式轮毂驱动牵引车,包括牵引车体、设置在所述牵引车体底部的驱动组件、对应所述驱动组件电性连接的电气组件;
其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不少于两组的驱动轮、每组所述驱动轮对应设置有轮毂电机,所述轮毂电机与所述电气组件通过电性连接。
采用上述各技术方案,所述的分布式轮毂驱动牵引车中,所述轮毂电机包括转子部分与定子部分,所述定子部分与所述牵引车体通过固定连接,所述转子部分与所述驱动轮通过机械传动连接。
采用上述各技术方案,所述的分布式轮毂驱动牵引车中,所述电气组件包括电机控制器及电池组,所述电机控制器与所述轮毂电机通过控制连接,所述轮毂电机与所述电机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电池组通过电性连接。
采用上述各技术方案,所述的分布式轮毂驱动牵引车中,还包括从动轮,所述从动轮设于所述牵引车体底部远离所述驱动轮的一侧。
采用上述各技术方案,所述的分布式轮毂驱动牵引车中,所述从动轮及所述驱动轮上分别套设有轮胎。
采用上述各技术方案,所述的分布式轮毂驱动牵引车中,所述牵引车体还包括有转向机构,所述转向机构与所述从动轮通过传动连接。
采用上述各技术方案,所述的分布式轮毂驱动牵引车中,所述牵引车体底部还设有悬架,所述轮毂电机通过悬架与所述牵引车体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分布式轮毂驱动牵引车中,所述从动轮上设有驾驶室,所述电机控制器设于所述从动轮与所述驾驶室之间。
本实用新型带来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分布式轮毂驱动牵引车中,电气组件可提供电量供给驱动组件进行驱动,使驱动组件中的轮毂电机可开始运转,轮毂电机可通过输出轴带动驱动轮进行运转,使驱动轮带动牵引车体进行移动载货,通过简单的驱动结构,可使牵引车体省下大量空间用于安装电池,从而保证牵引车体的续航能力,以解决现有技术的牵引车因结构复杂电池续航差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驱动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轮毂电机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地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如图1及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分布式轮毂驱动牵引车,包括牵引车体1、设置在所述牵引车体1底部的驱动组件2、对应所述驱动组件2电性连接的电气组件3;
其中,所述驱动组件2包括不少于两组的驱动轮21、每组所述驱动轮21对应设置有轮毂电机20,所述轮毂电机20与所述电气组件3通过电性连接。
本实施例中,驱动组件2的设置,可带动牵引车体1进行移动,使牵引车体1可载动货物进行移动运输;轮毂电机20的设置,可通过轮毂电机20带动驱动轮21进行转动,从而使驱动轮21带动牵引车体1在地面上行驶;电气组件3的设置,可提供电量供给驱动组件2进行驱动,并且可控制驱动组件2的速度以及刹车指令,从而实现电气组件3控制驱动组件2的运转,使牵引车体1可正常行驶。具体的,电气组件3可提供电量供给驱动组件2进行驱动,使驱动组件2中的轮毂电机20可开始运转,轮毂电机20可通过输出轴带动驱动轮21进行运转,使驱动轮21带动牵引车体1进行移动载货,通过简单的驱动结构,可使牵引车体1省下大量空间用于安装电池,从而保证牵引车体1的续航能力,以解决现有技术的牵引车因结构复杂电池续航差的技术问题。
在一可行实施例中,每组驱动轮21采用独立的轮毂电机20可使每组驱动轮21都可通过电气组件3独立控制,有利于牵引车体1提升环境的适应性,由于在特定的施工场合,采用独立控制每一个驱动轮21使牵引车体1在施工时更加便捷,当轮毂电机20出现其一故障时,通过电气组件3可控制另外一个轮毂电机20传动控制驱动轮21进行负载行驶,提高整个牵引车体1的实用性强。
在另一实施例中,通过采用分布式轮毂电机20驱动整个牵引车体1,可提升整个车体的空间使用率,通过减少传统的机械结构、扭矩结构以及变速箱,可使牵引车体1可具备更多的空间安装电池,提升牵引车体1的续航能力,提升载物的空间。
如图3所示,进一步,所述轮毂电机20包括转子部分201与定子部分202,所述定子部分202与所述牵引车体1通过固定连接,所转子部分201与所述驱动轮21通过机械传动连接。本实施例中,定子部分202与牵引车体1连接,定子部分202为固定端,将不产生传动,转子部分201为驱动旋转端,转子部分201与驱动轮21机械传动连接,使转子部分201带动驱动轮21旋转,使驱动轮21可在地面上旋转驱动。
如图1所示,进一步,所述电气组件3包括电机控制器30及电池组31,所述电机控制器30与所述轮毂电机20通过控制连接,所述轮毂电机20与所述电机控制器30分别与所述电池组31通过电性连接。本实施例中,电机控制器30可控制轮毂电机20的速度以及刹车指令,从而实现电气组件3控制驱动组件2的运转,电池组31的设置,可为牵引车体1提供电能,从而使牵引车体1可实现绿色环保进行高效牵引货物。
如图2所示,进一步,所述牵引车还包括从动轮4,所述从动轮4设于所述牵引车体1底部远离所述驱动轮21的一侧。本实施例中,从动轮4的设置,可辅助驱动轮21行驶,从而使牵引车体1可平衡驱动进行牵引货物。
如图2所示,进一步,所述从动轮4及所述驱动轮21上分别套设有轮胎10。本实施例中,轮胎10的设置,可提升从动轮4及所述驱动轮21行驶的稳定性,增大刹车减速时从动轮4及所述驱动轮21与地面的摩擦力。
进一步,所述牵引车体1还包括有转向机构(未图示),所述转向机构与所述从动轮4通过传动连接。本实施例中,转向机构的设置,可通过带动从动轮4进行摆动转向,使牵引车体1可实现转动切换方向行驶。
如图3所示,进一步,所述牵引车体1底部还设有悬架12,所述轮毂电机20通过悬架12与所述牵引车体1连接。本实施例中,悬架12的设置,可通过对轮毂电机20进行固定,使轮毂电机20的定子部分202通过悬架12与牵引车体1固定,转子部分201带动驱动轮21旋转,使驱动轮21可在地面上旋转驱动。
如图2所示,进一步,所述从动轮4上设有驾驶室13,所述电机控制器30设于所述从动轮4与所述驾驶室13之间。本实施例中,驾驶室13的设置,可将操控行驶的部件安装于驾驶室13内,从而便于用户可通过驾驶室13对牵引车体1进行控制。
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分布式轮毂驱动牵引车中,电气组件3可提供电量供给驱动组件2进行驱动,使驱动组件2中的轮毂电机20可开始运转,轮毂电机20可通过输出轴带动驱动轮21进行运转,使驱动轮21带动牵引车体1进行移动载货,通过简单的驱动结构,可使牵引车体1省下大量空间用于安装电池,从而保证牵引车体1的续航能力,以解决现有技术的牵引车因结构复杂电池续航差的技术问题。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分布式轮毂驱动牵引车,其特征在于,包括牵引车体、设置在所述牵引车体底部的驱动组件、对应所述驱动组件电性连接的电气组件;
其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不少于两组的驱动轮、每组所述驱动轮对应设置有轮毂电机,所述轮毂电机与所述电气组件通过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轮毂驱动牵引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电机包括转子部分与定子部分,所述定子部分与所述牵引车体通过固定连接,所述转子部分与所述驱动轮通过机械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轮毂驱动牵引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组件包括电机控制器及电池组,所述电机控制器与所述轮毂电机通过控制连接,所述轮毂电机与所述电机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电池组通过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布式轮毂驱动牵引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从动轮,所述从动轮设于所述牵引车体底部远离所述驱动轮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布式轮毂驱动牵引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轮及所述驱动轮上分别套设有轮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布式轮毂驱动牵引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车体还包括有转向机构,所述转向机构与所述从动轮通过传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轮毂驱动牵引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车体底部还设有悬架,所述轮毂电机通过悬架与所述牵引车体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布式轮毂驱动牵引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轮上设有驾驶室,所述电机控制器设于所述从动轮与所述驾驶室之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579484.6U CN217514976U (zh) | 2022-06-22 | 2022-06-22 | 分布式轮毂驱动牵引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579484.6U CN217514976U (zh) | 2022-06-22 | 2022-06-22 | 分布式轮毂驱动牵引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514976U true CN217514976U (zh) | 2022-09-30 |
Family
ID=833914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579484.6U Active CN217514976U (zh) | 2022-06-22 | 2022-06-22 | 分布式轮毂驱动牵引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514976U (zh) |
-
2022
- 2022-06-22 CN CN202221579484.6U patent/CN21751497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2617595B1 (en) | Hybrid work vehicle | |
CN107709118B (zh) | 用于控制液压混合动力车辆的方法 | |
US11712977B2 (en) | Battery-electric-vehicle assisted towing concept | |
US20090166106A1 (en) | Vehicles Having Tandem Axle Assembly | |
KR101882524B1 (ko) | 고무 타이어 상에서 주행할 수 있고 전기적 구동부를 구비하는 바닥에 바인딩된 대형 수송 차량의 에너지 최적화 동작 방법 | |
CN208069852U (zh) | 半挂车以及混合动力车辆 | |
CN104417634B (zh) | 纯电动牵引车及适用于场内运输的车辆 | |
BR102017018694A2 (pt) | Combinação veículo reboque / veículo rodoviário, especialmente como combinação longa de veículo comercial | |
US11845360B2 (en) | Battery charging by towed regenerative braking | |
CN103738194A (zh) | 电驱动矿用汽车 | |
CN105150862A (zh) | 一种电动游览车 | |
CN101096180A (zh) | 四轮驱动混合动力系统及工作方法 | |
US20130240279A1 (en) | Hybrid tandem drive axle of a truck vehicle | |
CN201900980U (zh) | 一种新型的前动力驱动和后电动驱动的电动跑车 | |
CN105799501A (zh) | 分离轴式双动力混合的工程车 | |
CN217514976U (zh) | 分布式轮毂驱动牵引车 | |
CN103660971A (zh) | 一种电动轮矿用自卸车四轮驱动系统 | |
CN201070977Y (zh) | 电动汽车 | |
CN109334792A (zh) | 一种辅助动力挂车系统 | |
CA3035952A1 (en) | Motorized trailer with swappable batteries | |
CN210133018U (zh) | 一种底盘结构及增程式运输车 | |
CN210553939U (zh) | 牵引车动力系统和具有该动力系统的重卡车 | |
CN208530293U (zh) | 电动车单电机四轮驱动系统 | |
CN203486031U (zh) | 纯电动铰接客车 | |
EP4188732A1 (en) | Vehicle drive system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