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7488107U - 一种折叠式沙发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折叠式沙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88107U
CN217488107U CN202122406104.0U CN202122406104U CN217488107U CN 217488107 U CN217488107 U CN 217488107U CN 202122406104 U CN202122406104 U CN 202122406104U CN 217488107 U CN217488107 U CN 2174881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sofa
lower seat
connecting rod
front 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40610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维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shan Chengyuan Furnitu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shan Chengyuan Furnitu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shan Chengyuan Furnitu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shan Chengyuan Furnitu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40610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881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881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881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ecial Chai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折叠式沙发,包括沙发底座,沙发底座的后侧设有沙发靠背,沙发底座的两侧设有沙发扶手,沙发底座上放置沙发坐垫,沙发底座包括下座、中座以及上座,沙发靠背固定设于下座的后侧,两个扶手固定设于下座的两侧,下座、中座以及上座的长度、高度以及宽度一致,中座对应设于下座的上方,下座上表面的前侧边沿与中座下表面的前侧边沿通过第一铰链连接,上座对应设于中座的上方,上座下表面的后侧边沿与中座上表面的后侧边沿通过第二铰链连接,沙发坐垫放置于上座上方,直接将上座以及下座通过第二铰链以及第一铰链翻转即可进行展开,与下座在地面上并排在一起形成床位,展开转动时快捷灵活。

Description

一种折叠式沙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折叠式沙发。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加快,人口不断增加,居住空间的有限性更加明显,多数家庭都会购置沙发床,在平时当沙发用,有宾客夜宿时,转换成床,这样不仅节省开支,还减少空间占用,增加空间利用率,而现在市场上有各种沙发床,沙发与床之间的转换方式也多种多样,如折叠式、翻转式、拉伸式,这些沙发床采用各种各样的连接机构,在转换时大都费时费力,使用起来并不怎么方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折叠式沙发。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
一种折叠式沙发,包括沙发底座,所述沙发底座的后侧设有沙发靠背,所述沙发底座的两侧设有沙发扶手,所述沙发底座上放置沙发坐垫,所述沙发底座包括下座、中座以及上座,所述沙发靠背固定设于下座的后侧,两个扶手固定设于下座的两侧,所述下座、中座以及上座的长度、高度以及宽度一致,所述中座对应设于下座的上方,所述下座上表面的前侧边沿与中座下表面的前侧边沿通过第一铰链连接,所述上座对应设于中座的上方,所述上座下表面的后侧边沿与中座上表面的后侧边沿通过第二铰链连接,所述沙发坐垫放置于上座上方。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沙发靠背与下座转动连接,所述下座的后侧面固定设有若干支撑块,所述支撑块靠近下座的上表面设置,若干所述支撑块沿着下座的长度间隔分布,若干所述支撑块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所述沙发靠背的下端位于支撑块的上方,所述中座的高度高于沙发靠背下端的高度,所述沙发靠背的下端朝下延伸设有若干连杆,若干连杆沿着沙发靠背的长度间隔分布,若干连杆靠近沙发靠背的前侧设置,所述连杆上具有条形孔,所述条形孔的长度平行于连杆的长度,所述条形孔的深度沿着沙发靠背的长度方向贯穿连杆设置,所述连接杆穿过若干条形孔设置,所述条形孔上端与连杆下端之间的距离大于连接杆与下座后侧面之间的距离,所述条形孔下端与连杆下端之间的距离小于连接杆与下座后侧面之间的距离,初始状态下,连接杆位于条形孔的上端,连杆的下端抵触在下座的后侧面,连杆与下座后侧面的抵触点靠近下座的下表面。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下座的前侧侧面朝向内侧延伸设有配重室,所述配重室内放置配重块。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配重室对应设有封板,所述下座的前侧面围绕配重室朝向内侧凹陷形成承靠沿,所述封板盖在承靠沿上,所述封板的外侧表面与下座的前侧面齐平,所述封板的下侧边沿通过第三铰链与下座铰接,所述下座的前侧面通过转轴转动安装有卡块,所述卡块与下座的前侧面相贴,所述卡块靠近封板的上侧边沿设置,所述卡块的一端可转动至与封板的外侧表面相贴。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三铰链的一侧合页固定安装于封板的内侧面,所述第三铰链的另一侧合页固定安装于配重室的底部靠近配重室的出口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直接将上座以及下座通过第二铰链以及第一铰链翻转即可进行展开,与下座在地面上并排在一起形成床位,展开转动时快捷灵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初始状态侧视截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沙发靠背提起状态侧视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沙发靠背放倒状态侧视截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沙发底座展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A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沙发底座;2、沙发靠背;3、下座;4、中座;5、上座;6、第一铰链;7、第二铰链;8、支撑块;9、连接杆;10、连杆;11、条形孔;12、插孔;13、配重室;14、封板;15、第三铰链;16、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一种折叠式沙发,包括沙发底座1,所述沙发底座1的后侧设有沙发靠背2,所述沙发底座1的两侧设有沙发扶手,所述沙发底座1上放置沙发坐垫,所述沙发底座1包括下座3、中座4以及上座5,下座3的下表面直接放置于地面,没有支撑脚,所述沙发靠背2与下座3固定连接,此处所述固定连接并不代表沙发靠背2与下座3直接刚性连接,而是表示沙发靠背2与下座3连接后需要固定结构固定防止其后倒,因此不能限定其的连接方式为固定,两个扶手固定设于下座3的两侧,所述下座3、中座4以及上座5的长度、高度以及宽度一致,所述中座4对应设于下座3的上方,所述下座3上表面的前侧边沿与中座4下表面的前侧边沿通过第一铰链6连接,所述上座5对应设于中座4的上方,所述上座5下表面的后侧边沿与中座4上表面的后侧边沿通过第二铰链7连接,所述沙发坐垫放置于上座5上方。
在需要将其当做床使用,进行展开时,通过第一铰链6将中座4从下座3的上方进行翻转,中座4的上表面贴在地面,同时通过第二铰链7将上座5进行翻转,上座5的下表面贴在地面,从而使下座3、中座4以及上座5在地面依次并列展开。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沙发靠背2与下座3转动连接,所述下座3的后侧面固定设有若干支撑块8,所述支撑块8靠近下座3的上表面设置,若干所述支撑块8沿着下座3的长度间隔分布,若干所述支撑块8之间通过连接杆9连接,即连接杆9平行于下座3的长度,并且连接杆9与下座3之前具有一定距离,所述沙发靠背2的下端位于支撑块8的上方,所述沙发靠背2的下端朝下延伸设有若干连杆10,若干连杆10沿着沙发靠背2的长度间隔分布,若干连杆10靠近沙发靠背2的前侧设置,所述连杆10上具有条形孔11,所述条形孔11的长度平行于连杆10的长度,所述条形孔11的深度沿着沙发靠背2的长度方向贯穿连杆10设置,所述连接杆9穿过若干条形孔11设置,条形孔11上端与连杆10下端之间的距离大于连接杆9与下座3后侧面之间的距离,条形孔11下端与连杆10下端之间的距离小于连接杆9与下座3后侧面之间的距离,初始状态下,连接杆9位于条形孔11的上端,由于条形孔11上端与连杆10下端之间的距离大于连接杆9与下座3后侧面之间的距离,连杆10的下端抵触在下座3的后侧面,连杆10不能绕连接杆9向后转动倾倒,连杆10与下座3后侧面的抵触点靠近下座3的下表面,并且中座4的高度高于沙发靠背2下端的高度,因此在折叠状态时,沙发靠背2的前方有中座4以及中座4上方的上座5抵住,因此也不会朝前转动倾倒。
展开时,向上提起沙发靠背2,使连接杆9位于条形孔11的下端,由于条形孔11下端与连杆10下端之间的距离小于连接杆9与下座3后侧面之间的距离,因此连杆10可以绕连接杆9向后转动进行放倒,沙发靠背2后侧面与条形孔11之间的距离等于连接杆9与下座3下表面之间的距离,使得沙发靠背2放倒后,沙发靠背2的后侧面可以贴合在地面,并且下座3的后侧面上具有与连杆10匹配的插孔12,沙发靠背2放倒后,朝向下座3方向推动沙发靠背2,连杆10插入插孔12中,使得沙发靠背2与下座3之间靠近,避免两者之间具有较大的空隙,通过放倒沙发靠背2可以增加沙发展开后的长度。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下座3的前侧侧面朝向内侧延伸设有配重室13,所述配重室13内放置配重块,通过放置配重块可以增加沙发的重量,避免其任意移动,需要移动时,取出配重块减轻重量即可,并且,取出配重块后,配重室13还可以当做储物空间。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配重室13对应设有封板14,所述下座3的前侧面围绕配重室13朝向内侧凹陷形成承靠沿,所述封板14盖在承靠沿上,所述封板14的外侧表面与下座3的前侧面齐平,所述封板14的下侧边沿通过第三铰链15与下座3铰接,所述下座3的前侧面通过转轴转动安装有卡块16,所述卡块16与下座3的前侧面相贴,所述卡块16靠近封板14的上侧边沿设置,所述卡块16的一端可转动至与封边的外侧表面相贴,通过卡块16将封板14固定住,需要打开封板14时,转动卡块16从封板14上移开。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三铰链15的一侧合页固定安装于封板14的内侧面,所述第三铰链15的另一侧合页固定安装于配重室13的底部靠近配重室13的出口处,将第三铰链15设置在内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折叠式沙发,包括沙发底座,所述沙发底座的后侧设有沙发靠背,所述沙发底座的两侧设有沙发扶手,所述沙发底座上放置沙发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沙发底座包括下座、中座以及上座,所述沙发靠背固定设于下座的后侧,两个扶手固定设于下座的两侧,所述下座、中座以及上座的长度、高度以及宽度一致,所述中座对应设于下座的上方,所述下座上表面的前侧边沿与中座下表面的前侧边沿通过第一铰链连接,所述上座对应设于中座的上方,所述上座下表面的后侧边沿与中座上表面的后侧边沿通过第二铰链连接,所述沙发坐垫放置于上座上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沙发,其特征在于,所述沙发靠背与下座转动连接,所述下座的后侧面固定设有若干支撑块,所述支撑块靠近下座的上表面设置,若干所述支撑块沿着下座的长度间隔分布,若干所述支撑块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所述沙发靠背的下端位于支撑块的上方,所述中座的高度高于沙发靠背下端的高度,所述沙发靠背的下端朝下延伸设有若干连杆,若干连杆沿着沙发靠背的长度间隔分布,若干连杆靠近沙发靠背的前侧设置,所述连杆上具有条形孔,所述条形孔的长度平行于连杆的长度,所述条形孔的深度沿着沙发靠背的长度方向贯穿连杆设置,所述连接杆穿过若干条形孔设置,所述条形孔上端与连杆下端之间的距离大于连接杆与下座后侧面之间的距离,所述条形孔下端与连杆下端之间的距离小于连接杆与下座后侧面之间的距离,初始状态下,连接杆位于条形孔的上端,连杆的下端抵触在下座的后侧面,连杆与下座后侧面的抵触点靠近下座的下表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沙发,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座的前侧侧面朝向内侧延伸设有配重室,所述配重室内放置配重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式沙发,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室对应设有封板,所述下座的前侧面围绕配重室朝向内侧凹陷形成承靠沿,所述封板盖在承靠沿上,所述封板的外侧表面与下座的前侧面齐平,所述封板的下侧边沿通过第三铰链与下座铰接,所述下座的前侧面通过转轴转动安装有卡块,所述卡块与下座的前侧面相贴,所述卡块靠近封板的上侧边沿设置,所述卡块的一端可转动至与封板的外侧表面相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式沙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铰链的一侧合页固定安装于封板的内侧面,所述第三铰链的另一侧合页固定安装于配重室的底部靠近配重室的出口处。
CN202122406104.0U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折叠式沙发 Active CN2174881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06104.0U CN217488107U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折叠式沙发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06104.0U CN217488107U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折叠式沙发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88107U true CN217488107U (zh) 2022-09-27

Family

ID=833368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406104.0U Active CN217488107U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折叠式沙发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881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513515B1 (en) Barbecue grill assembly with a casing
CN110200412A (zh) 一种多功能衣柜
CN217488107U (zh) 一种折叠式沙发
CN203138139U (zh) 一种便携式烧烤箱
CN209915362U (zh) 一种能自动回弹的折叠置物架
CN211582308U (zh) 一种具有收叠功能的编织餐椅
CN210961007U (zh) 一种可折叠的扇式书架
CN212128575U (zh) 一种折叠晾衣架
CN102578849A (zh) 折叠椅
CN201479803U (zh) 一种可折收的烤肉炉
KR100909936B1 (ko) 공간 절약형 다기능 가구
CN209712463U (zh) 折叠式雨伞架
CN2195246Y (zh) 便携式折叠凳
CN2280466Y (zh) 折叠式箱体沙发床
CN201452298U (zh) 沙滩椅
CN209121553U (zh) 一种模块化沙发书桌组合
CN219206446U (zh) 一种隐藏式全身镜
GB2277679A (en) Collapsible furniture structure
CN2371078Y (zh) 折合式汽车椅用便器
CN216783177U (zh) 一种动画设计用画板
KR200292584Y1 (ko) 접이식 침대
CN212036618U (zh) 一种折叠收纳架
CN219895041U (zh) 一种折叠衣柜
CN221330732U (zh) 一种便携式折叠沙发
CN217243247U (zh) 一种多功能书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