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69130U - 一种预装式、模块化的高压交直流切换控制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预装式、模块化的高压交直流切换控制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469130U CN217469130U CN202221473021.1U CN202221473021U CN217469130U CN 217469130 U CN217469130 U CN 217469130U CN 202221473021 U CN202221473021 U CN 202221473021U CN 217469130 U CN217469130 U CN 21746913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binet
- alternating current
- direct current
- current
- inl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ctifi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预装式、模块化的高压交直流切换控制设备,所述高压交直流切换控制设备由直流进线柜、交流进线柜和交直流出线柜采用预制舱体进行模块化组装构成;所述直流进线柜用于连接直流电;所述交流进线柜用于连接交流电;所述直流进线柜、交流进线柜和交直流出线柜均包括交直流切换装置;所述交直流切换装置用于将直流进线柜与交直流出线柜通过三相母线连接,或将交流进线柜与交直流出线柜通过三相母线连接,从而使得交直流出线柜连接至直流电或交流电。本实用新型能够缩短生产周期约50%,减少占地面积约30%,节约成本约30%,弱化现场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交直流切换控制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预装式、模块化的高压交直流切换控制设备。
背景技术
为保证在东南沿海的岛礁上用电的可靠性,需采用直流20kV和交流40.5kV两种不同性质双电源电力供电系统。因两种供电系统的特殊性:高压电气元件不能同时满足两种电源的特性:按要求需设置一套高压直流控制设备和一套交流控制设备。但其建设和投入成本较高,所需占地面积也较大,而受场地和环境限制,也不允许使用两套控制设备。加之海上岛礁按常规的基建,配电室就地取材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预装式、模块化的高压交直流切换控制设备,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预装式、模块化的高压交直流切换控制设备,所述高压交直流切换控制设备由直流进线柜、交流进线柜和交直流出线柜采用预制舱体进行模块化组装构成;
所述直流进线柜用于连接直流电;
所述交流进线柜用于连接交流电;
所述直流进线柜、交流进线柜和交直流出线柜均包括交直流切换装置;所述交直流切换装置用于将直流进线柜与交直流出线柜通过三相母线连接,或将交流进线柜与交直流出线柜通过三相母线连接,从而使得交直流出线柜连接至直流电或交流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直流进线柜、交流进线柜和交直流出线柜均包括三相相序接线柱;所述三相相序接线柱用于将直流进线柜、交流进线柜和交直流出线柜与三相母线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三相相序接线柱的设置如下:
在直流进线柜中的三相相序接线柱包括直流正极、直流中性极和直流负极;
在交流进线柜中的三相相序接线柱包括交流A相、交流B相和交流C相;
在交直流出线柜中的三相相序接线柱包括:第一接线柱、第二接线柱和第三接线柱;当切换至直流进线柜与交直流出线柜通过三相母线连接时,第一接线柱与直流进线柜中的直流正极连接、第二接线柱与直流进线柜中的直流中性极连接、第三接线柱与直流进线柜中的直流负极连接;当切换至交流进线柜与交直流出线柜通过三相母线连接时,第一接线柱与交流进线柜中的交流A相连接、第二接线柱与交流进线柜中的交流B相连接、第三接线柱与交流进线柜中的交流C相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直流进线柜、交流进线柜和交直流出线柜中均设置有电流传感器;
在所述直流进线柜的电流传感器有两个,分别连接直流正极和直流负极后接地;
在所述交流进线柜的电流传感器有一个,连接交流A相、交流B相和交流C相后接地;
在所述交直流出线柜中的电流传感器有三个,分别连接第一接线柱、第二接线柱和第三接线柱后接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直流进线柜、交流进线柜和交直流出线柜均为铠装移开式开关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直流进线柜、交流进线柜和交直流出线柜还均包括二次小母线室、仪表室、断路器室、主母线室、电缆室。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直流进线柜为20kV的直流进线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交流进线柜为40.5Kv/50Hz的交流进线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交直流出线柜有N个,N≥1且N为整数。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所述高压交直流切换控制设备的把直流电和交流电两种电源的进线柜分开,并通过交直流切换装置实现交直流出线柜对两种电源的切换;并且设备使用现场无需修建配电房,而是采用预制舱体进行模块化组装可以实现后端一系列(N台)出线柜共用,现场只需简单的进行拼接安装即可投入使用,既满足所有电气功能要求,也减少了占地面积和设备投资,从而能够缩短生产周期约50%,减少占地面积约30%,节约成本约30%,弱化现场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2、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20kV直流系统的正负极和40.5kV交流系统的ABC三相“共用一次母线”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预装式、模块化的的高压交直流切换控制设备的局部电气一次接线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预装式、模块化的的高压交直流切换控制设备的局部,即三相相序接线柱正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预装式、模块化的的高压交直流切换控制设备的局部,即三相相序接线柱侧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流传感器接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出一种预装式、模块化的高压交直流切换控制设备,所述高压交直流切换控制设备由直流进线柜、交流进线柜和交直流出线柜采用预制舱体进行模块化组装构成;
所述直流进线柜用于连接直流电;
所述交流进线柜用于连接交流电;
所述直流进线柜、交流进线柜和交直流出线柜均包括交直流切换装置;所述交直流切换装置用于将直流进线柜与交直流出线柜通过三相母线连接,或将交流进线柜与交直流出线柜通过三相母线连接,从而使得交直流出线柜连接至直流电或交流电。
如图1所示为所述高压交直流切换控制设备的局部电气一次接线图,编号1-1U的开关柜为直流进线柜、编号1-2U的开关柜为交流进线柜、编号1-3U的开关柜为交直流出线柜。本实施例中:
所述直流进线柜为20kV的直流进线柜;
所述交流进线柜为40.5Kv/50Hz的交流进线柜;
所述交直流出线柜为AC40.5kV/DC20kV的交直流出线柜。根据需要,所述交直流出线柜有N个,N≥1且N为整数。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的所述高压交直流切换控制设备的把直流电和交流电两种电源的进线柜分开,并通过交直流切换装置实现交直流出线柜对两种电源的切换;并且设备使用现场无需修建配电房,而是采用预制舱体进行模块化组装可以实现后端一系列(N台)出线柜共用,现场只需简单的进行拼接安装即可投入使用,既满足所有电气功能要求,也减少了占地面积和设备投资,从而能够缩短生产周期约50%,减少占地面积约30%,节约成本约30%,弱化现场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进一步的,为了便于采用预制舱体进行模块化组装,所述直流进线柜、交流进线柜和交直流出线柜均为铠装移开式开关柜。一般来说,所述直流进线柜、交流进线柜和交直流出线柜还均包括二次小母线室、仪表室、断路器室、主母线室、电缆室,这是开关柜的常见组成部分,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2、图3所示,所述直流进线柜、交流进线柜和交直流出线柜均包括三相相序接线柱;所述三相相序接线柱用于将直流进线柜、交流进线柜和交直流出线柜与三相母线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三相相序接线柱的设置如下:
在直流进线柜中的三相相序接线柱包括直流正极、直流中性极和直流负极;
在交流进线柜中的三相相序接线柱包括交流A相、交流B相和交流C相;
在交直流出线柜中的三相相序接线柱包括:第一接线柱、第二接线柱和第三接线柱;当切换至直流进线柜与交直流出线柜通过三相母线连接时,第一接线柱与直流进线柜中的直流正极连接、第二接线柱与直流进线柜中的直流中性极连接、第三接线柱与直流进线柜中的直流负极连接;当切换至交流进线柜与交直流出线柜通过三相母线连接时,第一接线柱与交流进线柜中的交流A相连接、第二接线柱与交流进线柜中的交流B相连接、第三接线柱与交流进线柜中的交流C相连接。
由此,当切换至直流进线柜与交直流出线柜通过三相母线连接时,第一接线柱作为交直流出线柜的直流电极、第二接线柱作为交直流出线柜的直流中性极、第三接线柱作为交直流出线柜的直流负极;而当切换至交流进线柜与交直流出线柜通过三相母线连接时,第一接线柱作为交直流出线柜的交流A相、第二接线柱作为交直流出线柜的交流B相、第三接线柱作为交直流出线柜的交流C相。由此能够解决20kV直流系统的正负极和40.5kV交流系统的ABC三相“共用一次母线”问题。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交直流共用电流传感器。具体地,所述直流进线柜、交流进线柜和交直流出线柜中均设置有电流传感器;
在所述直流进线柜的电流传感器有两个,分别连接直流正极和直流负极后接地;
在所述交流进线柜的电流传感器有一个,连接交流A相、交流B相和交流C相后接地;
在所述交直流出线柜中的电流传感器有三个,分别连接第一接线柱、第二接线柱和第三接线柱后接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预装式、模块化的高压交直流切换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交直流切换控制设备由直流进线柜、交流进线柜和交直流出线柜采用预制舱体进行模块化组装构成;
所述直流进线柜用于连接直流电;
所述交流进线柜用于连接交流电;
所述直流进线柜、交流进线柜和交直流出线柜均包括交直流切换装置;所述交直流切换装置用于将直流进线柜与交直流出线柜通过三相母线连接,或将交流进线柜与交直流出线柜通过三相母线连接,从而使得交直流出线柜连接至直流电或交流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装式、模块化的高压交直流切换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进线柜、交流进线柜和交直流出线柜均包括三相相序接线柱;所述三相相序接线柱用于将直流进线柜、交流进线柜和交直流出线柜与三相母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装式、模块化的高压交直流切换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相相序接线柱的设置如下:
在直流进线柜中的三相相序接线柱包括直流正极、直流中性极和直流负极;
在交流进线柜中的三相相序接线柱包括交流A相、交流B相和交流C相;
在交直流出线柜中的三相相序接线柱包括:第一接线柱、第二接线柱和第三接线柱;当切换至直流进线柜与交直流出线柜通过三相母线连接时,第一接线柱与直流进线柜中的直流正极连接、第二接线柱与直流进线柜中的直流中性极连接、第三接线柱与直流进线柜中的直流负极连接;当切换至交流进线柜与交直流出线柜通过三相母线连接时,第一接线柱与交流进线柜中的交流A相连接、第二接线柱与交流进线柜中的交流B相连接、第三接线柱与交流进线柜中的交流C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装式、模块化的高压交直流切换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进线柜、交流进线柜和交直流出线柜中均设置有电流传感器;
在所述直流进线柜的电流传感器有两个,分别连接直流正极和直流负极后接地;
在所述交流进线柜的电流传感器有一个,连接交流A相、交流B相和交流C相后接地;
在所述交直流出线柜中的电流传感器有三个,分别连接第一接线柱、第二接线柱和第三接线柱后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装式、模块化的高压交直流切换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进线柜、交流进线柜和交直流出线柜均为铠装移开式开关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装式、模块化的高压交直流切换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进线柜、交流进线柜和交直流出线柜还均包括二次小母线室、仪表室、断路器室、主母线室、电缆室。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装式、模块化的高压交直流切换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进线柜为20kV的直流进线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装式、模块化的高压交直流切换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流进线柜为40.5Kv/50Hz的交流进线柜。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装式、模块化的高压交直流切换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交直流出线柜有N个,N≥1且N为整数。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473021.1U CN217469130U (zh) | 2022-06-14 | 2022-06-14 | 一种预装式、模块化的高压交直流切换控制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473021.1U CN217469130U (zh) | 2022-06-14 | 2022-06-14 | 一种预装式、模块化的高压交直流切换控制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469130U true CN217469130U (zh) | 2022-09-20 |
Family
ID=832382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473021.1U Active CN217469130U (zh) | 2022-06-14 | 2022-06-14 | 一种预装式、模块化的高压交直流切换控制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469130U (zh) |
-
2022
- 2022-06-14 CN CN202221473021.1U patent/CN21746913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389268B2 (en) | AC-DC power conversion device including helically cascaded unit cells | |
CN112217403B (zh) | 桥臂电抗器在直流侧的特高压柔直换流单元布置结构 | |
CN108695909A (zh) | 具有传统交流网络和双极直流网络的飞行器电力供应系统 | |
CN102931587B (zh) | 保供电配电车 | |
CN211089218U (zh) | 大容量高可靠快速电源切换装置 | |
CN217469130U (zh) | 一种预装式、模块化的高压交直流切换控制设备 | |
CN107004533B (zh) | 直流中断设备 | |
WO2022110098A1 (zh) | 小型化模块集成式400v低压开关柜 | |
JP2010110056A (ja) | 配電システム | |
WO2016159517A1 (ko) | H-브리지 멀티 레벨 인버터 | |
CN2606975Y (zh) | 双电源切换装置的负载端结构 | |
CN215897307U (zh) | 一种高压直流换流站的站用电回路及高压直流换流站 | |
CN213753465U (zh) | 小型化模块集成式400v低压开关柜 | |
CN110176733A (zh) | 箱式变电站 | |
CN213879295U (zh) | 局端电源及交流远供电源系统 | |
CN201039389Y (zh) | 通信电源装置 | |
CN213213323U (zh) | 一种无须额外加装发电机的高效率电磁吸盘供电电路 | |
CN212343023U (zh) | 一种进出线间隔带旁路隔离开关的组合电器 | |
CN110571919B (zh) | 一种双电源切换分配器 | |
CN211981511U (zh) | 一种基于双极直流输电系统的换流装置 | |
CN208209279U (zh) | 高压直流配电柜 | |
CN110729635B (zh) | 一种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 | |
CN215956259U (zh) | 变频器 | |
CN213150616U (zh) | 一种开关装置 | |
CN217607488U (zh) | 一种框架式并联电容器组户内分组布置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