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58481U - 一种轨道部件吊装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轨道部件吊装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458481U CN217458481U CN202220735612.5U CN202220735612U CN217458481U CN 217458481 U CN217458481 U CN 217458481U CN 202220735612 U CN202220735612 U CN 202220735612U CN 217458481 U CN217458481 U CN 21745848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unting plate
- driven
- driving
- rack
- cross bea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ad-Engaging Elements For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轨道部件吊装装置,包括:横梁;一端固定于横梁上的动力单元;沿夹持方向设置于横梁底部两侧的主动安装板及从动安装板,主动安装板及从动安装板沿横向的两侧均设置有导向支座。导向轴穿过导向支座并与其滑动连接,动力单元的另一端固定于主动安装板,主动安装板的底部设置有主动夹爪,从动安装板的底部设置有从动夹爪。横梁的底部设置有齿轮,主动齿条的一端与主动安装板固定连接,从动齿条的一端与从动安装板固定连接。主动齿条与从动齿条沿夹持方向延伸并彼此相对设置,主动齿条及从动齿条与齿轮啮合连接。本实用新型能解决现有吊装装置应用存在局限性,作业效率低下,智能化程度低,安全性难以保证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进行铁路线路部件,如:道岔铺换的吊装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阶段,针对各种大型轨道部件,包括:钢轨、尖轨、岔心等主要通过龙门吊组或吊车起重进行更换,同时采用起重吊绳、钢轨夹钳、吊钩等作为起吊工装,而无专用的吊具工装。通常尖轨、岔心都存在截面不规则,轨顶尺寸不完整的情况,因此采用钢轨夹钳吊装存在无法牢固夹持,具有较大的应用局限性;而采用其中吊绳吊装不但费事费力,效率不高,而且尖轨等部件无法完全固定,易出现吊装过程中滑动移位的情况,同时加工锐边极易磨损吊绳,造成安全隐患。因此,以上吊装方式需要人为近距离固定或夹持大部件,或通过手动调整来保持吊装平衡的技术缺陷,不但存在较大的应用局限性,且起吊作业过程中存在安装风险及不稳定性,极易引发安全事故。
在现有技术中,主要有以下技术方案与本实用新型相关:
现有技术1为扬州市神力吊具制造有限公司于2017年11月02日申请,并于2018 年09月11日公告,公告号为CN207844883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该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涉及铁路施工装置领域内的一种尖轨吊具,其一吊梁下侧间隔设置有主起吊组件和辅主起吊组件。主起吊组件包括连接在吊梁上的主支撑板,主支撑板的伸出端两侧分别设有主滑块,主滑块滑动设置在下支撑架的滑槽中,下支撑架上对称铰接有夹头,主支撑板下端还连接有行程开闭器,行程开闭器的活络头位于两块夹头之间并可上下移动。辅起吊组件的上吊板下侧连接有下吊板,下吊板上设有导轨,导轨内配合设置有拉杆,拉杆与压板联动,使下吊板与压板之间形成夹持尖轨的侧向口。主起吊组件的设置位置与所需吊装的尖轨的基本段位置相对应,辅起吊组件的位置与尖轨的收缩段位置相对应。该实用新型可方便地吊装尖轨,适用于高铁施工。然而,现有技术1的吊具,只可夹持尖轨,需要将尖轨倾倒90°才能实现夹持固定,且可吊装部件的长度受到长吊梁长度限制,应用范围存在局限性。
现有技术2为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于2014年01月09日申请,并于2014年08 月06日公告,公告号为CN203754242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该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尖轨平衡吊钳,其技术方案是:一种尖轨平衡吊钳,由定位钳、耳环、圆柱销一、圆柱销二、挂钩、防滑块和铆钉组成。平衡吊钳材料为普通碳素钢,定位钳上方设置有耳环,耳环与定位钳连接为圆柱销一铰接,定位钳中间设置有挂钩,挂钩与定位钳连接为圆柱销二铰接,定位钳下方设置有防滑块,防滑块与定位钳连接为螺钉固接,定位钳设置为前后两块,两块定位钳连接为铆钉强固铆接。该实用新型在吊装过程中定位稳固,能够有效避免操作者因滑动移位而手动调整吊装位置,消除了安全隐患。然而,现有技术2的尖轨平衡吊钳对部件的夹取需手动近距离固定,且夹钳的夹持位置为轨道部件的轨顶及轨腰,对于截面廓形不规则的尖轨,无法实现夹持,作业的智能化程度低,安全性难以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轨道部件吊装装置,以解决现有吊装装置应用存在局限性,作业效率低下,智能化程度低,安全性难以保证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具体提供了一种轨道部件吊装装置的技术实现方案,轨道部件吊装装置,包括:
横梁;
一端固定于所述横梁上的动力单元;
沿夹持方向设置于所述横梁底部两侧的主动安装板及从动安装板,所述主动安装板及从动安装板沿横向的两侧均设置有导向支座。
导向轴穿过所述导向支座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导向轴的两端均通过支撑座与横梁固定。所述横梁的底部设置有齿轮,所述齿轮通过轴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主动安装板及从动安装板之间。所述动力单元的另一端固定于主动安装板,所述主动安装板的底部设置有主动夹爪,所述从动安装板的底部设置有从动夹爪。所述主动夹爪上设置有第一齿条固定座,所述第一齿条固定座沿横向的一端与主动齿条固定连接,另一端由从动齿条穿过并为其进行定位导向。所述从动夹爪上设置有第二齿条固定座,所述第二齿条固定座沿横向的一端与从动齿条固定连接,另一端由主动齿条穿过并为其进行定位导向。所述主动齿条与从动齿条沿夹持方向延伸并彼此相对地设置,所述主动齿条及从动齿条均与齿轮啮合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单元的缸体部分固定于横梁的上部,所述动力单元的动力轴连接至主动安装板。
进一步地,所述主动安装板的上部穿过横梁的条形孔后与所述动力单元的动力轴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横梁的底部设置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内安装有轴承。
进一步地,所述轴承与轴过盈配合,所述轴与齿轮之间通过键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支座内设置有滑动轴承,所述滑动轴承与导向轴间隙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主动安装板及从动安装板沿夹持方向彼此对称地设置于横梁的底部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齿轮设置于横梁的中部,所述主动安装板及从动安装板沿夹持方向彼此对称地设置于所述齿轮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横梁底部沿夹持方向的两端设置有固定安装板,所述支撑座安装于所述固定安装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横梁的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固定安装板,所述轴承座安装于固定安装板上。
通过实施上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轨道部件吊装装置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轨道部件吊装装置,能够实现对正线钢轨、尖轨、岔心、整组道岔的夹取吊装,应用范围广,作业效率和安全性高;
(2)本实用新型轨道部件吊装装置,吊装作业的夹持位置为轨底,尖轨夹取作业过程中无需将尖轨倾倒进行夹持固定,大幅提升了作业效率;
(3)本实用新型轨道部件吊装装置,通过一套传动机构即可实现对轨道部件的自动夹持,并可满足对不同宽度轨道部件的夹取,且夹持过程为两侧夹爪同步对中夹持,能够保证夹持后重心居中,从而避免轨道部件起吊后的偏载;
(4)本实用新型轨道部件吊装装置,夹持作业过程可以通过远距离遥控控制实现,避免了近距离手动操作固定部件的安全风险,提高了夹持作业效率;
(5)本实用新型轨道部件吊装装置,结构紧凑,无吊梁等长大部件,不但方便运输及放置,而且通过多个装置配合使用可以实现对各种长大轨道部件的吊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实施例。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轨道部件吊装装置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轨道部件吊装装置一种具体实施例在另一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轨道部件吊装装置一种具体实施例的在又一种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轨道部件吊装装置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仰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轨道部件吊装装置一种具体实施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轨道部件吊装装置一种具体实施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轨道部件吊装装置作业方法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中:1-从动夹爪,2-主动夹爪,3-动力单元,4-导向轴,5-主动齿条,6-齿轮, 7-从动齿条,8-导向支座,9-支撑座,10-横梁,11-主动安装板,12-从动安装板,13- 轴承座,14-轴承,15-轴,16-轴销,17-滑动轴承,18-第一齿条固定座,19-第二齿条固定座,20-固定座,21-加强筋,22-条形孔,23-固定安装板,24-动力轴,30-轨道部件,100-吊装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附图1至附图7所示,给出了本实用新型轨道部件吊装装置的具体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例以铁路道岔铺换作业为例,对本实用新型轨道部件吊装装置进行详细介绍。如附图1至附图7所示,一种本实用新型轨道部件吊装装置100的实施例,具体包括:
横梁10;
一端安装于横梁10上的动力单元3;
沿夹持方向(如附图中L所示方向)设置于横梁10底部两侧的主动安装板11及从动安装板12。
主动安装板11及从动安装板12沿横向(如附图中W所示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导向支座8,导向支座8通过螺栓固定在主动安装板11及从动安装板12上。动力单元3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在横梁10上,导向轴4穿过导向支座8并与其滑动连接,导向轴4的两端均通过支撑座9与横梁10固定。支撑座9通过螺栓固定在横梁10上,每根导向轴4的两端各配有一个支撑座9,对导向轴4起锁紧定位作用,则四根导向轴4共配有八个支撑座9。横梁10的底部设置有齿轮6,齿轮6通过轴15可转动地安装于主动安装板11及从动安装板12之间。动力单元3的另一端固定于主动安装板11,主动安装板11的底部设置有主动夹爪2,从动安装板12的底部设置有从动夹爪1。主动夹爪2上设置有第一齿条固定座18,第一齿条固定座18沿横向的一端与主动齿条5 (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另一端由从动齿条7穿过并为其进行定位导向。从动夹爪1 上设置有第二齿条固定座19,第二齿条固定座19沿横向的一端与从动齿条7(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另一端由主动齿条5穿过并为其进行定位导向。主动齿条5与从动齿条7沿夹持方向延伸并彼此相对地设置,主动齿条5及从动齿条7均与齿轮6啮合连接。主动夹爪2及从动夹爪1能在动力单元3的带动下,通过主动齿条5、齿轮6及从动齿条7之间的传动实现对轨道部件30的对中夹持及松开。
如附图5所示,动力单元3的缸体部分通过轴销16固定于横梁10上部的固定座 20,主动安装板11的上部穿过横梁10的条形孔22后与动力单元3的动力轴24连接,主动安装板11随动力轴24的伸缩运动实现沿夹持方向(如附图中L所示方向)的左右移动。
如附图2至附图4所示,横梁10的底部进一步设置有轴承座13,轴承座13焊接在横梁10上,轴承座13内安装有轴承14,轴承14与轴15过盈配合,轴15与齿轮6 之间通过键连接。如附图2和附图3所示,导向支座8内进一步设置有滑动轴承17,滑动轴承17与导向轴4间隙配合,滑动轴承17能实现在导向轴4上的低摩擦导向滑动。
如附图2至附图4所示,主动安装板11及从动安装板12沿夹持方向(如附图中 L所示方向)彼此对称地设置于横梁10的底部两侧。齿轮6设置于横梁10的中部,主动安装板11及从动安装板12沿夹持方向彼此对称地设置于齿轮6的两侧。如附图 1至附图4所示,横梁10底部沿夹持方向的两端及中部均设置有固定安装板23,支撑座9安装于固定安装板23上,轴承座13安装于固定安装板23上。在横梁10的前后侧部与固定安装板23之间还设置有若干加强筋21。
当吊装装置100处于轨道部件对中夹取状态时,在动力单元3的拉力作用下,导向轴4与导向支座8为主动安装板11提供导向配合,主动安装板11带动主动夹爪2及主动齿条5对中移动。主动齿条5移动带动齿轮6绕轴15转动,再通过齿轮6的转动带动从动齿条7朝向与主动齿条5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从动齿条7的移动带动从动安装板12,从动安装板12在导向轴4与导向支座8的导向配合下,带动从动夹爪1 对中移动,以完成对轨道部件30的对中夹取。
当吊装装置100处于轨道部件松开状态时,在动力单元3的推力作用下,导向轴4与导向支座8为主动安装板11提供导向配合,主动安装板11带动主动夹爪2松开轨道部件,主动齿条5朝向外侧移动。主动齿条5移动带动齿轮6绕轴15转动,再通过齿轮6的转动带动从动齿条7朝向与主动齿条5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从动齿条7的移动带动从动安装板12,从动安装板12在导向轴4与导向支座8的导向配合下,带动从动夹爪1朝向外侧移动,以松开轨道部件30。
上述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描述的轨道部件吊装装置100,夹持部位为钢轨轨底,不受钢轨截面廓形的限制,对不同宽度的岔心都可以夹取,且夹取过程更加平稳安全。吊装装置100对于正线钢轨、尖轨、岔心等轨道部件30均可夹持,极大地扩展了应用范围,可以真正实现一个装置多种用途,且夹取过程可以采用远程遥控自动夹取,有效地规避人为近距离手动操作的安全风险。同时,吊装装置100可实现自动对中夹取,以适应轨道部件30不同宽度尺寸的需求,且在夹持过程为两侧夹爪同步对中夹持,能够保证夹持后重心居中,从而有效避免轨道部件30起吊后的偏载。
如附图7所示,一种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轨道部件吊装装置作业方法的实施例,包括轨道部件对中夹取作业过程,该过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01)动力单元3为主动安装板11提供拉力,导向轴4与导向支座8为主动安装板11提供导向配合,主动安装板11带动主动夹爪2及主动齿条5对中移动;
S102)主动齿条5移动带动齿轮6绕轴15转动,再通过齿轮6的转动带动从动齿条7朝向与主动齿条5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
S103)从动齿条7的移动带动从动安装板12,从动安装板12在导向轴4与导向支座8的导向配合下,带动从动夹爪1对中移动,以完成对轨道部件30的对中夹取。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描述的轨道部件吊装装置作业方法,还包括轨道部件松开作业过程,该过程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S201)动力单元3为主动安装板11提供推力,导向轴4与导向支座8为主动安装板11提供导向配合,主动安装板11带动主动夹爪2松开轨道部件,主动齿条5朝向外侧移动;
S202)主动齿条5移动带动齿轮6绕轴15转动,再通过齿轮6的转动带动从动齿条7朝向与主动齿条5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
S203)从动齿条7的移动带动从动安装板12,从动安装板12在导向轴4与导向支座8的导向配合下,带动从动夹爪1朝向外侧移动,以松开轨道部件30。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设置在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若干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申请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申请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够涵盖的范围内。
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描述的轨道部件吊装装置的技术方案,能够产生如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描述的轨道部件吊装装置,能够实现对正线钢轨、尖轨、岔心、整组道岔的夹取吊装,应用范围广,作业效率和安全性高;
(2)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描述的轨道部件吊装装置,吊装作业的夹持位置为轨底,尖轨夹取作业过程中无需将尖轨倾倒进行夹持固定,大幅提升了作业效率;
(3)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描述的轨道部件吊装装置,通过一套传动机构即可实现对轨道部件的自动夹持,并可满足对不同宽度轨道部件的夹取,且夹持过程为两侧夹爪同步对中夹持,能够保证夹持后重心居中,从而避免轨道部件起吊后的偏载;
(4)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描述的轨道部件吊装装置,夹持作业过程可以通过远距离遥控控制实现,避免了近距离手动操作固定部件的安全风险,提高了夹持作业效率;
(5)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描述的轨道部件吊装装置,结构紧凑,无吊梁等长大部件,不但方便运输及放置,而且通过多个装置配合使用可以实现各种长大轨道部件的吊装。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和技术方案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替换、等效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轨道部件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横梁(10);
一端固定于所述横梁(10)上的动力单元(3);
沿夹持方向设置于所述横梁(10)底部两侧的主动安装板(11)及从动安装板(12),所述主动安装板(11)及从动安装板(12)沿横向的两侧均设置有导向支座(8);
导向轴(4)穿过所述导向支座(8)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导向轴(4)的两端均通过支撑座(9)与横梁(10)固定;所述横梁(10)的底部设置有齿轮(6),所述齿轮(6)通过轴(15)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主动安装板(11)及从动安装板(12)之间;所述动力单元(3)的另一端固定于主动安装板(11),所述主动安装板(11)的底部设置有主动夹爪(2),所述从动安装板(12)的底部设置有从动夹爪(1);所述主动夹爪(2)上设置有第一齿条固定座(18),所述第一齿条固定座(18)沿横向的一端与主动齿条(5)固定连接,另一端由从动齿条(7)穿过并为其进行定位导向;所述从动夹爪(1)上设置有第二齿条固定座(19),所述第二齿条固定座(19)沿横向的一端与从动齿条(7)固定连接,另一端由主动齿条(5)穿过并为其进行定位导向;所述主动齿条(5)与从动齿条(7)沿夹持方向延伸并彼此相对地设置,所述主动齿条(5)及从动齿条(7)均与齿轮(6)啮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部件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单元(3)的缸体部分固定于横梁(10)的上部,所述动力单元(3)的动力轴(24)连接至主动安装板(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部件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安装板(11)的上部穿过横梁(10)的条形孔(22)后与所述动力单元(3)的动力轴(24)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轨道部件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10)的底部设置有轴承座(13),所述轴承座(13)内安装有轴承(1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轨道部件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14)与轴(15)过盈配合,所述轴(15)与齿轮(6)之间通过键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轨道部件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支座(8)内设置有滑动轴承(17),所述滑动轴承(17)与导向轴(4)间隙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轨道部件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安装板(11)及从动安装板(12)沿夹持方向彼此对称地设置于横梁(10)的底部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轨道部件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6)设置于横梁(10)的中部,所述主动安装板(11)及从动安装板(12)沿夹持方向彼此对称地设置于所述齿轮(6)的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5、6、7或8所述的轨道部件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10)底部沿夹持方向的两端设置有固定安装板(23),所述支撑座(9)安装于所述固定安装板(23)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轨道部件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10)的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固定安装板(23),所述轴承座(13)安装于固定安装板(23)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735612.5U CN217458481U (zh) | 2022-03-31 | 2022-03-31 | 一种轨道部件吊装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735612.5U CN217458481U (zh) | 2022-03-31 | 2022-03-31 | 一种轨道部件吊装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458481U true CN217458481U (zh) | 2022-09-20 |
Family
ID=832682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0735612.5U Active CN217458481U (zh) | 2022-03-31 | 2022-03-31 | 一种轨道部件吊装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458481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285846A (zh) * | 2022-10-10 | 2022-11-04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新泰市供电公司 | 一种电杆吊装夹具 |
-
2022
- 2022-03-31 CN CN202220735612.5U patent/CN217458481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285846A (zh) * | 2022-10-10 | 2022-11-04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新泰市供电公司 | 一种电杆吊装夹具 |
CN115285846B (zh) * | 2022-10-10 | 2023-02-28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新泰市供电公司 | 一种电杆吊装夹具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1840773U (zh) | 具有弧度调节功能的反变形胎架 | |
CN210163041U (zh) | 一种闸式剪板机起吊装置 | |
CN217458481U (zh) | 一种轨道部件吊装装置 | |
CN110921498A (zh) | 一种混凝土预制箱梁快速起吊吊具 | |
CN116119539A (zh) | 一种卡车换电站电池吊装系统 | |
CN116275739A (zh) | 一种工程机械用油缸智能焊接机器人工作站 | |
CN114634098A (zh) | 一种轨道部件铺换吊装装置及其作业方法 | |
CN217350443U (zh) | 一种吊装辅助推车 | |
CN111824972B (zh) | 起重机 | |
CN114715777A (zh) | 一种轨道部件吊装装置及其作业方法 | |
CN221420404U (zh) | 一种超高索塔钢节段智能安全吊具装置 | |
CN220741145U (zh) | 一种圆管类工件的桁架抓料机构 | |
CN219951139U (zh) | 一种退火炉炉外换辊工装 | |
CN216972992U (zh) | 一种铁路线路部件更换导向定位装置 | |
CN218403396U (zh) | 一种钢结构厂房组装用钢材提升装置 | |
CN216549240U (zh) | 一种圆柱状物料码垛吊具 | |
CN214770109U (zh) | 长距离大孔径管道对口调整滚轴装置 | |
CN216971749U (zh) | 一种轨道部件铺换吊装装置 | |
CN211712423U (zh) | 一种工件翻转装置 | |
CN110640674B (zh) | 一种激振器轴承柔性装配工装以及该工装的装配方法 | |
CN102623908B (zh) | 电力电容器更换装置 | |
CN202586116U (zh) | 电力电容器更换装置 | |
CN216711391U (zh) | 一种风管安装提升装置 | |
CN212076144U (zh) | 一种自锁式钢筋混凝土管道吊装工具 | |
CN221791567U (zh) | 一种行车梁焊接用可调定位工装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