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7454891U - 一种改良型的c型臂锁模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改良型的c型臂锁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54891U
CN217454891U CN202221074580.5U CN202221074580U CN217454891U CN 217454891 U CN217454891 U CN 217454891U CN 202221074580 U CN202221074580 U CN 202221074580U CN 217454891 U CN217454891 U CN 2174548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ld
plate
mold clamping
template
clamping fo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7458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钜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shan Yuntong Bottle Blowing Mach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shan Yuntong Bottle Blowing Machi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shan Yuntong Bottle Blowing Machi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shan Yuntong Bottle Blowing Machin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07458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548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548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548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4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the processing of minerals
    • Y02P40/50Glass production, e.g. reusing waste heat during processing or shaping
    • Y02P40/57Improving the yield, e-g- reduction of reject rat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吹瓶机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改良型的C型臂锁模装置,包括机架和设于机架上的锁模架,锁模架包括滑座、C型臂、前模板、后模板、合模导柱、锁模油缸和同步机构,C型臂前端的侧部连接有支承座,支承座与前模板之间抵接有安装高度可调节的支承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锁模装置在C形臂前端的侧部设有支承座,支承座与前模板之间抵接有安装高度可调节的支承件,从而根据制品的设计可机动地调节对前模板的支承位点,并通过合模力扩散板,使得作用到模具上的合模力位置可以更合理,确保模具上所需合模力大的位置得到满足,以提高制品的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改良型的C型臂锁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吹瓶机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改良型的C型臂锁模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C型臂锁模装置如中国专利CN211193713U,其包括卧放的C型臂、前模板、后模板、尾板、滑座、合模导柱、同步机构和锁模油缸,滑座的前后两端设有与合模导柱滑动配合的导向套座,合模导柱的前端与前模板的下端固定连接,后端通过尾板与C型臂的后端固定连接,后模板可滑动地设于合模导柱位于两端导向套座之间,锁模油缸的缸体固定设于C型臂的后端,其活塞杆与后模板固定连接,锁模油缸通过同步机构带动后模板和前模板实现开模或合模,由于现有的该种C型臂锁模装置,其C型臂与前模板之间的支撑位点高度固定,不能根据模具的种类进行调节,在更换不同的模具后,可能出现不能向模具提供有效支撑的现象,施加至模具的合模力位置可能不匹配,导致合模力扩散不良,将容易导致制品的合模缝变大、披锋变大以及品质水平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C型臂锁模装置不能调节前模板支撑位点高度的问题,以及克服施加至模具的合模力位置可能不匹配、导致合模力扩散不良的问题,提供一种通过在前模板与C型臂之间增设安装高度可调节的支承件,从而可根据模具实际的需求调节C型臂对前模板的支撑位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改良型的C型臂锁模装置,包括机架和设于机架上的锁模架,锁模架包括滑座、C型臂、前模板、后模板、合模导柱、锁模油缸和同步机构,C型臂呈卧放设置,滑座上侧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与合模导柱滑动配合的导向套座,合模导柱的前端与前模板固定连接,后端通过尾板与C型臂的后端固定连接,前模板的上部与C型臂的前端固定连接,C型臂前端的侧部连接有支承座,支承座与前模板之间抵接有安装高度可调节的支承件,后模板设于两端的导向套座之间,其下端与合模导柱滑动配合,锁模油缸设置在C型臂的后端,其活塞杆与后模板连接,并通过同步机构驱使尾板和后模板沿水平方向反向移动,以驱使后模板与前模板相向靠近实现合模或者相向远离实现开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锁模装置在C形臂前端的侧部设有支承座,支承座与前模板之间抵接有安装高度可调节的支承件,从而根据制品的设计可机动地调节对前模板的支承位点,使得作用到模具上的合模力位置能更合理,可以让模具上所需合模力大的位置得到满足,以提高制品的质量。
进一步的,作为支承件高度可调节的安装方式,支承座设有多组纵向布置的装配孔,装配孔内设有将支承件抵压在前模板上的定位螺栓,上述安装方式结构简单、操作便捷,操作者可根据支承件的安装高度选择对应的装配孔,并在该装配孔内插入螺栓以将支承件压紧在前模板上。
进一步的,为了进一步对前模板进行支撑,支承座沿所述前模板的宽度方向设有两个以上,每个所述支承座与所述前模板之间均抵接有所述支承件,使得合模力可沿前模板的宽度方向进行扩散分布。
进一步的,C型臂的前端设有沿所述前模板宽度方向贯穿各个所述支承座的第一销轴和第二销轴,对于上述支承座的固定方式,设置两条销轴可将各个支承座一并连接起来,并确保支承座与C型臂之间不能相对转动,从而提高对前模板的支撑效果。
进一步的,C型臂的前端设有若干固定座,第一销轴与所述第二销轴贯穿固定座,C型臂的前端通过固定座与前模板固定连接,固定座与支承座通过销轴连接为整体,从而提高对前模板的支撑效果,而且该种结构装配方便。
进一步的,前模板位于相对后模板的一侧贴合有与所述前模板同宽的第一合模力扩散分配板,所述支承件抵接在所述第一合模力扩散分配板上,所述后模板位于相对前模板的一侧贴合有与所述后模板同宽的第二合模力扩散分配板,所述锁模油缸的活塞杆与所述第二合模力扩散分配板连接,前后模板通过设置合模力扩散分配板进一步使合模力可沿宽度方向进行扩散分布。
进一步的,为了针对性地传递合模力,所述第一合模力扩散分配板、所述第二合模力扩散分配板与其对应模板贴合的一侧均设有若干第一下沉区和若干第二下沉区,所述第一下沉区的凹陷深度为x,所述第二下沉区的凹陷深度为y,其中,y大于x,优选的,0.1mm≤x≤0.3mm,0.5mm≤y≤2.5mm。对于前后模板需要合模力较小的区域,对应设置下沉深度较小的第一下沉区,而对于无需传递合模力的区域则对应设置下沉深度较大的第二下沉区,从而通过合模力扩散分配板的形变,更合适地把合模力传递,扩散并分配到模板和模具上。例如,在需要合模力小的位置铣去预应变量0.20mm,从而形成上述第一下沉区,当安装合模力扩散分配板后就有预应变的减力,而在无需传递合模力的位置铣去1.0~2.0mm,使得合模力不从此位置传递到模板和模具上,从而实现合模力的针对性传递,使合模力分布更具指向性以及分布更合适,也可以用不同厚度的垫片叠置组合形成上述下沉区从而实现以上的功能。
进一步的,为了提高锁模架的强度,C型臂视前模板的宽度不同可设置1~4个。
进一步的,所述后模板包括与所述合模导柱滑动配合的后模板导向套、以及固定于所述后模板导向套上侧的后锁模板,所述导向套的长度大于所述后锁模板高度的50%,从而提高了后模板的竖直刚性与精度,提高开合顺畅度。
进一步的,所述锁模油缸设有与其缸体可转动连接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与所述C型臂的后端固定连接,设置可转动的安装座可使锁模油缸可根据合模后形变情况自适应地调节角度,以确保前模板和后模板更能平面贴合,并使锁模油缸的缸体与活塞杆不会由于综合形变而被撬着。
进一步的,还包括弹性支撑组件,所述弹性支撑组件的一端抵接在所述尾板上,另一端斜向上延伸并抵接在所述锁模油缸的缸体尾部的底部,弹性支撑组件可向锁模油缸提供自适应的支撑力,从而消除锁模油缸由于尾部自身重量导致的对安装座上的转轴、活塞杆和活塞杆导向套的撬力,避免油缸活塞杆导向的异常磨损,保障锁模油缸长寿命。
进一步的,前模板和后模板的合模中心线与前端的导向套座的中心线重合,上述设置方式使前后模板、模具在受到下压作用力时能得到更好的承托,使锁模架受压后减少下沉,同时更能保持平衡,并且大大地缩小其变形量。
进一步的,所述机架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锁模架移动的推拉模架油缸,所述推拉模架油缸的缸体上设有与所述机架万向连接的万向支承座,其活塞杆设有与所述滑座万向连接的万向联结结构,当活塞杆伸缩时,缸体可自适应地进行摆动,从而避免缸体有撬力而导致寿命减短。
附图说明
图1为锁模装置处于开模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锁模装置处于合模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锁模装置的俯视图;
图4为支承座、固定座、支承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虚线表示支承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改良型的C型臂锁模装置,包括机架和设于机架上的锁模架2,锁模架2包括滑座25、C型臂21、前模板22、后模板23、合模导柱26、锁模油缸28和同步机构29,C型臂21呈卧放设置,滑座25上侧的前后端分别设有与合模导柱26滑动配合的导向套座251,合模导柱26的前端与前模板22的下端固定连接,后端通过尾板24与C型臂21的后端固定连接,前模板22的上部与C型臂21的前端固定连接,C型臂21前端的侧部连接有支承座3,支承座3与前模板22之间抵接有安装高度可调节的支承件31,后模板23设于两端的导向套座251之间,其下端与合模导柱26滑动配合,锁模油缸28设置在C型臂21的后端,其活塞杆281与后模板23连接,并通过同步机构29驱使尾板24和后模板23沿水平方向反向移动,以驱使后模板23与前模板22相向靠近实现合模或者相向远离实现开模。具体的,所述支承件31为承力垫片或者承力垫板,该承力垫板的厚度大于承力垫片的厚度。
参见图1和图3,合模导柱26呈纵向设置,机架包括两根相对合模导柱26呈横向安装的导轨11、连接两根导轨11的横梁12、设于横梁12上的推拉模架油缸13,滑座25的下侧分别设有与导轨11滑动配合的滑块14,推拉模架油缸13的活塞杆281与滑座25连接,以驱动锁模架2沿导轨11移动。
参见图3,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推拉模架油缸13的缸体上设有与机架万向连接的万向支承座,其活塞杆281设有与所述滑座25万向连接的万向联结结构,当活塞杆281伸缩时,缸体可自适应地摆动,从而避免缸体有撬力而导致寿命减短。
参见图1和图2,前模板22和后模板23的合模中心线a与前端的导向套座251的中心线重合,上述设置方式使前后模板23、模具在受到下压作用力时能得到更好的承托,使锁模架2受压后减少下沉,同时更能保持平衡,并且大大地缩小其变形量。
参见图4,支承座3沿前模板22的宽度方向设有两个以上,每个支承座3与前模板22之间均抵接有支承件31,使得合模力可沿前模板22的宽度方向进行扩散分布。
参见图4,C型臂21的前端设有若干个固定座4,C形臂的前端通过固定座4与前模板22固定连接。
参见图4,对于上述支承座3和固定座4的安装方式,所述C型臂21的前端还设有沿前模板22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一销轴51和第二销轴52,支承座3和固定座4沿C型臂21的宽度方向进行布置,第一销轴51和第二销轴52贯穿C型臂21的前端、支承座3和固定座4,首先,设置两条销轴的方式可确保支承座3、固定座4和C型臂21之间不能相对转动,再而,将各个支承座3和固定座4一并连接在C型臂21的前端,使固定座4与支承座3通过销轴于C型臂21构成整体结构,从而提高对前模板22的支撑效果。
参见图4,为了提高锁模架2的强度,C型臂21沿前模板22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有1~4个,在本实施例中,C型臂21设有2个,上述支承座3设有三个,包括第一支承座31、第二支承座32和第三支承座33,固定座4设有两个,包括第一固定座41和第二固定座42,其中,第一支承座31和第三支承座33分别位于两个C型臂21的外侧,第一固定座41和第二固定座42分别位于两个C型臂21的内侧,第二支承座32设于第一固定座41和第二固定座42之间,第一销轴51和第二销轴52贯穿C型臂21、各个支承座3和各个固定座4。
参见图4,作为支承件31高度可调节的安装方式,支承座3设有多组纵向布置的装配孔301,装配孔301内设有将支承件31抵压在前模板22上的定位螺栓302,上述安装方式结构简单、操作便捷,操作者可根据支承件31的安装高度选择对应的装配孔301,并在该装配孔301内插入螺栓302以将支承件31压紧在前模板22上。
参见图,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中,前模板22位于相对后模板23的一侧贴合有与所述前模板22同宽的第一合模力扩散分配板221,所述支承件31抵接在所述第一合模力扩散分配板221上,所述后模板23位于相对前模板22的一侧贴合有与所述后模板23同宽的第二合模力扩散分配板231,所述锁模油缸28的活塞杆与所述第二合模力扩散分配板231连接,前后模板23通过设置合模力扩散分配板进一步使合模力可沿宽度方向进行扩散分布。
为了针对性地传递合模力,所述第一合模力扩散分配板221、所述第二合模力扩散分配板231与其对应模板贴合的一侧均设有若干第一下沉区和若干第二下沉区,所述第一下沉区的凹陷深度为x,所述第二下沉区的凹陷深度为y,其中,0.1mm≤x≤0.3mm,0.5mm≤y≤2.5mm,x优选为0.1mm,y优选为2mm。对于前后模板23需要合模力较小的区域,对应设置下沉深度较小的第一下沉区,而对于无需传递合模力的区域则对应设置下沉深度较大的第二下沉区,从而通过合模力扩散分配板的形变,更合适地把合模力传递,扩散并分配到模板和模具上。例如,在需要合模力小的位置铣去预应变量0.20mm,从而形成上述第一下沉区,当安装合模力扩散分配板后就有预应变的减力,而在无需传递合模力的位置铣去1.0~2.0mm,使得合模力不从此位置传递到模板和模具上,从而实现合模力的针对性传递,使合模力分布更具指向性以及分布更合适,也可以用不同厚度的垫片叠置组合形成上述下沉区从而实现以上的功能。
参见图1和图2,所述后模板23包括与所述合模导柱26滑动配合的后模板导向套231、以及固定于所述后模板导向套231上侧的后锁模板232,所述后模板导向套231的长度大于所述后锁模板232高度的50%,从而提高了后模板23的竖直刚性与精度,提高开合顺畅度。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后模板导套231与后锁模板232也可以是铸造的整体。
参见图1和图2,所述锁模油缸28设有与其缸体可转动连接的安装座282,所述安装座282与所述C型臂21的后端固定连接,设置可转动的安装座281可使锁模油缸28可根据合模后形变情况自适应地调节角度,以确保前模板22和后模板23更能平面贴合,并使锁模油缸28的缸体与活塞杆281不会被撬着。
参见图1和图2,尾板24与锁模油缸28的末端抵接有弹性支撑组件27,该弹性支撑组件27的一端抵接在尾板24上,另一端斜向上延伸并顶接在锁模油缸28的缸体底部,弹性支撑组件27可向锁模油缸28提供自适应的支撑力,从而消除锁模油缸28由于尾部自身重量导致的对安装座282上的转轴、活塞杆和活塞杆导向套的撬力,避免油缸活塞杆导向的异常磨损,保障锁模油缸长寿命。
参见图1和图2,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锁模油缸28的活塞杆281靠近所述后模板23的模具安装位的中心位置,使得锁模油缸28的作用力点位于后模板23需要用力的合适高度,并恰当扩散,从而确保模具压合后的合模力足够大,使合模力可针对性地分布,使锁模架2合模更可靠,更能适应需要大合模力作用的场合,优选的,支承件31与锁模油缸28的安装高度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以使C型臂21对前模板22的作用力点位于前模板22的模具安装位的中心位置合理扩散,以进一步确保模具合模后的合模力足够大。
参见图1和图2,所述同步机构29包括固定在滑座25上的座体291、设于座体291上的齿轮294、分别与齿轮294相对两侧啮合的第一齿条292和第二齿条293,第一齿条292与尾板24固定连接,第二齿条293与后模板23固定连接,当锁模油缸28的活塞杆281向前推动后模板23时,齿轮294旋转并驱使第一齿条292带动尾板24向后移动,从而实现同步合模,同理,当活塞杆281缩回时,后模板23带动第二齿条293后移,从而驱使第一齿条292带动尾板24向前移动,实现同步开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锁模装置在C形臂前端的侧部设有支承座3,支承座3与前模板22之间抵接有安装高度可调节的支承件31,从而根据制品的设计可机动地调节对前模板22的支承位点,使得作用到模具上的合模力位置更合理,确保模具上所需合模力大的位置得到满足,以提高制品的质量。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改良型的C型臂锁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和设于所述机架上的锁模架,所述锁模架包括滑座、C型臂、前模板、后模板、合模导柱、锁模油缸和同步机构,所述C型臂呈卧放设置,所述滑座上侧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合模导柱滑动配合的导向套座,所述合模导柱的前端与所述前模板固定连接,后端通过尾板与C型臂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前模板的上部与所述C型臂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C型臂前端的侧部连接有支承座,所述支承座与所述前模板之间抵接有安装高度可调节的支承件,所述后模板设于两端的导向套座之间,其下端与所述合模导柱滑动配合,所述锁模油缸设置在所述C型臂的后端,其活塞杆与所述后模板连接,并通过所述同步机构驱使所述尾板和所述后模板沿水平方向反向移动,以驱动所述后模板和所述前模板相向靠近实现合模,或者相向远离实现开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座设有多组纵向布置的装配孔,所述装配孔内设有将所述支承件抵压在所述前模板上的定位螺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座沿所述前模板的宽度方向设有至少两个,每个所述支承座与所述前模板之间均抵接有所述支承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锁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C型臂的前端设有沿所述前模板宽度方向贯穿各个所述支承座的第一销轴和第二销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锁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C型臂的前端设有若干固定座,所述第一销轴与所述第二销轴贯穿所述固定座,所述C型臂的前端通过所述固定座与所述前模板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板位于相对后模板的一侧贴合有与所述前模板同宽的第一合模力扩散分配板,所述支承件抵接在所述第一合模力扩散分配板上,所述后模板位于相对前模板的一侧贴合有与所述后模板同宽的第二合模力扩散分配板,所述锁模油缸的活塞杆与所述第二合模力扩散分配板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锁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合模力扩散分配板和/或所述第二合模力扩散分配板与其对应模板贴合的一侧均设有若干第一下沉区和若干第二下沉区,所述第一下沉区的凹陷深度为x,所述第二下沉区的凹陷深度为y,其中,y大于x。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锁模装置,其特征在于,0.1mm≤x≤0.3mm,和/或,0.5mm≤y≤2.5mm。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锁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模板包括与所述合模导柱滑动配合的后模板导向套、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后模板导向套上侧的后锁模板,所述后模板导向套的长度大于所述后锁模板高度的50%;
或者,所述前模板和所述后模板的合模中心线与前端的导向套座的中心线重合;
或者,所述锁模油缸设有与其缸体可转动连接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与所述C型臂的后端固定连接;
或者,所述机架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锁模架移动的推拉模架油缸,所述推拉模架油缸的缸体上设有与所述机架万向连接的万向支承座,其活塞杆设有与所述滑座万向连接的万向联结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锁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支撑组件,所述弹性支撑组件的一端抵接在所述尾板上,另一端斜向上延伸并顶接在所述锁模油缸的缸体尾部的底部。
CN202221074580.5U 2022-05-06 2022-05-06 一种改良型的c型臂锁模装置 Active CN2174548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74580.5U CN217454891U (zh) 2022-05-06 2022-05-06 一种改良型的c型臂锁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74580.5U CN217454891U (zh) 2022-05-06 2022-05-06 一种改良型的c型臂锁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54891U true CN217454891U (zh) 2022-09-20

Family

ID=832738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74580.5U Active CN217454891U (zh) 2022-05-06 2022-05-06 一种改良型的c型臂锁模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548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846379B (zh) 热轧板坯摆剪上剪刃液压驱动装置
CN217454891U (zh) 一种改良型的c型臂锁模装置
CN112959028B (zh) 一种自动对心压装机构
US4487569A (en)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with pivotable die closing unit
CN217495146U (zh) 锁模装置
FR2578498B1 (fr) Dispositif permettant le reglage de l'assiette d'un siege de vehicule
US3852010A (en)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with optional pivotable support frame
US4321819A (en) Press construction
CN201914326U (zh) 一种汽车侧围铰链板的定位装置
CN202316613U (zh) 一种挤压机快速换模设备
CN105563774A (zh) 用于压铸机或注塑机的自动万向合模机构
CN213888078U (zh) 一种中框模板滑进装置
CN216801197U (zh) 一种折弯机用定位承托台
CN211073996U (zh) 一种木梁压机
CN212398310U (zh) 一种剪板机间隙调整机构
CN211106927U (zh) 一种组合式发动机悬置结构及矿山机械车
CN210147278U (zh) 一种激光切割机用单链条传动装置
CN221022409U (zh) 一种伺服热铆焊接设备
CN211489248U (zh) 一种用于加工球阀阀体的模具
CN113752436B (zh) 滚珠丝杆驱动移模移动机构
CN216942291U (zh) 一种基于多工位的全自动烫金机转盘
CN110125597B (zh) 型材焊缝间距调节装置
CN214349095U (zh) 一种汽车零件定位冲压模具
CN219541491U (zh) 一种冲压模具
CN221018833U (zh) 一种轴瓦内壁铣槽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