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09254U - 颈部按摩仪 - Google Patents
颈部按摩仪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409254U CN217409254U CN202123059745.XU CN202123059745U CN217409254U CN 217409254 U CN217409254 U CN 217409254U CN 202123059745 U CN202123059745 U CN 202123059745U CN 217409254 U CN217409254 U CN 21740925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lexible
- neck
- massage
- clamping arm
- brack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ssag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颈部按摩仪,包括柔性主体、按摩组件、支架组件、内侧柔性套和外侧柔性套,柔性主体呈弧形,用于绕在用户颈部,按摩组件设于柔性主体朝向用户颈部的一侧,支架组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一支架安装于柔性主体,第二支架安装于第一支架,内侧柔性套包裹于第一支架、柔性主体和按摩组件外并夹设于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之间,外侧柔性套连接于内侧柔性套且至少部分可拆卸,外侧柔性套部分或全部覆盖内侧柔性套。通过内侧柔性套和外侧柔性套的设置套设于柔性主体与按摩组件表面,可以增强用户颈部触感,并起到防护作用,而且可以将外侧柔性套拆卸清洗,解决现有技术中按摩器表面难以清洗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按摩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颈部按摩仪。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工作和不良生活习惯等原因,颈椎病的发病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为了缓解颈部疲劳,以及减少颈椎病的发生,市场上出现了颈部按摩器等按摩产品,可以通过按摩颈部的方式,缓解颈部疲劳。
但是颈部按摩器长期使用后,按摩器的表面会产生很多污垢,难以清洗,用户通常使用湿毛巾去擦拭,清洗不够彻底。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颈部按摩仪。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颈部按摩仪,包括柔性主体、按摩组件、支架组件、内侧柔性套和外侧柔性套,柔性主体呈弧形,用于绕在用户颈部,按摩组件设于所述柔性主体朝向用户颈部的一侧,支架组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安装于所述柔性主体,所述第二支架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架,内侧柔性套包裹于所述第一支架、所述柔性主体和所述按摩组件外并夹设于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之间,外侧柔性套连接于所述内侧柔性套且至少部分可拆卸,所述外侧柔性套部分或全部覆盖所述内侧柔性套。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颈部按摩仪,通过内侧柔性套和外侧柔性套的设置套设于柔性主体与按摩组件表面,可以增强用户颈部触感,并起到防护作用,而且可以将外侧柔性套拆卸清洗,解决现有技术中按摩器表面难以清洗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如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颈部按摩仪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颈部按摩仪的张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颈部按摩仪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颈部按摩仪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颈部按摩仪的爆炸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颈部按摩仪的第一支架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颈部按摩仪的第一支架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弹性结构截面呈U形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弹性结构截面呈O形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弹性结构截面呈倒U形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弹性结构截面呈V形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柔性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按摩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按摩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滚轮式按摩头的爆炸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外侧柔性套的爆炸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内侧柔性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第一夹臂的剖面示意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第一夹臂的爆炸示意图。
图中,颈部按摩仪100;柔性主体10;开口11;导向孔12;第一安装槽13;第二安装槽14;按摩组件20;机芯21;驱动组件211;电机2111;蜗杆2112;传动组件212;一级齿轮2121;二级齿轮2122;三级齿轮2123;传动轴2124;滚轮式按摩头22;第一转动座221;上盖221a;下盖221b;安装腔2211;卡口2212;转动轴222;第一限位部2221;第二限位部2222;连接部2223;滚轮按摩部223;揉捏式按摩头23;第二转动座231;按摩凸点24;加热灯板25;第一外壳26a;第二外壳26b;第一容纳腔27;第二容纳腔28;第三容纳腔29;支架组件30;第一支架31;弹性结构311;第一端3111;第二端3112;弧形部3113;第一延伸部3114;第二延伸部3115;筋条3116;第一夹片3117;第二夹片3118;第一夹持结构312;第二夹持结构313;第一镂空结构314;第二镂空结构315;第二支架32;防护壳33;固定柱41;凸台42;固定槽43;内侧柔性套50;车缝区域51;外侧柔性套60;连接部61;套体62;第一夹臂70a;第二夹臂70b;壳体71;第一壳体71a;第二壳体71b;第三壳体71c;第四壳体71d;配重块72;柔性垫73;夹臂柔性套74;弹性夹紧件80;转轴81;扭簧82;电池200;电源板300;喇叭400;控制板500;功能按键501;导光柱50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还应当理解,在此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如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如图1-图19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一种颈部按摩仪100,包括柔性主体10、按摩组件20和支架组件30,柔性主体10呈弧形,用于绕在用户颈部;按摩组件20设于柔性主体10朝向用户颈部的一侧,用于给用户肩颈部进行按摩;支架组件30包括第一支架31和第二支架32,第一支架31安装于柔性主体10,第二支架32安装于第一支架31;内侧柔性套50包裹于第一支架31、柔性主体10和按摩组件20外并夹设于第一支架31与第二支架32之间;外侧柔性套60连接于内侧柔性套50且至少部分可拆卸,外侧柔性套60部分或全部覆盖内侧柔性套50。
由于颈部按摩仪100的使用过程中,容易在按摩组件20和柔性主体10表面产生很多污垢,难以清洗,传统的按摩仪只能用湿毛巾擦拭,清洗不够彻底,特别是按摩组件20与柔性主体10需要贴合用户皮肤,若是清洗不够彻底会影响用户使用。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内侧柔性套50和外侧柔性套60的设置套设于柔性主体10与按摩组件20表面,可以增强用户颈部触感,并对柔性主体10起到防护作用,使用时按摩组件20与柔性主体10与用户颈部之间通过两层柔性套阻挡,以避免在按摩组件20和柔性主体10表面产生污垢,内侧柔性套50与外侧柔性套60可以设计的很薄,且采用柔性材质贴合皮肤不影响颈部按摩仪100的使用,当使用一段时间在外侧柔性套60表面产生污垢后,可以将外侧柔性套60拆卸清洗,反复使用,当外侧柔性套60拆卸后,内侧柔性套50还能够对按摩组件20与柔性主体10起到防护作用,防护效果好。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6所示,外侧柔性套60包括定位部61和套体62,定位部61连接于内侧柔性套50,套体62至少覆盖于内侧柔性套50包裹在按摩组件20的部分,套体62与定位部61可拆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将外侧柔性套60拆分为固定于内侧柔性套50的定位部61和用于与定位部61可拆卸连接的套体62,套体62可以覆盖于内侧柔性套50朝向用户脖颈的一侧容易产生污垢的部分,该部分的内侧柔性套50包裹了按摩组件20和柔性主体10朝向用户脖颈的一侧,清洗时只需要将套体62拆卸下来即可,方便使用。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定位部61通过车缝或魔术贴连接于内侧柔性套50并位于第一支架31与第二支架32之间,套体62通过拉链或魔术贴可拆卸连接于定位部61。示例性地,第一支架31与第二支架32可以通过卡扣结构或螺钉固定内侧柔性套50,内侧柔性套50位于第一支架31与第二支架32的部分可以通过车缝有定位部61,内侧柔性套50的车缝区域51如图17所示,内侧柔性套50的车缝区域51位于第一支架31与第二支架32之间的夹设空间,定位部61的边缘处伸出第一支架31与第二支架32的夹设空间外,并设有拉链与外侧柔性套60可拆卸连接,从而方便外侧柔性套60的拆卸清洗。
可以理解地,定位部61也可以通过魔术贴的方式连接于内侧柔性套50,套体62也可以通过魔术贴的方式连接于定位部61。
可以理解地,定位部61也可以通过热压、打胶、打螺丝等方式固定在第二支架32上。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柔性主体10设有开口11,可通过开口11将柔性主体10绕在用户颈部;第一支架31与柔性主体10适配并具有弹性,以使柔性主体10可自由张开或收紧,通过第一支架31的设置能够弹性夹持用户脖颈,按摩过程无需双手扶住柔性主体10,解放双手。
其中,如图5-图11所示,第一支架31包括弹性结构311、第一夹持结构312和第二夹持结构313,弹性结构311具有第一端3111和与第一端3111相对的第二端3112,第一夹持结构312连接于第一端3111并位于柔性主体10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第二夹持结构313连接于第二端3112并位于柔性主体10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第一方向为第一端3111和第二端3112的排布方向,第一夹持结构312和第二夹持结构313以弹性结构311为基点可带动柔性主体10自由张开或收紧,弹性结构311设有通孔,或者,弹性结构311朝向开口11的一侧设有缺口,或者,弹性结构311背对开口11的一侧设有缺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颈部按摩仪100,通过弹性结构311的设置,增大了第一支架31的弹性,可以适配不同脖围大小的用户佩戴,相比于直接采用弧形的支架弹性更好,避免硬性夹持用户脖颈,可以更好的提升佩戴和按摩的舒适性。
可选地,如图9所示,弹性结构311设有通孔。以图9所示为例,第一方向为图中所示的左右方向,第一夹持结构312与第二夹持结构313位于柔性主体10的左右两侧,开口11设于柔性主体10的下侧,通孔从柔性主体10的前侧往后侧贯通,以使弹性结构311的截面呈O形。
可选地,如图10所示,弹性结构311朝向开口11的一侧设有缺口。在本实施例中,弹性结构311往背对开口11的一侧凹陷形成朝向开口11一侧的缺口,以增加第一支架31的弹性,本实施例中的弹性结构可以是倒U形或倒V形。
可选地,如图8、图11所示,弹性结构311背对开口11的一侧设有缺口。在本实施例中,弹性结构311往开口11一侧凹陷形成背对开口11一侧的缺口,以增加第一支架31的弹性,本实施例中的弹性结构可以是U形或V形。将第一支架31中部设置具有凹陷的弹性结构311,第一夹持结构312与第二夹持结构313设置于凹陷的弹性结构311的两侧,增大了第一支架31的弹性,可以适配不同脖围大小的用户佩戴,相比于直接采用弧形的支架弹性更好,避免硬性夹持用户脖颈,可以更好的提升佩戴和按摩的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颈部按摩仪100,主要用于颈部的按摩,当然,在需要时也可以应用于肩部以及腿部等部分的按摩,用于颈部按摩时不需要依靠外物扶住柔性主体10,从而可以起到解放双手的效果,其不会影响正常的生活工作,而且在夹紧颈部时,由于柔性主体10的特性,颈部不会存在强烈的挤压感,且由于第一支架31的结构设置能够使其弹性更好,避免硬性夹持用户脖颈,可以更好的提升佩戴和按摩的舒适性。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弹性结构311包括弧形部3113、第一延伸部3114和第二延伸部3115,第一延伸部3114具有第一端3111,第一延伸部3114连接于弧形部3113和第一夹持结构312,第二延伸部3115具有第二端3112,第二延伸部3115连接于弧形部3113和第二夹持结构313;其中,第一延伸部3114和第二延伸部3115往开口11方向延伸以形成朝向开口11一侧的缺口,或者,第一延伸部3114和第二延伸部3115往背对开口11方向延伸以形成背对开口11一侧的缺口,以使第一支架31的弹性更好。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4-图5所示,颈部按摩仪100还包括第二支架32,第一支架31与第二支架32组合形成支架组件30,第二支架32为与柔性主体10适配的弧形结构且能够随柔性主体10的张开或收紧进行一定程度的变形,第二支架32安装于第一支架31。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4-图5所示,颈部按摩仪100还包括电池200,电池200安装于缺口,用于给按摩组件20供电。在本实施例中,弹性结构311内部形成收容电池200的容置腔,第二支架32封盖于弹性结构311的缺口处,将电池200收容于弹性结构311的容置腔内,方便安装,合理利用空间,使该颈部按摩仪100结构紧凑,减小体积。
示例性地,支架组件30还包括防护壳33,防护壳33安装于第二支架32背对开口11的一侧,第二支架32上还可以安装电源板300和喇叭400,电源板300与电池200电性连接,喇叭400与电源板300电性连接,防护壳33盖合于第二支架32以形成防护。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6-图7所示,弧形部3113内壁凸设有用于承载电池200的筋条3116,筋条3116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第一方向为柔性主体10的左右方向,第二方向为柔性主体10的前后方向,筋条3116在第二方向上的两端分别凸设有第一夹片3117和第二夹片3118,电池200两端抵接于第一夹片3117和第二夹片3118。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筋条3116、第一夹片3117和第二夹片3118的设置能够方便电池200的安装。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弹性结构311背对开口11的一侧至少设有设有一个镂空结构。示例性地,如图6-图7所示,弹性结构311与第一夹持结构312的连接处设有第一镂空结构314,弹性结构311与第二夹持结构313的连接处设有第二镂空结构315,第一镂空结构314与第二镂空结构315相对设置,形成对称结构,当然,也可以仅在弹性结构311与第一夹持结构312的连接处设有一个镂空结构或者仅在弹性结构311与第二夹持结构313的连接处设有一个镂空结构,通过开设镂空结构可以减少第一支架的材料,从而减轻重量。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弹性结构311、第一夹持结构312和第二夹持结构313一体成型,结构稳定,提升夹持可靠性。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5-图8所示,柔性主体10包括朝向用户颈部的第一侧和背对于用户颈部的第二侧,按摩组件20设于柔性主体10的第一侧,支架组件30安装于柔性主体10的第二侧,支架组件30与按摩组件20之间设有穿设于柔性主体10的固定结构,按摩组件20通过固定结构与支架组件30连接,以使按摩组件20固定于第一侧。在本实施例中,将支架组件30装配于柔性主体10相对按摩组件20的另一侧,不仅可以方便支架组件30以及按摩组件20的安装,无需将支架组件30预埋于柔性主体10内,降低生产成本,而且结构简单,固定牢固,可以很好的防止按摩组件20的移位,能够有效避免现有技术中因固定强度不够造成按摩组件20错位甚至搅碎柔性主体10的问题。示例性地,按摩组件20设置有两个,两个按摩组件20间隔设于柔性主体10朝向用户颈部的一侧,可以通过螺钉或者卡扣结构等固定方式固定于支架组件30。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固定结构包括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中的一者设于支架组件30,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中的另一者设于按摩组件20,第一固定件穿设于柔性主体10并与第二固定件配合固定,以使按摩组件20与支架组件30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的固定配合以实现按摩组件20的安装固定。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5-图8、图13所示,第一固定件包括凸设于第一支架31并朝向第一侧延伸的固定柱41,第二固定件包括凸设于按摩组件20边缘处的凸台42,凸台42设有与固定柱41适配的固定槽43,固定柱41穿设于柔性主体10并固定于固定槽43内。示例性地,固定柱41可以通过螺钉固定于固定槽43,结构稳定,安装成本低,固定槽43内设有用于打螺钉的固定孔,固定孔可以是圆形孔也可以是腰形孔。当然,固定柱41也可以通过卡扣结构等方式固定于固定槽43。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柔性主体10设有贯穿的导向孔12,固定柱41穿过导向孔12固定于固定槽43内。示例性地,如图5-图8、图12-图13所示,第一支架31设有四个呈中心对称的固定柱41,柔性主体10对应四个固定柱41的位置预先开设有四个导向孔12,以便四个固定柱41分别穿过四个导向孔12固定于两个按摩组件的凸台42的固定槽43内,以使两个按摩组件20稳定安装于第一支架31。可以理解地,固定柱41、和导向孔12的数量也可以对应设置为两个、三个、五个或六个等,具体根据安装需要而定。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按摩组件20通过固定结构与第一支架31连接,柔性主体10的第二侧设有与第一支架31相适配的第一安装槽13,第一支架31安装于第一安装槽13,第二支架32安装于第一支架31并封盖于第一安装槽13。在本实施例中,在柔性主体10的第二侧开设有向内凹陷并与第一支架31适配的第一安装槽13,不仅方便第一支架31的安装,而且安装第一支架31后不会额外增加颈部按摩仪100的体积,结构紧凑,而且同时了缩短了按摩组件20与第一支架31的距离,方便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的固定配合。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2-图13所示,按摩组件20包括机芯21和按摩头,柔性主体10朝向用户颈部的一侧设有用于收容机芯21的安装槽,即第二安装槽14,机芯21位于第二安装槽14,按摩头连接于机芯21并伸出第二安装槽14,机芯21用于驱动按摩头转动,以实现对用户肩颈部进行按摩。示例性地,按摩组件20设有两个,分别对称设于柔性主体10两侧,第二安装槽14对应设置为两个,两个按摩组件20相对倾斜安装于两个第二安装槽14,以使按摩头朝向用户颈部以贴合用户皮肤。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机芯21包括驱动组件211和传动组件212,驱动组件211与传动组件212连接,以驱动传动组件212转动,按摩头包括至少一个滚轮式按摩头22,滚轮式按摩头22与传动组件212连接,以使传动组件212转动时带动滚轮式按摩头22转动。
其中,滚轮式按摩头22包括第一转动座221、转动轴222和滚轮按摩部223,第一转动座221连接于传动组件212,以使传动组件212转动时带动第一转动座221转动,滚轮按摩部223通过转动轴222与第一转动座221连接并可基于转动轴222转动,转动轴222沿第一转动座221的径向延伸,第一转动座221和滚轮按摩部223均设有按摩凸点24。
在本实施例中,滚轮按摩部223通过第一转动座221的带动下可以围绕第一转动座221进行转动的同时,其自身还能够沿转动轴222进行转动,且滚轮按摩部223自身的转动方向与第一转动座221的转动方向垂直,以使滚轮按摩部223在转动时能够更好的贴合人体肩颈部的弧度,从而使滚轮按摩部223在按摩用户肩颈部过程中能够贴合人体肩部斜方肌进行刮痧按摩,第一转动座221与滚轮按摩部223上均设有按摩凸点24,按摩效果好,解决现有按摩头按摩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转动轴222包括第一限位部2221、第二限位部2222和连接部2223,第一限位部2221与第二限位部2222分别位于连接部2223的两端,且第一限位部2221和第二限位部2222的横截面积大于连接部2223的横截面积;第一转动座221设有容纳第一限位部2221的安装腔2211和连通安装腔2211的卡口2212,卡口2212的口径与连接部2223的直径相适配,第一限位部2221安装于安装腔2211,连接部2223位于卡口2212处,第二限位部2222位于第一转动座221外与滚轮按摩部223活动连接,以使滚轮按摩部223能够以转动轴222为轴进行转动。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转动座221的卡口2212夹住转动轴222的连接部2223,将横截面积大于连接部2223的第一限位部2221限制于第一转动座221的安装腔2211内通过螺钉或卡扣固定连接,从而防止滚轮转动时移位。
示例性地,如图15所示,第一转动座221包括上盖221a和下盖221b,上盖221a盖合于下盖221b围合形成容纳第一限位部2221的安装腔2211,上盖221a与下盖221b相对的一侧均设有开槽,上盖221a与下盖221b的开槽围合形成卡住连接部2223的卡口2212,通过上盖221a与下盖221b的设置方便转动轴222的拆装。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3-图14所示,按摩头还包括揉捏式按摩头23,揉捏式按摩头23包括第二转动座231和设于第二转动座231上的按摩凸点24,第二转动座231连接于传动组件212,以使传动组件212转动时带动第二转动座231转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颈部按摩仪100不仅设有滚轮式按摩头22,还设有揉捏式按摩头23,从而可以实现对用户肩颈部进行刮痧按摩和揉捏按摩,按摩效果更好,解决了现有的按摩头按摩功能单一、按摩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转动座221和第二转动座231上均设有多个按摩凸点24,第一转动座221和/或第二转动座231上的多个按摩凸点24高度不一。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转动座221与第二转动座231上设置高度不一的按摩凸点24,模拟人手能够方便贴合用户脖颈的不同穴位进行按摩,按摩效果好。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驱动组件211包括电机2111和通过电机2111驱动的蜗杆2112,传动组件212包括一级齿轮2121、二级齿轮2122和两个三级齿轮2123,一级齿轮2121连接于蜗杆2112,二级齿轮2122连接于一级齿轮2121,两个三级齿轮2123均连接于二级齿轮2122,两个三级齿轮2123均设有传动轴2124,第一转动座221和第二转动座231分别连接于两个传动轴2124,电机2111驱动蜗杆2112转动,蜗杆2112经过一级齿轮2121、二级齿轮2122和两个三级齿轮2123的传动以带动第一转动座221和第二转动座231转动。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电机2111以及蜗轮蜗杆2112的传动实现驱动按摩头转动,传动平稳、噪音小,通过一级齿轮2121、二级齿轮2122和两个三级齿轮2123的设置能够方便同时带动滚轮式按摩头22和揉捏式按摩头23转动。
示例性地,传动组件212可以设置为一个以上,一个传动组件212带动一个滚轮式按摩头22以及一个揉捏式按摩头23转动,两个传动组件212可以分别通过蜗杆2112连接于同个电机2111的两个输出轴或者连接于两个电机2111,以实现两个滚轮式按摩头22以及两个揉捏式按摩头23的转动。
可以理解地,滚轮式按摩头22的数量不限于一个,揉捏式按摩头23的数量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颈部按摩仪100可以仅设置两个滚轮式按摩头22,或者设置两个滚轮式按摩头22加上一个揉捏式按摩头23等不同组合方式。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机芯21还包括第一外壳26a和第二外壳26b,第一外壳26a设有第一容纳腔27和第二容纳腔28,驱动组件211安装于第一容纳腔27,传动组件212安装于第二容纳腔28,第二外壳26b连接于第一外壳26a,以封盖第一容纳腔27和第二容纳腔28;其中,传动组件212设有平行设置的两个传动轴2124,第一转动座221与第二转动座231分别连接于两个传动轴2124并位于第二外壳26b背对第一外壳26a的一侧。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外壳26a与第二外壳26b的设置围合形成容纳传动组件212的齿轮箱,以方便收容一级齿轮2121、二级齿轮2122和三级齿轮2123。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按摩机芯21还包括加热灯板25,加热灯板25安装于第二外壳26b背对第一外壳26a的一侧,第一转动座221和第二转动座231均位于加热灯板25背对第二外壳26b的一侧,加热灯板25设有围设于第一转动座221和第二转动座231周围的远红外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转动座221与第二转动座231并排设于加热灯板25背对第二外壳26b的一侧,安装时,先安装加热灯板25再安装滚轮式按摩头22以及滚轮式按摩头23,滚轮式按摩头22以及滚轮式按摩头23通过螺丝或者紧配固定在传动轴2124上;通过上述设置使该机芯21结构紧凑,减小体积。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第二外壳26b背对第一外壳26a的一侧还设有第三容纳腔29,加热灯板25安装于第三容纳腔29,第一转动座221设有第一限位轴,第一限位轴穿设于加热灯板25和第二外壳26b的中心位置后与传动组件212的其中一个传动轴2124连接,第二转动座231设有第二限位轴,第二限位轴穿设于加热灯板25和第二外壳26b的中心位置后与传动组件212的另一个传动轴2124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转动座221与第二转动座231并排设于加热灯板25背对第二外壳26b的一侧,第一限位轴与第二限位轴平行设置,通过上述设置方便加热灯板25的安装以及发热,且使该机芯21结构紧凑,减小体积。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外壳26a和/或第二外壳26b边缘处还设有固定结构,固定结构用于机芯21的安装。示例性的,该固定结构为设于第一外壳26a和第二外壳26b边缘处的设有与固定柱41适配的固定槽43的凸台42,以方便机芯21的安装。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图5所示,颈部按摩仪100还包括第一夹臂70a和第二夹臂70b,第一夹臂70a和第二夹臂70b安装于第二支架32并分别位于柔性主体10的两端,第一夹臂70a与第二夹臂70b与柔性主体10围合形成环绕用户颈部的C形结构,第一夹臂70a与第二夹臂70b朝向用户颈部的一侧均设有柔性垫73。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夹臂70a与第二夹臂70b的柔性垫73的设置能够与用户颈部形成较好的贴合状态,对用户颈部起到托持作用,也即在按摩时,不仅按摩组件20与颈部接触起到按摩作用,同时因为第一夹臂70a和第二夹臂70b的柔性垫73的接触不仅起到夹设用户颈部的作用,还可以提升佩戴和按摩的舒适性。
示例性地,柔性主体10与柔性垫73可以采用软质海绵填充,弹性好,按摩舒适性较佳。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9所示,第一夹臂70a与第二夹臂70b的柔性垫73套设有可拆卸的夹臂柔性套74。在本实施例中,夹臂柔性套74通过拉链或魔术贴可拆卸的套设于第一夹臂70a或第二夹臂70b上,通过夹臂柔性套74的设置可以避免第一夹臂70a与第二夹臂70b的柔性垫73产生污垢,且可以将夹臂柔性套74拆卸下来清洗,方便使用。当然,夹臂柔性套74上也可以设有松紧带直接套设于第一夹臂70a或第二夹臂70b上,或者没有松紧带夹在第一夹臂70a与第二夹臂70b之间从而不需要设拉链等。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4-图5所示,颈部按摩仪100还包括弹性夹紧件80,第一夹臂70a与第二夹臂70b分别通过弹性夹紧件80连接于第二支架32,以使第一夹臂70a和第二夹臂70b可弹性夹持用户颈部。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两个弹性夹紧件80的设置能够使第一夹臂70a与第二夹臂70b配合柔性主体10夹紧用户颈部,由于按摩组件20在按摩过程中会对用户颈部起到挤压作用,从而容易因为反作用力使柔性主体10移位影响按摩效果,通过第一夹臂70a与第二夹臂70b以及弹性夹紧件80的设置能够帮助托持并夹紧颈部,避免柔性主体10移位,同时由于柔性垫73的特性,不会对颈部产生较大的挤压感,提高了按摩时的舒适性。
在另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颈部按摩仪还包括阻尼结构,第一夹臂或第二夹臂通过阻尼结构与第二支架的两侧连接,以使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可转动至夹紧用户颈部或松开。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8-图19所示,第一夹臂70a与第二夹臂70b均包括壳体71、配重块72和柔性垫73,柔性垫73安装于壳体71内侧,配重块72安装于壳体71并位于壳体71与柔性垫73之间,壳体71通过弹性夹紧件80与支架组件30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夹臂70a与第二夹臂70b内设置配重块72,以增加第一夹臂70a与第二夹臂70b的重量,以使第一夹臂70a、第二夹臂70b与安装有支架组件30的柔性主体10之间重量均衡,利于稳固佩戴。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弹性夹紧件80包括转轴81和套设于转轴81的扭簧82,第一夹臂70a的壳体71与第二支架32通过转轴81可转动式连接,第二夹臂70b的壳体71与第二支架32通过转轴81可转动式连接,扭簧82的一端抵接于第二支架32,扭簧82的另一端抵接于第一夹臂70a或第二夹臂70b的壳体71,以使第一夹臂70a与第二夹臂70b可弹性夹持用户颈部。示例性地,通过施力使第一夹臂70a与第二夹臂70b转动至张开时,第二支架32两侧的扭簧82分别对应压缩,卸去外力后,扭簧82通过扭力作用带动第一夹臂70a与第二夹臂70b向收紧的方便转动至夹紧用户颈部或恢复常态,通过转轴81和扭簧82的设置能够方便颈部按摩仪100的使用。
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弹性夹紧件包括转轴和弹片,第一夹臂的壳体与第二支架通过转轴可转动式连接,第二夹臂的壳体与第二支架通过转轴可转动式连接,弹片的一端连接于第二支架,弹片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一夹臂或第二夹臂的第一壳体,以使第一夹臂与第二夹臂可弹性夹持用户颈部。示例性地,弹片可以采用U形弹片,通过施力使第一夹臂与第二夹臂张开时,U形弹片两侧对应张开,在卸去外力后,U形弹片回弹,以使第一夹臂与第二夹臂收紧夹持用户颈部或恢复常态;示例性地,弹片还可以采用内侧弯曲的圆弧状弹片。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8-图19所示,颈部按摩仪100还包括有控制板500,控制板500安装于第一夹臂70a或第二夹臂70b,控制板500上设置有功能按键501,功能按键501凸出于第一夹臂70a或第二夹臂70b外壁,控制板500与按摩组件20通讯连接,以控制按摩组件20的驱动,将设置有功能按键501的控制板500安装于第一夹臂70a或第二夹臂70b,能够方便用户操作使用。示例性地,按摩组件20的电机2111和加热灯板25均与电源板300电连接,电源板300和控制板500电连接。
示例性地,如图18-图19所示,壳体71包括第一壳体71a、第二壳体71b、第三壳体71c和第四壳体71d,柔性垫73安装与第一壳体71a,柔性垫73可通过背胶粘在第一壳体71a,配重块72可通过螺钉固定于第一壳体71a,第三壳体71c通过第二壳体71b安装于第一壳体71a背对柔性垫73的一侧,第四壳体71d安装于第三壳体71c背对第一壳体71a的一侧,控制板500安装于第三壳体71c与第四壳体71d之间,功能按键501凸出于第四壳体71d的外壁,功能按键501可以包括有用于控制按摩组件20开关的开关按键和控制按摩组件20的工作模式的调节按键,颈部按摩仪100还包括导光柱502,导光柱502安装于第四壳体71d,用于将控制板500上的指示灯发出的光传递出去。其中,弹性夹紧件80的转轴81安装于第三壳体71c的端部。
示例性地,第一壳体71a与第二壳体71b之间以及第二壳体71b与第三壳体71c之间可以采用固定凸柱与固定卡槽配合的方式实现卡扣固定,也可以通过螺钉固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柔性主体,呈弧形,用于绕在用户颈部;
按摩组件,设于所述柔性主体朝向用户颈部的一侧;
支架组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安装于所述柔性主体,所述第二支架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架;
内侧柔性套,包裹于所述第一支架、所述柔性主体和所述按摩组件外并夹设于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之间;
外侧柔性套,连接于所述内侧柔性套且至少部分可拆卸,所述外侧柔性套部分或全部覆盖所述内侧柔性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柔性套包括:
定位部,连接于所述内侧柔性套;
套体,至少覆盖于所述内侧柔性套包裹在所述按摩组件的部分,所述套体与所述定位部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通过车缝或魔术贴连接于所述内侧柔性套并位于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之间,所述套体通过拉链或魔术贴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定位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组件包括机芯和按摩头,所述柔性主体朝向用户颈部的一侧设有安装槽,所述机芯位于所述安装槽,所述按摩头连接于所述机芯并伸出所述安装槽,所述机芯用于驱动所述按摩头转动,所述内侧柔性套与所述外侧柔性套层叠贴合于所述按摩头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颈部按摩仪还包括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所述第一夹臂和所述第二夹臂安装于所述支架组件并分别位于所述柔性主体的两端,所述第一夹臂与所述第二夹臂与所述柔性主体围合形成环绕所述用户颈部的C形结构,所述第一夹臂与所述第二夹臂朝向所述用户颈部的一侧均设有柔性垫。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臂与所述第二夹臂的所述柔性垫均包裹有可拆卸的夹臂柔性套。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颈部按摩仪还包括弹性夹紧件,所述第一夹臂与所述第二夹臂分别通过所述弹性夹紧件连接于所述支架组件,以使所述第一夹臂和所述第二夹臂可弹性夹持用户颈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第一夹臂与第二夹臂均包括壳体和配重块,所述柔性垫安装于所述壳体内侧,所述配重块安装于所述壳体并位于所述壳体与所述柔性垫之间,所述壳体通过所述弹性夹紧件与所述支架组件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夹紧件包括转轴和套设于所述转轴的扭簧,所述壳体与所述支架组件通过转轴可转动式连接,所述扭簧的一端抵接于所述支架组件,所述扭簧的另一端抵接于所述壳体,以使所述第一夹臂与所述第二夹臂可转动至弹性夹持用户颈部;或者,
所述弹性夹紧件为弹片结构,所述弹片的一端与所述支架组件连接,所述弹片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连接,以使所述第一夹臂和所述第二夹臂可弹性夹持用户颈部。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颈部按摩仪还包括有控制板,所述控制板安装于所述第一夹臂或第二夹臂,所述控制板上设置有功能按键,所述功能按键凸出于所述第一夹臂或第二夹臂外壁,所述控制板与所述按摩组件通讯连接,以控制所述按摩组件的驱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3059745.XU CN217409254U (zh) | 2021-12-06 | 2021-12-06 | 颈部按摩仪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3059745.XU CN217409254U (zh) | 2021-12-06 | 2021-12-06 | 颈部按摩仪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409254U true CN217409254U (zh) | 2022-09-13 |
Family
ID=831692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3059745.XU Active CN217409254U (zh) | 2021-12-06 | 2021-12-06 | 颈部按摩仪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409254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778777A (zh) * | 2022-11-22 | 2023-03-14 | 广东摩法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 支架与柔性部件一体设置的按摩枕及其制备方法 |
-
2021
- 2021-12-06 CN CN202123059745.XU patent/CN217409254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778777A (zh) * | 2022-11-22 | 2023-03-14 | 广东摩法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 支架与柔性部件一体设置的按摩枕及其制备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4053117A (zh) | 颈部按摩仪 | |
US6332873B1 (en) | Hand-held massaging apparatus | |
CN217409254U (zh) | 颈部按摩仪 | |
KR20190062025A (ko) | 진동 마사지기 | |
CN217391113U (zh) | 按摩机芯及颈部按摩仪 | |
CN217645517U (zh) | 颈部按摩仪 | |
JP3173580U (ja) | マッサージ機の頭部偏心駆動構造 | |
CN220275909U (zh) | 颈部按摩仪 | |
CN213130270U (zh) | 穿戴设备 | |
CN220175529U (zh) | 颈部按摩仪 | |
CN219110112U (zh) | 颈部按摩仪 | |
EP4119116B1 (en) | Multi-point kneading vibration massage device | |
CN219803940U (zh) | 颈部按摩仪 | |
CN219110110U (zh) | 颈部按摩仪 | |
CN116211687A (zh) | 颈部按摩装置 | |
KR200274272Y1 (ko) | 진동판 및 고정밴드를 갖는 전동식 안마기 | |
CN219375396U (zh) | 颈部按摩仪 | |
CN113208761A (zh) | 主机组件及电动牙刷 | |
CN113180867A (zh) | 主机构件及电动牙刷 | |
KR200280692Y1 (ko) | 전동식 안마기 | |
CN212593004U (zh) | 一种腹部按摩器 | |
CN216147931U (zh) | 一种多组合头的电动洁面仪 | |
CN215838615U (zh) | 一种洁面仪和洁面组件 | |
CN219646234U (zh) | 颈部按摩装置 | |
CN213372668U (zh) | 一种电动牙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