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7382103U - 连接接头 - Google Patents

连接接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82103U
CN217382103U CN202123102003.0U CN202123102003U CN217382103U CN 217382103 U CN217382103 U CN 217382103U CN 202123102003 U CN202123102003 U CN 202123102003U CN 217382103 U CN217382103 U CN 2173821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joint
connector
locking
opening
arm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10200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章军
刘佳奇
魏人杰
曹红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ngfang Shuchang Automobile Componen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angfang Shuchang Automobile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ngfang Shuchang Automobile Componen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Langfang Shuchang Automobile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10200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821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821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821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连接接头,包括阴接头、阳接头、第一锁扣和第二锁扣;阴接头的内部形成有接收通道,阴接头的侧壁上还设置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均与接收通道相连通;第一锁扣设置在第一开口内且部分位于接收通道内;第二锁扣设置在第二开口内且部分位于接收通道内;阳接头的内部形成有连通通道,阳接头的侧壁上还设置有环形凸台,环形凸台的外径大于两个第一锁臂之间的间距以及两个第二锁臂之间的间距;阳接头与阴接头在锁止状态下,两个第一锁臂抵接在阳接头的侧壁上,两个第二锁臂抵接在阳接头的侧壁上,环形凸台位于第二锁臂背离接收通道的第一端的一侧。本申请降低了阳接头从阴接头内脱落的风险。

Description

连接接头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接接头。
背景技术
汽车的燃油系统或通风系统中包含有很多管道,互相连通的两个管道之间通过连接接头连通;连接接头包括阴接头、阳接头和锁扣,其中一根管道与阴接头固定连接,另一根管道与阳接头固定连接,将阳接头插接在阴接头内部后利用锁扣将二者锁定,以实现两个管道之间的连通。
在相关技术的方案中,阴接头的内部设置有可供阳接头插入的接收通道,阴接头的侧壁上还形成有开口,开口与接收通道连通,锁扣设置在该开口内,阳接头的内部设置有连通通道,阳接头的侧壁上设置有环形凸台。在使用时,将阳接头插入阴接头的接收通道内,使接收通道和连通通道互相连通;继续将阳接头插入,阳接头上的环形凸台将逐渐撑开锁扣;当阳接头上的环形凸台越过锁扣后,锁扣在自身弹性力的作用下朝向连接接头的轴向方向收缩,使得锁扣抵接在环形凸台上,从而防止阳接头从接收通道内脱落,实现阴接头与阳接头的连接。
但是,采用相关技术的方案,可能存在阳接头从阴接头内脱落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相关技术下的上述缺陷,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接头,以降低阳接头从阴接头内脱落的风险。
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接头,包括:阴接头、阳接头、第一锁扣和第二锁扣;
所述阴接头的内部形成有接收通道,所述接收通道沿所述连接接头的轴向贯穿所述阴接头,所述接收通道的第一端用于连接所述阳接头;所述阴接头的侧壁上还设置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沿所述连接接头的轴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均与所述接收通道相连通;
所述第一锁扣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内,所述第一锁扣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锁臂,所述第一锁臂为弹性臂且所述第一锁臂部分位于所述接收通道内;
所述第二锁扣设置在所述第二开口内,所述第二锁扣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锁臂,所述第二锁臂为弹性臂且所述第二锁臂部分位于所述接收通道内;
所述阳接头的内部形成有连通通道,所述连通通道沿所述连接接头的轴向贯穿所述阳接头,且所述连通通道的外径小于所述接收通道的内径;所述阳接头的侧壁上还设置有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的外径大于两个所述第一锁臂之间的间距,所述环形凸台的外径大于两个所述第二锁臂之间的间距;
所述阳接头与所述阴接头具有相对的锁止状态和解锁状态,在所述锁止状态下,两个所述第一锁臂抵接在所述阳接头的侧壁上,两个所述第二锁臂抵接在所述阳接头的侧壁上,所述环形凸台位于所述第二锁臂背离所述接收通道的第一端的一侧。
如上所述的连接接头,可选地,所述第一锁臂包括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位于所述第一锁臂朝向所述连接接头的轴向的一侧,所述第一凸块部分位于所述接收通道内;
所述第一凸块朝向所述接收通道的第一端的表面为第一倾斜面,所述第一倾斜面自所述第一锁臂朝向背离所述接收通道的第一端的方向延伸。
如上所述的连接接头,可选地,所述第一锁扣还包括第一连接部,两个所述第一锁臂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两端,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开口过盈连接。
如上所述的连接接头,可选地,所述第一锁臂背离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设有第一引导部,所述第一引导部用于在所述第一连接部受到挤压时引导所述第一锁臂与所述阳接头分离。
如上所述的连接接头,可选地,所述第二锁臂包括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凸块位于所述第二锁臂朝向所述连接接头的轴向的一侧,所述第二凸块部分位于所述接收通道内;
所述第二凸块朝向所述接收通道的第一端的表面为第二倾斜面,所述第二倾斜面自所述第二锁臂朝向背离所述接收通道的第一端的方向延伸。
如上所述的连接接头,可选地,所述第二开口内还设有两个卡筋,两个所述卡筋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锁臂相对应;
所述第二锁臂还设有第三凸块,所述第三凸块位于所述第二锁臂朝向所述连接接头的轴向的一侧且位于所述第二锁臂的端部,所述第三凸块与所述第二凸块间隔设置,所述第二锁臂可沿所述第二开口移动以使所述第二凸块和第三凸块卡接固定在所述卡筋上。
如上所述的连接接头,可选地,所述第二锁扣还包括第二连接部,两个所述第二锁臂分别位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两端,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开口间隙配合;所述第二连接部背离所述连接接头的轴向的一侧设有止挡部,所述止挡部在所述连接接头的轴向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开口在所述连接接头的轴向方向的长度。
如上所述的连接接头,可选地,所述第二凸块朝向所述第二连接部的表面为第三倾斜面,所述第三倾斜面用于在所述环形凸起与所述第二锁扣位于同一水平面时引导所述第二锁扣朝向所述卡筋一侧移动。
如上所述的连接接头,可选地,所述卡筋朝向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侧面为弧形面。
如上所述的连接接头,可选地,所述第二锁臂背离所述连接接头的轴向的一侧还设有解锁部,所述解锁部包括间隔设置的第四凸块和第五凸块。
本申请提供一种连接接头,包括阴接头、阳接头、第一锁扣和第二锁扣;阴接头的内部形成有接收通道,接收通道沿连接接头的轴向贯穿阴接头,接收通道的第一端用于连接阳接头;阴接头的侧壁上还设置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沿连接接头的轴向间隔设置,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均与接收通道相连通;第一锁扣设置在第一开口内,第一锁扣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锁臂,第一锁臂为弹性臂且第一锁臂部分位于接收通道内;第二锁扣设置在第二开口内,第二锁扣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锁臂,第二锁臂为弹性臂且第二锁臂部分位于接收通道内;阳接头的内部形成有连通通道,连通通道沿连接接头的轴向贯穿阳接头,且连通通道的外径小于接收通道的内径;阳接头的侧壁上还设置有环形凸台,环形凸台的外径大于两个第一锁臂之间的间距,环形凸台的外径大于两个第二锁臂之间的间距;阳接头与阴接头具有相对的锁止状态和解锁状态,在锁止状态下,两个第一锁臂抵接在阳接头的侧壁上,两个第二锁臂抵接在阳接头的侧壁上,环形凸台位于第二锁臂背离接收通道的第一端的一侧。本申请的连接接头在锁止状态下,阳接头上的环形凸台位于第二锁臂背离接收通道的第一端的一侧,第一锁扣和第二锁扣均可以阻止阳接头从阴接头内脱落,从而降低了阳接头从阴接头内脱落的风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连接接头的结构简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连接接头的剖视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阴接头的结构简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锁扣的结构简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锁扣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简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锁扣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简图;
图7-图1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连接接头的锁止过程图。
附图标记:
10-阴接头;11-第一开口;111-第一止挡块;12-第二开口;13-卡筋;14-安全环;15-第一密封圈;16-隔离环;17-第二密封圈;18-竹节密封圈;
20-阳接头;21-环形凸台;
30-第一锁扣;31-第一锁臂;311-第一凸块;3111-第一倾斜面;32-第一连接部;33-第一引导部;
40-第二锁扣;41-第二锁臂;411-第二凸块;4111-第二倾斜面;4112-第三倾斜面;412-第三凸块;413-第四凸块;414-第五凸块;42-第二连接部;43-止挡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相关技术的方案中,阴接头的内部设置有可供阳接头插入的接收通道,阴接头的侧壁上还形成有开口,开口与接收通道连通,锁扣设置在该开口内,阳接头的内部设置有连通通道,阳接头的侧壁上设置有环形凸台。在使用时,将阳接头插入阴接头的接收通道内,使接收通道和连通通道互相连通;继续将阳接头插入,阳接头上的环形凸台将逐渐撑开锁扣;当阳接头上的环形凸台越过锁扣后,锁扣在自身弹性力的作用下朝向连接接头的轴向方向收缩,使得锁扣抵接在环形凸台上,从而防止阳接头从接收通道内脱落,实现阴接头与阳接头的连接。
但是,采用相关技术的方案,可能存在阳接头从阴接头内脱落的风险。例如,当作业人员操作不到位时,可能未将阳接头越过锁扣,使得阳接头上的环形凸起与锁扣未卡紧,在使用时存在脱落的风险;又如,当阳接头受到背向阴接头的拉力较大时,环形凸起可能会与锁扣中脱离,造成阳接头从阴接头内脱落。
有鉴于此,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连接接头,通过在阴接头的侧壁上设置第一锁扣和第二锁扣,第一锁扣和第二锁扣均可用于卡紧阳接头,从而提高了阴接头和阳接头的连接力,能够有效防止阳接头受力脱出阴接头;此外,即使作业人员操作不到位,未将阳接头充分插入第二锁扣,依靠第一锁扣的锁紧力,依然能够保证阴接头和阳接头连接的稳定性,降低了阳接头从阴接头内脱落的风险。
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的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内容进行描述,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加详细的了解本申请的内容。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连接接头的结构简图;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连接接头的剖视图;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阴接头的结构简图;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锁扣的结构简图;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锁扣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简图;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锁扣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简图;图7-图1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连接接头的锁止过程图。
请参照图1-图12,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接头,包括:阴接头10、阳接头20、第一锁扣30和第二锁扣40。
其中,图3示出了阴接头10的结构,阴接头10的内部形成有接收通道,接收通道沿连接接头的轴向贯穿阴接头10,接收通道的第一端用于连接阳接头20。阴接头10的侧壁上还设置有第一开口11和第二开口12,第一开口11和第二开口12均靠近接收通道的第一端设置,且第一开口11位于第二开口12和接收通道的第一端之间。第一开口11和第二开口12沿连接接头的轴向间隔设置,第一开口11和第二开口12均与接收通道相连通,以确保安装在其内的第一锁扣30和第二锁扣40能够伸入接收通道内。接收通道的第二端用于与第一管道相连通,第一管道可以套设在阴接头10上,并通过竹节密封圈18实现密封连接。
阳接头20的内部形成有连通通道,连通通道沿连接接头的轴向贯穿阳接头20,且连通通道的外径小于接收通道的内径,以保证阳接头20能够顺利的插入阴接头10内。阳接头20的侧壁上还设置有环形凸台21,环形凸台21设置在阳接头20上靠近第一端的一侧,阳接头20的第二端用于与第二管道相连通,将阳接头20的第一端插入阴接头10内后,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即实现连通。
进一步地,在阴接头10的接收通道的中部还设有安全环14、第一密封圈15、隔离环16和第二密封圈17,当阳接头20插入阴接头10后,安全环14、第一密封圈15、隔离环16和第二密封圈17能够保证阳接头20与阴接头10之间的密封连接。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锁扣30设置在第一开口11内,第一锁扣30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锁臂31,第一锁臂31为弹性臂且第一锁臂31部分位于接收通道内。
第二锁扣40设置在第二开口12内,第二锁扣40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锁臂41,第二锁臂41为弹性臂且第二锁臂41部分位于接收通道内。
环形凸台21的外径大于两个第一锁臂31之间的间距,环形凸台21的外径大于两个第二锁臂41之间的间距,由此,当环形凸台21穿过第一锁扣30和第二锁扣40后,第一锁扣30和第二锁扣40能够将环形凸台21卡紧固定。
具体的,当阳接头20插入接收通道且抵接到第一锁臂31后,第一锁臂31可沿连接接头的周向方向向外扩张,从而可使阳接头20穿过第一锁臂31;当阳接头20穿过第一锁臂31后,第一锁臂31在自身弹性力的作用下可沿连接接头的周向方向向内扩张,从而抵接在阳接头20的侧壁上,将环形凸台21卡紧,防止阳接头20从阴接头10内脱落。第二锁扣40的结构可与第一锁扣30的结构相同,基于同样的原理,第二锁扣40也能够实现对阳接头20的锁定。
本实施例中,阳接头20与阴接头10具有相对的锁止状态和解锁状态,在锁止状态下,两个第一锁臂31抵接在阳接头20的侧壁上,两个第二锁臂41抵接在阳接头20的侧壁上,环形凸台21位于第二锁臂41背离接收通道的第一端的一侧。
通过上述方案,本实施例的第一锁扣30和第二锁扣40均可以阻止阳接头20从阴接头10内脱落,从而提高了阴接头20和阳接头10的连接力,降低了阳接头20从阴接头10内脱落的风险。
此外,本实施例还提高了连接接头的可靠性,即使工作人员未将阳接头20充分插入第二锁扣40,依靠第一锁扣30的锁紧力,依然能够保证阴接头10和阳接头20连接的稳定性,降低了阳接头20从阴接头10内脱落的风险。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锁臂31包括第一凸块311,第一凸块311位于第一锁臂31朝向连接接头的轴向的一侧,第一凸块311部分位于接收通道内。第一凸块311朝向接收通道的第一端的表面为第一倾斜面3111,第一倾斜面3111自第一锁臂31朝向背离接收通道的第一端的方向延伸。
当阳接头20抵接到第一锁扣30后,第一倾斜面3111可以引导环形凸起21越过第一凸块311而插入阴接头10内部,第一凸块311背离收通道的第一端的表面可以为平面,从而起到良好的锁止作用,防止环形凸起21脱出第一锁扣30。
进一步地,第一锁扣30还包括第一连接部32,两个第一锁臂31分别位于第一连接部32的两端,第一连接部32和两个第一锁臂31形成了一个具有缺口的环状结构。第一连接部32与第一开口11过盈连接,以防止第一锁扣30从第一开口11内脱落。在第一开口11内部可以设有第一止挡块111,第一连接部32抵接到第一止挡块111上,以防止第一连接部32伸入接收通道内。
可选地,本实施例在第一锁臂31背离第一连接部32的一端设有第一引导部33,第一引导部33抵接在第一开口11的侧壁上;第一引导部33用于在第一连接部32受到挤压时引导第一锁臂31与阳接头20分离。
例如,第一引导部33被配置为倾斜设置,其中在第一锁臂31背离连接接头的轴向的一侧第一连接部32到第一引导部33之间的弧长,大于,第一锁臂31朝向连接接头的轴向的一侧第一连接部32到第一引导部33之间的弧长。由此,当工作人员从第一连接部32向连接接头的轴向推动第一卡扣30时,两个第一引导部33分别引导两个第一锁臂31朝向连接接头的周向方向向外扩张,使得第一锁臂31与阳接头20分离,从而可将阳接头20从第一锁扣30内取出。
如图1、图2、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二锁臂41包括第二凸块411,第二凸块411位于第二锁臂41朝向连接接头的轴向的一侧,第二凸块411部分位于接收通道内。第二凸块411朝向接收通道的第一端的表面为第二倾斜面4111,第二倾斜面4111自第二锁臂41朝向背离接收通道的第一端的方向延伸。
当阳接头20抵接到第二锁扣40后,第二倾斜面4111可以引导环形凸起21越过第二凸块411而插入阴接头10内部。
可选地,第二锁扣40还包括第二连接部42,两个第二锁臂41分别位于第二连接部42的两端,第二连接部42与第二开口12间隙配合,以使第二卡扣40可沿第二开口12移动。第二连接部42背离连接接头的轴向的一侧设有止挡部43,止挡部43在连接接头的轴向方向的长度大于第二开口12在连接接头的轴向方向的长度,止挡部43可以限制第二锁扣40插入第二开口12内得到长度。
进一步地,第二开口12内还设有两个卡筋13,两个卡筋13分别与两个第二锁臂41相对应。第二锁臂41还设有第三凸块412,第三凸块412位于第二锁臂41朝向连接接头的轴向的一侧且位于第二锁臂41的端部,第三凸块412与第二凸块411间隔设置,第二锁臂41可沿第二开口12移动以使第二凸块411和第三凸块412卡接固定在卡筋13上。
具体的,第二凸块411朝向第二连接部42的表面为第三倾斜面4112,第三倾斜面4112用于在环形凸起与第二锁扣40位于同一水平面时引导第二锁扣40朝向卡筋13一侧移动。
当阳接头20的环形凸起21与第二凸块411位于同一水平面时,第二锁臂41在自身弹性力的作用下沿连接接头的周向方向向内收缩,由于第三倾斜面4112与环形凸起21的表面的相互作用,将引导第二锁扣40朝向卡筋13一侧移动,从而使第二凸块411和第三凸块412卡接固定在卡筋13上,第二锁扣40依靠两个第二锁臂41限制环形凸起21脱出第二锁扣40。
进一步地,卡筋13朝向第二连接部42的侧面可以为弧形面,从而更好的引导第三凸块412越过卡筋13。
可选地,本实施例在第二锁臂41背离连接接头的轴向的一侧还设有解锁部,解锁部包括间隔设置的第四凸块413和第五凸块414。工作人员可以利用手指抵接在第四凸块413和第五凸块414上,然后施加挤压力,第二锁臂41即受到背离连接接头轴向方向的作用力而从卡筋13上脱出,此时可将阳接头20从第二锁扣40内取出。
图7-图12示出了本实施例的连接接头的锁止过程。
如图7所示,阳接头20插入阴接头10的接收通道内后,环形凸起21抵接到第一锁扣30的第一凸块311上,在第一凸块311的第一倾斜面3111的引导下,环形凸起21撑开两个第一锁臂31并逐渐越过第一凸块311,此时阳接头20与阴接头10位于图8所示状态,第一锁扣30将环形凸起21锁止固定,防止阳接头20从阴接头10内脱落。
如图9所示,阳接头20继续向阴接头10内部插入,环形凸起21抵接到第二锁扣40的第二凸块411上(如图10所示),在第二凸块411的第二倾斜面4111的引导下,环形凸起21撑开两个第二锁臂41。当环形凸起21与第二凸块411位于同一水平面后,在第二凸块411的第三倾斜面4112的引导下,第二锁扣40整体向卡筋13的方向移动,并最终使得第二凸起411和第三凸起412与卡筋13卡紧固定(如图11所示),此时环形凸起21越过第二锁扣40,第二锁扣40依靠两个第二锁臂41将环形凸起21卡紧固定,防止阳接头20从阴接头10内脱落,最终连接结构如图12所示。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本申请的连接接头能够提高阳接头20与阴接头10之间的连接力和稳定性,降低了阳接头20从阴接头10内脱落的风险。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方便描述不同的部件,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顺序关系、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本申请中各实施例或实施方式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相互参见即可。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一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申请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连接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阴接头、阳接头、第一锁扣和第二锁扣;
所述阴接头的内部形成有接收通道,所述接收通道沿所述连接接头的轴向贯穿所述阴接头,所述接收通道的第一端用于连接所述阳接头;所述阴接头的侧壁上还设置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沿所述连接接头的轴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均与所述接收通道相连通;
所述第一锁扣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内,所述第一锁扣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锁臂,所述第一锁臂为弹性臂且所述第一锁臂部分位于所述接收通道内;
所述第二锁扣设置在所述第二开口内,所述第二锁扣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锁臂,所述第二锁臂为弹性臂且所述第二锁臂部分位于所述接收通道内;
所述阳接头的内部形成有连通通道,所述连通通道沿所述连接接头的轴向贯穿所述阳接头,且所述连通通道的外径小于所述接收通道的内径;所述阳接头的侧壁上还设置有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的外径大于两个所述第一锁臂之间的间距,所述环形凸台的外径大于两个所述第二锁臂之间的间距;
所述阳接头与所述阴接头具有相对的锁止状态和解锁状态,在所述锁止状态下,两个所述第一锁臂抵接在所述阳接头的侧壁上,两个所述第二锁臂抵接在所述阳接头的侧壁上,所述环形凸台位于所述第二锁臂背离所述接收通道的第一端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臂包括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位于所述第一锁臂朝向所述连接接头的轴向的一侧,所述第一凸块部分位于所述接收通道内;
所述第一凸块朝向所述接收通道的第一端的表面为第一倾斜面,所述第一倾斜面自所述第一锁臂朝向背离所述接收通道的第一端的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扣还包括第一连接部,两个所述第一锁臂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两端,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开口过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臂背离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设有第一引导部,所述第一引导部用于在所述第一连接部受到挤压时引导所述第一锁臂与所述阳接头分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锁臂包括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凸块位于所述第二锁臂朝向所述连接接头的轴向的一侧,所述第二凸块部分位于所述接收通道内;
所述第二凸块朝向所述接收通道的第一端的表面为第二倾斜面,所述第二倾斜面自所述第二锁臂朝向背离所述接收通道的第一端的方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口内还设有两个卡筋,两个所述卡筋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锁臂相对应;
所述第二锁臂还设有第三凸块,所述第三凸块位于所述第二锁臂朝向所述连接接头的轴向的一侧且位于所述第二锁臂的端部,所述第三凸块与所述第二凸块间隔设置,所述第二锁臂可沿所述第二开口移动以使所述第二凸块和第三凸块卡接固定在所述卡筋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锁扣还包括第二连接部,两个所述第二锁臂分别位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两端,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开口间隙配合;所述第二连接部背离所述连接接头的轴向的一侧设有止挡部,所述止挡部在所述连接接头的轴向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开口在所述连接接头的轴向方向的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块朝向所述第二连接部的表面为第三倾斜面,所述第三倾斜面用于在所述环形凸起与所述第二锁扣位于同一水平面时引导所述第二锁扣朝向所述卡筋一侧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筋朝向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侧面为弧形面。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锁臂背离所述连接接头的轴向的一侧还设有解锁部,所述解锁部包括间隔设置的第四凸块和第五凸块。
CN202123102003.0U 2021-12-06 2021-12-06 连接接头 Active CN2173821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02003.0U CN217382103U (zh) 2021-12-06 2021-12-06 连接接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02003.0U CN217382103U (zh) 2021-12-06 2021-12-06 连接接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82103U true CN217382103U (zh) 2022-09-06

Family

ID=830945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102003.0U Active CN217382103U (zh) 2021-12-06 2021-12-06 连接接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821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614060B1 (ko) 회전식 퀵 커넥터
JP2015055357A (ja) ボタン解除に用いる一体ばねアームを含むラッチを有するクイックコネクト流体導管コネクタ
EP2204599B1 (en) Quick connector for high pressure applications
CA1151703A (en) Pipe coupling device
EP3680995B1 (en) Electrical cable connectors with break-away constructions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CN217507820U (zh) 快拆连接器组件及具有它的线缆
KR20160000424A (ko) 케이블용 커넥터 및 커넥터 조립체
US20050085118A1 (en) Reusable power cord retaining device
KR20130018875A (ko) 커넥터
CN217382103U (zh) 连接接头
CN103899861A (zh) 一种连接接头
US6010160A (en) Quick connector having ring for confirming proper connection
CN215184768U (zh) 一种电连接器及其锁紧装置
CN112648460B (zh) 装配指示器及快速连接装置
CN111457183B (zh) 一种可拆卸式快速插接组件
KR20250016258A (ko) 연결 조인트
CN218510391U (zh) 连接接头
CN213745421U (zh) 连接接头
CN213745422U (zh) 连接接头
US20020093198A1 (en) Hose coupling assembly
CN111928039B (zh) 管接头、电池包及汽车
CN213745426U (zh) 快插接头
CN212616945U (zh) 一种可拆卸式快速插接组件
CN210661836U (zh) 一种防拆卡扣结构
US20070170721A1 (en) Interlocking coupl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