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7375363U - 化工产品包装桶 - Google Patents

化工产品包装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75363U
CN217375363U CN202220573015.7U CN202220573015U CN217375363U CN 217375363 U CN217375363 U CN 217375363U CN 202220573015 U CN202220573015 U CN 202220573015U CN 217375363 U CN217375363 U CN 2173753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rrel
annular
section
product packaging
chemical produ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57301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鲁鹏
冯颜
孙兆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le Suzhou New Material Co ltd
Beijing Tiansha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le Suzhou New Material Co ltd
Beijing Tiansha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le Suzhou New Material Co ltd, Beijing Tiansha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le Suzhou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57301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753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753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753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W90/10Bio-packaging, e.g. packing containers made from renewable resources or bio-plastic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化工产品包装桶。该化工产品包装桶包括内桶(10)、外桶(20)和桶盖(30),内桶(10)可拆卸地设置在外桶(20)内,内桶(10)包括本体(11)和翻边(12),翻边(12)设置在本体(11)的外周,并与本体(11)形成开口朝下的环形安装槽(13),外桶(20)的桶口壁可嵌入环形安装槽(13)内,桶盖(30)盖设在内桶(10)上,内桶(10)形成第一盛装空间(14),内桶(10)与外桶(20)之间形成与第一盛装空间(14)相隔离的第二盛装空间(1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化工产品包装桶,能够减少运输或者存储所需空间,提高化工产品混合效率。

Description

化工产品包装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产品盛装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化工产品包装桶。
背景技术
化工产品包装桶主要用于存放化工产品,例如油漆、涂料、粘接剂等,因化工产品的种类和用途的不同存在多种结构形式,目前化工产品包装桶使用最为广泛的是中空圆柱体结构,该结构在同等外形结构中容积最大。
很多化工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往往需要将不同的产品进行混合,而在混合之前,需要盛放在不同的化工产品包装桶中,如此一来,当化工产品所需数量较多时,所需的化工产品包装桶数量也较多,在运输或者存储过程中,容易占用过大空间,在进行混合时,需要对不同种类的化工产品包装桶进行重新匹配,效率较低,使用较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化工产品包装桶,能够减少运输或者存储所需空间,并提高化工产品混合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化工产品包装桶,包括内桶、外桶和桶盖,内桶可拆卸地设置在外桶内,内桶包括本体和翻边,翻边设置在本体的外周,并与本体形成开口朝下的环形安装槽,外桶的桶口壁可嵌入环形安装槽内,桶盖盖设在内桶上,内桶形成第一盛装空间,内桶与外桶之间形成与第一盛装空间相隔离的第二盛装空间。
进一步地,环形安装槽在接近内桶的一侧形成逐渐收缩的收缩槽段,外桶桶口壁的顶部具有与收缩槽段的形状相适配的桶壁段,桶壁段可嵌入收缩槽段内。
进一步地,内桶与外桶之间卡接配合;和/或,内桶的高度小于或等于外桶高度的1/2。
进一步地,翻边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朝向本体凸出的第一侧向凸起,外桶的外周壁上设置有朝向翻边凸出的第二侧向凸起,第二侧向凸起卡入第一侧向凸起的上侧时,桶壁段抵接收缩槽段,第二侧向凸起的下侧面抵接第一侧向凸起的上侧面。
进一步地,第一侧向凸起和第二侧向凸起均为环形凸起,第一侧向凸起与第二侧向凸起抵接,形成环形密封配合。
进一步地,本体包括连接段,连接段位于翻边与本体的连接位置的上侧,桶盖盖设在连接段上,并与连接段之间形成密封配合。
进一步地,桶盖的内周壁设置有第三环形凸起,连接段的外周壁设置有环形凹槽,桶盖盖压在连接段上时,第三环形凸起卡入环形凹槽内,形成环形密封配合。
进一步地,桶盖的顶壁内侧面设置有第四环形凸起,第四环形凸起沿着远离顶壁的方向向着桶盖的内周壁倾斜,连接段的顶部具有朝向本体的中心轴线倾斜的环形倾斜段,环形倾斜段与第四环形凸起配合,形成卡接结构。
进一步地,桶盖的顶壁形成下凹部,下凹部与第四环形凸起之间形成环形槽,沿着环形槽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连接筋,连接筋的一侧连接至第四环形凸起,另一侧连接至下凹部。
进一步地,桶盖的下侧设置有环形的第一撕拉裙边,第一撕拉裙边套设在翻边的外周侧;和/或,翻边的底部设置有环形的第二撕拉裙边,第二撕拉裙边套设在外桶外。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多层桶结构,内桶可拆卸地设置于外桶内,桶盖盖设在内桶上,使内桶形成第一盛装空间,内桶与外桶之间形成与第一盛装空间相隔离的第二盛装空间,这样,内桶、外桶与桶盖共同构成具有双层密闭盛装空间的可拆卸的桶体,能够同时盛装两种化工产品,由于第一盛装空间与第二盛装空间是相互独立且密闭的,因此,两种化工产品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发生混合,且一次能够运输两种需单独存放,但需混合使用的化工产品,从而减少运输和存储所需空间,在使用前,可直接将第一盛装空间内的化工产品倒入第二盛装空间内进行混合,能够大大提高化工产品混合效率。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化工产品包装桶的整体外观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化工产品包装桶内桶的整体外观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化工产品包装桶内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化工产品包装桶内桶的另一方向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化工产品包装桶外桶的整体外观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化工产品包装桶桶盖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化工产品包装桶桶盖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化工产品包装桶内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化工产品包装桶外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图9的Q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1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化工产品包装桶整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内桶;11、本体;12、翻边;13、环形安装槽;14、第一盛装空间;15、第二盛装空间;16、收缩槽段;17、桶壁段;18、第一侧向凸起;19、第二侧向凸起;20、外桶;30、桶盖;31、第三环形凸起;32、第四环形凸起;33、环形倾斜段;34、下凹部;35、环形槽;36、连接筋;37、第一撕拉裙边;38、第二撕拉裙边;40、连接段;41、环形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结合参见图1至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化工产品包装桶,包括内桶10、外桶20和桶盖30,内桶10可拆卸地设置在外桶20内,内桶10包括本体11和翻边12,翻边12设置在本体11的外周,并与本体11形成开口朝下的环形安装槽13,外桶20的桶口壁可嵌设在环形安装槽13内,桶盖30盖设在内桶10上,内桶10形成第一盛装空间14,内桶10与外桶20之间形成第二盛装空间15。
上述技术方案中,内桶10位于外桶20内,桶盖30盖设在内桶10上,而外桶20通过桶口壁嵌设在由内桶10的翻边12与本体11形成的环形安装槽13,并且内桶10形成第一盛装空间14,内桶10与外桶20之间形成第二盛装空间15,通过上述结构,内桶10、外桶20与桶盖30共同构成具有双层密闭盛装空间的可拆卸的桶体,这样的桶体结构能够同时盛装两种化工产品,由于第一盛装空间14与第二盛装空间15是相互独立且密闭的,因此,两种化工产品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发生混合,且一次能够运输两种化工产品,由于内桶10位于外桶20内,因此可以利用外桶20来消除内桶10的空间占用,减少运输和存储所需空间。在对化工产品进行混合时,可直接将第一盛装空间14内的化工产品倒入第二盛装空间15内进行混合,大大提高化工产品混合效率。
上述的化工产品例如为油漆、涂料或者粘接剂等。
结合参见图8至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环形安装槽13在接近内桶10的顶端的一侧形成逐渐收缩的收缩槽段16,外桶20的桶口壁的顶部具有与收缩槽段16的形状相适配的桶壁段17,桶壁段17可嵌入收缩槽段16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内桶10与外桶20之间卡接配合,能够简化内桶10和外桶20之间的配合结构,降低配合难度,提高配合效率。
内桶10和外桶20之间的高度可以根据混合料的比例进行调整,在一个实施例中,内桶10的高度为外桶20的高度的1/3~2/3。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例,内桶10的高度小于或等于外桶20高度的1/2。
通过上述设置,桶口壁顶部的桶壁段17能够嵌入收缩槽段16内,将内桶10与外桶20连接在一起并且在环形安装槽13内形成密封,确保运输过程中外桶20内的化工产品受到外力发生颠簸时不会溢出外桶20,同时能够避免外桶20内化工产品挥发出的气体危害人体;另外,内桶10的高度小于或等于外桶20高度的1/2,确保化工产品包装桶第一盛装空间14与第二盛装空间15的占比更合理,使化工产品包装桶可盛装两种化工产品的最大容量更为接近,以便后续根据需要进行一定比例的混合,避免当需要进行1:1等量混合时,其中一种化工产品容量不够,导致化工产品不能以最大容量盛装,影响使用。
结合参见图3至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翻边12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朝向本体11凸出的第一侧向凸起18,外桶20的外周壁上设置有朝向翻边12凸出的第二侧向凸起19,第二侧向凸起19卡入第一侧向凸起18的上侧时,桶壁段17的桶口壁的顶部抵接收缩槽段16,第二侧向凸起19的下侧面抵接第一侧向凸起18的上侧面。
上述技术方案中,当第二侧向凸起19卡入第一侧向凸起18的上侧时,桶口壁的顶部抵接收缩槽段16,第二侧向凸起19的下侧面抵接第一侧向凸起18的上侧面,此时,内桶10与外桶20形成卡接固定结构,并且桶口壁的顶部在收缩槽段16处对外桶20具有一定的夹紧力,对内桶10进行限位,确保内桶10在运输过程中的不会发生窜动,保证内桶10中的化工产品的稳定状态,同时也能够防止外桶20中的化工产品从外桶20与内桶10窜动时出现的间隙溢出。
结合参见图8至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侧向凸起18和第二侧向凸起19均为环形凸起,第一侧向凸起18与第二侧向凸起19抵接,形成环形密封配合。
通过上述设置,第一侧向凸起18与第二侧向凸起19抵接配合,能够形成环形密封接触,对内桶10和外桶20之间的间隙形成周向密封,以防化工产品包装桶内的两种化工产品在运输过程中溢出,或者在存放过程中挥发出的有害气体从化工产品包装桶溢出对人体产生损害。
结合参见图7至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本体11包括连接段40,连接段40位于翻边12与本体11的连接位置的上侧,桶盖30盖设在连接段40上,并与连接段40之间形成密封配合;桶盖30的内周壁设置有第三环形凸起31,连接段40的外周壁设置有环形凹槽41,桶盖30盖压在连接段40上时,第三环形凸起31卡入环形凹槽41内,形成环形密封配合。
通过上述设置,桶盖30与内桶10固定连接,并且与连接段40之间形成环形密封配合,以防内桶10中的化工产品在运输过程中溢出或者在存放过程中挥发出的有害气体从桶盖30与内桶10间的缝隙溢出对人体产生损害。
结合参见图7至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桶盖30的顶壁内侧面设置有第四环形凸起32,第四环形凸起32沿着远离顶壁的方向向着桶盖30的内周壁倾斜,连接段40的顶部具有朝向本体11的中心轴线倾斜的环形倾斜段33,环形倾斜段33与第四环形凸起32配合,形成卡接结构。
上述技术方案中,环形倾斜段33与第四环形凸起32配合,形成卡接结构,将桶盖30与内桶10固定连接在一起,形成进一步的卡接和密封,使桶体结构更加紧凑,密封效果更好。
结合参见图6至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桶盖30的顶壁形成下凹部34,下凹部34与第四环形凸起32之间形成环形槽35,沿着环形槽35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连接筋36,连接筋36的一侧连接至第四环形凸起32,另一侧连接至下凹部34。
上述技术方案中,沿着环形槽35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连接筋36,这样能够保证第四环形凸起32的结构强度,以防环形倾斜段33与第四环形凸起32配合时,第四环形凸起32产生形变,影响桶盖30对内桶10的密封效果。
结合参见图1至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桶盖30的下侧设置有环形的第一撕拉裙边37,第一撕拉裙边37套设在翻边12的外周侧;和/或,翻边12的底部设置有环形的第二撕拉裙边38,第二撕拉裙边38套设在外桶20外。
通过上述设置,一方面能够使桶体外形结构更加美观,另一方面还能够起到保护作用,防止工作人员在搬运过程中被翻边12划伤。在需要使用化工产品时,可以将第一撕拉裙边37和第二撕拉裙边38撕下,缩短桶盖30与内桶10的配合长度,以及内桶10与外桶20的配合长度,降低桶盖30、内桶10和外桶20的拆装难度。
在其它的实施例中,上述的化工产品包装桶也可以为三层或者三层以上的结构,此种情况下,内桶10可以为多层,多层内桶10叠置之后放置在外桶20内,相邻的内桶10之间也形成盛装空间。该种化工产品包装桶能够适用于三种或者三种以上化工产品的混合使用。相邻的内桶10之间可以通过卡接方式实现密封配合,具体的配合结构可以采用前述的内桶10与外桶20的密封配合结构,从而实现相邻内桶10之间的密封间隔。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通过设置两层以两层以上的桶结构,内桶设置于外桶内,桶盖盖设在内桶上,使内桶形成第一盛装空间,内桶与外桶之间形成第二盛装空间,这样,内桶、外桶与桶盖共同构成具有双层密闭盛装空间的可拆卸的桶体,能够同时盛装两种化工产品,由于第一盛装空间与第二盛装空间是相互独立且密闭的,因此,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工产品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发生混合,且一次能够运输至少两种化工产品,从而减少运输和存储所需空间,在使用前,可直接将不同盛装空间内的化工产品进行混合,能够大大提高化工产品混合效率。
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化工产品包装桶,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桶(10)、外桶(20)和桶盖(30),所述内桶(10)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外桶(20)内,所述内桶(10)包括本体(11)和翻边(12),所述翻边(12)设置在所述本体(11)的外周,并与所述本体(11)形成开口朝下的环形安装槽(13),所述外桶(20)的桶口壁可嵌入所述环形安装槽(13)内,所述桶盖(30)盖设在所述内桶(10)上,所述内桶(10)形成第一盛装空间(14),所述内桶(10)与所述外桶(20)之间形成与所述第一盛装空间(14)相隔离的第二盛装空间(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工产品包装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安装槽(13)在接近所述内桶(10)的顶端的一侧形成逐渐收缩的收缩槽段(16),所述外桶(20)桶口壁的顶部具有与所述收缩槽段(16)的形状相适配的桶壁段(17),所述桶壁段(17)可嵌入所述收缩槽段(16)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化工产品包装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桶(10)与所述外桶(20)之间卡接配合;和/或,所述内桶(10)的高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外桶(20)高度的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化工产品包装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12)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朝向所述本体(11)凸出的第一侧向凸起(18),所述外桶(20)的外周壁上设置有卡接时朝向所述翻边(12)凸出的第二侧向凸起(19),所述第二侧向凸起(19)卡入所述第一侧向凸起(18)的上侧时,所述桶壁段(17)抵接所述收缩槽段(16),所述第二侧向凸起(19)的下侧面抵接所述第一侧向凸起(18)的上侧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化工产品包装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向凸起(18)和所述第二侧向凸起(19)均为环形凸起,所述第一侧向凸起(18)与所述第二侧向凸起(19)抵接,形成环形密封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工产品包装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1)包括连接段(40),所述连接段(40)位于所述翻边(12)与所述本体(11)的连接位置的上侧,所述桶盖(30)盖设在所述连接段(40)上,并与所述连接段(40)之间形成密封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化工产品包装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桶盖(30)的内周壁设置有第三环形凸起(31),所述连接段(40)的外周壁设置有环形凹槽(41),所述桶盖(30)盖压在所述连接段(40)上时,所述第三环形凸起(31)卡入所述环形凹槽(41)内,形成环形密封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化工产品包装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桶盖(30)的顶壁内侧面设置有第四环形凸起(32),所述第四环形凸起(32)沿着远离所述顶壁的方向向着所述桶盖(30)的内周壁倾斜,所述连接段(40)的顶部具有朝向所述本体(11)的中心轴线倾斜的环形倾斜段(33),所述环形倾斜段(33)与所述第四环形凸起(32)配合,形成卡接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化工产品包装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桶盖(30)的顶壁形成下凹部(34),所述下凹部(34)与所述第四环形凸起(32)之间形成环形槽(35),沿着所述环形槽(35)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连接筋(36),所述连接筋(36)的一侧连接至所述第四环形凸起(32),另一侧连接至所述下凹部(34)。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工产品包装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桶盖(30)的下侧设置有环形的第一撕拉裙边(37),所述第一撕拉裙边(37)套设在所述翻边(12)的外周侧;和/或,所述翻边(12)的底部设置有环形的第二撕拉裙边(38),所述第二撕拉裙边(38)套设在所述外桶(20)外。
CN202220573015.7U 2022-03-16 2022-03-16 化工产品包装桶 Active CN2173753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73015.7U CN217375363U (zh) 2022-03-16 2022-03-16 化工产品包装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73015.7U CN217375363U (zh) 2022-03-16 2022-03-16 化工产品包装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75363U true CN217375363U (zh) 2022-09-06

Family

ID=831010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573015.7U Active CN217375363U (zh) 2022-03-16 2022-03-16 化工产品包装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753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422C (zh) 包括含阀附件的分配装置和带有该分配装置的包装
US3459295A (en) Multiple compartmented container
EP4001155B1 (en) Container cap and container combined with same
US20190315528A1 (en) Food container
CN217375363U (zh) 化工产品包装桶
CA2096370A1 (en) Packing container
KR102505241B1 (ko) 듀오믹스 기능을 가지는 화장품 용기용 캡
CN211282084U (zh) 纸盖
JPH0255302B2 (zh)
CN213371182U (zh) 纸盖
CN110979960A (zh) 纸盖及其成型工艺
CN113710585A (zh) 容器和密封组件
KR102558756B1 (ko) 듀오믹스 기능을 가지는 화장품 용기용 캡
WO2003070620A2 (en) Cup-type container for holding liquid material
JPH04173573A (ja) 二重エアゾール容器の内筒
CN114132624B (zh) 一种便于携带的瓶盖提环
CN218199829U (zh) 一种翻盖式胶水瓶
CN221478179U (zh) 一种固液分离式饮料瓶盖
JPH0424844Y2 (zh)
JP2001158463A (ja) 合成樹脂製チューブ容器
CN108861023A (zh) 防兜酒瓶盖
CN211076984U (zh) 一种多功能瓶盖
CN214509913U (zh) 高铁餐具组件
CN213769747U (zh) 一种密封效果好的化妆瓶
CN219813425U (zh) 改进型气垫粉盒芯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