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54846U - 风机及洗地机 - Google Patents
风机及洗地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354846U CN217354846U CN202221378695.3U CN202221378695U CN217354846U CN 217354846 U CN217354846 U CN 217354846U CN 202221378695 U CN202221378695 U CN 202221378695U CN 217354846 U CN217354846 U CN 21735484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an
- casing
- air
- fins
- stator assembl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title description 10
- 229910000838 Al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956 alloy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743 anodi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2161 passiv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06 wash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47 pla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5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9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10000003205 muscl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4734 Polyphenylene sulf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792 diffus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20001707 polybutylene terephthal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20000069 polyphenylene sulf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797 corro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260 corr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713 electropl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788 irregula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408 swee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6 cas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365 glass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6258 high performance thermo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699 permeabil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1 polybutylene terephthal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642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169 thermo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416 thermosoftening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机,还公开了具有风机的洗地机,风机包括壳体组件、定子组件和转子组件,壳体组件包括外壳和机壳,外壳套设于机壳,外壳与机壳之间形成出风通道,定子组件安装于机壳内,转子组件与定子组件转动连接,转子组件的转轴固定连接有叶轮,其中,机壳的外壁设有翅片,至少部分翅片位于出风通道内,翅片对出风通道内的气流具有阻力作用,可以延长气流经过翅片的时间,使得翅片与气流的热交换时间延长,气流可以吸收更多的热量,增强散热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风机及洗地机。
背景技术
洗地机是一种集扫地、拖地、洗地为一体的清洁设备,洗地机可以运用在干环境和湿环境中,以清扫干湿垃圾。
相关技术中,洗地机对吸风性能有一定的要求,洗地机的吸力由风机提供,要求风机的转速较高,导致风机的定子组件发热量较大,并且洗地机运用在干环境和湿环境中,还对风机有一定的防水性要求,要求风机的结构的密闭性较好,在风机的密闭性较好的情况下,定子组件的热量无法及时散出,导致风机的散热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风机,能够增强散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具有上述风机的洗地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风机,包括:
壳体组件,包括外壳和机壳,所述外壳套设于所述机壳,所述外壳与所述机壳之间形成出风通道;
定子组件,安装于所述机壳内;
转子组件,与所述定子组件转动连接,所述定子组件的转轴固定连接有叶轮;
其中,所述机壳的外壁设有翅片,所述翅片的至少部分结构位于所述出风通道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风机,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转子组件的转轴带动叶轮转动,叶轮吸入气流,气流由叶轮的出风侧流出,气流获得动能,气流可以进入出风通道内,定子组件产生的热量传导至机壳,机壳的热量传导至翅片,由于部分的翅片位于出风通道内,出风通道内的气流会经过翅片,翅片对出风通道内的气流具有阻力作用,可以延长气流经过翅片的时间,使得气流与翅片的热交换时间增加,出风通道内的气流可以被有效地利用,吸收更多的热量,从而增强散热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翅片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翅片沿所述机壳的周向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翅片的边缘至所述外壳的距离,沿朝向所述出风通道的进风端的方向逐渐增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风机包括扩压器,所述扩压器安装于所述机壳,所述扩压器设有多个扩压叶片,相邻的两个所述扩压叶片之间形成扩压通道,所述扩压通道位于所述叶轮与所述出风通道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翅片的数量M大于等于3,且小于等于17,所述扩压叶片的数量N大于等于4,且小于等于1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翅片的最大厚度W大于等于0.2mm,且小于等于5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部分所述机壳向内凹入形成弧形曲面,所述弧形曲面用于引导所述出风通道内的气流沿所述机壳的表面流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翅片设于所述弧形曲面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机壳由铝合金材料制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机壳的表面经过电镀、阳极氧化和钝化工艺处理中至少一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风机包括风罩,所述风罩连接于所述壳体组件,所述风罩罩设于所述叶轮,所述风罩开设有进风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洗地机,包括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风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洗地机,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应用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风机,转子组件的转轴带动叶轮转动,叶轮吸入气流,气流由叶轮的出风侧流出,气流获得动能,气流可以进入出风通道内,定子组件产生的热量传导至机壳,机壳的热量传导至翅片,由于部分的翅片位于出风通道内,出风通道内的气流会经过翅片,翅片对出风通道内的气流具有阻力作用,可以延长气流经过翅片的时间,使得气流与翅片的热交换时间增加,出风通道内的气流可以被有效地利用,吸收更多的热量,从而增强散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风机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机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示出的A处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机壳的俯视图;
图5为图4中示出的B处的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定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机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示出的C处的放大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风机中翅片的数量与绕组均温的关系图。
附图标记:
风机1000;
外壳100、出风通道110;
机壳200、导向筋210、弧形面211、散热筋220、弧形曲面230、第一段曲面231、第二段曲面232、翅片240、斜边241、通风槽250、环形内壁260、第一段壳体270、第二段壳体280;
定子组件300、定子铁芯310、绕组320;
转子组件400、转轴410、叶轮411;
扩压器500、扩压叶片510;
风罩600、进风口610、叶轮腔620;
端盖700;
电路基板8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洗地机是一种集扫地、拖地、洗地为一体的清洁设备,洗地机可以运用在干环境和湿环境中,以清扫干湿垃圾。洗地机包括有吸风风机和滚刷风机,吸风风机用于驱动叶轮转动,从而产生吸力,滚刷风机用于驱动滚刷转动,对地面进行擦拭。
相关技术中,洗地机通常设置有风罩,以起到保护作用,对于用于吸风的风机,风机的转子总成带动叶轮旋转,在风罩的入口处形成较大的真空度,气流从风罩的入口吸入。洗地机需要较大的吸力,对风机的转速要求较高,在转速较大的情况下,风机的定子组件发热量较大,并且洗地机运用在干环境和湿环境中,对风机有一定的防水性要求,要求风机的结构的密闭性较好,例如,风机吸入的气流难以进入风机的内部,即风机吸入的气流难以流经定子组件而对其散热,在风机的密闭性较好的情况下,定子组件的热量堆积在机壳内部,无法及时散出,会导致风机过热而损坏,目前,洗地机的风机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
需要解释的是,定子组件通常包括定子铁芯和绕组,定子铁芯呈筒状,两端开口,绕组绕制在定子铁芯内,绕组通常凸出至定子铁芯的轴向两端,绕组的主要作用是传导电流从而产生感应电势,以实现机电能量的转换,在风机的运行中,电流经过绕组,绕组会产生热量,由于定子组件安装在机壳的内部,且机壳内部的密闭性较好,机壳内部的散热条件较差。
相关技术中,如果定子组件直接与机壳的内周壁过盈连接,由于定子组件与机壳的内周壁接触面积较大,在压装定子组件时需要极大的过盈压入力,现有的压装设备难以满足如此大的过盈压入力需求,并且,在压装后,定子组件也难以被拆卸下来。目前,大部分的风机,通常是在机壳内设置定子安装部,定子组件与定子安装部通过螺栓连接,定子组件与机壳的内壁接触不紧密,导致定子组件的热量难以传导至机壳上。
基于此,参照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风机1000,包括壳体组件、定子组件300和转子组件400。
参照图1、图2、图9和图10所示,具体地,壳体组件包括外壳100和机壳200,外壳100呈环形结构,外壳100内部具有空腔,外壳100沿轴向的两端开口,机壳200呈大致的圆柱体结构,机壳200安装于外壳100的空腔内,机壳200的一端伸入外壳100的空腔内,外壳100套设于机壳200,外壳100位于机壳200的外部并环绕机壳200,外壳100的内周壁与机壳200的外周壁之间限定出出风通道110,出风通道110呈环形。需要说明的是,部分的机壳200位于出风通道110内,部分的机壳200位于出风通道110外,出风通道110内的气流可以沿机壳200的表面流动。
更具体地,机壳200内具有安装腔,定子组件300安装于机壳200的安装腔内,可以在机壳200的安装腔内设置定子安装部,定子组件300与定子安装部通过螺栓连接,或者定子组件300与机壳200的安装腔通过粘胶固定。转子组件400与定子组件300转动连接,具体地,转子组件400的转轴410位于定子组件300的定子铁芯310内,转轴410与定子铁芯310之间具有间隙,转轴410可以相对定子铁芯310转动。转轴410沿机壳200的轴向设置,转轴410的端部伸出机壳200的底部,同时转轴410的端部也伸出外壳100的底部,转轴410的端部与叶轮411固定连接,转轴410可以带动叶轮411转动,叶轮411位于出风通道110的下方。
为了密封性较好,风机1000还包括风罩600和端盖700,风罩600安装于外壳100的底部,风罩600的内周壁与外壳100的外周壁之间可以设置密封圈,以形成密封连接。风罩600内设有叶轮腔620,叶轮腔620与出风通道110连通,叶轮411位于叶轮腔620内,风罩600罩设于叶轮411,风罩600的底部开设有进风口610。端盖700安装于机壳200的顶部,端盖700封盖机壳200的安装腔,以保证密封性良好。
参照图2和图3所示,机壳200内设有散热筋220,具体地,机壳200包括环形内壁260,环形内壁260可以由机壳200的内周壁形成,散热筋220设置于环形内壁260上,散热筋220位于机壳200与定子组件300之间,散热筋220与定子组件300抵接,散热筋220与定子组件300的外壁贴合,散热筋220与定子组件300的配合面呈弧形,使得散热筋220可以将定子组件300的热量传导至机壳200,可以理解的是,散热筋220可以与机壳200一体成型,制造方便。
在风机1000工作时,转子组件400驱动叶轮411转动,叶轮411吸入气流,风罩600的进风口610处形成较大的真空度,气流被吸入风罩600的进风口610,气流由叶轮411的出风侧流出,气流受挤压,获得较大的动能,从而进入出风通道110,同时散热筋220将定子组件300的热量传导至机壳200,出风通道110内的气流可以流经机壳200的表面,带走机壳200的热量,在风机1000密封性较好的情况下,实现增强风机1000散热效果,减轻定子组件300热量堆积、无法及时散出的情况。
可以理解的是,散热筋220与定子组件300的配合面也可以呈不规则形状,可以通过增大散热筋220与定子组件300的配合面的面积,进而增大散热筋220与定子组件300的导热面积,使得散热筋220可以传导更多的热量,进一步增强散热筋220的导热效果。
参照图2和图4所示,可以理解的是,散热筋220可以设有多个,多个散热筋220沿机壳200的周向间隔设置,散热筋220设置多个可以增大与定子组件300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强散热筋220的导热效果,例如,散热筋220设置有3个,3个散热筋220相互间隔120度设置,热量传导较为均匀,导热效果较好。
参照图1至图4所示,可以理解的是,机壳200内设有导向筋210,具体地,导向筋210设置于机壳200的环形内壁260上,导向筋210呈凸起状结构,导向筋210可以引导定子组件300装入机壳200内。具体地,定子组件300与导向筋210过盈配合,导向筋210与定子组件300的配合面为弧形面211,定子组件300压紧导向筋210,定子组件300可以与导向筋210紧密贴合,使得导向筋210可以将定子组件300产生的热量传导至机壳200的外壁,增强散热效果。可以理解的是,导向筋210可以与机壳200一体成型,以便于制造。
可以理解的是,导向筋210与定子组件300的配合面也可以呈不规则形状,可以通过增大导向筋210与定子组件300的配合面的面积,以保证定子组件300压入后与导向筋210配合紧密,同时,还可以增大导向筋210与定子组件300的导热面积,而增强散热效果。
参照图3和图4所示,可以理解的是,导向筋210可以设有多个,多个导向筋210沿机壳200的周向间隔设置,例如,3个导向筋210相互间隔120度设置。设置多个导向筋210可以增加定子组件300与导向筋210的接触面积,以增强导向筋210的导热效果,带走更多的热量,同时,还可以使得定子组件300的压入角度固定,便于后续定子组件300与端盖700的装配。多个导向筋210也可以沿机壳200的周向等距间隔设置,例如,导向筋210可以设置3个,3个导向筋210相互间隔120度设置,在保证定子组件300与导向筋210配合牢固的情况下,散热效果较佳。可以理解的是,当导向筋210设有多个,导向筋210的弧形面211也有多个,多个弧形面211机壳200的周向间隔设置,多个弧形面211之间形成参考圆,参考圆具有直径长度。
参照图3、图5和图6所示,对于上述的实施例,根据大量实验数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限定:定子组件300与导向筋210的过盈量X等于定子组件300的外径D与多个弧形面211形成的参考圆的直径K1的差值的一半,X大于等于0.005mm,且X小于等于0.5mm条件,参考圆的直径K1由导向筋210的厚度决定。当满足上述的条件时,可以使得定子组件300与导向筋210之间的压紧力较为适中,可以兼顾定子组件300与导向筋210的装配松紧适合度和导热性能。如果X小于0.005mm,定子组件300与导向筋210之间的压紧力过低,定子组件300容易松脱,并且,定子组件300与导向筋210的贴合不够紧密,导热效果较差。如果X大于0.5mm,定子组件300与导向筋210压紧力过大,在压装时,定子组件300需要的过盈压入力过大,不利于装配,并且,定子组件300与导向筋210压紧力过大,还会对定子组件300与导向筋210的结构产生损伤。
进一步地,对于上述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限定:定子组件300的过盈压入力F小于等于6000N。当满足上述条件时,在压装定子组件300时,可以使得定子组件300和导向筋210之间的压紧力较低,减轻损坏结构的情况,如果过盈压入力F大于6000N,会对定子组件300和导向筋210产生比较严重的损害,例如,会使导向筋210出现裂纹等缺陷。
参照图2和图4所示,可以理解的是,散热筋220和导向筋210可以设有多个,散热筋220和导向筋210沿机壳200的周向间隔且交替设置,使得定子组件300的热量传导较为均匀,并且使得定子组件300所受的压紧力也较为平衡。例如,导向筋210和散热筋220均设置3个,3个导向筋210沿机壳200的周向间隔120度,3个散热筋220也沿机壳200的周向间隔120度设置,散热筋220位于两个导向筋210之间。
可以理解的是,散热筋220可以与定子组件300过渡配合,例如,当散热筋220与定子组件300间隙配合,散热筋220对定子组件300起散热作用,当散热筋220与定子组件300过盈配合,可以设置散热筋220与定子组件300之间的过盈量小于导向筋210与定子组件300之间的过盈量,使得散热筋220起散热作用的同时也可以对定子组件300起辅助定位装配的作用。
在散热筋220与定子组件300过盈配合的情况下,如果散热筋220与定子组件300的配合面的面积过大,定子组件300需要较大的过盈压入力,会影响定子组件300装配于机壳200内。基于此,参照图3和图5所示,根据大量实验数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限定:散热筋220的弧长L与散热筋220的高度H的和小于等于环形内壁260的内径K2。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环形内壁260的内径沿轴向在一段范围内不变,环形内壁260的内径K2不考虑散热筋220的厚度。当满足上述的条件时,可以在定子组件300的过盈压入力较小的情况下,达到较好的散热效果,且不影响定子组件300与机壳200装配,如果L+H大于K2,会使得散热筋220与的定子组件300的压紧力过大,在压装时,需要较大的过盈压入力,不利于定子组件300的装配。
定子组件300的定子铁芯310上开设有定子槽,定子槽用于缠绕绕组320,定子槽的槽数等于绕组320的数量,定子组件300的槽数即为定子槽的槽数,风机1000的工作性能与定子组件300的槽数有关,在不同的工作情况下,风机1000需要满足不同的工作性能。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限定:定子组件300的外径D与定子组件300的槽数N的比值大于等于1.25,且定子组件300的外径D与定子组件300的槽数N的比值小于等于20。需要说明的是,定子组件300的外径D与定子组件300的槽数N的比值是指定子组件300的外径D除以定子组件300的槽数N,定子组件300的外径D作为分子,定子组件300的槽数N作为分母。当满足上述的条件时,风机1000可以广泛地运用于大多数的环境中,适用性较强。
参照图1和图7所示,可以理解的是,机壳200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第一段壳体270和第二段壳体280,第一段壳体270位于第二段壳体280的下方,第二段壳体280的外径小于第一段壳体270的外径,出风通道110位于第二段壳体280与外壳100之间。部分的机壳200的外周壁向内凹入形成弧形曲面230,使得机壳200在弧形曲面230区域位置处,机壳200的外径沿朝向机壳200底部的方向逐渐减小,弧形曲面230连接第一段壳体270和第二段壳体280,使得第一段壳体270至第二段壳体280过渡平滑,机壳200的壁厚均匀,在生产制造时,本实施例可以减轻因应力集中而出现缺陷的情况,同时,弧形曲面230的面积较大,还可以增强机壳200的导热效果。
对于机壳200的外周壁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方案,出风通道110的气流的流动方向与机壳200的外周壁的设置方向平行,机壳200外周壁的迎风面面积较小,气流能够带走的热量较少,散热效果较差。本实施例中,出风风道110内的气流可以碰撞于弧形曲面230,弧形曲面230可以使得机壳200的迎风面积增大,气流可以带走更多的热量,同时,气流沿弧形曲面230流动,阻力较小,保证出风通道110的通风性较好,兼顾风机1000的散热性能和吸风性能。
参照图1所示,具体地,弧形曲面230包括第一段曲面231和第二段曲面232,第二段曲面232向内凹入的程度大于第一段曲面231向内凹入的程度,第一段曲面231与第一段壳体270连接,第一段曲面231位于出风通道110的上方,第一段曲面231与第二段曲面232连接,第二段曲面232与第二段壳体280连接,部分的第二段曲面232位于出风通道110内。对于设置直角过渡面连接第一段壳体270和第二段壳体280的方案,气流会受极大的阻力,使得出风通道110的通风性较差,从而风机1000的吸风性能受到影响。而本实施例的第一段曲面231和第二段曲面232可以引导出风通道110内的气流流动,出风通道110内的气流依次沿第一段壳体270、第一段曲面231、第二段曲面232和第二段壳体280的表面流动,气流流动顺畅,可以减小对气流的阻力,以使得风机1000的吸风性能较好。
可以理解的是,对于上述的实施例,导向筋210的位置与机壳200的弧形曲面230对应设置,导向筋210直接将定子组件300的热量传导至弧形曲面230,可以减小热量传导的距离,使得热量传导更快,可以进一步增强散热效果。
参照图1、图7和图8所示,可以理解的是,机壳200的外周壁设有翅片240,翅片240与机壳200一体成型,翅片240呈凸起片状结构,翅片240可以设置于出风通道110的出口处,翅片240部分的结构可以伸入出风通道110内,翅片240的延伸方向可以与出风通道110内的气流的流动方向相同,翅片240可以沿竖直方向延伸,翅片240对气流具有阻力作用,可以减缓气流的流动速度,从而可以延长气流经过翅片240的时间,使得气流可以与翅片240充分地进行热交换,气流也可以与机壳200充分地进行热交换,进而充分地利用出风通道110内的气流,将机壳200的热量带走,以增强散热效果。另外,由于翅片240与机壳200连接,机壳200也可以将热量传导至翅片240,由于翅片240呈片状,可以增大导热面积,对机壳200的散热效果较佳。
参照图1所示,可以理解的是,翅片240的边缘至外壳100的距离,沿朝向出风通道110的进风端的方向逐渐增大,当外壳100为旋转体时,翅片240的边缘至外壳100的距离可以理解为翅片240的边缘至外壳100的母线的距离,使得翅片240的边缘形成斜边241,斜边241沿直线方向延伸,使得翅片240的面积较小,从而使得翅片240对出风通道110内气流的阻力适当减小,可以使得出风通道110的通风性良好,从而保证风机1000的吸风性能。可以理解的是,斜边241也可以是沿弧线方向延伸。
翅片240的厚度对出风通道110内的气流的阻力具有一定影响,根据大量实验数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限定:翅片240的最大厚度W大于等于0.2mm,且翅片240的最大厚度W小于等于5mm。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翅片240的厚度均匀,翅片240每一处位置的厚度均相同。当满足上述条件时,翅片240对出风通道110内的气流的阻力适中,使得出风通道110的通风性较好,延长气流经过翅片240的时间的效果也较好,翅片240可以兼顾风机1000的吸风性能及散热性能。如果翅片240的最大厚度W小于0.2mm,翅片240对出风通道110的气流的阻力较小,延长气流经过翅片240的时间的效果较差。如果翅片240的最大厚度W大于5mm,翅片240对出风通道110的气流的阻力较大,不利于出风通道110通风,会影响风机1000的吸风性能。
参照图1和图7所示,可以理解的是,翅片240设置于弧形曲面230处,翅片240与弧形曲面230连接,翅片240可以设置多个,多个翅片240沿弧形曲面230的周向设置,弧形曲面230可以引导气流沿弧形曲面230流动,减小对气流的阻力,翅片240可以充分地利用气流实现热交换,带走机壳的热量,翅片240与弧形曲面230组合,可以保证在气流的流动性较好的情况下,增强散热,同时兼顾吸风性能和散热性能。
参照图1和图7所示,对于上述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定子组件300、弧形曲面230及翅片240的位置对应设置,使得定子组件300、弧形曲面230和翅片240之间的距离较小,可以减小热量传递的距离,使得热量传导更快,定子组件300的热量可以更快地被传导至机壳200外部,出风通道110的气流将热量带走,可以进一步增强散热效果。
参照图1和图7所示,可以理解的是,翅片240设有多个,多个翅片240沿机壳200的外周壁间隔设置,多个翅片240也可以沿机壳200的外周壁等距间隔设置,设置多个翅片240可以增大翅片240对出风通道110的气流的阻力,进一步延长出风通道110的气流经过翅片240的时间,达到充分热交换的效果,并且,多个翅片240可以增大导热面积,机壳200可以传导更多的热量至翅片240,进一步增强散热效果。
参照图1和图10所示,可以理解的是,叶轮411与出风通道110之间设有扩压器500,扩压器500安装于机壳200的底部,扩压器500位于外壳100的空腔内,扩压器500可以将气流的动能转化为气压能,降低气流的流速以实现增加压力,具体地,扩压器500包括扩压叶片510,扩压叶片510倾斜设置,扩压叶片510设有多个,扩压叶片510沿外壳100的周向间隔设置,扩压叶片510位于外壳100底部的环形区域内,相邻的两个扩压叶片510之间形成扩压通道,气流从叶轮411的出风侧流出,获得动能,再进入扩压通道内,扩压通道将气流的动能转化为气压能,实现气流的减速增压。
对于上述的实施例,翅片240的数量与扩压叶片510的数量配合会达到较好的散热效果,根据实际经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限定:翅片240的数量M大于等于3,且翅片240的数量M小于等于17,扩压叶片510的数量N大于等于4,且扩压叶片510的数量N小于等于10。当满足上述的条件时,出风通道110内的气流流动性较好,散热效果较佳,可以同时兼顾风机1000的散热性能和吸风性能。如果翅片240的数量小于3,且扩压叶片510的数量N小于4,翅片240及扩压叶片510对气流的阻力较小,延长气流经过翅片240的效果较差,气流与翅片240的热交换时间较短,从而散热效果较差,如果翅片240的数量大于17,且扩压叶片510的数量N大于10,片240及扩压叶片510对气流的阻力较大,出风通道110的通风性较差,风机1000的吸风性能较差。
对于上述的实施例,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限定扩压叶片510的数量N为8,翅片240的数量M为13,参照图11,图11为当扩压叶片510的数量N为8时,绕组均温与翅片数量的关系图,纵轴为绕组均温,横轴为翅片240的数量,纵轴的绕组均温参数即为绕组320的温度,当横轴中翅片240数量参数发生变化时,绕组320均温也发生变化,当翅片240数量为13或15时,绕组均温最低,为了节省成本,当扩压叶片510的数量N为8时,翅片240数量为13,此时,散热效果较佳,成本较低。
由于机壳200内部较为密闭,通风性较差,基于此,参照图2和图4所示,可以理解的是,机壳200内设有通风槽250,通风槽250由去除材料的方式形成,通风槽250可以设置有多个,多个通风槽250沿机壳200的周向设置,例如,3个通风槽250间隔120度设置。通风槽250可以增加间隙空间,以增强机壳200内部的气流的流动性,气流可以带走机壳200内部的热量,从而增强散热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机壳200由铝合金材料通过铸造工艺铸造而成,铝合金具有密度低、强度高、耐腐蚀性强、导热系数大的特点,可以使得机壳200具有结构强度大、重量低、散热性能好等优点。
由于风机1000对防水性有一定要求,要求机壳200的表面具有一定的防水性和耐腐蚀性。基于此,可以理解的是,对于上述的实施例,机壳200的表面经过电镀、阳极氧化和钝化工艺处理中至少一种,在机壳200的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可以增强耐腐蚀性,减少机壳200表面出现缺陷的情况,还可以提高机壳200表面光泽度,更加美观。另外,保护膜的厚度很低,对机壳200的导热影响较低,并不影响机壳200的散热性能。
可以理解的是,叶轮由PPS材料或PBT材料制成,PPS材料即为聚苯硫醚材料,是一种新型高性能热塑性树脂,可以提高叶轮的结构强度及耐高温性。PBT材料即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材料,是一种热塑性的工程聚合物,可以增强叶轮的机械强度耐高温性。另外,还可在上述的PPS材料或PBT材料中添加玻璃纤维材料,可以进一步增强叶轮的结构强度及耐高温性。
参照图1所示,可以理解的是,风机1000还包括电路基板800,电路基板800位于机壳200的顶部,电路基板800位于端盖700内,电路基板800具有与外部电源线连接的引线。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洗地机,包括上述实施例的风机1000,因此,洗地机可以达到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2)
1.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组件,包括外壳和机壳,所述外壳套设于所述机壳,所述外壳与所述机壳之间形成出风通道;
定子组件,安装于所述机壳内;
转子组件,与所述定子组件转动连接,所述定子组件的转轴固定连接有叶轮;
其中,所述机壳的外壁设有翅片,所述翅片的至少部分结构位于所述出风通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翅片沿所述机壳的周向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的边缘至所述外壳的距离,沿朝向所述出风通道的进风端的方向逐渐增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包括扩压器,所述扩压器安装于所述机壳,所述扩压器设有多个扩压叶片,相邻的两个所述扩压叶片之间形成扩压通道,所述扩压通道位于所述叶轮与所述出风通道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的数量M大于等于3,且小于等于17,所述扩压叶片的数量N大于等于4,且小于等于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的最大厚度W大于等于0.2mm,且小于等于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其特征在于,部分所述机壳向内凹入形成弧形曲面,所述弧形曲面用于引导所述出风通道内的气流沿所述机壳的表面流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设于所述弧形曲面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由铝合金材料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的表面经过电镀、阳极氧化和钝化工艺处理中至少一种。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包括风罩,所述风罩连接于所述壳体组件,所述风罩罩设于所述叶轮,所述风罩开设有进风口。
12.洗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风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378695.3U CN217354846U (zh) | 2022-06-01 | 2022-06-01 | 风机及洗地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378695.3U CN217354846U (zh) | 2022-06-01 | 2022-06-01 | 风机及洗地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354846U true CN217354846U (zh) | 2022-09-02 |
Family
ID=830173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378695.3U Active CN217354846U (zh) | 2022-06-01 | 2022-06-01 | 风机及洗地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354846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4109123A1 (zh) * | 2022-11-22 | 2024-05-30 | 广东美的白色家电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 电风机和终端设备 |
-
2022
- 2022-06-01 CN CN202221378695.3U patent/CN217354846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4109123A1 (zh) * | 2022-11-22 | 2024-05-30 | 广东美的白色家电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 电风机和终端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4810639A (zh) | 风机及洗地机 | |
CN105846599B (zh) | 无刷吸尘器电机的冷却装置 | |
CN217354846U (zh) | 风机及洗地机 | |
CN114922834A (zh) | 风机及洗地机 | |
CN113775570B (zh) | 扩压器组件、电风机及清洁设备 | |
CN215521386U (zh) | 扩压器组件、电风机及清洁设备 | |
CN215672813U (zh) | 一种电风机及清洁设备 | |
CN216060402U (zh) | 一种用于清洁机的风机组件及清洁机 | |
CN107947470B (zh) | 一种风冷一体式电机 | |
CN217354847U (zh) | 风机及洗地机 | |
WO2023231518A1 (zh) | 风机及洗地机 | |
CN110500293B (zh) | 离心式压缩机 | |
CN215596000U (zh) | 扩压器组件、电风机及清洁设备 | |
CN218102809U (zh) | 一种干湿两用的吸尘器无刷电机 | |
CN216554490U (zh) | 一种电机一体式风机 | |
CN212155215U (zh) | 干湿两用吸尘电机 | |
CN215213999U (zh) | 一种高效低噪音的离心风机及呼吸机 | |
CN213043511U (zh) | 一种干湿两用吸尘器电机结构 | |
CN211530942U (zh) | 一种高效散热的电机 | |
CN222072887U (zh) | 一种干湿两用电机 | |
CN114046260A (zh) | 一种电机一体式风机 | |
CN222731786U (zh) | 具有隔水结构的叶轮罩结构及安装该叶轮罩结构的水门电机 | |
CN207947696U (zh) | 一种易散热的风扇电机 | |
CN2651489Y (zh) | 中压风机 | |
CN222191995U (zh) | 一种无刷电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